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2300000031

第31章 开科举士延续千年——公元601年中国确立科举制度

科举制就是“开科举士”,它创制于隋朝,终于清末,前后经历了隋唐宋元明清六代1300多年的演进历史。科举制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其实行之早,延续之久,影响力之大,在世界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当然,对科举的评价,自古以来一直是毁誉不一,其利弊得失也很难说得清楚。但不可否认的是,以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的科举制,确实是我国在世界上的一个创举,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份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在行政领域里开出的一朵智慧之花。可以说“科举制是中国在精神文明领域中对世界的最大贡献,其意义足以和四大发明相媲美。就对世界文明进程的贡献而言,科举可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1)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缘起:从“察举”

到“科举”中国古代的科举制溯源于汉武帝时的“察举”。所谓“察举”,即山地方向中央推举人才,称为举孝廉。大约每20万人中举孝廉一人,被举之人试用一年,胜任者转为正式官员,不胜任者退回,推举之人要连带受罚。由于中国历史上的国家官员一直是一个相当小的集团,在这样一个小集团内,推荐者常常能看到被推荐者的全部,包括文章、学问、德行、才干等,而且举荐不实还可能遭到惩戒,而举出合适的人才尤其是大才高才,于己则有真正长远的好处,不仅可以获得识才的美誉,更可有得力的门生故吏。这一切使得察举制度在两汉有效地实行了几百年。

魏晋南北朝时,曹丕称帝后,制定“九品中正法”,即“九品官人法”,即由中央设中正官于郡、州,由中正官区别人物,定其高下。中正官通过品评,将地方所荐之人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上上者称为圣上,上中者称为仁人,上下者称为智人。若品评为下下,则称为愚人。“九品中正法”取消了考试,取舍与否,取决于中正官的品评。显然,品评需要制定通行于全国的标准。当时制定的品评标准有72条之多,中正官根本记不住。于是,72条标准形同一纸空文,剩下只有一条品评标准,即家世出身,结果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中正官高下任意、荣辱在手,“九品中正法”重家世、轻才德的弊端日益明显,受到世人抨击,渐渐废除。

隋朝建立以后,不用“九品中正法”,改由吏部选人任人。公元601年,隋文帝创设州学、县学,由州学、县学向中央推荐人才。隋炀帝在承继父业的基础上,诏令分科取士并“始建进士科”。进士科以考试策问为主。学术界多将隋炀帝创置进士科作为中国科举制度产生的标志。进士科的创置,意味着选举制度的结束和科举制度的开始。

(2)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确立和延续:从隋

唐到明清唐宋时期的科举考试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种。每年按例举行的分科考试称为“常科”,而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则称“制科”。

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是生徒,二为乡贡。在唐代,从朝廷到地方的政府都设有学校。朝廷所设的有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地方上的则有州学和县学。常科的科目设有秀才、明经、三史、道举、童子、开元礼等。我国最早的殿试为唐武则天载初元年(公元689年)二月。据《通典》载录:“策问贡人于洛载殿,数日方了。”制科是由皇帝特别召集一些知名人士举行的考试科目。制科名目繁多,据况唐代时有80多种,宋代趋于冷落,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博通坟典、军谋宏远、详明政术等名目。各科考试皆有所侧重,例如: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明法重刑法律令等等。从这里可看出,当时取用的人才,并不拘于政治一途,而是各有所专,不但有文有武,有秀才、进士,而且有精通经、史、礼、法、文字、历算的人,还根据需要取用各种特殊人才,颇能广开才路。正是这个原因,中国历史上许多有名的宰相、名臣、诗人、词人、科学家都出在唐宋。如《全唐诗》共收了2955位诗人的49403首诗;《全唐文》收录了3516个作者的20025篇文章,在中国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总之,在科举制度下,人才辈出,出类拔萃,“各领风骚数百年”。

对知识分子的重视,唐宋时期也是值得称道的。在唐代,科举发榜后,朝廷要赐宴新科进士及诸科及第的人,称为“闻喜宴”。新科进士,还要在曲江亭聚会宴游,名曰“曲江会”,宴游诗以少年俊秀者为探花使,遍游名园,折取名花,故又称“探花宴”。更有“雁塔题名”,将中试人的姓名铭刻在雁塔上,使之流芳千古。宋代更加重视,殿试后举行隆重的“殿廷唱名”典礼,由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并赐宴琼林苑,谓之“琼林宴”。殿试的前三名尤其显耀,北宋时皆可称为“状元”,南宋则称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赐予金带、紫囊、靴笏,并命乡里为之建立牌坊。由此可见,唐宋时期,科举制处在兴旺发达的阶段,虽然这一时期的科举制也隐含了若干弊端,但总的来说,它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还是相适应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发展和人才的选拔,也有利于文化的繁荣昌盛。

由于蒙古人崇尚武功,故元朝建立后,科举一度中落。直到明清两代,再次恢复科举考试,并且把它推向了顶峰。明清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县级考试。全国各府、州、县的士子在本地考试(通称县试)取中的,便可称为“生员”,俗称“秀才”,只有已取得生员资格的人才能参加每三年举行一次的省级考试(通称乡试)。(2)省级考试(乡试)。乡试被录取的便取得了“举人”的身份,可以参加翌年在首都举行的“会试”。(3)全国性考试(“会试”和“殿试”)。会试被录取的还要参加殿试(亦称“运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被取中的人名义上叫做“天子门生”。殿试中被录取的称为“进士”。进士又分为三甲,每甲各分名次先后,一甲第一名通称“状元”,第二名通称“榜眼”,第三名通称“探花”,叫做“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叫做“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叫做“赐同进士出身”。所有进士均按成绩先后被授予一定的官职。举人中亦多有被授予较低级官职的。明清科举考试的内容以儒学为主,兼及其他见识才能。乡试和会试都各考三场:第一场考四书五经等儒学基本著作的义理;第二场考论语、判语、草拟诏诰章表等;第三场考经史及诗赋等。明中叶以后,八股文逐渐成为三场考试的主科。僵化死板的八股文坑害了无数青年文人,顾炎武曾说过:“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都给予当时的科举制以深刻的揭露和辛辣讽刺,这就无怪乎龚自珍要发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声了。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从炮火中惊醒过来,先进的知识分子们清醒地看到中国之害在于“民智不开”、“而民智不开之故,皆以八股取士为之”,极力主张废除科举,竟连光绪皇帝也深感“西人皆有用之学,而吾中国皆为无用之学”。在这种情况下,废除科举,势在必行,遂于1901年下诏改革科举,最后根据张之洞、刘坤一的建议,于1905年正式废除科举。至此,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寿终正寝了。

同类推荐
  • 明朝大屠夫

    明朝大屠夫

    一个非典型屠夫穿越到明朝嘉靖年间后,一介书生,却行万人屠之事,谋万世之太平。在历史的故纸堆中,这是黄昏来临前一段原本平静的岁月道士皇帝深居后宫三十年自以为帝王心术登峰造极,群臣尽在彀中。无数能臣权臣奸臣弄臣角逐朝野,屡屡刷新明朝政治斗争的最高水平。蒙古人依然是汉族政权的心腹大患,努尔哈赤的父亲还在荒凉的辽东做野人部落的头领。海盗之王汪直走私小贩的事业在南海才刚刚起步。原本只想混吃混喝的青州府秀才林展立下宏愿:我愿常怀慈悲心,掣屠刀在手,杀出一个海清河晏、锐不可当的大明!
  • 帝国重启

    帝国重启

    三流学渣穿越清末,重铸中央帝国,再现泱泱华夏!
  • 虞舜大帝传奇

    虞舜大帝传奇

    煌煌中华,圣帝尧舜可谓“尧天舜日”。但你可知道舜之为“德帝”的途程中,曾经历了何等的艰辛、灾难、困厄,迷茫吗?你可曾知道他一生都在危险中漫游吗?你可知道他一次次闯过险恶的暗礁漩涡,才以流芳千古的开明“德政”开创了为期八十年之久的唐虞盛世吗?你可知道这位巍然如山海的巨贤德帝,最后竟如烟缕般消散,长眠于九嶷山中的故事吗?那就请你翻开著名作家李本深的长篇小说《虞舜大帝传奇》吧……
  • 铁血大汉

    铁血大汉

    在那些绚烂浩瀚的历史背后,总是有着不可思议的秘密。在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历史,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种历史,历史在每一个大脑中裂成了碎片,有些时候感觉只有人名才是真实的。如果有了不一样的董事长,大汉究竟会变成什么样的大汉?铁血大汉,想哪扯哪的大汉。。。
  • 回到明末做老大

    回到明末做老大

    主人被外星飞船绑架到明朝。为了回家,他与外星飞船的人工智能达成协议:帮助外星飞船收集维修材料,外星飞船帮他返回家园。通过不懈努力,他重新获得了爱情和友情。但却卷入了一场场政治漩涡中。本想归隐深山,却被朋友们视为懦夫;跟随明朝皇帝,且不说明朝皇帝的昏庸无能,朝廷之上的勾心斗角,光是僭越这莫名奇妙的罪名就让他身陷囹圄,差点魂飞魄散。难道让非要如同洪承畴那般投降清廷?亲眼目睹满清对汉人残暴的他又岂能对此视而不见?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想当年汉臣.陈汤奔袭三千里灭北匈奴,携带匈奴单于首级返回汉庭。那是何等的威武豪迈。时势造英雄。既然无法退缩,那就放开一切。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
热门推荐
  • 都市之狼的重生

    都市之狼的重生

    从小开始接受魔鬼训练,执行秘密任务,这支不为人知的可怕部队,终于不愿意平凡,慢慢的浮现了在这个城市,而他则是这支部队重要boss.这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 九天塔

    九天塔

    千年之前,九天塔自东海出世,仅露一角就引来一阵腥风血雨,无数强者为之疯狂,却都难以幸免于难。千年之后,以轮回者身份重生的苍辰,为了解开心中的疑问,开启了自己新的征程,殊不知,这一切都是宿命……
  • 关于我的青春

    关于我的青春

    故事简介:并没有什么具体可以总结的内容,只不过是把我和闺蜜之间十多年的感情写了下来,把娘家人的友情回忆下来,只希望我们老了以后,依旧对我们这段坚定不移的友情感到欣慰。正如一句话所说“愿多年以后我提着老酒你还是老友。”(作者微博:是三嫚不是三胖,有更多日常段子等你来看,把生活中最真实最快乐最有趣的地方记录下来传播正能量,让所有人感到快乐!感到有知己的幸福!)
  • 云游鸿蒙

    云游鸿蒙

    逍遥剑法逍遥拳,云游四海天外天《鸿蒙混沌》聚鸿蒙,混沌生;开乾坤,世界成;握生死,掌轮回;夺造化,宇宙现;无止境,天外天《逍遥拳》随心所欲逍遥拳,毁天灭地弹指间《逍遥剑决》虚无缥缈登绝巅,剑指凌霄破九天
  • 魔影战记

    魔影战记

    何是对,何是错,万物皆有着双面性既然如此这个错误的时代由我终结
  • 九州昔情薄

    九州昔情薄

    在九州大陆上,暂时的安定正在步步走向破灭。三国鼎立的局面下,各路英豪如笋而出,在史书里纷扬夺目。有王侯将相,有侠士白衣,谁能在这一场场较量中脱颖而出?或许,是绣阁的红妆真正笑到最后.......
  • 最强穿越者

    最强穿越者

    风流才子穿越现代,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且看他如何在这花花都市横行霸道,潇洒携众美女同游。
  • 倾世妖妃:邪王宠妻要逆天

    倾世妖妃:邪王宠妻要逆天

    一朝穿越遭调戏,认了,花痴姐姐白痴妹妹找麻烦也就算了。以武为尊,可以修仙,天生废柴,无法修炼,也忍了。这突然蹦出来的妖孽,一口一个爱妃又是神马情况!妖孽:爱妃,我娶你可好!妖孽:爱妃,我们造小包子可好!妖孽:爱妃,我护你六界任你走可好!某女:谁他妈是你爱妃了!妖孽:爱妃,你妈早死了!某女:......这是要成忍者的节奏么......
  • 阿芳的奇幻之旅

    阿芳的奇幻之旅

    小女生阿芳闯入魔幻森林的奇幻之旅,沿路遇到的种种离奇和有趣的事情
  • 曙光战线

    曙光战线

    恶魔、鬼怪……曾经的人们这样称呼它们。它们从人类的恶念中诞生,数千年来始终生活在世界阴影之中,觊觎着人类的世界。曙光战线,网罗了各种拥有神奇能力的人,人类最后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