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5500000077

第77章 殷仲堪倒柄授桓玄张贵人逞凶弑孝武

却说孝武帝防备道子,特分任王恭、殷仲堪、王、王雅等,使居内外要津,分道子权。道子也窥透孝武帝心思,用王国宝为心腹,并引国宝从弟琅琊内史王绪,作为爪牙,彼此各分党派,视同雠仇。就是孝武帝待遇道子,也与从前大不相同,还亏李太妃居间和解,才算神离貌合,勉强维持。道子又想推尊母妃,阴竖内援,便据母以子贵的古例,启闻孝武帝,请尊李太妃为太后。孝武帝不好驳议,因准如所请,即改太妃名号,尊为太后,奉居崇训宫。道子虽为琅琊王,曾领会稽封国,为会稽太妃继嗣。会稽太妃,就是简文帝生母郑氏,(见六十三回。)郑氏为元帝妾媵,未列为后。故归道子承祀,至是亦追尊为简文太后,上谥曰宣。群臣希承意旨,谓宣太后应配飨元帝,独徐邈谓太后生前,未曾伉俪先帝,子孙怎得为祖考立配?惟尊崇尽礼,乃臣子所可为,所建陵庙,宜从别设。有诏依议,乃在太庙西偏,另立宣太后庙,特称宣太后墓为嘉平陵。

又徙封道子为会稽王,循名责实,改立皇子德文为琅琊王。德文比太子聪慧,孝武帝常使陪侍太子,凡太子言动,悉由德文主持,因此青宫里面,尚没有甚么笑话传播人间。(何不直截了当立德文为储嗣!)惟道子内恃太后,外恃近臣,骄纵贪,终不少改。

太子洗马南郡公桓玄,就是前大司马桓温少子,(见六十四回。)五龄袭爵,及长颇通文艺,意气自豪,朝廷因父疑子,不给官阶,到了二十三岁,始得充太子洗马。玄以为材大官小,很是怏怏,乃往谒道子,为夤缘计。凑巧道子置酒高会,盛宴宾朋,玄得投刺入见,称名下拜。道子已饮得酣醉,任他拜伏,并不使起,且张目四顾道:“桓温晚年,想做反贼,尔等曾闻知否?”玄听到此言,不觉汗流浃背,匍伏地上,未敢起来。还是长史谢重,在旁起答道:“故宣武公(温谥宣武,亦见六十四回中。)黜昏登圣,功超伊、霍,外间浮议纷纭,未免混淆黑白,还乞钧裁!”道子方点首作吴语道:“侬知!侬知!”因令玄起身,使他下座列饮。玄拜谢而起,饮了一杯,便即辞出。自是仇恨道子,日夕不安。未几得出补义兴太守,仍郁郁不得志,尝登高望震泽湖,(即鄱阳湖。)欷太息道:“父做九州伯,儿做五湖长,岂不可耻!”因即弃官归国,上书自讼道:

臣闻周公大圣而四国流言,乐毅王佐而被谤骑劫,巷伯有豺虎之慨,苏公兴飘风之刺,恶直丑正,何代无之!先臣蒙国诛遇,姻娅皇极,常欲以身报德,投袂乘机,西平巴、蜀,北溃伊、洛,使窃号之寇,系颈北阙,园陵修复,大耻载雪,饮马灞、,悬旌赵、魏,勤王之师,功非一捷。太和之末,(太和系帝奕年号,见前文。)皇基有潜移之惧,遂乃奉顺天人,翼登圣朝,明离既朗,四凶兼澄,向使此功不建,此事不成,宗庙之事,岂堪设想!昔太甲虽迷,商祚无忧,昌邑虽昏,弊无三孽,因兹而言,晋室之机,危于殷汉,先臣之功,高于伊、霍矣。而负重既往,蒙谤清时,圣帝明王黜陟之道,不闻废忽显明之功,探射冥冥之心,启嫌谤之途,开邪枉之路者也。先臣勤王艰难之劳,匡平克复之勋,朝廷若其遣之,臣亦不复计也。至于先帝龙飞九五,陛下之所以继明南面,请问谈者,谁之由耶?谁之德耶?岂惟晋室永安,祖宗血食,于陛下一门,实奇功也。自顷权门日盛,丑政实繁,咸称述时旨,互相煽附,以臣之兄弟,皆晋之罪人,臣等复何理可以苟存身世,何颜可以尸飨封禄?若陛下忘先臣大造之功,信贝锦萋菲之说,臣等自当奉还三封,受戮市朝,然后下从先臣,归先帝于玄宫耳。若陛下述遵先旨,追录旧勋,窃望少垂恺悌覆盖之恩,臣虽不肖,亦知图报。犬马微诚,伏维亮鉴!

看官阅读此疏,应知玄满怀郁勃,已露言中,后来潜谋不轨,逞势行凶,便可概见。那孝武帝怎能预料,惟将来疏置诸不理,便算是包荒大度。就是道子瞧着,也因玄无权无势,不值一顾,但视为少年妄言罢了。及殷仲堪出镇江陵,玄在南郡,与江陵相近,免不得随时往来。桓氏世临荆州,为士民所畏服,仲堪欲牢笼物望,不能不与玄联结,并因玄风神秀朗,词辩雄豪,便推为后起隽杰,格外优待,渐渐的大权旁落,反为玄所把持。(孝武方倚为屏藩,乃不能制一桓玄,无能可知。)玄尝在仲堪厅前,戏马舞槊,仲堪从旁站立,玄竟举槊向仲堪,作欲刺状。中兵参军刘迈,在仲堪侧,忍不住说出二语,谓玄马槊有余,精理不足。玄听到迈言,并不知过,反怒目视迈,仲堪也不禁失容。及玄既趋出,仲堪语迈道:“卿系狂人,乃出狂言,试想桓玄久居南郡,手下岂无党羽?若潜遣刺客,乘夜杀卿,我岂尚能相救么?况见他悻悻出去,必思报复,卿不如赶紧出避,尚可自全。”(倘玄欲刺汝,汝将奈何?)迈乃微服出奔,果然玄使人追赶,幸迈早走一时,不为所及,才得幸免。征虏参军胡藩,行过江陵,进谒仲堪,乘便进言道:桓玄志趣不常,每怀怨望,节下崇待太过,恐非久计。仲堪默不一言,藩乃辞出。时藩内弟罗企生,为仲堪功曹,藩即与语道:殷侯倒戈授人,必难免祸,君不早去,恐将累及,后悔不可追了!企生亦似信非信,不欲遽辞,藩嗟叹而去。(良言不听,宜乎扼腕。)

看官听说,殷仲堪不能驾驭桓玄,哪里能监制道子?道子权威如故,孝武帝越不自安。中书侍郎徐邈,从容入讽道:“昔汉文明主,尚悔淮南;(指厉王长事,见《汉史》,)世祖聪达,负悔齐王。(见前文。)兄弟至亲,相处宜慎,会稽王虽稍有失德,总宜曲加宽贷,借释群疑,外顾大局,内慰太后,庶不致有他变呢!”孝武帝经此一言,气乃少平,委任道子仍然如初。(爱弟之道,岂必定要委任!)

惟王国宝有兄弟数人,皆登显籍。长兄恺尝袭父爵,入官侍中,领右卫将军,多所献替,颇能尽职。次兄愉为骠骑司马,进辅国将军,名逊乃兄。弟忱少即著名,历官内外,文酒风流,睥睨一切。王恭、王,才望且出忱下。恭出镇江陵以前,荆州刺史一职,系忱所为,别人总道他少不更事,不能胜任,谁知他一经莅镇,风裁肃然,就是待遇桓玄,亦尝谈笑自如,令玄屈服。只是素性嗜酒,一醉至数日不醒,因此酿成酒膈,因病去官,未几即殁。国宝欲奔丧回里,表请解职,有诏止给假期。偏国宝又生悔意,徘徊不行,事为中丞褚粲所劾。国宝惧罪,只得再求道子挽回,都下不敢露迹,竟扮作女装,坐入舆中伪称为王家女婢,混入道子第中,跪请缓颊。道子且笑且怜,即替他设法进言,终得免议。(权相有灵,国宝当自恨不作女身为他作妾。)

已而假满复官,更加骄蹇,不遵法度,后房妓妾,不下百数,天下珍玩,充满室中。孝武帝闻他僭侈,召入加责,经国宝泣陈数语,转使孝武帝一腔怒气,自然消融。他素来是个逢迎妙手,探得孝武帝隐憎道子,遂竭力迎合。隐有闲言,并厚赂后宫张贵人,代为吹嘘,竟至相府爪牙,一跃为皇宫心腹。(媚骨却是有用!)道子察出情形,很觉不平,尝在内省遇见国宝,斥他背恩负义,拔剑相加,吓得国宝魂胆飞扬,连忙奔避。道子举剑掷击,又复不中,被他逃脱。嗣经僚吏百方解说,才将道子劝回。孝武帝得悉争端,益信国宝不附道子,视作忠臣,常令国宝侍宴。酒酣兴至,与国宝谈及儿女事情,国宝自陈有女秀慧。孝武帝愿与结婚,许纳国宝女为琅琊王妃,国宝喜出望外,叩头拜谢。至宴毕出宫后,待了旬余,未见有旨,转浼张贵人代请,才得复音,乃是缓日结婚四字,国宝只好静心候着,少安毋躁罢了。(恐阎王要来催你性命奈何?)当时有人戏作云中诗,讥讽时事云:

相王沉醉,轻出教命,捕贼千秋,干预朝政。

王恺守常,国宝驰竞,荆州大度,散诞难名。

盛德之流,法护、王宁,仲堪、仙民,特有言咏。

东山安道,执操高抗,何不征之,以为朝匠?

诗中所云千秋、王恺、国宝,实叙本名,想看官阅过上文,当然了解。荆州系指王忱,不指殷仲堪,法护系王小字,宁即王恭,仙民即徐邈子,安道即戴逵字。这诗句传入都中,王欲孚民望,表请征戴逵为国子祭酒,加散骑常侍,逵仍不至。太元二十年,皇太子德宗,始出东宫。会稽王道子兼任太子太傅,王兼任太子詹事,与太子少傅王雅,又上疏道:

会稽处士戴逵,执操贞厉,含味独游,年在耆老,清风弥劭,东宫虚德,式延正士,宜加旌命,以参僚侍。逵既重幽居之操,必以难进为美,宜下诏所在有司,备礼发遣,进弼元良,毋任翘企!

孝武帝依议,复下诏征逵,逵仍称疾不起,已而果殁。那孝武帝溺情酒色,日益荒耽,镇日里留恋宫中,徒为了一句戏言,酿出内弑的骇闻,竟令春秋鼎盛的江东天子,忽尔丧躯,岂不是可悲可愤么!当孝武帝在位时,太白星昼现,连年不已,中外几视为常事,没甚惊异。太元二十年七月,有长星出现南方,自须女星至哭星,光芒数丈。孝武帝夜宴华林园,望见长星光焰,不免惊惶,因取手中酒卮,向空祝语道:“长星劝汝一杯酒,从古以来,没有万年天子,何劳汝长星出现呢?”(真是酒后呓语。)既而水旱相继,更兼地震,孝武帝仍不知警,依然酒色昏迷。仆射王,系故相王导孙,虽然风流典雅,为帝所昵,但不过是个旅进旅退的人员,从未闻抗颜谏诤,敢言人所未言。(颇有祖风。)太子少傅王雅,门第非不清贵。祖隆父景,也尝通籍,究竟不及王位望。且未敢抗辩,雅更乐得圆融,所以识见颇高,语言从慎,时人见他态度模棱,或且目为佞臣,雅为保全身家起见,只好随俗浮沉,不暇顾及讥议了。孝武帝恃二王为耳目,二王都做了好好先生,还有何人振聋发聩?再经张贵人终日旁侍,蛊惑主聪,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越害得这位孝武帝,俾昼作夜,颠倒湖涂。

太元二十一年秋月,新凉初至,余暑未消,孝武帝尚在清暑殿中,与张贵人饮酒作乐,彻夜流连,不但外人罕得进见,就是六宫嫔御,也好似咫尺天涯,无从望幸。不过请安故例,总须照行,有时孝武帝醉卧不起,连日在床,后宫妾媵,不免生疑,还道孝武帝有什么疾病,格外要去问省,献示殷勤。张贵人恃宠生骄,因骄成妒,看那同列娇娃,简直是眼中钉一般,恨不得一一驱逐,单剩自己一人,陪着君王,终身享福。(描摹得透。)有几个伶牙利齿的妃嫔,窥透醋意,免不得冷嘲热讽,语语可憎。张贵人愤无可泄,已是满怀不平。

时光易过,转瞬秋残。清暑殿内,銮驾尚留,一夕与张贵人共饮,张贵人心中不快,勉强伺候,虚与绸缪。孝武帝饮了数大觥,睁着一双醉眼,注视花容,似觉与前少异,默忖多时,猜不出她何故惹恼,问及安否,她又说是无恙。孝武帝所爱惟酒,以为酒入欢肠,百感俱消,因此顾令侍女,使与张贵人接连斟酒,劝她多饮数杯。张贵人酒量平常,更因怀恨在心,越不愿饮,第一二杯还是耐着性子,勉强告干,到了第三四杯,实是饮不下了。孝武帝还要苦劝,张贵人只说从缓。孝武帝恐她不饮,先自狂喝,接连数大觥下咽,又使斟了一大觥,举酒示张贵人道:“卿应陪我一杯!”说着,又是一口吸尽。(死在眼前,乐得痛快。)张贵人拗他不过,只得饮了少许。孝武帝不禁生忿,迫令尽饮,再嘱侍女与她斟满,说她故意违命,须罚饮三杯。(本想替她解愁,谁知适令增恨!)张贵人到此,竟忍耐不住,先将侍女出气,责她斟得太满,继且顾语孝武帝道:“陛下亦应节饮,若常醉不醒,又要令妾加罪了!”孝武帝听了加罪二字,误会微意,便目道:“朕不罪卿,谁敢罪卿,惟卿今日违令不饮,朕却要将卿议罪!”张贵人蓦然起座道:“妾偏不饮,看陛下如何罪妾?”孝武帝亦起身冷笑道:“汝不必多嘴,计汝年已将三十,亦当废黜了!朕目中尽多佳丽,比汝年轻貌美,难道定靠汝一人么?”说到末句,那头目忽然眩晕,喉间容不住酒肴,竟对张贵人喷将过去,把张贵人玉貌云裳,吐得满身肮脏。侍女等看不过去,急走至御前,将孝武帝扶入御榻,服侍睡下。孝武帝头一倚枕,便昏昏的睡着了。

惟张贵人得宠以来,从没有经过这般责罚,此次忽遭斥辱,哪里禁受得起,凤目中坠了无数泪珠儿。转念一想,柳眉双竖,索性将泪珠收起,(杀心动了。)使侍女撤去残肴,自己洗过了脸,换过了衣,收拾得干干净净。又踌躇了半晌,竟打定主意,召入心腹侍婢,附耳密嘱数语。侍婢却有难色,张贵人大怒道:“汝若不肯依我,便叫你一刀两段!”侍婢无奈,只好依着闺令,趋就御榻,用被蒙住孝武帝面目,更将重物移压孝武帝身上,使他不得动弹。可怜孝武帝无从吐气,活活闷死!过了一时,揭被启视,已是目瞪舌伸,毫无气息了。看官记着!这孝武帝笑责张贵人,明明是酒后一句戏言,张贵人伴驾有年,难道不知孝武帝心性?不过因华色将衰,正虑被人夺宠,听了孝武帝戏语,不由的触动心骨,竟与孝武帝势不两立,遂恶狠狠的下了毒手,结果了孝武帝的性命。总计孝武帝在位二十四年,改元两次,享年只三十有五。小子有诗叹道:

恩深忽尔变仇深,放胆行凶不自禁;

莫怪古今留俚语,世间最毒妇人心!

张贵人弑了孝武帝,更想出一法,瞒骗别人。究竟如何用谋,待看下回分晓。

桓玄一粗鄙小人耳,智识远不逮莽、懿,即乃父桓温,犹未克肖,微才如王忱且能以谈笑折服之,固不待谢安石也。殷仲堪懦弱无能,纵之出柙,至玄执槊相向,益复畏之如虎,莫展一筹。孝武帝欲借之以制道子,庸讵知其更纵一患耶?王雅谓其必为乱阶,何见之明而词之悚也。但孝武不能测一张贵人,安能知一殷仲堪,床闼之间,危机伏焉,环之侧,死象寓焉。经作者演写出来,尤觉得酒食之祸,甚于戈矛。褒、妲之亡殷、周,犹为间接,而张贵人竟直接弑君,甚矣!女色之不可近也!

同类推荐
  • 聚仙亭

    聚仙亭

    《聚仙亭》十回,清朝佚著者,属神魔志怪小说,主叙明永乐年间秀才谢廷遇狐精及蜈蚣、蜘蛛、蝎子、红蟒、壁虎五毒事。该书在南开大学图书馆特藏部藏有抄本《话本十四种》,一函共12册,其中《聚仙亭》与《孝感天》《刘公案》属一册。底本皆系晚清天津储仁逊抄录。
  • 兵贩子

    兵贩子

    真实叙述了衡阳保卫战的悲壮和惨烈,也写活了在抗战期间牺牲甚众的兵贩子,深刻地揭示了兵贩子可怜可悲的命运,可恨可爱的性情;他们那种勇猛至极的舍命杀敌,又实在是可歌可泣。而第十军必然覆没的命运,令人唏嘘。
  • 神井

    神井

    多少年来,广运盐号里里外外的大事小事,老掌柜罗广仁一般都不挨边了,任由儿子罗运宏去处置打理。他放心着哩!话虽如此,但偶有节骨眼儿上揪着盐号生死存亡的大事儿,老爷子自会出面点拨一二,事情没有不顺的。罗老掌柜是长江县乃至遂宁府众所周知的怪人,奇人!这是早些年前的事了。那年罗运宏刚接手盐号当上大掌柜就遇上了一件麻烦的事情。
  • 王子与贫儿

    王子与贫儿

    本书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它描写王子爱德华和贫儿汤姆通过一个阴差阳错的偶在机会互相换了位置,王子变成了贫儿,贫儿成了王子。贫儿汤姆穿着王子的衣服在王宫里尽享荣华富贵,还当上了英国的新国王。而真正的王子爱德华却在外四处流浪,不得不忍受贫穷和乞丐们的欺凌和嘲讽。在好人霍顿的帮助下,爱德华王子经历了重重劫难,改正了自己的坏习惯,最后终于回到了王宫。而贫儿汤姆在良心的谴责下,将不属于自己的王位还给了真正的王子。此后,爱德华成了一位仁慈的君主,和他的子民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故事的想像极其丰富、语言幽默风趣,在带给儿童快乐的同时,能极大地激发儿童的想像力和对纯洁、善良、美好事物的向往。
  • 爱情不设房

    爱情不设房

    继《蜗居》之后,又一部震颤人心的现实力作。凤凰男方驰和江城女姚倩相爱,结婚时却被姚母以方无房为由阻挠。方驰购入住房,合同却只写自己之名。姚母坚持在房产证上加上女儿之名,才准予结婚。
热门推荐
  • 女人心要狠

    女人心要狠

    从孤儿院里被领养的那一刻开始,命运之轮就悄悄转起。被亲生母亲抛弃,或是被姐姐误认为和姐夫有关系,亦或是被初恋杀害。死里逃生的她再次出现,已经不再是那张容颜,她要让曾经伤害过她的人,全部付出代价!史上最狠心的女主,要怎样才能华丽的逆袭。且看《女人心要狠》。片段一:“我亲爱的姐姐,你难道不记得那个曾经被你欺凌的小女孩了吗?甚至要做到痛下杀手,何必呢,姐夫的心又不在你这儿。”尹素怡妖艳的红唇展露出绝美的笑容。片段二:骆雪琛惊悚的看着面前的女子,三分神似,七分形似,唯独不同的是那张脸,“尹-素-怡!不……你不是!她早就死了!你不是!”片段三:“你这个贱人!为什么要回来!你是回来分财产?还是又要抢我老公的?活该你被最爱的人撞死!你活该!”片段四:“素怡,我许你一生一世,只要你别离开我,让我做什么都愿意,哪怕是被利用,我心甘情愿。”
  • 帅哥恐惧症

    帅哥恐惧症

    她——美丽温婉,她——善良可人,她——害怕帅哥!没错,她因童年阴影十分恐惧帅哥。只要见到帅哥,她就会打嗝。虽然,他与她的虚拟情人一模一样。怎么办呢?他怎么才可以接近她?
  • 蜘蛛怨

    蜘蛛怨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却经历了黄山村那一个个诡异的事情。姑妈的异常和死去几年的姑父,还有那巨大的蜘蛛,虽着一件件一幢幢的诡异事情发生,我发现,我本身也已经开始变化,半人半鬼?我究竟是什么?阴曹地府?地藏?究竟亿万11来藏着什么秘密?而我又该走向什么样的立场,什么样的地位!
  • 颜楼十二宫

    颜楼十二宫

    你可曾听过颜楼?那风云一时,让武林中人闻之色变的江湖第一楼。你可曾见过颜楼十二宫?那倾国倾城,容颜绝艳的十二位绝色美人。她(他)们或妖媚,或清丽,或温润,或张狂,她(他)们身怀绝技又不容于世,她(他)个性张狂却重情重义。五年后,颜楼少主归来,三更鼓鸣再起,五更红花绽放,血海深仇让江湖为此再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江湖文,无人不挨刀的那种;多CP,总能找到你爱的那一款;前面有点慢热,因为我笨,剧情发展太快我怕我脑子会凌乱。对,就是这样!】
  • 路漫漫,未曾远兮

    路漫漫,未曾远兮

    从陆久远再见到夏漫漫的那一刻,他就知道自己忘不了她。他想重新来过,而夏漫漫却不想给他这个机会。一段无人祝福的恋情,终究还是会散。可是,你要知道,我从未离你远去。
  • 舞上海

    舞上海

    她是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麻雀,却被主人称为史上最漂亮懂事的金丝雀。她替他做事,因为她爱他。她可以为了他死,因为他让她去死。后来她认识了另一个人,他让她去伤害的那个男人。那个男人笑的很好看,那个男人把他当做宝,那个男人说你可以当你自己的鸟儿随便飞,他会在她需要的时候出现。可是后来,一切都结束了。你死还是我死呢?或许是他……也可能是你吧。
  • 青蛇转

    青蛇转

    世人都知白素贞水漫金山救夫出塔,世人都知白蛇报恩济世救民,可谁知站在她身后的人亦不是情深似海,为她大闹四海抽筋无悔,这个故事将带领大家走进千古痴女白素贞的身后之人,前世今生爱恨纠葛,来我们一起窥探一番青白二蛇之间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故事虚构理智看文)
  • 疯徐修

    疯徐修

    你是天才?对不起我专虐天才,斗气武技,信手拈来。
  • 上古女修重修记

    上古女修重修记

    一不小心卷入道魔大战的九汐被几个大乘期的同道坑死,无意中重生在不知道多少万年以后的修真末年时代,在这个要灵气,灵气稀薄,要灵草,灵草稀少的作死年代,她从来都不知道,自己有一天会因为别人毁了自己刚炼好的一把法器,就洗劫了人家全家……
  • 焚心劫之桃花殇

    焚心劫之桃花殇

    “禁忌之术一出,便要魂飞破散,只是我舍不得你,我怎么可能舍得你……”那抹红衣痴痴地看着桃花树下那沉睡中的女子,喃喃自语。刹那间漫天桃花,殷红似血,唯独失了那抹红衣……“放下它,谁准你来这的。这可是禁地。”青衣男子冷冷的说道,丝毫没有最初的温柔,他从女子的手中夺过画像,继而又轻轻拭擦着画像上被自己弄起的褶皱,如获珍宝。女子在看清画中之人后,眼角泛起了泪花。“师父,徒儿私闯禁地,自愿去凡尘历劫。求师父成全。”说完便毅然决然下了凡间。三魂一出,六界大乱。心魔已生,再无更改的可能,终日烈火焚心,到底是迷失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