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4200000008

第8章 :师长与政委

129师第一任政委

129师政治部主任(后改称师政委)张浩曾经在****党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只因为英年早逝,以致后人对他了解得不多。

张浩原名林育英,是****的堂兄。虽然现在****的名字几乎妇幼皆知,但在当时,林育英的名字却要比****的名字响亮得多,实际上****去黄埔军校学习还是由林育英促成的。

林家参加革命的人中,除了林育英、****外,还有林育南。林育南是林育英的胞弟,曾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书记,又担任过中国苏维埃中央准备委员会秘书长。****六届四中全会后,在上海东方旅社被国民党特务逮捕,1931年2月7日,在上海龙华刑场被杀害。林家三兄弟中的****也曾在作战中头部中弹,造成植物神经紊乱。大难不死的****,凭着自己出色的指挥才能,成为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当然,****后来的死与他这两个堂兄的死在****党史上已经有了完全不同的意义。

林育英早在1922年2月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4年秋,和李求实一起到莫斯科共产主义大学学习,一年后返回中国,化名林春山。在上海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又出任****汉口********。1927年,当******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发时,林育英以****湖南省委委员的身份结识了******,此后,他又在上海、东北从事秘密工作,出席过****六届三中全会。1930年12月,他在抚顺的火车上不幸被捕。

被捕后,林育英受尽了各种刑罚,鞭子抽,皮带打,坐老虎凳,更残忍的是寒天腊月被泡在冰水中,真是欲活不能,欲死无门,受尽百般折磨,但他始终没有开口。敌特对他施以13个月之久的刑讯,终无所获,只得将其释放。

从此,林育英的身体就一直不好,常常是百病缠身。所以,林育英给人的第一印象总是带着一种病态。后来,他被****中央送往莫斯科,一边治病,一边担任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

再后来,也正是他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帮了******一个大忙。

林育英第二次从苏联回国时,正是中国共产党面临分裂的紧要关头。

当中国工农红军经过艰苦的长征,终于摆脱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红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实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会师后,原本要松一口气的红军将士,没想到又将面临一场来自内部的分裂斗争。

以张国焘为********、陈昌浩为政委、徐向前为总指挥的红四方面军的实际军权,掌握在张国焘手中。红四方面军比红一方面军幸运的是在长征途中它受的损失比红一方面军要小得多,会师时,红四方面军有约8万人之众,比只有3万多人的红一方面军多了1倍多。

素有权力欲的张国焘此时拥兵自重,公然另立中央,将整个红军置于分裂的边缘。在******主张“北上抗日”时,张国焘提出的却是“向南攻打成都”,与******的主张南辕北辙,夺权野心立见。

纵观整个****党史,可知这是一个极其关键的时刻。没有这一次斗争的胜利,很可能就没有后来整个中国革命的胜利。

在这关键时刻出现的一个关键人物就是林育英。

林育英于1935年12月及时地赶到了陕北瓦窑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场。他带来了共产国际“七大”精神。没有任何文字的东西,只有从他嘴里讲出的条条款款。

为防不测不给敌人留任何把柄,林育英在临行前把共产国际“七大”文件背得滚瓜烂熟,将文件完全“印”在了脑子里,然后,以一个小商人的身份,经蒙古,穿沙漠,到达了陕西。

由林育英来协调双方是非常合适的。林育英既是******的老朋友,又是张国焘的老相识,他和双方都能心平气和的说上话。共产国际“七大”是支持以******为首的****中央的路线而不是张国焘自封的“****中央”的路线。

同时,林育英的态度也很明确,他支持******,这样张国焘不得不取消他的“中央”,而“一切服从共产国际的指示”。

在这场斗争中,林育英的作用是非常重大的。

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中,记述道:

“林育英到达陕北后,立即致电给我,大意是:他和王明等曾参加1935年7月间共产国际大会,大会对中国问题的讨论,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策略的决定。他奉命携带密码,经蒙古来寻找红军,已于某日到达陕北,完成了第一步使命。”“接着,林育英的电报源源而来,主要是告诉我们共产国际改采新政策的经过,并提出党内团结的步骤。”林育英的作用还可以从他的电报中进一步看出:

请转电四方面军国焘同志:

共产国际派我来解决一、四方面军的问题,我已会着******同志,询问一、四方面军通电甚(少),国际甚望与一、三军团建立直接的关系,我已带有密码与国际通电,兄如有电交国际弟可代转,再者我经过世界七次大会,对中国问题有详细新的意见,准备将我所知道的向兄传达。

林育英从苏联回国后,为了保密,他用了“张浩”这一化名,并在出任129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时,沿用了这一化名。1938年1月,因为健康的原因,他不得不离开129师,回到延安,他的职位由******接替。

回到延安后,林育英的身体仍然不见好转,1942年3月6****病故于延安。******、朱德亲自为他执绋,******还亲笔为他的墓碑题写了“张浩同志之墓”六个大字,由此可见******对张浩的敬意与怀念。

“刘邓”十三年

当刘伯承以94岁高龄在北京逝世后,在他的遗体告别仪式上,第一个走向遗体的,是被人们叫了将近50年的“刘邓”的另一半——******。

一篇《悼伯承》,将******对刘邓间13年的生死相伴、半个世纪的战友情谊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悼伯承》中写道:

人们习惯地把“刘邓”连在一起,在我们两人心里,也觉得彼此难以分开。同伯承一起共事,一起打仗,我的心情是非常愉快的。

1938年1月5日,中央军委任命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为第129师政治委员,129师原政治委员张浩因病回延安另行安排工作。从此,刘邓开始了长达13年的合作。

刘、邓两人能够“非常愉快的”合作达13年之久,不能不使我们注意到他们两人身上的许多共同之处。被人们用“刘邓”联在一起的这两个人同是四川人。刘伯承出生在四川开县赵家场张家坝,******出生在四川广安县牌坊村,两地相距20多公里。他们都对四川辣子有着浓厚的兴趣。据记载,******曾经从重庆给朱德捎来一些榨菜和四川辣子。朱德一直舍不得吃,锁在文件箱里。直到有一天刘伯承和******来到八路军总部,朱德为了招待贵客,才将这两样拿了出来。辣子炒榨菜现在可能只是四川普通人家中极普通的一个菜,但在当时却是身在太行山中的刘邓的一顿美餐。就在大家都等着“美餐”时,炒菜的战士非常难过地拿着一盘黑糊糊的东西走了进来。原来,炒菜的战士把菜给炒糊了。黑糊糊、散发着焦糊味的辣子炒榨菜被端上来后,刘邓二话没说,拿起筷子夹着榨菜就往嘴里送,还边吃边说:“好吃!好吃!

好久没吃到家乡苹了。”刘、邓间的另一个共同点是两人都在苏联留过学。

******去苏联留学是在到法国勤工俭学之后。1921年,只有16岁的******来到了工业发达的法国,边做工边学习,并在****旅法小组的帮助下开始了革命生涯,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24年下半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领导机构执行委员会的成员之一。

****旅欧支部活动频繁,影响越来越大,引起了法国当局的恐慌,支部的活动越来越困难。根据这种情况和国内斗争的需要,支部决定将一部分人派往苏联学习,另一部分人回国。******就在被派往苏联学习的人之中。******等一行人离开巴黎十几天后,巴黎有关当局搜查了******等人的住宅并称签署了驱逐******等人离境的命令。

1926年初,******等人来到了“专门招收中国学生”、“培养中国共产主义群众运动的干部,培养中国革命的布尔什维克干部”的苏联中山劳动大学。******在中山大学没有等到毕业,在刚刚学了不到一年后,就奉命返回了祖国,参加国内的革命活动。

刘伯承虽然在年龄上大******12岁,但单就留学的经历来看,刘伯承只能算“师弟”。

南昌起义失败后,刘伯承经香港来到上海。其时,上海仍然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也无立足之地。他根据党中央的安排,与吴玉章等入远行苏联留学。

由于刘伯承是以南昌起义领导人之一的身份来到苏联的,所以他就读的是苏联军官学校——高级步兵学校。已经35岁的刘伯承,克服了年龄带来的困难,系统地学习了马恩列斯的许多论著,以及苏联红军的各种条令,司令部建设和军队指挥等方面的知识。1930年春夏之交,刘伯承等人满怀战斗的渴望经满洲里又回到了他当年赴苏的出发地——上海。

刘、邓都有“三起三落”

刘、邓间还有一个共同点是两人都历经磨难,并且都有过“三起三落”的经历。

担当重任者,往往要经受比常人多得多的考验。当刘伯承被任命为129师师长时,他已经曾两度彼贬,三度出任红车总参谋长。

1932年的宁都会议后,刘伯承由红军大学校长兼政委调任红军总参谋长,协助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在前方指挥作战。这是他第一次出任红军总参谋长的职务。后来因刘伯承对共产国际代表李德在反“围剿”中的瞎指挥不满,李德借口刘伯承妨碍他的工作,通过博古撤消了刘伯承总参谋长的职务。1934年底的黎平会议后,****中央政治局采纳了******的意见,放弃到湘西与第二、六军团会台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

同时,不顾李德的反对,坚持任命刘伯承为红军总参谋长,并兼任中央纵队司令员。这是刘伯承第二次任红军总参谋长。长征后期,刘伯承随第四方面军一同行动,他和朱德等人一起,坚决抵制张国青分裂党、分裂中央的错误路线,因此,刘伯承又第二次被撤掉总参谋长的职务。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中央军委于1936年12月7日进行了新的调整,以******、朱德、******、张国焘、彭德怀、任弼时、贺龙7人组成主席团,******力主席。之后,刘伯承重新复出,仍然官复原职,被任命为军委委员、总参谋长。这是刘伯承第三次出任红军总参谋长。对于三上两下的经历,他曾总结说,“三参总戎幕,一败两罢官。”“一败”指南昌起义失败,“两罢官”指被李德、张国焘撤掉职务,“三参总戎幕”指三度出任总参谋长。实际上刘伯承共有五次出任参谋长的经历。1930年8月从苏联回国后,他立即被委任力****中央军委参谋长,参与策划全国的武装暴动,当时正值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占据主导地位,不久******和翟秋白从苏联回国,带回共产国际的指示,对李立三的“左”倾错误予以纠正。为了停止执行武汉暴动计划,贯彻国际指示,刘伯承被派往武汉长江局任军委书记。算上南昌起义时任起义军参谋长的那一次经历,刘伯承在担任129师师长前全部加起来共有五次出任参谋长的经历。

建国后,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的刘伯承在1957年的反教条主义运动中再一次被打倒。

至此,刘伯承已是三起三落。

与刘伯承一样,******也有着三起三落的经历。

******从苏联回国后,在中央机关工作了两年多后,于1929年7、8月间,被党中央派到了广西工作,以党代表的身份领导广西党的工作和准备,组织武装起义。他领导发动百色起义,创建红8军,率军转战左、右江。由此,******进入了他革命生涯中第一个高峰期。

随着连******都不能幸免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和宗派主义蔓延至中央苏区,******经历了“三起三落”中的第一次“落”。1933年初,****临时中央政治局迁人中央苏区后,“左”倾冒险主义的领导人,反对******在苏区的一整套做法并剥夺了******的军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了一个“邓毛谢古”事件。

在这次事件中,一批觉悟了的共产党人对“左”倾错误进行了自觉的抵制和坚决的斗争。其中的代表人物是******、毛泽罩、谢唯俊、古柏等人。

于是事件的名称就由“邓毛谢古”来代称。于是,******就成了“机会主义”的头头,井因此撤销职务,当众缴枪,也就顺理成章地到基层锻炼去了。

******三起三落间的二次复出都与******有关。当他第一次遭到打击时,是因为他执行了******的路线。到了遵义会议前后,又是在******的影响下,******才得以复出,重任中央秘书长。

让******没想到的是,40年后在中国革命已经取得成功的情况下仍然有两起两落等待着他。

“**********”爆发后的1967年,******被当作“全国第二号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而打倒。更让******没想到的是,这一次被打倒后的复出,竟然和第一次被打倒发生了联系。

1971年9月发生了****叛逃事件,第二年才得到这一消息的******立即提笔给******写了一封信,谈了自己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在对******来信的批示中对******的三个方面给予了肯定。其中第一个方面即是“邓毛谢古”事件。******说:他在中央苏区是挨整的,即邓、毛、谢、古四个罪人之一,是所谓毛派的头子,再加上“他没历史问题”和“他协助刘伯承同志打仗是得力的,有战功”两条,******又第二次从激流中浮了上来。

1975年******第三次被打倒后,没过多久,就开始了他最辉煌的一次复出。此后,在带领中国人民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充分显示了他过人的才智和卓越的领导才能。

相似的经历,共同的志趣,坦荡的性格,使他们两人在争取民族解放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过程中,携手同行,共同走过了13年风雨历程。

同类推荐
  • 纪良城

    纪良城

    历史古城,掀起腥风血雨。这不是真的城池,却又是真的历史。
  • 手机三国

    手机三国

    袁耀被从天而降的手机砸中给送到了东汉末年。美图秀秀功能:在我的眼中没有丑男。“典韦,和那周瑜比比看谁更帅!”“夏侯淳快,就是你,给你重新安装一个眼睛顺带着给你搞个双眼皮!”QQ空间功能:袁耀看着眼前曹操的心情栏上写着“不爽,想杀人!”赶紧躲开点吧。至于什么严夫人卞夫人的心情栏上写着寂寞空虚冷之类的,自然要更加的去护一番了。手机相机功能:在我面前没有绝世武学,只看我想不想拍罢了。吕布的戟法,赵云的枪法,黄忠的刀法,没有袁耀不会的。看一遍记住全部。至于手机淘宝?呵呵,诸葛连弩,黄金圣衣,只要你有钱没有买不到的东西啊。其他的能够还在探索之中,这是一个带着手机去三国的故事。
  • 官匪录

    官匪录

    兴元元年七月,泾源兵变结束,唐德宗返回长安。此时中央威望下降,权力不稳,民心动荡。为巩固中央集权,德宗以雷霆手段打击江湖势力:下旨招安江湖侠士,委以公务官职,拒不受者,或囚或杀;平民不得学习武艺,凡开宗立派者,须得朝廷许可。抗旨不从者,统称为匪,格杀勿论。QQ交流群:50941756
  • 英雄:创世纪

    英雄:创世纪

    看得太透彻,也许并不是什么好事!平淡的开始,平淡的结束!有很多事情,我都已经看透了,似乎也没有什么兴趣了。往死而生,往生而死。
  • 穿越到春秋之后

    穿越到春秋之后

    一个叫沈颢然的年轻人穿越到古代,他怎么适应这社会
热门推荐
  • 致那年我们的美好

    致那年我们的美好

    第一次加QQ:“你好!”,没过多久,手机显示:发送失败,请先添加对方为好友。第二次加QQ:“我是今天你给QQ号的那个女生!你刚刚删错人了吧?”“不认识。”“不是你给我的QQ嘛?!”手机再次显示:发送失败,请先添加对方为好友。“我说你这人怎么这样啊!我话都没说完你就删!我哪招你了,至于吗!不愿意加别给我QQ呀!”“然后呢。”吐血……
  • 疫变之突出重围

    疫变之突出重围

    在一次广西游玩的旅程中,一场席卷全球的突发疫情正在悄无声息的逼近……一只与人类朝夕共处的狗,莫名的感染上一种狂暴型病毒,并迅速在周边同类身上蔓延。遭受这种病毒体的侵蚀后,狗会逐渐变的狂躁不安,最终导致大肆攻击周遭一切温血动物,包括人类……而一旦遭受携病犬类攻击后,病菌会经由唾液进入人体,并逐步侵入神经末梢,最终控制整个神经中枢……而人体遭受病毒侵蚀后,最终的状态却更甚于犬类——嗜血、凶猛、残暴的攻击性行为!——一小撮儿侥幸逃过病菌侵害,被围困于红警中心的人类,是否有勇气展开血腥、残酷的自我保卫战?又是否能够冲破危情全身而退?……敬请关注“安玻”《疫变——突出重围》连载动向……
  • 刀天剑涯

    刀天剑涯

    两个女子,为了完成师父留下来的遗命,她们通过各种别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在险恶的武林中挣扎着前进。她们完成了使命,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故事以刀开始,一个不知何处的地方的人闯入武林,掀起一场风波,剑涯作为刀的守护者,她的命运如何?后来,这把嗜血刀的秘密被层层剥开,而中原武林也完成了大洗牌。这些都是由“幕后黑手”所计划和决策的,这位“幕后黑手”,也慢慢的揭开他神秘的面纱……
  • 你好名侦探柯南

    你好名侦探柯南

    她,原名苏一奈。莫名其妙被葡萄噎死还莫名其妙穿越了?!她叫九尾一奈,原来没有父母的她再次感受到了父母之爱的温暖……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猪脚光环?穿越之后自己竟然住到了阿笠博士旁边!坐在阳台上竟然遇见了新一和小兰!爸爸在英国工作竟然遇到了白马探!回日本的时候竟然在机场认识了快斗和青子!偶然参加一场跳级考试竟然转到了红子他们班!在东京追击一个嫌疑人竟然撞到了宫野志美!不就是在奶茶店喝个奶茶抬头一看竟然看到了怪盗基德!走在路上的时候竟然…哎!等等!前面那货给我站住!你撞到我了!不会吧…是江户川柯…南?……“你好,我是九尾一奈!是一个侦探!”(柯南;喂喂!这是我的台词!)
  • 霸道小姐vs高冷帅哥

    霸道小姐vs高冷帅哥

    '嘿,那边那个娘娘腔.'伊辰曦非常拽的对着那边正在僚妹的钟离南说.刷刷刷,一阵阵的冷眼从四面八方射来.钟离南也转了过来看着他........一阵无语'曦曦,别闹,他可不是那么好惹得,''没事,怕啥,你没听过我伊辰曦德名言吗,那就是只要是美男,立马踢过去,他保准记住你.'伊辰曦不怕死的朝着钟离南大吼了一句...................于是乎他们就结上了缘...几年过去了,他们再次相遇.......尽情期待
  • 复仇萌妻哪里逃

    复仇萌妻哪里逃

    盛世以前没有真心实意爱过一个女人,直到遇上了她。而陌清悠却也因为他,开始了一辈子的沉沦。到了最后的最后,才发现,原来这根本就是昙花一梦,谁是谁非,早已分不清楚。
  • 回归过去

    回归过去

    这是一个小人物的现代故事,他不会修真,也不会异能,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故事的开始发生在许多年前。
  • 曾文正公年谱

    曾文正公年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叶落无殇

    叶落无殇

    有一种无可奈何叫叶落,有一种看得见却没完成的梦想叫做殇,有一种被迫接受的现实叫做叶落无殇,有一种看不清却想要拥有的纯爱也叫叶落无殇,从现实出发,在现实的苦涩中加入无限的想象,《叶落无殇》持续更新中…
  • 那年夏至,千若尔玉

    那年夏至,千若尔玉

    酷炫的你,可爱的你,温柔的你,最终都化为那个拥有专注眼眸的你。那年夏至,我们初遇;那年秋分,我们初识;那年冬至,我们经历坎坷;那年春分,我们终于相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