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69800000037

第37章 慕尼黑会议——英法绥靖政策大暴露

1918年10月28日,统治中欧各民族的奥匈帝国在协约国的军事打击和境内各被统治民族的反抗下终于崩溃了。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在帝国的废墟上兴高采烈地建起自己的民族国家。此刻,他们并不知道,一场可怕的灾难将在20年后等待他们。

捷克斯洛伐克位处欧洲中央,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德意志帝国的宰相俾斯麦曾说:“谁控制了波希米亚(即捷克斯洛伐克),谁就控制了欧洲。”第三帝国的统治者希特勒将这位铁血宰相的话一直铭刻在心。1937年11月5日,希特勒在一次秘密会议上宣布:“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必须是同时夺取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1938年3月,德军开入维也纳,强行吞并奥地利。随后,纳粹德国开始全力推行夺取捷克斯洛伐克的侵略计划。

捷克斯洛伐克与奥地利不同,是欧洲的中等军事强国,军事工业发达,拥有40个装备精良的师,在与德国的边界一带修有坚固防线,人称“小马奇诺防线”,它还与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结成小协约国军事集团,并与法国、前苏联订立军事互助条约。希特勒知道,捷克斯洛伐克不可能轻易得手,他也知道,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为此,他采取从内部取得突破的策略。

捷克斯洛伐克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境内的苏台德地区居住着约300万日耳曼人。在纳粹德国的扶植下,汉莱因建立了苏台德日耳曼人党,不断制造事端,策划苏台德地区分裂出去与德国合并,酿成流血冲突。1939年5月初,捷政府在苏台德地区采取断然措施,平息苏台德日耳曼人党的叛乱。5月20日,德国以保护苏台德日耳曼人为名,在德捷边界集结兵力。捷政府不畏强暴,针锋相对地实行局部动员,调集兵力,决心捍卫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

由于捷政府决心抵抗侵略,法国、前苏联、英国等大国也表示支持捷克斯洛伐克,迫使希特勒退让。希特勒假惺惺地宣布,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并无侵略意图,并指示汉莱因恢复与捷政府的谈判。但同时他又下令,继续执行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绿色方案,要求军方在1939年10月1日之前完成入侵准备。

英法并不是真正决心援助捷克斯洛伐克,它们害怕由此会引起一场大规模欧洲战争。5月7日,英法驻捷公使拜会捷外长,要求捷政府尽可能满足苏台德日耳曼人的要求,并扬言如果捷政府不作出适当让步而导致与德国发生冲突,英法不会援助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外长也秘密转告德国驻法大使,表示如果捷方不作出妥协,法国将不履行援捷义务。

在英法绥靖政策的鼓舞下,希特勒有意大造战争气氛。9月初,他叫嚷:“德国为了得到苏台德地区,不惜对英法一战!”进一步恫吓英法。在他的授意下,汉莱因的党徒在苏台德的分裂活动也迅速升级。9月12日,法国达拉第内阁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局势。会议认为捷、法、苏三国军事实力也难与德国抗衡,因此必须与德国达成妥协。翌日,达拉第与张伯伦进行电话交谈,建议立即与希特勒谈判,以缓和局势。当天晚上,英国首相张伯伦给希特勒发去一份急电,建议举行英德首脑会谈以解决目前的危机。希特勒收到电报后,又惊又喜,大声叫道:“我的天哪!”他没有想到张伯伦居然这么轻易地屈服于他的讹诈。他同意与张伯伦会谈,但有意将会谈地点选在德国最僻远的位于阿尔卑斯山区的伯希特斯加登,这里有他的一处大本营,代号为“鹰巢”。

1938年9月15日凌晨5时,已是69岁高龄,且一生从不愿乘坐飞机的张伯伦鼓足了勇气,登上了去德国的飞机,在飞行7小时后,在慕尼黑机场着陆。之后他乘上一辆敞篷汽车前往火车站,又坐了3个小时的火车,才到达群山之中的“鹰巢”,此时已是下午4时30分了。疲惫不堪的张伯伦被领到希特勒的书房,会谈在那里举行。希特勒像对自己的部属训话一样,在会谈中一个人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吹嘘他对德国人民,对欧洲和平和对英德友谊的贡献,并恶狠狠地叫嚷,他决心使苏台德的300万日耳曼人重返德国怀抱,为此不惜迎接任何战争,哪怕是世界大战。最后他才告诉张伯伦,如果英国同意割让苏台德日耳曼人地区,和平可能还有一线希望。一心只求避战的张伯伦立即表示,他本人并不反对德国的要求,但还需要回去征得内阁的同意。

9月17日,张伯伦在伦敦召开内阁会议,他吹嘘当他前往德国之时,局势已非常紧张,如果他不去,战争可能已经爆发。他告诉内阁的同僚,希特勒的要求非常有限,建议英国同意他的要求。内阁接受了张伯伦的建议。翌日,达拉第飞抵伦敦,英法也达成了一致。

9月19日中午,英法正式照会捷政府,要求它同意将苏台德日耳曼人地区交给德国,以维持欧洲和平,并要求捷政府在3天内作出答复。20日,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决定拒绝这一建议,并指出,如果割让苏台德地区,将使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置于德国完全控制之下,它并要求法国注意自己所负有的条约义务。

英法政府对捷政府的这一答复极为恼怒。9月21日凌晨2时15分,英法公使将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贝奈斯从床上喊起,要他收回9月20日的答复,并扬言,如果他不改变这一决定,捷克斯洛伐克只有自己对德作战。当天下午,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发表声明,接受英法建议。贝奈斯告诉他的人民:“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因为我们被抛弃了。”

9月22日,兴致勃勃的张伯伦再次飞往德国,在戈德斯堡的德莱森旅馆会见了希特勒。张伯伦原以为,他带来的捷政府同意交出苏台德日耳曼人地区的消息,会使希特勒欣喜万分,没想到希特勒面无表情地说:“由于过去几天形势的发展,这个计划再也没有什么意义了。”更使张伯伦惊诧的是希特勒提出,整个苏台德地区必须立即由德国占领,时间不得晚于10月1日。张伯伦一再申辩、恳求,但希特勒仍无动于衷,表示决不让步。会谈持续到24日凌晨1时30分,还是张伯伦作了让步,他同意与法国人讨论德国的新要求,并尽力说服捷克斯洛伐克接受。只是到了这时,希特勒一直阴沉的脸上才露出一丝微笑,他柔声告诉张伯伦:“这是我在欧洲提出的最后一次领土要求。”9月24日,精疲力竭的张伯伦回到伦敦。

9月25日,捷政府断然拒绝德国的新要求,并宣布进行总动员。前苏联宣布支持捷克斯洛伐克,并在西部边界集结兵力。英法也表示,如果德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他们将援助捷克斯洛伐克,同时也开始了军事动员。

希特勒十分清楚,英法并没有放弃绥靖政策,并不敢打一场新的世界大战。9月26日,希特勒在柏林体育馆的群众集会上叫嚷:“如果到10月1日苏台德地区还没有交给德国,我希特勒将作为第一个士兵与捷克斯洛伐克作战。”

同时,他又向英法伸出橄榄枝,声称他决不同英国打仗,对法国也没有任何要求,不希望与法国进行任何战争。9月27日晚,希特勒给张伯伦发去一封亲笔信,假惺惺地表示“德国不准备对和平的最后一线希望关上大门”,并挑拨离间地说,捷克斯洛伐克一心要把英法拖入一场欧洲大战。

接到希特勒的信后,张伯伦立即复信,信中讨好地说:“我确信你可以不必打仗,而且不用等待就会得到一切主要的东西。”张伯伦建议在德国举行一次包括德国、捷克斯洛伐克、法国、意大利和英国代表共同参加的国际会议,来解决苏台德问题。与此同时,他又给墨索里尼写信,建议他出面敦促希特勒接受这个建议。9月28日,从柏林传来消息,希特勒同意召开国际会议,但拒绝捷克斯洛伐克参加。英国同意了德国的要求。随后,伦敦、巴黎和罗马收到了来自德国的邀请书。

9月29日中午12时45分,慕尼黑会议开幕,会议在柯尼斯广场的元首府举行。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和达拉第出席了会议。在希特勒和张伯伦发言之后,意大利法西斯领袖墨索里尼第三个发言,他拿出一份明确的书面建议,要求以此作为会议讨论的基础。事实上,就在这一天上午,德国人把自己所拟的方案告诉了意大利人,墨索里尼将它译成意大利文带进会场,谎称是意大利的方案。

英法立即接受意大利的提议,在此后的几个小时讨论中,事实上对这个方案没有任何修改。9月30日凌晨1时30分,希特勒、张伯伦、墨索里尼和达拉第相继在协定上签字。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

《慕尼黑协定》规定,苏台德地区全部割让给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月1日至10月10日从苏台德撤出,并且不得带走任何军事设施和民用经济设施;德军分阶段占领主要的日耳曼人居住地区,成立国际委员会来确定其他争议地区的归属。英法表示,将保障剩余的捷克斯洛伐克的安全。

当慕尼黑会议举行之时,两名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一直在会议厅隔壁的一间房内等待。协定签订后,张伯伦将他们喊进会议厅,告诉他们协定内容,并交给他们一份地图,标明了捷克斯洛伐克需交出的地区,命令他们立即执行。

9月30日中午12时50分,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宣布接受《慕尼黑协定》,全国为此感到震惊和悲痛。英法公使拜会捷外长,试图表示慰问,这位外长打断他们的话,直率地说:我们是被迫落到这种地步的,现在一切都完了,今天轮到的是我们,明天轮到的就是别人了。

1938年10月1日,德国吞并苏台德,但它并不以此为满足。1939年3月14日,它鼓动斯洛伐克独立,随后派德军开进斯洛伐克。3月15日,德军悍然占领捷克,宣布成立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捷克斯洛伐克不复存在。英法再次违背诺言,它们声称捷克斯洛伐克因内部分裂而解体,因此它们没有义务来保护它。捷克斯洛伐克在灭亡后,希特勒的眼睛盯上了波兰,将它作为下一个侵略目标,并为此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包括英法在内的整个欧洲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英法最终成为自己绥靖政策的受害者。

同类推荐
  • 最强昏君系统

    最强昏君系统

    你有你的诗和远方,我有我的懒和嚣张,划船不用浆,一生全靠浪。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这是一个最强昏君的养成故事。
  • 塞上论史

    塞上论史

    本文集是作者从改革开放以来所发表的有关英国史、澳大利亚史、美国史、亚洲史以及华侨史80余篇论文、译文中精选出来的,共有33篇。分为外国史和华人华侨史两部分。
  • 先秦古国志

    先秦古国志

    本书系统讲述了先秦时代两百余个古国的历史,分为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华北、东北七编,展现了先秦“万邦时代”的古国风貌。这两百余个古国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少有记载,他们的故事少为人知。本书以传统文献为基础,结合现代考古,民俗传说等资料,祥细叙述这些先秦古国发人深思的兴衰成败,光怪陆离的异事奇闻,炫人眼目的奇珍异宝……
  • 浪在大明

    浪在大明

    “陆小风重生,去了大明朝,街坊邻居都来看了!”“求求各位别再喊了,我都掉进了粪坑就不要再往我身上抹屎了,你!你还喊,再喊我也让你尝尝这滋味儿!”别人都说重生之后不是传承牛逼的超能,就是打爆一切的神棍,要不就是老子天下我第一的牛人,可这货不仅一无所有,竟还附在一个乞丐身上。“你真是悲催、蛋疼、狗屎,不可活啊,不可活……”“谁说的?老天爷饿不死瞎家巧儿,老子没有金刚钻照样揽这瓷器活儿,宁可蛋碎不做瓦全!”陆小风豪言壮语,决心要在大明活出个精彩,浪他个无敌……(本书纯属搞笑、腹黑流)
  • 武御本纪

    武御本纪

    刘槊带着《三国志》系统都城城基,穿越东汉末年。重振汉室,扬威九州。金戈铁马,武御天下。犯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原名《汉武御》,作者毅力不足,正努力克服中,需要鼓励,谢谢。
热门推荐
  • 末日歧途

    末日歧途

    生命的终点隐藏在角落里,不知何时会露出影子,残酷的世界无法面对孤独的躲在自己的内心,我睁大双眼看着不断颤抖沾满鲜血的身躯,但我知道,它是如此脆弱,脆弱的不堪一击,嗜血的獠牙,伴随着生命一起枯萎拥有力量却不见天日,死神蜂拥而至,魔鬼也极度嚣张上帝已经救不了世界……
  • 君:谋天下

    君:谋天下

    人生如棋,世事无常。这天下本就是一场博弈,没有对错,一场硝烟的战争,随着,她的苏醒,拉开了帷幕。天下,谁输谁赢,冥冥之中,早已注定。这天下,被她当成了一局关于天下兴亡之局,未成想到,她谋算天下,却谋算不了自己的心,到最后,发现,她不过是他的一枚棋子,泱泱天下,生死之局,关乎天下兴亡,她俩又该何去何何处。
  • 创世英雄史

    创世英雄史

    当他苏醒,发现已经身处一个陌生的文明时,他说:“我要成为这个文明历史进程的英雄史诗!但是,眼下得先想办法填饱肚子!”这是一个人与一个文明的之间交锋的故事。这是一个文明与另一个文明之间碰撞的史诗。这是一个可歌可泣、撼天动地的创世英雄简史。在这里,有最纯真的爱情,最珍贵的友情,最热血的战斗,最励志的奋斗。欢迎收藏本书,让你体验最猛烈的史诗风暴。
  • tfboys之夏末花香浅浅幽

    tfboys之夏末花香浅浅幽

    (大大王伊欣的新书哦O(∩_∩)O~)十年苦恋……我爱的人王源;我的帅气学长王俊凯;冰山一样的易烊千玺……我们那么美好的爱恋却逃不过现实的逼迫……一纸婚约,让我们相隔,离开真正爱的人遵从家人设定好的结局……难道我们真的要这样才好么……谁说的青春无悔?说好的十年之约呢?不……我不要……我和你之间,隔着——美梦与现实——夏末将至——花儿将开——你我将共赴一场青春的盛宴申请删除!
  • 任务可不是那么好玩的

    任务可不是那么好玩的

    <br>这里是黄昏时刻,你好,我是中立者——花攸。妖魔鬼怪什么的,这个境界里面都有。一个个都是为了抢夺那把“钥匙”而来到这个地方。那么,想好了吗?既然已经踏入,就不要想着在没有结束之前离开啊……呵呵,孩子们,知道你们的使命是什么吗?争夺黄昏时刻的——钥匙。无论付出什么代价,也要拿到那把钥匙的你们……记住了吗?黄昏时刻……不需要弱者。弱者就应该死亡,那么你们是吗?孩子们……开始吧。~落攸新书~
  • 浩瀚深处

    浩瀚深处

    人类向宇宙的扩张冒犯了某个星际文明的教义,对此它们决定将人类从银河系抹除。人类为了生存迫不得已与它们交战,但节节败退。人类的生死存亡就在此时此刻......
  • 气传轩辕

    气传轩辕

    麒麟后代,穿越而来。华夏大陆,再起风岚。
  • 吸血鬼之纯血至尊

    吸血鬼之纯血至尊

    截教大败之后,众仙皆上封神榜,上一世本是一个凡人的英杰,因为资质出众,而被通天教主看上,重生到了一个吸血鬼家族,从而踏上了一个不平凡的道路,在辗转曲折之下,得到了截教的无上秘法"上清仙法",从而踏上了解救封神榜上诸位师兄师姐的道路
  • 斗帝崛起

    斗帝崛起

    。。。。。。。。。。。。。。。。。。。。。。。。。。。。。。。。。。。。。。。。。。
  • 莲花飘落心已空

    莲花飘落心已空

    闻佛曾曰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初见那一年初遇他便只觉是一放荡公子。闻佛曾曰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又见那一年再遇他只觉此生已然死无憾。闻佛曾曰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再见那一年也可以对他笑着说已然放下。佛当真从未骗过我,陆长云即便你骗我千次万次哪怕只是为了要我的心我一样可以给你,你可知初见你那一年我的心便早已经属于你。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