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67300000022

第22章 参考文献

1.Ted O’Donoghue,Josef Zweimuller,“Patents in a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Vol。9,Iss。1;Mar 2004.pp。81.

2.Robert J Barro,“Notes on Growth Accounting”,。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Vol。4,Iss。2;Jun 1999.pp。119.

3.Alain Desdoigts,“Pattern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Formation of Clubs”,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Vol。4,Iss。3;Sep 1999.pp。305.

4.Ziv Bar-Shira,Israel Finkelshtain,Avi Simhon,“Cross-Country Productivity Comparisons:The‘Revealed Superiority’Approach”,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Vol。8,Iss。3;Sep 2003.pp。301.

5.Christian E Weller,Brooke Helppie:“Biting the Hand that fed it:Did the Stock Market Boom of the late 1990s Impede Investment in Manufacturing?”,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Vol。29,Iss。3;Fall 2005 pp。359.

6.John Duffy,Chris Papageorgiou:“A Cross-country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Specification”,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Vol。5,Iss。1;Mar 2000.pp。87.

7.Rajah Rasiah,“Manufacturing as Engine of Growth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 Malaysia”,Managerial Finance Vol。22,Iss。5/6;1996.pp。87.

8.Theo S Eicher,Stephen J Turnovsky,“Convergence in a Two-sector Nonscale Growth Model”,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Vol。4,Iss。4;Dec 1999.pp。413.

9.Martin Neil Baily,Eric Zitzewitz,Barry Bosworth,Larry E Westphal:“Extending the East Asia miracle:Microeconomic Evidence from Korea/Comments”,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98.pp。249.

10.[美]爱德华·夏皮罗:《宏观经济分析》,杨德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11.[美]D。格林沃尔德:《现代经济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2.[美]R。索洛:《经济增长论文集》,平新乔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13.[美]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吴奇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4.[美]W。W。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郭熙保、王松茂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5.[英]伊特韦尔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6.[英]海韦尔·G。琼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导引》,郭家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17.[美]查尔斯·I。琼斯:《经济增长导论》,舒元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8.[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税赋原理》,周洁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19.[美]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叶华译,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

20.[美]迈克尔·波特:《国际竞争优势》,李明轩、邱如美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21.[德]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陈万煦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2.[美]萨缪尔森:《经济学》,高鸿业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23.[美]N。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梁小民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4.[美]多恩布什等:《宏观经济学》,范家骧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5.[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姚开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6.[美]富兰克林·艾伦和道格拉斯·盖尔:《比较金融系统》,王晋斌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7.[美]阿维纳什·迪克西特和罗伯特·平迪克:《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朱勇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8.[美]罗伯特·J。巴罗等,《经济增长》,何晖、刘明兴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9.[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0.[法]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张宁、丰子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31.[美]威廉·鲍莫尔:《资本主义的增长奇迹》,郭梅军等译,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32.[美]霍利斯·钱纳里和莫尔赛斯·塞尔昆:《发展的格局1950~1970》,李小青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33.[美]罗伯特·J。巴罗:《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跨国经验研究》,李剑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4.[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重译本),高鸿业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35.[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6.[美]A。D。钱德勒:《大企业和国民财富》,柳卸林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7.[美]费景汉、古斯塔夫·拉尼斯:《增长和发展:演进观点》,洪银兴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38.[美]W。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梁小民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9.[美]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常勋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40.[美]斯图尔特·C。迈尔斯:《资本结构之谜》,《资本结构理论研究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1.Asli Demirguc-Kunthe和Ross Levine:《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金融系统:跨国比较》,载于《金融系统演变考》,北京奥尔多投资研究中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42.[美]路易斯·伯兰斯卡姆:《为创新投资——21世纪的创新战略》,陈向东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

43.托马斯等:《经济增长的质量》,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44.[日]大塚启二郎等:《中国的工业改革——过去的成绩和未来的前景》,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5.[美]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戴睿、易诚翻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46.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工业发展报告2002/2003》,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47.李京文、[美]D。乔根森等:《生产率与中美日经济增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48.田江海:《转轨期的中国投资》,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

49.杨继瑞:《现代投资经济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0.李昌清:《投资学概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

51.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生存与发展》,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52.王宏昌、林少宫:《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讲演集》增订本(1969~198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53.林丽琼:《投资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54.王小鲁、樊纲:《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跨世纪的回顾与展望》,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5.张昌彩:《中国融资方式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56.宋健、惠永正:《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科学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

57.朱高峰:《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制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58.李红霞:《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研究》,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年版。

59.李京文、汪同三:《中国经济增长的理论与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60.殷醒民:《制造业结构的转型与经济发展——中国1978~1998年制造业的内部结构的调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1.李学峰:《资本市场、有效需求与经济增长——以中国股票市场为例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2.杜两省:《投资与经济增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63.侯荣华、汲凤翔:《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研究——理论、实证、案例》,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版。

64.王昕:《中国直接融资方式的发展》,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年版。

65.崔万田:《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66.郭克莎:《中国:改革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7.戴玉林:《投资结构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版。

68.张晓峒:《计量经济学基础》(第二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9.李坤望:《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增长的差异性》,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70.吕政:《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

71.孟建民:《企业经营业绩评估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72.王化成等:《企业业绩评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3.余永定:《一个学者的思想轨迹》,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

74.朱勇:《新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75.梁言顺:《低代价经济增长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6.李青等:《区域创新视角下的产业发展:理论与案例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77.陈东琪:《强波经济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8.魏后凯:《从重复建设走向有序竞争》,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9.张军:《资本形成、投资效率与中国的经济增长——实证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0.沈坤荣:《体制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增长》,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1.魏后凯:《中国地区发展——经济增长、制度变迁与地区差异》,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

82.张中华:《告别短缺:中国总需求总供给与投资理论新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83.吴晓波:《全球化制造与二次创新:赢得后发优势》,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84.谷秀娟、沈其云:《中国融资结构的演变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

85.杨思群:《资本积累与资本形成——储蓄投资经济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86.江承宗、杨泽瑞:《中国经济增长及其影响》,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87.樊潇彦:《经济增长与中国宏观投资效益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8.张军:《中国的工业改革与经济增长:问题与解释》,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9.汪海波:《新中国工业经济史》(1979~2000),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90.张汉亚、林志远:《中国资本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1.李京文、钟昌标、葛新权:《21世纪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92.刘伟 李绍荣:《转轨中的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版。

93.马建堂:《结构与行为——中国产业组织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94.叶飞文:《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5.王志忠、韩旭:《工业发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96.江激宇:《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97.刘春梅:《中国产业投资优化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8.杨文进:《投资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年版。

99.杨德权:《经济增长:过程及微观机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0.陈东:《新型工业化理论与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01.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2.林兆木等:《市场经济体制宏观调控的国际比较》,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

103.张汉亚、张欣宁:《政府该管什么》,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4.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05.郭万达:《现代产业经济辞典》,中信出版社,1991年版。

106.钟阳胜:《追赶型经济增长理论》(第五版),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07.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2006中国产业发展报告——制造业的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8.刘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9.郭克莎:《新时期工业发展战略与政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0.潘强恩、马传景:《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1.殷醒民:《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112.曾培炎等:《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年版。

113.刘世锦等:《传统与现代之间——增长模式转型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4.汪海波:《中国经济效益问题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年版。

115.王岳平:《中国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理论、实证和政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年版。

116.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05中国工业发展报告——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

117.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03中国工业发展报告——世界分工体系中的中国制造业》,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

118.李廉水、杜占元:《2004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9.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等:《中国长江三角洲制造业发展报告》(2006),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

120.朱绍文:《经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1.陈玲:《投资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2.任淮秀:《投资经济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3.顾六宝、李林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综合评价研究》,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版。

124.郭金龙:《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国际比较》,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版。

125.金兴健:《中国能够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吗》,《国际商务研究》,2002年第3期,第14~18页。

126.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全国与北京投资效率比较分析——以制造业为例》,《北京金融》,2006年第12期,第4~7页。

127.赵国鸿:《“重化工业化”之争与我国当前的产业政策导向》,《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10期,第6~10页。

128.殷醒民:《制造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转变》,《上海经济研究》,1998年第4期,第16~20页。

129.高国顺:《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之一》,《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29~35页。

130.殷醒民:《论中国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升级》,《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第8~14页。

131.刘志彪、王建优:《制造业的产能过剩与产业升级战略》,《经济学家》,2000年第1期,第64~69页。

132.李赞、汤春梅:《世界制造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现代经济探讨》,2003年第11期,第14~15页。

133.李廉水、周勇:《中国制造业“新型化”状况的实证分析——基于我国30个地区制造业评价研究》,《管理世界》,2005年第6期,第82~87页。

134.张汉亚:《当前我国投资领域的效益问题》,《投资研究》,2004年第9期,第4~7页。

135.张汉亚:《21世纪前10年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及投资取向》,《管理世界》,2001年第1期,第10~14页。

136.罗云毅:《低消费、高投资是现阶段我国经济运行的常态》,《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第9~15页。

137.陈晓光、龚六堂:《经济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经济学(季刊)》第4卷第3期,第593页。

138.冯飞:《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与国际竞争力》,《改革》,2005年第7期,第21~25页。

139.罗勇、曹丽莉:《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5年第8期,第106~115页。

140.毕世杰:《我国经济增长与现代经济增长的比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第6期,第24~29页。

141.舒元、徐现祥:《中国经济增长模型的设定:1952~1998》,《经济研究》,2002年第11期,第10~18页。

142.张中华等:《投资膨胀:经济增长与平衡的矛盾及其对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86年第6期,第38~44页。

143.王加春:《关于经济增长与投资增长的相对运动规律》,《投资研究》,1986年第12期,第12~15页。

144.林叶等:《论投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变化的影响》,《统计与决策》,1990年第2期,第18~20页。

145.周兴元:《浅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投资回收的促进作用》,《计划与市场》,1996年第11期,第46页。

146.郑思齐、刘洪玉:《中国建设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模型与分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第47~51页。

147.曹尔阶:《对当前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的探讨》,《投资研究》,2005年第9期,第5~8页。

148.夏和平、王邦宜:《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分析与我国未来政策选择》,《特区经济》,2006年第1期,第35~37页。

149.殷醒民:《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理论中的制造业因素》,《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第27~32页。

150.原鹏飞、何枫:《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变迁实证研究》,《软科学》,2005年第6期,第35~37页。

151.沈能:《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地区空间差异的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6期,第106~115页。

152.袁嘉新:《投资增长模式下经济增长因素分解与经济增长质量》,《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第154~161页。

153.周建和汪伟:《资本形成、投资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来自中国1978~2004年数据的实证研究》,《财经研究》,2006年第2期,第80~91页。

154.谢富胜:《中国的“离制造业”现象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第11期,第3~11页。

155.陈抗、郁明华:《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制造业的比较研究》,《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5期,第18~24页。

156.郭庆婧:《信息化——让美国找回了制造业霸主的地位》,http://www。industry。ccidnet。com/art/480/20060526/563403_1.html。

157.李京文:《中国制造业还在初级阶段》,http://www。snweb。com/gb/gnd/2002/1125/r1125001.htm。

158.李剑阁:《嬗变的产业政策》http://www。rednet。com。cn。

159.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十五”时期工业发展状况》,http://www。stats。gov。cn/tifx。

同类推荐
  • 心向共产党

    心向共产党

    2012年全市财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财政“蛋糕”,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民生投入,加强财政监管,为加快推进“五个鄂州”建设、实现鄂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撑。
  • 蓝色构想

    蓝色构想

    海洋是全球生命支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中国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本书以“海洋经济、海洋权益、海洋生态、海洋社会”四个专题来研究我国海洋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问题。
  • 寓言中的经济学诡计

    寓言中的经济学诡计

    寓言通过隐喻反映人性以及做人的道理,经济学用逻辑推理或数学工具分析人类的行为。寓言用原始质朴的方式表现了经济学中的许多深奥道理,经济学用现代精密的方式再现了寓言中的许多简单道理。寓言和经济学是共通的。 本书通过讲述家喻户晓的寓言的形式,把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展示给大家,使读者在阅读风趣生动的寓言的同时,了解当代经济学的道理。
  • 图解日常经济学

    图解日常经济学

    衣食住行,工作休闲,经济与生活息息相关;司空见惯,耳熟能详,生活与经济时时相连。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经济活动,但是有不少的经济活动却是盲目的,对很多现象没有做深入的经济思考;如果你稍加注意和分析,就会发现有趣的经济学奥秘。本书则是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发掘和分析,并配以生动形象的图画,展现给你一个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经济学世界。
  • 生活离不开经济学

    生活离不开经济学

    本书《生活离不开经济学》可分为经济是什么——最负盛名的十大经济学原理、怎样看清经济的大形势——影响经济的十二大指标等章节。
热门推荐
  • 默然守护,静待花开

    默然守护,静待花开

    命运的捉弄让相爱的人分开,即使无法陪在你身旁,也想站在你身后,默默守护。爱一个人只想默默付出,陪伴在你身边,不求回报。隐藏在身边的爱人,终究何时才能坦诚相见?
  • 妖女修仙:攻略上古男神

    妖女修仙:攻略上古男神

    身为狐仙,兼任影后,频遭劈腿,也是醉了!穿到异世,竟然身怀魔胎,修为全废?妖女修仙,咸鱼翻身,看我抓紧上古秘籍,修得仙身,绑架男神,秘法强配婚约!男神,儿子像哪吒总是不出来,怎么办?男神,待你长发及腰,我驾着五彩祥云带你回家做一位剑仙夫君,可好?
  • 网游之乱世教父

    网游之乱世教父

    灵域,一个由世界联邦推广的全民网游。苏浩,一个因为处分而未能及时就业的高中毕业生。当高中毕业生在家中当起宅男,决心闯荡灵域的时候,一场更大的阴谋悄然降临。多年后,记者问苏浩:你为什么能够站在灵域巅峰?苏浩说:因为我脑子够聪明,手段够强势。
  • 龙隐四海

    龙隐四海

    天龙惊空,修罗玉容,凤凰展翅,麒麟称雄......一个纨绔公子逃婚,浪迹江湖,结果经历血雨腥风,屡获奇遇情缘,结识怀才不遇的李广,解救微服出巡的汉文帝,携手救百姓于水火,拯救民族于危难,又一段武林传说开始展开......
  • 云峰剑君

    云峰剑君

    前世,他是凌驾万千位面的独孤剑仙。这世,他是逐渐没落家族的天才少主。再临巅峰,碾碎所有走向巅峰路上的敌人。
  • 仙道难途

    仙道难途

    七情六欲乃人之常情,我不修无情之道!我不是修炼狂人,风景多美丽,旅途多精彩,莫辜负了大好时光!扮猪吃老虎?太小家子气!我有元婴期的师尊,有化神期的师祖,天生贵气,就该肆意妄为!都说仙途太寂寥,大道当独行。当你独自一人踏上巅峰之时,岂不太孤独?我说大道当肆意,享乐当及时!朋友几许,恋人独我,只在此时,你我倾情相待。他日,你心若变,我必洒脱!友人?恋人?只盼携手一生,大道不独行!成不了仙,又有何妨?
  • 凡尘落素

    凡尘落素

    颤抖吧蝼蚁,苍穹的世界你不懂,你只配颤抖…………偌大的苍生,你我皆为蝼蚁,形骸逐浪过完一生,殊不知愚昧。有的人天生为王,注定是属于他入住当世沉浮。这就是那位少年的故事,风正起云正涌,一代浮华乱世即将开始。
  • 异世仙侠录

    异世仙侠录

    孤儿逍遥,因为意外斗殴来到以修仙为主的异世,却悲剧的附身到一个小叫花身上、为了未来过得更好,逍遥如何奋起修仙,何为正道,我心所想便为正!哪怕为仙,魔,妖三族所不认同,我心依旧坚持,且看逍遥如何在无限阻挠下傲立仙侠!
  • 绿意悠悠

    绿意悠悠

    一个平凡爱做梦的女人,一个在现实与理想中挣扎的宅女,一个不知不觉中就被冠以剩女之人,一个喜欢绿色、向往平凡生活的女人,某天某一个时刻开始了梦的旅行......
  • 明月本无心

    明月本无心

    一个初中生穿越到射雕世界,与那些女人不得不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