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22100000026

第26章 重获帅笏叹服信义 同病相怜饮酒论诗

仪銮殿的这把火,烧死了一名德军提督,瓦德西和赛金花侥幸活命,他们惊魂未定,暂住紫光阁内。瓦德西丢失了帅笏后,焦虑不安,觉得在德皇面前不好交代,在七国统帅面前也丢了面子。这几日他没有出门,每日与赛金花在园内借酒浇愁。

这一日晚上,瓦德西和赛金花正在紫光阁内长吁短叹,床下猛地爬出一个人来。赛金花见这人高高的个子,穿一件黑布褂,有些面熟,不禁吓了一跳,慌忙躲到瓦德西身后。瓦德西伸出手就要掏枪,却被来人那柄宝刀横在脖颈上。那掏出一个锦盒,正是装有八国联军帅笏的那个锦盒。

瓦德西叫道:"你别杀我,你要什么我给你什么,我藏的金银财宝价值连城。"来人呵呵地笑道:"我不但不杀你,而且还要把这只锦盒还给你……"瓦德西一听,身子一软,瘫倒在地上,磕头如蒜:"你要什么财宝?"来人缓缓道:"我只有一个请求。"

"是什么?"瓦德西和赛金花几乎是异口同声。"让你下一道命令,放了关押在天坛的妇女,放她们安全出城。"

瓦德西连忙点头道:"我一定照办。"来人道:"如果你明日放了那些妇女,那么这个锦盒就会在明日晚上出现在你的办公桌上。"

第二日,瓦德西果然下了一道命令,让驻扎在天坛的美军和英军释放了那些受难妇女,妇女们下午便陆续出了北京城,晚上瓦德西在紫光阁附近埋伏了重兵,他决心抓住那个使他大为羞耻的中国人。

紫光阁在宝光门北,明武宗时叫平台。台高数丈,上建黄顶小殿,左右各四间,覆盖黄瓦;接栋稍下,覆以碧瓦,南北垂接斜廊;悬级而上,面若城墙壁,下临射苑以观射,此处以后又称紫光阁。每年五月明代皇帝在此观龙舟,看御马监勇士跑马射箭。明代诗人文征明曾专门写诗颂道:"日上宫墙飞紫埃,先皇阅武有层台。下方驰道依城尽,东面飞轩映水开。云傍倚疏常不散,鸟窥仙仗去还来。金华待诏多头白,欲赋长杨愧不才。"清代沿用紫光阁旧名,在门前种植桃杏,芒香满园。康熙年间,每逢八月十五在此召集二旗侍卫大臣比武论剑,"队引花间入,分柳外催。"乾隆年间,清兵南征北战,屡战屡捷,乾隆皇帝便在阁内绘功臣图,刻御制诗。以后每逢正月十九日,清代皇帝便邀集群臣进紫光阁,设宴款待,炫耀武功。

瓦德西在紫光阁斜朗两侧及阁内埋伏了神枪手,又在射苑内布置了火炮,专门等候张三。

时值夜半,仍然见不到张三到来,瓦德西有些困倦,便携了赛金花到紫光阁寝宫内。他先令卫兵搜查了整个寝宫,并未发现可疑的迹象,桌上也未见到那个锦盒。瓦德西心想:我心是被那个人骗了,他见天坛的妇女已放,怎么还会把帅笏还给我呢?如此失信的人到处都有。恍惚中他倚着赛金花睡着了。

一阵香风拂来,那是园中红杏的清香。瓦德西从梦中醒来。他揉揉惺忪的睡眼,只见赛金花已睡在一边,嘴里说着梦话,他喊了几声卫兵,两个卫兵悄悄而进。

"发现那个人了吗?"瓦德西问。

卫兵道:"什么动静也没有。"瓦德西瞅一眼桌上,啊,桌上放着那个锦盒。他欢喜若狂地扑过去,把它放到胸口,颤抖着打开了盒盖,只见那颗金灿灿的帅笏端放其中。他脸一红,暗自叹道:天下竟然还有这么讲信义的中国人……

原来张三并没有走远,他在仪銮殿顶凿了一个窟窿,躲进天花板中。白日他听见洋兵向瓦德西报告已放了天坛被囚的妇女,因见瓦德西在周围布置重兵,一直没敢出来。半夜中,张三撕下一根布条,将锦盒系好徐徐放在寝宫内的公办桌上,然后溜之大吉。

张三救了天坛被囚妇女后,心中宽慰许多,可是如今他却无家可投。由于张三的宅院也被洗劫一空。这几日他变换衣装,夜行晓宿,时而宿在荒庙,时而宿在王府一隅,躲避着洋兵的追捕。他想起'大刀'王五、'眼镜程'程廷华以及于纪闻、于云娘父女俩、杨班侯等好友,也想到了张策、李存义、李瑞东、尹福等见义勇为的武林朋友。唉,天底下像我张三这样的人不计其数,他们有的慷慨就义,青史有名;有的默默而死,未留姓名;有的背井离乡,参加反抗黑暗的斗争;有的受尽屈辱,勉从虎穴暂栖身。我遇到的这点挫折和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他还想到了宛八爷、'小影壁'、'小银枪'何六等跤场上的朋友。

此时已是晚上,他走到什刹海岸边,虽是春日,什刹海已失去往日魅力,湖水默默地淌着,仿佛有话说不出来,也不回头,一个劲儿往前赶。天又下起潇潇细雨,远远望去,那王府院、四合院、店铺、古庙等笼罩在灰蒙蒙之中。远的房舍被雨遮掩,变得朦胧了,只有几处高点的宫院殿宇,露出了些微的青黛。银锭桥孤零零地横在那里,在雨里露出淡青色的可爱的清新。烤肉季的门紧紧地闭着,没了生气,只有那旗帜在风里飘展,在雨里闪耀。

雨不停地落着,张三近前的桃树、梨树上,都发出淅淅沥沥的雨声。湖面上漾无数密密麻麻、闪亮的小小圆涡,湖边的芦苇上缀满了晶莹闪动的水珠。雨水顺着张三的衣衫,顺着粘在一起的头发流下来,扑到他脸上,好像扑粉一样。他感到一阵凉意。

他来到鼓楼大街上,望着在雨中颤栗的鼓楼,想起了大年补一烤肉季的聚会。罗瘿公,这个文采翩翩的才子,此刻他在干什么呢?

借着微弱的烛光,他摸到罗瘿公的家。走进那熟悉的院落,觉得死一般的沉寂,往日的幽雅、宁静的气氛失去了,一切都是乱糟糟的,衣物狼藉。显然,这里也没有逃脱洋兵的洗劫。张三颓然走进他与罗瘿公饮酒的房间,只见灰尘满壁,杂乱不堪。张三正欲离去,忽见西墙壁的书柜一移,露出罗瘿公的脑袋:"张三爷,原来是你。"

张三定睛一瞧,正是罗瘿公。罗瘿公把书柜移开,跳了出来。他形容憔悴许多,身穿一件满是尘土和油污的青布袍子。

罗瘿公咯咯一笑:"咱们真是同病相怜,想不到张三爷也是这么寒酸,破衣破帽,瘦骨嶙峋。"

张三苦笑了一下:"原来你躲在这里,怎么没出城呀?"

罗瘿公正色道:"这是我的家,我的国,我的国和家在这里,我为什么要出去。"说着把书柜挪开,露出一个洞口。

罗瘿公笑道:"这是我们罗家的藏书室,没想到现在倒有了用场,我白天就躲在下面看书,晚上才出来。"

张三随了他下去,只见是个十来尺宽,四十来尺长的地下室,四壁摆满了书柜,空间有个临时搭起来的木床,床前有个硬木茶几,茶几上摆着几瓶酒,小碟儿里的花生米都蔫儿了。

张三坐到床上,床"嘎吱嘎吱"响。罗瘿公哭丧着脸道:"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我也不问你近日的遭遇,你也甭问我近日的遭遇,咱们同舟共济。你就住在我这里,这个地方无人知晓。"

张三问:"那吃什么呀?"

罗瘿公指着墙角的两口缸:"我存了两缸的玉米面,咱们熬粥喝,就是没有蔬菜,不过也凑合了。"说到这儿,他的眼睛泛出光采:"这几日我读了不少议论喝酒的著作,又长了不少见识。"

"是吗?"张三来了兴致,刚才的凉意一下子全消失了。

罗瘿公"咕嘟嘟"给张三倒了一大缸子白酒,自己干脆拿瓶子喝。张三道:"没有下酒菜的,有榛子、核桃没有?"

罗瘿公道:"厨房有不少山核桃,可是崩崩硬!"一忽儿,罗瘿公把一篮子山核桃拿了来,张三捡了两颗大个的,崩崩两声,都捏碎了。两个人共饮。

张三酒喝多了,脸越发青白。罗瘿公喝了几口,小白脸红得像灯笼。张三道:"这些日子你都瞧了哪些喝酒的书,给咱扯一扯。"

罗瘿公道:"先说一段诗仙李白的故事。李白可称得上是生于酒而列于酒,他的作品至少有六分之一谈到饮酒。他隐居时饮酒,求仕时饮酒,得意时饮酒,失意时饮酒,宾朋相聚时饮酒,独自一人时饮酒,有钱时饮酒,无钱时典当什物还要饮酒;暮年甚至将悬在腰间的心爱宝剑摘下来换酒喝。他在给妻子的《赠内》诗中写道:'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李白作客他乡时写的《寄东鲁二稚子》诗中有'南风吹归心,飞坠酒楼前',仍忘不了酒。人们称他'醉圣',他自称是'酒中仙'。他的死系急性脓胸症,也有酒精中毒的原因。"

张三道:"后人也有说李白穿着锦袍,坐着小船在采石江中游玩,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为大醉,到水中捉月而死。"罗瘿公道:"总而言之,他的死都与酒有关。后人写李白的志、传、诗文集作品,都说到他与酒的缘分,如'沉至尊之前,啸傲御座之侧','夜郎归未老,醉死此江边','李白斗酒诗百篇'。""杜甫喝酒好像也不亚于李白。"杜甫从十五岁起就是一位酒豪,以后也是'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径须相就饮一斗',直到'数茎白发那抛得,百罚深杯亦不辞'、'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身',真是死而后已!他的死,据我考证,可能也与酒有关。大历五年,杜甫避难到耒阳,被大水所阻。后来县令在大小中找到了他,并送去酒和牛肉,以示问慰问。杜甫吃了变质的牛肉,加上喝酒,以致中毒致死。虽说杜子美之死,也有说是吃饱了撑死或是淹死的,但都不否认杜甫嗜酒的事实。

张三又捏开一个山核桃,往嘴里一送,三嚼两嚼,咽了下去,说道:"我听说唐代有不少文人喜欢喝酒。"罗瘿公缓缓道:"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除了李白,还与了七个才子。书法家张旭,相传他在大醉之后,呼叫狂走,而后落笔,或以头发濡墨而书,酒醒以后自己看了也觉得写神了,他的草书叫狂草。人们称李的诗、裴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有个叫贺知章的官员呼李白为'谪仙人',有一次与李白饮酒,贺知章竟解下身上配饰物金龟换酒,使李白念念不忘,曾写下'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的诗句;曾任左丞相的李适之,很喜好宾客,常常与人夜里饮酒,白天仍照常办事,他的酒量很大,杜甫形容说:'饮如长鲸吸百川》;焦遂据说口吃,说话不清楚,可是喝醉酒后,高谈阔论,声音响亮;还有美貌潇洒的举觞白眼望青天'的崔宗之;'道峰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的李;'醉中往往爱逃禅'的苏晋等。白居易有一篇《酒功赞》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且饮。'说饮酒比吃饭更少不了。贾岛常在除夕,取一年所作诗歌,祭之以酒肉,说劳吾精神,以是补之。'……"就在这时,只听上面有瓦罐破碎的声音,仿佛还有人走动的声音,罗瘿公脸吓得惨白,手指哆嗦起来。张三贴壁听了听,悄悄来到洞口,轻轻地搬开书柜。

同类推荐
  • 听雷:我在091诡案组的十年

    听雷:我在091诡案组的十年

    本书围绕虚构的国家隐秘部门“091气象站”成员所经历的各种玄奇神秘之事,向大家讲述了一个跨越千年,历史背景宏大的探险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带领我们上昆仑探寻昆虫人秘密,下东海寻秘水下长安神奇世界,远涉非洲内陆挫败纳粹反攻世界阴谋的传奇。
  • 西游记传

    西游记传

    《西游记传》,明代神魔小说。叙述孙悟空出世,学道,闹龙宫,搅地府,又大闹天宫。被如来压于五行山下;接写观音寻找取经人,魏征梦斩泾河龙,唐太宗入冥,玄奘应诏取经。主要部分为唐僧师徒去西天路上的经历,战胜诸多妖魔,最后取得真经送回东土。
  • 暗香

    暗香

    李晓露是市长千金,宛山鹰是军人后代,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张悠然是李家保姆的儿子,他对李晓露由最初的隔阂、抵触,渐渐产生爱意,一心追求。十四年,三个人在感情的纠缠中痛苦不堪,又终于峰回路转……
  • 八公的故事

    八公的故事

    这是一个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的小说。1932年10月4日,刊登在《朝日新闻》上的一则题为《可爱的老犬等待不归之人》的新闻报道,轰动了日本列岛。20世纪30年代,大学教授上野先生收养了一只小秋田犬,取名“八公”。之后的每天,八公早上将教授送到车站,傍晚等待教授一起回家。
  • 陌生人

    陌生人

    《陌生人》似乎和加缪的《局外人》血脉相承,但加缪的荒诞是世界的荒诞,吴玄的荒诞是自我的荒诞,而且自我比世界更荒诞。“我”对故乡的陌生感,“我”对女人的陌生感,“我”对自我的陌生感……吴玄打开了“自我”最为黑暗的内部空间,我即是我的地狱。
热门推荐
  • 紫气凌云自西来

    紫气凌云自西来

    自西而来,无人知晓其身世,六年涟漪生活,造就其一身古灵精怪,计划出岛,却没想将中土江湖搅得浑水一潭,几经辗转,终换的意中人相随相伴,美好看似到来,实则黑暗只掀开一角……
  • 邪神界主

    邪神界主

    千万年前,天心大陆最后一个神境强者——邪神陨落,一身神级宝器流落人间。邪神之晶破碎,消散大千世界,寻找有缘之人,再造邪神!世间流传这样一则传说:神晶汇聚,召唤邪神,邪神加身,天下独尊!世间主宰,掌控生死;无上强者,毁天灭地——这是无数修者日思夜想的唯一信仰。邪神之晶现世,必将天下大乱,一片腥风血雨。出生大族的吴昊为何身负灭族之仇?他与邪神又有怎样大恩大恨?杀戮之中,吴昊如何走出自己的强者之路,成就神境之位?
  • 蓂荚卷

    蓂荚卷

    相传上古有一种草,名唤蓂荚,由每月的头一天开始,每日生出一片叶子,十五天后,每天落一片叶子,至月尾最后一天刚好落尽;如果此月为小月(少一天),最后的那片叶子就只凋零而不落下。江湖传言一幅画,蓂荚卷,曼陀绢。得之成佛成仙,可以达成最大的心愿,但是得到的同时,却将永远失去一样对自己最重要的东西。一个是原本一心求死的行尸走肉,一个是天生自带饿疾的吃货小白,命运戏弄,将他们捆绑在了一起。在为了一顿饭而奔波的途中,无意中闯入了对于蓂荚卷的江湖争夺战,血雨腥风?不是。是诡异莫测!
  • 黑天鹅皇冠

    黑天鹅皇冠

    刁蛮的千金大小姐夏琉璃被父母丢到赏金猎人学院进行改造。奇怪的教学模式,让她和性格乖戾的洛雪音成为搭档,两人签署同居协议,开始了一段啼笑皆非的同居生活。为了赚足生活费,她又用巧计结识了学生会的“三剑客”,利用他们画起了萌系漫画。可令人没想到的是,一些古怪的事情接二连三上演:“误闯”学院禁地、被诬陷偷补考试卷、同最好的姐妹吵架误会……战斗力爆棚的萌淑女誓要揪出真凶,捍卫友情!
  • 网王风铃草誓言

    网王风铃草誓言

    她,前世虽然是皇族大小姐,不过在失去了家人之后的她变得更加孤独,失去了朋友、亲人,还有姐姐,她绝望了,对生命绝望,对生活也绝望了,那么,下一世,她又会如何呢?
  • 漩涡博人

    漩涡博人

    博人一家在木叶村过着幸福的生活。在一次任务中爸爸鸣人得知黑暗势力重现忍界,将通往黑暗的钥匙封印。七年之后,「虚空帝国」获得黑暗之力,忍界再次陷入危机。年仅12岁的博人即将接下老爸的重担,保护忍者世界的安宁……
  • 九转生界

    九转生界

    长生逆天。九转轮回,逆天改命,方得逍遥。留三界以长存天地,脱三界已未知数……“我穿越了?我是谁?……”
  • 凡徒杀戮

    凡徒杀戮

    彼岸无光,脚下无路,四周鲜血弥漫,脑海中浮现的身影,支撑着何凡一步一步走下去,无路可走便去杀出一条路,杀一是为罪,屠万则为雄!我是凡徒,我可弑仙,我的路,无人可挡!
  • 血色夭桃

    血色夭桃

    三世擦肩,换得一世重逢;十世埋骨,换得一世相守。生生世世的生死相随,可否换来永生永世的不负相思?
  • 深宫策·青栀传

    深宫策·青栀传

    她的眼看穿诡术阴谋,却不能彻底看清人心的变化;他的手掌握天下苍生,却只想可以握住寥寥的真心。从一个为帝王所防备的权臣之女,到名留青史的一代贤后,究竟有多远的距离?一入深宫前缘尽,半世浮沉掩栀青。梧桐摇叶金凤翥,史册煌煌载容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