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人,不会任何乐器,不会唱歌,更不会作曲,然而,他却是一家国家级音乐刊物的总编辑,是全国有名的音乐评论家。每当有人问起他是如何走上音乐评论这条道路的时候,他总会讲述一个他自己的亲身经历。
那一年,他刚大学毕业,在一家报社当新闻记者。有一天,他正在赶写一篇文章,编辑部主任把他叫到办公室说,今天晚上有一场很重要的音乐会,可是,报社的音乐评论员突发急病,正在医院里做手术。因此,报社决定派他去参加音乐会,并写出一篇评论员文章,明天见报。
他不是学音乐的,对音乐更是一窍不通,怎么能写出评论文章来呢?想拒绝,因为是新人没这个胆量;想接受,又担心不能胜任。主任见他不说话,就问他是不是有什么困难。他说恐怕完不成任务。没想到主任听后笑了笑说:“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船到桥头自然直。你们这些大学生,头脑来得快,我相信你会克服困难,写出一篇很像样的评论员文章的。”然后,主任摆了摆手,容不得他再说什么话,就把他打发出去了。
当天晚上,对音乐一窍不通的他愁眉苦脸地坐在剧场中,而剧场另一边,他清楚地看到了另一家日报的音乐评论员。那个人跷着二郎腿,微闭着双眼,脑袋随着音乐的节奏微微晃动,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明天,他们的报纸上肯定会出现他的文章。可是,自己的任务该怎么去完成呢?
音乐会快该结束了,他的脑袋像计算机一样地运转着。突然,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舞台上的大幕刚一拉上,他立即冲到后台,找到了一位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他向她自报了家门,说明了自己面临的困难,坦诚地向她求助。他说:“实际上,我是在请您帮我写这篇评论员文章。我想,您是会帮助我这名新手的。”
小提琴家望着他笑了,喝了一口水,便开始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他一边听着她的讲解,一边快速地记着笔记。他心里在想:“我的那位记者同行,不管他的文采有多么好,他的阅历有多么深,他对音乐的理解有多么透彻,他的观点有多么新鲜,他都不可能写出比我更好的文章,因为他在音乐上的造诣不可能超过我面前的这位音乐家。本来我和他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可是我站在了这位著名的音乐家肩膀上,借了她的力,用两个人的智慧,而其中一个人的音乐知识显然比他强得多。”
第二天,两篇评论文章同时见了报。圈内人士都惊呼发现了一名新的音乐评论之星。这一炮打红后,报社领导就让他担任了专职的音乐记者。他运用第一次成功的经验,再加上不断的学习和钻研,几年后,他逐渐成为被大家公认的音乐评论家,以至最后担任了这家全国性音乐杂志的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