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善于发现,生活中总会有做不完的琐碎事情。如果太在意这些小事,一个人就会永远陷入烦躁不安中,从而无法专注自己的事业,取得成就也就会变得异常艰难。
在一个偏远的山村里,住着一个苦心修道的人。为了能够排除杂念,专心修道,他独自一人搬到了山中。修道者在山中住了几日,感觉到身体不自在,原来是衣服穿久了,需要洗洗。于是,他下山去村中讨了一块布,以作换洗之用。
修道者返回山中,又开始苦心修道。可是没过几日,他又不能静下心来了。一只小老鼠光顾了他的茅屋,并愿意在此长住下去。修道者曾发誓不杀生,但老鼠并没有因此感谢他,还是不断撕咬他的那块换洗布料。修道者无可奈何,只好再次下山。他要从村里带回一只猫,让猫来对付老鼠。
猫上山之后,很快就赶走了老鼠。但是,修道者并没有打算把猫还给村民。他认为,一旦猫不在了,肯定还会有其他的老鼠捣乱。
接着,问题又来了。既然把猫带来了,就该给它东西吃。自己在修行,吃些野菜是正常的。但猫不一样,需要好好饲养才行。于是,修道者又开始想办法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了办法。修道者想:如果从村中弄来一头奶牛,然后就能用牛奶喂猫了,就不用担心猫会饿死。
他又回到了村里,向村民们要了一头奶牛。有了奶牛之后,问题又出现了。他发现照顾奶牛会花费很多工夫,以至于自己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修道。他决定找个人上山和他一起住,以便能够帮助他照顾奶牛。一个还未成家的年轻人答应上山,结果在山上住了几日,就感到山中无聊和烦闷,于是要求下山。
后来,在修道者的一再要求下,一位结了婚的中年人上山了。没待多久,他就想下山了,因为自己的老婆孩子都还在家呢。后来,这家人便住在了山上。
故事并没有结束。后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村里已经没人居住了。因为,在那位修道者的请求下,整个村子的人陆陆续续地搬到了山上。
修道者原本想远离世俗、潜心修道,结果却再次融入世俗之中。绕了一大圈后,他回到了原点。而之所以会如此,却是由一块布引起的。
哈瑞·爱默生·傅斯狄克博士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科罗拉多州的山坡上,躺着一棵大树的残躯。自然学家告诉人们,生前它曾有400多年的历史。最初发芽的时候,哥伦布刚在美洲登陆;第一批人移民到美国的时候,它只有死前的一半那么高。在漫长的生命里,它曾被雷电击过14次,被狂风暴雨侵袭过无数次,然而它仍然高傲地立在天地之间。不过,它还是沉睡了,在一小队甲虫的攻击下永远地躺倒在了地上。那些甲虫从它的根部往里面咬,渐渐伤了它的元气。虽然它们很小,但却持续不断地进行攻击,最终结束了这样一个森林巨子的生命。
安德烈·摩瑞斯在《本周》杂志里说:“我的经验告诉我,许多人常常因为抓住一些小事不放而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我们活在这个世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如果将许多时间都浪费在那些不值一提的小事上是多么的不值得,聪明的人一定要把时间用在值得做的事情上,去运用伟大的思维,去经历真正的感情,去做必须做的事情。因为生命太短促了,不该把目光长时间地放在小事上。”
莫桑曾和学者查尔斯·西费德及其他几位朋友前去大提顿国家公园,参观洛克菲勒建在公园里的那栋房子。途中,莫桑坐的那部车子迷了路。等到抵达目的地时,已经比同伴们晚了1个小时。由于公园大门的钥匙在莫桑手上,同伴们只能在公园外盼着莫桑早些赶到。当时,他们身处一个又闷又热、蚊子满天飞的森林里。莫桑赶到后,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查尔斯·西费德正在用一段白杨树枝一心一意地制作笛子,而其他人正大汗淋漓地用脱下的衣服驱赶蚊子。莫桑被查尔斯·西费德的举动惊呆了,后来请求查尔斯·西费德将制作好的笛子当做礼物送给他留作纪念,纪念一个可以忽略小事的人。
要想不被小事牵绊,最重要的是要静下心来。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只要能够静下心来,百事可做,否则将一事无成。
成大事者应该将无足轻重的事情抛开,而不应该对它“恋恋不舍”。因为一旦被琐碎的小事缠住,大事便难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