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五年(1866)春,张之洞参加了翰林大考。翰林大考有两个目的,一是检查翰林降黜的依据,二是为各省乡试选拔考官,以优秀者选派赴任。这次大考。张之洞考得大为逊色,考卷答得如何且不用说,而卷面上竟出现脱字漏字之误。这是张之洞在多次科考中从未发生过的失误,让人不敢相信。究竟什么原因?好友黄体芳说,香涛失魂落魄,皆因夫人亡故所致。不管什么原因,张之洞只考得二等第32名,失去了一次升迁的机会,实在令他伤感和遗憾。
转年四月,进士出身的各部院官员,参加应选乡试主考官的大考差,张之洞应考入选,被钦派为浙江乡试副考官。七月,打点行装,偕同正考官张光禄前往杭州。此次放任,实现了多年的愿望,他怀着“一鞭骤响万匹马,驰骋神州重复苏”的壮志,去遴选人才,报效朝廷。路途的劳顿,反成了一种乐趣,十几日的行程很快就过去了,来到风光旖旎的浙江省府杭州。
张光禄是四品京堂,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虽做了多年的京官,俸禄有限,偏染上了鸦片瘾,在仕途上已不想进取,只图能在这次正考官任捞上一把。因而,他把乡试所有事务,全部交给张之洞主持,只等录取时,凭着主考的权力,把行贿人的试卷,从落卷中提到中试的卷子里来。
张之洞喜欢任事,勤恳认真,更求才心切,在三场九天的考试中,他都亲临考场,视察号房,并和好多考生接近谈话;在同考官对所有考卷评阅之后,他又逐一审定,拟出中试录取的名单。
发榜前一日,张之洞到张光禄的居室议事,适值张光禄要去小解,要张之洞稍候。张之禄出门时,忽然从身边掉落一张纸片,他自己没觉察,径自去了。张之洞捡起纸片,看是两纸迭叠在一起,上面是杭州宝盛票号的银票一张,金额五百两,顿时吃了一惊:“听人言主考收受贿赂,果然确有此事!”
他又看下面的,是一行小字,用蝇头小楷写了一首诗,一读,他忍不住笑了。那上面写的是:
昨夜洞房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首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张之洞立刻明白了其诗的用意。诗的表面意思很是明白,而诗里的隐语,却是询问:我的试卷如何?能不能上榜呢?
张之洞略一思忖,将纸片原样折好,放在书案上,拿一本书压在上面,只露着一角。
张光禄回到室内,两人谈完公务,张之洞起身告辞,用手一指纸片,笑道:“请禄公收好。”
“啊?哈哈,哈哈……”张光禄惊慌不迭,赶忙将纸片塞进衣襟里。张之洞若无其事地走了出去。
清末科场积弊已深,作弊屡禁不止。只要不明目张胆地闹出乱子来,也就平安无事了。所以进士出身的京官们对考差趋之若鹜,也确有许多人通过此径发了财。张之洞对此事匿不声张,张光禄自然心存感激,两人心照不宣,各得其所。
而张之洞意在拔取真才实学之士,张光禄任其选定。张光禄任凭主考官的权力,把贿主的几份落卷提到中试卷里来,张之洞也悉听其便。这次浙江秋闱,所选的正榜50名、副榜12名举人中,到了光绪年间,有十余人或官居显要,或成为文苑名流。如陶模,官至陕西、甘肃、新疆巡抚、两广总督,对办学堂、引进外国先进技术颇为积极;袁昶,光绪年间在内阁总理各国事务,成为著名的外交家;谭廷献,官阶不高,却是晚清著名诗人,其诗“优柔善化,恻然动人”;许景澄,官至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兼礼部侍郎、大学堂总教习、管学大臣,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外交家。这些人都很敬重座师张之洞,和张之洞交往密切,不少人成为洋务运动的骨干。
正在张之洞为“所取多朴学之士”而欣慰、杭州之任“差为不负”的时候,又喜上添喜,接到任命他为湖北学政的谕旨。
学政之官,为各省司管文化教育的高级长官,又称督学使者。均由侍郎、京堂、翰林和各部官员中进士出身者简派,不问原任官阶大小,在任学政期间,职位与督抚平行,虽不能干预政事,但可据访查所见,对督抚以下官员专折密奏。张之洞得简重用,深感朝廷寄望厚重,便迫切地乘船离开杭州,道经苏州,又溯江来到武昌。在学政官署拜印以后,又向朝廷写了“到任谢恩”折,理罢署内诸项急务,便到各府州学按临巡视。
初冬的一天,张之洞来到试院,只见斋舍破弊不堪,到处是战乱留下的痕迹。试院主持介绍说,这试院曾因太平军驻防,同官军几经激战,破坏极重。张之洞又视察了学生的书斋和住处,只见学生们慵倦无神,没精打采,漫卷诗书,懒散作态,唐诗宋词,传奇小说,兴之所至,才肯翻阅几页,极不像学府的情状。他紧蹙双眉,边走边问:“战乱已平息两年,试院为何不修葺整理?任此凋敝无章,学生焉能潜心攻读?”
试院主持连忙回说:“久有修缮之意,只是款项没有着落,以至拖延至今。”
张之洞哑然无语,深感治学之艰,任重道远。出任副考官以来,亲眼目睹了战乱遗留下的经济破蔽、民不聊生的景象,尤使他心伤的是士习日非、民心大变。太平天国政治、经济、男女、社会四大平等的思想深入人心,猛烈地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度和孔孟之道。士子队伍深受反清、反封建、反帝思想的影响,及“礼贤下士”政策的感召,竟有相当数量的人投效太平军并为之殉难。张之洞认为值此国脉垂绝之际、一发千钧之秋,当务之急是恢复孔孟之道,使士子读经识礼,成为既有博古通今的学问、又有济世之能的人才,使百姓安分守己,恪守君臣父子之道。学政之官,不仅在衡校一日之长短,更重要的是培养平日之根底。不仅以提倡文学为本,而当以砥砺气节为先。他决心要在振兴湖北的教育中,以灌输孔孟之道为先,使士子树立“效忠皇上、力学报国”的气节。
在试院厅房,张之洞命人取来笔墨,挥笔给试院写下一副楹联:
剔弊何足云难,为国家培养人才,方名称职;
衡文只是一节,愿诸生步趋圣贤,不仅登科。
他对试院主持说:“你若认可,请作为榜书张贴在试院。”
试院主持将特此联铭刻在石碑上,置于试院之内。此碑至今犹存。
春节过后,张之洞动身到各府州县主持岁试,复试各地的秀才。汉阳、武昌、襄阳、安陆,次第而行。
这天到了黄州。黄州知府何绍康,与张之洞是同榜进士,阔别已久,相见倍感亲切。张之洞公余之时,常被何绍康请去宴饮。
这天张之洞从黄州府学出来,有人拦轿投状。张之洞停轿询问,诉主是黄州一位富户,状告应考的童生金菊如品行不端,要求学台大人革去他的秀才。张之洞吩咐仆役:“带他到府衙详问。”
到了府衙,何绍康欣允借堂审案。张之洞便吩咐把人带上来讯问。
投状人叫庞应龙,是黄州的官臣世家,家有一妻一妾。其妾名叫周荷姑,容貌姣好,性情冶荡,年方26岁,常与庞应龙的正妻刘氏争宠。周荷姑有个婢女,名叫银银,人虽卑贱,却生的花容玉貌,姿色可人。去年秋天,庞应龙延请表弟金菊如到他家塾馆读书。原想金菊如聪颖好学,饱读诗书,一来可以辅导儿子学问,二来表弟家境贫寒,但刻苦上进,将来科甲登第,能不报答他的表哥吗?谁料这后生,竟和表哥的妾室周荷姑及婢女银银勾搭成奸。庞应龙气愤不过,这才拦轿告状。
张之洞听罢陈诉,静思片刻,决心弄个水落石出,正可借此案以正士风。于是他和何绍康商议,共同审理此案。
把金菊如、周荷姑、银银3人传讯到堂,再三讯问,几经对质,案情很快大白。
原来,金菊如年方20岁,尚无妻室,生得魁梧身材,白净面皮,眉若青黛,眼若深潭,是一位翩翩公子。所以来到庞家,很快引起庞家妻婢的注目,风波也就由此而起。
先是庞应龙正妻刘氏,见儿子跟着菊如读书日见长进,便对这位表弟甚为器重和感激,常人前人后夸奖几句。周荷姑则借机携婢女银银到塾馆看了一趟,哪曾想这一面之缘难以忘怀,常忍不住芳心狂跳,在闺中烦躁不安。
夜来庞应龙在荷姑房中过夜,荷姑常不遂心如欲,怨声怨语。你想庞应龙年过半百,怎能禁得住荷姑三番五次的纠缠?庞应龙自怨自艾地说:“我老了,比不得年轻的时候了。你就忍耐忍耐吧!”这时,荷姑便想到了金菊如,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情急之时,搂着老头子喃喃自语,喊出了菊如的名字,恰被庞应龙醒来听到,醋意顿生,厉声问道:“你喊菊如做什么?”
荷姑自知梦中失语,忙说:“适才一梦,梦见你被狗追咬,我看菊如就在近处,喊他来为你打狗。”
庞应龙向来最宠荷姑,也便信以为真,翻个身又酣然睡去。
一天,荷姑不耐寂寞,叫来银银,有意说到金菊如。为了使银银和自己做成一路,便假意说要把银银许给菊如。
银银被说得动了心,便说:“我的事,向来听主母的。怎么办,我都听。”
荷姑原不是真想这么做,这会儿倒真的拿定主意了,银银跟她七八年了,今年已经17岁,水灵得似含露的花儿,娇艳迷人,引得庞应龙常生非分之想,几次快要得手,都叫荷姑搅散了。荷姑想,这老东西是偷香窃玉的老手,该他拥怀的,他没胃口,不该他沾惹的,偏又贪心不死,不定哪天防不胜防,被他得了手,不如给银银找个合适的人家,早早打发出去。可向庞应龙提了几次,一直被他推脱不允。这回荷姑倒要看看,说给他的表弟,看他还有什么话说。
元宵节过后,庞应龙外出会友。周荷姑见机缘已到,渴盼着金菊如来见一面,忙让银银去请菊如。银银还道是为了自家,羞答答地一笑,美滋滋地应命而去。
不多一会儿,金菊如来到了荷姑的内堂。恭敬一礼,说道:“嫂嫂传唤,不知有何见教?”
周荷姑乐得如桃花绽开,忙不迭地让座、敬茶,笑盈盈地说:“表叔叔熟通四书五经,满腹经纶。我哪敢有什么见教呢!实是把叔叔请来,有一事劳驾!”
金菊如被荷姑那双含情脉脉的杏眼看得怦然心动,忙闪开目光说道:“何事请嫂嫂吩咐!”
荷姑端详着金菊如的一张俊脸,越看越心羡耳热,眉目传情地说:“这第一件,是请叔叔带我写封家信。第二件是……啊,等会儿再告诉你。你先来代我写信吧!”
荷姑叫银银取来纸墨铺开,把信的内容说了一遍。其实也没什么重要的事,只是一些问候话。金菊如润笔挥豪,一手漂亮的行楷,家信片刻写成。荷姑赞不绝口。金菊如也很得意,问荷姑还有何事。荷姑用眼神示意银银避去,便把同银银计议的事说了一遍。菊如虽然志向高远,但父母双亡,家贫如洗,又看银银生得艳丽丰韵,伶俐聪明,赶忙应允,高兴得连连施礼道谢。
荷姑忽然正色问道:“作成你的好事,你打算怎样谢我?”
“一定一定!”菊如惶急地答非所问。
“我是问你,怎么谢我?”见菊如一脸憨态,荷姑“噗”的一笑,声调忽又变得甜甜的,让人骨头发软;两眸含情脉脉,更如小鸟依人,摄人心魄。
菊如被她撩拨得魂不守舍,忙说:“当备一份厚礼送来。”
“谁稀罕你的礼儿?”荷姑说,“只要你常来看我就行了。”
菊如连应“是,是。”便要起身告辞,荷姑哪里肯放?一边摇曳着腰肢过来拦阻,一边招呼丫鬟去端酒菜。菊如紧闪忙躲,肘弯还是触到荷姑欢跳的丰乳,惊慌无措,被荷姑强捺入座。荷姑殷勤布宴,用男欢女爱的话儿挑逗菊如。菊如胆小,假装不懂。
荷姑又嗔怪地说:“叔叔贵人福相,将来定会金榜题名,哪里会把我放在心上呢?”
菊如说:“嫂嫂取笑了。我一介寒儒,连媳妇都娶不起。全仗嫂嫂张罗,那里敢想什么福呀贵的!”
荷姑说:“我可不是乱说的。我看叔叔的面相,确是富贵之相。那相书说:‘口含四字玉朱红,两角生陵似上弓,定是文才聪俊士,少年及第老来荣。’这不正是说得叔叔么!”
菊如虽听得甜甜入耳,但怕滞留多事,谢过款待,急着回塾馆去了。
也是该当有事,这事被刘氏知道了。庞应龙回到家听刘氏说荷姑及银银趁他不在,与金菊如勾搭成奸,气得头晕脑涨,召来荷姑一问。周荷姑只是说是为银银说亲,并无成奸之事。
这下庞应龙更恼火了!那银银是他留给自己的,岂能便宜地嫁给金菊如?但他惧内成性,对荷姑不敢发火。可妻子刘氏他也得罪不起。气恼难捺,竟投状到学台轿前,欲惩治一下金菊如,保住银银不被打发走。
张之洞和何绍康审明案情,感到十分好笑,但判词怎么写呢?何绍康感到为难,推说道:“孝达兄乃圣手书生,自当由你操刀了!案子怎么判,也悉从学台大人之命。”
张之洞笑笑,也不推辞,挥笔写下一道判词。
何绍康看后,击节叫好说:“妙极!妙极!真乃史无前例的妙判!”
第二天升堂,张之洞、何绍康并坐大堂。庞、金两家涉案人等跪到堂前,侧耳听判。
何绍康将判词读了一遍,两旁衙役竟忍不住嗤嗤发笑。
判云:
照得庞应龙、金菊如一案。研讯数堂,迄无确供,中篝不可言,何况事无实据,缧绁非其罪,肯教士也含羞。本府台观金菊如章句书生,乡村学究,适子之馆,未及半年,行止在房,难通一面,纵使国风好色,岂望君子怀刑?庞周氏貌尚端庄,年非韵绮,久已与庞公而偕隐,何至见金生不友躬?庞公生从名阀,身袭世封,到堂数言,亦知大体,决不因主宾失好,自污污人。大约别嫌明微,欲整家门大范。争妍妒宠,难弥妇女芳情。周氏附中妇大妇之班,久处春帷而怨命。金生少经师人师之训,唯凭夏楚以收威。此豸娟娟,或偶具西宾之馔;群雌粥粥,遂疑逾东家之墙。庞公偏听人言,恐疏阃范,嫌疑虽当自白,检防未免过严。投牒公堂,初非好讼。今众口雷同,两心冰释。炎凉异性,菊荷非并蒂之花;贵贱殊形,金银岂一炉之冶?主宾未洽,别聘名师,妾婢无辜,仍还旧主。门楣善保,子孙必可兴昌;屋漏稍亏,神鬼岂能宥恕?倘该封职专房有属,无调象训狮之术,何妨开笼放莺;尔童生就馆不终,遇瓜田李下之嫌,益宜守身如玉。此判。
判词一出,士林争相传抄,吟诵欣赏,成一时风靡。张之洞才名,为楚人惊服。
张之洞经过四个多月的按试,对湖北教育状况了然于胸。他看到府、州、县学和大小书院,以及私人办的“塾馆”,师无所谓教,士无所谓学;派去考课的学官,成为催讨贽币的税官;学校每年两次考试,教官只是点点名册、收收贽币而已。考场中舞弊的花样,更让他大为吃惊,什么“通关节”(买通考官)、“枪替”(冒名顶替)、“傅枪”(请同考人代做)、“联号”(买通编号人,把自己和帮手的号编成连号)等等,真是无奇不有,无孔不入。这样的结果,是富家子弟不参加考试,就用钱买到了贡生、监生、举人,以至空疏贪劣之徒夤缘冒进,具有真才实学之士,埋于黄土之中。
对这些腐败现象,他据实上奏和采取惩治措施:查枪冒之弊,弊在廪保;传递之弊,弊在丁役。对于滥保者,立加惩黜,以治其外;不许丁役下号,以至其内。并挂牌悬赏:如有招摇作弊,拿获者严办,首告者重赏。务求弊绝风清,不敢稍有疏忽。
经文考试,历来是从五经中择取一句或一段为题,限定考生必须用经书上的语言答题,格式局限,有碍考生阐述思想。他在主持郧阳考试时,大胆地改革,改经文为经解,鼓励学生突破旧的格式,用自己的语言诠释试题,阐发大意,受到考生欢迎。于是,他上疏朝廷,奏请改经文为经解。
地方官借办教育之名增捐加税、中饱私囊、使人民负担加重,而学校没有得到财源资助的问题,使他气愤不已。于是向朝廷上了《奏请变通广额章程》的奏折,主张禁绝借办学之名,增加捐税,以减轻百姓负担。
张之洞的视学和整顿,使湖北士习大变,文风复兴,各地优学之士渴盼深造。这样一来,省城江汉书院斋舍太少,再难容纳更多的生员。他感到创办书院不宜再缓,但兴办的经费,还需面请总督首肯。
这天,张之洞衣冠整齐,乘轿前往总督官署,谒见湖广总督李鸿章。李鸿章比张之洞早到湖北几个月。此前,他曾见过张之洞一面,印象是此人思想敏锐,博古通今,谈吐不俗,但功名心重,书生气浓。他对张之洞的屡次催生虽有妒意,对其才气却很器重。尤其是耳闻张之洞到任以来,按巡各地,躬亲考试,大刀阔斧,锐意改革,湖北风气为之一振,显露出不凡的才干,使李鸿章刮目相看了。他思忖这个后生小子,日后如成治世之才,庶可引以为助,便存心与他结交。听门吏报说张之洞来访,赶忙请进。
张之洞穿过园门回廊和花木蓊郁的庭院,来到后宅的书房。李鸿章已在门前迎候,他趋步向前施礼,李鸿章忙谦让相拦,拉着他的手,一边热情说着话儿,一边把他引进书房。
李鸿章比张之洞大14岁,不以前辈和上司自居,谦和地以同事相待,让张之洞感到很亲切。让茶之后,李鸿章亲切地问:“湖北各地,都让你巡行遍了,见闻一定很多,观感一定不少!”
张之洞见李鸿章诚意热情,便直言不讳地说:“晚辈在各地所见,均为贫困所忧。民贫则为盗,学校贫则无士,国贫则无兵。晚辈以为目前当务之急就是治贫!”
“贫的原因何在呢?”李鸿章眯缝着小眼,笑嘻嘻地问。
“依晚辈看来,一则外侮,二则是匪乱。使国家既要耗费巨饷,民生屡遭破坏。国怎不弱,民何以不穷呢?”
“说得有理。”李鸿章夸赞一声,继而问道:“以老弟之见,富国强民之策何在呢?”
张之洞一听这话,正中自己的下怀,回答说:“道咸以后,湖北是四战兵冲之区,生灵涂炭,民生荡然。现在东南大定,要根除匪乱,富国强民,迫切需要有治国安邦之才。”
李鸿章饶有兴趣地问道:“老弟以为,经世之才又怎么培养呢?”
“窃以为应以四书五经、孔孟之道、三纲五常为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使士子既具经世之才,又能尊经守礼。如能其尔,我朝中兴可望。”张之洞阐名教育主张,又说:“我朝就将才而论,大率出于行伍。自咸丰军兴以来,其由武举、武进士呈功著称者,实属寥寥。此辈持符武断,如虎而冠,鱼肉乡民,窝庇匪盗,官商士民,无不以为巨患。”
李鸿章具有训练淮军并与太平军、捻军作战的切身经验,听了张之洞这番议论,觉得颇合自己的心意,便微笑着赞许说:“愚兄与老弟所见略同。只是此理鲜为人知。所以,推行此事,自会遇到很多艰难。老弟如有需要,我当尽力协助。”
张之洞见时机已经成熟,就把自己的想法端了出来。他说现有的江汉书院地狭房窄,难以容纳更多的生员学习,打算兴办一所新的书院,要求督署给予帮助。李鸿章不假思索,爽快地答应拨给2万两白银。只要选好地址,即可动工兴造。
张之洞乘兴归来,积极筹建书院,亲自选定院址,派员设计、选料、督建,同时开始选编《江汉炳灵集》。他日夜忙碌,以《四书义》、《试律》、《府试古学之义》、《书院谋士通经学古者》、《观风之作》五个专集,合成一部《江汉炳灵集》,年底张之洞任期届满之时,编完刻印出版,发至各府、州、县学,供诸生学习研读。
初冬,书院已经动工,经费不敖使用,督抚无力再筹。张之洞捐出自己的养廉银一万两,使书院终告竣工。他亲笔书写“经心书院”的匾额,悬挂在书院大门之上,并选拔各地优学之士入院学习。
十一月初八日,张之洞任满交篆。他在湖北的政绩,为世人嘉许称赞。曾国藩在给友人的信中说:“往时祁文瑞、张海门视学吾乡,最得士心。近张香涛在湖北办学,亦惬众望。三人者,皆宏奖士类,津津乐道。”
张之洞交卸完结、准备返京之时,思绪万千,尤多喜悦,自况在湖北物望交推,劳苦亦甚,便把自己写的《湖北提学官署草木诗十二首》,重加修改。其中《藤》一首,颇为自珍。诗曰:
三年一易官,一藤百余岁。
枯枿阅生人,使者累百辈。
坠雨去不留,清萌终苍翠。
春未发紫蕤,璎珞引至地。
如坐维摩床,花雨自空坠。
矫矫虬龙姿,芬芳复可佩。
架阁久不治,未免损奇气。
不知潜柢深,徒赏朝华媚。
张之洞回到北京本任,很快两年过去,又得到了一次考差,充任四川乡试副考官,与正官钟宝华主持了同治十二年(1873)癸酉科的四川乡试。
乡试点名入场那天,东方的天空刚刚泛出鱼肚白色,夜色依然笼罩着大地,贡院大街便已人声蜂聚、熙熙攘攘了。来自川省各地的考生提着考篮,护送的家丁挑着担子,摩肩接踵地涌向贡院。街两侧的杂货店、南纸庄、笔店、墨庄、点心铺等店铺已挑着灯笼开市营业,卖各种小吃的小贩也吆喝着招揽生意,再加上来看热闹的人群,把个贡院大街挤得密密匝匝,水泄不通。
大约五六点钟,天已放亮,贡院大门洞开,两队绿营兵走出大门,挎刀持械,森严地分列两旁。接着监临官出现大门前,开始唱名。考生们侧耳细听,被唱到名的经过检查,鱼贯进入贡院。
突然,人群骚动起来,狂呼乱叫着纷纷四散。二十几个身着粗布短衣短裤、手持大刀短棒的壮汉直扑入人群,像老鹰抓小鸡似的,轻而易举地劫持了十几个考生,在一片哀号求救中,旋风似的逃走了。
监临官惊慌地向清兵喊道:“快追!别让拉磕的土匪跑了!”清兵战战兢兢地追随上去,当追到街口时,被一群壮汉拦住去路。为首的一个,膀乍腰圆,虬髯络腮,怒目圆睁,手挺一把大刀,向随从的壮汉们大喊一生:“兄弟们,给我打!”便举刀率众扑向清兵。
清兵人数虽不少,却是十分怯战,只是拼命防守,且战且退,没还战上十来个回合,便连呼带叫地狼狈逃回贡院。
那帮劫持考生的壮汉,趁机疾速撤离,很快就无影无踪了。
张之洞、钟宝华和四川学政张景熙正在贡院大厅议事,听到禀报,即刻赶到总督衙门。
总督吴棠听说土匪劫走了十几个生员,觉得在钦差面前,大失体面,气得脸色铁青,遂命中军派兵追捕。
张之洞拱手劝说:“吴大人,且慢!”
吴棠先是一怔,及至听到张之洞说起土匪来去无踪时,也觉得派兵缉拿,很难捉到。
“依大主考之见呢?”吴棠问。
“窃以为只能智取。”张之洞说,“大人可派几个细作,先查明匪首,家居何处。待详明之后,之洞自有对付的办法。”
吴棠见他胸有成竹,又乐意包揽此案,便顺水推舟说:“主考高见。一待查明情况,即报主考明断。”
本来,缉拿匪盗是总督职责,哪有推给主考司理的道理?这事换别人不会这么做,可张之洞碰上吴棠,事儿就蹊跷了。
吴棠,字仲宣,安徽盱眙人,道光十五年举人,大挑选知县。任清河县令时,率团勇与捻军作战有功,擢升道员,署徐淮道。
那年,吴棠的一位任道员的朋友叶某,因公来到他的官署。他除循例送给叶某100两银子外,又增加200两。事也凑巧,安徽徽宁池太广道道员惠征死于任所。他的女儿兰儿和妹妹、弟弟扶柩北归,这天也路过这里,同叶道台同住一店。吴棠把银子交给仆人,叫他送到叶道台的住处。不知道是吴棠没交代清楚,还是那办事的仆人没听清楚,稀里糊涂的把银子交给了兰儿。兰儿闻说有父亲的友人送来银子,心中万分感激,因为其父生前积蓄不多,死后极其凄凉,旅资本不富足,有如此慷慨好义之人,雪中送炭,自是无量功德。兰儿问清送金之人官职姓名,意图日后报答。仆人回来向吴棠一说,吴棠发现送错银子十分懊恼。他虽知惠征其人,但并无交情。然而即已误送,又不便索回,更怜其遗孤哀丧穷困,就因错就错,另封了一份银两,送给叶某。浅浅地责备了仆人几句,诫其以后别再如此鲁莽。
吴棠做梦也没想到,这位已故道台惠征的女儿兰儿,在回京后先以秀女选女宫中,后为咸丰帝妃,成为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慈禧不忘吴棠的恩德,有意回报,尽管吴棠为政无大建树,还是不断升迁,由道台、潘司、巡抚,一直升任四川总督。
劫持考生案件,以前也时有发生,吴棠无计可施,官府不了了之。这次生员遭劫,既然之洞愿纠此案,正好顺水推舟,看他如何查处。
乡试过后,张之洞奉到谕旨,任为四川学政。他接篆就任,立即上疏朝廷。说成都乡试有奸徒劫持考生,勒索重金,名曰拉磕。兵勇同匪徒斗于学辕,互有杀伤。对拉磕者,已饬提督调兵拿办。为了顾全吴棠的面子,没有提清兵被打得落荒而逃的情形。
不久,吴棠接到细作探报:劫持考生、杀伤官兵的首犯,是松潘直隶厅人,名叫兰廷尉,绰号兰胡子,武举人出身,一贯聚众滋事,与官府作对。只是劫持考生的原因尚未探清,兰胡子去向不明,仍在继续探访。吴棠写了密信,告知张之洞。
张之洞得到密信,同刚来四川、给他充当幕僚的族弟张之津一商量,遂拟就书信一封,并纹银百两,派人送至松潘直隶厅兰胡子家中。
兰胡子潜回家中,见官府来信,拆开一看,只见信上写道:
兰兄:
来川后,即闻大名。有关武生考试之事,请兄来署一商。纹银百两,权充旅资。
提督四川学政张之洞
兰胡子是松潘地区豪爽好客、见义勇为的有名人物,见张之洞来信相邀,词恳意切,并有重金相赠,颇为所动。觉得自己虽为武举,历届学政都没把自己放在眼里。倒是这个张学台礼贤下士,看得起自己,遂不顾友人劝阻,换了一身整齐的衣裳,做上滑竿,大摇大摆,得意洋洋地奔成都而来。
仆役把兰胡子引到客厅,张之洞一边让茶,一边端详着兰胡子。只见他身材魁梧,宽脸阔鼻,乌须虬髯,两道蚕眉粗重浓黑,一双深嵌的眼睛炯炯有神,透出一股剽悍豪爽之气。
张之洞暗忖片刻,便和蔼地问道:“兰兄是哪科的武举?”
“同治甲子科,说来也已10年了。”
“师宗哪派武功?”
“少学武当,后学少林。不过学生愚钝,都无成就,聊以解闷罢了。”
“兰兄武功,盛誉乡里,不知曾读过诗书吗?”
“粗读过四书、五经、二十四史,也涉猎过诸子百家,不过浅尝辄止,都没有精读。”
“兰兄如此博学,为何不参加文科考试?”
“学生咸丰乙卯年,曾应府试得中秀才。后来两次乡试都名落孙山。”兰廷尉说到这里,面有愠色,忿忿不平地说:“文科考试不以文章选士,而视关节滥取。文章做得再好,不通关节也是枉然。学生气愤文科作弊,才改考武科。”
张之洞默然点头,没有深索细谈,而把话题一转,闪烁其词地说:“兰兄既熟读孔孟,深明纲纪,想必也明知朝廷的王法喽!”
兰胡子听罢一惊,这才慢慢回过味来,明白这次学台约见,哪里是和他磋商什么武科考试之事,而是要追究他劫持考生、打伤兵官一案。他呵呵一笑,以攻为守地说:“学台大人要过问的那几个被擒的人,一贯横行乡里,抢霸民妻,夺人家产,逼死人命。大人有意此案,想必会给受害百姓昭雪了。”
“噢?有这种事,应该去告官啊!”张之洞冷静如初,淡淡地说。
“哼!告官?”兰胡子鄙夷地说,“松潘厅官吏贪赃枉法,恶人恣肆逍遥,无辜百姓遭押治罪。这双重的冤屈,又去哪里申告?”
张之洞听其言之凿凿,气势逼人,觉得很难对付。暗想不能操之过急,应好言劝慰,晓之以理,使之诚服,才能达到目的。他啜了一口茶,一副推心置腹的样子,说:“兰兄行侠仗义,为民申冤,实感钦佩。不过,厅官不公,还有府官,督抚官署,直到朝廷尽可上告。再说不公之事,何独地方?朝廷亲王大臣也常有冤抑,一时难申,就该忍耐,以待圣察明断。断不可聚众滋扰,无视王法,做出同匪类一样的僭越不轨之事。”
兰胡子沉吟不语,似有所悟。张之洞又接着劝诱道:“兰兄身具功名,又深负乡誉,与那些无赖之徒不可同语。一时措置失当,行为失检,亦情有可宥。只要你写一份滋事者的名单,就可既往不咎,了清此案。”
兰胡子心里机灵一下,不禁拧起双眉,警觉到张之洞在诱骗他出卖朋友,陷他于不义之地,便坦率地拒绝说:“贡院一事,是兰某一人所为,与别人毫无关系。若依台大人的尊意,让无辜代我受过,岂不又使好人蒙冤吗?”
张之洞仍不死心,再次劝告说:“兰兄,如再执迷,将自食其害,那时就悔之晚矣。望兄三思!”
兰胡子嘿嘿一声冷笑,斩钉截铁地说:
“兰某敢作敢当,万死不做不义之人!”说罢,挺身而起,做个揖别的样子,抬腿就走。
张之洞见覆水难收,顺手端起桌上的茶杯,说声:“请便!”“啪”的一声,茶杯摔在了地上。
早已伏在客厅两侧的清兵,立刻应声而出。兰胡子前脚刚出客厅,门外兵丁已持械迎来,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室内的兵丁扯住辫子,抹肩头拢二臂,就将其捆绑起来,押送大牢。兰胡子在牢中怒吼不止,连喊带骂,失悔上当,恨恨不已。
次日一早,学政官署门前贴出一张告示。上写:
查上年乡试绑架考生、殴打兵官、扰乱考场的匪首兰胡子(兰廷尉),已经拿获归案,正由按察使司审理,依律治罪。各府、州、厅、县对滋扰闹学之徒,应即查纠,严惩不贷。
一时,布告不胫而走,风闻全城。总督吴棠宴请张之洞,倍加赞扬。成都官吏和商贾士绅,也纷纷到署拜谒祝贺,称赞涨之洞足智多谋,为民除了一害。
随后,吴棠、张之洞饬令各级官府,清理了一批肇事闹学、搅扰考场的积案,捉拿了不少所谓匪徒,考试秩序安静下来。四川士绅称颂张之洞办了一大善政。
张之洞总结了在湖北、四川督学经历中的亲身体验和所闻所感,拟定了整顿科场积弊的八条规定:一、惩鬻贩;二、禁讹诈;三、禁拉磕;四、拿包揽;五、责廪保;六、禁滋事;七、杜规避;八、防枪替。奏请朝廷批准后,饬令各府、州、厅、县执行。又特别强调:“法不贵严,贵于必行。”要求立法必要甚久,除恶务绝其根;有令必要其行,有禁必要其止。他又派人到各地查访,对违反规定的必纠严惩,对检举有功者给予重奖。
在四川,他亲临各地,或视察学事,或按巡考棚,时而乘舟往来于江河之滨,又时而跋行在崎岖山道,历尽艰辛。唯有此番经历,他才真正理解透“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韵味,几次途中遇险,轿夫跌伤,马匹跌入山涧毙命,常令他回想起来不寒而栗。
他到石硅厅按视学事时,一伙贫寒的考生听到消息,找到他的寓所求见。张之洞立刻接见。考生中为首的一个中年人,诉说厅师训导官曾懋索关节、受贿赂的事实,并说他们前年因上告曾懋,有人泄漏消息给他,他即行报复,取消了他们的考试资格。张之洞严查属实后,奏报朝廷批准,革去曾懋的职务。
张之洞按试到泸州,又遇一桩奇事。当地有个时文高手,名叫林虎文,自幼好学,文采出众,只因家贫,父亲又是个剃头匠,出身卑贱,被拒于县、州考试的门外。一些富家的纨绔子弟,平时吃喝玩乐,不学无术,但又想窃取功名,所以一到考试,就请林虎文做枪手,让其顶替他们考试。林虎文自恃有才,便有请即允,索价竟要到考中秀才100两银子,考上举人500两。林虎文每考必中,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枪手。
张之洞让人把林虎文找来,好言劝慰,仔细询问。林虎文据实交代,自18岁做枪手,十年来,已代人考中秀才18名,举人5名,并一一写出名单。张之洞按名单核实,被代考者也一一供认不讳,随即下札,革去那些不学无术者窃取的秀才、举人的资格。对枪手林虎文,念起文才优异,特准予到州学当教谕,然不准再当枪手。
鉴于四川枪替严重,他又照知按察司,通缉捉拿了十几名著名枪手,以杜绝枪替事件的重演。
张之洞视察各地时还发现,很多县、乡都设有架讼局。一些文武生员和绅士参与局内,名为议断当地百姓的争端纠纷,实为包揽词讼,讹诈钱财,横行乡里,欺压百姓。张之洞征得总督吴棠同意,上疏朝廷,饬令各府、州、县、立即将架讼局内的绅士、生员姓名及案据,据实呈报到巡抚官署,由按察司根据所列名单、案据,将劣迹昭著者,逮捕入狱,审理治罪,其中健讼重犯者,被斩首50余人。此风立刻刹住了。
张之洞亲历各地视察,大刀阔斧剔除教育流弊。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走遍川省十五个府、十个直隶州、五个直隶厅。他的苦心没有白费,经过惩办受贿的考官、枪替、拉磕和讼棍,士风为之一新,试场秩序也井然不紊。好学之士欢颜称庆,官绅富贾也啧啧称赞,说他是四川省几十年来未有的公正廉明的学政。
初步取得的成绩,使张之洞感到欣慰。然而,他思索更多的,是如何挽救社会的颓废与衰弱,如何使人们的思想行为适合封建统治的思想道德规范。他又竭心尽智,用半年的时间,写成两部书稿,计40万字,一为《书目答问》,详列书院生员应读之书两千余部及简要内容,以避免“谬书邪说”的影响;一为《輶轩语》讲的是士子如何读书做人的道理。
吴棠阅罢书稿,慨叹道:“此乃真为书,士皆学以律己,从此天下太平矣!”他宴请张之洞,答应拨银助书刊行。这两部著作,对晚清学界产生深远影响。梁启超在回忆少年时代苦学入门时,写道:“得张南皮之《輶轩语》、《书目答问》,归而读之,始知天地间有所谓学问。”
在吴棠的支持下,张之洞还在成都建起尊经书院。
光绪二年(1876)岁末,张之洞任满交卸完毕。离川时,因他平时核减了很多官署费用,禁止向属下勒索,他的俸银又捐给了尊经书院,为其购置了数千册藏书,一时竟没了川资,只得售刻万氏十书经版,始得成行。
在返京途中,他仍牵挂着四川的学事,又给新任学政谭叔裕写去一信,其中说:“身虽去蜀,独一尊经书院惓惓不忘,略具规模,未臻坚定。通省佳士岂能搜采无遗。蜀才甚盛,一经衡鉴,定入网罗。兹姑就素所欣赏者,略举一隅。”他向新任推荐了5名少年生员和4名优秀教职官员。其中杨锐,“才英迈而品清洁,不染蜀人习气,颖悟好学,文章雅瞻,史事颇熟,于经学小学皆有究心。”张之洞真没看错,杨锐后来在戊戌变法中,成为流血献身的“戊戌六君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