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意外伤害,也就是意外事故,可理解为意想不到的原因所造成的儿童损伤或死亡,严重影响儿童生命安全、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儿童期严重的健康问题,更可悲的是不少的儿童因此留下永久性疾病,终身丧失某种生活能力,而且给家庭、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快速上升,已成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儿童意外伤害有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有与其相匹配的危险因素,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如何防范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课题,引起了广大儿童社会工作者、医学工作者与家长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让孩子远离伤害,是每一个父母和儿童社会工作者努力的目标。
1.意外伤害原因
已具备了各种运动能力的儿童都有好奇心、好动,并要求独立探索。但是,他们对事物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也就容易发生意外。儿童意外伤害的原因非常复杂,其融合了客观与主观、社会与家庭等各方面的因素。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家用电器的普及、城市建筑的高层化、交通工具如汽车的大幅度增多,都大大地增加了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儿童游戏场所与玩具的增多,给儿童更多的游戏机会和活动场所。但在儿童游戏场玩耍时,如果没有对游戏设施进行良好的维护,没有事先对儿童进行一定的游戏安全教育,儿童游戏意外的发生率将大大提高。同样,儿童安全知识普及不够,儿童普遍存在安全意识与意外防范知识的缺乏,从而使他们容易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无意识或无法进行有效的规避。儿童监护人防范儿童意外的意识薄弱,现在的儿童绝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全方位保护”的养育方式,使这些儿童本该自己完成的活动由家长全部代劳,这样就剥夺了儿童应该通过实践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机会,其结果是儿童对危险缺乏防范能力,发生了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故。
2.意外伤害种类
意外伤害是突然发生的事件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它包括家庭中毒窒息、溺水、交通事故、烧伤、烫伤等八大类。
(1)跌落:跌落伤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是儿童伤害的常见原因。受伤原因以玩耍和运动为最多,造成农村儿童跌落的外部原因是农村存在高危自然因素较多,如山地、土坡、池塘、水沟等。城镇建筑高层平台是儿童跌落的重要原因,水泥或瓷砖地板不如土质有缓冲弹性,儿童跌落发生率虽低,但因跌落致伤住院率却高。随着高层楼房逐年增多,阳台、门窗、楼梯缺乏保护装置,儿童坠落事故的发生有增多趋势。
(2)交通事故:车祸是意外伤害的常见原因。车祸后果轻重直接影响儿童一生的生活质量。轻者头部受伤、骨折;严重者内脏出血、休克、死亡。尽管交通事故不是儿童主要死因,但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交通事故引起的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男孩骑自行车的机会和时间比女孩多,因而男孩车祸发生率比女孩高。
(3)溺水:溺水也是我国儿童意外死亡的原因,农村多于城市,溺水以夏秋季、农忙时为多;生活在大海、湖泊、池塘周围的儿童发生率高,也就意味着防范意识存在着问题。
(4)窒息:也就是吸入异物,多发生在0~4岁儿童,异物的种类繁多,以植物性异物占多数,如花生仁、瓜子、果冻等,其他物品,如塑料插板、玩具零件、纽扣、笔帽乃至铁钉、图钉等;此外,也有因被子盖住婴儿面部造成窒息死亡的。
(5)烧伤及烫伤:烧伤及烫伤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重要原因。烧、烫伤主要是因为失火、炉火、火柴、电器、电熨斗、电炉、热水、热油、蒸汽、爆竹、强碱(酸)等造成的。
(6)中毒:中毒引起伤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儿童年龄小、活动性大、识别能力差、家长缺乏防范意识。中毒儿童中,80%来自郊区农村儿童,他们接触毒物机会多,又缺乏识别农药、鼠药等毒物的知识,成年人疏于教育和对毒物的安全保管。另外,一氧化碳中毒、药物中毒等均为儿童意外伤害的致病原因。中毒主要是误服造成的,毒物有氟乙酰胺类灭鼠药、有机磷农药、鱼胆及煤油、汽油等。
(7)动物咬伤:儿童对于动物的攻击性缺乏认识,容易被动物伤害。
(8)校园暴力和自杀:校园暴力是引起儿童意外伤害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自杀则呈低龄化趋势。
3.意外伤害防范
许多疾病对儿童的伤害是无法避免的,也难以防范。但意外伤害对儿童伤害是可以防范的,也是可以避免的。儿童接触或暴露于存在危险因素的环境,受到伤害威胁的危险度较大,只有小部分伤害是由突发灾害和其他自然因素造成,更多的是可以预防的不安全行为,因不小心、没留神、未经心、考虑不周的生活方式所致,是可以控制及预防的。
(1)提高对儿童意外伤害重要性的认识:宣传教育增强儿童青少年自身及其他人群的安全意识,并通过学习知识,端正态度转变行为,避免伤害的发生或降低伤害损失。加强对危险源的管理调查与监测。建立健全保护儿童安全的法律法规,借助法律影响人们的行为,可避免某些可能诱发伤害的因素。
(2)对儿童教育:时刻教育孩子如何避免危险物品、危险场所,以及防范措施等,如爬窗口、登高、触摸和玩耍危险物品(如电源开关,火柴,煤气开关,尖锐物品等)。外出时,要告知孩子危险场所,如水井、河塘、井盖及正在施工的场所。还应该教育孩子基本的交通规则,如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横道线,要注意左右是否有自行车,过马路不能单独奔跑等。
(3)危险物品放置:危险物品如药品、热水器、玻璃器皿、洗涤用品、火柴、打火机、鞭炮,以及带有尖角利器,刀及剪刀,脱落小零件(如扣子等),应放在孩子不能接触的地方。时常用吸尘器对全屋进行“地毯式搜索”,把那些小的、不易被发现的小东西清理掉,如硬币、别针、珠子、纽扣等。
(4)儿童不宜使用的物品或食用的食品:如不适合年龄的玩具、小车;驾车族把宝宝固定在专门的儿童坐椅上,千万不要抱着宝宝坐在副驾驶位置,更不要把宝宝单独留在车中。不适合儿童食用的食品,如花生仁、瓜子、果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