光有梦想,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梦想可能是比较遥远、笼统的概念,只有把梦想细节化、具体化,才能在具体的实践中付诸行动。而细节化、具体化的梦想就是目标。
梦想重要,行动更重要。一张最精确的地图,也不可能将旅行者直接运送到目的地。因此,采取行动是一切知识获取、成长进步的关键步骤。
只要孩子相信梦想会成真,就会充满动力。树立自信其实就是一个人战胜自己心理障碍的过程。有了自信,他就会主动参与一切活动,主动跟人交往,在机遇面前比其他人善于争取。信念犹如汽油,可推动人迈向卓越之境。同时,父母也必须与孩子保持一致的观点和理念,要相信孩子一定能梦想成真。
一个人有无丰富的想象力,是能否获得创造性成果的重要因素。想象力是智力水平高低的表现。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丰富的想象力有时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在担心孩子遭受打击,陷入困境,害怕他有挫折感。但大多数成功的人都经历过挫折,而且正是他们当初的坦然面对,才成就了今天的事业。经历困难挫折之后,才会得到真正的成长,而曾经的那些苦难经历反倒成为人生一笔难得的财富。它磨炼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潜能。因此,当孩子失败时,父母应教导他如何接受失败。因为任何参与竞争的人都必须学会面对失败,学会如何从失败中走出来并继续前进。从失败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没有失败,就等于从未尝试。
积极主动是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积极回应,凡事都应该积极主动。当你积极主动时,是你让事情发生;而当你消极被动时,是事情在你身上发生。对待梦想永远要饱含积极主动的热情。
哈尔滨市有一个叫窦文慧的女孩自幼双目失明。9岁那年,她向父母提出要学习钢琴演奏,说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音乐家。母亲牵着她的手四处求学,无数次碰壁后终于投在哈尔滨师范大学一位钢琴教师门下。14年后的现在,已经取得钢琴专业十级资质的窦文慧在哈尔滨音乐厅举办了专场演奏会。当李斯特、贝多芬等音乐巨匠们的经典作品从她灵巧的指尖一曲曲被“还原”的时候,近千名听众一次次报以热烈的掌声。
身有残疾是不幸的,然而窦文慧又是幸运的,因为她有梦想,更因为父母让她学会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辞辛苦带着窦文慧求学的她的母亲是值得敬重的。在女儿要求学习钢琴的时候,她不会不知道这样的想法是多么的“不切实际”:看不到钢琴,看不到键盘,看不到乐谱,对正常人来说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对窦文慧却是一道道很难逾越的沟坎。但她毅然尊重了女儿的选择,用10多年的汗水和心血悉心呵护着女儿的童真,浇灌着女儿的梦想。
相较于那些为孩子设计理想的父母,窦文慧的妈妈则是全心全意地支持着女儿的梦想,就算付出再大的艰辛,她也要为女儿坚持下去。我们不光看到了妈妈对于女儿的宠爱,还深深感到了妈妈对于女儿的梦想的尊重,这才是最难得的。
很多家长从孩子上小学开始,就把他的理想一步步规划好了,甚至想到了孩子以后要上哪所大学什么专业。为此,父母不顾孩子的爱好和理想,强迫孩子按自己设计的轨道发展,如果孩子有一步没有符合自己的意愿,就对孩子的所有努力和成绩全盘否定,甚至打骂孩子。作为父母,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无可厚非,但是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前途,而给孩子过大的压力,结果让孩子不堪重负而走向极端,这就太让人遗憾了。
所谓赏识孩子,就应该尊重孩子的理想和选择。父母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时,必须首先征求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理想,进而理解孩子的理想、知道孩子的真正需要。即使孩子的理想与父母的设计产生偏差,也要平静地与孩子沟通,在尊重孩子理想和选择的基础上,通过商量探讨,让孩子充分理解父母的想法,然后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在赏识和尊重孩子理想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个问题:不要在孩子建立理想的初期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和警示,这样很容易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轻易放弃自己的理想。正确的做法是鼓励孩子树立理想,并为理想而努力。
其实,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儿时的理想跟我们现在的事业和生活已经相去甚远。但我们为什么还要鼓励孩子坚持自己那些看似不切实际的梦想呢?关键还是在于尊重。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尊重,孩子更是如此。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一个人不能宣告自己的存在,不能在人类心灵的每一个领域里成为主宰者,不能在活动和成就中确立自己的地位;如果他没有感到自己作为一个创造者的自尊感;如果他不能自豪地抬起头来走路,那么个性就是不可思议的。”一个孩子应该得到父母的尊重,这不仅体现在吃穿用度等物质方面,更应体现在精神方面,孩子的理想和追求是父母首先应该尊重的。
因此,对于孩子的理想,父母应该持尊重和支持的态度。我们该做的是以孩子的现实准备为前提,然后进行适当的启发和诱导,不是说教,不是命令,也不是趁机提条件。比如,当孩子提出以后想当律师时,你不妨这样说:“看来,当律师倒是很不错的。孩子,你说,那个律师为什么说得那么好,让那么多人都惊叹不已?不知道他小时候读书怎样?”让孩子自己去思索;或者也可以这样说:“想不到你想当律师,这个理想好!我支持。孩子,你想想,当律师需要什么才能?”
每个孩子都有梦想,无论它有多么荒诞不经,家长都不应讥笑和打击,使孩子失去追求梦想的积极性。请采取激励的方式,唤起孩子的潜力吧,眼前的困难从来都不是有志者的障碍。
为了使孩子的梦想成为现实,一定要让孩子学会追求梦想。告诉孩子,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追求梦想必须付出辛劳和汗水。如果不努力学习、坚定自己的决心并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就不可能获得成功。如此鼓励孩子追梦,孩子会产生强劲的内驱力,面对各种困难也会主动想办法去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