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纺织工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增加就业、繁荣市场、平衡国际收支等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十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更是经受了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考验,整个行业保持稳步、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固定资产投资快速扩张,主要产品产能及产量、出口创汇大幅度增长,机械设备技术水平有很大提高,产业结构有所改善,环境治理取得一定成效。但与此同时,中国纺织工业结构性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企业总体技术装备水平相对落后,产品创新能力薄弱、附加价值低,生态环保建设落后。“十一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都有很大的变化,国内市场需求的增长将成为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原动力,资源环境对纺织工业发展的约束将进一步加大,世界纺织品贸易竞争日益激烈,后配额时代,贸易摩擦增多,非关税壁垒加大。为了应对国内外经营环境的变化,建议国家采取措施加快推进纺织工业结构调整,鼓励纺织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棉花市场化和化纤原料协调发展,提高主要资源的保证程度,加强行业自律,鼓励纺织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分散经营风险。
一、“十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取得的成就
纺织工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增加就业、繁荣市场、平衡国际收支等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在规模、技术、质量、档次上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十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更是经受了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考验,整个行业保持稳步、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1.固定资产投资快速扩张,产能、产量大幅度增长
“十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经历了一个稳步上升—快速扩张—理性回归—再次扩张的变化过程。经过20世纪90年代国家的宏观调控,我国纺织工业低水平快速扩张的趋势得到了有效扼制,新世纪之初,纺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稳步上升。但出于对取消配额后国际纺织品市场的良好预期,2003年国内纺织产业投资快速扩张,固定资产投资905.79亿元,同比增长幅度为67%。2004年,由于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能源紧张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力进一步凸现,纺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回落性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179.16亿元,同比增长30.18%,相比于2003年快速增长呈现出理性回归。2005年,在国内外市场需求拉动下,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共计投资1597亿元,同比增长35.5%,投资增速再次回升。新开工项目增多,发展势头较猛。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呈现过快增长的势头。“十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固定资产平均余额变化。
固定资产投资一部分表现为技术改造的资金投入,另一部分直接形成纺织工业中新的生产能力。“十五”期间,在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的同时,我国纺织工业主要产品产能迅速扩张,大类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纺织生产大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已超过世界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1/3.我国主要纺织产品产量,纱、布、服装、化纤都名列前茅。以化纤工业为例,2001~2004年,我国化纤工业产能以近25%的年均速度高速增长,2005年还有约500万吨的新增能力上马,聚酯产能已占世界的40%。2001~2004年,我国纺织行业大类产品产量的增速均保持在15%以上,2005年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我国主要纺织品,特别是服装类产品产量大幅度下降。
2.出口创汇保持持续增长趋势
“十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出口规模一直保持快速增长。2001年我国纺织工业出口额为533亿美元,比上年仅增长2%;2002年则迅速增长为618亿美元,同比增长16%;2003年增速更猛,2004年、2005年也保持高达21%的增速。2005年我国纺织工业出口额比2000年(该年我国纺织工业出口额为521亿美元)翻了一番多。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占全球比重已超过1/4.
虽然我国纺织工业出口总额在全国出口总额中的比重逐步下降,但其贸易顺差自1997年以来逐年递增,1999~2004年期间始终超过全国顺差额。2001年纺织工业贸易顺差是全国贸易顺差的1.76倍,2004年纺织品服装进出口贸易顺差达806亿美元,是全国商品贸易顺差的2.52倍。“十五”期间,纺织工业作为我国出口创汇最大的支柱产业的地位未变,纺织品净创汇仍高居全国各行业榜首。
3.机械设备技术水平有很大提高
“十五”期间,我国纺织机械设备技术水平有很大提高。目前我国已能批量生产较高水平的机电一体化纺机产品,初步形成自主创新的开发能力。化纤机械设备自主开发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涤纶POY、FDY高速纺织生产线已达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国际水平。棉纺业设备中,20世纪90年代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比重已经从2000年的30%上升到2004年的50%,并且已有代表当前国际棉纺织工业最高水平的紧密纺技术投产。棉纺精梳联成套设备达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国际水平,已形成300套/年生产能力,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中档实用型无梭织机的机电一体化水平有所提高,国产中高档无梭织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0%左右。非织造布领域的纺粘法、水刺法、熔喷法、浆粕气流成网等新工艺和新设备均已达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国际水平。纺机重点企业的机床数控化率已达到8%~10%。
纺织工业信息化逐步推广,促进了企业的升级改造。“十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信息化技术在纺织CAD、CAM及专项管理的开发、应用方面成效显著。纺织CAD(包括机械、提花纹织、印花图案、服装、电子测配色等)已经广泛应用于纺织生产、设计、产品开发等各个环节。在纺织机械制造领域已有CIMS示范企业,同时正在推动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的应用。
纺织工业机械设备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我国纺织工业提升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4.产业结构有所改善
纺织工业的结构调整正在取得成效。为了提高中国纺织品的竞争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不曾间断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20世纪90年代的压锭淘汰了一批落后生产设备,促使一大批国有企业退出。“十五”期间,整个行业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引进外国资本和品牌等,使中国的纺织业具备了更强的竞争力。现在我国纺织工业已形成了从原料纤维到最终三大类成品制造,棉、毛、麻、丝、化纤、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及纺机等行业,以及教育、科研、设计等完整的纺织产业体系和上下游紧密衔接的产业链,凭借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丰富的纤维资源和不断提高的加工水平,为全球采购商提供从纺织原料到服装的一系列质优价廉的产品,具有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其中,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化纤、丝绸、服装等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或中国传统的优势领域。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产业结构趋向升级。家纺和产业纺织品在整个纺织工业中的比重有不同程度提高。产业用纺织品总产量从1988年的53万吨发展到2003年的261.79万吨,增长了3.94倍。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的比重从20年前的20%上升到2003年46%,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4年7月25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纺织工业投资由审批制转向核准制。政府审批控制的淡出,使一批大型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填补了市场产销缺口的空隙,提高了我国纺织工业的竞争力。
“十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产业集群也获得了较大发展。在我国纺织业发达省,如浙江、江苏、广东,逐步形成了市场导向的产业集群现象。这些拥有结构特色和发展活力的市、镇产业集群有明显的内部和外部的规模经济效益,相当一批企业从彼此竞争关系转变为上下游配套的伙伴关系,形成了市场细分、优势互补的新格局。
5.环境治理取得一定成效
“十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在治理环境污染上取得了较好成绩。根据初步估计,由于企业重视和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近十年来行业每万元产值耗能约下降10%,纺织印染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3%,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20%左右,较之20世纪90年代大大提高了行业达标排放、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的整体水平。印染企业开始采用低浴比染色、无水染色、转移印花、数码印花、涂料印花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和工艺。印染行业每百米印染布耗水量由4.5吨降至3.6吨左右。
一些行业排头兵企业选择并具体实施ISO14000认证和产品环境标志,也有不少服装企业积极申请并通过目前国际流行的OEKO-TEX STANDARD 100认证,约有数百家我国纺织服装企业获得此项生态纺织品证书,取得“环保生态标签”这张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2005年1月1日,开始实施《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首次将有关纺织品安全性的生态环保要求纳入国家强制性标准,打破了纺织服装行业多年来质量标准一直停留在外观和一般物理指标方面的现状。
二、我国纺织工业存在的问题
1.研发资金投入明显不足,企业总体技术装备水平相对落后
我国政府对纺织工业的科技投入不足,有限资金分散使用,科研体制存在一定弊端,行业重大共性技术和关键设备长期得不到解决。与此同时,企业也存在重扩规模、增产能,轻企业管理和产品质量,重引进技术与装备,轻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开发的倾向。纺织行业新产品产值比重为5%,研发费用占销售额比重一般为1%左右。
我国棉纺织设备、化纤设备技术水平这几年进步较大,但与国际先进纺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总体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工艺性能较差,产品软件开发能力弱,机器精度和稳定性较低。发达国家棉纺织行业采用新工艺,过程连续化,制造业已基本实现“无梭织造化”,自动络筒机占有率达90%~100%,无梭织机达80%~90%,我国仅占25%和21%。我国棉纺纱锭甚至还有50%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设备。而且即使企业花费巨资引进欧美国家的先进设备,也常常因为缺乏足够的工程师,无法让其发挥功效,再加上不能妥善维修保养设备,好设备生产次产品的现象时有出现。
在科技和资本投入要求更高的新型纤维和面料、纺织机械、染整、工业用纺织品等领域,我国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更大。国外印花机的对花精度达到±0.05毫米,色差3~4级以上。我国一般印染企业合格率在50%左右,好的企业可达80%,而国外先进水平则是90%。
2.贸易及产业政策缺乏前瞻性和引导性
为了促进纺织工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我国政府在过去几年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纺织产业的政策,主要包括贸易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组织及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等,目的为抑制出口过快增长,确保纺织品一体化平稳过渡;加快高新技术开发,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品档次,增加产品附加价值;合理引导及控制纺织工业投资规模,避免部分行业出现恶性竞争的局面。但由于缺少前瞻性,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以财税政策为例,为了增强纺织品和服装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十五”期间我国纺织品出口退税率曾多次调整。2001年7月1日起纱、布的出口退税率提高为17%,2004年1月1日起对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退税率下调至13%。2005年1月1日起,对七大类出口纺织品148个服装税号从量计征出口关税。此后于2005年5月20日普遍调升纺织品出口关税,2005年6月1日取消81项纺织品出口关税。2005年8月1日起对部分纺织品停止征收出口关税。这一系列反复不定的调整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反倒使企业无所适从,导致运营成本增加。
自2005年3月1日起实施的《纺织品出口自动许可暂行办法》(商务部令2005年第3号)控制纺织品出口效果也不明显。2005年7月20日起开始实施的《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暂行)》更是对我国纺织品出口频频遭遇国际贸易摩擦以及中欧签署纺织品贸易新协议后的形势的临时应对措施。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形势,“十五”期间,我国政府出台的相关纺织政策显然缺少必需的前瞻性和引导性。
3.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创新能力薄弱、附加价值低
我国纺织工业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结构调整,初步扼制了初加工领域中总量过剩、重复建设的不良势头,但产品结构不合理、企业生产规模小和生产集中度低、区域性互补结构尚未形成等结构性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我国纺织工业主要是依靠劳动力、资金、土地、资源等要素粗放式投入实现产值的增长。虽然加工能力居世界首位,目前产量占世界28%,但利润平均水平却只有1.7%。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状况不佳。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不同步,仅仅是数量的扩张而没有真正达到质的飞跃,增长的质量不高,增长的基础脆弱。
我国纺织工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技术。技术上基本以追踪、模仿为主。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有的企业甚至没有产品开发队伍和技术创新机制。产品科技含量少,创新能力弱,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小,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
设计研发能力弱,纺织品面料缺少新品种,花色风格变化少,没有领导时尚和潮流的能力,中高档产品少而“大路货”多,国内高端市场大多被国外品牌占领。
生产企业的信息化、零售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以及产品品牌的推广与运作也是我国纺织工业的软肋所在。虽然我国出口的最终产品已经占到2/3,中间产品、初级产品降到30%,但目前在国际上中国服装产品有85%左右是贴牌产品,自有品牌不到10%,而且多数销往发展中国家。
由于缺少品牌和国际营销渠道,目前,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处在国际分工和价值链的低端。纺织出口企业利润集中在中间制造环节,而中间制造环节利润仅为整个产业供应链利润的10%。我国纺织品出口增长主要以“跑量”为主,过多依靠价格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依靠价格竞争不可避免地引发贸易摩擦和贸易纠纷增多的困境,欧美对我国纺织品设限种类就主要集中在中低档产品。纺织品出口第一大省的浙江,已成为遭受国际纺织品反倾销立案调查最多的省份。
4.生态环保建设落后
我国纺织工业投入环境保护的资金严重不足。纺织助剂品种少、档次低,环保型技术和工艺开发及应用的水平落后,尚难以替代传统生产技术和工艺,推行清洁生产的难度很大,尤其中小企业很难做到生产全过程无污染。尽管纺织废水排放达标率提高,但由于生产能力和产量快速增长,废水排放总量仍在不断扩大。废水回用的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回用率仅在7%左右。
对纺织品的污染识别、有害物质监测和环境标志认证都比较落后,获得环境和生态证书的企业在企业总数中比例很低,且大部分由于国外经销商要求而并非政府硬性规定所为,企业自觉意识明显不足。企业往往看重的是色彩以及产品功能的开发,却忽略了印染对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大部分企业还没有真正树立“绿色印染”的观念。产品绿色化比率和水平也偏低。
我国纺织工业区域布局不利于经济、生态、社会三者协调发展。我国纺织工业的生产和出口3/4集中在东部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造成企业之间争原料、争能源、争市场、争人才现象严重,对水资源的污染也较严重,具有天然纤维资源优势和劳动力资源优势的西部省区纺织生产力发展不足,不仅没有使其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而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总体上也造成纺织工业区域布局失衡并有雷同化特征。
我国纺织工业纤维资源消耗强度过高。联合国有关报告提供的资料显示:我国合成纤维、棉花等纺织原料的消耗强度分别为发达国家的10~20倍和40~80倍,分别为印度的4.4倍和2.2倍,使得我国纤维资源经常性存在相对短缺,也反映了我国纺织业存在着明显的粗放型特征。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资源利用方面也同样存在差距。我国印染生产万米布耗煤3吨、耗电450千瓦时,用水300~400吨,能耗指标是国外先进水平的3~5倍,用水量是2~3倍。
对新建项目的环境评价工作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和规范。
三、“十一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1.国内市场需求的增长将成为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原动力
虽然我国纺织工业出口导向性明显,但事实上,我国纺织品服装70%在国内市场销售,国内市场需求是我国纺织工业发展最重要的牵引力。随着“十一五”期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城镇地区尤其是大中型城市和发达地区城市的消费会向更高层次发展,农村纺织品市场的潜力也会进一步释放出来,国内市场对纺织品的需求将不断增长。
纺织工业的主要三大类产品中,服装服饰、家用纺织品两类用于日常消费,与广大群众生活联系密切。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发展时期是各国纺织纤维消费快速增长的阶段。目前我国正处于这一时期,纺织品消费处于明显的上升期。2000年以来,我国国内纤维消费保持7%的增长速度,预计“十一五”期间,也可能保持5%~7%的快速增长。2003年我国人均纤维消费量达到11公斤,2010年国内纤维加工总量有望超过3000万吨,人均纤维消费量可能达到15~16公斤。与此同时,国家为了扩大内需,也在不断采取措施调整投资与消费的比例,衣着消费占全部最终消费的比重有望超过6%,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市场。
“十一五”期间,国内市场需求不仅会有量的持续增长,也会带来纺织品服装消费结构的升级。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发展、科学进步,纺织服装产品从遮体御寒的基本功能进一步延伸到美观、时尚、舒适、保护等功能。对服装的选择会越来越注重新颖性、舒适性,服装的质量、环保、健康和安全等将成为服装消费选择的重要依据。
“十五”期间,纺织工业第三大类产品产业用纺织品已经成为我国纺织工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土木工程、建筑、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农业渔业、航天航空及轻工等产业部门对产业用纺织品的需求会有大幅度的提高,产业用纺织品发展空间广大,将进一步有力拉动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
2.资源环境对纺织工业发展的约束将进一步加大
纺织工业是一个资源依赖型产业,随着我国纺织工业生产能力和产量的快速增长,自然资源、能源供应、生态环境对纺织工业发展的约束将越来越大。
纺织工业的原料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天然纤维包括棉、毛、麻、丝等,化学纤维也源于石油等原料。近年来,国内纤维原料产量增长较快,其中化学纤维已经替代天然纤维成为主要纤维原料,其中主要是合成纤维。虽然从绝对数量上看,我国棉花、化纤等资源还是相对富足的,但市场机制的不完善限制了有效的商品流通,直接影响到纺织原料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配置成本,导致国内棉花价格长期高于国际棉价、化纤长期实行垄断协议价格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我国自然资源优势。纤维资源消耗强度过高,也使得我国纤维资源经常性存在相对短缺。
“十五”期间,棉花供应一直困扰着纺织工业,尤其是2004年,国内棉花市场大起大落,给棉纺企业造成极大影响。化纤行业对原油价格反应非常敏感。原油供应状况和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化纤行业的运行。2004年下半年至2005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上扬,直接导致我国化纤行业经济效益等指标大幅度下降。
天然纤维是可再生资源,但受到种植、养殖条件的约束,供给量的增长有局限,存在不稳定性。而石油、天然气等化纤原料为不可再生资源,从长远看,必将面临短缺和枯竭。“十一五”期间,保证原材料供应是我国纺织工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改革现行的原材料供给体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降低原材料消耗,开发高附加值、高档产品,开发新型纤维的替代产品,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努力达到资源的供需平衡将是我国纺织工业的不二选择。
除此之外,“十一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还可能要面临基础性能源如煤、电短缺的考验。纺织工业能源消耗较大,年总能耗为5282万吨标准煤,占全国总能耗的5.2%,低于化工、钢铁、建材、有色等行业,高于其他行业。
电力供需矛盾在我国发达地区普遍存在。贯穿了2004年全年并一直波及到2005年的大范围电荒直接影响了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尤其在沿海纺织工业发达地区,拉闸限电更是给企业造成困难。一些有条件的企业,为缓解企业用电缺口,自己投资上发电厂,加大了企业的成本和负担。
目前,我国纺织工业存在着明显的粗放型特征。印染企业和化纤企业相对集中的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地区,环境负荷已经不胜其重,难以承担更多的环境污染。自然资源大量消耗带来的生态问题也开始显现。“十一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发展将受到前所未有的生态环境制约。
此外,人力资源成本的提高也是必须直面的问题。
3.世界纺织品贸易竞争日益激烈
虽然近年来世界纤维消费总量平稳增长,纺织品贸易持续增长,但全球纺织品生产能力过剩问题并没有因此得到缓解,并有扩大之势,而纺织品消费新的快速增长点还没有实质性形成,供过于求的现实决定了我国“十一五”期间世界纺织服装贸易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世界纺织工业技术进步加快,高技术和信息化对世界纺织生产与流通过程影响越来越大。纺织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如高科技纤维、特种化纤将成为重要的工程材料。先进的加工工艺技术及设备、高速、高效、优质、节能、环保技术、智能纺织品、功能性纺织品、绿色环保纺织品、机电一体化纺织机械以及信息化技术大幅提高等,将进一步提高生产和流通效率,产品也更加丰富多彩。消费更趋成熟,流行周期越来越短,个性化、小批量、短周期、快交货、零库存已经成为趋势,世界成衣订单交货期已缩短到60天之内。
发达国家依靠高附加值产品占领纺织品服装高端市场,享受超额垄断利润,我国纺织服装产品一时难以与之抗衡;而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墨西哥、土耳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则利用各自优势,力图以价廉物美的纺织服装产品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大份额。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出口许可、出口退税率调低、关税调增、贸易摩擦等种种压力的我国纺织工业,其既往几乎所向披靡的成本优势已不复存在。未来几年,我国纺织工业既要应对欧美的设限围堵,又要应对东南亚以及中南美洲国家纺织产品的追击,国际竞争力面临极大考验。
4.后配额时代,贸易摩擦增多,非关税壁垒加大
2005年1月1日,国际纺织品配额取消标志着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一体化迈开了实质性的步伐,但我国纺织品出口恰恰在贸易自由化时代受到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种种限制。2005年,欧美依据《中国加入WTO工作组报告书》第242条款对我国发起纺织品特保限制;印度、土耳其、秘鲁等对中国纺织品发起特殊保障措施调查,并采取进口限制措施;南非、厄瓜多尔等国纺织业界也向政府施压,要求对我国纺织品采取限制措施,企图遏制中国纺织品的“过快增长”。我国与美国、欧盟纺织品贸易摩擦更多由于政治原因,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争端主要起源于对原有利益格局的打破和再分配。
“十一五”期间,尽管配额体制已经退出国际纺织品贸易的历史舞台,但出口配额只是2000多种非关税壁垒中的一种,配额取消后,还有许多符合WTO规定的非关税壁垒的存在。在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千方百计设置障碍进行限制的大背景下,我国纺织品出口除了遭遇反倾销调查、反补贴和特保调查等传统的贸易壁垒之外,将更多地遭遇来自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社会责任”要求、原产地规则等新型贸易壁垒(见专栏16—1),我国纺织品出口并不会一帆风顺。
四、“十一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快推进纺织工业结构调整
在全球纺织服装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靠低价优势扩大出口规模、以量取胜的增长方式在新的世界贸易环境下已经难以为继。无论从满足国际需求还是从满足国内需求哪个层面来说,中国纺织业最终也要走资本、技术密集型道路,要走品牌化经营的道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已经成为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政府应加大政策引导力度,通过财政、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引导,通过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市场准入,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源头上进行有效控制。对有助于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项目加以鼓励和支持,对落后设备的生产、使用以及属于粗放式增长、增量效益差的项目要按照产业政策的要求,加以严格限制,务必加快淘汰,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对新增棉纺生产能力,要加强资源、市场、资金、产品、效益等方面的可行性评估,并严格按照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规定执行。
2004年全国纺织行业科学技术大会召开,提出以市场为导向,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信息化带动,到2010年全行业生产总量中在产品质量、创新水平、快速反应能力及劳动生产率方面达到世界同期较先进水平的比重达1/4,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比2004年提高1倍的目标。同时规划了2010年之前要集中力量攻关的28项关键技术和10项新型成套关键设备。政府应尽快出台具体政策、措施,加大对纺织服装工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实行重点突破,加强新科技的推广应用,加强信息化建设。
企业更应自觉打造“产品质量、创新能力、快速应变”等综合能力,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其中创新是重中之重。首先要加强原创技术的创新,包括从纤维材料、加工技术到产品全面创新。以产品为载体,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培育自主品牌。同时也要加强营销管理的创新,努力转换企业的人才结构,着力投资与大量培育产品开发与国际市场的销售服务人才。要加强对消费者需求的研究以及对国际市场需求结构和地域差异的了解,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反馈速度,为国内外市场提供高性能、高功能、高文化品位、高知名度、高附加值的产品。
在推进产品结构调整的同时,也要积极推进产业组织结构调整,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各种方式的兼并重组,提高市场集中度;要促进产业链形成良性互动,实现产学研的整合,通过提高产品的开发、设计和创新能力,来带动上下游产品档次的提高;要贯彻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战略方针,调整我国纺织工业区域布局结构,形成以纺织深加工、精加工生产为主的东部沿海纺织工业区以及以资源为导向的中西部纺织工业区,形成两大纺织产业区域协作分工、优势互补的区域结构,构筑纺织工业与东部和中西部经济、环境、资源、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局面。
2.鼓励纺织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十一五”期间,我国资源约束矛盾将更加突出,生态环境总体形势将更加严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兴工业化道路,实施循环经济势在必行。以科技为支撑,把高消耗、低效率、高污染的粗放型传统纺织工业生产体系转变为低消耗、高效率、低污染的集约型现代纺织工业生产体系,鼓励纺织企业开展企业内部循环经济,组织厂内各工艺之间物料循环,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行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主动应对全球化市场竞争的迫切要求,也是调整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要提高我国纺织品的绿色化水平。突破一批新型纺织材料、生态纺织品研制、环保节能加工等关键技术,开发出一系列新型绿色化学纤维和面料产品,如Lyocell、PLA纤维、天然彩色棉。纺织加工过程中尽量采用无污染、少污染材料,如变性淀粉浆料、生物酶。印染整理尽量采取无水或少水加工工艺,如超临界CO2染色、数码印花等。完善环境与生态标志认证制度,逐步扩大企业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环境保护、生态纺织品和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证范围和达标比率。
在区域层面,合理利用工业生态系统内纺织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发挥产业集群和工业生态效应,形成以纺织产业为核心的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建立纺织生态工业园。2005年,纺织工业协会在广东佛山西樵指导建设纺织产业升级示范区,计划形成集棉纺、染整、床上用品和服装于一体的产业链,并包括供水、供汽、变电站和污水处理厂,实现统一供水、统一供汽和统一治污的“三统一”模式,合理高效地利用资源,对废弃物进行综合治理。“十一五”期间应加强纺织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试点的力度,争取在现有的纺织工业产业集群地区形成若干成熟有效的行业样本模式,实现区域层次的循环经济。
3.推动棉花市场化和化纤原料协调发展,提高主要资源的保证程度
纺织工业是资源依赖型产业,改革国内棉花流通体制,开放化纤原料投资领域,提高主要资源的保证程度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国内棉花流通市场的改革和治理力度,完善棉花收购、加工、销售管理体系,加强质量监督;放开国内棉花经营,防止囤积投机垄断棉价,扰乱市场;取消进口棉花配额分配制,积极推进国内外棉花市场接轨;加强对棉农种植的市场引导和销售服务,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和保障我国从植棉到棉织品产业链的整体国际竞争力;加快规范化的棉花现货和期货市场建设,合理规避棉花市场风险,防止棉花价格大起大落。
除了通过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等手段提高对天然原料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外,还需要开发新型纤维替代天然纤维。如新型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和再生蛋白质纤维等。后者又分为牛奶纤维、酪素纤维等动物蛋白质纤维和大豆、玉米、花生等植物蛋白质纤维。
市场竞争不充分是化纤原料供应紧张以及由此引发的化纤原料价格不断上扬的根本原因。国家应开放化纤原料投资领域,支持各类资本采用新增、重组或技术投入的方式全面推进化纤原料建设;解决化纤原料和产品进口关税倒挂问题,稳定国内市场化纤原料价格;逐步建立对石油和其他化纤原料市场的分析和预警,在维护石油安全的前提下推进与化纤工业相关的化纤原料工业的协调有序发展。
4.加强行业自律
我国纺织工业竞争度、开放度较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展行业自律也应充分考虑市场的作用。单靠政府推动、行业协会呼吁很难形成有效的行业自律体系,需要从制定标准、规范入手,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构建纺织行业自律体系。
“十一五”期间,纺织行业自律领域应集中在工业技术创新、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产业结构升级、保护知识产权、鼓励企业创品牌、推进产业升级改造等方面。
应逐步建立并强化行业协会在制定标准以及商业标准检测方面的权威性,积极支持建立纺织行业有权威性的认证机构和咨询服务机构,包括纺织品质量检测、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生态纺织品、企业社会责任等咨询服务机构,建立发展全国性的网络。
配合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建立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摩擦预警机制。通过对重点、敏感产品的出口数量、价格及同类产品生产经营情况等重要数据的监测,适时发布预警信息和风险提示,以便让数量庞大的纺织品出口企业提前应对。引导企业有序出口,克服个体出口的短视性与盲目性。
积极倡导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推广企业社会责任认证,自觉遵守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缩小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5.鼓励纺织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分散经营风险
近年来,我国开始成为全球贸易争端的最大受害国。据世贸组织统计,自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以来,成员方反倾销立案中涉及我国产品的调查占总数的1/7左右。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如果不经过谈判,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要到15年之后才取消,242条款的有效期到2008年,除此之外,还有上文提到的各种非关税壁垒以及汇率风险。
为了冲破欧美设限及新配额体制的束缚,国家应积极鼓励企业利用原产地原则,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境外投资的方式,到中南美洲、中东、东欧及俄罗斯、非洲、南亚建立纺织品生产加工基地,实现原产地的“非中国”,以化解矛盾、规避风险。2004年4月16日、2004年5月19日,商务部先后颁布了《在拉美地区开展纺织服装加工贸易类投资国别指导目录》、《在亚洲地区开展纺织服装加工贸易类投资国别指导目录》。规定凡符合导向目录,并经核准持有对外投资批准证书的企业,优先享受国家在资金、外汇、税收、海关、出入境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走出去”战略应同产业升级和实施品牌战略相结合。若仅仅换个地方继续低水平重复建设,最后很可能是在不同的地点遭到同样的封杀,并导致东道国种种歧视性干扰政策的排斥。
专栏16—1
国际贸易中的主要非关税壁垒
一、反倾销措施
反倾销措施是指被调查产品的进口方政府经反倾销调查后,初步认定存在倾销并且认定倾销给其国内行业造成了损害,而对外国进口产品采取的临时限制进口的措施。这一措施的主要形式有:反倾销税、现金保证金、保函或其他形式的担保、预扣反倾销税等形式。
二、技术贸易壁垒
技术贸易壁垒是指那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确定商品某些特征的技术法规或标准,以及检验商品是否符合这些技术法规或标准的认证、审批和实验程序所形成的不合理的贸易障碍。如2005年欧盟公布的《关于化学品的注册、评估、许可办法(REACH法规)》。
三、绿色贸易壁垒
包括产品标准和技术法规;符合标准及技术法规的评定程序;生产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实验室认可;认证机构的认可,如欧盟的《欧盟生态纺织品标准》等。对产品的环保要求从产品本身转向产品设计到生产的全过程。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纺织品不符合“绿色”要求的覆盖面大约在15%左右。
四、“社会责任”要求
SA8000国际标准(社会责任体系认证)也给我国纺织业提出了新的挑战。该标准的实施将进一步增加我国产品成本,在市场价值没有得到提高的情况下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上扬,丧失价格竞争优势。
五、原产地规则
原产地规则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确定货物原产地而实施的普遍适用的法律、法规及行政决定。原产地是指作为商品而加入国际贸易流通的货物的来源地,即货物的产生地、生产地、制造或进行了最后实质性加工的加工地。由于各国在关税及其他贸易措施方面仍存在着差别待遇,货物原产地是决定是否享受一定关税待遇的重要依据。美国、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以及韩国等设置的原产地规则对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出口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现行产业政策分析与建议》(纺织行业)及网上相关资料整理。
专栏16—2
CSC9000T启动意义深远
2005年5月31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社会责任建设推广委员会成立,标志着酝酿了10个月的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正式启动。
CSC9000T和国外社会责任标准相比,它更符合中国国情,让中国纺织企业能够参照执行;同时它又有借鉴国际惯例,吸收国际经验,适应国际竞争的特点。目前,国外各种社会责任标准和认证机构令很多企业无所适从。CSC9000T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便利,也为企业节约了认证开支,保守了商业秘密。当然这些利益只是表面的,更深层次的是使企业提高了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21世纪最宝贵的是人才”,人力资源是考核企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而CSC9000T的核心正是以人为本。它要求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利益,激励员工主人翁精神,使工作不仅仅是一种生存手段,而且是生活价值、人生价值的体现。通过在骨干企业中的执行,来带动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
CSC9000T是中国第一个行业自律性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建立符合中国法律法规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将国际惯例本土化,并在纺织服装企业中率先推行,将为众多制造业确立样板,其意义深远。
资料来源:根据2006年1月27日《中国纺织报》记者陈洪澜同名文章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