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4100000014

第14章 疗世情痴

16岁的天启皇帝继位以后,社会政治更加动荡不安。第一件事,万历年间崛起的满洲,已经统一了东北各部,倾兵图谋明祚,辽东吃紧,抚顺、铁岭、沈阳相继失守,节节逼近山海关。第二件事,西南部的贵州苗族起义刚刚镇压下去,又发生了四川永宁土司奢崇明作乱,杀死巡抚徐可求及道府总兵官二十余人,占据重庆,进逼成都,而后云南、四川、贵州三省乱作一团,明廷急忙调兵镇压。第三件事,山东、河北爆发了白莲教农民起义,首占巨野、郓城,又向周围发展,朝野不安,人心惶惶。

天启二年(1622)春天,文震孟状元及第,授为翰林院修撰,陈仁锡也中同榜探花(第三名),授为翰林编修。同榜登进士的又有苏州举子十几人,皆是冯梦龙的同学或后学。苏州城热闹了一阵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而冯梦龙的心境却一直平静不下来。同社友人中,俞婉纶、周顺昌早在万历四十一年(1613)即中了进士,而后每科皆有人登第。文震孟十赴会试,终获魁科高名。他自己却依然是老生员,连个举人尚未选中,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的荣耀,心里平静得了么?陈仁锡也比他小五岁,但专治《易经》,十九岁即中了举人,久试不第,著述颇丰,今年45岁金榜题名,也算是功成名就。

唯独他冯梦龙,虽少负才名,学富五车,难道与科名无缘,注定要老死诸生间?一股不平之气,折磨得他日夜不安。

到了夏天,冯梦龙又得到一个令人不快的消息,恩师熊廷弼被革职下狱了。初时他不肯相信,直到了解到事情原委,才不能不相信是事实,心中又郁积了一股不平之气。

先是万历四十七年(1619)明军战败,满洲军占领抚顺,大举向关内进发。辽东日急,廷议以熊廷弼熟悉边防事务,起为大理寺丞兼河南道御史宣慰辽东。回籍听勘的熊廷弼奉诏回京,朝廷又擢升他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经略辽东,赐他尚方宝剑,令便宜行事。

熊廷弼奉命即行,刚出山海关,闻铁岭又失,沈阳吃紧,兵民几十万纷纷溃逃。熊廷弼一面命部队兼程东进,一面慰留难民,令其回辽阳。又将逃将刘遇节等三人,缚住正法,诛贪将陈伦,劾罢总兵李如桢,督军士造战车、治火器,浚壕缮城,严防守御。又请兵18万,分屯要塞,无懈可击。满洲太祖努尔哈赤,察知边备甚严,料难攻入,遂掉头改图叶赫部。

熊廷弼秉性刚正,不肯趋附内臣,因而守辽年余,缮守完备,却免不了受人訾议。太监魏忠贤开始用权,心中也恨他不肯趋奉,遂遣吏科给事姚宗文赴辽阅兵。名为奉遣阅兵,实为勒索陋规捞油水的。熊廷弼毫无内馈,并且薄待姚宗文。姚宗文失望回京,即伙同他人上疏诬劾熊廷弼。熊廷弼愤而上疏,求罢求勘,遂被免官,第二次听勘回籍。

代熊廷弼经略辽东的袁应泰,文事有余,武备不足,把熊廷弼所定边务,大半变易,且招降满洲饥民,杂居辽阳、沈阳二城。清太祖努尔哈赤乘势袭击,满洲降人多为内应,攻克沈阳,直逼辽阳。袁应泰登城督战,城中自乱,将校潜遁,士卒逃命。满兵登城,袁应泰自缢,辽阳又失。辽东附近50寨,及河东大小70余城,皆为满兵占据。明廷震惶,朝廷再用熊廷弼,急召进京,赐宴饯行。

熊廷弼到了山海关,与辽东巡抚王化贞商议军务。王化贞主战,熊廷弼主守。彼此又龃龉起来,各持一说,奏报朝廷。起初廷议颇为赞成熊廷弼的意见,后来因辽阳都司毛文龙取得满洲放弃的镇江城,王化贞奏称大捷,请即进兵。兵部尚书张鹤鸣轻信王化贞,令王化贞专力图辽,不必受熊廷弼节制,一面促熊廷弼出山海关,为王化贞后援。王化贞五次出师,俱未见敌。熊廷弼请朝廷敕王化贞慎重举止,而王化贞奏请率兵六万,可一举荡平满洲。宰相叶向高是王化贞的座主,偏袒王化贞,张鹤鸣更是深信不疑。于是朝议准了王化贞所请。

王化贞意气自豪,率兵进驻广宁,方拟大举东进,不料满洲兵已西渡辽河,击死明军副将罗一贯,长驱入境,势如破竹。王化贞急遣爱将孙得功及参将祖大寿、总兵祁秉忠往援,与满洲兵交战平阳桥。孙得功未败先奔,阵势大乱。祁秉忠战死,祖大寿遁逃。孙得功潜降满洲,且欲缚住王化贞,作为贽仪。王化贞全然不知,关了署门,整缮文牍。忽有参将江朝栋闯门入报道:“敌兵来了,请公速行。”王化贞莫名其妙,尚在瞠目不答,当即由江朝栋一把掖住,出署上马,踉跄出城。好好的一座广宁城,平白地奉送了满洲。

此时熊廷弼奉命率仅有的五千兵出关,进驻闾阳驿,闻知广宁失守,料想不及赴援,遂退屯大凌河。正值王化贞狼狈逃回,下马相见,不禁放声大哭。

熊廷弼微笑道:“六万军一举荡平,今却如何?”

王化贞带哭带语道:“还求经略即速发兵,前截满人。”

熊廷弼道:“迟了迟了。我只有五千兵,今尽付于君,请君抵挡追兵,护民入关。”

言未已,探马来报:孙得功已降满洲,锦州以西四十余城,统已失陷。熊廷弼急将麾下五千人,交给王化贞,令他断后,自与副使高出、胡嘉栋等,焚去关外积聚,护送难民十万入关。

败报到了京中,一班御史言官,也不辨熊廷弼、王化贞的曲直,但说一概有罪,请速逮回。天启帝糊涂无知,当即照准,饬将二人逮押入京,即交刑部下狱,时天启二年四月。张鹤鸣惧罪乞休,寻即罢官。

苏州阊门里宝林寺有书楼,名曰宝林楼,是冯梦龙经常光顾的地方。自少年时,冯梦龙就喜爱苏州评话和弹词,常常背着父母溜到茶楼书场去听书。而今年届五十,兴趣也未减当年,只是为了科举和生计,时间紧了,就不再去得那么勤了。

这日午后,冯梦龙感时伤怀,心中烦闷,便又来到宝林书楼听书解闷。进得楼来,书未开场,找个空闲座位坐下,茶小二端上一壶新沏的香茗。他慢慢品上几口,看招牌上写着今日要说的书是《隋唐》。像《三国》、《隋唐》、《岳传》这些书,他不知道听过多少遍了,可以说是百听不厌。像他这种学识渊博的学究,早是熟读史书,精谙掌故,何以对这些下里巴人的通俗玩艺情有独钟?他觉得,那些史书上简单枯燥的记载,经过说唱艺人的加工改造,再加上他们精湛的艺术表现,则变得那么生动活泼,绘形绘色,既能使人笑断肝肠,又能使人潸然落泪,既能使人义愤填膺、气冲牛斗,又能使人怦然心动,忧戚怜悯……平添了无限的艺术魅力,是时下文人的诗词歌赋、传记书序所难以企及的,值得认真的学习和借鉴。

今天听日场书的人不多,只不过十几个人,显得较为冷清。挨着冯梦龙坐的,是一个二十余岁的年轻人,幞巾包头,蓝色长衫,眉清气朗,手里摇着一柄折扇,一看便知道是个读书人。

偶然间,冯梦龙看到他扇面上的字迹很熟悉。留意细瞧,落款“君宣题”三字。

冯梦龙一愣:“君宣,不正是俞婉纶的字吗?这少年手里如何有他的题赠?”

俞婉纶是冯梦龙的好友,万历四十一年(1613)成进士后,行宦越中,未几病归,万历四十六年(1618)卒于苏州,年仅43岁。

冯梦龙忍不住向青年问道:“这位公子,你手中的折扇,可否借老夫一观?”

“长者看看无妨,这可是件珍品。”青年说着,把扇子递与冯梦龙。

扇面上画着一幅水墨丹青,是一棵老迈虬枝的桂树,在萧索的秋风中,落叶飘零,而枝头却依然挂着几朵迟开的丹桂;另一面,则题着一首诗,诗题作《感病桂》,诗句写道:

幽香发丛桂,秋半以为期。

今年节序早,怪尔独开迟。

迟迟不须较,终然亦迟萎。

及此正开际,折取戒童儿。

夜半风雨作,每旦无晴曦。

繁花惜狼藉,众叶亦纷披。

此犹坎坷人,忧患复干之。

植物尚如此,人生安足悲?

落款的日期是“戊午晚秋”,那时俞婉纶正卧病南城。正是俞婉纶的遗物。

冯梦龙禁不住问道:“公子,你是……”

年轻人说道:“在下王挺,太仓人,新来吴门。不知长者是哪位尊长?”

“老生冯梦龙。”

“失敬失敬!”年轻人站起身来,拱手施礼,“久闻大名。晚生正要拜访老前辈,不意今日巧遇。改日尚要到府上讨扰,不知肯否见允?”

“欢迎欢迎。”冯梦龙说着,又看着手中的扇子,“公子何得此物?”

王挺道:“此乃俞君宣生前为苏泰如前辈题扇。晚生喜其画好、诗好、字好,用一幅家藏祝枝山画幅换来的。”

一幅祝枝山的画当值不少。非世家公子哪能这样大方?于是冯梦龙又问:“公子可是太仓望族?”

“家祖王衡,家父王宜堂。”

“失敬失敬!原来是宇平公的爱孙,老生早有耳闻。”王衡(字宇平)是进士出身,也是苏州一带的名流。

冯梦龙问候了几句王衡的身体情况,又端详起王挺的扇子,真有些爱不释手。

王挺见状,便道:“前辈喜爱此物,就送给前辈了。权为晚生的见面之礼。”

冯梦龙惊喜不已,却道:“这怎么使得?老夫与俞君生平默契,睹物思人啊!君子不夺人所爱,还是归还给公子吧!”

“如此说来,我更要送给您保存了。友人故物,别有一番情怀。”王挺真是大方洒脱,笑着坐了下来。

书开场了。说书的是苏州老评话艺人李正庭,他已经快70岁了,说了一辈子书,在当时极有影响。

冯梦龙意外得到一件艺术珍品,喜不自胜,全无了听书的心思,不觉又打开折扇赏玩,揣摩诗中的意蕴。他最欣赏后四句:“此犹坎坷人,忧患复干之。植物尚如此,人生安足悲?”

“以物喻人,寓情于景。非历经磨难,何得此语?若君宣今时尚健在,不知当作何感想?”

冯梦龙这样想着,不由得又勾起了对时局的思考,立刻又心神不定、焦躁不安了。他下意识地告诫自己:“且听书,不去想那些烦心事!”

他凝神细听了一会儿,知道李正庭说的是《秦琼卖马》一段故事。他以前听过几遍,早已熟记在心,这次听着,也无何新鲜,遂失去了兴趣和心思,懒洋洋地往靠背上一靠,眼一眯,脸一仰,竟然睡了过去。

书场散了,冯梦龙才醒了过来。王挺告别而去。李正庭先生也下来打招呼。

“冯先生,好久不见了,一向好吗?”

冯梦龙答道:“好,好。李先生还是那么红火。”

“冯先生笑话我了。刚才没见么?只有十几个人。多谢你捧场,打瞌睡也没舍得离开。”

冯梦龙呵呵笑了起来,又道:“失敬失敬。夜里看书,耽误了睡觉。在家里却睡不着,一到了先生这里,偏偏睡得香!呵呵……”

李正庭又道:“我正有一事求你,不知肯否帮忙?”

“老先生只管说!只要我能做到,一定效力。”

“你看,我已经68岁了,气力远不如前几年了。再说,我讲的书,很多的苏州人都听过了,也就不新鲜了。外地的客人,毕竟是少数。所以这一遍说完,我就该收场了。可我新教的一个徒弟,‘讲史’还抄不起来,撑不住场子。那些喜欢听书的,都跑到玄妙观去了。在那里说评话的,是松江来的莫后生。当年他要拜我为师,我没收他。现在看着他把人都争走了,我心里不服气啊!所以我想,让我的徒弟讲小说,争争面子。无奈没什么新鲜的东西,《清平山堂话本》,谁都可以讲的,人们也听够了。故而我想请冯先生编些话本来用,只要可用,笔润是少不了你的。我想来想去,苏州老儒虽不少,但是只有你能帮这个忙!”

冯梦龙很高兴,说道:“承蒙先生抬爱,犹龙实在感激。我来试一试吧。”

当时评话行当主要分为两个“家数”,一是讲史,一是小说。“讲史”所说的历史故事,是以历史上的帝王将相、英雄好汉之类为主角的长篇故事;“小说”所说的主要是现实生活中的故事,是以市民本身或市民熟悉的人物为主角的短篇故事。冯梦龙久下书场,当然了解这些“套数”。

“试什么?您写出来,准成!”李正庭鼓励说。

“写什么?您老出个题目,我照题目去写。”冯梦龙道。

“冯先生客气了。您熟读史册,精于掌故,满肚子的故事,哪还用老朽出题目呢?您随便选几个故事即可。”李正庭停一下说:“像《情史》里的《珍珠衫》、《杜十娘》、《王娇鸾》,都可以写成话本来说。”

冯梦龙笑道:“这类故事也可在书场里说的?”

“怎么说不得?崔莺莺的故事还成了千古绝响呢!人人喜而道之,喜而闻之。我告诉你几个字,话本只要达到了这几个字的要求,就会被人喜欢。”

“哪几个字?”

“真、活、奇、谨、趣五个字”。

“当作何解?”

“真,要让人听起来真实可信,人情世态,家长里短,皆合情合理;活,描摹人物要鲜活细腻,活灵活现,绘声绘色,各具性格,各具姿态;奇,罕见特别,非同寻常,奇事奇闻,而又绝有发生之可能;谨,故事紧凑,环环相扣,而又张弛有致,缓急有序;趣,事件或者言语独具妙味,雅俗共赏,趣味盎然而又不失意蕴,发人思想,启沃人心。备此五字,则上品矣!”李正庭不紧不慢地说道。

冯梦龙惊喜道:“老先生真是真知灼见,让人顿开茅塞,佩服、佩服!”

李正庭笑道:“常言:‘懂行的听门道儿,不懂行的听热闹’。时间久了,我则悟出了这点门道儿。真要写起来,谁能比得了您这圣手书生!啊?哈哈哈……”

冯梦龙也感悟颇深。

回到家中,略作思索,动手把《珍珠衫》的故事改成话本。好在他熟悉书场,说书人的语调、吞口、唱腔、道白,皆是他听惯了的。模仿他们的语气,开篇写道:

“仕至千钟非贵,年过七十常稀。浮名身后有谁知,万事空花游戏。休逞少年狂荡,莫贪花酒便宜。脱离烦恼是和非,随分安闲得意。这首词,名为《西江月》,是劝人安分守己,随缘作乐,莫为酒、色、财、气四字,损却精神,亏了行止。求快活时非快活,得便宜处失便宜。说起那四字中,总道不得那色字利害。眼是情媒,心为欲种。起手时,牵肠挂肚;过去后,丧魄销魂。假如墙花路柳,偶然适兴,无损于事。若是生心设计,败俗伤风,只图自己一时欢乐,却不顾他人的百年恩义;假如你有娇妻爱妾,别人调戏上了,你心下如何?古人有四句话道得好:人心或可昧,天道不差移。我不淫人妇,人不淫我妻。看官,则今日听我说《珍珠衫》这套词话,可见果报不爽,好教少年子弟做个榜样。”

冯梦龙写到这里,从头读了一遍,又想一想后面的故事,颇为满意。语言好,既不古奥,又不太俗;立意好,教人为善,警戒邪行;故事好,奇事一桩,又真实发生过。又接下来写道:

“话中单表一人,姓蒋名德,小字兴哥……”

故事发生在湖广,冯梦龙游楚期间听人津津道之,后来写《情史》时,他把这个故事写了进去。情节稍加构思即可,因而写起来极顺。没有三日,即成二万余言,足够评话艺说上两个时辰。

冯梦龙把《珍珠衫》话本拿给李正庭去看,李正庭赞不绝口:“妙!妙啊!我说你准成嘛!这样的词话,每晚上说上一套,不出一个月,恐怕要把这宝林楼挤塌呢!呵呵呵……”

冯梦龙备受鼓舞。于是撰写本朝故事,搜集前朝话本,加工润色,补充修整。两月过去,积成四十套,交与李正庭。果如李正庭所言,这些词话一开书,即招来了不少听众,到后来挤也挤不下了,只好加早场。

书商闻风而至,要求购刻。冯梦龙重新编订题目,交由天许斋付梓刊刻,书名取作《古今小说》,并在序言中强调了通俗小说的社会地位和教化作用。他写道:

“……大抵唐人选言,入于文心;宋人通俗,谐于里耳。天下之文心少而里耳多。则小说之资于选言者少,而资于通俗者多。试今说话人当场描写,可喜可愕,可悲可涕,可歌可舞;再欲捉刀,再欲下拜,再欲决脰,再欲捐金。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虽日诵《孝经》、《论语》,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且深也!噫,不通俗而能之乎?”

《古今小说》一经刊刻,大受世人青睐,很快抢购一空。冯梦龙想到世风污浊,自己的小说当起到晓喻世人、警醒民众、教化人心、疗治世风的作用,遂在重刊《古今小说》时,更名为《喻世明言》。后来又陆续编写成80种(篇),分作两集刊行,分别命名为《警世通言》,刊行于天启四年(1624),《醒世恒言》,刊行于天启七年(1627)。他在《醒世恒言·序》中写道:

“六经国史而外,凡著述皆小说也。而尚理或病于艰深,修词或伤于藻绘,则不足以触里耳而振恒心。此《醒世恒言》四十种,所以继《明言》、《通言》而刻也。明者,取其可以导愚也。通者,取其可以适俗也。恒则习之而不厌,传之而可久。三刻殊名,其义一耳……”

简而言之,其“三言”的意图就是一个:警醒人心,疗治世疾。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并且,《三言》以其艺术成就,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古典短篇小说的一座高峰,广为人知,传之后世,历久不衰。兹不赘述。

就在熊廷弼下狱后不久,冯梦龙焦虑地关注恩师吉凶的时候,吏科给事中侯震旸被罢官逐归,回到嘉定。冯梦龙闻讯,立即动身前往,看望黄门先生。

侯震旸(1569~1623)字得一,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在家候选,万历四十二年进京授行人,天启初擢吏科给事,故以“黄门”称之。冯梦龙馆于侯氏家中教授“三瞻”(预瞻、梁瞻、雍瞻)时,与侯震旸至为投契。

侯震旸被逐,是因为上疏,奏斥宦官魏忠贤及天启皇帝的奶妈客氏。

原来,天启皇帝的奶妈客氏,本是定兴县民侯二的妻氏,生子国兴,十八岁进宫。二年后,侯二死了,客氏青年守寡,耐不住寂寞,无奈宫中无有正常男人,也学宫女故技,与太监魏朝对食。天启皇帝登极后,客氏又与魏忠贤勾搭起来,设计除掉了魏朝,遂与魏忠贤狼狈为奸,肆虐宫内。天启宠倖客氏,封他为奉圣夫人。其子侯国兴,也荫袭官爵。

客氏邀宠于天启,伙同魏忠贤,一味诱导天启皇帝嬉戏恣乐,致使皇帝不思理政,引起朝中正直臣僚的弹劾,请令客氏出宫,忠贤改过。天启皇帝也颇为允从,把魏忠贤交给秉笔司礼太监王安诘责,客氏退出宫外。怎奈天启皇帝离了这两个人,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复又把客氏招入宫中。

魏忠贤又与太监王体乾合谋,假传圣旨处死了司礼监王安。客氏在宫外置了别馆,与大学士沈漼私通,三人沆瀣一气,表里为奸。魏忠贤更无忌惮,与王体乾、李永贞、石元雅、李实、李明道、崔文升等勾结在一起,势倾内外,炙手可热。

于是,给事中侯震旸上疏奏劾客、魏、沈朋党为奸,构杀故监王安,其中有言:“宫闱禁地,奸珰群小睥睨其侧,内外钩连,借丛炀灶,有不忍言者。王圣宠而煽江京李闰之奸,赵娆宠而构曹节皇甫之变,幺么里妇何堪数昵至尊哉?”

这下触怒了魏忠贤等人,即日传旨,削夺侯震旸官职。侯震旸陛辞时,又上田赋、河渠二议,忠心耿耿。而魏忠贤又以逐臣不当建言为名,将他再降二级逐归。

侯震旸见到冯梦龙,深为感激道:“我已是获罪之人,你不怕受牵连吗?”

冯梦龙笑道:“黄门先生此言差矣!忠正直言,何罪之有?再说,我一介书生,无职无名,有何惧哉!只是不知恩师熊廷弼经略事体如何?学生愿闻其详。”

侯震旸气愤道:“奸贼当道,正言难申啊!当其巡抚王化贞不听熊经略调遣节制,而内有兵部尚书张鹤鸣弼助之时,不才即逆知其必败!曾上言:或专任王化贞,或专用熊廷弼,若再迁延犹豫,必偾国事,不幸果为言中。而后熊公被逮,我又曾上言,请分清责任,专治罪臣。朝中朋党援应,日后尚难预料。不过,熊公无有死罪,日后有东山再起之机。”

随后,侯震旸又把魏忠贤用权,奸官竞相趋奉,阁僚之间不合,互相攻讦等混乱局面略说一遍……

冯梦龙忧心忡忡地回到家中。时隔不久,文震孟被逐回籍了,他又到文震孟家中看望。

文震孟于今春中状元授修撰,正直敢言。十月,上《勤政讲学疏》,触怒魏忠贤,被斥逐回籍。

文震孟摒退侍者,愤愤地向冯梦龙说道:“当今之世,四方多故。无岁不失地、陷城、覆军、杀将,正是大小臣工卧薪尝胆之日,因循粉饰将使大明日销月蚀,非陛下大破常格鼓舞士心,天下事未知所终也。故而言辞愤激。奏疏为魏阉中阻不上奏。魏阉偏择皇上观剧时,摘取疏中‘傀儡登场’数语,以告皇上,并说:‘把皇上比作木偶,此人不杀,无以示天下!’以至皇上怒而许之。魏阉之险毒,由此可见一斑。”

冯梦龙问道:“那么你如何死里逃生的?”

文震孟接着说:“一日讲筵完毕,魏阉传旨:廷杖文震孟八十。若遭这一场乱棍,定会当场毙命。多亏宰辅韩爌大人力争、庶吉士郑鄤等人疏请,方救下我这条性命。内批贬秩调任外官,言官文章论救,不得采纳。大丈夫死则死之,何甘受其辱?故而未曾赴调,回家静养,还落个耳根清净!”

冯梦龙也愤愤不平。

正说话间,仆人进来通报,姚希孟、周顺昌候见。文震孟说道:“让他们进来就是了。”

姚希孟是文震孟的外甥,仅比文震孟小4岁,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座主是当今次辅韩爌,馆主大学士刘一燝。因而在京之时,韩、刘多以政事资于文震孟,姚希孟怕引起他人妒嫉和非议,请假归里。周顺昌也不是外人,故而文震孟没去门口迎接,只在书房门口等候。见面说道:“你们来得正巧,冯犹龙在这里。”随即室内就座。

“景文,你如何也回来了?”冯梦龙问道。

周顺昌道:“未获功名之时,日夜想着做官,实不知今日官场倾轧,反不如优游林下。今日魏阉弄权,专伺阁臣不睦,乘隙削官,谋为爪牙代之,谄附之鼠辈遍充内僚。我周景文岂能同一帮庸劣无耻之辈共处于朝堂?故而请假归里。”

冯梦龙担心地说道:“汝等中正之士退居林下,奸佞之徒岂不更为猖獗?”

“老兄有所不知,奸贼当道,势焰正狂,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岂容你清操自守?即便不自引退,迟早也会遭其暗算。莫若隐退以待时机。此乃韬晦之术也!我周景文绝非胆小怕事之人。”

冯梦龙不以为是,口上没说什么,转而说道:“太监李实来苏州,征敛无度,织户苦不堪言。汝等可否潜为谋划,纾解民瘼,救民于水火。”

周顺昌立刻应道:“此阉竖着实令人可恨,我也正有此意。”

文震孟言道:“此事不可莽撞,只有慢慢谋划。我听说,东林诸君子,也极愤慨……我们还是静待时机吧!”他停一停又说,“我们的身份,极易惹人注目,不宜过多会面,免得贻人口实。今后,打发心腹仆人,以书信通声息,避免招人眼目,如何?”

姚希孟、周顺昌皆表赞同,相约谨言慎行。

冯梦龙不以为然,觉得苏州不比京城,何必胆怯如鼠?他心里想着,嘴上没说出来。因为人家都当过官,不好像昔日一样在人家面前大发感慨,否则会让他们觉得没面子。不由得心中生起一股自惭自怜之情。因而不再多说话,怏怏不快地宴后告别。

此后不久,冯梦龙的姑父沈敬炌也被革职。他是南京工部尚书,因不肯阿附魏忠贤及其党羽,被魏忠贤的“十孩儿”之一石三畏污劾去官,回到归安家中。冯梦龙不胜忧愤,莫非这大明社稷,果真要断送在阉竖手中?

这天一大早,冯梦龙穿着一身崭新的黑色绸衫,背上背着一个鼓鼓的包裹,手里摇着一把折扇,来到巡抚衙门前,求见苏松巡抚周起元。周起元字仲先,福建海澄(今龙海县)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乡试第一,第二年成进士,历知浮梁、南昌,以廉惠称行。天启三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苏松十府,到任后,公廉爱民,丝粟一无所取,还百方拯恤遭受水灾的民众,百姓敬仰称颂。且又礼贤下士,士绅皆表赞佩。

冯梦龙看文震孟、周顺昌、姚希孟那样谨小慎微,决定自己求见巡抚,述说民众之苦况。于是背了一部新刊印的《警世通言》,前来请见。

守门衙役看他一副士绅打扮,说道:“巡抚大人尚未升堂。等着吧!有什么冤屈,一会儿到大堂上去告!”

冯梦龙摇着手中的折扇,大摇大摆地踱着步子说道:“鄙人一不打官司,二不告状,到大堂做什么?你进去通报一下,就说学生冯梦龙求见。”

“你是巡抚大人的学生?”门官问道。

“当然是了。”他又指一下身上的包裹说:“这是大人想要的东西,大清早就送来了。且莫延误,快快通报!”

门官听他的口气挺硬,怕是惹不起的茬儿,赶忙进去通报。冯梦龙暗自得意:“这一着果然有效!”转而又想,“若他不见我呢?怎么办?我就先把这部书呈上。他看了我的书,定然会见我的!”

周起元是六十岁的人了,有早起练剑的习惯,这会儿正在后花园舞剑。冯梦龙已事先打听清楚了。

周起元听门官报道:“启禀大人,有个叫冯梦龙的人求见,说是大人的学生,带了一包大人想要的东西!”

周起元一愣神:“冯梦龙?这人听说过,是吴县的生员。带了我想要的东西?我要何东西了?岂不怪哉?”

周起元收住剑,说道:“带他到签押房候见。”

门官应命而去。

周起元回房梳洗过后,步履稳健地来到签押房,见冯梦龙正站在门口,问道:“何事求见本官?”

冯梦龙叩头施礼,然后说道:“学生拜见老师祖,带来新刊的一部书,乞请老师祖赐教!”

“快请里面坐!”周起元果然礼贤下士,没有架子。

冯梦龙进了内室,打开包裹,把一部崭新《警世通言》,放在周起元案头,然后站立一旁观察周起元的反应。

“《警世通言》,书名满好听的!”周起元拿起上面的一册,翻看序言,又问道:“这是一部什么书?”

“话本小说,不知老师祖是否喜爱?”

“感谢感谢!老夫很是喜看此种书籍。”周起元放下书,慈祥地看着冯梦龙说道:“生活上可有难处?”

这一句,问得冯梦龙心潮激荡,暗想:真是一个好官!趁机说道:“回老师祖,学生的日子还过得去。只是学生此来,是代苏州百姓说句话,不知老师祖肯不肯听?”

周起元手捋胡须,目光犀利地看着冯梦龙,平和地说道:“你说吧!”

冯梦龙道:“学生斗胆进言,苏州机户赋额,比上年增加二成,实在难以担负,以致怨声载道,请大人明察。长此下去,恐非大人之福啊……”

“知道了,回去好好读书!”周起元打断冯梦龙的话,站起身来,“我要用早膳了。送客!”

冯梦龙悻悻地走出抚衙,默然自问:我是否太书生气了?又否定地摇摇头。又想道:他肯见一介布衣,肯定是个好官!

冯梦龙回到家中,告知朱氏夫人自己拜见了巡抚大人。朱氏惊讶道:“你说什么?你是做梦呢还是发痴?”

“真的!不是做梦。就算发痴吧!虽然于事无补,但心里痛快!别人谁有这个胆量?”冯梦龙洋洋自得。

时过不久的一天,太仓生员王挺来访。自那次书场邂逅以后,王挺时常到冯梦龙家中求教,并参加了冯梦龙为首的文社的活动,与冯梦龙结为忘年之交。也常为冯梦龙带来外界的消息。

王挺刚坐下,便道:“先生,我适才闻言,巡抚周起元大人被革职了。”冯梦龙仿佛听到了晴天霹雳,惊问:“果有此事?”

“恐怕不是谣传。”王挺忧愤地说道,“我刚拜访了周景文大人,在他那里听到的。”

冯梦龙不能不相信了,既然是从周顺昌那里得到的消息,那一定是真的了。他怦然心跳,关切地问:“为了何事?”

王挺把事情简要说了一遍。

原来,魏忠贤的爪牙织造太监李实来苏州以后,贪婪无状,妄加定额,恣意勒索。苏州同知杨姜署理府事,不肯阿附李实,引起李实的不满。李实便罗织罪名,诬告杨姜。周起元到了苏州,了解了真情真相,据实为杨姜辩护。说杨姜并无过错,是李实要杨姜行属吏之礼,杨姜不肯。李实继续奏劾,请旨逮治杨姜。周起元再次上疏为杨姜雪冤,指斥李实贪婪情状。魏忠贤庇护李实,却取严旨责令周起元上奏杨姜贪劣状。周起元反而更加称赞杨姜廉谨,诋斥李实诬告。魏忠贤大怒,矫旨斥杨姜为民。周起元复又参劾李实贪婪不法数事,为杨姜请求宽免。致使魏忠贤衔恨周起元。

参政朱童蒙,原任兵科都给事中,投靠了魏忠贤得以外迁。到苏州后,骄横狂暴,每行于道,辄用皮鞭、棍棒打伤数十人,血肉狼藉。周起元要纠治他,吓得他称病离去。周起元乃列朱童蒙贪婪残暴状奏闻。这下更惹恼了魏忠贤,遂矫旨将周起元削籍,擢升朱童蒙为京卿。

冯梦龙听完王挺介绍,气得一拳擂在桌子上,“嘣”的一声,茶碗震了起来,茶水在桌上直流。

“哎呀……”王挺失声惊唤。朱夫人闻声而来,见此情状,忙揩净茶水,嗔怪道:“你看你……生这么大气何用?朝中大臣都管不了的事,你一个青衫秀才就管得了?王公子,你劝劝先生。”

朱夫人一走,冯梦龙说道:“这样吧:劳你联络韵社同仁,在周大人起程之日,为老人家送行!”

“好。我立刻就去!”

周起元离苏这天,天上下着小雨,河埠上站满了送别的人,大多是衣衫蓝缕的穷苦百姓。周起元站立船头,银鬓飘拂,神采奕奕,拱手道别:“再见啦!乡亲们!”

“周大人保重!保重啊!”人群不约而同地发出深情的呼唤,泪水合着雨水滚落,手臂沉重地在空中挥动。

大船启锚而行,河岸上人流涌动,随船而行,人们都争着再看一眼这位为民父母的清官,再道一声珍重!周启元频频拱手,依依深情,苦雨凄风……

大船驶出盘门,便有几只小船尾随而来,一直送别到吴江,为首之人便是冯梦龙。周起元让大船止住,再次告别,并对冯梦龙说道:“冯生,有你的《警世通言》,老夫一路上可以不寂寞了。别送了,就此别过!”

载着苏松民众的景仰和爱戴,大船远远而去,继之而来的将会是什么?冯梦龙满怀忧戚。

左副都御史杨涟的一道参劾魏忠贤24大罪的奏疏,满指望如万钧雷霆,炸响在京城的上空。谁料只有一串滚滚的轰鸣,那最后惊天动地的一声响,终于没有爆发出来——奏折被留中不发,魏忠贤依旧猖狂肆虐。于是,杨涟预感到,恐怕要大难临头了。这是天启四年(1624)六月的事。

先此,魏忠贤专宠怙权,由司礼秉笔太监提督东厂,车马仪卫,僭拟乘舆。任用同党田耕掌厂卫事,许显纯为镇抚司理刑狱,缇骑遍地跑,厂卫遍京城。罗织罪名,屠害忠良,呼号敲扑的声音,昼夜不绝。杨涟目击其不法情状,忍无可忍,遂拟疏弹劾。

杨涟缮折已毕,本想趁熹宗早朝,当面呈递,偏偏次日免朝。杨涟恐再宿机泄,不得已照例封入。当即有魏忠贤心腹,向魏忠贤通风报信。魏忠贤也颇为惶急,往谒阁臣韩爌,请代为解免。韩爌严行拒绝。魏忠贤不得已泣诉御前,并托客氏从旁洗饰。天启皇帝麻木不仁,也便信魏忠贤理直,杨涟理曲,便令尚书魏广微拟旨斥责杨涟。到第四日,皇上才御皇极门,两旁阉宦夹侍,刀剑森立。杨涟正要对仗再劾,偏又有圣旨传下,勅左班诸臣,不得擅出奏事。杨涟不得已乃止。全是魏忠贤做了安排。

于是廷臣大愤。罢朝以后,各去缮备奏章,陆续上陈。给事中有魏大中、许誉卿等人,御史有刘业、杨玉珂等人,京卿有太常卿胡世赏、祭酒蔡颜中等人,勋戚抚宁侯朱国弼等,先后纠劾魏忠贤。不下百余道奏疏,或单衔,或联名,无不危悚激切,却均不见报。大学士叶向高、礼部尚书翁正春等,请将魏忠贤遣归私第,聊塞众谤,熹宗仍然不从。魏忠贤衔恨在心,遂反过手来,矫旨捕杀直臣,杖毙工部郎中万燝。

叶向高目睹时弊,料不可为,迭上二十余疏,得以乞休回籍。次辅韩爌进为首辅,屡与魏广微等忠贤阉党龃龉,亦抗疏乞归。朝旨责他悻悻自专,听令罢官。韩爌与叶向高,素为东林等江南人士所推崇。两人相继去职,朝中只剩吏部尚书赵南星为领袖。魏忠贤授意党羽,弹劾赵南星朋谋结党,立命免官。于是朝廷大权,尽归魏忠贤死党掌握。

阉党顾秉谦、魏广微等人,编造《缙绅便览》一册。如叶向高、韩爌、赵南星、高攀龙、杨涟、左光斗等正直官僚,统称邪党。黄克缵、王永光、徐大化、贾继春、霍维华等趋附魏忠贤者,统称为正人。私下呈与魏忠贤,让他做为进退百官的蓝本。

魏忠贤门下最得势的崔呈秀,又进《同志录》、《天鉴录》两书。《同志录》列名者,称为东林党,《天鉴录》列名者,均非东林党。还有佥都御史王绍徽,编了一部《点将录》,不论东林党非东林党,凡与他不合的,统统列入东林党中,共有108人,每人名下,加上《水浒》中梁山泊将领的绰号:叶向高比为宋公明,就叫他“及时雨”,缪昌期为“智多星”,文震孟为“圣手书生”,杨涟为“大刀”,惠世扬为“霹雳火”,郑鄤为“白面郎君”……托崔呈秀献与魏忠贤。魏忠贤识字不多,正苦于记不住东林党人的名字,这下好办了,因为从小即听人讲《水浒》,那些绰号都记着了,再查找东林党人,就方便多了。那本《天鉴录》列名的,统统都是魏忠贤门下士,崔呈秀、田吉、吴淳夫、李夔龙、倪文焕,参与谋议,时人号“五虎”。田尔耕、许显纯、孙云鹤、杨寰、崔应元,代行杀戮,时人号为“五彪”。另外还有“十狗”、“十孩儿”、“四十孙”之号。

魏忠贤深恨东林党人,欲罗织罪名一网打尽。先从内阁中书汪文言下手,汪文言与韩爌、赵南星、左光斗、魏大中等俱有交游,往来甚密。御史梁梦环窥知魏忠贤意旨,上疏申劾汪文言。当即矫旨传出,逮汪文言下狱。魏忠贤门下有名的走狗许显纯,极力承办,尽情锻炼,意在狱连赵南星、杨涟、左光斗20余人,那罪名怎么定呢?便诬他们招权纳贿,目无法律。贿从何出呢?

大理寺丞徐大化献计道:“不若说他们纳杨镐、熊廷弼等贿赂,较为有名。而且封疆事关系重大,即使一并杀了,后人也不能置议。”

魏忠贤大喜,便嘱咐徐大化照计上奏,一面令许显纯照奉审问。

许大纯严鞠汪文言,迭加惨刑,令他扳诬杨涟、左光斗等人。

汪文言终不承认,后来不胜酷刑,方仰视许显纯道:“我口不似你心,你欲如何?我便依你。”

许显纯乃令松刑。汪文言忍痛跃起,扑案厉声道:“天乎冤哉!杨、左诸贤,坦白无私,哪有受赃情弊?我宁死不肯诬人。”说完,仆倒在地,奄然无语。

许显纯料他不肯供,便自检一纸,捏写汪文言供状。

汪文言又张开眼道:“你不要妄写!他日我当与你对质。”

许显纯被他一说,倒也不好下笔!便令狱卒牵退文言。

当天晚上将汪文言掠毙,仍伪造供词,呈了进去。称熊廷弼行贿,谋为宽释。杨涟、左光斗两人,名坐赃二万,魏大中坐赃三千,御史袁化中坐赃六千,太仆少卿周朝瑞坐赃一万,陕西副史顾大章坐赃四万。

魏忠贤得此伪证,派飞骑逮六人下镇抚狱中。由许显纯拷掠,血肉狼藉,均不承认。

左光斗在狱中私议道:“他欲杀我,不外两法:我不肯诬供,掠我至死;或夜半潜令狱卒,将我等谋毙,伪以病殁报闻。据我想来,同是一死,不如权且诬供,俟移交法司定罪,再陈明虚实,或许得一见天日。”

周朝瑞、魏大中等均以为然,俟再讯时,一同诬服。不料魏忠贤至为阴险,仍不令移刑部狱由法司审理,但饬许显纯严行追赃,五日一拷掠,刑杖无算,诸人始悔失计,但已是不及了。

过了数日,杨涟、左光斗、魏大中一夜之间俱被狱卒害死。左光斗、魏大中死后均体无完肤,杨涟死得尤惨,土袋压身,铁钉贯耳,仅用血衣裹置棺中。时为天启五年(1625)七月二十六日。

又过了一月,袁化中、周朝瑞亦毙,惟顾大章未死。群阉怕六人全部潜毙,无以服人,便将顾大章移至刑部狱付法司定罪。于是杨涟等人惨死状,得以传闻于天下。

顾大章对簿大堂,尽翻逼供之词,不屈不挠,而刑部仍按镇抚司供词定罪,矫诏布告四方。仍移顾大章回镇抚狱。顾大章回镇抚狱,知不能生,便招弟弟顾大韶入狱诀别,让弟弟在酒中下药,惨然道:“我岂可再入此狱?今日与弟长别了。”大韶号哭而去。大章饮后不死,遂投缳而卒。

世称杨涟等人为“六君子”。

六君子既死,不杀熊廷弼,连杨、左一狱也属无名,魏忠贤又阴使御史梁梦环,奏言熊廷弼侵军资十七万。天启五年八月,矫旨斩熊廷弼弃市,传首九边。命锦衣卫追赃籍产,络绎道途。熊廷弼长子兆珪,受迫不堪,自刎而死。所有姻族,连累破产。武弁蔡应阳为熊廷弼呼冤,立置重辟。

天启六年(1626)冬,又有太仓人孙文豸、顾同寅作诗诔悼熊廷弼,又坐诬谤罪斩首。因文震孟、陈仁锡与孙、顾同郡,均被削籍。

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冯梦龙及江南士人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同类推荐
  • 走进大师齐白石

    走进大师齐白石

    本书通过大量的生活照片介绍了大师齐白石的艺术人生。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在他一生的创作中,曾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珍贵的画作。目前,正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的北京国际双年展,开设了齐白石特展,给了我们一个领略大师作品魅力的机会。
  •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戴笠:黑色特工之王的覆灭

    戴笠:黑色特工之王的覆灭

    这位中国现代史上最神秘、最诡谲的人物之一,就如同乱世中藏而不露的毒箭,令人们至今听到他的名字都会不寒而栗。对于他的种种记载,可以说是扑朔迷离,充满神秘色彩。那么,他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戴笠:黑色特工之王的覆灭》将寻着历史的脉络,去发现一个真实的戴笠,同时,揭示军统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间谍组织”从兴盛走向衰落的过程。
  •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Ⅰ)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Ⅰ)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出自古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之手。书中记载了包括恺撒、安东尼、梭伦等50名古希腊罗马政治家和军事统帅的事迹,既是一部体例松散的古代史,也开了西方世界传记文学的先河,对之后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史学和文学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 纳赛尔(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纳赛尔(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1918年1月15日 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出生于埃及亚历山大港的一个平静的中下层平民居住区。他的父亲是一个邮局职员 母亲则属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北方人。据说.纳赛尔从父亲那里继承了赛义迪血统的天性.身材高大、皮肤黝黑、性情高傲 还易于激动。由于父亲的职业原因 纳赛尔一家经常搬家。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位面超脱

    位面超脱

    一个四无青年穿梭影视,动漫,小说,学习各个位面的力量,最终成就超脱的故事。
  • 邪异丫鬟

    邪异丫鬟

    她被世人所遗弃,一生孤苦无依,却在一场大病后性情大变,不折手段,且看她将世人玩弄于鼓掌之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花照

    花照

    她是荣国苏将军的千金苏卿莞,他是荣国太尉大人的嫡长子顾凉辰。初次相遇,三月杨柳依依,她眉目含笑,让他一见倾心。第二次相遇,她一舞倾城,千盅醉中解心意。第三次相遇,她唤他一声凉辰,他许诺护她父亲安好,后递上庚帖择了成婚吉日便征战沙场。待他凯旋归来,却红颜枯骨,他站在暮桥桥头良久,想着他们初见的情景,当年的春风吹过十里,她白衣飘飘宛如天仙。他终归没有娶到他想娶的那个姑娘,两年后他与青梅竹马喜结连理却也是在这时与她第四次相遇,这一次是就此陌路还是相伴白头?
  • 太白阴经

    太白阴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将

    仙将

    一个在家中受排挤的少年吴天当最爱他的父亲被杀死后被逐出家门从此靠着自己过荒漠遇到千军万马也勇往直前。最终得到强者帮助走出困境成为。。。。
  • 东大陆往事复仇

    东大陆往事复仇

    一个孤儿,两个孤儿,和他的朋友复仇的故事。
  • 盗风者

    盗风者

    他是死宅,也是大盗,他有掌控风的能力,却只能用来节省买电风扇的钱。一次意外让他失去了能力还陷入魔化的危机,为了自救,他不得已离开温暖的家,走入偏远地区……危险的家伙为何聚集于此?奇怪的四人组到底是谁?进入《盗风者》,看逗逼主角到底是入魔还是自救……
  • 乾坤灭

    乾坤灭

    众神出,天帝陨,神话破,未终结,一朝起,神魔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