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9500000021

第21章 宽仁爱民,杨行密奠吴基

杨行密,字化源,原名行愍,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他小时候就成了孤儿,因此性格内向,喜欢独处。成年后的杨行密力气很大,据说可以轻而易举地举起一百斤重的东西,日行三百里。唐朝末年,全国各地农民起义不断,杨行密为了生存也参加了江淮的起义,后来被抓。一般情况下不是处死就是入狱,但刺史却被他很有英雄气的相貌打动,在路上放了他。

后来,杨行密在州里募兵的时候参加了本地的军队,由于他力气大胆子也大,在和秦宗权的战斗中经常立功,所以很快就升为队长,不久又被派到朔方(今宁夏灵武西南)守边服役。一年后期满回来,谁料他的上司不喜欢他,又让他到边疆戍守,军吏假装好言劝说,还问他需要什么,杨行密大声呵斥道:“就少你的脑袋!”说完,军吏的人头应声落地。杨行密杀了军吏,然后召集了一百来号人发动兵变,自称“八营都知兵马使”,当地的刺史郎幼复吓得落荒而逃,杨行密就趁势接收了城内的军队,占领了庐州。后来,唐朝廷承认了既成事实,任命他为庐州刺史。

此后,杨行密参与了江淮地区军阀之间的斗争,当时淮南的中心不是庐州而是扬州(今江苏扬州东北),扬州则在唐末名将高骈控制之下。高骈日子一长变得非常昏庸,迷信神鬼,不再专心政治。他的一员属将毕师铎不满他的所作所为,就起兵反叛,联合另一个地方军阀来攻打扬州,高骈派人向杨行密求救,未等杨行密赶到,高骈已经被毕师铎俘虏了。

杨行密领兵和毕师铎展开了拉锯战,在这次交锋中,杨行密显露出了过人的智谋。为诱敌出战,杨行密先命人堆积金帛做成一营,派一些老弱的军士去守卫,但在周围却埋伏了两层伏兵。然后,杨行密就自己领兵千人去挑战,一交手就佯装不敌,弃营而走,敌兵饥渴难忍,见杨行密领兵败走,就进了大营抢夺财物,结果中了埋伏,被杀得大败而归。毕师铎一人回到了城中,一气之下杀了高骈。杨行密得知后,命令全军将士为高骈穿孝,自己向着城内的方向大哭了三天,士兵们被杨行密哭得怒气满胸。然后杨行密下令攻城,哀兵必胜,将士们一战攻下扬州城,毕师铎夺路而逃。

进城后,城内惨状让人不忍再看,人们饿得将草根都吃完了,有的竟用泥做饼来吃,饿死了一多半。更令人发指的是,人也被买卖后宰杀出售,父亲卖儿子,丈夫卖妻子,屠夫将刚买来的人像杀牲畜一样杀掉,然后再分割成小块卖。杨行密下令用军粮救济百姓,但也无法满足百姓的需求。占领扬州后,杨行密派遣使者到了汴州(今河南开封),向兼任淮南节度使的朱温递上了归降书。朱温也很狡猾,表面上答应了杨行密的请求,但暗中却又另派将领去任淮南留后,接管扬州,杨行密发觉了朱温的阴谋,就派兵把来将赶走了。朱温无力讨伐,只好让杨行密担任了淮南留后的职务,但双方的关系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裂痕。

扬州城一无粮草,二无外援,杨行密就想放弃扬州,到其他地方寻求发展。未及行动,大兵就压了过来。秦宗权的部下孙儒杀死了投奔他的毕师铎,吞并了他的军队,然后发兵围攻扬州,想一举消灭杨行密,将扬州也收归己有。

由于寡不敌众,杨行密只好采纳谋士袁袭的建议,放弃扬州,先退守庐州,然后再袭击宣州(今安徽宣城),谋求发展。杨行密依计行事,到庐州后便改变了发展战略,先将守备空虚的宣州攻克,然后趁势向东、南、西三个方向发展,占领了苏州、常州、楚州(今江苏淮安)等地,势力急剧扩大,领地包括了现在的江苏、浙江和江西、湖北等省的部分地区。

杨行密的发展,使占有扬州的孙儒受到三面包围。孙儒守不下去了,就残忍地放火毁城,又将城中老弱病残的百姓杀了,当做军粮,然后驱使其他人杀向宣州,军队号称五十万。

由于敌众我寡,杨行密的部将几次战败,杨行密又觉得没有办法守了,想弃城向西撤退。谋士戴友规出来劝阻说:“孙儒现在士气旺盛,而且兵多将广。不过,他们的锋芒虽然不可挡但可以挫掉,人多势众不可战胜但可以拖垮他们。如果我们真的弃城而走,就很可能被他们追上擒获。”

属将刘威也不同意撤退,他主张全力固守,依靠城池修建坚固的营寨抗敌,用持久对抗的方式来消耗孙儒。这样既能休整部队,又能瓦解敌人的斗志,耗尽敌人的粮草。

杨行密听从了属将们的建议,不再撤退,就地坚守。时间一长,孙儒果然粮食开始短缺,而且在军中又发生了严重的瘟疫,部队战斗力急剧下降,连孙儒自己也得了病卧床不起。杨行密见时机来临,就大举反攻,一战击溃孙儒,还将他活捉。孙儒被杨行密当众斩首,但对于孙儒的部下,杨行密并没有滥杀,他在孙儒的军队中精选了5000名强壮的士兵,组成了自己的亲军,这支亲军的铠甲都用黑衣包裹,所以又号称“黑云都”,待遇优厚,在后来成了杨行密作战时冲锋陷阵的主力。

孙儒一灭,杨行密又顺利地开进了扬州城。唐朝廷任命杨行密为淮南节度使。

此后,杨行密又出兵扩大地盘,将淮河以南和长江以东的大片领土都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为后来吴国的疆土基本上定了型。

在四处和军阀的争战中,杨行密胜多败少,特别是在朱瑾和李承嗣投奔来了以后,战斗力更是大增。李承嗣在朱温攻打朱瑾的时候被李克用派出相救,但被朱温击溃,回河东的退路也被朱温截断,只好和朱瑾南下投奔了杨行密。李承嗣的骑兵战斗力很强,他的到来使杨行密的军队实力陡然增加了许多。杨行密于是就四处用兵,扩张势力。西边鄂州(今湖北武汉)一带的杜洪和东边两浙一带的钱镏都受到了杨行密的压力,纷纷向朱温求救。朱温便派朱友恭率领步骑兵上万人南征。杨行密命大将瞿章先固守黄州(今湖北黄冈),等到朱友恭到的时候就南撤,再坚守武昌寨(今湖北武汉),以静制动,消耗敌军。同时,杨行密另派属将领精兵五千支援瞿章,但最后却被朱友恭击败,瞿章和三千士兵被俘。不久,朱温又派名将葛从周和庞师古分别领兵大举南下。这次杨行密亲自领兵迎战,他先集中自己的精锐主力攻击东边的庞师古,掘开了河堤用水大淹庞师古的军队,同时命令朱瑾领兵袭击庞师古,汴军结果损失惨重,大败而归,庞师古死于战场之上。葛从周得知庞师古阵亡的消息,赶忙领兵撤退,半路上又遭到伏击,最终率领残兵败将退了回去。

此后,东边的钱镏又派兵攻打杨行密的苏州,结果杨行密的属将周本作战失利,丢失了苏州。杨行密经过充分准备,又派李神福进攻钱镏,在临安(今浙江临安北)大败钱镏军队,还活捉了大将顾全武。

经过长期的混战,杨行密在江淮一带扎下根来,虽然四处都是敌手,但经过交手,彼此的边界都基本稳定下来,连朱温这样的强敌杨行密都能战胜,其他人就更不敢轻举妄动了。

唐朝末年,皇帝已经没有控制地方军阀的力量了,各地的混战不断。谁有力量有能力将一个地方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唐朝的皇帝便任命他为当地的军政长官,借此安定一方。这样省力,但这也等于鼓励其他人发动兵变夺取军权,因为朝廷极少发兵讨伐,而是承认既成事实,发一道诏书任命了事。杨行密在牢固地占领了江淮地区后,唐朝廷又进封官爵,封他为吴王。杨行密由此名正言顺地当起了地方的自在王。在封建社会,对于人名的避讳非常重视,特别是皇帝和官吏的名字,那句成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杨行密也不例外,他的名字在江淮一带也要避讳,当地的“荇(音行)溪”要改称“菱(音玲)溪”,还有平时人们吃的较多的“蜜”也要改称“蜂糖”,因为和杨行密的名字同音。

朱温打了败仗以后,不再南下,而是向东进攻青州(今山东益都)的王师范,王师范急忙向杨行密求救,杨行密便派大将王茂章领兵出征。王茂章将朱温的军队杀得大败,还将朱温的儿子朱友宁斩杀于战场。朱温异常恼怒,亲自率军讨伐,要替儿子报仇,结果又被王茂章击败。这一仗,使得朱温再不敢向江淮轻易用兵。

局势的稳定,为杨行密在江淮地区的治理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杨行密因为小时候就了解民间疾苦,所以在治理江淮时非常注意维护百姓的利益。在击败孙儒后,他便在淮南召集逃亡的百姓,分给田地,让他们耕种,收的租赋也很轻,百姓们从此安居乐业,这对江淮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对于属下的将士,杨行密也很宽容,和属下的关系非常好。杨行密对于骑射并不擅长,但他很有谋略,而且与将士们能同甘共苦,推心置腹,从而赢得了众人的爱戴。杨行密平时很节俭,经常将早些时候穿的有补丁的衣服套在里面,说是不敢忘本。就是赏赐将士时也没有大手大脚地奢侈浪费。刚到淮南时,他赏赐给将士的东西不过是几尺布帛,几百缗钱,不是公宴绝不奏乐。杨行密与其辅臣上下一心地经营江淮,最后终于占有了一块广大富庶的领地,同时也为百姓创造了一片安居乐业的地方。

杨行密为了保境安民,与钱镏通婚,将女儿嫁给了钱镏的儿子,从此两方罢兵,和平相处。在这之前,双方不仅交战,而且互相攻击,杨行密让人用大的绳索做钱贯,称之为“穿钱眼”。钱镏也不示弱,每年让人用斧子砍柳树,叫做“斫杨头”,因为杨柳是柳树的泛称。

杨行密的度量很大,所以对待将士和身边的人非常宽容。他经常早出,不知哪个随从在跟他早出时将兜马屁股的带子割断,偷走了上面镶嵌的金子,杨行密知而不问,第二天,还像以前那样早出,大家都很佩服他的度量。有人反叛,将杨行密的祖坟给毁掉了,这在封建社会是奇耻大辱,等叛将被击败后,有人就提出将叛将的祖坟也给他毁掉,报先前之仇,杨行密叹道:“他以此作恶,我怎么能再和他一样做这种恶事呢?”杨行密有个非常信赖的亲从张洪,杨行密经常让他背剑随行,有一次张洪竟用剑行刺,但没有击中杨行密,张洪被其他侍从杀死,杨行密又让和张洪关系极好的陈绍贞背剑随行,一点也不猜疑他。

杨行密死时只有五十四岁,以后他的儿子杨隆演建立吴国,杨溥称帝,将杨氏的江淮政权又延续了三十多年,最后被南唐取代。

同类推荐
  • 晚唐新气象

    晚唐新气象

    现代灵魂重生晚唐末世,成为一个有皇帝运但没皇帝命的吉王爷李保。逆天改命的李保爱美人更爱江山,面对着五代十国众多的宗祖们发出了他的呐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 资治通鉴里的那些事

    资治通鉴里的那些事

    《资治通鉴》不是历史书,二十四史里面没有它,宋神宗说它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可以说这是一本政治参考书。只是它的参考基础是从周朝末年到五代末年一千三百多年的中国历史,把其中对为政有帮助、有参考价值的内容提取、汇总、分析,供后代人学习。但对现代人来说,流水账式的纪年模式、晦涩的文言、略显苍白的表述方式都影响了人们对于它的深度阅读和仔细分析。今天我尝试把《资治通鉴》用故事的形式,一篇一篇讲给各位听。
  • 三国张超传

    三国张超传

    三国之所以是三国,不单单是因为有争权夺利,有争霸天下。文有二曹,蔡邕父女,孔融等一代文豪武有吕布二哥等绝世猛将,智有妖人诸葛,荀彧,郭嘉,贾诩等天下奇才,奇门遁甲有张角,于吉,左慈,相人算命有许子将,管辂,有美人洛神二乔,学医的不可能不读伤寒论,养生的不可能不知华佗。焦尾琴天下名器,赤兔万中无一。这是中国史上最特殊的一个时代,最波澜壮阔的百年时光。
  • 无夏之年

    无夏之年

    受到无夏之年的影响,故此乱写一通。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 宋代:文治兴盛

    宋代:文治兴盛

    《宋代——文治兴盛》主要内容分为开创一代文治、父子守城、祖孙三代等章节。宋朝是赵匡胤和他弟弟赵光义联手建立的。
热门推荐
  • 星尘之光

    星尘之光

    本部作品属于星光战歌的外传,由几个长短不同的故事构成,暂且决定会有以下几个故事:《仇恨的根源》,《光辉大公爵》,《金色星辰》,《战场上的女武神》,《狮心王》,《深渊城堡》,《英雄墓》·······随着星光战歌后续剧情的展开,本作可能会添加新的内容。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圣灵珀

    圣灵珀

    科学家之子无意间穿梭时空来到一个熟悉又陌生的世界他以回家为目的却又因所守护的人而放弃他的冒险才刚刚展开
  • 重生之全系战神

    重生之全系战神

    被冠以白痴之名的她,受人唾弃,遭人毒打,推进湖中,连连高烧不退,危在旦夕。醒来,灵魂更变,失去了自己原本记忆而继承身体记忆的她,沉浮在这个以强者为尊的阴阳大陆!这是一个实力说话的时代,这是一个人性冷漠的时代,这是一个处处危机的时代,这是一个笼罩黑暗的时代。前世的冷血与今生的善良坚韧,看她,如何在这强者云集的时代,登上那无尚巅峰!他沉睡多年。初次醒来,四次偷偷出门,四次都遇见了她。第一次,他丢了戒指第二次,她满身神秘第三次,她救他危难第四次,却是他救了她缘分的线交织缠绕,自她拍上他的肩,调笑着说让他叫她姐时,她便成了他的守护,多年以后,某人嗤笑他的时候,他微笑着。平平安安,白头偕老。这便够了。
  • 佛说咒齿经

    佛说咒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摩诃刹头经

    佛说摩诃刹头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快穿之女主也要逆袭

    快穿之女主也要逆袭

    现在这年头,女主也不好当喽!女配要逆袭,炮灰要逆袭,boss要逆袭,就连路人甲乙丙丁都要逆袭,而且各种暗杀,各种陷害,简直就是层出不穷,花样不断啊!最后连女主光环都不管用了,然后死翘翘了。苏清染是帮女主逆袭的人,至于为什么要帮女主?那是因为女主死了,世界就等于崩塌了!如果世界崩塌了,谁负责啊?所以啊,也就苦了苏清染了!
  • 喜嫁:摄政王妃爱搬翘

    喜嫁:摄政王妃爱搬翘

    一道圣旨让宁芷颜从太师府嫡小姐一夜之间变成摄政王府的茶水丫头,而且还是身负间谍重任的茶水丫头“王爷,请喝茶”第一杯茶里面加了巴豆,当场被识破;第二杯茶里换成了无色无味的断肠草,也以失败而告终;第三杯在当事人的建议下换成了千金难买的见血封喉……
  • 龙的复仇

    龙的复仇

    他半生屠龙,却因缘巧合化为龙;他自认痴情,却邂逅了四个最可爱的女孩;前世,他屠龙救世,堪称伟大,却惨遭情人背叛;今生,他向往自由平淡,决定自私地活一回,性格冲淡的他,将会遇到些什么呢......PS:此书携带了各种含蓄的YY粮草,青梅竹马,继妹,少妇,女强人......咳咳,含蓄含蓄,本书是一本含蓄的YY书。PS:此书结局美满,不坑不郁闷,满满的都是幸福......
  • 随笔:夜灯枯笔

    随笔:夜灯枯笔

    点一盏夜灯,照亮昏暗心灵;执一只枯笔,书写世态万象。新浪微博:腾讯文学-凭轩听雨其他作品请搜“凭轩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