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由云梦乘船沿长江顺流而下,曾登上庐山。秦始皇登庐山,见于《水经·庐江水注》以及《水经注》、《太平御览》所引《浔阳记》,而不为《史记》所载。据《庐山水注》所载:
庐山之南有上霄石,高壁与霄汉连接。秦始皇三十六年(当作三十七年),感叹此岳远,遂以上霄为号。上霄之南,大禹曾刻石标识其丈尺里数,至今犹得见刻石的名号。旧日的先人曾说过:当年大禹治水至此,刻石记功;也有人说这是秦始皇登庐山时的刻石。总之,这都是年代久远的事,现已无法辨识了。
《水经·庐江水注》引《浔阳记》载:
“庐山上有三石梁,长数十丈,广不盈尺,沓然无底……秦始皇、汉武帝及太史公司马迁咸登其岩,望九江而眺钟彭焉。”
《太平御览》引《浔阳记》载:
“上霄峰在庐山东南。秦始皇登之。与霄汉相连,因名之。高处有刻名之字,大如掌背隐起焉,仅百余言。”
秦始皇自庐山下来,乘船沿长江顺水而下,经过丹阳(今安徽当涂县东),走水路到达钱塘(今浙江杭州市)。原拟临浙江渡水登会稽山,由于“水波恶”不宜渡舟,只得西行120里从“狭中”(今浙江富阳县附近)渡水。渡水后,秦始皇登上会稽山。
会稽山在今浙江省中部绍兴、嵊县、诸暨、东阳间,是钱塘江支流浦阳江与曹娥江的分水岭,近于南北走向。会稽山的主峰在嵊县西北。相传大禹当年在这里大会诸侯,始名“会稽”,即“会计”的意思。相传秦始皇登此山以望南海,故又名秦望山。
在会稽山,秦始皇命丞相李斯撰文并手书刻石之文,“立石刻颂秦德”。刻石的铭文,见于《秦始皇本纪》的记载: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修长。三十有七年,亲巡天下,周览远方。遂登会稽,宣省习俗,黔首斋庄。群臣诵功,本原事迹,追首高明。秦圣临国,始定刑名,显陈旧彰。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六王专倍,贪戾慠猛,率众自强。暴虐恣行,负力而骄,数动甲兵。阴通间使,以事合从,行为辟方。内饰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殃。义威诛之,殄熄暴悖,乱贼灭亡。圣德广密,六合之中,被泽无疆。皇帝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运理群物,考验事实,各载其名。贵贱并通,善否陈前,靡有隐情。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洁成。夫为寄豭,杀之无罪,男秉义程。妻为逃嫁,子不得母,成化廉清。大治濯俗,天下承风,蒙被休经。皆遵度轨,和安敦勉,莫不顺令。黔首修洁,人乐同则,嘉保太平。后敬奉法,常治无极,舆舟不倾。从臣诵烈,请刻此石,光垂休名。《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解释说:
“其碑见在会稽山上,其文及书皆李斯,其字四寸,画如小指,圆镌,今文字整顿,是小篆字。”
宋人姚宽撰《西溪丛语》言秦始皇所立石碑上的文字“皆为风雨所剥,隐约就碑可见”,“非伪碑也,或云大篆,或云小篆,皆不可考。”
据《越绝书》记载:
“秦始皇帝三十七年,东游之会稽,正月甲戌到大越,留舍都亭。取钱塘、浙江岑石,石长丈四尺,南北面广六尺,西面广尺六寸,刻文立于越东山上,其道九曲,去县二十一里。”
据北宋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刊行的《元丰九域志》记载:
“刻石前,有方石数丈,云是始皇坐。两厢石分八所,云是丞相以下坐,故今有丞相石之名。”
秦始皇的会稽刻石,除了与其他刻石相类似的歌功颂德的文字外,另有60个字是有关整顿风俗教化的文字,其内容是针对这一地区在男女关系、婚姻形态上存有较多的原始社会的遗风,被秦始皇视为“淫泆”,并明令加以禁止。所谓“夫为寄豭,杀之无罪”,是说进入别人家中淫乱的男子即所谓“奸夫”,一经发现,人人皆可得而诛之,杀死奸夫者无罪。这一段珍贵的史料表明,秦始皇在建立帝国后,继承秦孝公、商鞅变法以来重视“移风易俗”的传统,注重对少数民族地区落后风俗的改造。
秦始皇于会稽山刻石颂德之后,又曾在江浙一带巡游其他地方,即所谓憩阼湖、至县、游会稽、渡江乘。
憩阼湖。
据《水经·浙江水注》载:
“浙江北合诏息湖。湖本名阼湖,因始皇巡守所憩,故有诏息之名。”
《太平御览》引《钱塘记》:
“去邑十里,有诏息湖。古老相传,昔秦始皇巡狩,经涂暂憩,因诏以息为名。”
至县。
据《陆云集·答车茂安书》载:
“昔秦始皇至尊至贵……御东观沧海,遂御六军南巡狩,登稽岳,刻文石,身在县三十余日。”
游会稽。
据《史书记载·项羽本纪》载: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项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渡江乘。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
“还过吴,从江乘(今江苏镇江市北)渡。”
《江南通志·舆地志·山川》:
“江乘浦在府〔江宁〕西北七十里,《史记》云秦始皇东游,还过吴,从江乘渡,即此。”
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到达会稽山已是正月甲戌日,(秦以十月为岁首)加之在县又逗留月余,“渡江乘”的时刻正是严冬与早春交替的季节。然而,秦始皇却不顾北方乍冷还寒的早春季节,又决定沿海滨北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