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21400000006

第6章 阿房阿房,亡始皇

劳民伤财的阿房宫

秦始皇(前259—前210年)在消灭六国统一全国以后,在都城咸阳大兴土木,建宫筑殿,其中所建宫殿中规模最大的就是阿房宫。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秦始皇认为都城咸阳人太多,而先王的皇宫又小,下令在故周都城丰、镐之间渭河以南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中,仿集天下的建筑之精英灵秀,营造一座新朝宫。这座朝宫便是后来被称为阿房宫的著名宫殿。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开始营造朝宫,即阿房宫。由于工程浩大,秦始皇在位时只建了一座前殿。但是,直到秦始皇逝世,阿房宫也仅仅只修建了一部分。这部分有宫城环护,俗称“阿城”,所有石料均运自北山,木材则来源于四川和荆楚。阿城的北门安装了磁铁,如果有少数民族觐见时身披铠甲,怀藏利刃,进门就会被发现,因此这道门也叫“却胡门”。

阿房宫的主体建筑就在丰镐遗址不远的东北处,按照秦始皇的总体规划,阿房宫是从位于古城村聚家庄一带的阿房前殿开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向东有阁楼延伸到骊山,向南则通往终南山巅,向北有道路联结咸阳宫。这个计划气势磅礴,如果全部实现,阿房宫将“复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是任何一个帝王的宫殿都望尘莫及的。

秦阿房宫遗址位于三桥镇南,其范围东至皂河西岸,西至长安县纪阳寨,南至和平村、东凹里,北至车张村,总面积11平方公里,在现辖域内约7.8平方公里。史载秦惠文王时在此建离宫,宫未成而亡。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再次修建阿房宫,秦二世胡亥元年(前209年)继续修建。

1.前殿遗址

前殿是阿房宫的主体宫殿。史载其东西五百丈,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现存一座巨大的长方形夯土台基,西起长安县纪阳乡古城村,东至巨家庄,经探测实际长度为1320米,宽420米,最高处高约9米,是中国目前已知的最大的夯土建筑台基。台基由北向南呈缓坡状。南面坡下探出大面积路土,现存长770米,宽50米,面积约4万平方米,为一广场,广场南沿有4条道路向南延伸。台基东、西边是现代挖成的断崖;北边为3层高出地面的台阶,阶宽1~2米,高2~4米。20世纪50年代初,台上东、西、北三边都有土梁且连接在一起,现仅残存北边土梁,其高出台面两米多,略短于台长,应为倒塌了的夯土墙,现存墙迹厚3.6米,残高0.7米。发现有绳纹、布纹瓦片,分别有一戳印“千(隶体)右(篆体),北司(篆体)”文字。

2.上天台遗址

上天台位于阿房宫村南,俗称“上天台”。台底东西长42.5米,宽20米,台顶平面长11.5米,宽4.5米,台高约15米。台上西北角有一条向西伸出的坡道,直通台下。坡道长约30米,底宽上窄。台下夯土基向西、向南各延伸约20米,向东延伸近100米,向北约300米直至阿房宫村附近。台下北边还残留一段30多厘米高的白灰墙迹。台下四周地面散见战国晚期至秦的细绳纹和中绳纹瓦片、几何纹空心砖块、红陶釜片和许多烧红了的土块。

3.磁石门遗址

磁石门为秦阿房宫门阙之一。秦阿房宫的建筑以磁石为门,一是为防止行刺者,以磁石的吸铁作用,使隐甲怀刃者在入门时不能通过,从而保卫皇帝的安全;二是为了向“四夷朝者”显示秦阿房宫前殿的神奇作用,令其惊恐却步。

磁石门的准确位置,历来说法不一。《三辅旧事》指为阿房宫的北阙门,《雍录》指为阿房宫的西门,《三辅黄图》指为阿房宫前殿之门。其位置据《西安地方志丛书·汉代长安词典》载:“磁石门遗址在今咸阳东南的双楼村(今三桥镇双楼寺)。”20世纪90年代,在三桥镇阿房宫殿遗址北面(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技术学院院内)发现夯土层,文物部门推测此处可能是秦磁石门遗址,并设有磁石门遗址的保护标志。

4.其他遗址

在前殿东北200米处有一“北司”建筑遗址,发现排列有序的大型石柱础和绳纹瓦片,瓦片上有“北司”“左宫”“右宫”“宫甲”等字样的小篆文字。

在今阿房宫村北高窑村发现秦代麻点纹板瓦、筒瓦、云纹瓦当等建筑材料和著名的高奴禾石铜权。

前殿正北约1公里的小苏村,发现铜建筑构件6件。一件可能是铜柱础,一件是门砧,一件是户枢,其他3件都是作加固木质梁柱用的。

前殿北约3公里的后围寨村北有一高台建筑遗址。出土有用花纹空心砖砌筑的踏步和排列有序的柱础石、五角陶质水道,也应为一宫殿基址。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先修完骊山陵墓,接着便对阿房宫进行大规模扩建。但是,他的倒行逆施加速了秦朝的灭亡,项羽入关后,阿房宫和其他宫殿一起被烧得精光。

这座凝聚着智慧的千古名宫就这样成了一片焦土。不过,不管是秦始皇陵还是阿房宫,都充满了人民的血汗。为了修建它们,秦始皇曾役使七十万人,以至于最后男子人数不够用,只得让女人来担负运输工作,“丁男披甲,丁女转输”。据统计,服徭役的人数居然不少于全国总人口的15%。

当时就有童谣唱道:“阿房阿房,亡始皇。”果然不出所料,阿房宫还未修完,秦始皇就死掉了。

阿房宫之谜

1.考古现场

2006年考古人员经过漫长的考察,在每平方米五个探洞这样密集的探查下,除了发现夯土之外,没有其他。

因为怕疏忽,专门把土质送到一显微镜专家那里,用显微镜检测,但依旧没有发现因焚烧而产生的碳化物。

而且在考察过程中,只有在咸阳宫旧址上发现了焚烧的痕迹,其他地方并无焚烧痕迹。相传的当年项羽烧阿房宫,恐怕只是人们的想象,阿房宫从来就没有被烧毁过的证据,而咸阳宫确实被项羽烧毁。

2.考古推测

根据历史资料中的凤毛麟角,还有所记录的时间上来看,得出最后可信度很大的结论:几千年来人们所传说的阿房宫并非是不存在,而是根本没有建完。

秦始皇征七十万苦力用了四年时间只打好了坚如磐石的夯土,最后秦始皇到死都没有建成阿房宫,秦二世为了完成先皇的遗愿,又召集苦力打算建完阿房宫,而当时各地已经开始纷纷起义,最终还是没有建成。

而唐代杜牧所写的《阿房宫赋》里面的描述,只存在于人们的幻想之中,或者说,阿房宫根本没有建完。

3.其他看法

以前一般认为楚霸王项羽率领军队入关以后,移恨于物,将阿房宫及所有附属建筑纵火焚烧,化为灰烬。但《史记·项羽本纪》中只是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未提及阿房宫。考古发现所谓“项羽火烧阿房宫”是历史误传,在对阿房宫遗址的考古挖掘中考古人员也未发现焚烧的痕迹。近年,考古人员花费一年多时间勘察阿房宫,勘察超过二十万平方米,只发现数片烧过的土块。如果依照史料所载,阿房宫应该是遍地大量的草木灰才对。考古人员推断项羽焚烧的是秦咸阳宫,因为咸阳宫遗址发现大片烧过的遗迹。

相传阿房宫规模空前,气势宏伟,“离宫别馆,弥山跨台,辇道相属”,景色蔚为壮观,传说阿房宫大小殿堂七百余所,一天之中,各殿的气候都不尽相同。秦始皇巡回各宫室,一天住一处,至死时也未把宫室住遍。后世这种辉煌的想象基本上来自《阿房宫赋》,唐朝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写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阿房宫变成当时非常宏大的建筑群。可以想见,阿房宫宫殿之多、建筑面积之广、规模之宏大。但这都是传说,都是后世臣子借秦之喻,谏当朝帝王。依据现有考古证据,阿房宫并未建成。

4.阿房宫名字由来

阿房原来只是朝宫前殿的名字,秦始皇本打算在整座朝宫建成之后“更择名命名之”。由于宫殿规模实在太大,虽然每天都有十几万苦役参加营建工作,但一直到秦朝灭亡时,此宫仍然没有竣工。这样,人们就称它为阿房宫了。这座宫殿为何取名叫“阿房”?历代记载分歧,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阿房一名是由于宫址靠近咸阳而得名的。“阿,近也,以其去咸阳近,且号阿房。”

第二种观点认为阿房一名是根据此宫“四阿旁广”的形状来命名的,阿,在古意中亦可解释为曲处、曲隅、庭之曲等。阿房宫“盘结旋绕、廊腰缦回、屈曲簇拥”的建筑结构就体现了这种“四阿房广”的风格和特点。正是由于阿房宫建筑的这种风格,在《史记·秦始皇本纪》索引中解释此宫为何称阿房宫时说:“此以其形命宫也,言其宫四阿旁广也。”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此宫所以被称为阿房宫,是因为上宫宫殿高峻,若于阿上为房。这一观点出自《汉书·贾山传》,传中的注释曰:“阿者,大陵也,取名阿房,是言其高若于阿上为房。”这就是说,阿房宫是由于宫殿建筑在大陵上而取名。从考古发掘来看,这种说法也是言之有理的。西安市郊约15公里的阿房村一带是古阿房宫的遗址所在地,从发掘的遗址可以看出,当年的阿房宫坐落在地势高峻的丘陵上,这里至今还残存着宫殿的高大地基。在阿房村村南附近,有一个宫殿遗留的大土台基,周长约31米,高约20米;在村西南还有一个据考证是阿房宫前殿遗址的高大夯土台基,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长500至600米,最高处约有8米。阿房宫就建在这些高峻的台基之上,恰如《汉书》所言“高若于阿上为房”。

还有一种说法,《长安志》解释为“阿”是因宫殿与山相邻,未有名,先称阿房。这种说法出自《史记》中,阿房未成,宫成就会命名的说法。

还有一种民间离奇的传说,传说中秦王嬴政爱上过一个赵国女子,芳名阿房,秦皇统一天下后本想立她为后,却遭到众大臣反对,只因她是赵女。阿房为了不让嬴政为难,上吊自杀。秦始皇为了纪念这位他深爱过的女子,因而起名阿房宫。

由此可见,以上几种观点都是论有所据,言之成理,并且都能自圆其说。因此在没有发现更新的确实有说服力的材料以前,很难断定孰是孰非。所以,对于这座千古留名的著名宫殿当时究竟为何取名阿房,阿房的真正含义至今只能说仍是个没有定论的历史之谜。

同类推荐
  • 左公子野史

    左公子野史

    这是黑暗到来之前最后的黄昏……一个小小孩童,雪夜突现。一代真正王者,慢慢成长。孩提伴君坐朝堂,弱冠代天巡四方。本当世间真君王,不知前路在何方。是亲人,是兄弟,还是滔天大恨。左青的路,只能自己走…………
  • 历代状元(中国文化史丛书)

    历代状元(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花折伞之妖宠王妃

    花折伞之妖宠王妃

    慕容婵的传世爱情,陆琪终会改变历史还是会与他双宿双飞?第二者的介入,陆琪冒着身份被识破的危险选择了留在历史,与他留下三百年的承诺;三百年后陆琪会遇到他吗?还是会与他擦肩而过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 三国杀之水煮三国

    三国杀之水煮三国

    三国是什么样的?我不知道,也许你也不知道!但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三国!在这里你能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三国,也许会颠覆三国在你心中的杀戮、正统的形象!少不看三国的说法将在这里打破!同时,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 不灭尸王

    不灭尸王

    身世飘零叹孤独回顾盼相情天不老雷霆易逝雨过云舒双瞳雄也,血色双瞳纵古朔今,只有杀神白起,霸王项羽也!
热门推荐
  • 有钱任性:纨绔坏女王

    有钱任性:纨绔坏女王

    她是华夏富得流油的商界霸主月倾城,没想到有朝一日她竟然会穿越!老天别开玩笑了好吗?只好重操旧业,卖衣服、饰品,办个五星级酒楼,开个杀手阁。看她在异世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唯我独尊,惊世绝华!他,为她铺十里红妆,杀尽天下只为她一人。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生迷离。为你尘埃落定,倾覆一世繁华。欢迎加入中国网络作家官方群群号:118603580。等你来!
  • 宠婚攻略:国民男神,别撩我

    宠婚攻略:国民男神,别撩我

    一部与超级巨星的恋爱史被我写的有点春意荡漾了。------------------------------------------------------------------她娇羞,她心跳,她疼惜,她恼怒,她所有的娇只对他:与黑粉斗,与私生饭变朋友,与大boss据理力争,她偶尔爆发的悍也只为他。她一直始终努力将自己放在助理的位置上。不敢奢想做他女朋友的她,却仍是在他一轮轮的温柔攻势下,渐渐沦陷了。
  • 前世今生:落入风尘

    前世今生:落入风尘

    “从现在起,你就是我的人了……”“你说过会给我自由,怎么现在反悔了?”“给你自由!哈哈哈,自由?脱吧!不要逼我动手!”
  • 地府命官

    地府命官

    我误打误撞成为了地府的判官,而且我与别的判官不同的是,我是个活人!在我上任的几个月之后,发现地府和人间一样,官官相护,我决定要让地府重回正义!我惊堂木一拍,百鬼下跪!就连阎王也要跪!
  • 江山孤客

    江山孤客

    十五年相伴,当身为皇子的陆承淮面临抉择之时当如何自处?是天下...还是师父?
  • 三界神捕

    三界神捕

    仙有仙法.妖有妖法.鬼有鬼法,天罡正气执法三界。修成金身一方大神,未遇神捕万人敬仰。
  • 青春,不敢言

    青春,不敢言

    一场苦恋的爱情,注定了最后的结局——“原来,我爱了你这么多年,最终是敌不过她对你的一句话,甚至是一个问候,一个微笑。”
  • 小兵拯救大世界

    小兵拯救大世界

    当世界末日来临,谁来拯救世界?屌丝?2B?宅男?高富帅?白富美?扯犊子吧,当然是军人!作为一名即将退伍的士兵,正准备重新回归社会大展宏图,怎料世界风云突变,一场不为人知的毁灭性病毒在24小时内感染传播至全世界,70亿人和无数动物变成了毫无人性的嗜血丧尸!地狱的恶魔!怪兽!
  • 麒麟印

    麒麟印

    麒麟印下部开始更新了,群内有更新公告.谢谢亲们一直给我的鼓励.没有你们,我真的没有信心继续写下去……——书友群一:64822954(未满)——书友群二:63646079(已满)——书友群三:51125185(刚建好)——每天在群里发布更新信息。
  • 耕

    一群年轻人默默地在故土耕耘着,矢志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主人翁对待事业、爱情执著坚定。全面展现当地淳朴的风土人情,激励年轻人奋发有为,启迪人生智慧。是一本年轻人不可不读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