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66000000007

第7章 友情颂

人是需要朋友的,鲁滨逊飘流到孤岛上,我想他最恐惧的不仅仅是生存的艰难,孤独才是对他最沉重的负担。有一次,我在湘黔一带的森林里迷失了方向,怎么也找不到来时的路径,走来走去,总是走到刚才自己走过而且留下记号的地方。我知道,别人曾经告诉过我的,老百姓管这叫“鬼打墙”,也就是迷路了。越紧张,越找不到出路。走来走去,在绕圈子,我真是吓傻了。密林里本来光线暗淡,眼看天色黄昏,更觉得恐慌了。就在这绝望的时刻,我听到远处有人说话的声音,原来是我们一起干活的工人朋友找寻我来了。我敢保证,那是我一生中少有的感到如此幸福的一刹那。

于是,我这才理解“嘤其鸣兮,求其友声”这句诗的意思。这首在《诗经·小雅·伐木》里的古代民谣,大概是中国最早歌颂人类需要友情、需要交往、需要社会接触的诗歌了。汉代的大学者郑玄在注笺这诗句时说:“求其尚在深谷者,其相得则复鸣嘤嘤然。”他的话表明,连小鸟都懂得用它的啼声,去寻求深山老林里的同类,大家在一起进行交往,所以相见之下,充满友情的鸣啼,变得更加热烈了。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这种求其友声,促进交流的需求,应该是更加迫切的。

起初,我发现我迷了路,曾经叫喊过的,只有山林空旷的回声。后来,我想起别人教我的经验,这种时候千万不要浪费体力。于是,我在密林中徘徊,踯躅,那份孤单无援的处境,我想,除了离群索居的隐士、深山修行的高僧,或者其目的就是为了逃避现实的孤独者以外,任何一个生活在大千社会里的成员,都不愿在这个无人的森林里多待一会的。

这时,我才深刻体会到,古人为什么要唱出“嘤其鸣兮”的诗歌呢?很简单,由于在上古社会里,人稀地广,原始落后,交通闭塞,彼此隔阂。单个的人处于粗陋的自然环境之中,能力是极其有限的。生活,居住,防卫,饮食种种条件十分恶劣,特别在抵御大自然的灾害、凶猛野兽的侵袭方面,决不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甚至一个氏族所能胜任的。因此,需要朋友,彼此支援,进行交往,互通信息,便是生存一种必要手段了。于是,交流也就成了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必要因素,连上幼儿园的刚懂事的儿童,也知道要和小朋友一块游戏的。

交往,接触,了解,联谊,是人类的本能,到了现代,讲友情,已是一个人的文明的体现。友谊,体现一个人的文化心态,是精神世界的展露,也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礼貌规范。当然,也无妨说,文明程度和文化水准高的人,他的交谊能力也高。同样,精神世界丰富,重视礼仪和有教养的人,他的友情质量也绝对是值得称道的。只有孤家寡人,才把自己封闭起来。

其实,中国汉字中的“礼”字,最早的像形文字,就是画了一个人跽下来,向对方作揖,作请教状,这也说明在中国古老文化里,是把友情、交谊,与礼貌、礼仪紧密联系起来的。然而,我也难以理解,到底是由于我们国家人口过于众多而竞争加剧的缘故,还由于市场经济导致了部分人士心目中金钱挂帅的缘故,或者由于人们文化水平的下降,还是由于十年浩劫你争我斗搞乱了思想的缘故,在人际交往中,“礼”的成分渐渐淡薄,“非礼”的成分,倒多起来。

在马路上,谁碰了谁一下,说声对不起,也就可以拉倒了的。但你听到的,准是粗声浊语的互相责备的对话。在公共汽车里,拥挤是断不了的,大家将就些,到站下车了事,但谁都一肚子火,像雷管似的,一碰就炸。街坊邻里,会为鸡毛蒜皮、针头线脑的些微小节,而翻脸相向。茶楼酒肆,本是花钱买快乐的去处,年青人会为一句不爱听的话,一件不合意的事,便立刻骂天骂地,甚至大打出手。如果大家多一点“礼让”,懂得“嘤其鸣兮”求友的殷切之意,也许就把满腔怒火化解了。如果,他们也曾落到只有一个人在无边无际的旷野或森林里,找不到出路的时候,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大的火气、脾气、恶声恶气,对他们迫切需其帮助的人发泄了。

其实,我们中华民族,华夏子孙,向以“温良恭俭让”著称于世,除了“文革”期间,孔夫子不吃香,这五个字,被批林批孔臭了一顿以外,从古至今,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什么时候可以不需要温和、善良,谦恭,克俭,礼让等等品质呢?因此,这涵盖了东方社会为人处事的基本守则的五个字,是有其长远的生命之力。凡气势汹汹,来者不善,恶言恶语,与人为敌者,凡一脸官司,目空一切,自以为是,傲慢骄横者,凡无理搅理,乱搞是非,挑拨离间,行为不轨者,凡为富不仁,恃权作威,上窜下跳,丑态百出者,都是现代人际交往中的死区,善良的人避之惟恐不及,还有什么沟通可言。

所以,中国人讲“嘤其鸣兮”,还得从这五个字延伸出来。虽然枝叶纷繁,但其要领却也是许多人所共知的道理。譬如让狼和羊坐在一条板凳上,这种倚强凌弱的不公平和交往,就失去平等的意思了。譬如把狐狸放进鸡舍里,无论它把拜访的理由说得如何真诚,那露出的牙齿,说明缺乏最起码的善意。若不是建筑在诚实基础上的友谊,那必然是尔虞我诈的结果了。平等待人,以诚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才能构筑起真正的友情。

再则,友谊是个相互了解和结识的过程,因为大家都是社会人的原因,难免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的有需有求,而构成互为因果的联系。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这种彼此间需求是少不了的。但是,一,不必总记住人家对你需求的方面,二,却是必须牢记你对人家有所需求的方面。因之,求于人者不卑,施于人者不亢,高于人者不骄,低于人者不馁,保持一份正常心,便十分的重要。要知道,成功者有失败的时候,失败者也有转败为胜的机会,在战争中,谁也不可能是常胜元帅,即或是败军之将,也有卷土重来,恢复失地,重奏凯歌的一天。因此,在现代交际中,信誉和人格,是立身之本。那些言而无信者,朝秦暮楚者,一仆二主者,乃至于吃里扒外,里挑外撅,撒谎撩篇,言行不一者,总是交谊场中的匆匆过客,一旦露出丑恶的尾巴,再也找不到立脚之地。

所以,友谊这两个字看来似乎轻易,但却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因为交际交往,接触了解,提供每个人在社会网络中表现自身素养的机会。

宋代有个大政治家,也是大文学家的王安石。曾经写过一首诗,其中有这样两句,堪称是他的内心独白了:“嘤其鸣兮,乱我心曲。”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呢?因为他在宋神宗时代,靠皇帝的支持,实施变法。现在姑且不去讨论他变法的是非得失,但由于他这个人性格偏执,行为古怪,从老百姓给他起的外号叫“拗相公”,就可以了解他在变革中如何地急于求功,贪大图快,持法峻刻,不顾伤民了。加之他使用的得力干部,大都不正派,围在他身边的一群趋炎附势之徒,十之九是卑劣小人。因此,他把反对他新法的欧阳修、司马光、曾巩、苏轼兄弟统统打倒,查办的查办,革职的革职,流放的流放,坐牢的坐牢。连他的亲弟弟王安礼,也跟他一刀两断,分道扬镳。

作为政治家,他是下得去手整治的,但他也是一个文学家,文章写得漂亮,诗词做得出色,后人所封的唐宋八大家,他也是其中之一。而那些被他撵出首都开封的对立面,无一不是文章巨匠,诗坛高手,对于这些文学同行的消失,面对一帮无耻无赖、不学无术的小人们,他那文学家的心,会不感到孤独么?所以,才会生出这种“嘤其鸣兮,乱我心曲”的哀叹吧?他最后失败了,败在了他信赖的那些小人手里,这说明他在交际应对中偏信僵直的失策之处,是值得引以为鉴的。

于是,我们无妨说,人和人之间的交谊领域,实质是在舞台的脚灯前,进行一场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的竞赛。而精神世界的修养,性格品德的陶冶,生活阅历和人生磨炼,也是要深深影响一个人在交往中的气质所在,也是决定友情质量的所在。否则,酒肉朋友交得再多,也不过是用得着是朋友,用不着便一脚踢开的过眼烟云。因此,提高自己的品位,充实自己的学养,加强自己的识别能力,锻炼自己的忠诚意志,便是重要的课程。只有这样,你才能找到真正的朋友,建立真正的友情,你在这个世界上,便不会成为孤岛上的鲁滨逊那样形单影只,也不会身陷密林中走投无路。

“嘤其鸣兮”,珍惜友情!

同类推荐
  • 人生·点滴卷(读者精品)

    人生·点滴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走向南亚

    走向南亚

    腾冲是云南最为神秘和美丽的极地之一。作为热播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故事原点,这里还有更多的精彩故事。为了抗击外来侵略,腾冲人在战火纷飞的年月,用血肉之躯修筑抗战生命线。如今,为了发展经济,他们抓住机遇,奋力拼搏,成功地打通了通向南亚的交通要道,为未来的腾飞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 不是不念 只是不见

    不是不念 只是不见

    宋诗研究第一人——偃月公子,倾情写意宋诗里的最美时光。“浅笑盈然,顾盼流转,惟愿与君听风望月,看尽花开花落,赏潮起潮生。”唐诗以神韵意趣取胜,以形象丰满见长;宋诗则多有学问知识、议论说理,仔细咂摸,情韵悠长。每一阙诗词,都会说话;每一个文字,都有情感;每一个作者,都有故事。本书以此为出发点,领悟品读宋诗,写下自己对宋诗的体会和感受,启迪读者品诗不是刻意探寻事理,不是为了明辨是非,而是赏玩诗歌,感触万象,鲜活生命。在不知不觉之中,顿悟人生哲理。在诗文中寻找快乐,体验情意。
  • 沉酣一梦终须醒

    沉酣一梦终须醒

    本书的编纂收录了《红楼梦》研究史上非常有影响的学者胡适、唐德刚、高阳等“红学”研究大家关于《红楼梦》研究的经典论述,对与20世纪以来关于《红楼梦》的研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解析,从研究的流派上来分包括“索隐派”“新红学”“评论派”等,让读者对于《红楼梦》有一个全面地,多角度、多侧面的了解,对于《红楼梦》书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和文化背景等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 红色记忆:中东铁路上的中国梦

    红色记忆:中东铁路上的中国梦

    中东铁路不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进入中国的重要通道,它还是一条革命志士前往苏俄追求真理、探寻救国救民之路的秘密交通线。这条“红色之路”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本书是国内第一部以当年沿中东铁路往来于中国内地——莫斯科的中共早期领袖、革命先驱留下的红色足迹为题材创作的纪实作品。本书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张太雷、周恩来、任弼时、李立三、罗章龙、邓颖超等往来中东铁路时遇到的危险与艰辛,并由众多红色后代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这些红色故事当年秘而不宣,如今也鲜为人知。为挖掘这个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者历时七年进行采访,走过二十几个省市,寻访过百余人。
热门推荐
  • 呆萌小甜心:校草大人,吃定了

    呆萌小甜心:校草大人,吃定了

    “冥夜辰,你,你,干什么!”“哦,我要教训某只不听话的小狐狸!”“什么?……唔”话还没说完,就被某人强吻了!“以后,说错话就强吻,如果,以后你愿意主动献吻的话,我还是可以接受的!”“你说什么?呸!我才不会主动献吻呢!”“嗯!你说什么,再说一遍!”冰嫣梦知道自己说错话了,撒腿就跑,可是还是被冥夜辰抓住了。被他一拉,就圈在怀里。冰嫣梦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某只“大灰狼”强吻了,周围的温度瞬间上升了。“唔……”她被冥夜辰吻得头重脚轻。冥夜辰满意似的舔了舔嘴唇,某只小狐狸脸上泛起了红晕,冰嫣梦叫了一声,谁知道这一声勾起了某只“大灰狼”的欲望,他俯身问:“还想不想……,话没讲完,又吻了下去,“唔…唔……
  • 凌云近天

    凌云近天

    凌渡河,缪苍生,云台近,逆乾坤。爱恨情仇一瞬,快意恩仇一生。
  • 圆圆的梦

    圆圆的梦

    圆圆,一个甜蜜的名字,小女孩童真的名字。巫女圆圆,一个长不大的巫女,发现了自己的姐姐,解开了巫女族与天翼族的结。圆圆由天真走向黑暗,为姐姐复仇!
  • 穿越时空——玉佩之缘

    穿越时空——玉佩之缘

    因一块玉佩莫明的就把我带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古代王府里,更让我遇到一生梦想的白马王子,本以为可以和他平平静静地过一生,没想却........
  • EXO:小丑的世界

    EXO:小丑的世界

    谁说这世上只有乖小孩能说话,我的小丑要撕掉笑脸中的虛假,擦掉微笑上扬的嘴巴,裝上鮮血淋漓獠牙,用我们的方式,咬得你只剩殘渣。大人们永远用微笑把自己催眠,逢場作戏就活灵活现,从来没改变。一成不变裝著笑连,所有诚实都快被消灭,这种世界我不想了解。胡言乱语也可能成为思想主張,伪装善良酝酿著背後毀坏力量,梦像沾上灰尘的翅膀。不管路途多么漫長,无论大家怎么说,我们始终向前飞翔。我们的信念,我们自己来守护。
  • 黑色危机

    黑色危机

    奇怪陨石的出现,使地球上的人类,身体抗体细胞不强烈的人沦为了恐怖的丧尸。基因的不同使人们在末世里面的战力不同。李宇森的基因是最垃圾的,也是最强大的,就让我们来拭目以待吧!
  • 名门世家:嫡女医圣

    名门世家:嫡女医圣

    大娘设计陷害,姨娘处处刁难,机缘巧合之下,现代医学世家陆薇薇代替苏雨薇重生于世。什么?他们要将她交给全身瘫痪的皇子?什么?还要她对她们感恩戴德?你们城里人真会玩……且看,身为落魄嫡女的她是如何斗智斗勇,为娘亲争夺正妻之位,觅得如意郎君,站在人生巅峰。
  • 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

    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柯杨的咖啡馆

    柯杨的咖啡馆

    咖啡师玛丽亚是个不会说话但技艺出众的绝色美女,收留她的是KEYCOFFEEHOUSE的主人柯杨和他最好的搭档肖景,他们一个内敛冷峻,一个热情阳光。甜美的店员许呈露也是店里的大红人。咖啡店中开设了“KEY便利屋”,专为你解决各种疑难杂事。玛丽亚也提供倾听服务。杂货铺老板、富太太、无计可施的宅男都来这里寻求帮助。但是只有你,才会知道关于咖啡店自己的故事:柯杨为何只求经营咖啡店,肖景又有什么事情瞒着他?玛丽亚和失忆顾客许呈露的出现使柯杨、肖景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们的出现是巧合还是被安排的?他们能否拯救人类免于机器人的控制?《玛丽亚》三部曲第一部《柯杨的咖啡馆》,揭开序幕。
  •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一名《醉古堂剑扫》,十二卷,格言警句类小品文。本书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集,内容主要阐明涵养心性及处世之首,表现了隐逸文人淡泊名利,乐处山林的陶然超脱之情,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此书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为中国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本书被专业人士评为“端庄杂流漓,尔雅兼温文,有美斯臻,无奇不备”。被大众称之“或刺取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竞相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