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5700000014

第14章 王昌龄——依然宿扶风「之拾贰」

一生里,他送过多少朋友?送过朋友多少诗篇?到底有多少朋友送过他,也送给过他诗篇?这几乎成了一个谜。

我遍翻他的不同版本的全集,影印的,刻印的,插图本……见第一个字是“送”字的就有几十首之多。如果加上散失的那些呢?到底有多少?只一个小小的龙标任上,他就在龙标城东专门为送客建了一座临江楼,不知道宴饮过多少次、送走了多少人:他送了魏二、送了张四,也送了程六;送了狄宗亨、又送柴侍御;送了薛大赴安陆,又送了朱越;送了李棹游江东,也送了李十五;送了崔参军往龙溪,又送吴十九往沅陵……当然,还有芙蓉楼送辛渐,那不可遗漏了的朋友。

太多了,不看了。只看几个人送他的好了:

李白听说他遭贬(第二次)时,写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五溪为湘黔交界处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在唐朝,那一带还被看做荒僻边远的不毛之地,也正是他要去的贬所的必经之路。而诗人为何被贬?当时殷璠在《河岳英灵集》评语中说“不矜细行”,新旧唐书也都说是“不护细行”,可见他并没有犯多大的过错,充其量只不过是细枝末节的小事,竟然一路风餐露宿漫漫跋涉,被贬谪到离京城长安三千多里外的“遐荒”,这就不能不使人同情和叹惜。我们不难想象出:寄游在外的李白,时当南国缤纷的暮春三月,眼前是灿烂的花朵和飘坠的柳絮,耳边是一声声子规的悲啼,不教归去。看整篇未着一字说悲痛之意,而悲痛自见,里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和惺惺相惜。当时李白也正流放夜郎,同在贬途、行止不定的诗人自然无法与老友当面话别,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插一句:他的另一位朋友、诗人常建在一首怀念他的诗中也流露愤慨和不平:“谪居未为叹,谗枉何由分?”

查一查古籍,见他出生在698年,李白出生在701年,两人相识在739年;也另有他生于690年一说,但无论相传哪一年生人,他都是李白年纪相当的好朋友。有那样的朋友真好啊,似乎我的一生,你是证据。

而他第一次被贬时也送过李白诗《巴陵送李十二》: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

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朋友间每一次的相互送诗,其实就是每一次的分别,而所有的一切——你我、山水、蒹葭、云朵和长亭短亭,都是在这一次一次的送别当中老起来的。

哦,那一次的送别竟是最后的送别,在此之前,他还与孟浩然交游,孟浩然也作《送王昌龄之岭南》:

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

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

土毛无缟纻,乡味有查头。

已抱沈痼疾,更贻魑魅忧。

数年同笔砚,兹夕异衾裯。

意气今何在,相思望斗牛。

从孟浩然感叹“意气今何在”看,一般是年长者面对年轻者发出的感慨,而且孟浩然的这整首诗,都充满着年暮者的心态。目睹年轻力壮早负盛名的他被贬,又带平生不得志,而今已晚秋暮年、意气不再的诸多感慨。当时孟浩然罹患疽病,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由于全然不顾身体的“痼疾”违背了医嘱而对酌,还由于故人难得相见格外高兴,而狂飞酒盏,他疽病复发,孟浩然居然因此而死——他竟因友谊而死!

不会只有一两个朋友的,虽然朋友和朋友有着很大的差别,像山峰和海沟的差别。孟王会面前,他还遇见了岑参,岑参是十分惜别的人,送战友、踏征程写出了名的,当然也有诗相赠《送王大昌龄赴江宁》:

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

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

泽国从一官,沧波几千里。

群公满天阙,独去过淮水。

旧家富春渚,尝忆卧江楼。

自闻君欲行,频望南徐州。

穷巷独闭门,寒灯静深屋。

北风吹微雪,抱被肯同宿。

君行到京口,正是桃花时。

舟中饶孤兴,湖上多新诗。

潜虬且深蟠,黄鹄举未晚。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岑参这首诗行文上鼓励他不要放弃、积极奋进。我想这样的表达也正好说明,当时的王昌龄应该正当壮年,而不会如同孟浩然那般老暮。最后的“努力加餐饭”自然是表达晚辈对长辈(诗名称呼其为“王大昌龄”)的关心,祝其身体健康。这是最感动我的一句,是最平易也是最亲的亲人才记得说上的一句,不大叫大喊,但小声咕哝。可是,你没有觉得,往往小声咕哝才是我们真心想说的话吗?很多时候,我们喜欢接受到朋友和爱人小声咕哝的关怀和示爱,如同喜欢读到小声咕哝的诗。

好吧,来仔细读一读他自己的一首送别诗吧,他的一首很有名的诗,叫《送魏二》。这是他第二次遭贬,贬为龙标尉的时候写的,眼前他乡他席,心里无限迷茫: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魏二在龙标要经过的潇湘,也就是湖南湘江这一带,他说我送你走。魏二是谁?不知道。魏二的身世是怎样的?不知道。他到北方此去何为?全不知道。但是从诗里可以看出那种感伤情绪,说我送你吧,我们一起喝酒醉别。是什么时候呢?橘柚飘香的季节,是秋天,醉别在江楼之上,秋风秋雨跟着我,我送你上船,跟着我们进了船舱。风带着雨,一种秋寒的感觉,这个“江风引雨入船凉”是景物,也是心境,一种感伤的心境。“忆君遥在潇湘月”,这个“忆”不是回忆,是念,想念,想。是我想象,你还没有走我送你去,我想你到了潇湘这个地方也一定是很感伤很叫人忧伤的。而你一定是夜间有梦长得没完没了,听着猿声、悲哀的猿声不断在那儿啼鸣。你看他送朋友,想朋友一路的愁苦。当然从这里看出来,魏二肯定个坎坷的人,他这一去肯定是带着感伤、带着悲情去的。那么说,我想起你到潇湘这个地方,一定非常哀愁、非常哀怨,一定通宵听着猿声入梦……这都没有直接写我和你感情如何如何好,海誓山盟,没有那样讲。只通过景物的描写、通过心情的描写,来讲对朋友毫无功利目的的那种情怀……他说得细碎,我读得发呆。

因此,在与比自己老的、小的和年纪相当的诗人交往中,他都是很笃厚很亲的朋友。

作为一代诗杰,他流传下来的资料却很少。除了上文所说贬岭南外,还曾遭过贬,具体时间和原因也不太清楚。《詹才子传》说他“晚途不谨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河岳英灵集》说他“再历遐荒”,《旧唐书》本传也说他“不护细行,屡见贬斥”。看来他的仕途极为不顺利。诗人对生命的咀嚼是沉沦时常生在牙颊之间的,就连一份世俗的生活也无法保全。造化总是喜欢把充满缺陷的生存环境安排给天才,而且让天才人物本身也带有许多自身克服不了的缺陷。这或许是最好的那一类诗人最惯常的宿命?

更为可悲可叹的是,他后来连龙标尉这样小小的职务也没能保住,离任而去,迂回至亳州,竟被刺史闾丘晓杀害了。《唐才子传》载:他“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后来张镐按军河南,闾丘晓向张镐求饶,说家里有父母要照顾,求活命。张镐一句话把他噎了回去:“王昌龄的双亲由谁来养老?”按军法,活活打死。

一向同情诗人的张镐终于替他报了仇。真是痛快。

他是盛唐诗坛不可或缺的杰出诗人,当时已经名重一时。因为诗名早著,所以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很深,除上文谈到与李白、孟浩然、岑参的交游外,还同高适、綦毋潜、李颀、王之涣、王维、储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谊。他因数次被贬,在荒僻的岭南和湘西生活过,也曾来往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原和东南地区,并曾远赴西北边地,甚至可能去过碎叶(在今吉尔吉斯)一带。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他擅长七言绝句,如《出塞》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又如《从军行》等,也都是不能不提的名作。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纯美。更不要说他十分喜爱和擅长的送别诗了,譬如:《芙蓉楼送辛渐》。沈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不能不提的是,他的五言诗也写得漂亮——《代扶风主人答》在他众多诗作中是少见的五言叙事体,在用词上古朴浑厚,尤其是“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一句,让人每每读到都不禁心中一寒,似乎听到了震天的厮杀声。全诗以肃杀之气起,落于对整个边塞情势的感慨,由一个战士垂老还家的痛苦,影射到了战争策划者的不可饶恕。情节颇似鲍照的《代东武吟》,在形式上又领了杜甫“三吏”、“三别”之风,平实、通脱、高远、深长,不可复制,将词句的锻炼之美带入了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峰,真是无法不叹为观止。

我们读着它们的时候,就止浮静躁,从简随心,像看到花朵,再带露地摘来——金盏花,矢车菊,太阳花,蔷薇,罂粟……一个不少,全都在,动人而清澈、相互搀扶地开放。插花的时候,我们因此感到幸福。

而后来阎丘晓因忌才杀害了他,实在是对中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破坏。他没法回来与我们相会教我们写诗了,而与他同时代开在旧年的篱上细花,亦无法顺着一条风走过的天空之途返回,来与我们白发相会了。

不管怎样,他跟他的诗里写的一般,无论命运怎样寒风凛冽催逼紧,都“依然宿扶风”,不叫人怜惜,只让人钦敬。

既然如此,就让我也来做成他的一个小友吧,一个因为钦敬而怜惜了的后辈,一个“与君初相逢,犹如故人归”的迟来的故人。为了更近更深地听他,于是,我怀着秋节的温暖,迈进唐朝的酒馆,安静地坐在那里,任凭夕阳深深地倦着,以及寂寥地移动到我握杯的指上,仿如月亮缓缓地照着醉酒而归的人。读一读他的同科进士及第的宦友和好友常建写的《宿王昌龄隐居》:“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就算到了他的住处:寒素幽静,一座孤零零的茅屋,一座他自己叫做“茅亭”的孤独的小屋,抚摸他屋前的松树、屋边的花。学常建,不通知主人就夜宿在那里,也举头望松树梢头,见他见过的同一轮明月升起,清光照来,格外有情,而无心可猜。也会和他的朋友感叹过的一样,琢磨着:明月不知今夜主人不在,换了客人,依然多情来伴。到院里散步,也看见他莳养的药草长得很好,和因为久无人来、路面长出的青苔……想象他一边读书,一边满足地眯着眼睛捋着胡须听自己耕种的庄稼萌发拔节的声音……有春酒,有园蔬,微风来,好雨俱……竟想拔脚做成他的邻居,沾一点光,度过一晚千金难买的好时光。或者就做成一只他孵化的小鸟,陷在他丰美的羽翼下,到山坡,到湿地,看“孤舟”怎样“微月对枫林”,“芙蓉”又怎样“向脸两边开”。

要慢慢地读啊,一点一点。摸索着读,不要激动,也不要慌张,甚至不必说“我爱你”;不要暴殄天物——冲个清爽的澡,听一点音乐、喝一点东西回来,再窄身坐在四季的边缘,低下眉,铺开书卷,像铺开一张天下最贵的菜谱。因为他和他们,我会更加沉默不语。

或许,还可以跟着他、高适和王之涣——同为当时“边塞诗派”的大师级人物的三个好朋友在那个下着些小雪的夜晚到歌舞厅K歌,听他说:“咱们各自作了那么多诗,但未见出高下,今天不妨看伶人所唱,以多者为牛,如何?”听人家琵琶檀板地唱出:“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看他得意地用手在墙壁上划一道,说:“我的。”再听第二个歌者的莺莺燕燕:“开箧泪沾襦,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哭单父梁九少府》看他的朋友高适得意地用手在墙壁上划一道,说:“我的。”然后坐下来打着拍子听第三个歌者上前唱:“奉帝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长信怨》)再看他得意地在墙上又划一道,说:“还是我的。”瞅王之涣急而窘的大红脸……

呵呵,那样貌一定可爱得像孩子——他和另外两位都,他们仨。你知道,男人很多时候是孩子,尤其是在某一方面站在高处的男人,似乎他们比我们多出了一个童年。

[诗人小传]

王昌龄(690—756),唐朝诗人,字少伯,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

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唐朝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番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唐才子传》也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

他家境比较贫寒,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官汜水尉校书郎),后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开元二十二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再迁为江宁丞。

王昌龄作为一代诗杰,流传下来的资料却很少。存诗一百七十余首,有《王昌龄集》。

同类推荐
  • 游学在台湾

    游学在台湾

    本书作者以一个游学在台湾的学生的视角,生动有趣地记录了在台湾清华大学交流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有台湾大学课堂上的妙趣横生,教授风采,作业、讲座等学习生活,也有课余生活吃穿、游玩、追星、做志愿者的丰富的生活体验;作者用敏锐的目光,游刃游余地流畅自如娓娓道来,对于台湾的老荣民,对于乡情,对于两岸同胞、同根的和平的期许都有情真意切的触觉。有感性的文字,也有理性思考,是大陆生在台湾交流以来比较全面记录游学在台湾生活的第一本书。
  • 战地记者:他们让战争更真实

    战地记者:他们让战争更真实

    战地记者,一个着勇敢的职业,一个代表着荣耀的职业,一个体现人性的骄傲的职业,一个无惧于生死的职业残酷的战争时时有,战地记者处处在。他们因为无畏,因为敬业,毅然奔赴战争最前线,接受血与火、生与死的洗礼,其中必定有许多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书介绍了当代著名战地记者的非凡经历,他们无畏的精神、卓越的贡献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本书以真实性、新性性、宏大性、可读性和流畅性的手法全方位地展现了这样一群特殊的人物形象。
  • 雁过留声

    雁过留声

    雁过留声(yàn guò liú shēng):谚语。比喻人离开了或者死了,应留个好名声。常与“人过留名”连用。出自元·马致远《汉宫秋》第四折。
  • 友情对白(读者精品)

    友情对白(读者精品)

    这过的是什么日子。我这心上压得多重呀!眉,我怎么好呢?刹那间有千百件事在方寸间起伏,是忧,是虑,是瞻前,是顾后,这笔上哪能写出?眉,我怕,我真怕世界与我们是不能并立的,不是我们把他们打毁成全我们的话,就是他打毁我们,逼迫我们的死。
  • 情感·温馨卷(散文精品)

    情感·温馨卷(散文精品)

    其实,世间好远的事情很多,何苦把痛苦加在别人身上呢? 如果能把心思花在一些美好的有意义的事情上,一个失业的人也不至失去尊严的气度,反过来做一些无知而折损福德的事,自以为好地,伤害的则是自己的心。
热门推荐
  • 魔兽争霸之前世

    魔兽争霸之前世

    主角阿尔塞斯出身洛丹伦王室,在出门试炼的过程中无意间剿灭了为祸王国南方的赤龙盗,发现他们和北方一个神秘教派有密切往来。在调查这个教派的过程中,阿尔塞斯及所带领的部队数次命悬一线,虽然最终杀死了教派大祭司,却又落入一个更大的阴谋,最终导致阿尔塞斯踏上了一条万劫不复的不归路。
  • 听说豪门不好嫁

    听说豪门不好嫁

    人人都说随家的继承人随浅孤僻、冷血。她从不出席任何party,豪门家族几乎没人见过她;亲生母亲离世,她淡漠得像个局外人;亲手铲平了家族百年大宅,她却连眼睛都没眨一下。有人说,“随浅的心,比北极更冷。”她听到,轻哧一声,“是又如何?”一次偶然,一个男人闯入她的生活。“我很欣赏你。”顾景桓在校门口拦下她,说了这样一句话。“欣赏我什么?”随浅笑容淡淡,毫不躲闪地对上他幽深的凤眸。顾景桓勾唇轻笑,幽幽地吐出两个字“薄情。”三年相处,18岁的随浅心中藏了一个男人,他叫顾景桓。她为他抛弃所有,却得知他要娶她姐姐。她洒泪放手,绝望出国。我们的身上都藏着一个倔强的姑娘,我们都曾错过谁,到现在却都还念念不忘。
  • 豪门囚爱:纨绔强少骁宠妻

    豪门囚爱:纨绔强少骁宠妻

    “张少,求你放过小女子吧!”乔薇欲哭无泪的望着背脊笔直如剑,穿着一身军装的男人,哀求道。“不放!”张强清淡的言语中带着一丝坚定。“张强,你当姑奶奶好欺负是不是,你别以为你是京城第一炮,我就怕你!”乔薇厉声道。“你说什么?”张强微微眯起眼睛,眸光一冷。“怎么?没脸了?谁不知道,你是京城生活最糜烂的男人?恐怕私生子都成群了吧?”乔薇鄙夷道,说完,转身就朝远去跑去。张强望着渐行渐远的倩影,嘴角微微翘起一抹笑容:“老子看上的女人,还能让你跑了?”
  • 修真小神农

    修真小神农

    都市小农民工张连河偶得修仙老祖传承,一朝踏上修真大道,报仇打脸,种田修炼,从此逍遥乐无边。你是欺凌弱小、嚣张霸道的道上老大!遇到了我,让你知道什么叫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你是拖欠工资、自以为是的黑心商人!呵呵,打你到服,把钱还了,咱们再来谈谈人生。你是高人一等、目中无人的社会高层人士!好,正好让你知道什么叫做尊重。什么!你们是修真家族的天之骄子,说农民配不上修真,让我交出修为,那就对不起了,我不但要修真,更要做至尊!红尘中修行,人世间悟道!日子越过越好,张连河却有些小烦恼,喜欢的妹子那么多,怎么才能全收?(注意:本书中的妹子有点萌、有点小情绪,喜欢看傻白甜和无脑送的读者可能要失望了)
  • 异世之巅

    异世之巅

    现今异世大陆的多数玄真气修炼者都受着某种力量的束缚,只是这种束缚到底是什么呢?修元,修玄,修真,修空,修灵,修仙甚至更高。只是为何进入修仙界的先祖们得到召唤并超空精灵的异能后就停在修仙界了呢?主人公明阳也是受到了这种力量的束缚,为了寻找答案他离开家族,开始了他的苦修之路····································
  • 缠上小懒妃:王爷,好走不送!

    缠上小懒妃:王爷,好走不送!

    “伤好了就给我滚蛋!”沐汐玥厌烦地看着倾国倾城的某王爷,恶狠狠地说。“要不是你我会这么多麻烦?”沐汐玥在大婚当日对某王爷当头棒喝!“想过混吃等死的日子怎么那么难呢?”沐汐玥瞪着她那双如水潭一般的美眸,无奈地说道。“跟着我就是混吃等死的日子!”某王爷霸道地揽过沐汐玥的腰,自恋地说道。
  • 牧龙传

    牧龙传

    特种兵王/龙峰穿越至贪狼大陆钻石部落十五年,魔兽族一夜之间让部落灰飞烟灭。为救族人于水深火热之中,龙峰与部落公主葵一同南下胭脂井修行悟道。然而,一次冥府之旅让龙峰发现,他穿越至谷神星并非是偶然,而是肩负神秘任务而来!九州风云再起,魔兽族、巨人族、影族、异族、浪人族、掘金族、人族、天神族及鬼族九族鼎力,谁将是独步九州的王者?看龙峰强势崛起,君临天下!
  • 霸道总裁追顽妻

    霸道总裁追顽妻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纯棉女的55度爱情

    纯棉女的55度爱情

    (提示:暂停更新,作者大大可能不太适合写长文,但是这是作者大大的第一篇小说,不会弃文的。之后可能会有大幅度的修改!感谢关注并支持我的宝宝们!)有这样一些姑娘,她们看上去平凡。你总觉得她们应该有更好的人生,却平平淡淡、不争不抢、默默无闻。就像是一件纯棉的衣服可以被摆在大商场,也可能被扔在地摊上,被一些或名贵或鲜艳夺目的衣服所掩盖。可终会有幸运的人拥有她,感受她的不普通与独特。55℃的水,温和。是最适合饮用的温度,他一定没有饮料那么色彩丰富、那么美味,可他一定是你最需要的东西。二者的结合在平凡中体会生活中最美的情感
  • 甜妻不乖,强拒冰山总裁!

    甜妻不乖,强拒冰山总裁!

    父亲身患癌症,为了手术费,她忍痛与初恋男友分手,嫁给一个连死两任妻子的“丑陋”富豪。结婚后,厄运接连而来,婆婆刁难,小婶陷害,丈夫的虐待让她受尽身心的折磨,一度想要逃离恶魔一样的丈夫…她是柔弱的菟丝花,他是掌控她命运的王者。原以为他们会在互相折磨中成为一对怨偶,爱情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进驻,她渐渐沉迷在他的柔情蜜意中。当宝宝落地的那一刻,她得知这一切都是一场阴谋,美好的幻境轰然破灭,她的一颗心伤痕累累,只剩下浓浓的恨意。而他美女在怀,脑中竞然全是她的身影,他后悔了,不惜一切代价要把她绑到自己的身边,哪怕她恨他。他发誓会弥补之前的过错,只要她原谅他。一切晚了,她们的爱在离别时就已经被他亲手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