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69900000047

第47章 武人少文

纯粹的武人都没有文化,或有文化但不屑于去总结、整理、记录有关武术发展的内容。而文人看不起武人又是封建社会的风气。

都说我们中华武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可是,自有文字以来至“文革”时期,关于武术的发展史,关于武术技术的阐述分析,却没有一部系统、翔实的文献。至于多达一百有余的拳种门派,有的连自己门派的源流世系都说不清楚,把起始源头归到某个查无实据的人物身上的事例比比皆是,这难为了“文革”后的武术家们,在浩瀚的史书、笔记、典籍、军事著作中,从数以亿计的文字中,找出关于武术或和武术相关的只鳞片爪的记述,总结归纳出武术的发展和演变历程,写出中国武术史,传统武术史将武术的诞生推溯到远古人们的狩猎、生产、战争、角抵、武舞、祭祀等行为,证明我国武术历史之悠久,文化底蕴之深厚。

那么历经几千年,各个时代的武人们都干什么去了?怎么就没有几个有识之士写几部专门的武术著作、武史著作呢?直使得当今武术家呕心沥血地翻故纸堆,冥思苦想地去做推测、联想、判断!

(一)史上武林即少文

说到底,是几千年中,纯粹的武人都没有文化,或有文化但不屑于去总结、整理、记录有关武术发展的内容,而文人看不起武人又是封建社会的风气。有秦以来文官制度形成的概念就是夺取政权靠武功,治理国家靠文治。也就是说当政权巩固,天下太平的时候,“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文官开始当权,武人就要靠边站了。这个武人,多指统率千军万马的武将。武将的地位不为人看重,形成强大的社会影响。武将尚且如此,那些不懂军事只晓得搏杀的武夫就更不在话下了。其根源在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武夫”处在被统治被支配的地位,谁又会重视你所掌握的技艺呢!

我们再来看看过去的武科考选拔的是社会上哪一部分人士。当年武科考对应试者是有限制的,要查明家庭、身世、背景、经历。尽管如此,应试者不外三种人,一是学业无成,谋官无望的纨绔子弟;一是知识贫乏、身体强健的好斗之人;三是武艺在身,立志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武士。然而在文官制之下,社会上已形成对武人轻视甚至鄙视的氛围,俗话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人们在谋取仕途时,常常是“从文”不成,才把“事武”选为另一条出路。重文轻武在唐朝后期就很突出。一些勇武战将,除非有特殊战功如郭子仪者,很少能列入史册。而宋朝推行尚文抑武的政策,使武人的地位更为低下,民间武人更多沦落到瓦舍勾栏之中。自此,“文章家莫或留意于小技,而精于枪者大抵无文”似已成定局。

即使个别有文化的武人,大多也并不热衷于撰写武术著作。因为他们怕耽误工夫,影响自己练功。

“内家拳”大家王征南对其弟子黄百家整理《内家拳法》颇加赞许,他说:“余以终身之习,往往尤费追忆,子一何简捷若是乎。”表示自己终生反复练功是为了加深对技术的记忆,而黄百家用文字记录下练法,把这一切变得简单了。然而他也指出黄百家“子艺自此不精矣”。可见,在众多武人眼里,练功与写作是一对矛盾。整天爬格子的人练不成高深武功。这种看法并非没有道理。就以现在出版的一些武术书籍为例,洋洋洒洒几十万字,还要配图配照片,哪一本不得写个一年半载?武功与著作双丰收的例子不多,正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当然,也有许多武人不是不想总结整理武术文献,奈何“不娴文字”,所谓“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来”,只能法法口传,给后人留下许多无奈。

(二)武林少文的弊病

那么,文人不屑问武,武人不通文化的弊病是什么呢?

一是可信的文字资料匮乏。都说中华武术有几千年历史,可几千年中没有一部关于武术发展的完整文字记录,那些夹杂在二十四史中涉及武术武功的只言片语,严格地讲并不是武术史料。而宋代的《武经七书》,明代的《武编》、《阵记》、《纪效新书》等也不是武术专著,而是军事著作。

当年北平国术馆曾向学员印发《艺术明言》讲义,乃是将历朝历代名人关于所谓武术的论述结集一块,涉及道家导引发明、华佗五禽戏、达摩十八手、易筋经十二式、福海禅师行功法、陈希夷坐功、八段锦,等等,作为国术史讲座的资料。仅就这一份讲义所涉及的武术论述,实在也少得可怜。而达摩十八手、易筋经十二式等冠以达摩所创的说法也有悖于历史真实。

按说,研究武术史离不开各拳种门派的发展史,可哪一个拳种能拿出历代文字记载的真凭实据呢?“戳脚门”说戳脚是宋朝邓良道长依珠算九归所创,“查拳门”说查拳始自唐朝抑或明末清初回民拳师査密尔,“形意门”说该拳创自南宋岳飞,“太极拳”说该拳是宋朝武当山道士张三丰编创,“孙膑拳”说该拳传于战国军事家孙膑,“唐拳”则说该拳传于唐朝李元霸……某门拳术史追溯的越久远,就越缺乏令人信服的史料,只能归结为传说。倒是近二三百年间的名拳师有据可查,诸如“形意拳”姬际可,“太极拳”陈王庭等。没有文化致使各拳种的门人们连本门拳史、祖师爷是谁都说不清楚,往往追溯三代便已很了不起了,难道不可悲吗?

二是主观臆造以讹传讹的成分多。我在《四大明杆和“齿白春温”》一文中曾提到一位作者在其著作中说“宋朝有四大名门,乃‘赤伯蠢温’”,这种无中生有的结论,只有缺少知识又不负责任的人才会凭主观想象信口雌黄。由于这个观点出自号称武术家人之口,于是不少后学加以引用,甚至加以发挥,说“戳脚翻子”“最初的源起来自春秋著名军事家孙武流传下来的四大名门:‘赤、博、春、温’之一的温家流派”。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想当年,曾有练猴拳的称自己是“大圣门”,意为孙大圣所创,这是典型的主观臆造。后有将小说人物作为本门的创始人,诸如《三侠剑》中的胜英,《水浒》中的燕青。也有依照小说中的功法自创拳种门派,将小说家言演变为现实,如近年传出的有人是“九阴白骨爪”和“降龙十八掌”的传人,这就当做笑话听吧。

还有的人对本门前辈的事迹任意加以夸大,诸如谁谁打了哪位名家,有什么绝招秘籍、过人本领,得到哪位和尚、道士、隐士的倾囊相授……这些个传说往往多种版本,自相矛盾,漏洞百出。如不加核实,任意夸大,不仅会让人对一些前辈高人提出质疑,还会损害那些前辈高人的清誉。这是缺少记载造成的人云亦云、添油加醋、以讹传讹。即使出于好心,也易办成坏事。

三是武术理论的缺乏与混乱。许多拳种门派没有像样的拳经拳理,有的门派甚至连拳谱都没有。在学拳过程中靠的是口传身授。如果师父故去,弟子又将所学遗忘,这技艺就失传了。有拳谱的自然要好一些,但有的拳谱并没有动作说明,只有动作名称,而动作名称又过于概括和抽象,光看动作名称难以理解动作过程和要领,诸如“懒扎衣”、“滴水势”、“十面埋伏”、“顺水撑篙”、“灵猫捕鼠”、“美人认针”等等,此种记录是难以准确传承的。就如戚继光三十二势长拳,如今谁还会?这还是有谱有动作说明的,那些没谱没动作说明的呢?

说到理论,纯粹武人传承的拳种对此多是捉襟见肘。没有理论指导的拳种,似乎它没有经过从实践中总结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其实凡是成熟的拳种并非没有这个过程,只不过因为没有总结罢了。而近代个别拳家,又为了使自己习练的拳种能有理论,不是从自己的门派中总结提炼,而是从别门中抄袭,结果造成闭门拳种与敞门拳种、长拳与短拳、南拳与北腿、内家与外家等不同类的武术在认知上的混同,反而令人不知所云。

文人不屑武事,武人缺少文化,实在给中华武术的发展带来了许多麻烦和困扰。

同类推荐
  • 心灵收藏

    心灵收藏

    本书分为春天的景、曾经的辉煌、碎石聚集、感悟人生、辉煌迭起、情感抒发共六部分。收录了作者退居二线后的作品。
  • 色空书

    色空书

    《色空书》是一本让人重新认识自己身体和心灵的书,它从新的角度谈论性文化,但不仅局限于性文化,它深入到对生命、对心灵自由的思考。同时还从中医和身心修行的角度破除一些西医对性的误解,回归到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上。
  • 历史的倒影

    历史的倒影

    本书收录的30余篇文章,是作者近些年发表在《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同舟共进》《国家人文历史》《看历史》以及腾讯“大家”专栏等报刊、网站上的历史随笔。这些历史随笔的特点是从历史的纵深来看历史的渊源和发展、演进的逻辑,给读者提供一个宏大叙事的思考角度。
  • 千年传承:舞龙舞狮(文化之美)

    千年传承:舞龙舞狮(文化之美)

    中国是龙狮运动的发源地。舞龙、舞狮自问世以来,一直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历代相传,长盛不衰,并由此形成了灿烂的龙狮文化。长期以来,大多青年朋友都认为龙舞、狮舞只是春节、庙会、庆典时的喜庆表演,殊不知它历经了几千年的传承流变,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 河南人的生存之道

    河南人的生存之道

    本书本书从近现代历史上的湖南现象剖析湖南人的性格,介绍了河南人的过去和现在,一方面为河南人正名的同时,理性、全面地分析了河南人的生存、发展哲学。
热门推荐
  • 狐妖五世,最终还是忘不掉他

    狐妖五世,最终还是忘不掉他

    她,灵狐界的三尾魅狐公主,却降临人界。她,流着泪,看着他五生五世的爱恋,爱她的人太多太多,每十个中有九个为她而死,有一个为她而生最终,败在他手中他,一次又一次伤害她当她的父亲灵狐界的王接她回去他却出现她再也不相信他回到灵狐界五年的时间她更加冷血,不近人情她回来却无可奈何的发现自己还是爱着他!曾经的女王,迷了路前方,被一片乌云挡着“我终不能改变那个开始,何不忘了那个结局……”
  • 传灵志

    传灵志

    打破常规谓违规,战无不胜谓无敌。违规违规,到底谁才是违规?无敌无敌,打不死才叫无敌!生于天宇间,硬横闯世间。求索灵传间,惊叹因果间。
  • 浮声弑琴

    浮声弑琴

    苍天已老,大地待荒;凡恐五湖四海竭,仙惧九天十地乱;只是一次重生,他放弃了荣华富贵,放弃了自在无为,而是选择了扶摇直上,依靠智慧与胆识,直登青云;以琴弑燊,血染衣襟,走在与他人不同的路上,弹着琴,奏出了不同的浮生之路。要么浮生若梦,要么血染成暮。“我只是一名琴师而已......”
  • 校园吸血鬼

    校园吸血鬼

    被发现是吸血鬼,还缠着自己,他是吸血鬼,还能好好的玩耍吗?
  • 源禁

    源禁

    封天大战落幕,太古时代随之终结,十万年之后,黄金大世来临,迷雾渐起,各种的天骄同出,热血与激情同在,铁骨与柔情并存,一术即出,源禁天穹!
  • 世子爷的麻辣小厨娘

    世子爷的麻辣小厨娘

    不就是用一碗粥救了他一命吗?她真的不要他以身相许的答谢!可这个不可一世的世子爷耳朵有问题,不但不听劝,反而变本加厉。第一次世子爷的求亲是这样的:“小厨娘,看你救了本世子一命,本世子就勉为其难地娶你当小妾吧。”月良辰非常嫌弃地看着小辣椒一身粗布麻衣的打扮,眼睛长在头顶上,高傲无比道。“小妾?”小辣椒直接拔出插在腰间的菜刀,一刀劈过去!(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梦是在拯救世界

    我的梦是在拯救世界

    姜阳。无奇的人姓氏却是最古老的语言。平凡的人最终却拯救了世界
  • 不朽恒河

    不朽恒河

    这里有诸子百家无上大能的争锋相斗,亦有绝代帝王老谋深算的权谋倾轧;更少不了的是缠绵悱恻,感人至深的动人爱情;纵然强者力能撼天,美人绝代风华,同样逃不过岁月的静静流淌;九粒恒河沙,一缕白头发。多少英杰葬身于恒河,多少天才倒在长生路上!在无数人痴迷长生之际,流落在尘世间的恒河沙将引起人们怎样的疯狂?万古一瞬,世事变迁,唯有恒河不朽!
  • 月窐陌璟:一生一世一双人

    月窐陌璟:一生一世一双人

    曾经懦弱的废材月紫陌已经死了,如今我,才是真正的月紫陌!她站在棺材上,霸气地宣誓!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就活出这个世界的精彩!在这个实力为尊的大陆上,废材月紫陌灵魂强势回归!霸气重生!“废物”是她的禁词,“因为这世上没有废物,它只属于那些自暴自弃的人!”实力是她狂傲的资本!森林的那次偶遇,似乎冥冥之中注定了我们永世的羁绊。因为一个承诺,就这样纠缠在了一起。从此,一种异样的情愫在我们心里流淌。强者之路,强强对决,我们有对方为伴,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放弃彼此的手。哪怕再难也要一起扛,这是我们用生命许下的承诺。不求我们爱的轰轰烈烈,只求一生一世一双人!
  • 老婆你有我

    老婆你有我

    她从小被家人冷漠对待,直到知道家人算计自己的阴谋,从家里搬离,他说:“有人欺负你,陆家帮你双倍还回去,要欺负人,陆家帮你欺负,总之,你要记住,你背后站着陆家,你不是无依无靠。”她红了眼眶,哽咽道:“嗯,我会记一辈子的。”从民政局出来,他说:“这一辈子你有我,没人欺负得了你。”她颜笑如花:“嗯,我知道。”她一夜沦为父母不详的孤儿,他守在她身旁:“我在呢,我陪你找你亲生父母。”她擦干泪水:“我庆幸遇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