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5800000019

第19章 引子 岁月沧桑天安门!天运人事尽其中(19)

出西华门不远,便可进入第一个皇家御苑西苑和北海“宫苑”。这一带原是人工造的一片水泊,元代称太液池,也称西海子。明代才将它分隔成三海:南海、中海、北海。清代改建更臻完善,中南海称西苑,北海为皇家园林。北海宫苑主要供皇家游乐;西苑除供皇家游乐、皇帝季节性住宿外,有时也在这里主持政务,每年正月初一至元宵在这里放烟火。1789年1月,乾隆帝雅兴大发,还在这里组织了一次规模盛大的皇家冰戏活动。有此一片水泊相通的三海和园林建筑,对紫禁城形成绝妙的陪衬,似如“人间仙景”。

有河、有山、有海、有乐园,衬托的还是皇宫里的“真龙天子”出水穿云。位于北京城中心,明、清皇帝举行朝驾大典的太和殿里,正对中轴线大门的高台上设有皇帝宝座,是镂空金漆的龙椅,椅后设雕龙髹金屏风。宝座正前方的东南、西南两角各置龙香亭一个。围绕太和殿宝座的还有六根令人瞩目的蟠龙金柱,把宝座烘托得更加尊贵、庄严、肃穆,以使人更加相信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真龙天子。每根金柱各绘巨龙一条,缠绕金柱,龙头在柱顶,昂首张口,全都向着宝座,伴以云纹衬托,似在穿云驾雾。金柱的底部为海水崖纹,汹涌海浪拍打着礁石,激起层层浪花,更烘托出巨龙升腾的磅礴气势。太和殿室内外梁坊上,都绘有金龙和玺彩画,整个皇宫也到处可见龙纹凤饰,仿佛一个龙的世界。因为天下人间的一切权力都来自这个真龙天子的皇帝。

大一统

大一统,作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渊源很早。《礼记?孙希旦集解》曰:“大者,极致之名;一者,不贰之意。大一者,上天之载,纯一不贰,而为礼之至极者也。”最早发源于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大是大宗主周王崇高、至尊地位;一是一个宗主,用一种宗法礼制统一天下。《公羊传?隐公元年》讲:“何吾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所以,西汉董仲舒讲:“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宜也”,并建立了独尊儒术的一套大一统的封建思想,实际上就是封建君主高度集权专制,以儒家学说为理论基础的封建统治思想。以后各代又不断加以完善,形成一种以儒学为基础,杂糅法家、道家甚至佛学在一起的思想体系,“一统乎天下”万物,甚至包括千奇百兽、怪力乱神、妖魔鬼邪。在帝王常居之皇宫、都城的建筑设计上,无不反映这一大一统思想,尤以明、清两代的北京体现最为充分。

从北京城皇城、皇宫的整体设计和布局看,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而中轴线的中心又在大显皇权、皇威的太和殿。中即为大体,为崇高、至尊,一个皇帝、一种思想,统管南北、东西、左右对称的所有建筑物即天下。萧何造未央宫以令“天子重威”,历史上各种都城尤强调以皇宫为主,推崇中轴线的总体构思。明、清紫禁城其重儒学之倾向可以说体现最为充分。从平面布局看,自南向北以正阳门、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交坤三宫、神武门、景山主峰直达钟楼,形成一个强烈的中轴线序列,左为太庙、右为社稷,对称布置其他建筑,并且,太和殿的宝座恰好设在全城的中心、中轴线的中点上;加上城外南天坛、北地坛、东日坛、西月坛,都对称布局。这种浓烈的礼制气息,不就是完整的大一统思想吗?这与宋明理学大兴、儒学规范更为深入地溶入民族灵魂不无关系。当时,中国统治者自认为中华文化是最先进的文化,太和殿为全北京城的中心,也是全国广阔疆土的中心,世界的中心,四周皆蛮夷之邦,太和殿的皇权至大、至尊就可想而知了。

中国封建社会与西方有明显的不同,中国的封建概念是中央集权,多层次地完整统一,从京城到地方各省、道、府、州、县乃至街村里,建筑形制如一,只是规模不同;不同于西方当时的诸城堡割据。在这样的封建社会结构中,它的社会特征必然在文化价值上反映出来:其一是以“礼”为纲,建立天地人和的封建统一秩序,这是文化上的伦理性;其二就是在建筑上以权力为中心,南北中左右,以一条中轴线对称布局其他建筑,以雄伟、庄严、谐和、崇高的艺术特征,体现出封建大国的风度。因此,梁思成先生在《北京――都市计划无比杰作》一文中给予了高度的艺术评价:“北京雄劲的周围城墙,城门上嶙峋高大的城楼,围绕紫禁城的黄瓦红墙,御河上的栏杆石桥,宫城上窈窕的角楼,宫庭内宏丽的宫殿,或是园苑中妩媚的廊庑亭榭,热闹的市内牌楼店面,和那许多坛庙、塔寺、第宅、民居”,“如何相辅相成,如何集中与分布,引直与对称,前后左右,高下起落”,“在全盘的处理上,完整地表现了伟大中华民族建筑的传统手法,和在都市计划上的智慧与气魄”。当然,同时也完整地体现了中国封建统治的“大一统”思想价值。

天安门的政治功能

天安门是明、清时皇城的大门,面对着大清门,形成一个偌大的广场,中间御道,两边是千步廊,红墙围绕,庭院阴森,属于禁地。你如果是生在清乾隆年间,从正阳门入京城,进大清门,走在长长的御道上,抬头望见雄伟、庄严、正中挂着的“天安门”匾额(这块匾于1987年冬季,在北京市房管一公司木材厂的露天仓库中发现),有什么感觉?是威灵、崇高,还是自己的渺小?再依次从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来到太和殿前广场,高低错落、神秘森严,再抬头望着造型雄伟、气势凝重的太和殿,殿中央高台宝座的皇帝、皇权、皇威,也就不自主地三跪九叩,匍匐在神圣皇帝脚下了。这种感受不仅让中国人所体会,而且,也多让外国使节领受。其实,这座城南大门不能随便打开,只有皇帝每年正月十五、冬至到天坛祭天,夏至去地坛祭地,孟春祈谷,仲春耕%田到先农坛等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才出入天安门。另外,皇帝亲征和大将出征要在天安门前祭路、祭旗,遇有皇帝登基、大婚等重大庆典,也要启用天安门。除此之外,天安门是常闭不开的。

明、清两朝,天安门的最大用处,是国家有重大庆典和重要文告,在此举行“颁诏”议式。在进行“颁诏”的那天,工部要预先在天安门堞口的正中准备好“金凤朵云”。天安门城楼东起第一间设置“宣诏台”,台上备有黄案,奉诏官和宣诏官等人穿戴整齐,事先恭候在那里。诏书放在太和殿黄案上,皇帝盖上御玺后,由礼部尚书用云盘承接,放到午门外的龙亭内,在鼓乐仪仗的引导下抬到天安门城楼上,再放在宣诏台的黄案上。宣诏官登台面西而立,宣读诏书。这时在天安门下外金水桥南,文武百官和那些充当百姓的“耆老”依次列班面北而跪,行三跪九叩大礼。诏书读完,由奉诏官把诏书卷起,衔放在“金凤”嘴中,用彩绳悬吊“金凤”从天安门堞口正中徐徐放下。城楼下早有礼部官员双手捧着“朵云”等在那里。接诏后,诏书仍放回天安门前的龙亭内,然后由黄盖伞、仪仗、鼓乐为前导,浩浩荡荡抬出大清门,送往礼部衙门。随后,用黄纸抄写若干份,分送各地,颁告天下,称为“金凤颁诏”。清代有诗云:“……幡悬木凤衔书舞,仗立金鸡下敕来”。最后一次颁诏,是1911年12月25日颁布溥仪退位诏书。

此外,天安门还是明清科举考试“金殿传胪”和每年朝审、秋审的地方。进京应考的举人首先要集中在大清门内东侧千步廊朝房,经礼部会试,考中后成为贡士才准进宫参加“殿试”。明初殿试曾在承天门外金水桥畔设案考试,后移至太和殿,清在保和殿。殿试后,公布的“黄榜”就张挂在天安门左方“龙棚”内。考中进士与否在这里集结看榜后,走出东长安门。因此,东长安门又称“龙门”或“生门”。考中进士被称作“登龙门”,即来源于此。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天安门的政治地位网罗读书人,使其为封建王朝效忠。与此相对,西长安门内千步廊拐角处,则是每年刑部主持全国“秋审”“朝审”的地方。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或九卿、王公大臣联合在这里设案审查各犯案卷,秋审在农历八月中旬,朝审在霜降前,把审判意见再上报皇帝裁决。经皇帝勾红裁决的死囚,押出西长安门赴刑场,因而西长安门在民间被称作“虎门”。每逢行刑时,这里都是军兵密布,刀枪林立,气氛极为恐怖。封建统治者正是利用这种恩威并重,来显示出天安门的威严与神圣。

太和殿临朝

明、清两代的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诸如皇帝登极、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以及每年元旦、冬至、万寿三大节等,皇帝在这里接受文武百官、外国使节的朝贺,并在此向王公大臣、文武百官、外国使节赐宴等。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紫禁城刚刚全部建成,永乐皇帝就在太和殿接受朝贺,大宴群臣和外国来使。明代元旦朝贺大典的场面很大,事先必须经过演习。永乐皇帝第一次接受朝贺时的波斯使臣盖耶速丁,在他的《沙哈鲁遣使中国记》中对元旦朝驾大典的空前盛况作了详细记录。清代的礼节,大多承袭明制,只是把明代的百官手拿笏板和进行“三舞蹈”以及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形式取消了,代之以三拜九叩礼。文武百官都站立在太和殿丹樨下,按正、从一品至九品,东西各两行,列御道两旁,每边十八列,肃然森严。明代用木牌作标志,清代改用铜范,称为铜范品级山。

三大节均在太和殿举行筵宴,所有参加的文武官员都可入席。明代筵桌一般一人一桌,官品低的也有两三人一桌的,不设椅子,都席地坐,坐处铺有地毯。尽管太和殿敞阔异常,几万人的宴会还是摆不开的。于是,除皇帝、四品以上官员、歌舞以及乐队人员的宴桌设在殿内外,五品以下官员则被安排在东西两庑。清代除继承明制外,有自己的特色,一般除了卤簿仪仗外,乐队在殿外增加中和清乐和丹陛清乐。王公和一、二品文武大臣等在太和殿内,二品以下的世爵等在丹陛上,三品以下官员和外国来使在院内东西临时搭建的棚下。清代大宴程序为:奏和韶乐,皇帝升座,三鸣鞭,所有与宴官员在席位上行一叩头礼。然后是进茶、赐茶;进酒、赐酒;进馔、赐馔。接着由侍卫、光禄寺官员向大家斟酒一巡。酒馔过后,便是殿前演出文艺节目,有扬烈舞、喜起舞和各族的音乐、舞蹈、杂技等。太和殿一时便成了皇帝与百官大和、大乐的场所,由此笼络人心,渲染人和天下治的效用。

新皇帝登极礼都在太和殿举行。其中嘉庆帝登极与众不同的是,乾隆在太和殿亲授宝玺,并颁发传位诏书。因为从1796年农历元旦开始,乾隆实践自己的诺言,当上了太上皇。这是清代惟一一次传位仪式,空前隆重。1916年元旦袁世凯在这里尝到了“登极”的荣耀,不过,只当了82天的“洪宪”皇帝;1917年7月1日张勋拥戴溥仪在这里重新“登极”,复辟12天;1945年10月1日,盘踞在北平的日寇也是在这里举行投降仪式的。可见它的政治功能之大。

与太和殿联为外朝的中和殿、保和殿也各有功用。明清皇帝,每年春季祭先农坛,行亲耕礼,在祭祀和亲耕之前,都要在中和殿阅视祭祀用的祭文祝版和亲耕时用的农具。祭祀地坛、太庙、社稷坛的祝版也在这里阅视。清代给皇太后上徽号时,皇帝在中和殿阅奏书。清代每十年修纂一次皇室谱系,在中和殿举行仪式,进呈皇帝审阅。清初沿明制在太和殿举行科举殿试,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改在保和殿举行,由皇帝亲自在这里出题考试,决定进士名次,“天子门生”由此产生。此外,明清皇帝还经常在这里大宴群臣。清代公主之下嫁纳彩后,皇帝要在保和殿赐宴,宴请额驸及其父亲族中的当朝官员,以及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

乾清门“御门听政”

乾清门是皇宫中内廷的正门。如果从皇宫的正门天安门算起,这里便是中轴线上的第五重门,按古代周制天子有五门:外曰皋门,二曰雉门,三曰库门,四曰应门,五曰路门,这里恐怕就是其中的路门了。路门是天子皇帝居住的大门,《周礼?考工记》说:“于路寝之内,有九室,九嫔居之;路寝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嫔妃住路门里,官员则朝于路门外,表示内外有别。

明代一直在太和门“御门听政”。也称“常朝御门”。按规定,每天拂晓,文武百官到此上早期,皇帝亲自接受臣下的朝拜和上奏,颁布诏令,处理政务。明初的常朝御门活动较勤,嘉庆帝则改为逢三、六、九视朝,以后逐渐废弛,至万历年间,明神宗甚至20多年不临朝,可见明末朝政之腐败。清代,皇帝头朝仍御太和殿,“御门听政”则改在了乾清门。为此,清代乾清门广场上增添了一些新的建筑,把原设午门外的一些机构迁入了乾清门广场。东边一排房为“九卿值房”,西边一排房称为军机处,这是雍正年间设立的,后来成了清代皇帝统治国家的重要机构。因而,乾清门广场的使用愈加频繁,作用愈显重要了。

乾清门“御门听政”是清代皇帝勤于政务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显示皇权频繁的政治功能。明、清皇帝大权独揽,乾纲独断,圣心独裁,就由此体现出来。清康熙年间,御门听政作为一项礼仪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御门听政、斋戒、请宝接宝等典礼仪式都在乾清门举行。御门听政时,大臣们立于庭院内,乾清广场就成为一个露天会场,乾清门则便是主席台了。皇权的一切权力就在这个皇帝寝宫的主席台上行使出来,听取中央各部院大臣的汇报,并做出决断;处理地方大吏的密折。据《国朝宫史》记载:“按清代御乾清门听政,康熙朝最勤,雍、乾、嘉、道、咸五朝踵行勿替,咸丰以后遂无闻矣。”这就是说清末慈禧专权就不理这一套了。光绪帝“亲政”后改在南海瀛台北面的勤政殿“御门听政”。

同类推荐
  • 回到古代搞推销

    回到古代搞推销

    品牌衣,专卖店,形象代言人,加盟店,公司……我要将我的品牌推到全国!什么?皇上亲征缺钱?赞助!what?皇上的龙袍要加我家品牌logo?批!等等?公主要在店里试衣服?本董事长必须亲自陪同啊!
  • 缘梦千寻

    缘梦千寻

    本书讲得是故事主人公元文龙在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回到了南北朝的一个乱世去寻找困扰了他十几年的奇怪的梦的根源。随着梦中的事物的慢慢呈现,元文龙与这个时代因缘也越来越深,同时也不断地卷入了这个时代的纷争当中。到底是梦在召唤他去完成使命,还是他在创造他梦一般的人生呢……
  • 橙色年代

    橙色年代

    历史小说《橙色年代》讲述了改革开放之后到九十年代末期山西北部山区常水沟里发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明枫经历了丧父、辍学、失恋、被捕、“投机倒把”等一系列蕴含着时代烙印的故事之后,仍积极乐观的面对这生活,带着乡亲们试图找出当代乡村的突围之路……无奈那个地域愚昧无知、那个年代迷乱错失……种植毒品、拐卖人口相继上演,他找不出任何突围之路……故事的另一条线里,支教老师李想与学生李世凤上演了幻生幻灭的情感纠葛,她的姐姐李世颖则义无反顾的爱上了舅舅明枫……故事的第三条线里,笃信基督教的沈亮买到了湘西女子岳子梅,当他满怀信心重新融入现世生活的时候,却发现生活已经距离他设想的方向越来越远……岳子梅的现状和过去勾勒出了第四条线:一个懦弱少女的成长史看,自强之路……故事的第五条线与第一条线相辅相成:明枫与沈贵的争斗背后隐含的是图新与守旧的斗争,更是李成安在官场的沦陷于自救历程……最终无奈的明枫带着妻儿走出了山沟;李想被烧死在了火刑柱上,李世凤和姐姐相继出走;沈亮陷入了长久的消沉;岳子梅自救成功;李成安在狱中完成了自我的救赎……常水沟,这个落后的地域却成为了大时代中的一个永久的符号……
  • 华夏的咆哮

    华夏的咆哮

    简介:本书是咆哮的第一本小说,而咆哮是一名新人不太会写简介,但是咆哮保证内容一定值的一看。
  • 唐朝读书郎

    唐朝读书郎

    一个被图书馆带着穿越至唐朝的普通人,且看他会为大唐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新人新书,求收藏,求推荐,好与不好都求评价。
热门推荐
  • 长着六条白狐尾的她

    长着六条白狐尾的她

    她将自己的手,化为了轻易可以将骨头撕碎的利爪,化为六尾白狐,将爪子对准其中的一条尾巴,闭上眼睛,将尾巴一扯,整条尾巴断了。她哀嚎,痛哭,血染上了她那雪白的绒毛,她忍着疼痛,嘴里念着狐语,尾巴瞬间化成泛着蓝光的白丹...
  • 千金小姐的御用军师

    千金小姐的御用军师

    聪明绝顶的千金大小姐与完美大侦探的强强碰撞,擦出的火花能否照亮阴暗与残酷的世家斗争?高智商犯罪悬疑推理爱情小说,敬请赏阅~
  • 最终补全计划

    最终补全计划

    身为地球上的最高等生命体的人类,拥有最高等的智慧,因此可以制霸其他所有的物种。然而...,相对于其它的高等生命体来说,失去了完整的心灵,作为独立而分散的个体而存在的人类,不但肉体无比的脆弱,心与灵魂也在迷途之中越走越远。知晓了‘他’的‘那个秘密’的人们制定了最终补完计划的剧本,希望可以导人类最终回归母体,重新成为一个整体,补全心和灵魂,然后吞噬生命果实,成为纵横一切次元永恒不灭的唯一真实。然而智慧使人产生各自的目的和欲望,出演剧本的人们也有着各自的私心和不能说的秘密,毕竟,没有补完之前的人类无论怎样联合与计划,都只是普通的,空有智慧,却是以单独的个体形式存在的生物罢了。
  • 狐妖倾城,驱魔王妃

    狐妖倾城,驱魔王妃

    她,是最强驱魔家族的掌门,一朝乌龙穿越,变身为狐,本想慢慢恢复灵力,却落到贩子手上生活苦不堪言,还好遇见了他。他,是玄觞大陆最强的神尊,冷冷清清,洁癖成狂,无意救下一只小狐狸,收她为徒,可谁知徒弟变成人后,却是专门坑他的。“小九,你的手放在那里呢?”某个回归到婴儿形态的小萝莉,肉嘟嘟的小爪子伸进男子胸口衣襟处,无辜的眨巴着大眼睛,委屈的看着男人。“师父,小九饿了想要喝奶奶~”“为师是男人,没有奶给你喝。”某萝莉听见回答,大大的眼睛里蓄满了泪水,仿佛下一秒她就要哭出来。男子心软了无奈摇摇头,只好一副生无可恋脸由着她去了。小萝莉扒开衣服把头埋进他的胸膛,笑的一脸狡黠。
  • 斗罗大陆之逆天

    斗罗大陆之逆天

    龙星出生时,母亲难产死亡,他12岁时父亲中毒而死,他留下了一柄克着龙头的长枪,但那柄长枪却将龙星带到了另一个世界,就这样,新的历险正在等着龙星。
  • 七神战纪

    七神战纪

    历史书上不会讲到以前地球的故事,但这里会告诉你:其实地球原先就有人类,而且是战神。18岁学生杨硕带你去异度空间看看地球以前的故事
  • 三世的尽头

    三世的尽头

    为了封存前世的记忆,你会不会忍受千年的折磨纵身跳入忘川河?看他一遍一遍喝下孟婆汤走过奈何桥,你会不会有一丝心疼过自己的决定?三生石上刻下你们终究不会幸福,你还会相信他说的给你的承诺吗?第一世她说总有一天会亲手杀了那些伤害过她的人。第二世他守护她成为最优秀的杀手。第三世他告诉她不要再对他痴情。他说的话像一把匕首刺进她心里:“爱情多久可以被证明?我向你证明了一千多年,三生石上写的你我注定无法厮守,我也爱够了你。”她傲然转身离去,他却跪在她身后为她改变了整个世界,只为她曾经一句“愿流年安稳,你我缘定三生。”三世的尽头,留下了什么?对你的思念?还是我孑然一人的空梦?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废柴寻仙记

    废柴寻仙记

    她是凤家大小姐,因为没有修仙资质,被双亲不喜,被旁人低看。尽管如此,却还是被妹妹视为眼中钉,最后落得被妹妹亲手害死。然而,凤凰涅槃,死而复生。不求报仇雪恨,但求得遇仙机,强大自己,守护挚爱。却一次次被至亲至爱所伤,洗髓伐筋之痛,怎比的上他亲手将剑刺入心脏之痛?有人说,修真界存不得善心。那么,就让她为恶吧,如果这是保护自己唯一的方法的话……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