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际交往中,真诚还表现在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有时候,我们很难用对错来衡量某一事情。这是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此时,如果你能够真诚地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来看问题,原本疑惑不解的问题就可能变得豁然开朗,双方也能够达成共识。
多年来,罗克常到离家不远的公园中散步和骑马,以此作为消遣。罗克非常喜欢橡树,所以每当看到公园里一些树被烧掉时,他就十分痛心。这些火灾差不多都是由到园中野炊的孩子们造成的。有时火势很凶,必须叫来消防队才能扑灭。
公园的角落里有一块牌子,警告人们不要在公园玩火,违者罚款。但由于牌子在角落里,很少有人看见它。公园里有警察,负责骑马巡逻,但他对自己的工作不太认真,火灾仍然时常发生。
有一次,罗克又看到公园失火,就急忙跑去告诉警察快叫消防队,可没想到他却说那不是他的事。罗克非常失望,于是以后罗克再到公园里散步的时候,就担负起了保护公园的义务。当他看见树下起火时就非常生气,急忙上前警告那些野炊的孩子们,用威严的辞令命令他们把火扑灭。如果他们不听,就会恐吓要把他们交给警察。就这样,罗克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只是在发泄自己的情感,全然没有考虑孩子们的感觉。
结果呢,那些儿童怀着一种反感的情绪暂时遵从了。转过身去的时候,他们又生起了火堆,并恨不得把整个公园烧尽。
随着时间的推移,罗克逐渐懂得了与人相处的道理,知道了怎样使用技巧,更懂得了从别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于是他不再发布命令,甚至恐吓。而是说:“孩子们,玩得高兴吗?你们在做什么晚餐?我小时候,也很喜欢生火,直到现在我仍然很喜欢。但你们知道在公园里生火是很危险的吗?我知道你们几个会很小心,但别的孩子就不一样了。他们来了也会学着你们生火,回家的时候却又不把火扑灭,这样就会烧掉公园里的所有树木。如果我们再不谨慎的话,我们就不会再看到这里的树木了。因为在这里生火,还有可能被警察抓起来。我不干涉你们的兴致,我很愿意看到你们开开心心的,但我想请你们在离开时,把火用土埋起来,并把火堆旁边的干枯树叶拨开,好吗?你们下次来公园玩时,可不可以到山丘的那一边,就在那沙坑里取火,那样就不会有任何危险了。多谢了,孩子们,祝你们玩得快乐。”
这样的说法,产生的效果可好多了!孩子们听了之后都很愿意接受和合作。他们没有被强制服从命令。罗克为他们保全了面子,双方的感觉都很好,因为罗克在处理这件事时,完全是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考虑的。
在说话办事时,真诚地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征求对方的意见、愿望和想法,就能够实现人与人的相互理解。
韦森先生在没有研究人类关系学之前,他损失了无数应该获得的佣金。韦森是一家服装图样设计公司的推销员,他几乎每星期都去找纽约某位著名的设计家,这样已经有3年的时间了。每次这位设计家并不拒绝见韦森,而且还总是把韦森带去的图案仔细看一遍,但就是不买。
经过了150次的失败后,韦森觉得自己必是过于墨守成规。所以他决定每星期利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去研究一下人际关系的法则,以帮助自己获得一些新的思想、产生新的热诚。
不久,他决定采用一种新方法。他拿了几张那些设计家们尚未完成的图样,走进那位买主的办公室。这次,他并没有像往常那样请求买主购买这些图案,而是请求设计师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把它完成。设计师把草图留了下来,让韦森3天后去找他。
3天后,韦森又去他那里,听了建议后,把图样拿回去,按照那位买主的意思画完。这笔交易结果如何?不用说这位买主完全接受了。
自从那笔生意完成后,这位买主又订了10张图样,都完全是照着他的意思画的,韦森就这样赚了1600多元的佣金。
韦森过去失败的原因——总是强迫设计师购买他认为对方需要的图样。可是现在韦森所做的,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韦森请设计师提出他自己的意见,使设计师觉得那些图样是自己设计的。现在韦森不用要求他买,他自己也会来向韦森购买。
长岛有一位汽车商,用了同样的方法,把一辆旧汽车,卖给了一对苏格兰夫妇。过去这位汽车商,把汽车一辆又一辆地给那对苏格兰人看,但他们总是认为有问题,不是嫌这辆不合适,就是嫌那辆什么地方有了损坏,再不就是价钱太高。
同事建议他,别强迫那种意志不定的人买他的汽车,要让他自己来买,也不必告诉他要买哪一种牌子的汽车。总之,要让他觉得这是他自己的意愿。
几天后,有一位顾客想把他的旧汽车换一辆新的,那汽车商就想到了那个苏格兰人,也许他喜欢这旧式的汽车。于是他打了个电话给那个苏格兰人,说是有个问题想请教他。
那苏格兰人接到他的电话后,马上就来了。汽车商请他帮忙评估一下车子的价格。
那苏格兰人听到这些话后,满面笑容,终于有人来请教他了。驾着这部车子兜了一圈,回来后他建议商人以300元买进这辆车子。
于是汽车商问他愿不愿意以300元的价格购买这辆车。他当然愿意,因为这是他的意思、他的估价。所以这笔生意立刻就成交了。
在古拉得·力伊帕德的《进入别人的内心世界》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把别人的感觉和观念与自己的感觉和观念置于同样的位置,并把它表现出来,这样谈话的气氛就会融洽起来。当你在听别人谈话时,要根据对方的意思来准备自己将要说的话,那样,由于你已经理解和认同了他的观点,他也就会理解和认同你的观点。”
认识别人,被别人认识,认识自己,用一颗真诚的心将三者统一。这样,也许不需要华丽的语言,你的言语就会充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