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虚谨慎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谦虚指虚心、不自满,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它包括两个要素:虚怀若谷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谨慎则是指细致严谨、小心慎重,有严密的科学态度和很强的责任心。
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意思是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谨慎能得到益处。这是我们历代中华儿女总结出来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事实上,古往今来,对人类作出重要贡献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大都是谦虚谨慎的人。
我们为什么要提倡谦虚谨慎呢?因为,人们对于新事物总是有一个从无知到有知、由浅入深逐步认识的过程。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是无限的,而一个人无论多么聪明,多么有才华,他的知识和本领也是非常有限的。
因此,每个人都应持谦虚态度,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一个人无论经验多么丰富,在错综复杂的客观事物面前,对问题的认识和处理也难免失于偏颇。
作为青少年,我们在待人接物和处理问题时,一定要持谨慎态度,切忌急躁轻率、鲁莽冒失。
一个谦虚的人,有自知之明,能够比较清醒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能够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意见,能够正确处理个人和他人、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一个谨慎的人,为人严谨慎重,观察事物深入细致,分析问题缜密周全,待人接物热情而不轻浮。
法国化学家安德烈取得了成就时,他也非常谦虚谨慎。他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欧文斯学院专门为他设立了有机化学的教授职位,格拉斯大学选他为名誉博士,这许多荣誉丝毫没有改变他的谦虚谨慎的为人。
俄国哲学家、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过:“一切真正伟大的东西,都是淳朴而谦逊的。”世上凡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凡是真正的伟人俊杰,无一不是虚怀若谷、谦逊谨慎的。谦虚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谦虚谨慎的对立面是骄傲自满。骄傲自满的人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听不进不同的意见,不接受新事物,有了点成绩就停步不前,盛气凌人。
比如,有的人学习上有了点收获有了点名气,就洋洋自得起来;有的人事业上有了点成就或者有了点荣誉,就忘乎所以。殊不知,骄傲是无知的别名,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谦虚的人,虚心而求实,所以也往往是谨慎的人。谨慎的人,深思而熟虑,所以也往往是谦虚的人。谦虚谨慎的人,才持重稳健,足智多谋。
具有谦虚谨慎品格的人不喜欢装模作样、摆架子、盛气凌人,而是能够虚心向他人学习。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说过:“每个人都是你的老师。”
杰斐逊出身贵族,他的父亲曾经是上将,母亲是名门之后。当时的贵族除了发号施令以外,很少与平民百姓交往,他们看不起平民百姓。
然而,杰斐逊没有秉承贵族阶层的恶习,而是主动与各阶层人士交往。他的朋友中当然不乏社会名流,但更多的是普通的园丁、仆人、农民或者是贫穷的工人。他善于向各种人学习,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有一次,他和法国伟人拉法叶特说:“你必须像我一样到民众家去走一走,看一看他们的菜碗,尝一尝他们吃的面包,只要你这样做了的话,你就会了解到民众不满的原因,并会懂得正在酝酿的法国革命的意义了。”正因为他的谦虚谨慎,才造就他成为一代伟人。
需要注意区分的是:谦虚不等于自卑。谦虚的人自尊而尊人,虚心以求实,看到自己的不足后,振奋精神,努力进取;自卑却是过低地估计自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与信心。谨慎则既不是胆怯和懦弱,也不是谨小慎微,畏缩不前,而是有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严密的态度。谨慎往往要和勇敢结合在一起,表现为胆大而心细,讲究策略而又注重成效。
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最容易产生骄傲自大的心理,如考试又进步了,老师表扬我了等。面对这样的情况时,青少年大多喜欢吹嘘自己,而从来不会反省自己哪里做得还不够好。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就而得意忘形,要知道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只有保持谦虚的学习态度,才能不断进步,不断超越自我。
实践表明,一时反骄破满容易做到,而一生反骄破满则很难。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学习,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认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永远保持清醒头脑,才能永远地保持谦虚谨慎的好品德。
亲爱的青少年朋友,让我们力戒骄满,虚心求实,在人生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更稳健的步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