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4400000023

第23章 挥手之间

◆文/方纪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清早,从清凉山上望下去,见有不少的人顺着山上大路朝东门外飞机场走去。我们《解放日报》的同志也纷纷下山,加人向东的人群,一同走向飞机场。

人们的心情很不平静。两个星期来形势的发展真如天际风云,瞬息万变,表现了一个历史转折时期特有的复杂关系。记得八月十日夜间,新华社的译电员带着刚刚收到的日本投降的消息,一路喊着从我们的窑洞门前跑过,不到天亮,这个消息便像一阵风传遍了延安。第二天晚上,南门外新市场上便出现了群众自发的庆祝集会。卖水果的农民把一筐一筐的花红果子抛向空中,喊着让人们吃“胜利果实”,有些学校的学生把棉袄里的棉花掏出来,扎在棍子上,蘸着煤油点起火把来,在大路上游行。

当时群众对抗战胜利的热烈心情是谁也不会觉得过分的。但是过了两天,令人激愤的消息接连传来,蒋介石下令不准八路军、新四军受降……新的内战危机忽然又迫在眉睫了。毛主席八月十三日做了报告(即《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指出“内战危险是十分严重的,因为蒋介石的方针已经定了”。

那几天,不要说那些烧棉花的人不免后悔,大家心里也都憋了一肚子气,把胜利的欢喜化为对蒋介石的愤怒了。

八月二十七日,延安飞机场上飞来一架美国飞机,那是美国特使赫尔利和国民党政府的代表张治中将军来了。来做什么?“还不是缓兵之计!”人们私下这样议论。当天夜里,党支部忽然传达了中央关于和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思想上说什么也转不过弯来,何况是毛主席要亲自去重庆!当时心里像压上一块石头,点着一把火,又沉重又焦急,通夜不能入睡。

那天夜里,延安的许多同志,各个解放区的许多同志,也许都是在焦急和不安当中度过的吧?谁不知道蒋介石是个最无信无义的大流氓?谁不知道美帝国主义在支持蒋介石政府挑动中国的内战?赫尔利假惺惺地跑到延安来,显然也是心怀叵测的。

当时的情形真是令人不安。不少同志气愤地说:谈判自然可以,这无非表示蒋介石和美帝国主义不能不承认我党所领导的人民力量的强大。不能不承认中国人民的强烈的和平愿望,不能不承认苏联战胜法西斯以后国际形势更有利于和平民主罢了。但是毛主席不能去。要谈判,请他蒋介石到延安来,咱们保证和“西安事变”一样,有来有去;谈不成不要紧,要打仗,战场上去见高低。有不少老同志感情深重地说:自从上了井冈山,毛主席就没有离开过我们一步,五次反“围剿”,万里长征,八年抗战、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军队和自己的根据地,如今,却要亲自去重庆和蒋介石谈判!

但是党中央决定了,通知也说得清楚,这是斗争。在当时的形势下,我党中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是符合全国人民的要求的。要是蒋介石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拒绝和谈,发动内战,他就是自取灭亡,革命胜利还会来得更快一些。

这正是我们党在决定国家命运的重要关头所采取的唯一正确的方针。所表现的大公无私的态度。毛主席亲自去重庆,更是为国家民族而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大义大勇的行为。单是这一点,已经是可以昭革命之大信于天下了。

送行的人群陆续朝飞机场走去。出了东关大街,转过一个山嘴,不远就是飞机场。机场上停着一架绿色的军用座机。记得修飞机场的时候,延安的许多同志参加了劳动,把凿得平平整整的大石头一块块从山上拖来,一块块按直线铺平,放稳,砸结实,几十个人拉着大石滚子碾来碾去,还唱着歌,喊着号子。当时人们都很兴奋,劳动得特别卖力气,心里想着,延安修飞机场了,咱们也要有飞机了,抗战形势要发生重大变化,胜利快来了。

是的,胜利来了,可是人们所盼望的经过流血争取的独立自由和平民主的生活又要为蒋介石和美帝国主义所破坏。为了制止这种灾难,保卫人民的权利,实现人民的愿望,毛主席要从延安的同志们修建的飞机场上动身到斗争的最前线去。

飞机场上人越来越多,一会儿就聚集了上千人。但是都沉默着。整个机场上空气十分严肃。就像在前线战斗将要打响以前的一刹那。

汽车的马达声清晰地传来。人们一齐转过头,望着大路。一辆吉普车转过山嘴。驰人机场。车上跳下周恩来同志和王若飞同志,后面跟着国民党的代表张治中将军。接着又是一辆吉普车驰来。车上跳下一个美国人,戴黑眼镜,叼着纸烟,衣服特别瘦,特别短,这使他显得脸比胸膛还宽,腿有上身的两倍长,这就是美国的所谓“特使”赫尔利了。

不一会儿,人们又听到汽车的马达声,一辆延安人都熟悉的带篷子的中型汽车转过山嘴,朝飞机场驰来。立刻,人群像平静的水面上卷过一阵风,成为一个整体朝前涌去。汽车停住,车门打开,机场上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毛主席走下车来。和平日不同,新的布制服,深灰色的盔式帽,整个装束像出门做客一样,引起人们一种离别的依恋之情。

在延安人的记忆里,主席永远穿着干净的旧灰布制服,布鞋,戴着灰布八角帽。他的魁梧的身形,温和的脸,明净的额,慈祥的目光,热情而有力的声音,时时出现在会场上,课堂上,杨家岭山下的大道边。主席生活在群众中间,生活在同志们中间。主席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人们都是熟悉的,理解的。人们,怀着无限的信任和爱戴团聚在他周围,一步不能离开,也一步不曾离开。如今,主席穿上做客的衣服,要离我们远去了!

一霎时,人们心里像海上波涛般起伏汹涌,千百双眼睛热切地投向主席身边。主席在汽车边站定,慈祥地望着全体送行的人,目光经过每一个人的脸,好像所有在场的人他都看到了。他脸上露出一种亲切的微笑,向人们点点头。

站在前面的中央负责同志们迎上前去。主席伸出他那宽大的手掌,跟大家一一握手道别。主席的脸色是严肃的,从容的,眼睛里充满了无限的关切和鼓舞之情。然后望着所有送行的人,举起右手,用力一挥,便朝着停在前面的飞机一直走去。

机场上人群静静地立着,千百双眼睛随着主席的高大身形移动,望着主席一步一步走近飞机,一步一步踏上飞机的梯子。主席走到飞机舱口,停住,回过身来,向着送行的人群,人们又一次像疾风卷过水面,向飞机涌去。主席摘下帽子,注视着送行的人群,像是安慰,又像是鼓励。人们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只是拼命地挥手。

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一点一点的,等到举过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在空中,一动不动了。主席这个动作给全体在场的人以极其深刻的印象。这像是表明了一种思索的过程,作出了断然的决定。主席完全明白当时人们的心情,而用自己的动作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这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性的动作,概括了历史转折时期领袖、同志、战友和广大革命群众之间的无间的亲密,他们的无比的决心和无上的英勇。

请感谢我们的摄影师吧,他为人们留下了这刹那间的永久的形象,这无比鲜明的历史的记录。正是这挥手之间表明了一种深刻的历史过程,表现了主席的伟大性格。愿所有的人从这张照片上能够理解和体会,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们国家处在十字路口,处在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决定胜败的斗争的严重时刻,我们的党和毛主席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飞机的发动机响了,螺旋桨转动起来。随着这声音,人们的心猛烈地跳动起来,眼睛一刻也不离开这架就要起飞的飞机,任凭螺旋桨卷起的盖地的尘砂遮住了眼睛。这架飞机该有多大的重量啊!它载着解放区人民的心,载着全中国人民的希望,载着我们国家的命运。

主席的面容出现在飞机窗口,人们又一次涌上去,拼命地挥手。主席把手放在机窗的玻璃上。直到飞机转了弯,奔上跑道,升到空中,在头顶上盘旋,向南飞去,人们还是仰着头,目光越过宝塔山上的塔顶,望着南方的天空,久久不肯离去。

以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毛主席在重庆住了四十三天,最后才签订了《双十协定》。从《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关于重庆谈判》一文的注释里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为了顾全大局,为了实现全国人民和平民主的要求,我们党做了怎样的有原则的让步,进行了怎样的针锋相对的斗争。

以后是在战争中了。蒋介石撕毁了他亲手签订的《双十协定》,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向解放区大举进攻。解放战争全面打响了。一个夜晚,在承德前线读到从北平“军调部”来的一位同志抄在小本子上的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我们从这里仿佛看到了决定历史命运的真正力量,听到了革命前进的脚步声。我们在前线,在炮火声中,在闪耀的火光里,望着战士们持枪跃进的身形,这首词的思想和情绪成为触手可及的形象。我们置身于词的境界中了。词里的每一个字,如同火炬一般燃烧起来,整个前沿阵地刹那间一片通明。解放战争的炮火正在摧毁旧中国的一切黑暗势力。敌人看来是强大的;但是决定历史命运的不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而是人民自己,是当代的“风流人物”!

记得初到前方的时候,部队的同志告诉我:八月二十八日清早,部队上传达了毛主席亲自去重庆谈判的通知,当天十点钟,所有的战士都翘首西望,向天空中寻找那架从延安起飞的飞机,谛听着飞机的声音,他们像是当真听到了这架飞机隆隆的声音。那时候,我们的战士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啊!他们握紧手里的武器,等待事情的结局。以后,战士们的武器就真在发挥自己的威力了。于是在震耳的炮声中,我们不禁齐声朗诵起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十几年来,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常常出现在眼前:主席的魁梧的身形站在飞机舱口,用坚定的目光望着送行的人群,宽大的手掌握住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慢慢举起,举起,然后用力一挥,停在空中……在他面前,无数的战士正朝着他所指的方向奋勇前进。

选自1960年10月号《人民文学》

心灵感悟

方纪的这篇散文记叙了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毛主席离开延安到重庆去同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延安广大干部和群众去飞机场送行的情景,描绘了人民领袖的伟大形象,表现了人民与领袖之问的深厚感情。

同类推荐
  • 孤独的人都要吃饱

    孤独的人都要吃饱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治愈系美食故事;第二章为励志随笔;第三章介绍美食溯源;第四章则是光陆怪离的美食童话。每篇文章都围绕着一个食材主题展开,绘声绘色的讲述一个个温暖的美食情感故事。每个人都无法做到不食人间烟火,所有的爱恨情仇、功名利禄,不过是一场云烟。人生在世,不如只求顿顿吃好。唯有美食不会拒绝孤独的人。
  • 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上册)

    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上册)

    上世纪80年代,有识之士提出了现当代文学的整体观问题,并力图贯通曾被政治意识形态“阻隔”的现代与当代文学的历史。“整体观”或者“20世纪文学”的构想是带革命性的,它使现当代文学史的写作掀开了新的一页。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却发现,在获得了一种宏观学术视野的同时,或者在被输入了一个新思维框架的同时,我们并没有真正获得如何“贯通”和将整体观“具体化”的途径,整体观也还没有真正渗透进文学史的骨骼和血脉之中。因为我们需要追问:究竟在哪些重大问题上,现、当代文学原本就是贯通着的?对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来说,这就形成了一个有待于不断发现的学术空间。
  • 一带江山如画:古诗词里的山水故人

    一带江山如画:古诗词里的山水故人

    站在无数前人吟咏过的美丽山川的面前,忽然觉得自己是如此渺小,如此微不足道。所幸,美丽的山水并未嫌弃我们这些粗鄙的后来者。它们仍然以宽广博大之胸怀,拥抱每一个来访者。于是,它们只能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吵吵闹闹的话语声中,想起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怀念王湾的“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思念王维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 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似水的流年,律动着如风的往事,撩拨着无痕的记忆。经典的散文恰如这似水的流年,勾起诸多往事和记忆。一篇短短的散文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因为它的到来应当属于灵魂的澄清和精神的拯救。正如人们常常形容可以使我们迅速摆脱困境的那棵稻草,虽微不足道,但很有力量。这本书正有这种震撼心灵的法力。
  • 点滴人生

    点滴人生

    这是一部日记体的散文集,收录了作者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随笔心得和纪事,内容丰富,涉及家庭、生活、人生、情感、立志等内容。每一篇三五十个字,字数虽少,但表达的思想内涵却很深厚,作者以此种形式来抒发对祖国、对生活的爱,对人生的深入思考,对人有很深的启迪作用。
热门推荐
  • 魍魉传之魉行天下

    魍魉传之魉行天下

    “当——当”钟声呢喃,人们回头,空洞的眼眶流出泪来……
  • 无尽的荣耀

    无尽的荣耀

    我们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永不止步!人因梦想而伟大,因荣耀而闪光!梦想与荣耀,把那些落在路上的伤疤与眼泪变成你的骄傲与勋章!
  • 彼岸花开依沉默

    彼岸花开依沉默

    你总在繁华落地之际,嫣然一笑,然而你却看不见我,而我却悄悄地为你细晓吻在你脸庞花瓣。微微一抬头,让繁华从你脸颊滑落,这一刻,美丽且悲伤。你的伤心,我画也画不出来。伤心鸿影,爱已惘然。韶华白首,终究逃不过那生死轮回。奈何,奈何,几度秋了?
  • 小鬼,请叫我姐姐

    小鬼,请叫我姐姐

    姚晴气恼,那个小自己六岁的小鬼居然整天纠缠着自己。无奈版:“小弟弟,你应该叫我姐姐吧,怎么能叫我晴儿呢。这样可不礼貌哦!”流汗版:“晴儿,我和你说,男人的话一句都不能信,你怎么就这么容易上当呢,太不让人放心了。”男孩看着姚晴一脸无辜地说。
  • 浅浅爱情

    浅浅爱情

    一天,林浅喝醉了。“部长,”林浅朝着傅子遇喊道,“唔?”傅子遇疑惑的看着林浅,“我喜欢你,我能做你的女朋友吗?”林浅紧张的看着傅子遇说道,“送上门的羊狼会拒绝吗?”傅子遇看着林浅反问道,“什么意思啊部长?”林浅没听懂,“别叫我部长,叫我子遇,”傅子遇低头看着林浅说道,“啊?”林浅还是没听懂,“你怎么这么笨呢,”傅子遇看着林浅有点无奈,“那是因为,唔~”没说完的林浅惊讶的看着吻住自己唇的傅子遇。
  • 奇闻异录

    奇闻异录

    不知你可曾听过,老人们一遍又一遍讲述着的,那一个个关于妖魔鬼怪们的,凄凄惨惨戚戚的故事,你只当这是故事,可你不知,这些,就在你身边。
  • 时间没有等我

    时间没有等我

    进化了一万年的人类成为了宇宙的霸主,18星系就是人类的游乐场,居住区。活了一万年的夏阳要如何面对?
  • 黑心

    黑心

    故事以一次矿难为背景,刑警支队长海小安牵头破案,通过对一具无头尸源的寻找,意外遇上了潜逃多年的人贩子宋雅杰,被杀的郭德学正是她的男人,她还借卵给海小安的继母生了一个女孩。鬼脸砬子煤矿卐井透水事故发生,黑心矿主为掩盖矿难真相策划了炸井……刘宝库替真正的矿主幕后老板当矿长,直到最后老板才走到前台来……本书表现了人民警察伟大的品质,和为正义做出个人牺牲的精神。
  • 君子堂日询手镜

    君子堂日询手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呆妻逃婚99次

    呆妻逃婚99次

    “喂,女人,我给你三个数的时间考虑,你若是嫁我,劳资宠你上天;你若是不嫁,劳资直接拎你去民政局,然后宠你上天。”某女“我现在还有事,待会儿再说吧,嘿嘿,失陪了。”某男一把拎住女人:“去了民政局再说。”某女欲哭无泪“顾安笙,你丫就是一混蛋。劳资要悔婚!悔婚!”顾安笙撇了一眼正在乱扑腾的女人,悠悠开口:“结婚证已经被我烧了。”某女“emmmm”→【简介无能,欢迎入坑】←→【小虐怡情?宠到上天】←→【禁止转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