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21400000034

第34章 刘邦称帝,汉承秦制

刘邦称帝,定都长安

汉五年(前202年)正月,诸侯王和文武大臣联名上书刘邦,请求刘邦称皇帝:“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故衡山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共同请求大王陛下:秦王朝因行无道之政而被天下人推翻。大王先入关中,得秦王子婴,平定三秦,功盖天下,安定万民,救败继绝,功大德厚,又施恩惠于有功劳的诸侯王,使他们能设立宗庙社稷。现在对天下诸侯的分封已结束了,而大王您与诸侯王的位号相同,没有上下的区别。因此,大王的伟德就无法广布于后世。请求大王称皇帝尊号。”

面对诸侯王的上书请求,刘邦推让说:“据说帝是贤者的称号,只是徒有虚名并无其实者,不能用。现在诸侯王都推选我,这怎么敢当呢?”于是,一帮诸侯王再次上奏说:“陛下以一介平民起义,灭乱秦,声威震动海内;又从僻陋的汉中之地出兵,行威德,诛灭不义之人,平定四海,立下大功。大王的恩德已广传四海,诸侯王的王号已不足道之,愿大王登皇帝之位,以顺应民意,造福百姓。”刘邦说:“诸侯王既然以为称帝号有利于天下百姓,那就这样定了吧!”诸侯王、卢绾等大臣三百余人,与博士叔孙通一起选择良辰吉日,定于二月甲午日,拥戴刘邦加皇帝尊号。公元前202年二月,汉王刘邦在汜水之阳(今山东定陶境)即位,定国号为“汉”,史称西汉。汉王刘邦称了帝,王后吕雉便被尊称为皇后,太子刘盈被尊为皇太子,刘邦已经死去的母亲被追尊为昭灵夫人。

刘邦被尊为皇帝,立即行使权力逐步巩固自己庞大的基业。他发布的第一道诏书就是封吴芮和无诸为王,以稳定广大的南方。他下诏说:“前衡山王吴芮与两子一侄,带领着南方百粤之地的兵马,佐助诸侯,诛暴秦,伐无道,立有大功,诸侯共议应立他为王,而项羽却加以侵夺,剥夺其王号,称为番君。现在以长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之地册立番君吴芮为长沙王。”再下一诏说:“前粤王无诸世代尊奉粤祀,秦侵夺他们的地盘,使他们社稷不得祭祀。诸侯伐秦,无诸亲自率领闽中的兵力佐助灭秦,项羽却忽视他而不立无诸为王。现封无诸为闽粤王,封以闽中之地。”

吴芮长期为官江南,深得人心;无诸为越王勾践之后,在闽越地区有相当的号召力。刘邦封吴芮、无诸为王,为汉皇朝取得了一个稳定的南方,为以后对异姓诸侯王的斗争打下了基础,这充分显示了刘邦在政治上的深谋远虑。

刘邦在汜水之阳即皇帝位以后,就率领文武百官西至洛阳,决定以洛阳为都城。五月,刘邦遣散士兵回家,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安定社会。他下诏说:“诸侯士卒在关中的,免除十二年不征徭役,回归本土的,免除六年不征徭役。有的老百姓以前在山泽之间聚居以求在乱世自保,脱离了户口名数。现在,天下已定,应回归原籍,恢复原来的爵位田宅,地方官吏应以文法教育说服而不要鞭笞他们。百姓因为饥饿自卖为奴婢的,一律赦免为庶人。军吏卒逢大赦,无罪的,失去爵位的,及爵位不及大夫的,一律赐爵为大夫。原来是大夫的,一律再加赐一级。凡爵位在七大夫以上的,都让他们食邑,不是七大夫以上的,一律免除他自己及家庭的徭役。”又说:“七大夫、公乘以上,都属于高爵。诸侯将士及从军归乡的,很多有高爵。我曾数次下诏官吏,先给予他们田宅,对官吏有所求的应尽快满足。有高爵的人,也属人君,皇帝尚且尊重他们,而地方官吏却藐视他们,这是很没规矩的。先前的时候,秦代爵位至公大夫以上的,县令、县丞都为之行礼。现在,我对于爵位并不轻视,官吏又怎敢这样!况且法律规定,论功劳赏赐田宅,而未曾从军的小吏都已满足,有军功的却反而顾不上,这是守尉长官教导无方。现在命令官吏要善待高爵,以称吾意。有不按诏书办事的,从重论处。”

刘邦登基后的这一诏书,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的恢复、社会秩序的稳定,为新建立的王朝的安定稳固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这也显示出他身为开国帝王的不同寻常的政治远见。

刘邦移驻洛阳以后,派官员修缮宫室,加固城垣,打算长期以此为都城。这时候,齐地人娄敬被征发到陇西戍守,正好经过洛阳,见洛阳大兴土木,知道刘邦想长期定都洛阳。他放下小推车,穿着老羊皮袄,让同乡虞将军代为引见,只说要禀报要事。虞将军劝娄敬换一身新衣服,娄敬坚决不肯,他说:“我穿帛衣,就帛衣见刘邦;穿褐衣,就褐衣见刘邦,绝不会换衣服的。”

经虞将军引见以后,刘邦召见娄敬,并问娄敬禀报何事。娄敬问他:“陛下以洛阳为都,难道是想同周代比盛大吗?”刘邦说:“确有此意。”娄敬劝刘邦说:“陛下得天下并不同于周代。周代先祖后稷,帝尧封之于邰,积德行善一直持续十余代。公刘时避桀于豳。太王因为受到狄人攻伐,所以离开了豳,迁居于岐山之阳,百姓争相跟随。等到文王被封为西伯,决断虞芮之讼,开始受天命称王,太公望、伯夷从海滨前来归附。至武王伐纣,有八百诸侯不约而同在孟津相会,都说商纣可伐,遂灭了商。成王继位为王,周公之属为之傅相,才营造洛邑。因为洛邑是天下的中心,四方诸侯纳贡述职,路途远近平均。有德者则容易为王,无德者也极易灭亡。凡是占据此地的,务必效法周代以德政召致天下诸侯,而不能凭借险阻,使后代骄奢淫逸,以致残害百姓。周代全盛时,天下和洽,四夷宾服,仰慕周朝仁德而争相臣服周天子,不屯一卒,不战一士,八夷大国之民没有不归附的,都竭力为其效命,到了周代衰败的时候,周朝一分为二,天下不从,周天子不能控制,并不是因为恩德菲薄,而是因为形势变化,力量变弱了。陛下从丰沛之地起兵反秦,收拢士卒三千人,以此卷蜀汉,定三秦,与项羽战于荥阳,争夺成皋,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百姓连遭兵祸,父子暴骨于原野,哭喊之声绵延不绝,身体伤残者未得康复,而想同周代成、康之时相比盛大,臣私下里以为不相配。”

然后,娄敬提出了立都关中的建议。他说:“秦地有山河之险,关塞之固,猝然事情紧急,百万大军可立待而成。借用秦人的故业,占据肥美膏腴之地,这就是人说的天府之地。陛下若入关而建都于此,关东虽乱,而秦的故地可以保全。与人打架,不扼住喉咙,控制背部,就不可能获胜。若陛下入关而立都,凭借秦代旧地,也就是扼住了天下形势的喉咙而控制住了后背。”

听了娄敬的一番分析,刘邦虽觉有理,但还有疑虑,于是决定召集群臣商议。因为群臣大多是关东人,都说周代立洛阳为都,延续数百年,而秦在关中建都到二世就灭亡了,还是不如在洛阳建都。刘邦决定不下,决定召问谋士张良,想听听他的意见。张良对刘邦说:“洛阳虽然东有成皋,西有崤渑,背靠黄河,南向伊洛,地理坚固,然而,地方太小,不过数百里,土地贫瘠,四面受敌,此地不宜用兵。而关中左有崤山、函谷关,右有陇蜀,面积辽阔,沃野千里。南有巴蜀的富饶,北有胡苑的利益;三面险阻为守,仅以东向一面而控制诸侯。天下安定,可以借黄河、渭河之便征运天下粮草,供给京师;若诸侯有变,则可以顺流而下,足以供给。这真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娄敬所说确实有理。”于是,高祖刘邦采纳了娄敬的建议,即日下令起驾西迁,定都关中。为了表彰娄敬建议迁都关中的功劳,刘邦还赐娄敬姓“刘”,并任命刘敬做了郎中,号为“奉春君”。

汉五年(前202年)后九月,刘邦下令把诸侯之子迁徙到关中,以巩固新都,并下令修建长乐宫。汉六年(前201年)时,刘邦住在栎阳(今陕西临潼),五日一朝见太公,以尽人子之礼。这时,太公的家令对太公说:“天无二日,地无二王。太公虽然是父亲,终究是臣下,皇帝虽然是儿子,然而是万民之主,怎么能让人主来朝拜臣下呢?如此下去,威严如何得到应有的尊重?”后来,刘邦再去朝见太公时,太公居然执人臣之礼,到门口迎接,退着走。刘邦大惊,赶快下车扶着太公。太公对刘邦说:“皇帝是万民之主,绝不能因为我一人而改变天下秩序。”

五月,刘邦下诏说:“人之至亲,莫过于父子,所以,父亲有了天下则传给儿子。儿子拥有天下,则尊归于父亲。以前天下大乱,万民遭殃,朕披坚执锐,冒着危难平定暴乱,封立诸侯,息兵安民,一切都是因为太公教导有方。诸王、侯、将军、群卿已尊朕为皇帝,而太公没有尊号,现在上太公尊号为太上皇。”

汉承秦制,巩固皇权

刘邦建汉后,首先致力于建立健全汉家的制度。因汉初的制度大都是继承秦朝而来的,所以历史上有“汉承秦制”之说。其实,汉在继承秦制的同时,又根据西汉初年的需要有所变革。在中央,汉初实行的也是“三公九卿”制度,地方则实行郡县制。

除此之外,汉朝还实行封国制,所谓封国制,就是让诸侯王治理封地属国。后来,经过刘邦的清理,汉初分封的七个异姓王,除了长沙王吴芮外,其余都被陆续消灭。此后,汉高祖又分封了九个同姓王,他们都是高祖的子侄兄弟,但此后同姓王仍然叛乱不断。

接着,刘邦通过处理同母异父兄弟季布和丁公来威慑群臣。楚汉之争时,他俩都是项羽大将。季布几次领兵将刘邦打败,丁公也领兵追击过刘邦,但最后放过了他。刘邦做皇帝后,记恨季布打败过自己,就把他抓了起来。但想到自己也需要这样的忠臣来辅佐,就不再记仇,不但放了他,还对他封官加爵。丁公听说后,觉得连季布这样给过刘邦难堪的人都能做官,他这个曾对刘邦有恩的人就更不用说了。不料,他却被刘邦逮捕下狱。刘邦在朝廷上对众臣道:“丁公做项羽的将领时不忠,就是他这种人使项王败于我手。”刘邦下令处死了丁公,以警众人要做忠臣,不要学丁公。

在法律思想上,西汉以儒家思想为主,以法家思想为辅,取消秦朝“严刑峻罚”的做法,废除连坐法及夷三族,提出了“德主刑辅”,即以教化为主、刑罚为辅,达到宽柔相济、严松相当的统治效果。

由于秦末农民起义的打击,生产受到严重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农民生活困难。刘邦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减免其徭役,减轻人民的负担,如减轻田租、什五税一、释放奴婢等。这些措施的实行,使百姓得以生息,民心得以凝聚,生产得以发展,国家得以巩固。到高祖刘邦末年时,经济已经明显好转,为平息、反击各少数民族的叛乱、侵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邦生于乱世,起兵反抗暴秦,经过一番血战,最终一统天下,建立了大汉王朝。在其统治期间,汉政权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毫不夸张地说,大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实力最强大的王朝之一。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即是由汉朝开始繁衍而来。由此可见,汉高祖刘邦不仅对汉族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对统一华夏和弘扬汉文化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类推荐
  • 大宋一品驸马

    大宋一品驸马

    宋开国十年,南北尚有四国未平,燕云十六州犹在敌手。柳味穿越成一落魄郡主的驸马,势要在大宋搅动风云。
  • 考古发现

    考古发现

    本书站在科学的立场,以考古发掘为依据,以亚洲、非洲、欧洲、美洲为分界点,对世界考古的重大发现进行生动传神的解说,力求重新再现历史文明,再次演绎古老传说,帮助人们揭开了地下沉睡千年的秘密。阅读本书,读者即可重读先人的思想,透视发达的古代文明,又可收获到心灵的愉悦与知识的富足。
  • 黄巾

    黄巾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时间河的渔翁随手将白宇扔进了汉末的乱世之中。且看一个被渔翁摘去了历史记忆的现代人如何跟随着一场黄巾起义把历史闹个天翻地覆。
  • 三国之群雄逐鹿

    三国之群雄逐鹿

    他,穿越至三国成为八岁孩童被童渊收养,与赵云,张任和张绣称兄道弟,于洛阳凭借卓越的见识获得蔡邕赏识,并成为蔡邕的门生,在虎牢关之战与吕奉先大战两百个回合,从此声名鹊起。他麾下谋士猛将无数,能与当世枭雄曹操一较高下。他终将成为统一天下的帝王,且看李元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 滏阳河史料集

    滏阳河史料集

    水是地球的动脉,水是生命的源泉。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奔腾不息的河流是人类及众多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链条,也是哺育人类历史文明的伟大摇篮。
热门推荐
  • 独家蜜爱:辛少的夺命娇妻

    独家蜜爱:辛少的夺命娇妻

    片段一:某次宴会上,“辛总,听说只要是有你的饭局上就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饭桌上必须无鱼,辛总从不吃鱼是吗?”某好奇男问道。辛凯心想“谁说我不吃鱼,只是我的吃法和你们的不同而已。”脑海里闪现出娇妻诱人的身躯,想“看来,今晚要回去加餐才行。”片段二:朋友聚会,“辛凯,我怎么听说你花了巨资给你老婆修键了一个比国家游泳馆都毫不逊色的游泳池,而且,这游泳池里的水全是百分百深海里的水,辛凯,宠老婆可不是你这样宠的。”朋友之一好心提点。辛凯想起娇妻在海水中的傲人身姿,淡淡说道:“她游不惯淡水。”只要是她想要的,他都会一一满足,区区海水而已,哪里就宠了。
  • 黄昏之前

    黄昏之前

    一个末日来临前的帝国在做最后的挣扎。也许它富有野心,也许它不明白被遗弃的原因,不过为了实现野心它可以不择手段,直到走向毁灭......一个少年怀揣着渴望知道真相的愁绪加入了特种队,历经重重磨难之后终于知晓了一切,他是一把未知的钥匙,答案就在眼前,他会打开哪扇门,是毁灭?还是希望?
  • 圣弑之心

    圣弑之心

    天才游戏玩家来到游戏世界,武力的较量,智慧的比拼,他从来不会输。在这个世界里,他将成为绝对的王者,将所有敌人踩在脚下。
  • 重生之半步地狱

    重生之半步地狱

    半步地狱,一念天堂。过去活着的二十年可以用一部电影里的一句话概括“生而为人,对不起”。重新来过,张淼的人生又会有什么样的改变
  • 无尽江湖路

    无尽江湖路

    一个人,一双拳头,一杆大枪。站在这里,这就是武之最高峰。杨宁一个现在人无意间踏入这无尽的世界,只有这一身的国术。太极、八极、通臂、形意,四家融为一炉,以无尽的战力,战天下高手,灭惊世魔头。携美踏入武之巅峰。无尽江湖无尽风,射雕引弓战苍穹。倚天笑傲意何在,西行天下擒苍龙。
  • 黑白冥皇

    黑白冥皇

    我愿主宰天下,只为夺你倾世天下,你若喜欢天下,我就将天下送你,你若喜欢这个世界,我就将世界送给你,他们在我眼里仅是玩物,你若喜欢送你都可,你若不喜欢我便毁了,我做这么多不为什么,我只是爱你罢了。
  • 九子伏世录

    九子伏世录

    黑暗降世,魔神归来,神界风云,暗流涌动,烛龙之灾,盘古有难,龙之九子,远古四凶,集三清之魂,祖巫之魄,六道之力。用你们的力量!去拯救神界。
  • 秋雨中的思念

    秋雨中的思念

    爱了,伤了,痛了,都不过只是一点感情.....但,总是爱过,伤过,痛过......
  • 异战灵

    异战灵

    爱看就看,不看我不求你~~~~本小说你不看完,绝对猜不到结局!
  • 你是我再也触碰不到的那抹阳光

    你是我再也触碰不到的那抹阳光

    她是H市鼎鼎大名慕家大小姐,父母离异她却沦落到为了生活只能靠着自己去兼职。他是G市赫赫有名的张氏集团的掌权者,冷漠的不问世事,与他无关皆不看,却在一次酷热的夏天救了一名陌生的女子,从此倾心于她一人。为了救她,张子凡甘愿牺牲自己。5年之后,她看见自己最爱的人复活原本是件开心的事,结果他牵着陌生女子的手说“这是我的未婚妻。”如果从来都没有得到从来都没有得到过,那样我就不再会害怕失去的孤独和寂寞,或许从一开始我就注定只能是独自一人。她知道最后的最后他成为了自己再也触碰不到的那抹阳光,从此没人会看见她的悲伤和孤独,没人在乎她是否会害怕。雨夜中她只能一人看向那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