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的十八大和中国梦的提出为标志,中国社会治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正确研判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势,科学预测中国未来社会治理创新重点,对于指导中国社会治理、推动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实践也在基层。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典型基层案例,梳理做法、总结经验、预判趋势,以期为中国社会治理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大连西岗日新街道:“民生十梦”让中国梦照进现实
西岗区日新街道位于大连市中心区域,辖区面积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万余人。先后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安全社区、全国敬老爱老模范单位、辽宁省先进党委、辽宁省文明单位标兵、大连市先进党委、大连市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之际,日新街道积极思考将宏大的“中国梦”与每个人建立联系,通过建立“民生十梦”,实实在在解决百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每个人参与“中国梦”、受益“中国梦”,让“中国梦”就在百姓身边,使“中国梦”走进每一个人的心中。
为民服务的光荣梦
日新街道现有党员2490名,建成3个非公党委、10个党总支和75个党支部。为了做好服务工作,日新街道将社区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保障民生,服务群众”上,充分利用社区各级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和发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走进社区,走进楼院,走进居民家庭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实现梦想。
目前,48个楼院党支部共成立了160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建立了82个党员示范区和240个党员模范岗,做到“一人一岗、一岗一责”,在楼院里带头开展绿化美化环境、维护楼院治安、宣讲文明道德、调解邻里矛盾、解决邻里困难和温暖空巢老人等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为确保党员服务工作扎实到位,日新街道给每个人每年提出了五项“硬指标”,即每人负责一个社区网格,每人承包一个和谐楼院,每人帮扶一个贫困家庭,每人解决一个民生难题,每人撰写一份民情报告。根据统计,2013年以来,街道党支部共收集社情民意86条,为群众解决难题210件,赢得了居民群众的认可。
当家做主的主人梦
从2000年开始,日新街道所属6个社区就成立了社区居民议事协商委员会,通过协商,解决社区居民群众心里的疙瘩与矛盾,让居民群众当家做主,参与管理辖区事务。多年以来,有关社区的事和百姓的事,街道放权让居民自己管、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做;每一个涉及民生的决策,百姓都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和评议权。在此基础上,日新街道在每个楼院里都成立了楼院事务协商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经楼院的全体居民选举产生,由5—7人组成,代表楼院居民对上沟通协调,对内管理服务,承担起管理楼院服务居民的责任。具体包括:组织居民对楼院的建设和发展问题进行讨论和决策,及时向社区、街道反映居民群众的要求和楼院建设的困难,组织居民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楼院活动,组织居民在楼院内开展护绿、矛盾纠纷调解、环境卫生保洁、治安巡逻、邻里互助等方面的自治活动。
日新街道居民议事协商活动,就是让百姓能摸着自己的心过生活,实现楼院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与自我监督,给居民重新审视自我的机会,把自己放在社区主人的位置,在让居民享有自治权利的同时,也减轻了政府社会治理任务。
中华美育的公德梦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也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日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公民道德实践活动,让文明新风吹到居民楼院的每个角落。街道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举办了节日升旗仪式、中华经典诵读、民俗技艺展示、传统文化展演等喜闻乐见的节庆活动,传承民俗文化,厚积民族自豪感;以“文明在身边”为主题,开展了文明行为大家拍、大家画、大家查、大家评等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提高了居民道德素养,形成了昂扬向上的文明风尚;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一批居民身边的“道德人物”“社区好人”“身边雷锋”“好楼长”“好邻居”受到表彰;以“志愿服务在社区”为主题,组织开展“认领楼院示范岗”“环境美化我先行”“文明礼仪我示范”“文明交通我维护”等志愿服务行动,吸引更多的居民为大连这座文明之城增添色彩。
和谐稳定的平安梦
平安稳定是社区和谐发展百姓安居乐业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西岗区日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通过建立和实施社情民意收集机制、居民诉求表达机制、矛盾纠纷调处机制、警民群防群治机制,排查隐患,化解纠纷。对内,街道将辖区划分为170个网格,设立了8个社情民意收集队,随时随地了解和听取居民的意见和需求;街道下属6个社区都建有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接待室,定期接待居民来访,及时掌握民情舆情,快速解决各种问题;街道还结合365服务内容,设立窗口,专门负责接待来人来访、接听热线电话、查看网络留言,汇总当日民情,形成“每日民情报告”。对外,街道建立了360名“五老”人员和楼院保洁员组成的12支邻里互助、义务看护队伍,180余人参加的社区维稳志愿者队伍,设立了49个报警点,形成了以公安为主力军、专职治安员为骨干、义务巡逻队为辅助的社会治安群防网络;同时,他们还在辖区重点区域、主要路街、繁华商业区和居民区安装了70个电子监控探头,实施24小时电子监控。而在“红梅调解室”这一品牌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下,日新街道6个社区相继成立了“法律驿站”“律师帮你办”“登门唠嗑队”等矛盾纠纷调解服务组织,普及法律知识、化解民生纠纷,让邻里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亲和更友善。
老少皆宜的教育梦
从2009年起,日新街道利用社区教育基地开设了20个课堂,每年设计30个专题教育内容,服务百姓。这些教育内容从形势政策教育到公民道德教育、从国学讲座到健康讲座、从法律知识到科普知识、从青少年教育到老年人教育等,全方位多角度地吸纳了辖区居民的多种需求。仅在2012年,日新街道就举办了47场次文化教育活动,面向居民设置了时事政治、健康生活、家庭理财、安全常识、科学普及、心理辅导、艺术鉴赏、网络技术等多领域的知识内容。
日新街道将教育引入社区,让百姓重上学堂,把“知识点亮生活”的种子播在每个人的心里。也许居民们学的东西不专业不高深,但在不断的积累实践中,他们找到了自我价值,也找到了生活乐趣。
信息时代的智民梦
日新街道建立智慧家居管理系统,开展智慧家庭建设工作。智慧家居系统具有开启家里的电器、启动安保设施等功能。另外,智慧家庭包含智能医疗功能,可以通过服务平台将个人的健康指标传输到社区的医疗单位,医护人员确诊后会将诊断结果反馈到居民手里;还可以通过信息平台自助缴纳保险,查看物业公司发布的各种通知和公告,并可通过网上支付等电子应用系统实现多种缴费功能。
除了智慧家庭,日新街道还准备加强智慧社区建设,实现养老助残、智慧医疗、便民服务、电子政务和物业管理五项突破。日新街道正通过种种智能化手段,帮助辖区的每一个家庭打造智慧生活。
乐在其中的文化梦
近几年来,街道充分挖掘居民文化骨干并发挥他们的特长,相继成立了书画、舞蹈、音乐、摄影、集邮、戏曲、诵读等81支由1500余名文化骨干组成的特色文化团体和队伍,他们常年活跃在社区楼院中。街道为他们提供活动场所、活动经费和奖励经费,为他们购置所需的乐器和服装。为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日新街道还在腰鼓队等团体和队伍中成立了功能性党组织。在街道的指导和帮助下,各种文化团体逐步发展壮大。而辖区131个和谐楼院成为社区文化发展和传播的平台,在一个个小小的楼院里,演绎着发展社区文化的大文章。辖区单位也积极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圣鑫建设集团把企业文化活动室向辖区居民长年开放,民生银行开展红色影片进社区活动,在40个楼院中巡回放映影片。
悠然惬意的楼院梦
楼院是社区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楼院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幸福指数。
从2006年起,日新街道党工委便组织和带领辖区居民百姓,自主设计,全员施工,依靠着勤劳的双手一步步朝着他们的“楼院梦”推进。街道党工委把整治楼院环境、改善居住条件作为切入点,清除楼道乱堆乱放物品,清理楼院卫生死角,粉刷楼道墙体门面,从楼道到楼院卫生都得到很大改观。日新街道还统一购买了紫薇、桃红、龙爪槐等树木,月季、百合等花卉,进行楼院美化绿化。在楼体外墙,那些具有美术特长的居民们绘制的成语典故、美德故事、名言警句等内容,形成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中华美德墙”;在楼道内壁,街道统一挂起党员服务承诺板、生活服务指南,还有表现各种教育内容的书画作品,打造具有西岗特色的“楼道文化风景线”。改造期间,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共建部队官兵纷纷与楼院居民结对共建,在环境改造、美化绿化、娱乐设施等方面给予许多帮助。
雪中送暖的帮扶梦
日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将辖区弱势群体作为街道民生工作的重点,不断加大扶贫帮困力度,创新帮扶形式和内容。机关干部与社会各界与260个困难家庭结成长期帮扶对子,及时了解困难居民的生活需求,每逢过节都前去看望,送去慰问品或慰问金。目前,日新街道已经形成了以“扶贫帮困基金、慈善基金、红十字会基金、助学基金、党内关爱基金、关爱女孩基金”6个基金帮扶“贫困家庭、残疾家庭、空巢老人、贫困学生、困难党员、困难女孩及母亲”6个方面的帮扶对象为主要内容的“六六”帮扶机制。这一机制的形成使整个街道扶贫帮困工作实现了帮扶资金专项化,帮扶群体明确化,帮扶活动长效化。
仅2012年,街道就筹集各种捐款60余万元,为85个空巢老人、180个重点贫困户、120个困难党员、31个残疾人家庭、42个贫困家庭的学生、18个贫困家庭女孩、12个重大病居民实施了临时救助,帮助他们解决了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创新模式的养老梦
面对辖区8927名60岁以上老年居民愈加丰富的精神生活,日新街道在重新考量着政府定位: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健全多种文体活动,在保障老有所养的基础上实现老有所乐。日新街道分类整理了辖区居民的多种需求,以“乐”作为切入点先后投入40余万元用于养老事业的发展,在机构式养老、居家式养老、医疗康复养老、社区关怀养老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了日托式养老服务模式。
依托红岩老年服务中心,2010年街道争取投资30万元建成了300平方米的日托式养老中心,辖区老人白天可以到活动室一起娱乐交流,中午就在中心提供的床铺休息,玩到晚上才自行回家。这样的举措既达到了老有所养与老有所乐的目的,又实现了老人与家人每日团聚共享天伦的现实要求。除此以外,街道46支老年志愿者队伍常年为老年人提供援助服务,为他们提供生活关怀和精神慰藉;惠老服务中心则与辖区23家企业单位签订服务协议,让持证老年能够享受到惠老优惠政策。
北京朝阳奥运村街道:党政群共商共建居民议事厅
近年来,北京市朝阳区结合区位特征和区情特点,发挥党的统筹引领作用,带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社会建设。2013年全区正式推出“党政群共商共建工程”,旨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统筹引领作用,整合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有利资源,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形成党政群共同协商、共同参与、共同治理的工作模式,逐步实现由“政府单向决策、居民被动接受”转变为“政府和居民双向互动、共同决策”,从而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北京市朝阳区奥运村街道的党政群共商共建居民议事厅是其中具有典型代表的实践探索。
做到三个到位,形成组织保障
朝阳区奥运村街道通过开展基层共商共治的实践活动,做到了“三个到位”。
一是组织到位。为响应社会服务管理模式思路,积极推进党政群共同协商、共同参与、共同治理的工作路线,朝阳区奥运村街道成立党政群共商共治工程领导小组。奥运村街道工委书记、街道办事处主任担任组长;奥运村街道工委副书记、街道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街道工委委员、武装部长、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等人任副组长;街道各科室负责人及各社区书记、主任为成员;奥运村街道“1+3”党务居务助理进社区工程社会顾问及研究院助理担任顾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员由党政办、组织人事科、宣传科、纪检监察科、社区办,奥运村街道“1+3”党务居务助理进社区工程机关助理及社区助理组成。各部门通过规范程序,组织落实此项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建立了常态化工作机制。
二是人员到位。整个工程设立了8个项目组,每个项目组配有专门的工作联系人和档案信息报送员,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工作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负责调度和运用街道现有制度、资源,并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渠道,广泛收集和获取民需建议案、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问政信息及时公开与公示新闻发布等工作。
三是保障到位。区社会工委、区社会办根据项目完成情况,从社会建设专项资金中进行资金核拨,街道也通过多渠道、多途径筹措项目资金,将为民解忧工作逐步纳入财政预算,实现其长效发展。
保证三个公开,做到公信公示
做到“三个公开”。需求的征集过程做到公开,项目确定的过程做到公开,项目实施的过程做到公开,主动邀请居民群众、社会单位和新闻媒体参与监督。将公开的过程变成居民群众对政府、社区工作从初步了解到深入认识,再到逐步认同的过程,变成提高基层政府公信力的过程。过程中要做好各个阶段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一件实事一个编号,单独成册,做到有据可查。
做好三个整合,加强社区自治
朝阳区奥运村街道结合自身特点,经过逐步探索,已进入治理型政府阶段,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朝阳区奥运村街道以“关注民生、为老服务”为重点,推进和深化社区自治,由此开展的党政群共商共治居民议事厅活动,让老百姓自己的事情自己管、自己的事情自己议,是有序的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一个产品,是社区自治工作的一个最好的实践。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组织体系的顶层设计,扎实进行基层基础工作,充分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扩大社会组织的覆盖面。做好“三个整合”。一是整合街道各职能科室的力量,充分利用政策、争取资源,集中资金和力量为民解忧;二是整合社会资源,加强联系和沟通,争取社会单位、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支持为民解忧;三是整合民间力量,充分发挥居民自治、协商治理等自治组织的力量为民解忧。
完善三个机制,确保工作质量
一是立项分解机制。各项目组组长要切实指导、协调、监督各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实施,通过转变工作理念,规范“知忧、议忧、解忧”工作流程,将立项的为民办实事项目进行分解,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二是定期会商机制。建立“问政、问需、问计于民”的常态化议事平台,激发社会治理创新的活力,增强家园意识,维护地区和谐稳定,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每月利用召开班子会的契机,定期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会商。养老问题是民生问题中的核心,也是社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奥运村街道老年人比例约占总人口比例的19%,因此,将“社区养老”作为居民议事会日程的主题,是对公共管理模式的一个有益探索和重要成果。目前,奥运村街道已签约20家居家养老服务商,在辖区全部12个社区开办社区日间托老所,开设本市首个“幸福养老大课堂”,并开展了机关干部帮扶社区老人等活动。近年来,奥运村街道大力推动辖区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初步形成了辖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全覆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奥运村街道举行的党政群共商共治工程“居民议事厅”之第二届“1+3”党务居务助理进社区工程社区辩论会。作为奥运村街道“党政群共商共治”的探索和实践,议事厅活动将成为畅通社情民意、解决居民困难的平台。社区建设管理以及社区居民普遍关心的问题,都可通过居民议事厅来决策,以此来保障居民群众关注的问题能够落到实处。接下来,议事厅还将组织专人征集议题、商定议题,并邀请有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学者参加,以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三是完善督导考核反馈机制。纪检监察项目组要对党政群共商共治工程各阶段的工作进行督导考核,并将督导考核的机制反馈给各项目组。
达到三个满意,忠心服务社会
在多年来不断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奥运村街道认真梳理总结党政群共商共建模式,在全区范围内推行这种社会服务管理思路,并在推进社会治理过程中立足为民,形成制度,因地制宜;在党政群共商共治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以为民办实事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参与群众的代表性,按事务的不同选择不同代表参与,形成党政群共商共建为民办实事的闭环,达到“三个满意”。一是要让广大居民群众满意,切实将每项实事办好、好事办实,解除忧愁,方便生活,使他们的幸福感真正得到提升;二是要让组织满意,要将每项为民解忧工程办成精品工程,树立街道良好形象,建设服务型政府,让组织放心;三是要让干部自身满意,使每项为民解忧工程的落实过程,成为干部实现自我价值、提升自我能力的过程,收获成长。
实现三个提高,提升社管能力
一是提高居民的参与率,广泛发动和动员,将为民解忧的过程,变成居民参与社会建设、实现自我管理的过程,带动社区建设水平的提升。
二是提高服务水平,科学组织和实施,将为民解忧的过程,变成转变执政理念、服务于民的过程,带动执政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三是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要以人为本和注重实效,将为民解忧的过程,变成居民群众参与政府工作、了解认识政府工作的过程,带动和激发辖区居民和社会单位参与地区建设的热情和责任感。
上海普陀长寿路街道:打造民间组织管理服务新模式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上海市普陀区长寿路街道的民间组织不断涌现,群众团队层出不穷,志愿服务活动也呈现空前高涨的态势。为满足社区民众的不同需要,提高自身管理水平,2002年8月,上海市普陀区长寿路街道办事处在上海乃至全国创建了第一家社区民间组织服务中心,积极探索民间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新途径,努力打造民间组织管理服务的创新模式。经过主导、倡导到推动发展三个阶段,长寿路街道逐步形成了“街道推动,‘中心’运作,各方参与,百姓受益”的善治新格局,建立了“社工引领义工,义工服务群众,群众参加义工”的“两工”联动机制,打造了“社区为平台,社团为载体,社工为发展”的“三社”互动模式。长寿路街道以民间组织服务中心为平台,推动社区民间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被人们称为“长寿模式”。
服务渗透管理,将管理寓于服务中
长寿路民间组织服务中心是上海市第一家社区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创建于2002年。街道通过中心对社区内的民间组织实施枢纽式管理,积极引导民间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在中心与街道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合作伙伴关系。民间组织服务中心是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具有服务民间组织、党的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监督预警、承担政府委托或转移职能、服务社区居民六大功能。街道在人员、经费、设施方面对其予以保障,并主要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向民间组织转移部分公共服务职能,为社区居民开展各类服务工作。民间组织服务中心有效改善了政府部门行政服务人员在进行社会治理时人手少、事务多、任务重、疲于奔命却收效甚微的局面。
转变政府职能与培育民间组织相辅相成
长寿改革实现了政府与民间社会的合作治理,降低了政府社会治理成本,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过去政府大多利用体制内公共力量进行社会治理,管理成本高,却收效甚微。长寿街道通过向“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和各类公益性民间组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大量原来由政府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转移给民间组织,既弥补了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不足,又扶持了民间组织的发展。
培育民间组织与社区建设、服务社区居民相联系
街道是最基层的政府,街道所承担的大量政府职能具有贴近和直接服务于百姓的特点。长寿街道通过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引导、扶持和培育民间组织也紧紧围绕满足社区居民需要,服务社区居民,并促进社区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建设过程。在长寿街道,民间组织的发展和管理与社区建设逐步形成良性互动格局,社区民间组织在服务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过程中得到发展壮大,街道政府在二者之间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例如,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培育、管理的长寿社区慈善超市对社区弱势群体积极开展助困、助学、助医等慈善救助,以慈善超市为平台所完成的救助远远超出政府传统社会救助模式的效果,既整合了社会资源、培育了社会互助精神,又帮助政府树立了重视民生、改善民生的良好形象。
党的建设与民间组织管理相联系
人员流动性大、生存的不稳定性以及条块管理关系和多头管理等都给民间组织党建带来极大困难。民间组织中的党员无法管理,无法发挥党员作用,是民间组织党建存在的一个大问题。长寿街道通过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党总支这样一个政府管理部门和民间组织之间的有效载体,探索“枢纽式管理”方式,实现民间组织党建全覆盖,同时发挥民间组织党支部及信息员的作用,把监督预警工作融于党建之中,确保党对民间组织的有效领导。
上海市普陀区长寿路街道办事处通过成立民间组织服务中心,推动了社区内民间组织的有序运行和作用发挥,为促进地区的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通过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将“服务、协调、管理、预警”功能融为一体,积极为民间组织提供各种服务,及时掌握民间组织动态。二是通过在民间组织服务中心设立群众团队服务部,对辖区内所有不具备社团注册登记条件的群众团队进行备登记案,建立了一套现代化的“群众活动团队信息管理系统”,并与市社团管理局联网,解决了社区内大量群众团队备案登记的问题。三是民间组织服务中心通过开展“社团进社区”等主题活动,加强了民间组织与社区居民的联系,促进了社团与社区的双向服务、良性互动,形成了社团和社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不仅使居民从民间组织的多元化服务中得益,也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参与社区建设。四是民间组织服务中心通过推行窗口式接待、菜单式服务,为社区单位和居民提供咨询评价、家庭收养、义工管理、慈善捐助、代理服务等方面的服务,承担了大量原来由政府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降低了社区管理成本,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五是街道通过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培育扶持贴近群众、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社区公益性民间组织,积极推进民间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开展各类为民服务活动,这弥补了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不足,满足了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和多层次的需求。
天津河西友谊路街道:创新“1+1+1”志愿助老模式
随着中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与老年人生活相关的话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让老年人幸福快乐地生活,成为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方努力的目标。老龄化社会的今天,社区已经成为老年人的主要生活区域。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街道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以社区为依托,组织志愿者通过开展“1+1+1”志愿服务活动,即“1个好邻居+1个社区志愿者+1个帮扶对象”的模式,为社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生活困难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应急救助等服务,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扎实推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关注老年人生活需要,关注老年人心理需求,提升了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有效助推和谐社区建设。
深入调研,摸清底数,为创新志愿养老模式奠定基础
中国目前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天津早已于2002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凸显,老年人心理需求能否满足,不仅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直接影响着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河西区现有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9.2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3%,其中50%是空巢老人和生活困难的老人。这几个比例不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天津市平均水平。在老龄化加速的情况下,地区人口整体呈现“两高两多”的特点,即老龄化程度高、高龄老人比例高、空巢老人多、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多。
从调查摸底情况看,老年人服务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针对各个类型的服务短缺及强烈的社会需求,天津市政府积极开展“志愿助老服务”,重视创新和策划服务体制,关注服务对象,高举旗号扩大志愿助老服务队伍,为天津市提升老年人晚年幸福指数做着巨大的努力。
结合区情、创新政策,构建“1+1+1”志愿养老模式
2007年,在一次全面调研走访的基础上,河西区友谊路街谊景村社区党委为每位社区老人建立了家庭档案,将他们的家庭组成、居住条件、健康状况、经济情况以及在生活和精神文化上的各种需求全部详细登记。深入分析调研情况后,社区党委反复论证形成共识,照顾好老年人,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和谐,事关整个社区的稳定有序,必须充分调动各种社区资源,做好助老服务,让老年人衣食无忧,让老年人精神愉悦,让老年人的生活充满关爱,“1+1+1”社区志愿者助老服务模式应时而生。同时,街道建立了以志愿服务分会、老年人协会、慈善分会为主,街有关部门参加的助老服务工作机构,各社区也相继建立了组织,形成了全街上下齐参与的工作格局。所谓“1+1+1”志愿助老服务,就是“1名困难老人+1名志愿者+1名好邻居”的模式,具体操作办法是以社区党委为主导,发挥社区老年人协会和志愿者队伍的优势和作用,组建“1个好邻居、1个社区志愿者和1个帮扶对象”的助老帮扶对子,帮生活有困难的老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事和烦事,切实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制定措施,完善体系,保障志愿养老模式扎实有效推进
为推动社区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扎实有效开展,该街区在“1+1+1”的机制上明确出5项具体帮扶措施:
一是左邻右舍的好邻居坚持每天问候一次老人或同老人见一次面,了解其生活情况,遇事及时妥善处理;二是当老人身体不适需要照顾时,志愿者及时通知其子女及居委会,遇到紧急情况时及时送往医院;三是当老人生活发生困难时,志愿者及时和居委会取得联系并给予救助,特殊情况时向街慈善协会申请救助;四是每逢年节假日,好邻居和志愿者一同到被帮扶的老人家中,帮助打扫卫生,与孤寡独居老人聊天,带他们出去散步,介绍社区发展变化情况,充实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排解他们的孤独感;五是对行动不便和高龄老人负责粮油、蔬菜及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
深刻思考,贴近需求,推动志愿助老服务全面升华
截至2010年6月,街道参与助老服务的志愿者已有1500余人,与527名困难老人签订了“1+1+1助老协议”,有困难的老人在家中就能得到“多助一”的服务。“1+1+1”助老志愿服务活动在友谊路街各社区蓬勃开展,数以千计的好邻居、志愿者把为老人服务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为孤寡、独居、空巢老人送去关爱和温暖,使社区老人的日子过得更加滋润。在志愿助老事业长足发展的同时,各社区也在规划着如何让志愿助老服务更贴近老年人需求,如何能更大程度上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如何将志愿助老升华到更高层次。为此区政府及各街道社区一起出谋划策为志愿助老服务规划了四条方针路线。
一是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开展“1+1+1”志愿者助老服务中,注重让老年人接受新的思想,消除因社会快速发展以及各种新生事物带来的“隔阂”;利用党员学习的机会,播放学习光盘,使老年朋友思想常新、活力常在;组织电脑班、读书班等,让老年人了解和畅谈国际、国内形势。在社区设立了14块宣传展牌,对新形势下的新思想、新事物、新政策进行宣传展示,逐步引导群众认识到,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关爱现在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让关爱老年人的理念深入人心,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让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助老服务中。
二是重视精神抚慰。由于子女长期不在身边,很多老年人非常孤单、寂寞,思想上空虚,容易产生失落情绪,老年人的心理疏导成为重中之重。实践中,社区党委把为老年人赶走寂寞、送去欢乐作为助老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是丰富文化活动。谊景村社区坚持10多年组织春节大团拜活动,开展“关爱残疾人,关注老年人健康咨询”、庆“七一”《观津城美景,话天津发展》天津滨海新区一日游等活动,先后成立“关爱协会”“志愿者协会”,开展“我为社区做贡献”义务劳动,吸引老年人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用双手美化社区,在奉献中提升境界。
四是维护老年人权益。为改善老年人活动场地,河西区政府、友谊路街道办事处先后对社区综合活动用房进行提升改造,建成了近1000平方米的“居民之家”,设有综合活动室、书法室、电脑室、图书室、日间照料室及卫生服务站,配备投影机、电脑、电子显示屏等设施,开辟了5处健身场地,确保老年人有地方参加活动。
河西志愿助老服务有力地推进了和谐社区的建设。一是老年人的幸福感明显增强。在开展“1+1+1”志愿者助老服务活动中,社区党委为60岁以上的老年朋友建立一份健康档案,组织医务人员志愿者定期为重病老人上门服务,为有需求老年人提供家政、上门理发、日间照料等服务,让老人感受家庭般的温暖。老年朋友在倍加呵护、倍加关怀的环境中生活,性格更加开朗、身心更加健康。社区的老年朋友纷纷感慨地说,“1+1+1”志愿者助老服务活动为他们带来了实惠。二是党委的凝聚力显著提高。在“1+1+1”志愿者的带动下,在社区诸多活动的吸引下,老年人、老干部们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明显增强。每逢重阳节、春节等重要节日,老年人都提前到社区询问活动时间。有的老年人腿脚不便,还特意让子女请假,推着自己来参加社区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教育活动,广大老年人紧跟形势,精神面貌健康向上,积极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余热。“1+1+1”助老服务活动,用微笑融化了许多陌生,用行动换来了切切真情,用服务赢得了赞扬与信任,用爱心和真诚焕发了老年朋友火热的激情,在社区营造了互帮互助、邻里友爱、尊老助老的和谐氛围。
从基层案例看当前中国社会治理创新重点
社会治理不仅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基层的探索创新。可以说,基层既是社会治理创新的主要着力点,又是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突破口。当前,随着中国进入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经济体制变革、利益格局调整、社会结构变动、思想观念变化等一系列重大因素交织交融,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许多新问题、新挑战。透过基层地区探索实践的案例可以看出,面对当前社会治理领域存在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基层地区并没有陷入“等靠要”的恶性循环怪圈,而是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以积极的态度、开放的思维、不懈的努力,围绕社会治理进行大胆的探索与创新,既在一些“老大难”的领域取得重点突破,又切实解决了实际问题。从当前我们整个国家面临的形势来看,社会治理创新已势在必行,我们应当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手段、创新的体制机制,积极推动整个社会治理领域的创新,切实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当前中国社会治理创新应当关注的四个着力点
社会治理创新的重点在于基层
基层是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也是助推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基层保持稳定,整个国家才能保持稳定;只有基层实现了发展,整个国家才能实现快速发展。所以说,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意义重大,既关系着整个社会治理工作的开展,也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全面发展。当前,中国大量社会需求来源于基层,大量社会问题产生在基层,大量社会矛盾根源在基层,这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我们要将工作重心下沉到基层,将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基层;另一方面,基层地区也要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做好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工作,力争从源头上化解各种矛盾。
社会治理创新的核心在于服务
说到底,社会治理就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着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过程中,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优先”的管理理念,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面的、多元的、优质的公共服务,把服务放在首位,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服务体现管理,才能真正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满意。
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在于制度
社会治理是一项事关长远的基础工程,只有注重从制度层面上加强谋划和建设,才能保证这项基础工程能够持续、稳定地推进下去。因此,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过程中,我们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努力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实现常态化、系统化和机制化,并且要注重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特别是要不断创新政绩考核机制、财税分享机制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和保障社会治理和服务的实现,才能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
社会治理创新的基础在于群众
人民群众是社会治理的主体和对象。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努力提高人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以及自我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只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切实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积极引导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充分参与、高效参与,以决策共谋集中民智、以发展共建凝聚民力、以合作共管汇集民意、以成果共享顺应民心,才能形成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不断提升社会治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推动社会治理创新进步。
当前中国社会治理创新应当关注的四个重点方向
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创新
(1)以信息化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社区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持续、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来说,信息化的成功更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技术,而是取决于有效组织和管理,尤其是有效地协调不同层次、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和权力分配,特别是需要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前随着社区信息化建设正在从条块结合、各自为政的发展阶段,向全面有效整合资源,逐步建立全面覆盖、动态跟踪、集约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治理服务综合信息系统的重要阶段转变,我们还需要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全面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一方面,社会治理信息化平台建设,需要站在地区战略发展的高度进行顶层设计。要按照“统一平台、资源整合、集约共享、安全便利”的原则,加快城市社区信息化规划、建设、管理的行政法规和信息标准制定工作,加大在全市层面的协调管理力度,重点监督相关政策、法规、标准的执行,增强信息化持续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以顶层设计为指导,建立全面有效的信息共享协调机制。为实行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解决信息隔离的问题,要把社区信息化放在实施城市信息一体化战略的层面规划发展,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保障安全、公开信息与保守秘密、开发利用与规范管理、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的关系,着重在组织管理、法规政策、技术保障、经济运营四个方面建立和完善信息集约共享的协调管理机制。
二是加大信息化服务的推广宣传力度,化解居民顾虑。紧紧围绕便民性、互动性、亲民性,在努力打造群众满意度高的社区门户网站的同时,充分利用居民会议、社区活动、社区宣传等载体,及时、准确、全面地做好社区信息宣传工作。在居民参与社区重要决策、重大活动、民生热点等问题的同时,提高居民群众对社区门户网站的认知度和上网用网率,使他们真正成为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受益者、参与者和积极推动者。无锡市太湖花园第二社区在采集居民信息时,社区工作人员按照以房管人的原则,一家一户登记人口信息。有些居民一开始不理解,怕个人信息泄露,工作人员就反复讲解三维GIS应用平台的原理及保密措施,使居民明白应用平台是一个政务管理信息内网,不连接互联网,并且实行密码设置,分层分级、按岗按人设置登录及管理权限等,最后终于消除了大家的顾虑。
三是推动社区服务区域、服务内容、服务对象的全覆盖。加大社区信息化推广,保证社区信息化建设可持续,最根本的是落实社区事务,即社区服务区域、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全覆盖,让社区居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成效。第一,服务区域全覆盖。各地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一般包括区、街镇、社区三级网络,在区域空间上实现信息化服务与管理全覆盖。通过综合各个区域的服务和管理内容,以一个平台、一个窗口面对企业和社会,通过信息平台实现各管理和服务部门、各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整合和交换,在保证专有信息完整和安全的同时进行最大限度的整合。第二,服务内容全覆盖。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要突出管理和服务创新,根据不同社区之间和不同工作之间的个性特点,灵活定制、开发各类管理系统,实现服务项目的申请、受理、办理、回复一个平台处理,形成高效数据库,自动、安全、高效的数据加载、日常业务报表统计分析等管理功能,并通过这些功能满足用户对系统日常使用的需求,形成统一、规范、配套的社区综合信息管理体系。第三,服务对象全覆盖。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要突出关注民生、关注社区成员个性服务,兼顾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群体,特别是关注和满足社会特困群体需求,满足社会各个层次的服务需要,使社区居民通过平台便可以了解和办理日常多方面的需求和服务,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需要。如无锡市太湖花园第二社区按照对等方式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实现了对社区居民进行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
(2)以信息化助力平安建设
当前,信息化在加强平安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还不够明显,接下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亟须将信息化转化为发展平安中国的新动力。具体来说,在信息化的过程中还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信息化与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管理密不可分,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统一规划与有效管理是信息化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要充分借鉴当前优秀的建设模式,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与转型,探索与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推动信息化助力平安建设进程。尤其要充分调动地方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发挥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作用,理清思路,明确任务,大力开展面向基层群众的信息服务,促进信息技术在平安中国建设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信息化水平。
二是进一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第一,要进一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投入为主题的多元化融资体制。各级政府应不断加大信息技术研究、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平台项目和人员培训等投入,全面推动信息化助力平安建设进程。第二,对参与信息化助力平安建设的企业及个人提供多方面的政策优惠,充分调动参与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老少边穷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明确偏远地区的信息化投入。通过政策扶持和财税优惠,进一步发挥电信运营商承担普遍服务的主题作用以及涉及信息服务的骨干带头作用,夯实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将信息化通盘考虑,通过公关财政补贴,鼓励基层群众和各级信息服务站充分使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为生产、生活服务。
三是加强对基层群众的信息使用技术培训。大力开展信息化技术培训,提高基层群众信息技术使用技能。加强基层信息服务人员队伍建设,使之不仅成为信息的使用者、受益者,也成为信息服务的提供者、传播者。同时,有规划、有步骤、分阶段地加大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使这支队伍成为既掌握信息通信技术,又掌握信息技术手段的复合型专家。
四是开发推广信息化助力平安建设典型应用。鼓励开发和推广更多的信息化在平安中国建设的应用,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造福。鼓励支持科研机构、运营商、信息服务提供商等单位和组织研究开发适合平安建设特点、质优价廉、运维简便的信息化产品,积极开拓各级市场。鼓励开展信息化助力平安建设应用的先进典型评选,推动信息技术应用成果转化,通过试点示范、典型引路、分类指导,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
注重社会组织的培育和管理
社会组织是弥补政府服务不足的重要保障,也是连接政府与民众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还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
专栏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一字之差撬动内涵之变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一字之差,折射内涵之变,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问题倒逼改革。因时而变、随事而制,跨越“一字之差”的上海探索,在街巷楼宇悄然展开。
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打破条块分割,从善政迈向善治。上海肿瘤医院每个工作日都有八九名枫林街道组织的社区志愿者,“把医生来不及说的话告诉患者,从病人视角向医院反映问题”,架起医患间的沟通桥。打破单位围墙,让小街道与大单位形同一家,区域共治的结果是共赢。
社会治理,重心在城乡社区,核心是人与人和谐相处。嘉定区江桥镇太平村,本地和外来人口1:3倒挂,太平村在一声“新村民”的称呼中,率先成立了上海首个新村民党支部和新村民委员会,“逆位”主动服务,柔性管理。家园自治+共治,多年无一起越级上访,无一起重大刑事案件。
社会治理,发挥好社会的自我调节作用,主体多元是必由之路。4月1日起,上海行业协会、城乡社区服务类等4类社会组织开始实行直接登记,让更多的“草根”长成芳草地。
2014年上海市委的一号调研课题“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正在扎实展开,清晰明确的顶层设计正在制定之中。
因此,在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围绕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在体制机制、组织构建、人员配置、资金保障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同时,在社会治理实践中,要充分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中介组织等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要通过积极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加强和改进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完善社会化服务网络,努力形成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社会组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以提高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为重点,推进管理体制创新,建立法制健全、管理规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社会组织管理体系。要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府转变职能的需要,着力培育发展经济类、公益类社会组织以及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社区民间组织,支持和引导科、教、文、卫、体以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涌现的新型社会组织。同时要加强对社会组织活动的依法监管,形成社会组织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加大对非法、违法、违纪社会组织的查处力度,打击邪教组织、黑社会、非法传销组织和社会敌对组织,保证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
注重基本公共服务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不管是城市地区还是农村地区,其基本公共服务的决策供给机制基本上都是“自上而下”型的,城乡居民大多是被动地接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而较少参与和评价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与质量。各项公共服务投入的规模、优先顺序也都是基于政府部门的考虑,而这非常容易出现服务供给与民众需求之间的脱节,既浪费了公共资源,也没有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因此,在当前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总体考虑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而为了进一步满足广大居民群众的服务需求,可借鉴一些地区的成熟经验,探索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的社会化运行机制。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将市场机制引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即在保证政府承担供给责任的前提下,把市场竞争机制和企业管理方式引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将原由政府承担的部分公共服务职能交由市场主体行使,构建起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相结合的社会化运行机制。另一方面,应当立足社区与村镇,根据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增加相应的社会组织,完善公共服务购买政策,让各种社会组织扮演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角色,全面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同时,还应当有目的地扶持一部分在不同的公共服务领域发挥枢纽作用的有一定规模的社会组织,让其成为协助政府承担公共服务的合作伙伴,并开展行业自律,使各种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在规范的轨道上健康、有序发展。
注重城乡社区的建设和发展
在当前新的社会治理格局中,社区就好像是一个个的细胞,虽然微小,但却是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只有当这一个个的细胞健康的时候,由细胞组成的整体才会保持健康;而当这些细胞发生变异的时候,整体也会随之发生变异。所以说,社会治理创新必须特别注意发挥社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社区是居民自治组织,但同时也肩负着基层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任务,很多“社区服务中心”肩负着几十种服务功能,包括税收、治安、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卫生、防疫、精神文明建设,等等。社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不断增强,这也会带来围绕权益保护而产生的一些权益纠纷,所以需要从社区开始,使社区工作逐步专门化和专业化,建立起“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的新机制。要妥善规范社区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委员会之间的关系,形成中国基层基础建设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