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9500000005

第5章 安史叛乱,大唐国本动摇

安禄山,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杂种胡人。年轻时投靠幽州(今北京)节度使张守珪,被收为养子。因对时称二蕃的契丹、奚作战有功,加上他善于逢迎和贿赂上级官员,官阶直线上升。

在他百般钻营下,直接和唐玄宗搭上了关系,他向唐玄宗大献媚忠,又拜杨贵妃为母。由此成为天字第一号的宠臣,一身兼了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爵封东平郡王。然太子李亨很看不惯他,认为他表面装愚,实际包藏了狼子野心,早晚要成祸害。

天宝十载(752年)二月,玄宗又命安禄山兼任另一要职——河东节度使并出使边镇。天宝十三载(754年)正月,玄宗想让安禄山出任宰相,且已起草了任命的诏书,杨国忠听说之后,害怕威胁到自己的位置,急忙赶去劝阻玄宗:“安禄山目不识丁,虽然有军功,升任宰相也不太合适。如果真的将任命书颁布下去,恐怕边境四夷以后都会轻视朝廷呢!”玄宗听了,觉得言之有理,便改授安禄山为尚书左仆射。安禄山一直向往宰相的位置,现在却落了空;又听说是杨国忠从中作梗,心中十分怨恨。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中,安禄山偷偷与部将严庄、高尚、阿史那承庆等密谋,假称接到皇上的密令,让手下军队入朝讨伐杨国忠。各位将领中,没人敢说半个不字。不久,安禄山调集了浩浩荡荡的十五万兵力,朝南进发。玄宗却是全然不知,且毫不防备。

天宝十五载(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燕,年号圣武,任命达奚珣为侍中、张通儒为中书令、高尚和严庄为中书侍郎,且分兵四路,威胁大河南北等郡。平原太守颜真卿与常山太守颜杲卿,秣马厉兵,共同抗击安禄山,并先后将安禄山的得力部将段子光、何千年捉住,使一度失守的河北十七郡又相继收复。

不久,安禄山又卷土重来,派出骁将史思明、蔡希德率大兵攻打常山,其时颜杲卿正为长期作战而大力修筑城壕工事,突然间大军兵临城下,也不免着急,急忙派人到太原请求派兵支援。谁知太原尹王承业竟然拥兵不救。颜杲卿势单力孤,坚持抗战几昼夜后败下阵来,连同长史袁履谦一起被擒。二人被送往洛阳后,因拒不投降,被安禄山绑在柱子上残忍砍死。河北各郡再度失陷。

这一时期,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带兵英勇作战,收复云中,又攻下马邑,积极讨伐叛贼。之后,玄宗想要攻取洛阳,郭子仪便向玄宗推荐了兵马使李光弼,说此人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才,玄宗于是授予其河东节度使一职。李光弼出兵常山,先将负责守城的安禄山部将安思义擒住,经过一阵激战,又将前来支援的史思明打败。之后,郭子仪和李光弼两军联手,在嘉山一战中杀敌四万余人,俘虏一千多人,一时唐军大振。

安禄山听到各处警情,十分惊惶,便将高尚和严庄召来,怨道:“你们让我造反,认为万无一失,现在我们被卡在潼关,要进一步都很困难。北部又全被对方占据,想退回去也不行,这能说是万全之策吗?”

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被拜为兵马副元帅,两度击退安禄山的叛军。他打算在坚守潼关的前提下,多多筹集兵粮,等到将叛军拖得疲惫不堪时再出兵攻打。因为叛军远道而来,其计策无非是速战取胜,而潼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正好养精蓄锐。然而杨国忠却担心将来哥舒翰的势力过于强大,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便在玄宗面前说哥舒翰如此逗留不前,是坐失军机。这时候,安禄山又故意只在陕西安置几千老弱残兵,想误导哥舒翰鲁莽出兵,以一举消灭。哥舒翰早已将其诡计识破。但玄宗却被杨国忠一再怂恿,一天之内就派了三个使者催促哥舒翰出兵。哥舒翰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只得奉命出兵,出兵之前竟痛哭失声,害得全军丧胆、士气低落。天宝十五载六月,哥舒翰与安禄山部将崔乾佑战于灵宝,大败,死者十有八九。乾佑随即攻陷潼关。哥舒翰在部下火拔归仁连劝带迫,万般无奈之下,投降了安禄山。

安禄山让崔乾佑留守潼关,又督促孙孝哲、安神威等西攻长安。

天宝十五年六月,玄宗听说潼关局势紧急时,就带着贵妃及皇子皇孙,还有杨国忠兄妹及各位大臣,从延秋门悄然而出,径直向西去了。

至德二载(757年)正月,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死。九月,郭子仪率军收复长安,旋又收复东都。安庆绪退守邺郡(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干元元年(758年)九月,肃宗调遣朔方郭子仪等九节度使率兵六十万,进讨安庆绪。十月,唐军进围邺城。

干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北)自称大圣燕王。于此之际,他虽仍名为燕臣,实已自成体系。称王之后,他用五万精兵,与六十万唐军展开了一场大决战,因突起大风,飞沙走石,双方都受到了惨重的损失。旋即,他兵进邺城南郊。日暮途穷的安庆绪,为取得史思明的支持,不得已对他上表称臣。史思明诱以互结兄弟之国,将安庆绪骗至其营杀死又兼并了安庆绪之众后,返回范阳自称大燕皇帝,改元顺天,将范阳定为燕京。

在大燕从安家王朝变为史家王朝后,有不凡军事才干的史思明,以自己的构想,再度南下发展。他渡过黄河,连下汴州(今河南开封)、郑州(今属河南),攻克了洛阳,出兵向陕州经营。

史思明虽精于军事,但因残忍好杀,使得部下多有寒心。他先立了长子史朝义为太子,立后又欲以少子史朝清取而代之,并密谋诛杀史朝义:史朝义的性情较为谦谨,很是爱惜将士,故颇得人心。拥护史朝义的力量捷足先登,于上元二年(761年)杀死了史思明,在洛阳拥立史朝义为帝。

史朝义登位后,由于在范阳诛杀史朝清母子,导致了内部互相大残杀,使范阳陷入了长期的混乱,先后死了数千人,从而严重地自损了叛军的实力。各路节度使各自为政,对史朝义仅剩下名义上的隶属关系。叛军尽管地跨河北、河南,实则已经分崩离析,一蹶不振了。

宝应元年(762年)四月,肃宗病重弥留,张皇后与越王李系谋诛专权宦官李辅国,事泄被杀,肃宗薨。太子李豫即位,是为代宗。同年十月,代宗以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统领诸道唐军和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北逃范阳。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史朝义逃至广阳(今河北房山东北)附近,众叛亲离,自缢而死。其部将相继投降。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至此平息。

安史之乱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其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点:

第一,安史之乱,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后实际上统一的中央王朝已经无力再控制地方,安史余党在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各自为政,后来这种状况遍及全国。安史乱起,唐王朝分崩离析,已经没有力量镇压这次叛乱,只好求救于回纥以及由少数民族出身的大将。当史思明之子史朝义从邺城败退时,唐遣铁勒族将领仆固怀恩追击,仆固与唐王朝有矛盾,为了私结党羽,有意将安史旧部力量保存下来,让他们继续控制河北地区,使安史旧将田承嗣据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张忠志(后改名李宝臣)据成德(今河北中部)、李怀仙据幽州(今河北北部),皆领节度使之职。这就是所谓“河北三镇”。三镇逐渐“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赋不入于朝廷”,把地方军事、政治、经济大权皆集于一身,“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以后其他地区,如淄青(今山东淄川、益都一带)李正已,宣武(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李灵曜,淮西李希烈等皆各自割据,不服朝廷管理。这些方镇或“自补官吏,不输王赋”,或“贡献不入于朝廷”,甚至骄横称王称帝,与唐王朝分庭抗礼。直到唐亡,这种现象也没有终止。

第二,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最后迫使农民不得不举兵反叛,形成唐中叶农民暴动的高潮。安史之乱后,国家掌握的户口大量减少。潼关和虎牢关之间,几百里内,仅有“编户千余”,邓州的方城县,从天宝时的万余户,骤降至二百户以下。政府却把负担强加在犹在户籍上的农民,所谓“靡室靡农,皆籍其谷,无衣无褐,亦调其庸”。唐宪宗元和年间,江南八道一百四十万户农民,要负担唐朝八十三万军队的全部粮饷,所以“率以两户资一兵,其他水旱所损,征科妄敛,又在常役之外”。在方镇统治下的人民,也遭受着“暴刑暴赋”,如田承嗣在魏博镇“重加税率”,李质在汴州搞得地区“物力为之损屈”,等等。唐政府和各藩镇的横征暴敛,终于激起了农民的不断武装叛乱,代宗一朝,“群盗蜂轶,连陷县邑”,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发生于宝应元年(762年)的浙东袁晁之乱,同年的浙西方清之乱,以及同期的苏常一带的张度之乱,舒州杨昭之乱,永泰年间(765年)邠州之乱等等。这些叛乱虽说很快就被镇压,但更加削弱了唐朝的力量。

第三,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杜甫有诗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这说明经过战乱,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第四,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安禄山乱兵一起,唐王朝将陇右、河西、朔方一带重兵皆调遣内地,造成边防空虚,西边吐蕃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安西四镇随之全部丧失。此后,吐蕃进一步深入,唐政权连长安城也保不稳了。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安史之乱是一场典型的叛乱,毫无正义可言,其破坏甚烈,危害甚大。北方大部分地区民户离散,屋舍焚毁,人烟断绝,白骨遍野,千里萧条,以致荆棘丛生,豺狼出没。其摧毁了北方经济的基础,遂使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其归降唐廷的各节度使,肇始了独立与半独立的方镇割据。

安史之乱是野蛮的,其野蛮程度是可以管中窥豹的:连续两次的子杀父,连续三次的臣杀君,足见这个集团泯灭了基本的人性。连起码的人性都不具备,更遑谈什么得民心、得天下。

从开元之治到安史之乱,从大盛世走向大灾难,整个唐朝经历了大喜大悲,整个中国经历了大喜大悲。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向衰的转折点,贻害无穷。一是战乱多年,民生困顿。人丁寥落,经济凋敝,政事不行,民不聊生,整个国家社会文化经济受到重创。二是朝廷日弱,方镇坐大。平乱之后,“武夫战将以功起行阵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藩镇力大势盛,遂成尾大不掉之势;天子力不能制,姑息愈甚,则骄横愈甚,天下分裂于方镇,此则为祸端。三是政治上走向衰败。藩镇的专横搜刮,激起不断的农民暴动,比如黄巢的农民起义。内忧外患,唐王朝的统治渐至崩溃,直到哀帝天祐末(907年),朱温颠覆李唐,进入五代十国的分崩离析丧乱时期。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宿命轮回

    三国之宿命轮回

    万世的轮回能否换来这一世的相遇?一笑倾国在笑倾城的绝世美人,一骑当千笑对万军的绝世猛将,运筹帷幄的智计谋臣已经那遍布山河的纷争战火共同铸就了这一场乱世的悲歌!应龙为寻找挚爱之人女魃在黄泉冥海散去神力堕入轮回,只是他不知道的是一直深爱他的黄帝之女雪若,水神之女洛水仙子凝霜白虎族圣女云罗都为了他一同散去了神力只为与他相见,那一世他未能与她们相遇。而她们也注定了在乱世之中夭折。这一世又将是怎样的开始和怎样的结束??
  • 止战之雄

    止战之雄

    罗小军是个退役特种兵,当他无意间得到一个轮回盘之后,从此在无数个历史片段中出现。他的存在,便是为了阻止战争继续,让和平重现人间。在乱世之时,只有以战止战才能达到目的。无尽战火何时终结,且看罗小军轮回在各个历史重要节点当中的表现吧!
  • 读史记全集

    读史记全集

    本书以作者的视角,描述了史记中记载的人物、故事等,让读者了解得更真切。本书给我们展开了一个宏大的历史画卷,使读者站在一个高塔之上,俯瞰着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该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笔触生动严谨、平和之中又不乏活泼,就如读小说一样有趣。而且该书以独特、新颖的角度,纠正你对“历史书”的种种偏见。相信本书会给你无尽的启发!
  • 武將三国

    武將三国

    谁说三国就得按照剧本来?谁说三国就得规矩写?一个以群英三国为蓝本的三国世界,一个群雄逐鹿的东汉,没有董卓乱政,没有赤壁之战,更没有三分天下。只有各个技能乱放的良将谋臣,隐世不出的神兽仙人。小小八路一杆枪,惊天轰雷定长江,东征西战平天下,系统在手保四方。
  • 平罗史话

    平罗史话

    本书是宁夏地方史话丛书中的一本。平罗是宁夏北部古老的县域,从汉唐时的边塞要地发展为今天的鱼米之乡。历经沧桑,积淀了深厚的地方文化,本书按照历史脉络,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配以图片,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平罗的历史与文化。
热门推荐
  • 惊世绝命

    惊世绝命

    问世间情为何物,此物你可降得住?情倾一生,背叛一世,我行我素,逆天而行。且看此子如何颠覆世界,走上强者之路,改命旅途。
  • 英雄与女人上

    英雄与女人上

    一个15岁继承王位的英雄却因为爱情缘故,四十五岁就退位,且把王位传给心爱的女人的儿子,并废掉了前太子,补料却被自己培养的接班人饿死在行宫之中。爱江山还是爱美人,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可是为了所爱的女人丧失江山和生命到底值不值?
  • 透视小中医

    透视小中医

    中医学生耿昊历经雷劈获得透视能力,佩戴多年的玉佩拥有储物空间,他的普通人生发生惊天逆转。他拥有一双透视神瞳,不仅可治病救人,赌石鉴宝,并且还能预知未来,避凶化吉。透视小中医,逍遥尘缘中。
  • 形意拳古拳谱

    形意拳古拳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虚仙道

    天虚仙道

    世人都羡长生妙,谁知途中荆棘连。登峰随天独舞去,落下亲人泪思怜。回头却看人间日,无情长生又如何?都说长生可以伴日月,但他却为了长久的陪伴,,对身边的亲人不离不弃。若说圣人无情,若想成道需斩断七情六欲,但无亲无挂之下,和冰冷石头又何区别,即使成道又如何?我要长生,但亦要亲伴,一路相行,才好戏倩影弄清风!
  • 太上洞玄灵宝出家因缘经

    太上洞玄灵宝出家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西风集

    西风集

    原创短篇古风文,不同的故事不同的结局,或喜或悲。内容简介道不尽我心中之语,敬请看文。更期不定。
  • 百百何孜辗樱合

    百百何孜辗樱合

    一生的时光,该会有多少温馨串织?那些虽然一纵即逝却潮润我眼眸的份份感念,那些纵然久远亦不能淡忘的阕阕故事,那些《百百何孜辗樱合》亦不能淡忘的平平琐事,都会在心中,渐渐积累,渐渐沉定成一份最凝重、最美丽、最隽永的温馨,任岁月侵蚀,心境变迁,永不会漠视,永远的珍惜。
  • 泣血残梦

    泣血残梦

    是什么,让他如此渴求力量,是什么,推向他一步步迈入黑暗!又是什么,给予了他前进的动力!在背叛、欺骗、仇恨的洪流中他能否从中摆脱,在经历各种打击,挫折后是否能拾回内心的那抹柔情……是真,是假?是虚,是实?春迩风劲雪临城,万木缟素百草无。陈主遭蔽王朝覆,宋祖恃权皇袍加。椒图飞遁入北冥,浓云盦月星斗残。今冠巉岩以下望,瀚海浊浪排空上。熛风突至袭面首,散尽天穹搕月云。金乌破浪冲九霄,峭冷撤妄煌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