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5100000038

第38章 李广难封有原因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王昌龄写的《出塞》,诗中的飞将就是指李广。很多人都知道,李广一生经历了大大小小70余次战争,然而这样一位驰骋沙场的人物,却终生未被封侯,而且最终落了一个自刎而死的结局。这对后人来说是一种悲剧。那么,李广的悲剧何在呢?唐朝时期,王勃曾写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这首诗中说:“嗟乎!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难道说李广真的难封吗?

历史追踪

李广公元前119年),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人,中国西汉名将。他的先祖李信是秦国名将,所以李广堪称将门之后。李广家祖传射箭的技艺,文帝十四年,匈奴大规模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参军抗击匈奴,因为他非常善于骑马射箭,杀敌时斩首和俘虏很多,便做了汉朝的侍郎。李广的堂弟李蔡,也做了汉朝的侍郎。二人都做了武骑常侍,按官职享俸禄800石。李广曾随从汉文帝出行,有过冲锋陷阵以及与猛兽格斗的事迹。司马迁称赞他说:“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向之。”匈奴人一听李广的名字,就感到害怕,以致他们称李广为“飞将军”。汉文帝也曾说:“可惜你没遇到适当的时候,假如让你生在高祖争夺天下的时代,封个万户侯难道还在话下吗?”

景帝刚即位时,李广做陇西都尉,后又调做骑郎将。吴楚七国叛乱时,李广做骁骑都尉,跟从太尉周亚夫进击吴楚军,李广夺取了敌军的军旗,立功扬名于昌城下。但因为梁王授给李广将军印,回到朝廷后,没有获得奖赏,后又调为上谷太守。

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后又被调为将军,由雁门出发攻打匈奴,结果被匈奴的兵擒获,后来李广伺机逃脱,但兵将损失惨重,最终经汉朝法官裁决,李广被降为平民。汉武帝元狩六年,李广又做了后将军,跟从大将军卫青去攻打匈奴,但因为他带领的军队没有取得战功,所以,李广也没有被封侯。在后来攻打匈奴的战争中,已经60岁的李广多次上书要求前往去攻打匈奴,最终汉武帝答应了他随卫青一起去攻打匈奴。但汉武帝却暗中告诫卫青说,李广年事已高,命运又不好,不要让他与单于对战,怕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卫青谨遵汉武帝的告诫。所以,在得知匈奴单于的具体位置之后,卫青命李广的部队合并到他人的部队中,自己亲自率领精锐部队突袭。然而李广却要求与匈奴单于正面交锋,并说出了“臣愿居前,先死单于”的豪言壮语,可是卫青并没有同意。于是李广一气之下,率领部队从东道出发,由于路途不好,加之又迷路了,李广的部队因为缺乏向导而没能在预定的时间与大军会和。后来卫青要上书汉武帝报告军事的战况,李广知道自己难辞其咎,而且又是上了年纪的人,想想自己的一生,顿觉百感交集,于是李广说:“我从年轻的时候开始,跟匈奴打了大大小小70余次仗,而今很荣幸能与大将军一起出征,有了跟单于交战的机会,然而大将军又调开部队,从东路触及行军绕远,而且又迷失道路,这难道不是天意吗?”而后拔剑自刎。李广的将士无不痛哭流涕,听说这件事的百姓也都为李广感到悲哀,为其流泪。

解读真相

然而,一生经历了大大小小70余次战争的将军李广为何最终没有封侯呢?这其实与他自身的原因是分不开的。

1.李广战功不多

李广虽然一生经历战争颇多,但据史书考证,这些战争都是小规模的战役,而且李广也并非像后人所说的那样“飞将军”,他所指挥的战争中,李广多是以失败而告终,汉武帝时期的封侯标准是斩获敌人首级上千,然而李广却从未达到这一标准。

2.李广带兵简单省事

在汉武帝将李广调到朝廷做未央宫卫尉时,还有一个与李广一起抵抗边疆匈奴的人,名字叫程不识,也被任命为长乐宫卫尉。程不识过去与李广同以太守的职衔率领军队驻守边防,到了进击匈奴的时候,李广行军没有严格的部队编制和行列阵势,到了有好水草的地方就驻扎,部队驻扎后,人人自便,不用敲击刁斗巡更的方法自卫。军中办公机构书写公文、登记册子等事很简化,然而他也让哨兵在较远的地方警界,从没有遇到过祸患。程不识严格地管理部队的行军、驻营、列阵,敲击刁斗巡查,军中办公的官整理文书一直到天亮,将士不能休息,然而也未曾遇到祸患;程不识说:“李广治军十分简单省事。但是如果敌人仓促之间来侵犯,却是无法阻挡的。可是他的战士也安逸快乐,都乐意为他效命。我治军虽然制度烦琐,但是敌人也不能侵犯我。”

程不识在汉景帝的时候因多次直言劝谏,做了太中大夫,为人正直,谨于法度。

由此可见,李广虽然多次驰骋战场,但其带兵、治军却一般。

3.李广心胸狭窄

我们常常说,成大事者一定要有宽广的胸怀,而能征善战的李广却缺少这种胸怀。

李广曾跟望云气以测凶吉的先生王朔私下交谈,李广说:“自从汉朝抗击匈奴以来,我李广没有一次不在其中,然而许多校尉以下的官员,才能赶不上中等人,可是因抗击匈奴立功而得到封侯的有几十人,而我李广不在人后,竟然没有因为积累下一点功劳而得到封邑,原因是什么呢?难道是我的相貌不应当封侯吗,还是本来命定的呢?”王朔说:“将军您自己想想,是否曾有什么遗憾的事吗?”李广回答:“我过去做陇西太守的时候,羌族人曾起兵反汉,我使他们投降,投降的有800多人,我假装同意他们投降,而在同一天把他们都杀了,到今天为止,最大的遗憾只此一件了。”王朔说:“灾祸没有比杀戮已经投降的人更大的了,这就是将军您为什么不能封侯的原因!”

综上所述,更显而易见地看出了李广难封的根本原因。

同类推荐
  • 张晨阳传奇

    张晨阳传奇

    一部被忽略的家族史,一个英雄的传奇轶事,一篇荡气回肠的民国故事,一场虐心的旷世情缘,尽在——家族秘史之张晨阳传奇。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古南京史话

    古南京史话

    作者张学义,现已70岁高龄,为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张老一生著墨,先后创办《古今中外》《民俗》等多本杂志,一直潜心研究南京历史人文。本书上至人文之初的地域沧桑,下至民国初年的世风时宜,考究了古城南京人文、文化、历史、地域等,研究了千百种古南京风俗和名胜的得名缘由,浅析了许多南京著名的风流人物和他们的故事。
  • 三国杀传奇之霸道征途

    三国杀传奇之霸道征途

    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即便是游戏中的英雄,依然是历史长河形象中的桀骜不驯,特立独行。武之巅峰吕奉先,遗计鬼才郭奉孝,宁我负人人毋负我的曹孟德,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的刘玄德······如何收服这些机心百变的豪杰?漫漫征途,霸道天成。
  • 明末那些事

    明末那些事

    公元1635年,明末崇祯八年,一个从后世而来的青年韩羽,出现在即将被张献忠攻陷的中都凤阳,悲剧的是他的兄长是负责城门事务的百总...此时袁崇焕已死,高堂之上党争不断,中华大地灾祸连绵,冦军趁势愈演愈烈,内患未绝,外有后金虎视眈眈,陷入重重危机的韩羽,又该如何在这夹缝求生,纵意朝堂,侍君而立,最终实现宏图霸业。
  • 重生之回唐寻美

    重生之回唐寻美

    一个高中生,梦游死了,遇见玉皇大帝,并解决其困难,后来与其成了兄弟玉皇大帝把他送到了美女如云的唐朝,他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会怎么样展开新的生活?最不幸的是他还成了安禄山,他能够改变他最终的命运么?
热门推荐
  • 古今异闻录

    古今异闻录

    这是一个穿梭在古代、今朝、异都的传说!故事起源于一群去墓穴探查的考古人员,此后里面两人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回到千年修仙的世界,一个来到异世异能的国度,一个前来未知时代的守护,长达千年的恩怨情仇,为爱?为恨?为正?为国?当所有主角交织在一起时,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千古遗迹、美丽少女、神秘身份、远古部落、现代科技……(不一样的写法,暂主写现代异能。)
  • 武道峰巅

    武道峰巅

    武凝九界:力、血、骨、髓、气、元、真、神、虚。道聚九天:后、先、灵、丹、涅、磐、鸿、界、道。凝九界,聚九天,踏临武道峰巅……
  • 北京楚林禅师语录

    北京楚林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记梦录

    记梦录

    每个人都会做梦~总有那么几幕那么真实~那么令人恐惧~自从记事~我的梦变了味道~分不清现实~梦里的血影造成了所谓的双面性格......
  • 恋鸣曲:协奏曲

    恋鸣曲:协奏曲

    《恋鸣曲》续曲,阴晴月缺才是最美,世上没有百分百的完美,总会给我们留下一丝遗憾去后悔。是的主曲的故事已经完结,新的乐章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响起。岁月终将老去,我们还来不及去缅怀过去,命运的指南针像偏移轨道一般,不受控制。曾经的人儿,现在又在何方?新来的面孔,续写着属于他们的未来。
  • 七界成神

    七界成神

    身怀家传《八荒破天决》不仅融合武修、炼丹、煅器、凝阵为一体的无上功法,竟然还能够吸收其他功法!是本来拥有的能力,还是从未开发过的新功能?无意中闯进另一个七域世界又将面临什么挑战?身处以武为尊的异界,身怀神功,体兼异能,七个神域犹如另外七个空间,其中蕴含着什么秘密,而他的到来会引起怎样的风暴?!
  • 殇之道

    殇之道

    远古大神盘古陨落前,开辟天地,留下中州一脉,由其胞弟鸿钧传道,胞妹看守盘古之心,以待有缘人,重归......
  • 校园时代的青春记忆

    校园时代的青春记忆

    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每个人的成长中,青春是永恒的记忆。校园时代又是青春记忆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让人重温校园时代的青涩和青春记忆的美好年华。小说《校园时代的青春记忆》讲述一个富二代、一个官二代、一个星二代的在校高中生和一个颜值高又是学霸的校花沈佳佳之间的青春校园故事,回味校园时代的美好青春记忆。
  • 嗜汝芳华似雪川

    嗜汝芳华似雪川

    初次见时,彼此不知,仅一次的擦肩而过,他的心却为她所掳,此刻他开始相信,书里所说的一见钟情。
  • 太上玄一真人说劝诫法_轮妙经

    太上玄一真人说劝诫法_轮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