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26200000006

第6章 零售企业国际化的形成机理

本节分析零售业国际化的形成机理。由于零售业国际化是零售企业国际化的结果,所以本节主要分析零售企业的国际化。到底是哪些力量促使零售企业纷纷走向海外扩张之路?国际化零售企业通过国际化战略想获得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这些问题,有必要加以认真研究,这样才能预测零售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才能正确判断跨国零售企业的行为动机,才能帮助政府制定出正确的零售业相关政策。

从广义上看,零售企业的国际化是企业跨国直接投资(FDI)的一种形式。制造业的跨国直接投资有相当长的历史,以制造业跨国直接投资为背景的理论已经相当成熟。但是,零售业跨国直接投资的历史远远不能与制造业相比,零售业大规模的FDI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国际化阶段)的事,因此,并不存在专门解释零售业国际化的理论。那么能不能从一般的(解释制造业FDI为主的)跨国直接投资理论中寻找能恰当解释零售业的跨国直接投资现象呢?让我们先对跨国直接投资(FDI)理论做个回顾和概括。

(一)跨国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跨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写为FDI)是指一国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单独或共同出资,在其他国家的境内创立新企业,或增加资本扩展原有企业,或收购现有企业,并且拥有有效控制权的投资行为。

西方的跨国直接投资理论,是研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形成机理的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早的FDI理论可称为利润差异论,即直接投资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反映了各国间收益率的差异,资本从低利率的国家流向高利率的国家。这种理论解释了部分事实,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它把对外直接投资狭隘、片面地理解为资本转移的一种方式,从而忽视了直接投资的实质——它是跨国公司的管理控制在国际上延伸的工具。

现代FDI 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垄断优势论”、“产品生命周期论”、“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等。

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过程看,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主要是以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为对象,垄断优势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可以被认为是美国典型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反映。随着60年代末西欧、日本跨国公司的崛起以及随后第三世界国家的新兴跨国公司的出现,理论研究开始转向解释所有跨国直接投资的共同运动规律与行为模式,即试图建立综合的或一般的理论体系,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便是其主要代表。

1.垄断优势理论

由美国经济学家海默(Stephen H。Hymer)于1960年首先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与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总结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两个条件:一是企业必须要拥有垄断优势,以抵消其在与东道国企业竞争中的不利因素,使其有可能在东道国战胜当地企业;二是市场不完全性的存在,使企业能够拥有和保持这种优势。垄断优势理论认为:垄断等因素导致了不完全竞争,进而产生商品和要素市场的不完全性,而企业选择海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就可以利用这种市场不完全性所带来的机会……与海默一脉相承的是金德尔博格(Kindleberger),1969年,他在《美国企业在海外》一书中指出:“由于外国公司具有某些超越当地企业的优势,因此外国企业不愿意与之分享特殊知识,这是外国投资者反对建立合资企业的原因。”他进一步分析了跨国经营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认为这种优势主要来自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不完善、内外经济规模差异、政府对生产或进入的限制等。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维农(Raymond Vernon)于1966年提出的,他主要从产品和技术垄断的角度分析了产生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认为产品生命周期的发展规律决定了企业必须为占领国外市场而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产品生命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在产品创新阶段,应首先在发达国家进行,因为在开发新产品、采用新技术以及国内市场容量上这些国家都具有优势地位;在产品成熟阶段,随着国外仿制品的出现,创新企业就应到海外设立子公司,西欧的经济、技术水平和消费需求与美国比较相似,而生产成本低于美国,所以美国的企业首先投资于西欧;在产品的标准化阶段,创新企业的垄断优势逐渐消失,生产的相对优势已转移到生产成本较低和劳动密集型经济模式的国家和地区,一般为发展中国家。

3.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是英国里丁大学巴克莱和卡森(P。J。Buckley&M。Casson,1976)共同提出的。内部化理论强调企业通过内部组织体系以较低成本在内部转移该优势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当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真正动因。在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外部市场交易成本不断上升或外部市场难以组织时,企业就要开辟内部市场作为替代,企业为了谋求整体利润的最大化,倾向于将中间产品特别是知识产品在企业内部转让,以内部市场来代替外部市场。跨国公司是内部化经营超越国界的产物。内部化经营使跨国公司的控制权和支配权在国际上得到扩大。

4.国际生产折中论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邓宁(John H。Dunning,1977)在综合了其他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认为以往的理论只能对国际直接投资做出部分解释。并且它们无法将投资理论与贸易理论结合起来,客观上就需要一种折中理论。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核心是强调跨国直接投资要同时受到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影响。

(1)所有权优势。所有权优势是指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获得的国外企业所没有或无法获得的资产及其所有权而产生的优势,或泛指任何能够不断带来未来收益的东西。所有权优势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传统意义上的所有权优势,如技术、规模经济、政府补贴、市场和信息渠道、金融和货币优势等。二是多国化经营本身带来的优势,邓宁后来将这一优势命名为“共同管理经济”。

(2)内部化优势。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有能力将所有权优势在企业内部配置、转让和有效利用。企业通过扩大自己的经营活动,将优势的使用内部化要比外部化更有利。这种外部化是指通过与其他独立企业进行市场交易。企业使其优势内部化的动机是避免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对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保持和利用企业技术创新的垄断地位。市场不完全可分为结构性的与知识性的。前者指竞争壁垒等障碍;后者指获得生产与销售信息很困难或成本很高,因而在技术等无形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领域,以及在某些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领域,企业对其优势实行内部化,避开外部市场机制不完全,可以获得最大利益,因而企业将其优势内部化的能力成为企业进行竞争的关键影响因素。内部化优势可能带来的收益有:一是产品交易费用的降低;二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三是避免或利用政府干预。

(3)区位优势。区位优势是东道国具有的,指跨国公司在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的地点和国别时,必须充分考虑东道国的生产要素优势。这种优势不仅包括东道国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地理位置,而且包括东道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市场规模、基础设施、外贸和税收政策等,跨国公司总是把资金投向那些具有区位优势的国家和地区。

企业必须同时兼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才能从事有利的海外直接投资活动。如果企业仅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而不具备区位优势,这就意味着缺乏有利的海外投资场所,因此企业只能将有关优势在国内加以利用,而后依靠产品出口来供应当地市场;如果企业只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而无内部化优势,则说明企业拥有的所有权优势难以在内部加以利用,只能将其转让给外国企业;如果企业具备了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而无所有权优势,则意味着企业缺乏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前提,海外扩张无法成功。

因此,就一定意义而言,对外直接投资的实现就意味着投资企业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者最佳结合的实现。

5.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是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Kiyoshi Kojima)提出的。他认为以前对外投资理论都是以美国的对外投资为研究对象,偏重于从企业的垄断优势去解释。而他从日本“贸易导向”的产业政策角度对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日本对外投资是从那些即将丧失或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行业开始,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东道国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这样可以发挥投资母国和东道国的比较优势,使双方获得利益。

小岛清理论的基本含义是:一个国家的某些产业在本国已经或即将失去发展空间(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劣势地位),成为该国的“边际产业”,而同一产业在另一些国家可能正处于优势地位或潜在的优势地位,这样一国就应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劣势地位的边际产业开始依次进行海外直接投资。

其理论进步在于,他第一次提出了产业概念,相对于以企业为研究对象的垄断优势理论而言前进了一步。他提出的投资国与东道国同一产业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生产函数,形成了比较利润差别,构成双方实物资产、技术水平、劳动力和价格等经济资源的差异,这样就可以在双方形成更合理的生产要素组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因此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是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

(二)FDI理论与零售企业国际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FDI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所以,现已相当成熟的FDI理论一直是以制造业为研究对象的。问题是,我们研究的零售企业属于服务业,不属于制造业,上述FDI理论能够解释零售企业国际化的形成机理吗?我们先考察一下现有FDI理论是否能够解释服务业的国际化,再考察其对零售企业国际化的解释是否有效。

1.FDI理论与服务业国际化

服务业比重上升、制造业比重下降是发达国家最近50年来的产业结构演变的普遍规律。在这个过程中,服务业FDI的发展导致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研究领域的文献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服务业FDI的理论解释,他们首先感兴趣的问题是:现有的FDI理论是否能够有效解释服务业的国际化?回顾已有文献,总的一个结论是:尽管还存在一些不足,但现有FDI理论基本上能够对服务业FDI提供合理的解释。

银行业的国际化是研究人员最感兴趣的服务业国际化案例。鲁格曼(Rugman)1981年的研究指出,内部化理论可以为银行业的跨国投资提供合理的解释,因为跨国银行可以通过内部化克服使用国际金融市场的不安全。亚诺珀勒斯(Yannopoulos)1983年的研究进一步指出,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也能够很好地解释跨国银行业的发展。

邓宁在1989年的研究中把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用来解释服务业跨国公司的行为,发现该理论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基本框架适用于服务业跨国公司。

但是,有些研究指出了运用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解释服务业跨国投资时必须注意服务业的特殊性,必须增加一些限制条件。比如,恩德维克(Enderwick)在1989年的研究中指出,把生产折中理论的三优势模型应用到服务业时,要特别注意若干问题:服务业中许多部门是技术复杂性较低的,所有权优势似乎并不明显;服务跨国公司比制造业更多地使用许可证、管理合同、特许经营等非股权投资方式进入国外市场,现有的理论并没有为这些特点提供现成的答案。

也有文献指出,经典的FDI理论不能很好的解释服务业的跨国投资。比如,目前许多服务型跨国公司实行的网络组织结构以及战略联盟形式都给公司带来了较强的竞争优势,这种由全球网络带来的优势与所有权优势有较大差别,值得去分析研究。与此同时,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以及邓宁的折中范式等理论都是以市场的不完全性作为理论前提的,而服务型跨国公司之所以出现并不断发展壮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信息更加丰富,政府的管制减少,市场的不完全性减弱而交易成本不断降低所致。

2.FDI理论与零售企业国际化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是最具综合性的FDI理论。零售业FDI机理的解释,尽管不是尽善尽美的,但仍然有很强的解释力。

(1)关于所有权优势。零售跨国公司的所有权优势首先表现在企业声誉、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在企业声誉方面,沃尔玛、家乐福等跨国公司在全世界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在任何一个开放的市场上,消费者对这些跨国公司有极高的认知率,向开放的市场扩张,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这种声誉优势。可以想象,当它们在一个城市开业的时候,当地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等于为这些跨国公司做了免费的广告,其他不知名的当地企业就不可能得到这种优厚的待遇。

信息技术在零售企业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水平。零售业原本属于技术复杂性较低的行业,但是连锁经营与店铺大型化对管理技术的要求大大提高,没有信息化的支持,连锁经营与店铺大型化都无法实现,信息化在大型零售企业和零售跨国公司的普及使得大型连锁零售业成为零售业中的“高技术”部门,而发展中东道国的零售业往往处于“低技术阶段”,零售跨国公司拥有信息技术上的相对竞争优势。

管理技术和创新能力方面,零售跨国公司相对于东道国零售商而言,也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零售跨国公司是新型业态的先行者,具有多年的管理经验,而发展中国家的零售商只能从模仿起步。

零售跨国公司的所有权优势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存在“共同管理经济”。

共同管理经济指的是跨国公司对全球各地的分支机构进行管理协调而带来的各种额外收益。它与传统的所有权优势的区别在于:共同管理经济是源于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本身,无法为单纯的国内企业拥有;而传统的所有权优势与企业是否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没有必然的联系。共同管理经济在零售跨国投资领域主要表现在:充分利用各国要素禀赋差异带来的经济效益。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要素投入要求,因此在不同国家的生产函数是不一致的,跨国公司的共同管理活动,可比较不同国家间生产方式,主动选择最优的方案,有助于实现成本最小化。例如,沃尔玛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使其更有机会利用中国的制造业生产成本低的优势,采购中国产品。

(2)关于内部化优势。内部化的好处是降低交易成本,在零售业,主要表现在通过内部化可以保护“管理技术”不被竞争对手模仿。大店铺连锁零售商的竞争优势较多地体现在“管理技术”方面,小店铺连锁零售商则更多依赖“企业声誉”。例如,便利店与快餐店的单店规模一般不大,“管理技术”要求不高,所以,像7-11公司和麦当劳公司等零售商将它们的“管理技术”标准化,以特许经营这样一种“准内部化”(Quasi-internalization)的方式进入国外市场,依靠企业声誉获取利益。大店铺连锁企业一般不愿意将它们的“管理技术”标准化然后许可给其他企业使用,而更倾向于对国外分支机构的资本控制,通过完全的内部化来维护其竞争优势。当然,东道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往往对零售跨国公司提出合资以及股权比例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跨国公司的内部化优势。

(3)关于区位优势。零售业属于“不可贸易的服务业”,必须在消费地设立服务机构才能向消费者提供服务,所以区位优势非常重要。零售跨国公司的跨国投资,首选地是欧洲和北美,其次是东亚、东南亚和南美洲。因为这些地区具有区位优势。人口规模、收入水平、经济开放程度、政府的外资政策等,决定了零售跨国公司不会把分店开到朝鲜和蒙古,而对中国和巴西则趋之若鹜。语言和文化背景也是重要的区位因素,零售跨国公司总是喜欢向语言和文化差异不大的市场投资。

聚集经济效应是指在竞争者集中的地方,会产生新的服务机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店多隆市”。聚集经济效应是一种区位优势,零售业是聚集经济效应比较明显的行业,百货店的聚集自然而然形成城市的商业中心。尽管大卖场、便利店等业态似乎在区位上不存在聚集效应,但实际上并不尽然,一个城市有更多的大卖场或便利店,就会慢慢地改变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从而获得更多的顾客。所以,当一个零售跨国公司第一个进入某城市时,可能会亏损,当竞争对手不断进入该市场时,先进入企业的业绩往往会得到改善,这就是聚集经济效应的体现。

(三)零售企业国际化形成机理的实证分析

索温特(Sauvant)主持的一项关于服务跨国公司FDI影响因素的研究显示,影响因素主要有九个方面:市场规模;东道国的企业存在;文化差距;政府法规;服务业的竞争态势;全球寡头反应;产业集中度;服务业的可贸易性;企业规模和增长。我们把这些因素归纳为四个方面:行业因素、企业因素、母国因素、东道国因素,以此来分析零售企业国际化的形成机理。

1.行业因素分析——零售业的特征

服务业分为可贸易的服务业和不可贸易的服务业。电信、旅游等属于可贸易的服务业,不必在国外设立营业机构也可以为外国消费者提供服务;零售业是不可贸易性的服务业,为国外消费者的服务必须依托在消费地建立的营业机构。可贸易的服务业可以通过服务贸易进行跨国经营,但不可贸易的服务业开拓国外市场只能通过FDI。当然,零售业开拓国际市场也采用特许经营和管理合同等方式,不一定采用股权投资方式,尽管仍然有人把特许经营和管理合同作为对外贸易看待,但是,以邓宁和麦昆(Dunning&McQueen)为代表的学者将特许经营和管理合同作为“准内部化”的方式列入对外投资的范畴。

零售业全球竞争态势是零售企业国际化的重要推进力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零售企业国际化进程加快,国际化领先的企业争先恐后在世界范围内设店布点,零售业已成为国际化竞争的行业,这对尚未国际化或处于国际化初始阶段的企业形成极大的压力,迫使它们加快国际化进程。

全球零售业已经出现寡头竞争格局,这种市场的特点是寡头之间的行为是相互影响的,一个寡头的行为会引起其他寡头的迅速反应。家乐福公司一进入中国,沃尔玛公司必然不会等闲视之。寡头之间博弈的均衡解是同步国际化。正因为如此,国际化就成了全球零售巨头不约而同的行为。

2.企业因素分析——哪些企业有能力国际化

直观的理解,多数人都会同意:大企业比小企业更有能力实施国际化。但是,事实表明并非如此,欧洲的国际化领先企业的规模大多小于美国的大零售企业的规模。但是,一般来说,只有在国内零售市场竞争中的优胜者才有能力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获得成功。日本的八佰伴公司在国内市场没有竞争力,不得不转向国际市场寻找生机,最后被市场淘汰出局,这说明,在国内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更没有优势。有能力国际化的零售企业一定是有竞争优势的企业。

不同的零售企业拥有国际化资源的多少是不一样的,管理层的领导风格、股东的要求、企业文化等因素都会影响一个企业的国际化决策。特瑞歌德总结了跨国零售企业的国际化行为,他将跨国零售企业分为四种类型:

(1)谨慎的跨国零售商:高度控制以及高市场准入成本导致跨国扩张的规模极为有限,只限于在同类文化背景的市场拓展的零售商。

(2)勇敢的跨国零售商:将现有零售活动的范围向更远的距离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市场拓展的零售商。

(3)进取型跨国零售商:对经营能够进行高度控制,并在更多样的市场中活动的零售商。

(4)全球势力零售商:对经营控制程度较低,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大量的市场。

3.母国因素分析——哪些国家的零售企业会实施国际化

市场规模较小、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地区),其零售企业的国际化水平较高。西欧与北欧国家、日本、中国香港,土地面积小,收入水平高,零售业竞争激烈,饱和度高,零售企业自然而然会面向国外寻求发展空间。但是,亚历山大指出:国内市场饱和是促使零售企业国际化的外界因素,并不是国际化的必要条件。例如,英国的零售业竞争已经非常饱和,但是英国零售企业更喜欢在国内发展,所以相比较其他西欧国家,英国零售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较低。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法规。有些国家限制国内大型零售商的开店行为,提高了零售商的展店成本,从而促使零售商向其他展店成本较低的国家投资发展。法国和日本是两个典型的国家。法国从1973年开始实施《卢瓦伊埃法》,日本从1974年开始实施《大店法》,对这两个国家零售企业的对外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4.东道国因素分析——哪些国家吸引国际零售商

现代的零售业态需要一定的收入水平来支撑,20世纪70年代的南欧、中国香港,80年代的南美、东亚,90年代的中国,是吸引国际零售商的热门国家,这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

一个国家市场结构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产业集中度低,市场欠饱和,竞争不激烈,本土企业竞争力不强的国家,跨国零售商的比较优势较突出。因此,这样的国家往往成为国际零售巨头争夺的重点市场。

文化差异与地理差距小的国家更有吸引力。文化差异小的国家,零售商容易适应市场;地理差距小的市场,管理成本较小。发达国家之间的零售业相互直接投资比例较高,与这个原因是分不开的。另外,政局稳定与法制宽松的国家普遍受零售业投资者的欢迎。

总之,跨国零售商喜欢选择那些收入水平高、饱和度低、增长率高、零售业的集中度低、本土企业竞争力弱、文化差距小和管制环境较为宽松的国家作为自己的投资对象国。

同类推荐
  • 村经济发展

    村经济发展

    20世纪80年代,村级经济在全国出现了萎缩。怎样看待这一萎缩?自从那时起,村级经济在全国各地尽管发展不平衡,但总的说来已经重新起步,有的地区还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为什么村级经济会得到重新起步并获得较快发展呢?在新的形势下,它的发展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研究这些问题,不仅对村级经济发展自身,而且对家庭经营乃至整个农村改革,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共和国的经济与周恩来

    共和国的经济与周恩来

    周恩来是新中国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者和组织者。他的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领导的经济建设实践,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创建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周恩来的经济思想丰富了毛泽东思想,是党和人民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周恩来的经济思想和实践,不仅可以深刻地懂得新中国经济的奠基、创业和发展是来之不易的,而且,能够从中获得许多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服务。
  • 三维信用论

    三维信用论

    信用问题多面且复杂,存在很多认知的盲区。三维信用论是吴氏信用理论的核心。吴氏信用理论把道德精神与社会活动、经济活动不同层面的信用紧密结合,创新定义了信用、剖析与量化了信用、探索分析了信用与经济增长及社会管理的关系,初步搭建了独树一帜、较为完整系统的现代信用理论体系。其框架包括信用资本论、三维信用构成论、信用资本定价论、信用规模与结构及效率论、经济信用化论、信用供求论信用产业链理论、社会信用体系认识论、政府信用监管论、三大征信中心论与多维信用评级论。
  • 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

    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

    本书收录了《提高我国科技生产力的相关战略和策略》、《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中国面临着沉重的环境压力》、《环境保护是人类活动的永恒主题》、《论企业战略变革的途径》、《通过四大管理战略使研究所登上四大创新台阶》等文章。
  • 读懂世界的第一本经济学书

    读懂世界的第一本经济学书

    面临不计其数的决策与判断,我们都希望能有一种终生受用决策依据和思维方法,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经济,人人都希望懂得一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世界的经济危机,中国的经济崛起,在这之间,经济学能为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能为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梁小民教授以通俗、简介的语言,通过分析一个个经济事件,让我们一本书轻松读懂世界经济局势,让我们在面临某些问题时能够更加睿智、理性地做出最合适的决策。
热门推荐
  • 狼君呆妻

    狼君呆妻

    她是梦晴天,自从有记忆以来,就只知道梦正海爹地和洛雅妈咪,还有三位哥哥。洛雅妈咪为了梦晴天有更好的发展,将梦晴天送至远在国外的梦家老二,梦昊天身边,而梦晴天的噩梦,也从此开始。若非不是他梦昊天长得有点像落雅和梦正海,她还真的需要怀疑怀疑他是不是洛雅妈咪亲生的儿子了,这脾气性格古怪孤僻,对自己时好时坏,简直是让人难以捉摸,她只是失去了二十岁以前的记忆,又不是大脑痴呆,自然是知道自己在梦家的地位,说的好听一点,是梦家家主唯一的女儿,显赫梦家的四小姐,说难听一点,不过只是一名养女而已。。。她是明白这一点的,在梦昊天身边,梦晴天尽可能让他高兴,只是自己身段越是放低,放得卑微,越是引起梦昊天的反感。在一起久了,梦晴天发现,梦昊天,似乎对洛雅,他的亲生妈咪,带着一种抵触,更甚者,是一种深深的厌恶感。带着女人特有的好奇心,她试着去打探,这才发现,原来洛雅并非真正的洛雅,而是。。。还有那个女人,令梦昊天念念不忘的,每次做噩梦,在自己身旁惊醒,总是会念叨的名字。董一。。。
  • 王俊凯若有来生只为你心动

    王俊凯若有来生只为你心动

    Seebyyourself~Polarizer~~~~~~~~~~~~~~
  • 隐秘的憧憬

    隐秘的憧憬

    一个离婚女人对爱情的憧憬,终因她无法左右的境遇,而只能隐秘在都市的纷繁与嘈杂之中……
  • 规箴

    规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紫眸皇后

    紫眸皇后

    你知道我是谁吗?怎么我什么都想不起来。朕也不知道你是谁?看着温柔体贴的东方观宇,东方观宇说她是上天赐给他的紫色精灵。真的吗?我可以在留在这皇宫吗?为什么她们说我是‘妖孽’?就因为我的眼睛是紫色的吗?为什么要想起来?为什么自己会在这个不知道那个时空的金龙王朝?也许,也许这样才是最好的,主人眼里只有雪儿小姐,在主人眼里我什么都不是,连爱他的资格都没有。为什么要如此待我?老天爷,告诉我究竟该不该留在这个皇宫……
  • 信及录

    信及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千幻三生

    千幻三生

    本书又名为《我的穿越绝逼有误》。带着一脸懵逼,林浩发现自己华丽丽地穿越了,不过,谁能告诉自己,为什么他会一遍又一遍的挂回去!!三个不同的人生,三段不同的经历,结局到底指向何方。此文轻松搞笑,淡然吐糟。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竹马上将甜宠小青梅

    竹马上将甜宠小青梅

    (青梅竹马,全文甜宠)从安君漓出生开始,顾星言连哄带宠,一路狂撩小姑娘。两岁时:某小姑娘惨兮兮地趴在自家爹地背上,超级不乐意地被扛进军区大门,对着门外的顾星言乱挥着小手:“星言哥哥!”从小就知道护妻的顾星言立刻把她抱了回来,走进军区。小姑娘在风中凌乱。幼儿园到高中:君漓姑娘被顾星言一路护着,一路撩着。姑娘炸毛:顾星言为什么一言不合就开撩啊啊啊啊!军校到军区:安君漓有点懵,第一军的狼崽子们喊她大嫂就算了,为什么第五军的这群臭小孩儿也跟风喊!冷萌青梅和腹黑竹马甜宠文,漓言cp甜蜜撒糖。
  • 苍穹有日

    苍穹有日

    和亲的产物,让朱抱墟一出生就明白了政治。重生的心机,给予他的不只是一部《九阳》外加乾坤大挪移的奥秘。草原的恶劣,磨练的不仅仅是他的翅膀,悄然挂起的飓风,吹皱的却是整个中原大地。苍穹有日,天下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