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66400000073

第73章 闻名世界的唐三彩

唐三彩是唐代在汉代绿、褐釉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彩陶工艺品。主要由黄、绿、白三色釉彩涂胎,也有二彩、四彩的,但总称唐三彩。

唐三彩是中国古代制陶技术发展的高峰,当时就闻名于中外。它汲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它主要是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自然垂流、相互渗化,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三彩碗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首先要将开采来的矿土经过挑选、舂捣、淘洗、沉淀、晾干后,用模具做成胎入窑烧制。唐三彩的烧制采用的是二次烧成法。从原料上来看,它的胎体是用白色的黏土制成,在窑内经过1000℃~1100℃的素烧,将焙烧过的素胎经过冷却,再施以配制好的各种釉料入窑釉烧,其烧成温度为850℃~950℃。在釉色上,利用各种氧化金属为呈色剂,经煅烧后呈现出各种色彩。釉烧出来以后,有的人物需要再开脸,所谓的“开脸”就是人物的头部仿古产品是不上釉的,它要经过画眉、点唇、画头发。经过这样一个过程,这一件唐三彩的产品才算是完成了。

唐三彩的造型丰富多彩,一般可以分为动物、生活用具和人物三大类,而其中尤以动物居多。常见的出土唐三彩产品有三彩马、骆驼、仕女、龙头杯、乐伎俑、枕头等。

唐三彩的特点有二:首先是造型。唐三彩的造型与一般工艺品的造型不同,一般比较肥硕,如所出土的唐三彩马的臀部都比较肥,颈部比较宽,以静为主,但是静中带动。其次是釉色。作为一件器物上同时使用黄、绿、白三种釉色,这在唐代本来就是首创,但是匠人们又巧妙地运用施釉的方法,将黄、绿、白三色交错、间错使用,然后经过高温烧制以后,釉色又浇融流溜形成独特的流窜工艺,出窑以后,三彩就变成了很多的色彩,它有原色、有复色、有兼色,人们能够看到的就是斑驳淋漓的多种彩色。

现今所见的出土唐三彩,大量的都出于盛唐时期,其烧制数量之多,质量之精,代表了唐三彩烧制的最高水平。但从晚唐开始,唐三彩的制作逐渐走向衰落。如今,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唐三彩的工艺被重新发掘出来了。

对联文化

楹联和对联

“楹”指的是堂屋前部的柱子,“楹联”就是指挂或贴在楹上的对联,是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形式之一,俗称“对子”、“对联”、“楹贴”。楹联的字数多少不定,但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内容十分丰富。

楹联起源于民间的桃符。按南朝《荆梦岁时记》记载,每逢岁时,人们便挂桃符来驱鬼避邪、迎喜接福。这是对联的萌芽。五代时,桃符上的神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联语。据《茅亭客话》记载:五代蜀后主孟昶曾在寝门桃符板上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子,这是我国最早的对联。但作为口头上的对对子,诗文中的对偶句,还可以追溯到更远的年代。例如,《晋书》载:陆云与荀隐鹤第一次见面时,互报姓名“云间陆士龙”,“日下荀隐鹤”。《诗经·采薇》中也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而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的,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声律和藻饰,以四字六字相同定句的骈体文;以及唐诗的五言、七言的律诗句等,也是楹联发展的源泉。如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樨下陈藩之榻。”

隶书五言联宋代受诗词的影响,对联在对仗方面前进了一大步。大诗人陆游就曾为自己的书房题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话流年。”明代对联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据《簪去楼杂记》记载:朱元璋建都京城之后,据《簪去楼杂记》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后,曾于除夕传旨,要求公卿士庶在自己的家门上贴上春联一副,同时他也带头写了一副对联送与徐达:“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他还曾微行出观,以为笑乐。“偶见一家独无之,询知为腌豕苗者,尚未倩耳。太祖为大书曰:‘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投笔径去。嗣太祖复出,不见悬挂,因问故。答云:‘知是御书,高悬中堂,燃香祝圣,为献岁之瑞。’太祖大喜,赉银三十两,俾迁业焉”。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要求家家户户贴春联,对形成春节贴春联的风俗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清代是对联的繁荣期,不论在内容的开拓还是在艺术的成熟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清康熙60寿辰(1713年)和乾隆80寿辰(1790年)的两次重大庆祝活动,是宫廷楹联创作的高潮。虽然多数是“润色洪业,鼓吹承平”之作,但由于“皆出当时名公硕彦之手”,且大量制作,要求严格,因此必然有利于楹联结构的规范化。现代学者南怀瑾就曾将“清对联”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从事清代文学史研究的赵雨也认为:“清代的主流文体是楹联。”而孙髯的昆明大观楼长联和梁章钜的《楹联丛话》(1840年)是清代楹联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楹联已经成为可以与诗词曲赋骈文分庭抗礼、媲美争妍的独立文体了。

由于楹联是诗词与书法艺术糅合在一起的综合艺术,此后的文人学士便以楹联赠答,用对联作文字游戏,成为一时风尚。以春联、寿联、挽联,门联、厅联、庙联,名胜联、商业联、游戏联等为形式的对联文化已成为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流风之盛,不曾衰落。如晚清吴敬梓作的提示人生哲理的:“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时,陈寅恪出题“孙行者”求对,周祖谟对以“胡适之”,至今仍传为美谈。冯玉祥送给理发铺的“倭寇不除,有何颜面对镜?国仇未报,负此头颅为人!”则表达了不愿为亡国奴的凛然正气。

楹联作为诗词与书法艺术糅合在一起的综合艺术,被赞誉为“诗中之诗”。它与我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和书法艺术渊源极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之一。它经过上千年的时光锤炼,留下了一批历史精品级的巧联妙对,广泛地流传于百姓中间。这些极富生命力的妙联,上下词性相对,音韵相谐,本身就有一种字面上的对称美、声调上的韵律美,创造出了如诗如画的意境和韵味,看起来赏心悦目,读起来意味无穷。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人心,楹联也以新的面貌开始复兴。1984年成立中国楹联学会,1985年创办《对联·民间对联故事》,1987年创办《中国楹联报》,地方楹联组织的发展如雨后春笋。从此形成了群众性的对联创作和理论研究新风尚。

最长的楹联

天下最长的楹联,一般认为是昆明大观楼180字的楹联。

在云南昆明市西滇池之滨的大观楼,是清康熙年间所建,楼阁耸峙,绿树成荫,是旅游胜地之一。

大观楼正面挂着清代孙髯所撰一对著名的楹联,长达180字,令人叹为观止。上联描述滇池风光如画,下联指出历代南征武功,也不过是过眼烟云,正像佛教所谓“无常”。

上联是: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里就风鬟雾须,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是: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何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著名对联举例

1.颐和园南湖岛涵虚堂:

碧通一径晴烟润;翠涌千峰宿雨收。

此联传说是清朝乾隆皇帝所作,写雨后清晨南湖岛远近的景色。上联写近景,下联写远景。清新工整。碧:碧草;晴烟:雨后天晴,空气中悬浮的水气;翠:翠木;宿雨:昨夜之雨。

2.毛泽东主席年轻时写的一副对联: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套墨(清)3.最短的对联仅有两个字。据说是“九一八”事变后,为哀悼死难同胞的:

死!生?

此联中的“死”字倒着写,意即宁愿站着死也不倒着生。

4.山海关孟姜女庙前檐柱上的对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此联以同字异音的变化,描绘“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浮云长(zhang),长长(chang chang)长(zhang),长长(chang zhang)长(chang)消”的景色,被称为最奇巧的对联,历来为各方骚人墨客所凝神揣摩。

5.老字号的对联:

霜雪万里孤臣老,光芒千年正气收。

此联是康有为为天津老字号正兴德茶庄所题。当时,康有为以戊戌变法失败后无助无援的低调情感,来反衬正兴德事业前程的无限广阔。

惯受香云压,偏宜玉体陈。

上联说枕,下联讲席,相得益彰。通过女士对枕、席的青睐,以提高货品身价,起到了极佳的宣传效果。香云:原指女人的秀发,这里指美女的头部。

(马一玲)

字谜

字谜是以字为谜底的谜语。古代即有“目字加两点,不作贝(貝)字猜;贝(貝)字欠两点,不作目字猜”的字谜。谜底即“贺”(賀)字与“资”(資)字。

以下介绍几个字谜:

八十多了一横——平。

八十多了一点,六十少了一点——术。

八个蚂蚁抬棍棍,一个蚂蚁棍上昆——六。

不加口是一口,加一口是九口——井。

一口咬掉牛尾巴——告。

我心载着你,不上你的船,已在不言中,双人日下行,燕子离鹅去,马口解猜疑——您还记得我吗。

(马一玲)

同类推荐
  • 目击天安门(四)

    目击天安门(四)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
  • 论语(中华国学经典)

    论语(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四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四卷)

    本书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书中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这样,在情节的生动性方面,不能不受到史料的限制;而对读者了解历史,提供的材料是比较可靠的,有根据的。用故事化形式来讲述历史,有它的局限性。通过故事,读者只能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人物活动的片断;有的故事,可能只反映事件的现象,至于它的经济、政治的背景以及它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关系,不大可能用故事形式来详细论述。因此,它可以作为一种学习历史的辅助读物。
  • 极品小皇妃

    极品小皇妃

    ①不准干粗活,那都是家仆的事情;②不准被人欺负,你只能我欺负;③不准跟任何男人说话,就算是老爷爷也不行;④不准不吃饭,每天安排的补品都要喝完,你太瘦了;⑤在我面前不准害羞;⑥在别人面前不准大方;⑦这辈子你只能爱我看我念我一人;⑧每年都要为我生一个宝宝。筱蓝看着手里的契约,眼泪汪汪的抬头“王爷,不遵守的话怎么办?”景阳邪魅一笑,勾起她的小下巴“那你就会几天几夜下不了床……”
  • 大宋投资商

    大宋投资商

    投资是为了什么?赚钱?还有呢?大宋朝豪门之间争夺真的只是为了钱吗?商人与政治家到底有什么关系?身世成迷的年轻人如何玩转复杂的政商两界?斗豪强、逼贪官、争歌女、娶公主……
热门推荐
  • 情感与理智之名人与明星

    情感与理智之名人与明星

    这并非在侵犯明星的个人隐私;明星不是普通人,或说明星被剥夺了当普通人的权利;明星的存在仰仗着大众的滋养,那么,就得把自己,尤其是自己的私密尽可能回报给大众,这注定了是明星的‘原罪’。
  • 落樱纷纷

    落樱纷纷

    人敬我一分,我便敬他十分,人犯我一分,我便还他百分这是她的规则不可触犯的规则,可他居然贸然打破是死还是生现在她的一念之间她让他生却从此永无瓜葛。现在的她之手遮天只是一个女子而已,却让人不得不相信,这就是事实,一个女子打败了他们所有的人。美男无数却让她亿里挑一面对众多的压力,她只说我能不能一人踏边这江山万里,却最终被他折服。
  • 烙印

    烙印

    性感妖艳的冥族女伯爵,落魄的娇美女武神,父亲是黑道大佬的绝代妖姬……在主角雷瑞德征服大陆的同时,也征服了一个又一个的极品美女……
  • Tom Swift And His Giant Cannon

    Tom Swift And His Giant Cann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到古代玩一玩

    穿到古代玩一玩

    我们的女猪脚本来是xx大学大二的学生,暑假时跟团去旅游,没想到却莫名其妙的穿越了,没错……就这样莫名其妙的穿越了,好在我们的女猪脚不但是个乐天派,还身怀各种绝技,于是古灵精怪的她在古代开始了她爆笑而又快乐的生活……穿到古代好好的玩一遭……
  • 希腊女神养成记

    希腊女神养成记

    和普罗米修斯称兄道弟,和雅典娜并肩作战,和阿波罗一起淘气……身患绝症的莫汐,本以为必死无疑,却得到奇异的力量,发现自己是希腊神话中月亮女神的转世!呆萌的宙斯,腹黑的哈迪,优雅的波塞冬……到底哪个才是真爱?从一个小白女主角,成长为一代女神,究竟她能不能完成拯救地球的任务?
  • 龙王杀

    龙王杀

    一道疤痕深深的嵌在大地上,一条邪龙静静的盘在深渊中。
  • 盛世荣华之狂妄小帝后

    盛世荣华之狂妄小帝后

    一位现代天才黑客在一次宴会中穿越到古代,这到底是幸运的降临还是恶魔的到来。一个银色的小盒子,一本刻满甲骨文的石页书,不经意间回到了21世纪,一场祸事,众叛亲离。这真的是命运在捉弄她么?
  • 位面之创世为天

    位面之创世为天

    我是超级学生,华夏上将,逆天之人。就是这么无敌,你有本事来咬我?事先说一句,天都不敢动我,算了,好汉不提当年勇,就不知道你懂不懂了。
  • 蜀山剑侠传(卷四)

    蜀山剑侠传(卷四)

    《蜀山剑侠传》讲述了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人的拜师学艺和斩妖除魔的经历,他们在外出修行的过程中,经历无数的机缘巧合,获得了种种威力巨大的奇珍异宝,在和邪派的斗争中本领日渐高强,最终,在第三次峨眉斗剑中,正邪人物进行了最后的一次较量。本书共9卷,此为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