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4000000001

第1章 聪慧童年

六洞桥,曾是明、清时期贵阳的风景名胜之一。乍一听这名字,会以为是六个洞的桥。其实不然,它是六座单孔石拱桥的总称。这六座石桥,位于贯城河汇入南明河出口处。

贯城河,源出于贵阳城外东北的葫芦山(今属贵阳乌当区),经大营坡由北向南穿贵阳城而过,至此折而西南流,注入南明河。当年,水流清澈,鱼翔浅底,莺歌柳浪,风光宜人,所以这条河又被称为玉带河。

这六座石桥,始建于明代初年,并排在不足百米的河段上,两两相距不过10米,从一侧的河面上望去,六座桥拱环环相扣,相迭成趣,像月上的宫殿,又像殿下的彩虹,因之也就有了一个美丽的名称,叫月殿虹桥。

沿河绿树成荫,古木参天。桥的两岸,岸芷汀兰,青山拥翠,环境清幽,风光旖旎。河水流经六洞桥一段,呈现一种奇异的牛梭形态,内角约为60度,粼粼的水波,俨然天上的一段鳞锦降落到人间。传说,贵阳人杰地灵,是一块金银宝地,六洞桥即是当关的锁钥,锁住了金银的流失。两侧僧院道观十几座,皆是冲这里的风水来的。让人感觉这是一个神奇的所在。

贵筑县(今贵阳市区)的县衙,就建在六洞桥的北面不足一里地的近处。

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1837年9月2日),是一个极平凡的日子。贵筑县县署的内宅里,却充满了喜庆和期待的气氛,知县张锳的夫人朱碧筠就要分娩了。

一阵阵的呻吟声,隐约传到客厅里。张锳坐不住了,把手中的书卷放在桌上,焦急不安地来回踱步,期盼着顺利分娩的消息……

张锳(1791~1856),字右甫,号春潭,这年46岁。张锳少时勤奋攻读,知识广博,嘉庆十八年(1813)23岁时中举,之后连续6次会试不中,后来参加了大挑试。

大挑,是乾隆时开始设定的一项选官制度,每6年一次,于会试榜后举行,取三科会试不中的举人做低级官职,使举人出身的人,又多了一条入仕做官的门路,更有利于朝廷笼络人才。

张锳长方脸,眉轩目朗,身材魁梧,仪表堂堂,口试时又应对如流,很为考官赏识,被选为一等。道光六年(1826)入黔,历任清平、安化、贵筑等地知县。他出身寒微,经历坎坷,颇知民间疾苦和政治流弊,在各地任职期间,廉洁刚正,治盗安民,积谷赈灾,办学育才,治绩突出,声誉颇好。

张锳有三位夫人:原配刘氏,是布政司经历沧州刘廷式的女儿;继娶蒋氏,是嘉定知府、卢龙蒋策的女儿;这第三位夫人朱碧筠,广西桂林人,是甲戌进士、四川邛州知州朱绍恩的女儿。

朱碧筠年少貌美,性情贤淑,聪慧绝世,是个很有名的才女,琴棋诗画,无所不通,尤其是有非凡的音乐天赋,丝弦乐器样样皆会,特别擅长弹奏古琴,在她的手上,《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十面埋伏》、《胡笳十八拍》等古典名曲,皆能娴熟流畅地弹奏,尽得曲子独有的妙韵。张锳爱慕夫人的才艺,喜欢碧筠的性情,两人水乳交融,情深意笃。平时朱碧筠常说,要为丈夫生一个儿子。张锳也盼这是一个儿子,并且早就把名字取好了。

张锳的前两位夫人为他生了三个儿子。长子张之氵舞(合写),成年后官至云南丽江县知县;次子张之清,官至湖北候补知府;三子张之渊,官至湖北襄阳、樊城兵备道。

随着几声洪亮的婴儿啼哭声,女仆进来传报:“恭喜老爷!夫人顺利分娩,生了一位胖胖的少爷。”

张锳眉开眼笑:“好,好!他生在这美丽的六洞桥畔,就叫张之洞吧!”张锳提笔写下了四公子的字号:孝达。朱夫人又给孩子取个乳名叫宫保。

张锳又向女仆吩咐道:“传我的话:全府的男佣女婢,每人赏银2两!”

“谢老爷!”女仆退下去了,张锳还乐得合不上嘴。

大清早,贵筑县衙东侧的六洞街上聚了一群人。这里是县衙张贴告示的地方,每当告示贴出来,总会引来围观的人群,这并不稀奇。稀奇的是,以往的告示是在白纸上写的,盖有官方印鉴,今天则不同,贴在墙上的却是一道写上咒语的黄符。

一位挑柴的小伙子赶过来,将柴担放在道旁,挤到人群的最前面,上下打量了一会儿,自言自语地说:“怪!怎么今天的告示,既无正印,又没关防?”他扭头向身后的一位中年人问道:“上面写的是什么?”

“自己看吧!”中年人鄙夷地看了小伙子一眼。

小伙子不好意思地向人群外走去,迎面碰见一位长髯老者,便问道:“老先生,上面写的什么?”

长髯老者说:“你到前面还没看清楚吗?”

小伙子很不好意思地说:“我不认识字啊。”

原来,小伙子不认字,只看明白上面没有印章。他说的正印,是指正方形的印章,清时自布政使至知州、知县等各级地方长官均用正印,有金、镀金、银、铜之不同,故府州县官又称正印或正印官。他说的关防,是指长方形的官印,清时临时派遣官员则用关防,分别以银、铜铸造。印用朱红印泥,关防用紫红色水,俗称紫花大印。

长髯老者笑了笑,将那上面的字念了一遍:

天皇皇,地皇皇,

我家有个夜哭郎。

不知前世是何仙,

含冤受辱降人间。

过往君子都来念,

洗尽前孽享平安。

天皇皇,地皇皇,

我家有个夜哭郎。

过往君子念三遍,

一觉睡到大天亮。

老者念完之后,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一个说:“这是谁家生了孩子?”

另一个说:“天刚亮,我见一个道人,由县衙的听差陪着,贴上这黄符,就回县衙了。”

“对,就是。听说上月初三,知府老爷的夫人生了位公子。”

“这位公子,降生后就哭闹不止,不分昼夜,而且声音一天比一天洪亮。把知府难坏了,请了好几个郎中,都说公子没病没灾儿。”

老者拂髯说道:“这就奇了!莫非这位公子,真是一位异人?”

卖柴的小伙子也摸摸后脑勺,若有所思地说:“噢,我晓得了。怪不得上月没见到那只老猿呢!”

“什么?你说咋样?”有人凑上去问道。

小伙子说:“我家住在黔灵山,每次来贵阳赶场,都是四更就起身。有月亮的时候,总能看见一只老猿坐在山头上。它的喊叫声,让人听了心慌。听我爷爷说,那老猿最少有300年了。在上月十五六的晚上,月亮明光光的,我却什么也没看到,也听不到它的叫声了。原来它转世了……”

“噢——,黔灵山的猴子转世,说不定将来会成为大贵人呢!”那人深信不疑地点头说道。

于是,知县张锳的四公子张之洞,乃黔灵山灵猿转世的传说,不胫而走,越传越奇,越传越神。

张之洞生来啼哭不止,真把张锳愁坏了。这孩子,吃饱了就大声啼哭,很少睡觉,甚至整夜地哭叫。张锳请了贵阳城内外颇有声望的几位医生诊治,都说婴儿健康无恙,然后摇头而去。继而又请道士做道场,在街上贴了符咒,仍不见效。

幕僚中有人建议:“可否让风水先生看看?”

张锳无可奈何,便派人请来个风水大师。

大师装模作样地在前衙后宅转来转去,最后说:“应当在花园里筑一座小山,就能挡住外面的妖气。如再不奏效,当查祖上阴宅的风水。”

张锳立即派人在后花园增修一座假山,同时修书一封,以六百里快递,寄回直隶省(今河北省)南皮县家乡,请家里勘查风水。

张锳来到朱夫人的内室,看着襁褓中长哭当歌的小之洞,无可奈何地摇摇头。他见夫人面容有些憔悴了,便说:“这些天把你累得不轻。你该让奶妈照管他,自己多休养身体才是啊!”

朱夫人说:“我习惯了。听不到小宫保的哭声,反倒觉得不安了。”朱夫人看着张锳,两人脸上都现出了笑容,小之洞还在哇哇地哭闹,碧筠几次把奶头顺进他嘴里,都被他吐了出来。张锳很为夫人的耐心所感动,看着几案上久被冷落的古琴,说道:“叫小宫保闹的,你连琴也没空弹啦!”

“那就等宫保长大了再弹嘛!”

张锳漫不经心地拨动了一下琴弦,发出清脆而又悠扬的声音,没有想到,正在哭闹的小宫保戛然声息,寻着琴声转过小脑袋。

朱碧筠惊奇地说:“你看,宫保听到了琴声!”

张锳又拨了拨琴弦,小宫保两眼一眨一眨的,露出怡静欢快的神情。

张锳惊喜异常,忙从夫人怀里接过小宫保,对碧筠说:“快!你弹支曲子给他听!”

朱碧筠兴奋地弹起《春江花月夜》。张锳审视怀抱中的小之洞,见他凝眸静听,竟然露出了甜美的笑容。

一曲过后,已被放入摇篮的小之洞静静地玩耍起来,异常安闲而恬静。

张锳欣慰地笑了笑,似乎有所醒悟,手点脑门儿,突然说:“哟,我想起来了。古人云:‘妇人妊娠,听诗书吟咏之声,闻琴筝弹拨之鸣,不听淫声,不视邪色,以此产子,必贤明端正寿考。妊娠在怀,必慎所感,感于善则善,恶则恶矣。’看来,古人所言不虚呀!”

此时,张锳疼爱地端详着小之洞,高高的颧骨,尖尖的下颌,亮晶晶的一双眼睛,活脱脱一张猢狲脸,心上蓦然一惊,脱口说道:“莫非果如外面传言,这孩子是灵猴转世?”

朱碧筠嗔声说道:“老爷,你说些什么?市井之言,俚俗不经,何足听信!确是孩儿天资颖异,定非凡人。我们当悉心教诲,使其成为栋梁之才!”

张锳望着窗外,良久不语,而后叹道:“纵是天生豪杰,只惜生不逢时啊!”

“你是说……”朱夫人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

朱夫人明白了,丈夫的话,是对孩子命运的担心,也是对纷乱时局的忧虑。

从此,小之洞在妈妈的琴声中玩耍,在妈妈的琴声中安眠。只要琴声一停,他就醒转来又哭又闹,直到听到琴声,才又安静下来。仿佛没有琴声,那从天际传来的隆隆炮响、那四处纷起的白刃格斗的阵阵杀声,就会惊扰他的甜梦,会使他惊恐万状、烦躁不安……

小之洞在母亲的爱抚和悠悠的琴声中长到4岁,不幸母亲一病不起,撒手人寰。朱碧筠在弥留之际,拉着小之洞的手,凄婉地说:“宫保,妈熬不过去了。妈别无牵挂,只是难舍你年龄太小……这架琴留给你,就当我守在你身边吧!”

母亲的临终遗言,成了张之洞一生最珍贵的记忆。懂事之后,张之洞铭记着母亲的遗言,一直把琴精心地保管在身边,走到哪里,带到哪里,终其一生,与琴相伴。

生母死后,小之洞便由庶母魏氏(名芷香)照抚。

魏芷香没有生育子女,把张之洞视若亲生。她无微不至地关心他、照顾他,哄他玩耍,使他开心,想方设法抹去他心灵上的阴影,抚慰他的丧母之痛。在风和日丽的天气,还带他到花园里嬉戏,侍弄花草。魏芷香最喜爱月季,又善于栽培修剪,花儿开得又大又多又鲜艳。她把各种盆栽的月季,放置在张之洞窗明几净的室内。她赞美月季四季常开,香超桃李,艳而不媚。张之洞受她的熏陶,一生也酷爱月季。

张之洞虚龄5岁这年的正月十八日,张锳吩咐在客厅摆下香案,备好酒席。仆人领着一个青衣长袍、姿态儒雅、年约40来岁的先生来到客厅。这个人就是张锳为张之洞请来的家塾教师何养源先生。何养源虽不是秀才、举人,但精通“四书”、“五经”,又能诗善画,写得一手好楷书,尤其对赵孟頫的书法,深谙其韵味,临摹得惟妙惟肖。他教学生很有办法,是兴义一带有名的教书先生。

张锳深慕何先生才华,拱手相迎,两人寒暄过后,分宾主落座。这时,魏芷香领着不满5岁的张之洞来到客厅。

张锳对何先生说:“这是我的四子之洞,从今日起,就拜在先生膝下当学生了。”说罢,便唤之洞先在香案前跪拜至圣先师孔夫子,然后又拜过何先生。

何先生见之洞虽然瘦小羸弱,但天庭饱满,眉目清秀,透着聪颖和机敏,不禁颔首微笑着夸奖了几句。张之洞在酒席间默然不语,静静地听着大人们谈话,不时仰脸凝望着何先生……

何先生从《三字经》教起,每天教20个字,便以为教的不少了。谁料张之洞过目不忘,念三四遍即能背诵。不到一个月,就把一本《三字经》背完了,何先生便夸张之洞聪慧过人,真是神童。

一天,张锳公余来到书房,不动声色地先让之洞把《三字经》背诵一遍,见他背得轻松如流。继而又从书中选出一些字,写在纸上,让张之洞认读,之洞一一确认不误。张锳这才捻着胡须不胜欣喜地勉励道:“好,好!跟着何先生好好学吧!长大成材,好为家争光,为国效力。”转脸又对何先生说:“之洞这孩子的聪颖,强我十倍。先生博学卓识,执教有年,还望先生对之洞严加教诲,培养成人。”

何先生喜悦地说:“是啊,是啊!之洞确是难得的好学生。我正想和您商量一下,以后该如何教他呢!”说罢,便和张锳商定教之洞读《论语》,学描红。

之洞听到父亲和老师的夸奖,小脸上露出矜持的笑容。他对父亲的嘱咐,虽不全明白其中含义,但父亲殷望他读书的话,却已印在幼小的心灵里,使他平添了一股思学若渴的力量。

何先生写了一篇方寸大小的赵体字,让张之洞套在宣纸下练字。时间不久,又改描写为临摹。之洞兴趣盎然,勤摹苦练。

张之洞读书兴趣极浓,寻根问底。他读论语,对章节字句,必弄明白才算完事。何先生对其聪明好学、务求甚解的精神极为赞扬。张锳也为儿子长进之快欣喜不已,越来越偏爱这个儿子了。

读完《论语》,又开始读《孟子》。之洞读书的速度,越来越快。白天,他在家塾听先生讲课;夜晚,便秉烛夜读。困倦难耐时便伏案而睡,醒来又接而复读。

魏芷香对他极其慈爱,陪坐在身旁,在烛影摇曳中,看着他清瘦的脸庞和专注的神态,听着他那如歌声一样抑扬顿挫的朗诵,心中便涌起一种爱怜和殷望的感情。炎炎夏日,她给之洞摇扇纳凉,驱赶蚊虫;漫漫长夜,她给之洞披衣送暖,端上夜餐。她全身心抚慰之洞,也把一生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因张锳办事练达有能力,为上司嘉许,先是由贵筑知县转任威宁知县,又升为古州同知。道光二十一年(1841)署理兴义知府,他殚思竭虑,政绩显著,又为上司奏闻朝廷。道光皇帝特予恩宠陛见,道光二十二年(1842),张锳正式擢升为兴义府知府。张之洞同庶母一起,也随着张锳迁移住地,此时迁到了兴义。

兴义(今安龙),位于黔境西南的犄角里。虽然贵州历来被称为“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分平,人无三分银”的贫瘠之地,而兴义却偏得造化,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好地方。山上茂林修竹,葱茏蓊郁,江岸土地肥沃,物产丰腴,人杰地灵。

张之洞在这里度过了5年的童年快乐时光,也经过5年孜孜不倦的苦读,张之洞9岁已读完了“四书”“五经”,11岁读完了春秋经传及历代诗词,至此,科举制度的教科书,他已全部读完。

何先生临别时,张锳酬谢了一笔厚礼。10岁的张之洞依依不舍地拜别了先生,从此结束了家塾生活,进入兴义府学继续攻读。

兴义府学紧挨府衙,张锳到任后修缮一新。府学庭院宽敞,轩明窗亮,园内古木参天,翠竹丛生,假山峻石叠趣,溪水清漪缠绵。环境十分幽静。院内有天香阁,立于树石佳胜之间,更是学子们喜欢登临的好去处。

被延请到府学执教的,都是名冠黔省的饱学之士。先后有拔贡生曾搢之、附贡生张国华、举人黄升之、举人王可贞、进士敖慕韩、举人张肖严、举人赵斗山、翰林院侍读丁诵孙、进士童云逵。以上先生,全都学养深厚,授课有方。其中张国华,是当时贵州有名的诗人,曾主讲贵山书院。而敖慕韩与童云逵,也是从全国的进士堆里挑选出来的,所传授的知识,没有水分,全是真货。

在府学,张之洞开始学习写诗和作文。这天,熬慕韩老师要试试张之洞的诗文,把他叫到身边:“之洞,我出一首诗,你来和一首,行不?”

之洞说:“多谢先生指教,之洞愿意试试。”

“好!那我先出一首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吧!”熬慕韩抑扬顿挫地朗读一遍: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羊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你先去想一想吧!作完了和诗就交给我。”熬慕韩老师亲切地拍一下之洞的头,以示鼓励和亲近。

小之洞点点头,转身刚走几步,又转回身来,说:“先生我和上了。”

“什么?你和上了?这样快!你诵出来我听听!”熬慕韩惊喜地说道。

张之洞站直身子,仰脖诵道:

幽燕杰士遍春秋,

代有奇才如水流。

生在兴义思故里,

十龄未曾到沧州。

熬慕韩满脸惊喜,叫之洞将和诗写在纸上。熬慕韩看着频频点头,细细品味一下,说:“好,好!确实不错。我再给你出一题目,你再作一首和诗。”

然后又诵出一首诗,是白居易的《春题湖上》:

湖上春来入画图,

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

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

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

一半勾留是此湖。

之洞略作思索,粲然一笑,说:“先生,和诗有了!”

“真的?你写下来。”熬慕韩欣喜地说道。

之洞小手挥动,立刻写出一首诗:

最是家乡好画图,

千里平畴一展铺。

风吹小麦重重浪,

雨润高粱穗穗珠。

绿树梢头挂红枣,

青柯腰里挎玉菽。

若问父老今何在,

南北皮城守淀湖。

熬慕韩先生看了,觉得前面都很好,只是不明白“南北皮城守淀湖”一句有何来历,便问:“之洞,这最后一句是何意?”

之洞眨眼笑笑说:“这是学生老家南皮县呀!秦朝时,这里建有两座皮城,南面的叫南皮城,北面的叫北皮城。始皇二十六年设县在南皮城,因之称作南皮县,属渤海郡。县境内有一大湖泊,名叫大浪淀。这句指代家乡,不知妥不妥?”

“妥!妥!你真用心,会读书啊!”熬慕韩先生连声赞叹。接着又说:“你没到家乡去过,如何对家乡这样熟悉啊?”

“是父亲常常给我讲的。”

“好好用功吧。你真是块好料!”

熬慕韩把之洞的和诗拿给张锳看,张锳高兴得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说:

“这两首和诗虽不如原诗好,但也意境清新,言之有物,爱乡之情表达很充分,很亲切呀!”

“这已经很好了。之洞才10岁,哪能拿他去和李谪仙、白香山比呢?我任师这许多年,还第一次遇到这等聪慧的学生,真是神童啊!可喜可贺!”熬慕韩喜不自禁,不住夸赞。

“全是熬先生您教导有方,我要谢您了!”

“不敢当,不敢当。之洞天生奇才,全是造化之功啊!”熬慕韩连连谦辞。

张锳治宴款待熬先生,让之洞给熬先生敬酒,并说:“来!宫保,你也喝一杯,作为爹爹对你的奖赏!”

“哈哈哈……”熬慕韩看张锳竟然高兴得让小之洞喝酒,禁不住大笑起来。

这是张之洞平生第一次喝酒,被辣得直咧嘴。张锳也笑了,然后也觉得这种奖赏不大合适,让人到书房取来一方古砚,对之洞说:“这方竹节砚,是你祖父在京城任四库全书馆誉录时,纪文达公纪晓岚赠送的。这是宋代的旧物,上面有竹节一样的纹理,极其罕见,故而叫做竹节砚。这铭文,是纪文达公亲手刻上的,异常珍贵且不说,铭文讲了做人的道理,你长大了就会懂的。这可算是咱家的传家宝。你祖父传给了我,我再传给你,你将来再传给后代子孙吧!”

小之洞细看那数行砚铭,写的是:

介如石,直如竹。

史氏笔,挠不曲。

笋不两歧,竿无曲枝。

孤直如斯,亦莫抑之。

其断简欤?乃坚多节。

略似此君,风规自别。

“right”“right”纪晓岚识

此事深深地激励着张之洞。那砚上的铭文也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

学习之余,张之洞常常去登天香阁。扶栏远眺,但见南盘江水奔流东去,将军山拔地擎天,簇簇村舍掩映在烟树碧草之间,顿感襟怀开阔,不禁思绪联翩。有时,他即兴赋诗,歌颂祖国的山河壮观;有时,他遥望东方,想起鸦片战争的屈辱和国土被洋人蚕食的时事,积忿满怀……

那时学写诗,离不开练好对对儿的基本功。张之洞于写对句也是极有兴趣。

一天,丁诵孙老师给学生们出了个上联:

柳丝莺梭,织就江南三春景;

府学中的其他学生都被难住了。只有张之洞略加思索,对出了下联:

云笺雁字,传来塞北九秋书。

丁老师欣喜地大加夸赞,因为他自己也没想出满意的下联呢!直到今天,这副对联仍被楹联界称为绝对。

丁老师欣喜之余,又给张之洞出来个上联。这个出句是他目睹情事偶然而生。于是他让之洞试试。上联是:

小猪拱小竹,小猪一动竹一动;

确实出得极为刁钻。之洞听完狡黠一笑:“先生,学生对出来了。”

“噢?那你说说!”

张之洞信口诵出了下联:

壶嘴对壶嘴,壶嘴一撅嘴一撅。

丁老师哑然失笑,想起自己给学生们讲书时,用心爱的宜兴紫砂壶喝茶的情景,由此看来,学生对这个动作深为注意。从此以后,他干脆不在讲书时喝茶了。很快,这副对联传扬开去,被人们津津乐道。

张之洞对经书并不感兴趣,但对史书和经世之学却爱不释手,苦读不舍。这天,他正在书房读《史书》,张锳悄然来到屋里。见他正在聚精会神地读《萧相国世家》,不禁暗自称许。张锳从自己几十年的官宦生涯中体会到,只读经书、不懂历史、不谙现实的人,是很难立世保身做好官的。所以,不仅支持之洞读史书,还常常给孩子们讲解《史记》和《三国志》等,加以点拨和启发,使他们能以古鉴今,学会处世之道。

张之洞发现父亲立于身旁,连忙站起让座。

张锳问道:“《萧相国世家》你能读懂吗?”

之洞回答说:“字义可懂,其深义尚不大明了。”

张锳翻了翻书,思索了一会儿,循循诱导说:“读书不能死读,要读活。你看萧何,四次被刘邦所疑,并非萧何要加害刘邦,而是他对刘邦太竭诚尽忠了。比如刘邦领兵与项羽作战,留下萧何治理巴蜀汉中。萧何立法有章,施政有方,民富粮丰,兵源充足,使刘邦可以放心作战。这正是萧何的大功大德呀!可是,刘邦却怕萧何的德望超过他,篡夺他的天下,就常派使者以慰劳丞相的劳苦为名,去侦察萧何有无异心。幸亏萧何的谋士鲍生看破了蹊跷,劝萧何说:‘数次使人来慰劳你,是对你不放心啊!’萧何才恍然大悟。于是,把自己的兄弟、儿子派去随刘邦作战。这才是释解了刘邦的怀疑。”

张锳饮了几口茶,又接着说:“刘邦做皇帝12年后,黥布、陈豨起兵谋反。刘邦自领一军去打黥布,行前派人问萧何有何打算。萧何说要动员百姓组织军队,自为佐军,以辅刘邦平叛。这时,有个谋士又劝诫萧何说:‘丞相,灭族之祸不远了啊!’”说到这里,张锳问道:“宫保,你说说看,这个谋士为何说萧何快要招至灭族之祸了呢?”

张之洞听到父亲提问,狡黠地笑了,立刻回答说:“儿以为,萧何能号令百姓自成一军,足见其德高望重,为民拥戴。这也正是刘邦担心和嫉妒的。故而萧何为刘邦所不容,将要招至灭族之祸。所以,萧何用了一个聪明的办法:他改弦更张,在蜀地吞占土地,贪污受贿,肆虐百姓以自污,而使刘邦放心,这才免受其害。”

张锳听后不胜欣喜,连连夸赞说:“嗯,嗯。所言不差,所言不差。你果然能悟出书中的道理。读书就该这样,不拘泥书本上的词章句段,要深思细想,领悟其中为人处世的道理。”

此时,张锳又联想到自己的官宦生涯,颇为感慨地说:“宫保,你要记住:做官为宦,在上司面前,既要表现得有才能,又绝不可使上司感到你的才能超过他。无能,将弃之不用;能出其上,又会被其拿掉。此中荣枯升沉,全凭心计,任何时候,都不可骄纵恣肆,忘乎所以。”

张之洞频频点头,诺诺称是,将父亲这番语重心长的教诲,牢记在心里。

对张之洞影响更为深远的,是张锳在兴义期间有口皆碑的为官政绩。张锳特别讲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尽心尽力地为当地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实事。有这样一位做知府的父亲,其身教更胜于言教,对少年张之洞来说,自然是最好的、最直观的教育。

一是张锳高度关心教育,注重培养人才。到兴义上任伊始,第一件事就是将年久失修的府学修缮一新。紧接着在上任头一年内重修兴义府试院。张锳见旧试院远在城外,破烂不堪,加上生童往来辛苦,便与府属各州县商议,就近择地另建新试院。他自捐白银1000两,各地集资30800两,组织工匠加快建设,第二年底便建成。新试院规模宏大,布局精巧,建筑精良,共有房舍209间,仅魁星阁后面两侧的号舍,就可坐千余人。不少外地官吏参观后,赞不绝口,称其“甲于天下”。新试院建成后,张锳又筹银2000两,扩建珠泉书院,并更名桅峰书院。还用节余的银两为前来应试的学子添置一应用具,受到合府学子的称赞。桅峰书院藏书寡少,张锳一面将自己携带的书籍千余册献出,一面捐资、集资派人到贵阳、成都、广州等地购回一批书籍,扩充书院藏书。同时增建城乡义学,还拨出一部分公田出租,用租金解决学生的灯火费、试卷费和教师聘用费,深受当地百姓称赞。

张锳为读书人“添灯油劝学”的故事,一直在兴义流传,感人至深。相传在道光年间的安龙城,每天夜里到了交更的时候,就有两个差役从知府衙门中走出来,前面的一个提着灯笼,后面的一个挑着桐油篓,沿着大街小巷游走,只要见到哪户人家亮着灯光,并有读书声,两人便会停下来,高唱一声:“府台大人给相公添油啰!”等读书人开门后,后面的一个差役便放下油篓,取出油筒,再从油篓中舀出清亮的桐油,倒进这个读书人的灯盏里,并补上一句:“府台大人祝相公读书用功,获取功名。”随即又向另一户亮着灯光、有读书声的人家走去。就这样,每晚给兴义城里的读书人添灯油,张锳前后坚持了13年,不管阴晴雨风,夜夜如此。有时,张锳还亲自躬行,带上儿子张之洞,深更半夜在府城里走街串巷,为夜伴孤灯苦读不倦的书生添油鼓劲。当地百姓都知道,这是知府张锳对读书人的厚爱、关照,于是更加发奋学习。

听政之余,他常到书院与学生谈学论艺,并亲自评阅学生课卷,鼓励诸生无论在培养品德、操行上,还是在钻研学业上,都应相互切磋砥砺,取人所长,补己所短。

在张锳的不懈努力下,兴义府学风兴盛,培养出一批人才。10余年间,考取举人20余名、贡生8名、进士2名,比较知名的有官到内阁学士的景其浚、诗人张国华、书院山长贵天乙等人,民间称为“旷古未有”。

二是修筑府城通广西的驿道。张锳见兴义城至南盘江边坡脚的这段驿路,险狭崎岖,人马难行,于是倡议捐银2000余两,雇工进行扩修。两年后,道路建好,可直通广州。

三是捐俸银1000余两,增建义仓一座,解决仓储不够的难题,四年间储备稻谷达2万多石。

四是改建“十八先生祠”。这座古墓里埋葬着南明永历王朝内阁大学士吴贞毓、武安侯郑允元、大理寺少聊杨钟等18位重臣的忠骨。十八先生的高风亮节,常为张锳所仰慕。为此,他决定改建“十八先生祠”。建成后,有祠门、敬业堂、流芳亭、怀清亭、享堂、正祠、多节亭、净香池等,形成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五是呕心沥血十三年,主持纂修《兴义府志》。张锳是一个责任感和使命感都极强的官员,出于对兴义府属各州县的热爱,他立志要为当地人留下一部拿得出手的志书。为节省经费,他不搞捐资,先发动各州县士子名人广征资料,查阅藏书上万卷,采访父老数百人。后又聘请江苏学者朱逢甲、湖南著名修志家邹汉勋前来协修,终将74卷、100余万字的《兴义府志》完成。不料后来无经费了,张锳只好又捐出俸银2000余两付印成册。他在该志序中写道:“甚矣其难也,锳之心力瘁于此书矣!”可以告慰他的是,几十年后,大学者梁启超将《兴义府志》列入值得称道的104部清代方志当中,可见《兴义府志》,也称得上是一部全国名志。

六是见招堤年久失修,张锳带领民众,将大堤加高五尺。同时又扩建荷池,种植荷花,还筹资在金星山上新建一座半山亭。

招堤,位于兴义府城(今安龙县城)东北约一华里。早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驻军南笼(今安龙)的中营游击(大清朝从三品武职外官官衔)招国遴,为解决水患保护农田和方便两岸居民的交通往来,自捐俸银二千两,并亲自率领工匠采石在陂塘海子两岸狭窄处的金星山旁修筑路堤。经一年多时间的修建,长300米,高、宽约3米的石堤,横亘于陂塘海之上。堤的北端有一半圆形石拱桥,上面可以通过马车。石堤为当地居民抵御了水患,方便了两岸交通,后人曾誉为“仿白堤”,“肖苏堤”。为了纪念招国遴,取名为“招堤”。

招堤建成后,从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路堤东侧的良田和方便了两岸居民的交通往来,但遇到涝灾年份,大堤仍然阻挡不了洪水侵袭良田,居民又不得不借助于安全系数很差的小木船往来两岸,遇到暴风雨,常常会船翻人亡。道光二十八年(1848),张锳又将路堤加高五尺,此后才能真正地防治水患,两岸居民也不再乘船往来。张锳还在东侧开辟水池数亩种植荷花,路堤的两边种植杨柳,一方面可以保护路堤,另一方面可以美化风景,真可谓一举两得。每年夏秋两季,杨柳依依,荷花飘香,平波十里。

在堤的西端连着金星山,相传玉帝御驾醉览蓬莱,乘云至龙城(安龙别称),见城外陂塘海子烟波浩淼,奇景胜于蓬莱,但龙城其时未扬名,遂嘱载玄奘之神龟游万里,负蓬莱最美之山至龙城陂塘海子,取名金星山,寓为山寿永久,文人则称此山为“龟载小蓬莱”。

张锳加高招堤后又在金星山修造半山亭。半山亭落成之时,张锳大宴宾客,仿滕王阁故事,邀请一些士绅文人庆贺,以翰墨记此胜景。席间,文人们纷纷离座赋诗作文。一时间,佳作迭出,众人叫好。

这时,随同父亲来招待宾客的张之洞,也忍不住跃跃欲试。张之洞凭栏纵目,只见云峰耸立,荷花婷婷,虹桥倒影摇曳。他顿觉心旷神怡,一时间豪兴如涌,禁不住要来纸笔,当场挥毫。人们屏气凝神观瞧,张之洞奋笔疾书,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写就一篇近800字的《半山亭记》:

万山辐辏,一水碧潆,雉堞云罗,鳞原星布者,兴郡也。城东北隅,云峰耸碧,烟柳迷青,秋水澄空,红桥倒影者,招堤也。缘是数里,蒹葭苍苍,有阁巍然,峙于岩畔者,魁阁也。穿绿荫,拂白石,禅房乍转,画槛微通,石碧一方,茅亭三面者,半山亭也。做亭者谁?吾家大人也。翠萝红蓼,罗列于轩前;竹榭茅檐,欹斜于矶畔。太守之意,得之半山,而志以亭也。

岁在壬寅,家大人先守是邦,文风雅俗,焕然一新,故常与民同乐者也。夫其得及则信孚,信孚则人和,人和则政多暇。由是常徘徊于此阁,以寄胜慨;而亭未有焉,然其烟云万状,锦绣千重,早以毕具于目前。盖天钟灵于是,必待太守以起之也。爱乃建亭于阁之东偏,古径半弯,危廊数转,不崇朝而功成,易如也。

每当风清雨过,岩壑澄鲜,凭栏远眺,则有古树千红,澄潭一碧,落霞飞绮,凉月跳珠,此则半山亭之大观也。且夫画栏曲折,碧瓦参差,昭其洁也。烟光悒翠,竹影分青,昭其秀也。松床坐奕,筠簟眠琴,昭其趣也。分瓜请战,煮茗资谈,昭其事也。若夫柳岸晓风,芦花残月,云腾碧嶂,日落深林者,亭之朝暮也。水绿波澄,莲红香远,月白风清,水落石出,亭之四时也。沙明荷静,舞翠摇红,竟秀于汀渚者,亭之晴也。柳眉烟锁,荷盖声喧,迷离于远岸者,亭之雨也。晴而明,雨而晦,朝而苍翠千重,暮而烟霞万顷,四时之景无穷,而亭之可乐,亦与为无穷也。

至若把钓人来,一蓑荷碧,采莲舟去,双桨摇红,渔唱绿杨,樵歌黄叶,往来不绝者,人之乐也。鹭眠荻屿,鱼戏莲房,或翔或集者物之乐也。衣带轻缓,笑语喧哗者,太守游也。觥筹交错,肴核杂陈者,太守宴也。觞飞金谷,酒吸碧筒,宾客纷酬,杯盘狼藉者,太守欢也。题诗励士,把酒劝农,四竟安恬,五谷垂颖者,则太守之真乐也。

俄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者,太守归而众宾从也。是则知其乐,而不知太守之乐者,禽鸟也。知太守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民之乐者,众人也。乐民之乐,而能与人、物同知者,太守也。

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岳阳之楼,晴川之阁,不有范、崔之品题,则巍观杰构,沉沦于湖滨江渚矣。是地也,不逢太守,则锦谷琼花,不现其佳境矣。为此亭也,则胜迹不令就荒,名花俱能见赏,凡夫出尘拔翠,必无沉滞而不彰矣,所以谓之与民同乐也。不胜其佳,使花香山翠湮于野塘,不传于奕世,是贻林泉之愧也。故挥毫而记之,犹恐未能尽其致也。

道光二十有八年七月既望

南皮十一龄童子张之洞香涛撰

此文描述精彩,文辞华美,更为难得的是,童心之中,竟有“德及则信孚,信孚则人和,人和则政多暇”的政治见解,有“与民同乐”的拳拳之意,更有“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美的事物不会单靠自身彰显、是因人得以扬名天下)”的独到见解。一个11岁的孩童,竟有如此睿智的见解和深刻的思想,众人无不叹服,惊曰“王勃再世”,齐称“神童”和“奇才”。后来人们将他这篇《半山亭记》,刻石嵌于半山亭内石壁之上,至今仍保存完好。果真应了他“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判断,招堤和半山亭,因为张锳、张之洞父子的缘故,成为享誉中外的一处风景名胜。

次年,张锳让张之洞把平时的诗文习作汇集起来,取名《天香阁十二龄草》,在贵阳请人刻印出版,这是张之洞的第一本诗集。收于张锳主纂的《兴义府志》,有清宣统元年铅印本流传于世。

张锳看张之洞小小年纪,即明白了许多人终身难以明白的道理,心里自然高兴,便思量让之洞早些参加大比。而想到自己六次会试皆不中,最后以大挑才走上仕途,又不由得凛然生畏。于是,他重礼请来了一位做八股文的名士,专门为张之洞授业。这个人就是贵州独山府署理知府韩超。韩超(1799~1878)字寓仲,号南溪,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33代孙,是道光甲午年的进士,直隶(今河北)昌黎人,秉性沉勇慷慨,人称血性奇男子,与张锳交谊很深。听说张锳请他教导神童张之洞,很乐意培养这位奇才,便一口答应,很快就来到兴义。

同类推荐
  • 高更 列宾(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高更 列宾(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尹成君、冯志才、乔伟、马建编著的《高更 列宾》是《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高更列宾》对高更、列宾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维多利亚女王传

    维多利亚女王传

    本书记述了维多利亚女王的一生,反映了女王的精神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不但可以看到一位被称为“欧洲的祖母”、有血有肉的女王。她尽忠职守。颇具治国之才;她忠于丈夫,对子女要求严格,堪称一代女性楷模。她开创了英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日不落帝国”时期,成就了前无古人的维多利亚时代。这一时期正值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由方兴未艾转向鼎盛,进而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君主立宪充分发展,所有这些都使维多利亚女王成了英国和平与繁荣的象征。
  • 共和国传奇英雄:叶挺

    共和国传奇英雄:叶挺

    刘战英,1943年生,河北省高阳县人。国家一级作家。曾任中央军委空军文学艺术创作室副主任。1987年转业,任中国侨联机关刊物《海内与海外》杂志社主编。现任北京世界华人文化院院长兼书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已出版包括长篇小说、传记、散文集等在内的20余部著作,逾500万字。
  • 永乐大帝朱棣(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永乐大帝朱棣(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朱棣善于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在就藩北平的十九年中,他借镇边扫北之机,在为国立功的同时,私蓄日后能为自己夺取皇位拼死效力的文臣武将。为了网罗人才,他不惜放下架子,以朋友之情礼遇,甚至割爱将镇藩之宝东珠送人。对于铁铉、方孝孺、景清几位闻名天下的大儒,朱棣真正做到了礼贤下士,尽管遭到过他们的拒绝和奚落,他照样表现出了相当的耐心和真诚,他要让天下的读书士子看到自己的求贤若渴之心。在这方面,他是成功的,否则在他篡位之后,就不会有上百位的前朝骨鲠之臣自愿为其所用,包括分外傲慢的大才子解缙。
  • 乱世尊丐:朱元璋传

    乱世尊丐:朱元璋传

    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封建皇帝中比较卓越的人物。其功劳在于统一全国,结束了元末二十多年战乱的局面;在立国之后,能够吸取历史教训,对农民作了一些让步,大力鼓励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允许农民尽力开垦荒地,大大增加了自耕农数量;解放了奴隶,改变了元王朝官僚大量拥有奴隶的落后局面,增加了农业生产劳动力等措施。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有利于社会前进,为明朝前期的繁荣安定局面打了基础,值得肯定的。 本书以丰富翔实的史料、生动活泼的文笔,将朱元璋从农民起义的领袖到封建帝王的一生做了全面阐述。作者试图通过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使读者领悟一个历史人物的升降沉浮,并了解有明一代初期的历史。
热门推荐
  • 宇刃

    宇刃

    【英雄联盟改编小说】瓦罗然大陆经历第三次符文战争,遍处疮痍,百废待兴。而此时此刻大陆之中却是暗流涌动,诺克萨斯兴兵艾欧尼亚。德玛西亚先锋骑士团副团长赵宇却在此刻前往艾欧尼亚。。。同名游戏《英雄联盟》改编小说,希望大家喜欢请喜欢本书的朋友,收藏推荐一下,拜谢各位QQ群:106434697(喜欢本书的朋友都来哟)小松另一本书《蛮荒志》小松回归仙侠之作,书号1784338希望大家也能支持一下。小松努力为大家打造最好最优质小说
  • 最强凡人

    最强凡人

    天地风云,唯我独尊!红途漫漫,三界称雄!一次死刑,让他伤心离开,一次邂逅,让他再开杀戒!不爱权力爱美女,不做神仙做凡人!
  • 王俊凯盛夏只为你

    王俊凯盛夏只为你

    初三毕业后,顾予安考进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八中。但,却与好朋友安菀颜失去了联系,顾予安放弃了追了五年的王俊凯,开始专心学习。开学第一天终于来了,她拜托了孤独,交了一个知心朋友苏漓...
  • 五味杂陈,人生百味

    五味杂陈,人生百味

    对生活只言片语的感慨,对人生不同角度的解读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妖孽绝世

    妖孽绝世

    神界,万族林立争霸不休仙界,五大超级宗门明争暗斗修真界,宗族门派各领风骚自地球穿越而来,附身同名小家族天才之身。妖孽的天资,绝世的悟性,变异的神魂,横扫诸天同代天才,一步一步站在神界之巅。一柄剑,一壶酒,一段被夕阳拉长的影子,高处不胜寒,也许寂寞才是最强大的敌人……
  • 灵动时空之心

    灵动时空之心

    夜幕降临,“吞天”计划启动,人类走向统一!星辰破灭,“灭世”计划启动,人类立足宇宙!百年整治,千年发展,万年蛰伏,人类终于踏出宇宙!原来茫茫宇宙不过是沧海一粟,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人族的发展必将引发战争,战争余波引起了外界物种的窥视,兽族食谱从此多了一样,人族迎来破灭!“起源时代!”到来,屈辱条约签订;“魔法时代”到来,平衡被打破,人类踏足幻灵时空;“种族时代”到来,纷争四起!
  • 人才妖貌

    人才妖貌

    “你的世界,将不再有我。”她绝情的眼神深深的刻在了他的心中。他原是炽天使,被迁保护人界。记忆被枳忧书修改,困于人界,让她寻找了自己八世,这一世,他绝不会再让她找自己的。妖界再次大乱,天界命令他同人界一起进攻妖界,理由仍是那张被撕毁的契约书。可他明明看见是人界撕毁开战的,原来,天界有意不让妖界生存的。他攥紧了手中燃着蓝色火焰的格洛克手枪,背后如同闪电的蓝色六翼缓缓张开,浮在妖界最高烽火台上,看向下面人界的人和天界的兵,冷冷一笑,冲了上去。小糯,这一次,由我守护你,和你的家……
  • 做一个全能班主任

    做一个全能班主任

    本书所包括的班主任实用案例除了部分内容是班主任如何教育学生外,还包括班主任工作中的其它诸多事项,如何写班主任计划、如何与学校领导沟通、如何与科任教师配合、如何学习各种先进理念、如何处理好班集管理与学生生活等问题也包含其中,内容广泛、全面,以实用为主要旨归,都以案例的形式来体现;全书案例既注重实用性.也注重事例和事迹的真实性和现实性。理论提示、案例过程、案例反恩相结合。还有一些班主任可学的经验和心得,多出自一线教师的真实收获。
  • 亿万总裁的契约甜妻

    亿万总裁的契约甜妻

    无意撞破大BOSS和新星影后在试衣间缠绵悱恻。开溜不成被大BOSS逮了个正着,赔上初吻不说,差点连清白也赔进去。孰可忍,孰不可忍,她一脚就踹中他的小弟……再次相遇,他是高高在上的大总裁,她是个小助理,送签个文件,再次撞到他和别的女人翻云覆雨,结果她被升职为贴身“秘书”,专管他的三宫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