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说,种下什么样的因,终会结什么样的果。只不过有时候这果来得早,有时候来得晚。赵盾在公元前607年种下的一段因,到了公元前597年才突然结果,算起来,这个“因”已经在屠岸贾的心里埋藏了整整十年。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十年前那个惊心动魄的下午,荒淫无道的晋灵公摆下鸿门宴,意图铲除执政官赵盾。赵盾竟意外逃脱,赵盾的侄子赵穿反而设计杀了晋灵公。作为晋灵公的宠臣,屠岸贾在整个事件里并没有与赵盾发生直接冲突,甚至在晋灵公死了之后,赵盾也未对他进行清算,但屠岸贾固执地认为,是赵盾影响了自己的仕途。
不过,赵盾在晋国如日中天,连国君都对他畏惧三分。因此屠岸贾只有隐忍,躲在舞台后面,耐心地等待重新登场的时间,到那时,就要新账旧账一起算。
公元前601年,赵盾去世。
公元前600年,晋景公继位。
一朝天子一朝臣,晋景公启用了屠岸贾,任命他为司寇,主持政法工作。屠岸贾的机会终于来了。
屠岸贾一上任,就开始翻晋灵公的案子。他跟晋景公说:“您看呐,先王被他的臣子杀了,您不恨他们吗?您应该主持公道,把他们绳之以法。”
“可是赵盾跟赵穿都死了啊?”
“常言道,父债子还。赵盾是死了,可他还有后代啊。”
“你是说赵朔一家?”
“没错,还有赵盾的兄弟赵同、赵括等人,通通在诛杀之列,而且还要灭族,以绝后患!”
连晋景公都觉得这计划过于恶毒了一些,不过,屠岸贾最终还是说服了晋景公,获得了他的默许。
屠岸贾抓来一批当事人,一顿审问之后,就得到了赵盾“弑君”的罪证。他把这罪证公之于众,在军队里下了动员令:“当年做臣子的赵盾杀了君王,他的后代现在还在朝廷做官,这叫我们以后怎么惩处犯人呢?请大家一起诛杀他们!”
屠岸贾知道,虽然赵家自赵盾之后已经日渐式微,但马死了骨架在,赵家的势力还是不容小觑的,自己必须联合其余卿族,才能取得成功。
在屠岸贾的带领下,晋国几大卿族的军队联合攻打下宫,袭击赵氏一家,杀死了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并且灭绝了他们的家族,史称“下宫之乱”。这也开了几家卿族攻打一家卿族的先例,以后大伙儿都照这个模式做。
只有一个大家族的首领韩厥没有参与这次行动。
韩厥跟赵家渊源颇深,当年他被赵盾推荐做了司马。有一次在跟秦国作战前,赵盾一名手下骑着赵盾的马在军中横冲直撞,扰乱秩序。韩厥知道后派人抓住他,依照军法处斩。别人都不理解,问他:“你吃了豹子胆,敢杀主帅的人?”韩厥却并不以为然,他知道自己按照规矩办事,赵盾绝不会怪罪。果然如此,赵盾不但没有怪罪韩厥,还庆幸自己的推荐是正确的。
韩厥在后来的赵氏复兴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这是后话。
如果赵朔的儿子赵武没有逃脱的话,屠岸贾就成功了。
准确地说,赵武还是一个刚刚出世的婴儿。当屠岸贾派来的士兵在赵府四处搜寻的时候,母亲抱着他藏在里屋,大气儿不敢出。母亲怕小赵武哭,就默默祈祷上天:“老天爷,如果您要让赵家灭亡,就让小孩子哭吧;如果不是,就不要让他哭。”
老天果然开了眼。小赵武乖乖地躺在母亲怀里,一声不响。
但是搜寻工作还在继续。斩草要除根,不然就会后患无穷。屠岸贾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发出命令,重金奖励举报赵府中漏网之鱼的人。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很快就有人站了出来。谁?程婴。程婴是谁?赵朔的铁哥们。这天,程婴来见屠岸贾:“报告,我是来领赏的。”
“你领什么赏?”
“我知道赵朔的遗腹子在哪里!”
听到这消息,屠岸贾激动地站起来,说:“在哪里?你快带我去。”
程婴把屠岸贾带到附近一座山上,找到躲藏在这儿的两个人:一老一少。经程婴介绍,屠岸贾知道,这老的是赵朔家的门客公孙杵臼,小的婴儿则是赵朔家的命根子。
看到程婴一行,公孙杵臼脸色大变,他指着程婴鼻子骂道:“你也太坏了吧?亏得当初主人对你那么好,把你当朋友。现在你不知恩图报不说,反而落井下石!”
程婴嘿嘿冷笑道:“朋友嘛,能值几个钱?拿出来换钱才是王道。”
公孙杵臼悲呛至极,他跪在地上呼道:“苍天啊大地啊,这赵朔家有罪,小孩子是无辜的,求求你们放过他吧!”
场面相当感人,屠岸贾却毫不动容,他吩咐道:来呀,砍了。
刀光剑影之后,地上多了两具尸体。哦,不对,还有一包金子。那是屠岸贾赏给程婴的赏金。他这人坏是坏,倒还是说话算数。
屠岸贾等人扬长而去,留下程婴孤独地站在风中。他看了地上两具尸体,默默转身离去。他的背影消失在黑暗之中……
关于屠岸贾屠杀赵朔一家,如果按照孔子“君君臣臣”的观念,也说得过去。毕竟,赵盾和赵穿弑君不假,为了维护君主的权威,必然要对臣子做出惩罚。只不过这种惩罚没有落到赵盾和赵穿身上,而是落到了与此完全无关的赵朔一家,而且做得十分绝情,这就说不过去了。
其实,屠岸贾这种奸臣酷吏也不过是君主维护秩序的一种工具。需要的时候就拿出来清理政治对手,不需要的时候,他们就会沦为替罪羊,承担所有的恶名,被人唾弃——屠岸贾后来的下场也是很惨的。
光阴似箭,转眼间过了十五年。这一年,晋景公得了重病,找人医治,总也不好。求医不行就求神仙吧,他找人算了一卦。算卦的说是因为曾经为晋国建立过功勋的大家族后代不顺,没有得到王室应有的体恤,所以老天惩罚,应验到君主身上(不排除这个算命的被韩厥等人事先收买过哦)。
晋景公一想就想到了赵朔一家子的事情。他很纳闷儿地跟韩厥说:“这赵家当年曾经遭受过灭门的灾祸,怎么还会有后人在呢?”
韩厥见机会来了,就向晋景公坦白,说赵家仍有后人在世,而且活得活蹦乱跳的。
屠岸贾说:“不会吧,十五年前我亲眼看见那个孩子死在我面前的啊?”
韩厥冷笑道:“没错,你是看到一个孩子死了,可是,他不是赵朔的儿子,而是他的好朋友程婴的亲生儿子!真正的赵朔后代,被程婴悄悄带到国外隐藏起来了。”
屠岸贾冷汗直流。他隐约感觉到,自己的好日子快要结束了。
晋景公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后,下令给赵朔一家平反。他依靠韩厥的部队,下令其余家族联合起来,攻打屠岸贾,诛灭了屠岸贾一家。晋景公又派人把流浪在国外的程婴和赵朔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的赵武找回来。到现在为止,全国人民才知道,曾经被认为“卖友求荣”的程婴其实是个忠义之士。
程婴被平反了,眼看就要过上苦尽甘来的日子,可他却一抹脖子,追随公孙杵臼的灵魂而去。
晋景公封赵武为大夫,将以前没收的田地封邑还给赵家。赵家又登上了历史舞台,逐渐成为晋国最有势力的六卿之一。
也许是因为从小就经历了艰难险阻,深知战争会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所以赵武是一个坚定的和平主义者。在成为晋国执政官之后的公元前546年,赵武与宋国大夫向戌一起主持了晋楚弭兵大会,在会盟中,赵武处处表现出息事宁人的态度,重信义,崇礼让,使弭兵大会取得了实际成效,最终达成和平协议,为中原地区赢得了几十年的和平发展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