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因为虚荣心,有了错误也不愿承认,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自毁名誉。当错误发生时,解决它的最好方法是及时认错,只有这样做才能挽回名誉,赢得他人的尊重。
承认错误虽然是一件好事,但愿意承认错误的人终究很少,心理学家高伯特说过,人们在不关痛痒的事情上才“无伤大雅”地认错。这话虽然说来不胜幽默,但到底是令人遗憾的事实。
许多人不愿承认自己的过错,这是避免麻烦心理的一种自然反应。而有些人明知自己有错而不愿承认错误,因为他们认为那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
事实上,能承认自己错误的人,往往会得到别人的谅解,并给人以谦恭有礼、勇于负责任的良好印象。有时候,当你勇于承认错误时,别人为了减轻你的不安,反而会不自觉地为你辩护。
主动承认错误,本身就表现出了你的勇气与责任感,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更能赢得对方的好感与信任。所以,当我们错了时,就要迅速而坦诚地承认,因为用争议的方法,绝不会得到满意的结果,但用让步的方法,收获会比预期的高出许多。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青少年朋友,重要的是犯了错误就坦率地承认,不让错误继续蔓延下去,这才是明智的做法。
一位哲人说:“认错是一种美德。”大多数人都愿意指出别人的错误而拒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所以大多数人都是庸人。我们为何不反其道而行之,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成为智者呢?
朋友,我们来看一个勇于认错的小故事吧:
早晨,爸爸妈妈都出去做工了,小明和小丽待在家里做功课。他们做完了功课,感到很无聊,想要玩球,但是爸爸说过不能出去,只能待在家里。
妹妹说:“不然我们玩捉迷藏好吗?”
哥哥说:“好主意,我们就这么办吧!”
他们决定好了,哥哥来捉妹妹。哥哥蒙着眼睛数到20后就马上去找妹妹。但是,哥哥一不小心撞破了鱼缸。
他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该怎么办。玻璃碎片掉满地,鱼缸里的水也流了出来,里面的鱼都是爸爸花很多钱买回来的,万一死了,爸爸一定会狠狠地骂他们一顿的。
他们又怕被玻璃碎片割伤,于是赶快穿上鞋子,拿了一个水桶,里面装满了水,把鱼儿放进桶里。
爸爸下班回来,一开门就看到他的鱼缸破了,十分生气。小丽和小明马上向爸爸认错。
爸爸说:“好吧,你们知错能改,我原谅你们。”
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要敢于承认错误!”犯错其实不可怕,可怕和可悲的是犯错后不敢正视、不敢承认。
诚然,认错是痛苦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事后认错。青少年在犯了错误之后,要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只有我们不怕承认自己的错误,不怕一次又一次地改正这些错误,这样,我们才会进步。
承不承认错误是态度问题,不是一个人的能力问题。能够承认自己的错误是青少年自信的一种表现方式。有时候,承认自己的错误和进行道歉也许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承认错误和道歉是青少年正视问题、反省错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也是敢于承担的开始。
青少年在生活中要敢于承担责任,承认错误不仅是青少年改正错误的开始,它同时也代表了一种高尚的精神。
这里有一则能生动地诠释承认错误是一种高尚的精神的事例。
有一天,华盛顿想试试父亲前几天买来的那把新斧头是否锋利,就来到家里的大果园里,抡起斧头把一棵小樱桃树砍倒了。
那天吃过晚饭后,华盛顿的父亲很严肃地把全家人召集到一起,他看着每个人,质问道:“是谁砍了我的樱桃树?你们知道这棵樱桃树是我花了多少钱才买来的!”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的说:“不是我。”有的人在私下小声议论。这时只有华盛顿坐在一边,低着头没有说话。他被吓坏了,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闯了大祸。
“该怎么办?我要不要说实话呢?”华盛顿感到父亲严厉的目光在看着自己,其他的家人也像在议论自己。他很犹豫,真想藏起来,躲过这个难堪的时刻。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他看看父亲,站起身说:“爸爸,我要鼓起勇气承认错误。樱桃树是我用斧头砍倒的。”大家都吃惊地望着华盛顿。
父亲听了愣了一会儿,随后很快露出了笑容。他高兴地说:“好孩子,你承认错误的这种精神比樱桃树更有价值!”
勇于认错,看起来是一道简单的命题,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认错,就意味着要对所犯的错误负责,要承担错误所引发的一切后果;承认错误,就会给自己的精神、物质等方面的利益带来损失。
在当今一些讲究实际、过度看重物质利益的人中,认错成了他们习以为常加以回避的事,他们把眼光始终盯在自己一时的小利上,面对错误,总没有承认的勇气,更没有改正的决心。
其实,犯了错,你认与不认,明眼人都看得见、辨得明,该担的责任和后果,你终究逃避不掉。
关键的是,错误当前,要看你是勇敢承担、主动改正,还是拒不认账、最终受到被动追究。两种不同的方式,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处世态度,也会带来两种不同的后果。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当然是推崇前者。
认错是一种胸怀。有的人会说,认错会让人觉得没有面子。其实恰恰相反,勇于认错正是一种敢于担当的博大胸怀和铮铮铁骨的具体体现。
中国历史上的思想家们,都把能主动诚实认错看成做人所必须具备的胸怀和骨气,都极力倡导和赞赏自觉认错的崇高境界。人活在世上,应该心胸宽广透明,无私无怨。假如心里有一点小小的阴影,那也是天地难容的,必须自觉认识并主动地清除。
人只有平心静气地反省自己,承认自己的过错,才不至于重犯过去的错误;只有刚烈正直,才能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伟人。能否主动认错,能体现出一个人的胸怀是否宽广,为人是否正直,做人是否有骨气。
认错是一种美德。勇于承认错误,就是勇于承担责任。一个不愿意认错的人,必定是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责任感的民族,勇于承担、敢于负责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美德。
认错也是一种修养。现实生活中,我们稍作注意就可看到,一个敢于认错的人一定是个有修养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他必定是个勇于承认自己错误、担当自己责任的人。反之,一个没有修养的人一定是个不愿认错、更不敢担责的人。
认错更是一种智慧。有人说过:“一个不会认错的人一定是一个愚蠢的人。”暂且不说这句话是否完全正确,但可以肯定的是,不会认错绝对不是聪明之举,至少可以说是目光短浅。
从表面上看,承认错误,可能要担当起因认错而带来的一切责任,会给自己带来一时的被动和不利。但长远地看,认错既可以避免重犯错误,使自己的人生之路变得更为顺畅,也能使别人看到你的坦诚、你的光明磊落、你的敢做敢当,从而更多地得到别人的信任,使你争取到更多的支持和发展空间。
大凡智者,绝对不会有错不认、知错不改。古语就有“吃一堑,长一智”的说法,说的就是有了错误,只要充分认识到错误所在,勇敢地承认和担当起来,并认真地加以改正,这样,错误就会成为上进的阶梯,给自己增添处世的智慧,就会变坏事为好事。这是古人对生活经验的哲理性概括,对我们有着重要启示。
伟大的文学家莎士比亚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有了过错,只要能诚实地认识并改过自新,这就是福气。”莎翁这套“认错是福”的观点,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认错是一种智慧。
有错不怕,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勇于面对、及时纠正,我们的路就会越走越顺,前进的步伐就会越走越快。
古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说的是人并不都是圣明贤达之士,总会有过错的。实际上,即使圣贤,他们也不认为自己没有过错。又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是说人再聪明,也总有犯错误的时候。
说到底,只要是人,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你都会有过错。既然过错总是难免的,那我们就应该学会勇于认错,主动改错,从而达到少犯错。
勇于认错作为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应该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更应该变成我们开拓进取、不断前进,推动人生走向辉煌的一种动力。
认错并不是全部,如果只是认错而不改正,那都是徒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敢于承认错误并加以改正,也是某种程度上的自信,只有敢于承认不如人,才能胜于人。
改正错误需青少年培养开阔的胸襟、豁达的心境。青少年能够具备改错的能力,才能够算是自己主宰自己。要真正做到,而不是让自己停留在后悔、烦恼上,更不能文过饰非。改正错误,是青少年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而且必须遵守和施行的原则。
敢于承认错误的人是一个值得欣赏的人,是一个诚实的人,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陶行知老先生曾有这样一副对联:“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青少年在错误面前,要勇敢认错,知错就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