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洞桥,曾是明、清时期贵阳的风景名胜之一。乍一听这名字,会以为是六个洞的桥。其实不然,它是六座单孔石拱桥的总称。这六座石桥,位于贯城河汇入南明河出口处。
贯城河,源出于贵阳城外东北的葫芦山(今属贵阳乌当区),经大营坡由北向南穿贵阳城而过,至此折而西南流,注入南明河。当年,水流清澈,鱼翔浅底,莺歌柳浪,风光宜人,所以这条河又被称为玉带河。
这六座石桥,始建于明代初年,并排在不足百米的河段上,两两相距不过10米,从一侧的河面上望去,六座桥拱环环相扣,相迭成趣,像月上的宫殿,又像殿下的彩虹,因之也就有了一个美丽的名称,叫月殿虹桥。
沿河绿树成荫,古木参天。桥的两岸,岸芷汀兰,青山拥翠,环境清幽,风光旖旎。河水流经六洞桥一段,呈现一种奇异的牛梭形态,内角约为60度,粼粼的水波,俨然天上的一段鳞锦降落到人间。传说,贵阳人杰地灵,是一块金银宝地,六洞桥即是当关的锁钥,锁住了金银的流失。两侧僧院道观十几座,皆是冲这里的风水来的。让人感觉这是一个神奇的所在。
贵筑县(今贵阳市区)的县衙,就建在六洞桥的北面不足一里地的近处。
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1837年9月2日),是一个极平凡的日子。贵筑县县署的内宅里,却充满了喜庆和期待的气氛,知县张锳的夫人朱碧筠就要分娩了。
一阵阵的呻吟声,隐约传到客厅里。张锳坐不住了,把手中的书卷放在桌上,焦急不安地来回踱步,期盼着顺利分娩的消息……
张锳(1791~1856),字右甫,号春潭,这年46岁。张锳少时勤奋攻读,知识广博,嘉庆十八年(1813)23岁时中举,之后连续6次会试不中,后来参加了大挑试。
大挑,是乾隆时开始设定的一项选官制度,每6年一次,于会试榜后举行,取三科会试不中的举人做低级官职,使举人出身的人,又多了一条入仕做官的门路,更有利于朝廷笼络人才。
张锳长方脸,眉轩目朗,身材魁梧,仪表堂堂,口试时又应对如流,很为考官赏识,被选为一等。道光六年(1826)入黔,历任清平、安化、贵筑等地知县。他出身寒微,经历坎坷,颇知民间疾苦和政治流弊,在各地任职期间,廉洁刚正,治盗安民,积谷赈灾,办学育才,治绩突出,声誉颇好。
张锳有三位夫人:原配刘氏,是布政司经历沧州刘廷式的女儿;继娶蒋氏,是嘉定知府、卢龙蒋策的女儿;这第三位夫人朱碧筠,广西桂林人,是甲戌进士、四川邛州知州朱绍恩的女儿。
朱碧筠年少貌美,性情贤淑,聪慧绝世,是个很有名的才女,琴棋诗画,无所不通,尤其是有非凡的音乐天赋,丝弦乐器样样皆会,特别擅长弹奏古琴,在她的手上,《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十面埋伏》、《胡笳十八拍》等古典名曲,皆能娴熟流畅地弹奏,尽得曲子独有的妙韵。张锳爱慕夫人的才艺,喜欢碧筠的性情,两人水乳交融,情深意笃。平时朱碧筠常说,要为丈夫生一个儿子。张锳也盼这是一个儿子,并且早就把名字取好了。
张锳的前两位夫人为他生了三个儿子。长子张之氵舞(合写),成年后官至云南丽江县知县;次子张之清,官至湖北候补知府;三子张之渊,官至湖北襄阳、樊城兵备道。
随着几声洪亮的婴儿啼哭声,女仆进来传报:“恭喜老爷!夫人顺利分娩,生了一位胖胖的少爷。”
张锳眉开眼笑:“好,好!他生在这美丽的六洞桥畔,就叫张之洞吧!”张锳提笔写下了四公子的字号:孝达。朱夫人又给孩子取个乳名叫宫保。
张锳又向女仆吩咐道:“传我的话:全府的男佣女婢,每人赏银2两!”
“谢老爷!”女仆退下去了,张锳还乐得合不上嘴。
大清早,贵筑县衙东侧的六洞街上聚了一群人。这里是县衙张贴告示的地方,每当告示贴出来,总会引来围观的人群,这并不稀奇。稀奇的是,以往的告示是在白纸上写的,盖有官方印鉴,今天则不同,贴在墙上的却是一道写上咒语的黄符。
一位挑柴的小伙子赶过来,将柴担放在道旁,挤到人群的最前面,上下打量了一会儿,自言自语地说:“怪!怎么今天的告示,既无正印,又没关防?”他扭头向身后的一位中年人问道:“上面写的是什么?”
“自己看吧!”中年人鄙夷地看了小伙子一眼。
小伙子不好意思地向人群外走去,迎面碰见一位长髯老者,便问道:“老先生,上面写的什么?”
长髯老者说:“你到前面还没看清楚吗?”
小伙子很不好意思地说:“我不认识字啊。”
原来,小伙子不认字,只看明白上面没有印章。他说的正印,是指正方形的印章,清时自布政使至知州、知县等各级地方长官均用正印,有金、镀金、银、铜之不同,故府州县官又称正印或正印官。他说的关防,是指长方形的官印,清时临时派遣官员则用关防,分别以银、铜铸造。印用朱红印泥,关防用紫红色水,俗称紫花大印。
长髯老者笑了笑,将那上面的字念了一遍:
天皇皇,地皇皇,
我家有个夜哭郎。
不知前世是何仙,
含冤受辱降人间。
过往君子都来念,
洗尽前孽享平安。
天皇皇,地皇皇,
我家有个夜哭郎。
过往君子念三遍,
一觉睡到大天亮。
老者念完之后,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一个说:“这是谁家生了孩子?”
另一个说:“天刚亮,我见一个道人,由县衙的听差陪着,贴上这黄符,就回县衙了。”
“对,就是。听说上月初三,知府老爷的夫人生了位公子。”
“这位公子,降生后就哭闹不止,不分昼夜,而且声音一天比一天洪亮。把知府难坏了,请了好几个郎中,都说公子没病没灾儿。”
老者拂髯说道:“这就奇了!莫非这位公子,真是一位异人?”
卖柴的小伙子也摸摸后脑勺,若有所思地说:“噢,我晓得了。怪不得上月没见到那只老猿呢!”
“什么?你说咋样?”有人凑上去问道。
小伙子说:“我家住在黔灵山,每次来贵阳赶场,都是四更就起身。有月亮的时候,总能看见一只老猿坐在山头上。它的喊叫声,让人听了心慌。听我爷爷说,那老猿最少有300年了。在上月十五六的晚上,月亮明光光的,我却什么也没看到,也听不到它的叫声了。原来它转世了……”
“噢——,黔灵山的猴子转世,说不定将来会成为大贵人呢!”那人深信不疑地点头说道。
于是,知县张锳的四公子张之洞,乃黔灵山灵猿转世的传说,不胫而走,越传越奇,越传越神。
张之洞生来啼哭不止,真把张锳愁坏了。这孩子,吃饱了就大声啼哭,很少睡觉,甚至整夜地哭叫。张锳请了贵阳城内外颇有声望的几位医生诊治,都说婴儿健康无恙,然后摇头而去。继而又请道士做道场,在街上贴了符咒,仍不见效。
幕僚中有人建议:“可否让风水先生看看?”
张锳无可奈何,便派人请来个风水大师。
大师装模作样地在前衙后宅转来转去,最后说:“应当在花园里筑一座小山,就能挡住外面的妖气。如再不奏效,当查祖上阴宅的风水。”
张锳立即派人在后花园增修一座假山,同时修书一封,以六百里快递,寄回直隶省(今河北省)南皮县家乡,请家里勘查风水。
张锳来到朱夫人的内室,看着襁褓中长哭当歌的小之洞,无可奈何地摇摇头。他见夫人面容有些憔悴了,便说:“这些天把你累得不轻。你该让奶妈照管他,自己多休养身体才是啊!”
朱夫人说:“我习惯了。听不到小宫保的哭声,反倒觉得不安了。”朱夫人看着张锳,两人脸上都现出了笑容,小之洞还在哇哇地哭闹,碧筠几次把奶头顺进他嘴里,都被他吐了出来。张锳很为夫人的耐心所感动,看着几案上久被冷落的古琴,说道:“叫小宫保闹的,你连琴也没空弹啦!”
“那就等宫保长大了再弹嘛!”
张锳漫不经心地拨动了一下琴弦,发出清脆而又悠扬的声音,没有想到,正在哭闹的小宫保戛然声息,寻着琴声转过小脑袋。
朱碧筠惊奇地说:“你看,宫保听到了琴声!”
张锳又拨了拨琴弦,小宫保两眼一眨一眨的,露出怡静欢快的神情。
张锳惊喜异常,忙从夫人怀里接过小宫保,对碧筠说:“快!你弹支曲子给他听!”
朱碧筠兴奋地弹起《春江花月夜》。张锳审视怀抱中的小之洞,见他凝眸静听,竟然露出了甜美的笑容。
一曲过后,已被放入摇篮的小之洞静静地玩耍起来,异常安闲而恬静。
张锳欣慰地笑了笑,似乎有所醒悟,手点脑门儿,突然说:“哟,我想起来了。古人云:‘妇人妊娠,听诗书吟咏之声,闻琴筝弹拨之鸣,不听淫声,不视邪色,以此产子,必贤明端正寿考。妊娠在怀,必慎所感,感于善则善,恶则恶矣。’看来,古人所言不虚呀!”
此时,张锳疼爱地端详着小之洞,高高的颧骨,尖尖的下颌,亮晶晶的一双眼睛,活脱脱一张猢狲脸,心上蓦然一惊,脱口说道:“莫非果如外面传言,这孩子是灵猴转世?”
朱碧筠嗔声说道:“老爷,你说些什么?市井之言,俚俗不经,何足听信!确是孩儿天资颖异,定非凡人。我们当悉心教诲,使其成为栋梁之才!”
张锳望着窗外,良久不语,而后叹道:“纵是天生豪杰,只惜生不逢时啊!”
“你是说……”朱夫人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
朱夫人明白了,丈夫的话,是对孩子命运的担心,也是对纷乱时局的忧虑。
从此,小之洞在妈妈的琴声中玩耍,在妈妈的琴声中安眠。只要琴声一停,他就醒转来又哭又闹,直到听到琴声,才又安静下来。仿佛没有琴声,那从天际传来的隆隆炮响、那四处纷起的白刃格斗的阵阵杀声,就会惊扰他的甜梦,会使他惊恐万状、烦躁不安……
小之洞在母亲的爱抚和悠悠的琴声中长到4岁,不幸母亲一病不起,撒手人寰。朱碧筠在弥留之际,拉着小之洞的手,凄婉地说:“宫保,妈熬不过去了。妈别无牵挂,只是难舍你年龄太小……这架琴留给你,就当我守在你身边吧!”
母亲的临终遗言,成了张之洞一生最珍贵的记忆。懂事之后,张之洞铭记着母亲的遗言,一直把琴精心地保管在身边,走到哪里,带到哪里,终其一生,与琴相伴。
生母死后,小之洞便由庶母魏氏(名芷香)照抚。
魏芷香没有生育子女,把张之洞视若亲生。她无微不至地关心他、照顾他,哄他玩耍,使他开心,想方设法抹去他心灵上的阴影,抚慰他的丧母之痛。在风和日丽的天气,还带他到花园里嬉戏,侍弄花草。魏芷香最喜爱月季,又善于栽培修剪,花儿开得又大又多又鲜艳。她把各种盆栽的月季,放置在张之洞窗明几净的室内。她赞美月季四季常开,香超桃李,艳而不媚。张之洞受她的熏陶,一生也酷爱月季。
张之洞虚龄5岁这年的正月十八日,张锳吩咐在客厅摆下香案,备好酒席。仆人领着一个青衣长袍、姿态儒雅、年约40来岁的先生来到客厅。这个人就是张锳为张之洞请来的家塾教师何养源先生。何养源虽不是秀才、举人,但精通“四书”、“五经”,又能诗善画,写得一手好楷书,尤其对赵孟頫的书法,深谙其韵味,临摹得惟妙惟肖。他教学生很有办法,是兴义一带有名的教书先生。
张锳深慕何先生才华,拱手相迎,两人寒暄过后,分宾主落座。这时,魏芷香领着不满5岁的张之洞来到客厅。
张锳对何先生说:“这是我的四子之洞,从今日起,就拜在先生膝下当学生了。”说罢,便唤之洞先在香案前跪拜至圣先师孔夫子,然后又拜过何先生。
何先生见之洞虽然瘦小羸弱,但天庭饱满,眉目清秀,透着聪颖和机敏,不禁颔首微笑着夸奖了几句。张之洞在酒席间默然不语,静静地听着大人们谈话,不时仰脸凝望着何先生……
何先生从《三字经》教起,每天教20个字,便以为教的不少了。谁料张之洞过目不忘,念三四遍即能背诵。不到一个月,就把一本《三字经》背完了,何先生便夸张之洞聪慧过人,真是神童。
一天,张锳公余来到书房,不动声色地先让之洞把《三字经》背诵一遍,见他背得轻松如流。继而又从书中选出一些字,写在纸上,让张之洞认读,之洞一一确认不误。张锳这才捻着胡须不胜欣喜地勉励道:“好,好!跟着何先生好好学吧!长大成材,好为家争光,为国效力。”转脸又对何先生说:“之洞这孩子的聪颖,强我十倍。先生博学卓识,执教有年,还望先生对之洞严加教诲,培养成人。”
何先生喜悦地说:“是啊,是啊!之洞确是难得的好学生。我正想和您商量一下,以后该如何教他呢!”说罢,便和张锳商定教之洞读《论语》,学描红。
之洞听到父亲和老师的夸奖,小脸上露出矜持的笑容。他对父亲的嘱咐,虽不全明白其中含义,但父亲殷望他读书的话,却已印在幼小的心灵里,使他平添了一股思学若渴的力量。
何先生写了一篇方寸大小的赵体字,让张之洞套在宣纸下练字。时间不久,又改描写为临摹。之洞兴趣盎然,勤摹苦练。
张之洞读书兴趣极浓,寻根问底。他读论语,对章节字句,必弄明白才算完事。何先生对其聪明好学、务求甚解的精神极为赞扬。张锳也为儿子长进之快欣喜不已,越来越偏爱这个儿子了。
读完《论语》,又开始读《孟子》。之洞读书的速度,越来越快。白天,他在家塾听先生讲课;夜晚,便秉烛夜读。困倦难耐时便伏案而睡,醒来又接而复读。
魏芷香对他极其慈爱,陪坐在身旁,在烛影摇曳中,看着他清瘦的脸庞和专注的神态,听着他那如歌声一样抑扬顿挫的朗诵,心中便涌起一种爱怜和殷望的感情。炎炎夏日,她给之洞摇扇纳凉,驱赶蚊虫;漫漫长夜,她给之洞披衣送暖,端上夜餐。她全身心抚慰之洞,也把一生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因张锳办事练达有能力,为上司嘉许,先是由贵筑知县转任威宁知县,又升为古州同知。道光二十一年(1841)署理兴义知府,他殚思竭虑,政绩显著,又为上司奏闻朝廷。道光皇帝特予恩宠陛见,道光二十二年(1842),张锳正式擢升为兴义府知府。张之洞同庶母一起,也随着张锳迁移住地,此时迁到了兴义。
兴义(今安龙),位于黔境西南的犄角里。虽然贵州历来被称为“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分平,人无三分银”的贫瘠之地,而兴义却偏得造化,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好地方。山上茂林修竹,葱茏蓊郁,江岸土地肥沃,物产丰腴,人杰地灵。
张之洞在这里度过了5年的童年快乐时光,也经过5年孜孜不倦的苦读,张之洞9岁已读完了“四书”“五经”,11岁读完了春秋经传及历代诗词,至此,科举制度的教科书,他已全部读完。
何先生临别时,张锳酬谢了一笔厚礼。10岁的张之洞依依不舍地拜别了先生,从此结束了家塾生活,进入兴义府学继续攻读。
兴义府学紧挨府衙,张锳到任后修缮一新。府学庭院宽敞,轩明窗亮,园内古木参天,翠竹丛生,假山峻石叠趣,溪水清漪缠绵。环境十分幽静。院内有天香阁,立于树石佳胜之间,更是学子们喜欢登临的好去处。
被延请到府学执教的,都是名冠黔省的饱学之士。先后有拔贡生曾搢之、附贡生张国华、举人黄升之、举人王可贞、进士敖慕韩、举人张肖严、举人赵斗山、翰林院侍读丁诵孙、进士童云逵。以上先生,全都学养深厚,授课有方。其中张国华,是当时贵州有名的诗人,曾主讲贵山书院。而敖慕韩与童云逵,也是从全国的进士堆里挑选出来的,所传授的知识,没有水分,全是真货。
在府学,张之洞开始学习写诗和作文。这天,熬慕韩老师要试试张之洞的诗文,把他叫到身边:“之洞,我出一首诗,你来和一首,行不?”
之洞说:“多谢先生指教,之洞愿意试试。”
“好!那我先出一首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吧!”熬慕韩抑扬顿挫地朗读一遍: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羊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你先去想一想吧!作完了和诗就交给我。”熬慕韩老师亲切地拍一下之洞的头,以示鼓励和亲近。
小之洞点点头,转身刚走几步,又转回身来,说:“先生我和上了。”
“什么?你和上了?这样快!你诵出来我听听!”熬慕韩惊喜地说道。
张之洞站直身子,仰脖诵道:
幽燕杰士遍春秋,
代有奇才如水流。
生在兴义思故里,
十龄未曾到沧州。
熬慕韩满脸惊喜,叫之洞将和诗写在纸上。熬慕韩看着频频点头,细细品味一下,说:“好,好!确实不错。我再给你出一题目,你再作一首和诗。”
然后又诵出一首诗,是白居易的《春题湖上》:
湖上春来入画图,
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
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
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
一半勾留是此湖。
之洞略作思索,粲然一笑,说:“先生,和诗有了!”
“真的?你写下来。”熬慕韩欣喜地说道。
之洞小手挥动,立刻写出一首诗:
最是家乡好画图,
千里平畴一展铺。
风吹小麦重重浪,
雨润高粱穗穗珠。
绿树梢头挂红枣,
青柯腰里挎玉菽。
若问父老今何在,
南北皮城守淀湖。
熬慕韩先生看了,觉得前面都很好,只是不明白“南北皮城守淀湖”一句有何来历,便问:“之洞,这最后一句是何意?”
之洞眨眼笑笑说:“这是学生老家南皮县呀!秦朝时,这里建有两座皮城,南面的叫南皮城,北面的叫北皮城。始皇二十六年设县在南皮城,因之称作南皮县,属渤海郡。县境内有一大湖泊,名叫大浪淀。这句指代家乡,不知妥不妥?”
“妥!妥!你真用心,会读书啊!”熬慕韩先生连声赞叹。接着又说:“你没到家乡去过,如何对家乡这样熟悉啊?”
“是父亲常常给我讲的。”
“好好用功吧。你真是块好料!”
熬慕韩把之洞的和诗拿给张锳看,张锳高兴得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说:
“这两首和诗虽不如原诗好,但也意境清新,言之有物,爱乡之情表达很充分,很亲切呀!”
“这已经很好了。之洞才10岁,哪能拿他去和李谪仙、白香山比呢?我任师这许多年,还第一次遇到这等聪慧的学生,真是神童啊!可喜可贺!”熬慕韩喜不自禁,不住夸赞。
“全是熬先生您教导有方,我要谢您了!”
“不敢当,不敢当。之洞天生奇才,全是造化之功啊!”熬慕韩连连谦辞。
张锳治宴款待熬先生,让之洞给熬先生敬酒,并说:“来!宫保,你也喝一杯,作为爹爹对你的奖赏!”
“哈哈哈……”熬慕韩看张锳竟然高兴得让小之洞喝酒,禁不住大笑起来。
这是张之洞平生第一次喝酒,被辣得直咧嘴。张锳也笑了,然后也觉得这种奖赏不大合适,让人到书房取来一方古砚,对之洞说:“这方竹节砚,是你祖父在京城任四库全书馆誉录时,纪文达公纪晓岚赠送的。这是宋代的旧物,上面有竹节一样的纹理,极其罕见,故而叫做竹节砚。这铭文,是纪文达公亲手刻上的,异常珍贵且不说,铭文讲了做人的道理,你长大了就会懂的。这可算是咱家的传家宝。你祖父传给了我,我再传给你,你将来再传给后代子孙吧!”
小之洞细看那数行砚铭,写的是:
介如石,直如竹。
史氏笔,挠不曲。
笋不两歧,竿无曲枝。
孤直如斯,亦莫抑之。
其断简欤?乃坚多节。
略似此君,风规自别。
“right”“right”纪晓岚识
此事深深地激励着张之洞。那砚上的铭文也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
学习之余,张之洞常常去登天香阁。扶栏远眺,但见南盘江水奔流东去,将军山拔地擎天,簇簇村舍掩映在烟树碧草之间,顿感襟怀开阔,不禁思绪联翩。有时,他即兴赋诗,歌颂祖国的山河壮观;有时,他遥望东方,想起鸦片战争的屈辱和国土被洋人蚕食的时事,积忿满怀……
那时学写诗,离不开练好对对儿的基本功。张之洞于写对句也是极有兴趣。
一天,丁诵孙老师给学生们出了个上联:
柳丝莺梭,织就江南三春景;
府学中的其他学生都被难住了。只有张之洞略加思索,对出了下联:
云笺雁字,传来塞北九秋书。
丁老师欣喜地大加夸赞,因为他自己也没想出满意的下联呢!直到今天,这副对联仍被楹联界称为绝对。
丁老师欣喜之余,又给张之洞出来个上联。这个出句是他目睹情事偶然而生。于是他让之洞试试。上联是:
小猪拱小竹,小猪一动竹一动;
确实出得极为刁钻。之洞听完狡黠一笑:“先生,学生对出来了。”
“噢?那你说说!”
张之洞信口诵出了下联:
壶嘴对壶嘴,壶嘴一撅嘴一撅。
丁老师哑然失笑,想起自己给学生们讲书时,用心爱的宜兴紫砂壶喝茶的情景,由此看来,学生对这个动作深为注意。从此以后,他干脆不在讲书时喝茶了。很快,这副对联传扬开去,被人们津津乐道。
张之洞对经书并不感兴趣,但对史书和经世之学却爱不释手,苦读不舍。这天,他正在书房读《史书》,张锳悄然来到屋里。见他正在聚精会神地读《萧相国世家》,不禁暗自称许。张锳从自己几十年的官宦生涯中体会到,只读经书、不懂历史、不谙现实的人,是很难立世保身做好官的。所以,不仅支持之洞读史书,还常常给孩子们讲解《史记》和《三国志》等,加以点拨和启发,使他们能以古鉴今,学会处世之道。
张之洞发现父亲立于身旁,连忙站起让座。
张锳问道:“《萧相国世家》你能读懂吗?”
之洞回答说:“字义可懂,其深义尚不大明了。”
张锳翻了翻书,思索了一会儿,循循诱导说:“读书不能死读,要读活。你看萧何,四次被刘邦所疑,并非萧何要加害刘邦,而是他对刘邦太竭诚尽忠了。比如刘邦领兵与项羽作战,留下萧何治理巴蜀汉中。萧何立法有章,施政有方,民富粮丰,兵源充足,使刘邦可以放心作战。这正是萧何的大功大德呀!可是,刘邦却怕萧何的德望超过他,篡夺他的天下,就常派使者以慰劳丞相的劳苦为名,去侦察萧何有无异心。幸亏萧何的谋士鲍生看破了蹊跷,劝萧何说:‘数次使人来慰劳你,是对你不放心啊!’萧何才恍然大悟。于是,把自己的兄弟、儿子派去随刘邦作战。这才是释解了刘邦的怀疑。”
张锳饮了几口茶,又接着说:“刘邦做皇帝12年后,黥布、陈豨起兵谋反。刘邦自领一军去打黥布,行前派人问萧何有何打算。萧何说要动员百姓组织军队,自为佐军,以辅刘邦平叛。这时,有个谋士又劝诫萧何说:‘丞相,灭族之祸不远了啊!’”说到这里,张锳问道:“宫保,你说说看,这个谋士为何说萧何快要招至灭族之祸了呢?”
张之洞听到父亲提问,狡黠地笑了,立刻回答说:“儿以为,萧何能号令百姓自成一军,足见其德高望重,为民拥戴。这也正是刘邦担心和嫉妒的。故而萧何为刘邦所不容,将要招至灭族之祸。所以,萧何用了一个聪明的办法:他改弦更张,在蜀地吞占土地,贪污受贿,肆虐百姓以自污,而使刘邦放心,这才免受其害。”
张锳听后不胜欣喜,连连夸赞说:“嗯,嗯。所言不差,所言不差。你果然能悟出书中的道理。读书就该这样,不拘泥书本上的词章句段,要深思细想,领悟其中为人处世的道理。”
此时,张锳又联想到自己的官宦生涯,颇为感慨地说:“宫保,你要记住:做官为宦,在上司面前,既要表现得有才能,又绝不可使上司感到你的才能超过他。无能,将弃之不用;能出其上,又会被其拿掉。此中荣枯升沉,全凭心计,任何时候,都不可骄纵恣肆,忘乎所以。”
张之洞频频点头,诺诺称是,将父亲这番语重心长的教诲,牢记在心里。
对张之洞影响更为深远的,是张锳在兴义期间有口皆碑的为官政绩。张锳特别讲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尽心尽力地为当地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实事。有这样一位做知府的父亲,其身教更胜于言教,对少年张之洞来说,自然是最好的、最直观的教育。
一是张锳高度关心教育,注重培养人才。到兴义上任伊始,第一件事就是将年久失修的府学修缮一新。紧接着在上任头一年内重修兴义府试院。张锳见旧试院远在城外,破烂不堪,加上生童往来辛苦,便与府属各州县商议,就近择地另建新试院。他自捐白银1000两,各地集资30800两,组织工匠加快建设,第二年底便建成。新试院规模宏大,布局精巧,建筑精良,共有房舍209间,仅魁星阁后面两侧的号舍,就可坐千余人。不少外地官吏参观后,赞不绝口,称其“甲于天下”。新试院建成后,张锳又筹银2000两,扩建珠泉书院,并更名桅峰书院。还用节余的银两为前来应试的学子添置一应用具,受到合府学子的称赞。桅峰书院藏书寡少,张锳一面将自己携带的书籍千余册献出,一面捐资、集资派人到贵阳、成都、广州等地购回一批书籍,扩充书院藏书。同时增建城乡义学,还拨出一部分公田出租,用租金解决学生的灯火费、试卷费和教师聘用费,深受当地百姓称赞。
张锳为读书人“添灯油劝学”的故事,一直在兴义流传,感人至深。相传在道光年间的安龙城,每天夜里到了交更的时候,就有两个差役从知府衙门中走出来,前面的一个提着灯笼,后面的一个挑着桐油篓,沿着大街小巷游走,只要见到哪户人家亮着灯光,并有读书声,两人便会停下来,高唱一声:“府台大人给相公添油啰!”等读书人开门后,后面的一个差役便放下油篓,取出油筒,再从油篓中舀出清亮的桐油,倒进这个读书人的灯盏里,并补上一句:“府台大人祝相公读书用功,获取功名。”随即又向另一户亮着灯光、有读书声的人家走去。就这样,每晚给兴义城里的读书人添灯油,张锳前后坚持了13年,不管阴晴雨风,夜夜如此。有时,张锳还亲自躬行,带上儿子张之洞,深更半夜在府城里走街串巷,为夜伴孤灯苦读不倦的书生添油鼓劲。当地百姓都知道,这是知府张锳对读书人的厚爱、关照,于是更加发奋学习。
听政之余,他常到书院与学生谈学论艺,并亲自评阅学生课卷,鼓励诸生无论在培养品德、操行上,还是在钻研学业上,都应相互切磋砥砺,取人所长,补己所短。
在张锳的不懈努力下,兴义府学风兴盛,培养出一批人才。10余年间,考取举人20余名、贡生8名、进士2名,比较知名的有官到内阁学士的景其浚、诗人张国华、书院山长贵天乙等人,民间称为“旷古未有”。
二是修筑府城通广西的驿道。张锳见兴义城至南盘江边坡脚的这段驿路,险狭崎岖,人马难行,于是倡议捐银2000余两,雇工进行扩修。两年后,道路建好,可直通广州。
三是捐俸银1000余两,增建义仓一座,解决仓储不够的难题,四年间储备稻谷达2万多石。
四是改建“十八先生祠”。这座古墓里埋葬着南明永历王朝内阁大学士吴贞毓、武安侯郑允元、大理寺少聊杨钟等18位重臣的忠骨。十八先生的高风亮节,常为张锳所仰慕。为此,他决定改建“十八先生祠”。建成后,有祠门、敬业堂、流芳亭、怀清亭、享堂、正祠、多节亭、净香池等,形成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五是呕心沥血十三年,主持纂修《兴义府志》。张锳是一个责任感和使命感都极强的官员,出于对兴义府属各州县的热爱,他立志要为当地人留下一部拿得出手的志书。为节省经费,他不搞捐资,先发动各州县士子名人广征资料,查阅藏书上万卷,采访父老数百人。后又聘请江苏学者朱逢甲、湖南著名修志家邹汉勋前来协修,终将74卷、100余万字的《兴义府志》完成。不料后来无经费了,张锳只好又捐出俸银2000余两付印成册。他在该志序中写道:“甚矣其难也,锳之心力瘁于此书矣!”可以告慰他的是,几十年后,大学者梁启超将《兴义府志》列入值得称道的104部清代方志当中,可见《兴义府志》,也称得上是一部全国名志。
六是见招堤年久失修,张锳带领民众,将大堤加高五尺。同时又扩建荷池,种植荷花,还筹资在金星山上新建一座半山亭。
招堤,位于兴义府城(今安龙县城)东北约一华里。早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驻军南笼(今安龙)的中营游击(大清朝从三品武职外官官衔)招国遴,为解决水患保护农田和方便两岸居民的交通往来,自捐俸银二千两,并亲自率领工匠采石在陂塘海子两岸狭窄处的金星山旁修筑路堤。经一年多时间的修建,长300米,高、宽约3米的石堤,横亘于陂塘海之上。堤的北端有一半圆形石拱桥,上面可以通过马车。石堤为当地居民抵御了水患,方便了两岸交通,后人曾誉为“仿白堤”,“肖苏堤”。为了纪念招国遴,取名为“招堤”。
招堤建成后,从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路堤东侧的良田和方便了两岸居民的交通往来,但遇到涝灾年份,大堤仍然阻挡不了洪水侵袭良田,居民又不得不借助于安全系数很差的小木船往来两岸,遇到暴风雨,常常会船翻人亡。道光二十八年(1848),张锳又将路堤加高五尺,此后才能真正地防治水患,两岸居民也不再乘船往来。张锳还在东侧开辟水池数亩种植荷花,路堤的两边种植杨柳,一方面可以保护路堤,另一方面可以美化风景,真可谓一举两得。每年夏秋两季,杨柳依依,荷花飘香,平波十里。
在堤的西端连着金星山,相传玉帝御驾醉览蓬莱,乘云至龙城(安龙别称),见城外陂塘海子烟波浩淼,奇景胜于蓬莱,但龙城其时未扬名,遂嘱载玄奘之神龟游万里,负蓬莱最美之山至龙城陂塘海子,取名金星山,寓为山寿永久,文人则称此山为“龟载小蓬莱”。
张锳加高招堤后又在金星山修造半山亭。半山亭落成之时,张锳大宴宾客,仿滕王阁故事,邀请一些士绅文人庆贺,以翰墨记此胜景。席间,文人们纷纷离座赋诗作文。一时间,佳作迭出,众人叫好。
这时,随同父亲来招待宾客的张之洞,也忍不住跃跃欲试。张之洞凭栏纵目,只见云峰耸立,荷花婷婷,虹桥倒影摇曳。他顿觉心旷神怡,一时间豪兴如涌,禁不住要来纸笔,当场挥毫。人们屏气凝神观瞧,张之洞奋笔疾书,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写就一篇近800字的《半山亭记》:
万山辐辏,一水碧潆,雉堞云罗,鳞原星布者,兴郡也。城东北隅,云峰耸碧,烟柳迷青,秋水澄空,红桥倒影者,招堤也。缘是数里,蒹葭苍苍,有阁巍然,峙于岩畔者,魁阁也。穿绿荫,拂白石,禅房乍转,画槛微通,石碧一方,茅亭三面者,半山亭也。做亭者谁?吾家大人也。翠萝红蓼,罗列于轩前;竹榭茅檐,欹斜于矶畔。太守之意,得之半山,而志以亭也。
岁在壬寅,家大人先守是邦,文风雅俗,焕然一新,故常与民同乐者也。夫其得及则信孚,信孚则人和,人和则政多暇。由是常徘徊于此阁,以寄胜慨;而亭未有焉,然其烟云万状,锦绣千重,早以毕具于目前。盖天钟灵于是,必待太守以起之也。爱乃建亭于阁之东偏,古径半弯,危廊数转,不崇朝而功成,易如也。
每当风清雨过,岩壑澄鲜,凭栏远眺,则有古树千红,澄潭一碧,落霞飞绮,凉月跳珠,此则半山亭之大观也。且夫画栏曲折,碧瓦参差,昭其洁也。烟光悒翠,竹影分青,昭其秀也。松床坐奕,筠簟眠琴,昭其趣也。分瓜请战,煮茗资谈,昭其事也。若夫柳岸晓风,芦花残月,云腾碧嶂,日落深林者,亭之朝暮也。水绿波澄,莲红香远,月白风清,水落石出,亭之四时也。沙明荷静,舞翠摇红,竟秀于汀渚者,亭之晴也。柳眉烟锁,荷盖声喧,迷离于远岸者,亭之雨也。晴而明,雨而晦,朝而苍翠千重,暮而烟霞万顷,四时之景无穷,而亭之可乐,亦与为无穷也。
至若把钓人来,一蓑荷碧,采莲舟去,双桨摇红,渔唱绿杨,樵歌黄叶,往来不绝者,人之乐也。鹭眠荻屿,鱼戏莲房,或翔或集者物之乐也。衣带轻缓,笑语喧哗者,太守游也。觥筹交错,肴核杂陈者,太守宴也。觞飞金谷,酒吸碧筒,宾客纷酬,杯盘狼藉者,太守欢也。题诗励士,把酒劝农,四竟安恬,五谷垂颖者,则太守之真乐也。
俄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者,太守归而众宾从也。是则知其乐,而不知太守之乐者,禽鸟也。知太守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民之乐者,众人也。乐民之乐,而能与人、物同知者,太守也。
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岳阳之楼,晴川之阁,不有范、崔之品题,则巍观杰构,沉沦于湖滨江渚矣。是地也,不逢太守,则锦谷琼花,不现其佳境矣。为此亭也,则胜迹不令就荒,名花俱能见赏,凡夫出尘拔翠,必无沉滞而不彰矣,所以谓之与民同乐也。不胜其佳,使花香山翠湮于野塘,不传于奕世,是贻林泉之愧也。故挥毫而记之,犹恐未能尽其致也。
道光二十有八年七月既望
南皮十一龄童子张之洞香涛撰
此文描述精彩,文辞华美,更为难得的是,童心之中,竟有“德及则信孚,信孚则人和,人和则政多暇”的政治见解,有“与民同乐”的拳拳之意,更有“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美的事物不会单靠自身彰显、是因人得以扬名天下)”的独到见解。一个11岁的孩童,竟有如此睿智的见解和深刻的思想,众人无不叹服,惊曰“王勃再世”,齐称“神童”和“奇才”。后来人们将他这篇《半山亭记》,刻石嵌于半山亭内石壁之上,至今仍保存完好。果真应了他“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判断,招堤和半山亭,因为张锳、张之洞父子的缘故,成为享誉中外的一处风景名胜。
次年,张锳让张之洞把平时的诗文习作汇集起来,取名《天香阁十二龄草》,在贵阳请人刻印出版,这是张之洞的第一本诗集。收于张锳主纂的《兴义府志》,有清宣统元年铅印本流传于世。
张锳看张之洞小小年纪,即明白了许多人终身难以明白的道理,心里自然高兴,便思量让之洞早些参加大比。而想到自己六次会试皆不中,最后以大挑才走上仕途,又不由得凛然生畏。于是,他重礼请来了一位做八股文的名士,专门为张之洞授业。这个人就是贵州独山府署理知府韩超。韩超(1799~1878)字寓仲,号南溪,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33代孙,是道光甲午年的进士,直隶(今河北)昌黎人,秉性沉勇慷慨,人称血性奇男子,与张锳交谊很深。听说张锳请他教导神童张之洞,很乐意培养这位奇才,便一口答应,很快就来到兴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