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是城市的脸面,更是国家的脸面。所以我们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的公民,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礼仪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也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每个人的言谈举止都体现出他的行为是否文明,是否合乎礼仪。讲得轻一点,人们之间在相互交往中,特别是在与外国人交往中,如果不注重文明礼仪,会被人家耻笑。
礼仪是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法律、制度属于社会规范的底线,虽然重要,但它们毕竟只是社会的一些最基本、最重要的规范,而无法包含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1.仪容仪表礼仪
青少年的日常着装要符合年龄特点,特别是要符合我们学生的身份,整洁大方。少先队员、共青团员依照规定佩戴红领巾或团徽。不化妆、不戴饰物、不烫发,男生不留长发。
参加集会、听讲时坐正立直。坐正:头正颈直,上体与座椅靠背基本垂直。立直:抬头挺胸,上体、双腿与地面垂直。行走稳健:行走姿势正确、步幅适中,稳健有力。在楼道、教室行走时,慢步轻声;在街道上,靠右行走;不摇肩晃臀,不多人勾肩搭背行走。
谈吐举止要文明,这是我们青少年仪表礼仪的综合要求。与人交谈时,态度诚恳,语言文明。待人接物时,表情要自然,动作要大方。
2.体态语言礼仪
所谓的体态语言礼仪其实就是我们的身体语言,说话时的一些动作行为等。体态语言最重要的是要自然、适宜。常见的体态语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微笑。微笑是对他人表示友好的表情。最美的微笑时不露牙齿、嘴角微上翘。
鞠躬。这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个人对群体的礼节。行鞠躬礼时,脱帽、立正、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然后身体上部向前倾斜自然弯下,低头眼向下看。有时为深表谢意,上体前倾可再深些。
握手。这是与人见面或离别时最常用的礼节,也是向人表示感谢、慰问、祝贺或鼓励的礼节。握手前起身站立,脱下手套,用右手与对方右手相握。握手时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
一般情况下,握手不必用力,握一下即可。老友间可握得深些、久些或边问候边紧握双手。多人同时握手不要交叉,待别人握后再伸手,依次相握。
招手。在公共场合远距离看到相识的人或送别离去的客人,举手打招呼并点头致意。
鼓掌。是表示喜悦、欢迎、感激的礼节。双手要有节奏地相击,鼓掌要适时适度。
右行礼让:在校园、上下楼梯、楼道或街道上行走时,靠右侧行进。遇到师长、客人、长、幼、妇、残、军人进出房门时,主动开门侧立,让他们先行。
3.升国旗、唱国歌礼仪
升国旗、唱国歌时,我们青少年一定要庄重。参加仪式时衣着要整洁,系好衣扣、裤扣,戴好红领巾,脱帽,面向旗杆方向立正站好。不得交谈、走动或做其他动作。升国旗奏国歌时,面对国旗行队礼或注目礼,直到国旗升至杆顶。
少先队队礼:立正站直,右手五指并拢,高举头上,眼睛注视受礼者,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国歌是音乐形式的国家象征。唱国歌时要立正站好,目视前方,神态庄重,歌词正确,音调准确,声音洪亮。
4.交际礼仪
在人际交往中,一些礼仪也是万万不能忽略的。比如学会用尊称。长辈、友人或初识者称“您”。对师长、社会工作人员要称呼职务或“老师”、“师傅”、“叔叔”、“阿姨”等,不直呼其姓名。
还要学会用文明用语,如对他人提出要求时说“请”;与人打招呼时说“您好”;与人分手时说“再见”;给人添麻烦时说“对不起”;别人向自己致谢时回答说“没关系”;得到别人帮助表示感谢时说“谢谢”。
5.校内礼仪
所谓校内礼仪,就是指在校园中常用的一些礼仪。具体有:
进校第一次见到师长,要止步立正鞠躬问好:“老师好!”“校长好!”人多时,可以点头示意问候。见到同学,可点头致意,招手问好。
上下课要起立。站在座椅一侧,双手自然下垂,向老师行注目礼。课上准备提问或回答问题要先举手。正确的动作是:端坐座位上,右肘放在桌面上,上臂上举,右手五指并拢,指尖向上等老师允许再起立发言。
进入老师办公室或居室喊“报告”或敲门,声音以室内人听见为适度。在社会交往中,进入他人房间也须先敲门,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入内。
6.迎宾礼仪
在家里或者学校,都可能遇到招待宾客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宾客来访,要起立迎接,面带笑容,并主动问候:“您好!”“欢迎您来!”回答客人提问要起立。还应该主动为客人让座、送水;客人与家长谈话时要回避;客人离去的时候,应该起身送至门外。
7.家中礼仪
在家中,我们也应该讲礼仪的,不要以为是亲人就可以随随便便,某些礼仪还是不能忘的。比如就餐时,先请长辈入座,自己方可就位,就餐中也要礼让他人。
离家前,要向家长打招呼:“我走了,再见!”放学回家要说:“我回来了!”见家长出门或回家,要主动打招呼。
我们青少年一定要做到:互敬、互信、互学、互助、互爱、互让、互勉、互谅。
青少年朋友们或许觉得这些礼仪有点复杂和多余,可是,礼仪文化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讲求礼仪的人不仅是不受欢迎的人,因为不受欢迎,肯定会让你的人际关系受到影响,没有了人脉的资源,你的人生之路怎么会一帆风顺呢?所以做一个懂礼仪的好孩子,大家都会乐于帮你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