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20700000005

第5章 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得主

哈里森·福特,好莱坞的超级明星,1998年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虽然他的电影为好莱坞带来滚滚财源,但却生活简朴,平易近人。生活中的福特,外穿一件整洁的格西装,里面是一件黑色的开斯米毛衣。这一形象与其在电影中的角色一样震撼人心。

他曾使众多影迷在1985年涌入影院争相目睹他主演的《目击者》。有线电视播放他主演的《亨利其人》时众多影迷兴奋不已。他在1998年57岁被《人物》杂志评为“最性感”男士。

鲜为人知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福特全身心地投入拯救地球生态系统的活动之中。他为迅速发展的“全球环保组织”投入了大量精力。这是一个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的强大的环保组织。福特是该组织的董事之一。

作为影星,他到过许多地方———突尼斯的沙漠,夏威夷的麦考岛海滩,中美洲伯利兹的山野丛林等。对于自然界和探险生活的向往使他的演艺生涯灿烂辉煌。他曾独自驾着一叶小舟在巴西的沼泽地带探险;他已成为巴布亚新几内亚经济问题的专家;他在非洲加纳发起了环保旅行。

尽管福特没有完成大学学业,却特别重视与全美顶尖科学家会面商讨问题。福特的代表作包括引起轰动的《星球大战》、《印第安娜·琼斯》,还有《空军一号》。他的每部片酬高达2000万美元,还不包括15%的分成。面对巨大的成功,福特谦虚地说,“我将尽力做得更好,同时也为我的家人尽心尽力。”

在福特成为全球环保组织董事的10年中,他向该组织捐赠了大笔款项,数目一直不为人所知。在纽约举行的一次捐赠会上,福特又捐了500万美元。对这一惊人的数字,福特一直避而不谈,他极力避免引起公众的注意。福特解释说,“我们吸入的空气,生活的气候等自然环境可以对我们友善,也可以造成危害,这取决于我们对待大自然的态度。人们不能只顾及眼前利益。事实上,我们所有人都得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大家必须保护地球。”

很久以前,福特就开始注意环保问题。他回忆说,在孩童时代,他就想在长大后成为森林管理员,“我很早就注意到了我所生活的世界的复杂性。”福特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向孩子传授这种思想,“让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参与环保很难,但要让他了解这一点。今天的孩子应该比他们的父母更加清楚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与好莱坞的风气背道而驰的是,福特一直与他的妻子玛丽莎·麦得逊相守相伴。他的妻子是一位剧作家,才思敏捷,受人尊敬。福特把她看作是倾诉衷肠的对象。两个孩子———9岁的乔治和12岁的迈克尔,是他们的骄傲与快乐。

几年前,为了保证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福特把家搬到曼哈顿。同时,他也开始减少拍片数量。

福特与妻子关系融洽,志趣相投,互敬互爱。他们是在拍《现代启示录》(1979)时相识的。那时,玛丽莎是编剧,福特在片中扮演一个小角色。斯皮尔伯格,这位三度执导《印第安娜·琼斯》的大导演曾说:“与玛丽莎相爱是福特一生最大的幸福。”那时,玛丽莎已是功成名就的剧作家。这使她没有那种丈夫的光芒笼罩起来的巨大压力。

他们于1983年结婚。福特说,他妻子每写完一个剧本,他都要拿来读读,提些建议。他开玩笑说,“尽管她并不总是愿意听我说。……我们俩都认为,我们的工作不光是为了自己,我们要与别人一起工作。这些人中,有些我们熟悉,有些我们不熟悉。我不愿意过多的参与她的工作,她也不愿意过多的干涉我的工作。”

1998年2月,福特的父亲去世使他伤心不已。尽管这是意料之中的事,福特仍然十分伤感。这之后,他经常回家去看他的母亲。福特还经常思考如何做一个好父亲。“我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一样不好管。但是从第一个孩子出生后,我一直尽全力帮助他们。”

当有人问及他的孩子如何看待他的工作时,他说:“他们一点也不以为然,他们了解我这是为了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福特处事自然平和。他说:“我也有恐惧的时候,但是我不会生活在恐惧之中。我害怕我的孩子们在事故中受伤。过马路时,我也会朝两边看看。真正使我害怕的是我拍的电影不被观众认可。”

事实上,福特胆量过人,他的影片总是有极强的感召力。他尽量坚持自己做特技,因而多次受伤。他喜爱开摩托车兜风,1996年拿到驾驶证后又迷上了飞机。

点评:许多人认为幸福是在竞争中获取,胜利者得到好的工作、美满的家庭和大把的钞票,败者就该沦为不幸。其实,平衡的人生心态才会带给你幸福的生活。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幸福主人,好坏靠自己安排是否得当。

同类推荐
  • 读智囊悟人生

    读智囊悟人生

    翻开《智囊》,细读里面的故事,慢慢品嚼其中的滋味,你会发现人生的确需要“见大”、“远犹”、“通简”、“迎刃”和“知微”。且不论《知囊》的“身份”是什么,把它的智慧提取出来,就是人生的一大选择。一本《智囊》囊括了天下智慧,把《智囊》的智慧提取出来,悟出人生的道理,得到想要的思想,感悟奇特的人生。也许就是这本书的初衷,更有可能是此书的始衷。
  • 哈佛所坚持的世界观(哈佛家训)

    哈佛所坚持的世界观(哈佛家训)

    欲说哈佛家训,不能不先介绍哈佛大学。哈佛大学建于1636年,是一所享誉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学,是著名的常青藤盟校成员,这里走出了8位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有上百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在此工作、学习过,其在法学、医学、文学、商学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直至现在,世界各国的莘莘学子无不把上哈佛读书看为是一种至高的荣幸,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呢?这正如哈佛第23任校长科南特所言:“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培养出来的人的质量。”那么,哈佛大学为什么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高质量的人呢?这在于它秉承的是学问的研究而不是世俗的习气。
  • 让学生孝敬父母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孝敬父母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百善孝为先”,西周国学的内容为“一日孝行,以亲父母;二日友行,以尊贤良;三日顺行,以事师长”。《论语》中也记载着孔子教育学生要把孝放在首位的事。《开宗明义》云:“君子之视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孝亲,不但可以忠君,而且可以延伸到一切道德领域。孝,成了修身、事君、交友、为官、临战中一切道德的根本,是“至德要道”。几千年来,孝敬父母这一美德,熏陶着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陶冶了千万个杰出人物。本书节选了部分典型的孝敬父母的故事,目的是教育广大青少年读者认识到孝敬父母的必要性,强调从根本上、从思想情感上去施行孝道,继而提升中华传统美德。
  • 亮出真我的资本

    亮出真我的资本

    亮出“爷爷”的资本:做人莫做“孙子”;成超世之奇才:立坚忍不拔之志;学习不辍:武装自己为“亮”展翅;学好语言:亮出“爷爷”的魅力;自我形象设计:亮出“爷爷”需“包装”;第一次亮出自己:让对方永远记得你;积极社交:“爷爷”的“亮”路好走;与众不同的思路:亮出“爷爷”的思维突破;成就事业:亮出“爷爷”的辉煌;追求爱情:亮出“爷爷”的活力;亮出家庭:全家融融,脸上有光。
  • 卡耐基语言的突破与沟通的艺术

    卡耐基语言的突破与沟通的艺术

    本书不仅仅是口才训练书,也是一本综合开发自我潜能的修炼指南。一经问世,就创造了人类出版史上一个奇迹:10年之内发行了2000多万册,被译成了几十种文字,成为世界上最受推崇的“口才指南”。本书不仅仅谈论公开演说术和所有的演讲技巧,而且还囊括推销术、谈判技巧、辩论术等内容,详细地介绍了克服恐惧、建立自信的方法,阐述了演讲口才方面的方法和技巧,旨在指导人们克服人性和心理弱点,学会语言的艺术和技巧,顺乎自然地发挥自我潜能,在各种场合下发表谈话,博得赞誉,从而获得人生和商业的成功。
热门推荐
  • 五姐

    五姐

    爱情不是简单的两个字的组合,它出现平凡的生活里,在缘分的土里相遇、在风雨的人生中经历,每一段相遇都有缘分,是我们人生土地上所需要的美好。善良且善感的小波,在这片人生的土地上,如何对待他所遇到的缘分。。。
  • 穿越农家贵女

    穿越农家贵女

    空间在手,美食我有,一心养好小正太,顺便养成男人。本文温馨!
  • 白蔷薇森林

    白蔷薇森林

    月色下,白发白衣,她银紫色的眼睛倒映着白蔷薇的轮廓。
  • 道魔唯心

    道魔唯心

    我修雷霆道法,以荡扬胸中之正气;习旷世魔功,以焚尽世间诸恶业。我持一剑,鬼域妖魔皆可斩得,我握一刀,诸天神佛亦能弑得。携如花美眷,畅游天地。人生如梦,梦如人生,天地六合,我自逍遥。
  • 关于十二个人重新开始

    关于十二个人重新开始

    这本小说是我的一个愿望,我相信也是所有行星饭的愿望,虽然都知道这是不能实现的,但这也是最美好的愿望!
  • 真幻界

    真幻界

    当修真成为网游里的一种职业,当法宝成为游戏终极存在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更有趣的是,真幻界里,不怕你太过厉害破坏游戏的平衡,只怕你不够出色;因为,真幻界,是一款修真者设立的游戏,为了择徒而设立的游戏……想学修真吗?想手持飞剑傲视天下吗?那么,来真幻界吧!
  • 逆掌

    逆掌

    高卧九重天,谁掌乾坤。神死魔灭,谁主沉浮。我欲成神,逆转九天!
  • 太古妖魔传

    太古妖魔传

    不知怎样穿越到葫芦大陆的沈洋,不过想平静地生活下去,可惜的是,一次又一次危险不断推送他到时代的巅峰。混杂了亲情,友情,爱情的大冒险开始了!
  • 重生之文艺青春

    重生之文艺青春

    娱乐版简介:抄袭为本,剽窃为宗,无底线,无节操,不风流不成活……文艺版简介:这是一本青春纪念册,这是一部文艺人生史……故事说的是旅行作家,登山运动员重生平行世界,泡妞,赚钱,实现人生理想的故事。本书有完整大纲,日更6000——9000字
  • 第三把枪

    第三把枪

    “人的眼睛是由黑、白两部分所组成的,可是神为什么要让人只能通过黑的部分去看东西?”“因为人生必须透过黑暗,才能看到光明。”——《塔木德》黑白善恶到底由谁来界定,是华丽的颓败,还是肮脏的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