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5100000068

第68章 唐代传奇中的狄仁杰

唐代是我国传奇小说获得重大发展的历史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具有比较完备的艺术形式和比较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的优秀作品唐代又是民间神灵崇拜十分兴盛的一个时代,这种崇拜构成了唐代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类文学作品中,主人公往往实有其人,有出身来历,以生动的、逼真的文学形象而出现。这类作品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某些作品原本是流传于民间的奇闻异事,后来经文人们整理并记录下来;另一种是在民间神灵崇拜故事的启发一,利用这些素材由文人再创作出的传奇小说作品。有关狄仁杰的传奇小说即属前一种情况,以他的事迹为题材的完全意义的文学创作,那还是明清时期的事情。

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唐代民间广泛流传狄仁杰奇闻异事的真实反映。由于狄仁杰为官清正,爱民如子,娠济灾荒,减免赋税,发展生产,为百姓做了大量的好事,且不畏鬼神,焚毁淫祠,反对弊俗害人,他的这些行为都深为广大人民所敬仰,当流传着的他的事迹和当时的民俗文化相融合时,便产生了有关他的带有神异色彩的传奇故事。从流传下来的有关狄仁杰的传奇看,大体上可分为四类情况:第一类情况是反映他任地方官时,为百姓爱戴与敬仰之事。第二类情况,反映的是他不畏鬼神、焚毁淫祠等事第三类是有关宿命论题材的故事。第四类是有关狄仁杰后世子孙的传奇故事。现分将这些作品介绍如下:

王仁裕的《玉堂闲话》载:魏州南郭狄仁杰庙,即生祠堂也。天后朝,仁杰为魏州刺史,有善政,吏民为之立生祠。及入朝,魏之士女,每至月首,皆诣祠奠酸。仁杰方朝,是日亦有醉色。则天素知仁杰初不饮酒,洁之,具以事对。天后使验问,乃信这是一个背景完全真实的传奇故事,狄仁杰任魏州刺史、魏州人为其修建生祠,这座祠堂位于魏州城南,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唐制,每月朔(初一)望(十五日)要举行大朝会,凡九品以上在京文武职事官都要人官朝参,狄仁杰作为朝廷重臣自然不能例外。敌事说每月首(初一)祭奠时,狄仁杰面带醉色,被武则天发现,从时间上看两者是相吻合的,说明故事的创作者是熟悉朝廷制度的,这都是文人整理加工的结果。敌事的主要情节神异色彩颇浓,在今天看来不可相信,在当时人来看却是真实可信的。这个故事是对狄仁杰不凡政绩的赞颂,反映了广大百姓对这位治世贤臣的怀念之情。

有关狄仁杰的传奇作品最多的还是反映他不畏鬼神,反对淫祠陋俗的故事,尽管情节各不相同,背景颇有差异,但它们所反映的主题思想却是完全一致。下面试举几例:

则天时,狄仁杰为宁州刺史。其宅素凶,先时刺史死者十余辈。(仁)杰初至,吏白官舍久凶,先后无敢居者,且棒荒棘毁,已不可居,请舍他所。(仁)杰曰:“刺史不舍本宅,何别舍乎里”命去封锁葺治,居之不疑。数夕,诡医奇异,不可胜纪。(仁)杰怒谓日:“吾是刺史,此即吾宅,汝曲吾直,何为不识分理,反乃以邪怜正!汝若是神,速听明教;若是鬼魅,何敢相干!吾无惧汝之心,徒为千变万化耳。必理要相见,何不以礼出耶?”斯须,有一人具衣冠面前日:“某是某朝官,葬堂阶西树下,体魄为树根所穿,楚痛不堪忍。顷前数公,多欲自陈,其人辄死,幽途不达,以至于今。使君诚能改葬,何敢迁延至此。”言讫不见。明日,(仁杰)令发之,果如是言,乃为改葬,自此绝也。

这也是一篇背景真实的故事。狄仁杰在武则天统治初期,从度支郎中任上被派往宁州任刺史。在这里他安抚诸族,约束官吏,革除积弊,发展生产,当地百姓立碑文,以颂其德。

这个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它反映的实际是古代的丧葬习俗问题。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葬地的选择,唐人认为墓葬之地选择得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后世子孙的祸福安危,因而对这个问题卜分重视。当时已经有了专门为人们相地脉、看风水、定墓向的所谓葬师,高官贵人之家有丧葬之事时,往往也请葬师选择墓地。宁州官舍作祟的鬼魂,因葬地不当,被树根所穿,自然不得安宁,闹得官舍也成为凶宅。关于凶宅的观念,早在唐以前就已产生了,在唐代更加普及,这一点从《太平广记》所收录的大量有关凶宅的故事中可以得到证实。这种观念不仅中国有,世界许多国家也同样存在。在中国有关凶宅的说法非常多,除了鬼魂神灵引起的外,宅址不当,门向不对,修建无方,不讲禁忌等,都可能形成凶宅。这一切在今天看来毫无道理,在当时却有它存在的特殊理由和合理性,并为人们虔诚地信奉和顺从,说到底这些都是历史时期民俗生活的表现,不能简单地予以全盘否定。这个故事对狄仁杰不畏鬼神的形象给予了十分生动的刻画,着重强调了邪不压正的道理,实际土是对现实官场中不向邪恶势力妥协的狄仁杰的赞颂。这个故事出自《广异记》,撰者戴孚为肃宗、代宗时期人,这时距狄仁杰去世已七八十年时间,他不畏鬼神,焚毁淫祠的事迹也已为天下人所熟知,因此这个故事以他为主人公也就不难理解了。

《广异记》还记述了一个有关狄仁杰的故事,全文如下高宗时,狄仁杰为监察御史,江岭神祠,焚烧略尽。

至端州,有蛮神,仁杰欲烧之。使人入庙者立死,仁杰募能焚之者,赏钱百千。时有二人出应募,仁杰问往复何用?人云:“愿得款碟”仁杰以与之,其人持往,至庙,便云有款,因开以入,宣之,神不复动,遂焚毁之。其后仁杰还至汁州,遇见鬼者曰:“侍御后有一蛮神,云被焚舍,常欲报复”仁杰问:事竟如何尸见鬼者云:“侍御方须台辅,还有鬼神二十余人随从,彼亦何所能为。久之,其神还岭南矣”。

这个故事描写的是垂拱四年(688)狄仁杰奉命南下抚南巡察,焚毁大批淫祠时的一次经历,因此故事说此事发生在高宗时是不对的,应在武则天时期。当时狄仁杰的官职是江南巡抚大使,而不是监察御史,地位比监察御史高得多。《广异记》。

的撰者戴孚是科举出身,对本朝制度和历史不会不熟悉,他之所以仍然这样记述,是因为这不过是奇闻异事,并非信史,不必着意加以纠正。

还有一则故;唐代州西十余里,有大槐,震雷所击,中裂数丈,雷公夹于树间,吼如震。时狄仁杰为都督,宾从往观,欲至其所,众皆披靡,无敢进者。仁杰单骑劲进,迫而问之。乃云:“树有乖龙,所由令我逐之,落势不堪,为树所夹。若相救者,当厚报德。”仁杰命锯匠破树,方得出。其后吉凶先报命。代州,治今山西代县。查狄仁杰生平,并未见到他在这里任都科的记载,大约因为他是河东(山西)人,又以不畏鬼神而著称于世,故当时的人们遂将这个故事加在了他的头上。风雨雷电之神都是我国古代人民最崇拜的自然神,唐人也不例外,但他们对雷公(神)似乎更为青睐,也更加敬,除了他的自然属性外,唐人认为雷公嫉恶如仇,富有正义感,能够惩戒恶人或不孝之人,这些品格都是人们敬畏雷公的根本原因因而在唐代小说中有大量的雷公击毙恶人、奸人的故事,对弓——跋的藩镇也不放过,《宣室志》就记载了乎卢节度使李师道谋图不轨,兴建宫室,被雷震击倾屺,“了无遗烬”,李师道最终难逃诛戮而死的命运的故事。

由十当时人赋子了雷公这此品格,所以雷公在人们看来自然是正义之神,是所谓正神、好神。这样的神遇难需要有人去救,那么什么样的人能够充任这个角色?奸候之人显然不行,必须是为人刚正、嫉恶如仇、具有和雷公相似品格且有较高的声誉的人,这样才能和雷公这样的正义之神般配。又由于雷公性格刚烈,为人们所敬畏,所以承担这个角色者又必须胆略过人,不畏神灵,狄仁杰正好具有这两个条件,所以故事的创制者便选中了他。从这一点可以看到古代的人们在创造文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状况,同时也可以看出狄仁杰在唐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以及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

唐人吕道生的《定命录》记载了狄仁杰的一则故事,宿命论色彩颇为浓厚,为了全面地反映狄仁杰在唐代传奇中的形象,还是将其全文录之如下:

唐狄仁杰之贬也,路经汁州,欲留半口医疾,开封县令霍献可追逐当日出界。狄公甚街之。及回为宰相,霍已为郎中,狄欲中伤之而未果。则天命择御史中,凡两度承旨,皆忘。后则天又问之,狄公卒对,无以应命,惟记得霍献可,遂奏之,恩制除御史中垂。后狄公谓霍日:“某初恨公,今却荐公,乃知命也,岂由于人耶?”。

霍献可与狄仁杰结怨,完全是出于政治原因。狄仁杰为官刚正,不与武氏诸王为伍,深为诸武所忌,霍献可投靠武承嗣,自然对狄仁杰不会客气。长寿元年(692)狄仁杰受酷吏陷害,从宰相位上被贬为彭泽县令,当时霍献可已任御史,受武承嗣指使上殿叩首苦争,要求一定将狄仁杰处死,没有得逞。所以两人关系如同水火,且霍献可为人鄙劣,生性残暴,是武则天时期的著名酷吏之一,杀人无数,这样的人狄仁杰如何会推荐他任要职?何况御史中承是执法之官,权任颇重,狄仁杰推荐他任此要职,岂非为虎添翼?以狄仁杰的性格宁肯怜旨,也不会做此为正人君子所不齿之事。狄仁杰一生两次担任宰相,第一次在天授二年(691),次年被贬,这期间霍献可任殿中侍御史。第二次拜相在神功元年(697),这时霍献可已经是御史中了。故霍献可任此官与狄仁杰无关,很可能是武承嗣等人从中推荐的结果,《定命录》的记述并不可信宿命论的观念在中国由来已久,并非产生于唐代,但是在唐代流行更为广泛。

《定命录》所收故事全都是宣扬这种观念的,原书共1卷,已佚,后由吕道生辑补为3卷,仅《太平广记》就收录该书故事62则,对后世影响不小。《定命录》宣扬人生历程中所遇的一切都是命运所注定的,非人力可以改变的,即使像狄仁杰与霍献可这对政敌,当命中注定霍献可要当御史中承时,狄仁杰尽管高居相位,位高权重,也无法阻止,甚至还要充当促成此事的推荐者。因此,这种观念的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对社会和人们的思想都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鼓励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唐代传奇中关于狄仁杰后世子孙活动情况的记述,见之于康骄的《剧谈录》,篇幅较长,情节曲折、生动,是一篇难得的佳作,全文如下:

唐会昌中,北都晋阳令狄惟谦,仁杰之后,守官清,不畏强御。属邑境亢阳,自春祖夏,数百里田,皆耗,祷于晋祠,略无其应。时有郭天师,即并州女巫,少攻符术,多行厌胜。监军使携至京国,因缘中贵,出入宫掖,遂赐天师号、旋归本土。全日:“若得天师一至晋祠,则不足忧矣。”惟谦请于主帅,初甚难之,既而敦请,主帅遂亲往迂焉。巫者惟惟,乃具车舆,列旅盖,准谦躬为控马。既至祠所,盛设供帐,馨折庭中。翌日,语惟谦曰:我为尔飞符上界请雨,己奉天帝命,必在至诚,三日雨当足矣,由是四郊士庶云集。

期满无徽。又日:“灾诊所兴,良由县令无德。我为尔再告天,七日方合有雨。”惟谦引罪,奉之愈谨。竟无其效,乃骤欲入州。复拜留日:“天师已为万姓来,更乞至心祈请”俘然而看日:庸琐官人,不知天道,天时未肯下雨,留我将复奚为?乃谢日:“非敢更烦天师,埃明相饯耳”于是宿戒左右“我为巫者所辱,岂可复言为官耶!话旦有所指挥,汝等咸须相案。是非好恶,予自当之”追,时门来开,郭已严饰归骑,而狄酒般供设,一无所施。郭乃坐堂中,大态诃贵,惟谦遂日“左道女巫,妖惑日久,当须毙在此日焉敢言归”。

叱左右,于神前鞭背二十,投于漂水。祠后有山,高可十丈,逮命设席焚香,从吏悉皆放还,答芳立其上。于是阖城骇愕,云邑长杖杀天师。驰走纷纭,观者如堵。时沙石流烁,忽起片云,大如车盖,先覆惟谦立所,四郊云物会之,雷数声,甘雨大浙,原野无不房流。士庶数千,自山拥惟谦而下。州将以杀巫者,初亦怒之,既而精诚感应,深加叹异,表列其事。诏书褒异云:“惟谦剧邑良才,忠臣华宵,睹兹天厉,将瘴下民,当请祷于晋祠,类投巫于邺县。曝山椒之畏景,事等焚躯;起天际之油云,情同剪爪。遂使早风潜息,甘泽旋流。昊天犹监克诚,予意岂忘褒善。特颁朱线,傅耀铜章。勿替令名,更昭殊绩乃赐钱五十万”。

唐人对巫术、方士之类还是比较相信的,连皇帝也不例外,《旧唐书·德宗纪》记载了贞元十五年(799)四月,德宗令巫师施法术祈雨。狄惟谦尽管为官清正廉明,也不能摆脱这种观念的影响,当他看到早情严重时,先是到晋祠祷告,无效,又听说郭天师巫术灵验,便亲赴节度使处敦请,经再三请求,节度使才同意出面请天师赴晋祠祈雨。接着又写狄惟谦如何虔诚,如何殷勤。当第一次祈雨失败后,他竟引罪自咎,“奉之愈谨。”直到女巫析雨彻底失败后,并急于溜之大吉时,狄惟谦才完全醒悟,决心将骗人的女巫置之死地。作品在前面花如此之多的笔墨渲染狄惟谦如何虔诚地求雨,一方面是表现狄惟谦忧民之所忧的良吏形象,另一方面也起到了对后面处死女巫行动的铺垫作用,使整个故事显得更加起伏跌宕。狄惟谦虽和当时的绝大多数人一样相信巫术,但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一旦发现上当受骗时,能够很快地觉悟,并立即采取断然措施。

这则故事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巫术的不可靠、不灵验,歌颂了狄惟谦忧国忧民的光辉形象。同时又对狄仁杰进行了赞扬,故事的首句就点明了狄惟谦是狄仁杰之后,在最后又利用皇帝的诏书再次提到狄惟谦是“忠臣华胃,睹兹天厉,将瘴下民”云云,是说狄惟谦继承其祖关心民生之风,因而才能采取断然措施,在表彰狄惟谦的同时又对狄仁杰进行了赞颂从民俗文化的角度看,这则故事有两点意义值得注意。其一是从故事的主要内容看,显然是受了战国时西门豹“治邺,故事的影响。对于这一点皇帝褒奖狄惟谦的诏书中,就明确地将他的这次行动与西门豹的业绩进行了类比,类投巫于邺县”。

一句即指此。皇帝诏书的本意是将狄惟谦与古贤酉门豹相提并论,意在赞扬狄惟谦,却无意间指出了这则故事的文化渊源。

平心面论,西门豹所遇的是土巫,无政治背景,西门豹又是当地最高长官,他处死巫师不冒任何风险。面狄惟谦这次却不同了,他面对的女巫有皇帝赐予的天师称号,又有在朝中拥有很大权势的宦官的支持,在地方上有节度使的支持,故狄惟谦此举风险很大,没有一定的胆略是不敢有所举动的。其二,这则故事与原始的“牺牲,观念有关。卜引阜帝诏书中爪”的典故,是指上古时代,商汤求雨时曾剪(斩截)甲爪亲祷丁桑林的故事。诏书把狄惟谦鞭挞女巫并投于水中比喻为商汤剪爪,实际卜也就是承认把女巫充作了供奉上天的牺牲。表明唐人以巫术求雨的活动,与上古神话传说有渊源卜的潜通,使我们感受到古代民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它同传奇文学难以分割的因缘关系。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明显地看出唐代传奇中的狄仁杰形象与社会生活中的狄仁杰并不相悖,由于文学手法的运用,使狄仁杰的性格更加鲜明,形象更为完美。这是唐人在尊重人物原型基础上,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对其敬仰的名人进行的文学再创作。尽管这些创作还是初步的,没有摆脱异事奇闻记事形式的影响,但必定为后世尤其是明清时期以狄仁杰为题材的文学创作开创了道路。

同类推荐
  • 我的中国心

    我的中国心

    吴大观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的航空发动机专家,我国航空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本书是他的口述自传,全面回顾了他从航空救国到航空报国、从热血青年到党员专家,毕生献身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光辉历程,总结了我国航空动力的发展历史和经验教训,从中反映出吴大观同志爱国爱党、无私奉献、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爱岗敬业、殚精竭虑的赤诚情怀和高贵品质。
  • 收复新疆第一人:左宗棠传

    收复新疆第一人:左宗棠传

    本书记载了铁血将军左宗棠波澜壮阔的一生,重点记叙了左宗棠收复新疆这段历史,提出了“犯我中华天威者、妄图分裂我疆土者,虽远必诛之”的爱国理念。
  • 孟子慷慨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孟子慷慨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漫画人生  幽默大师——方成传

    漫画人生 幽默大师——方成传

    他是享誉海内外的漫画泰斗,也是新中国举办个人漫画展的第一人,其代表作《武大郎开店》已成为漫画史上的里程碑。他潜心钻研幽默三十年,成为中国系统研究幽默的第一人,其研究幽默的深度与广度,全世界至今无人企及。 他一生经历丰富,历经苦难,但他却把坎坷的一生变成了幽默的、艺术的一生。他就是幽默大师方成。本书主要讲述了方成的漫画人生。《方成传(漫画人生幽默大师)》由张维著。方成,中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漫画家之一,与漫画家华君武、丁聪被并称为中国“漫画界三老”。这位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新闻漫画的泰斗,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漫画作品,于1980年在北京美术馆举办漫画展,成为新中国举办个人漫画展的第一人。他在水墨漫画的创作上做出了有力的探索,他的作品如一面时代的镜子,亦如一把社会的解剖刀,直指社会弊端。其代表作《武大郎开店》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这位老人的一生,活得很精彩,诚如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栏目采访方成时的开场解说词所言:“一位九旬老人,用画笔影射世间百态,用幽默抚慰春夏秋冬,而他曲折的一生更是20世纪整个中国社会变迁的缩影。精神矍铄、谈笑风生,一面时代的多棱镜,一把社会的解剖刀,见证、欢笑与淡定。”《方成传(漫画人生幽默大师)》主要讲述了方成的漫画人生。《方成传(漫画人生幽默大师)》由张维著。
  •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他们是我们生命之路上的道德榜样,更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他们以一己之力,为这个社会带来融化在手心里的温暖,流淌在身边的感动!他们像前进路上的明灯,引领整个社会在道德之路上前行。
热门推荐
  • 我是谈判专家

    我是谈判专家

    张航天生有一种天赋,他说的话让人觉得就是对的,能打到人心的深处,且看他的创业之旅吧!
  • 科幻超进化

    科幻超进化

    一个默默无名的高三生,因卷入一场意外,融合了被称作“科幻水晶”的神秘晶体。当他从昏迷中苏醒后,竟然发现自己拥有了操控网络世界的能力!他发现,自己的身体还在飞速进化,操控网络,仅仅只是一个开始。理性大脑,以太之眸,数据之手,能量心脏,超常感知……此刻的他并没有意识到,一场新的进化革命正汹涌来袭!2016,科幻革命,重磅出击!
  • 天道仙君

    天道仙君

    一个没落的皇子,无意间恢复了自己的修为。而后却又被追杀,走上了重修之路。一路的艰辛坎坷,只为保全自己。最后,他登临仙道,成为一方主宰。佳人伴身,逍遥于天地之间。
  • 刀锋上的救赎

    刀锋上的救赎

    刑警队长赵馨诚,不但刚猛血性,身手超群,而且熟谙犯罪剖会技术,接连破获要案,深得领导器重;只是双刃剑一样的性格也导致其屡受处分。与此同时,京城命案频发,被害人的性别、年龄与职业毫无共通之处,更匪夷所思的是,连身边的同事亦惨遭毒手。在市局犯罪心理画像专家袁适和亦师亦友的律师韩彬的协助下,赵馨诚对案件展开侦查。不料,越是逼近真相,越是疑窦丛生,就在连环命案即将破获的那一刻,他才发现在“冰山一角”的掩盖下——从北京到云南,从中国到越南,连环谋杀的背后,不仅涉及重大跨国阴谋,还隐藏了一段纠结十数年之久的陈年恩怨。因为某个自己都无从解释的理由,赵馨诚不顾旁人阻拦,亦步亦趋地追捕罪犯,只为成全其滥杀背后的夙愿。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龙烛本纪

    龙烛本纪

    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道既生我,万类竞存,何需神圣修罗,做那高上天?论一个乞丐的自我修养,从一无所有到人生巅峰。本书十八乄,请不要在家长陪同下阅读。
  • 狼行天下:谁与争锋

    狼行天下:谁与争锋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不畏生死,保家卫国!当国破家亡,当山河破碎,当强敌入侵,当一个民族面对生死存亡,我们,必会拔剑出击!宁为战场忠魂,不做亡国之奴!
  • 一个鬼子都不留

    一个鬼子都不留

    别说我残忍,只因这一切让人忍无可忍!燕山脚下的庄家营子原本是一个古朴而宁静的小山村,日本人的到来把这一切都改变了。凶残嗜血的鬼子因为一个谎言而将全村人屠杀殆尽,只有屠户庄继宗因外出得以幸免。面对这血海深仇,庄继宗与好友张胜、占魁发誓要让鬼子血债血偿。鬼子们的噩梦由此开始…… 那一年,正月刚过,已废弃不用好久的原镇公所粮仓粉饰一新,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叫“桃园酒家”的小酒馆。虽然开张时并没有大张旗鼓,但还是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里,镇上又住着一帮子如狼似虎的日本兵,敢在这时候开店营业的人不但要有靠山,还要有不怕亏血本的财力。日本人是在“桃园酒家”开张的第二天出现的,而且来的还是小岛,这是庄继宗、李占魁、张胜三人没有想到的……这是一场正义战胜正义的战争,这是一段永允忘怀的历史。面对人性的脆弱与丑陋,面对这血与火、先与死的考验,个人是渺小的,也是伟大的,正是他们的渺小与伟大谱写了这曲可歌可泣的华彩乐章,他们迸发出的是人世间最耀眼、最夺目的人性光辉。
  • 独立班

    独立班

    高考失利的马勒在考场忽然昏厥穿越至另一个以分数至上的世界,这是一个分数师的世界,学生们都以武斗得高分成为出色的分数师为目标,分数高的前途无限,分数低的受人欺凌,在这个教育与制度的冲突、信仰与思想冲突的矛盾时代中,马勒和他一群坚信心中梦想的同学们着手一同创立理想的独立班,一个独立的学院,一个独立的组织,一个全新的独立于教育与制度之外的自由的理想国度!
  • 灵异鬼道

    灵异鬼道

    身为纯阳之体的石小尘,刚生下来被鬼缠,后被茅山掌门所收,一生于鬼斗!红衣吊死鬼,四大金刚尸,湘西赶尸人。苗疆蛊女,尸皇将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