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5500000019

第19章 走向太空的脚印——“阿波罗”登月成功

在一片荒凉、全无生机的月球上,一架奇形怪状的飞行器,在耀眼的阳光照射下静静地停放着。它的四条细长的支脚,有一条镶着一块不锈钢的小牌,上边写着:

在此首次踏上月球

我们代表全人类和平来此这架飞行器——登月舱抛弃的下半截,是发生在1969年7月20日的一次历史事件的纪念碑,是美国“阿波罗”登月行动的杰作。那天,有2名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第一次将人类足迹印到了月球上。这座纪念碑将会永远留在那里,因为月球上没有风和水会把它磨灭。

1961年4月12日,发生了一件令美国人恼怒的事: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刚从床上被叫醒的美国总统肯尼迪,知道消息后十分震惊,因为这表明前苏联在航天技术上已领先美国一步,也就是说在科技竞赛中美国处于劣势了。

“这是继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之后,对美国民族的又一次奇耻大辱!”肯尼迪愤愤地说道。

为了迎接前苏联人的太空挑战,美国人决心不惜一切代价,重振昔日科技和军事领先的雄风。肯尼迪召集美国各有关部门头脑们商量对策,宣布:“美国最终将第一个登上月球。”

为了使“阿波罗”登月计划顺利进行,美国总统肯尼迪亲自过问此事,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充分的保障,空军中将菲利浦被任命为“阿波罗”计划的负责人,国家航宇局本部执行局长乔治·哈格被派作他的助手。为了准备载人登上月球,“阿波罗”号飞船将首先进行地面模拟试验和不载人试飞,然后载人进入月球轨道,最后飞向月球实地考察。

从1961年到1969年,美国宇航员为登月旅行进行了20次试验性的预备飞行。

首先,是乘坐小型的“水星”号宇宙飞船飞行,这种飞船约有3米长,只能乘1个人。“水星”号飞船共飞行了几次,取得了振奋人心的结果。第一次是约翰·格伦,他使用了3层轨道,全程5个小时。当飞船在最后一层轨道上飞行时,自动控制系统突然失灵,但约翰·格伦沉着冷静,用手操纵飞船,终于平安地将飞船驶回了地球。这次飞行表明人可以在太空中生存很多小时,太空环境对于人的健康和精神都没有损害,如果自动控制系统失灵,飞船可以由人自己来操纵。在“水星”号进行的最后一次飞行中,戈登·古柏绕着地球航行了22圈,他完成了一些太空试验项目:在一条轨道上,他抛出了一颗玻璃球,那上面有明亮的信号灯,然后,他在第二条轨道上又找到了信号灯发出来的光芒,而且看得很清楚。这是按计划对人的视觉所进行试验的内容。接着,从地面南美某一个城市发出了一束很强的闪光信号,古柏也看到了这束光线,并且在地图上标出了它的位置。

1965年,宇航员乘坐“双子星座”号宇宙飞船进行了更长时间、更大胆的飞行,这些飞船无论是体积还是重量都比“水星”号飞船大2倍左右,每只飞船可载2个人。在“双子星座”飞行过程中,宇航员们试验并实践了“阿波罗”计划中的各种技术。

接着,又进行了“阿波罗”宇宙飞船变换轨道的实验,约翰·扬和弗吉特·格里森首次掌握了这种技术。在另一次飞行中,宇航员爱德华·怀特身系一根长绳子,另一头系在飞船上,身带着一种特殊的仪器来给他引路,他在太空中居然浮荡了20分钟。他放声大笑,不时地说着开心的话,他感到兴味无穷,要不是他的伙伴詹姆斯·麦克第维特催他赶快回来,他不知还要呆上多长时间。这次实验说明,不但人能够离开飞船,而且还能安全地返回飞船。

“双子星座”号的飞行于1966年11月结束,美国宇航员们学习和实践了所有登月航行的复杂技术,他们的实验结果回答了很多使科学家们和医生们感到烦恼的问题。

1968年10月,“阿波罗”试验飞行开始了,沃尔特·希勒、唐·艾西尔和沃尔特·坎宁安,在太空中度过了将近11天,绕地球飞行了163圈,没有发生任何故障。“阿波罗”工作完好,宇航员们心情十分愉快,他们同控制中心有说有笑。10月22日,飞船溅落在百慕大以南波涛汹涌的海面上。2个月后,弗兰克·博尔曼、詹姆斯·洛弗尔和威廉·安德乘“阿波罗”-8号飞船进行了第一次绕月飞行,他们在圣诞节前夕进入绕月飞行的轨道。在圣诞节那天,他们想起了家里的亲人,希望能够看到妻子和孩子们,并高高兴兴地打开他们的礼物,还想到了他们不能参加的圣诞节家宴。但是,这不可能,他们只能打开一袋用绳子吊着的美餐,外面有着贺词——“圣诞愉快”。他们经过了10层绕月轨道,然后安全返回了地球。

在探索登月之路的同时,美国数百名工程师已装配了大型的月球飞船——“阿波罗”-11号。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它约有25米长,重约45吨,“土星”-5号火箭则长85米,重约2700吨,仅制造宇宙飞船、火箭及其仪器的各个部件的工厂就有好几百个。制造工厂通过陆路和水路陆续把飞船的各个部分送到了太空中心——月球港,在那里有世界上最大的车间,人们在那高大的平台上垂直地将火箭和飞船的各个部件一一装配起来。

把月球飞船从车间运到7公里外的发射场,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起重架和月球飞船大约共重8000吨,并且还要在使它保持垂直和平稳的状况下运送它,为此,科学家们建造了两辆44米长、38米宽的大型运输车。为了能承受巨大的压力,还专门修建了一条又宽又结实的路,路面铺了2米多厚的混凝土。但是,当履带式的运输车将它运到发射场后,混凝土路面还是被压陷了将近3厘米深。

在发射场,一个巨大的混凝土发射台上垂直竖起了月球飞船,它的高度为110米,就像一座36层的大楼。经过多年努力,“阿波罗”终于迎来了决定性的时刻。

1969年7月16日清晨,在灰白色的天幕下,在卡纳维拉尔角的第39号A发射台上,矗立着一柄刺向天空的利箭——“土星”-5号运载火箭和“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

大约6点半钟,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科林斯来到了太空中心,登上了可动式发射台的塔,走进了船舱。此时,一大群工程师已经用电子仪器试验了火箭上的200多万个工作零件,“土星”号火箭已经装满了将近5亿升的燃料。

在控制中心的值班室里,4000多名科学家、工程师以及一些已经在太空中飞行过的宇航员,他们将研究“阿波罗”的飞行过程,帮助解决可能发生的各种困难问题。指挥员在通过无线电给宇航员下达着命令,并通过电视荧光屏来观察他们的活动。

上午9时32分,在火山爆发般的滚滚浓烟中,“土星”-5号火箭颤动着腾空而起,拖着500多米的橙色火焰和浓烟离开了发射架,然后,这3817吨的飞行器努力克服着地球的重力,慢吞吞地飞离了发射台,按照弧形轨道飞往大西洋上空,把所载的“阿波罗”-11号飞船发往月球。

第三天下午,7月19日,船员们又穿上了太空服,准备进入月球轨道。电视摄影机投入了工作,在荧光屏上放映出飞船中的宇航员们的工作实况。千百万正守在电视机旁的人们兴高采烈,大家都对宇航员们泰然自若的风度称羡不已。难以预测的、巨大的危险就在前头,但这几个人却毫无惧色。

“阿波罗”进入了月球的背面,它和控制中心的通信联系立刻全部陷入中断,现在,“阿波罗”的船员们要在月球背面把飞船纳入轨道。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可是指令中心对它却爱莫能助。

7月21日,指令长阿姆斯特朗作为人类的使者,首先爬出舱门,第一次踏上了神秘的月土,向征服太空的道路迈进了巨大的一步,这时,他说出等待已久的第一句话:

“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这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宇航员们在月面上共停留了21小时18分,采回22公斤月球土壤和岩石标本,作为这次太空之行的纪念物。他们把两个舱对接起来,重新组成了“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3名宇航员重聚在一起,他们完成了他们的使命,该返回地球了。

7月22日,宇航员们开始了他们返回地球的长途旅行,登月舱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于是,他们就把它解了下来,丢在了太空。

7月28日中午,“阿波罗”-11号飞船按照精心设计的航线和精确计算的角度,穿越大气层。

在溅落点20公里外的美国海军“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美国总统尼克松正等待着宇航员们归来。2架直升机飞临溅落点,将宇航员们带到了航空母舰上,尼克松向宇航员们表示了热烈的祝贺:

“这是创世以来世界史上最伟大的一周,由于你们尽力的结果,世人从没有像现在这么接近过。”

在这以后的几年里,美国一鼓作气相继发射了“阿波罗”—12号至17号6艘载人飞船,进行月球探险,共有21名宇航员进入了太空,12人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在月面活动时间累积达298小时!

1969年11月,“阿波罗”-12号飞船在月球的另一个地区进行了第二次着陆,登上月球的2名宇航员曾2次离开登月舱,在月球上漫步,并做了更重要的试验,还收集了更多的岩石和月球浮土。7个月后,“阿波罗”-13号飞船载着3名宇航员又一次登月飞行,但由于飞船发生故障,他们没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在太空飞行3天半后安全溅落在太平洋上。1971年,“阿波罗”-14号飞船进入绕月轨道,其中2人安全地在月球上着陆,他们还带去了小手推车,在月球上漫步将近3公里,并在月球上搞了一次小小的娱乐活动——打高尔夫球。几个月后,“阿波罗”-15号飞船把一辆特制的车子带到了月球上,这辆大约3米长的“月球漫游者”是由电力驱动的。两名宇航员在月球上住了3天,他们每天驾驶着“月球漫游者”在不同的地方探险,使用车中的仪器进行了很多科学试验,并用车子收集了大量岩石。1972年3月,“阿波罗”-16号又在月球上呆了3天。同年12月,“阿波罗”-17号进行了最后一次飞行,他们在月球上建立了一个实验室,这个实验室里有核动力和电子仪器,用来收集有关月球的资料,并把资料送回地球中。两名宇航员乘坐“月球漫游者”在月球上探险,一次开出了16公里,这是在月球上最长的一次驱车旅行。至此,历时11年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圆满结束。

同类推荐
  • 打倒

    打倒

    有的人被大势所趋,昧着良心在压迫,剥削中,浑浑噩噩的过一生,有的人抓住机会,成就伟业,成为站在最高巅峰的神...历经坎坷.不死不休...
  • 龙城飞虎

    龙城飞虎

    人生多梦,倏然百年,倥偬而走。但见少年骑白马而去,归来却已白发苍头。抑或不见来人,成阡陌之上,曾经拈花而笑的少女之泪。曾经许诺已成了妄言。但烽火台上狼烟未停,边疆号角不宁。少年郎终为负心人。
  • 大唐军统

    大唐军统

    遍布中原、塞内外和西域的大唐快餐连锁店总裁掌管总务、情报、保卫三科的大唐神秘而传奇的大军统特务头头风流勇武不惧权势奸邪巨恶倾倒万千美女的大人物这三者本是风马牛不相及而因为一个特殊的男人而变成风马牛相及李靖感叹着说:苏颤确实是一个让他的敌人见了会颤抖的人物,非常可怕,人如其名……魏征也私下里大叹道:大唐贞观之所以能治,苏颤当居首功尔,就连皇上也唯次位!…………
  • 明末之风雨飘摇

    明末之风雨飘摇

    俗话说得天下容易,守天下难。自古开国之君,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无不殚精竭虑,励精图治。然而后继之君,多骄奢,享富贵,不能居安思危,以致祸患积酿,无力回天者,比比皆是。本书借天启、崇祯两朝的皇宫内事,着重描述明熹宗与明思宗,以及其后宫与众臣只见错综复杂的关系,本书会尽可能地尊重历史事实,但也不乏增添一些趣味神话传说。
  • 学霸闯大宋

    学霸闯大宋

    学霸,穿越到了大宋,变成了小瘪三,卷入了悬案;得罪了杀手组织,江湖六大门派追杀,有私通大辽的嫌疑,朝廷追杀;大辽以为是奸细,也来追杀。独自一人,身无分文,面临绝境。如何逆袭?
热门推荐
  • 东汉俏王妃

    东汉俏王妃

    穿越近两千年前,只为与你命中注定相逢,惟愿一生长相厮守,不离不弃。终究是有缘无分,还是缘分天注定?
  • 史蒂夫回忆之路

    史蒂夫回忆之路

    在一个方块构建的大陆上,一个名叫的人史蒂夫开始了他的寻忆之旅。
  • 现实虚幻

    现实虚幻

    重生后王晔该怎么办,是潇洒走过,还是血雨腥风?自己看内容把,不知道怎么写简介,有点伤啊。好列,你们看把~!风月自己搞了个群:103343929愿意讨论和提意见的请进~~~~
  • 倾城世子爷独宠记

    倾城世子爷独宠记

    她四岁死了爹,七岁死了娘,八岁死了师傅,十四岁的时候舅舅赌博输了所有的家当,要将她的妹妹抵债。嫂嫂一气之下险些吐血身亡,立刻写下了控诉书,要远离这个是非之地。她带着弟弟和妹妹也离开了,她可不会有任人摆布听天由命的想法。这不,她火急火燎的踹开了京城世子爷家的大门.“宋煜尘!你奶奶的!快点给我开门啊!”某女怒吼道、只见被换作宋煜尘男子一袭白衣胜雪,气质偏偏慵懒的打开大门,看到眼前的女子,原本暗淡的眸子染上一抹笑意,单手撑在门檐上,似笑非笑,“哟,我的宝贝玖玖,你怎么来看我啦?”“滚!别他妈叫这么恶心!你看看你的样子能有点世子爷的样子成不?看看别的世子爷都混的风生水起再看看你,就一怂bi!”
  • 三界争战

    三界争战

    截教教主之徒假传教令,鼓动截教暴夺三界,颠倒乾坤!天庭玉帝之妹与佛祖之长徒孙受如来佛祖法旨,下至凡尘统领三界,展开了惊天动地、引人入胜的三界争战……
  • 乱之凝魂

    乱之凝魂

    宫离沫在一次夜晚从家中“出逃”,去不想从此在也回不去了。她本是凝魂大陆宫氏家族的后代,却因命运之神的失误,出生在了地球的一个普通家庭里。现在,她要回去了。死去的母亲,消失了的父亲,从刚刚掘起的天才,一夜之间变为废柴,离别了最亲最爱的姑姑和哥哥,踏上强着之路……
  • 皇皇斯玉

    皇皇斯玉

    书中载秦氏骁勇善战,大战其余氏族而不败,终夺天下;书中载唐氏富可敌国,坐拥财宝无数,千年不衰;书中载孔氏博学如渊,天下皆桃李王都满亲旧……但!这只都是书中记载。事实上,皆非如此。……嗯?东方氏?书中没载。啊?天险?书中亦没载。哈!你耍我啊!
  • 凌站九天

    凌站九天

    八卦乾坤日月行,苍茫大道任我走,霸绝天下震苍穹,力破虚空万物生,诸天神佛化北斗,七星曜日闭其锋,天塌地陷奈我何,我欲焚天谁能生,资质平平的少年墨燃将如何改天换地,逆天而行,在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又将演绎怎样的兄弟之义,爱人之情.......
  • 超能宿体

    超能宿体

    天生拥有穿越能力,引来无数爱好者的穿越尝试,更是一大批神秘怪咖,穿来穿去,连一毛钱也不付,你看,这个小妹妹,不仅不付钱,哎!等一下。小妹妹,你不要乱来,我的身体可没有你那个结构,菊花会爆裂的。哎!这些人呀!不好,再等我一下。老大,你练得不是降龙十八掌,是葵花宝典,不要呀!我不想自宫呀!完了,完了,也不知道神医华佗能不能把我大兄弟给接上。
  • 铸器天师

    铸器天师

    一道凌云千峰起,二气回鸣古今逆。三才骤变通天地,四时更回临凋季。五行更衍万物一,六合归心世间意。七曜聚光盈一体,八荒归元野分兮。九州剑舞乱尘极,铸器成圣洪荒起。十八年,深居山中;十八年,刻苦修行;十八年,天纵之才。云尘一人一剑,下山修行。仗剑独行,从未涉世的他,在这浩瀚的九州中,犹如一粒微不足道的砂粒。但是...我命由我不由天,成圣之路,看云尘如何一步步用艰辛,用磨难,用生命踏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