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路线,纠正了前20年,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左”的错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0年来,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按可比价格计算,200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1978年的14.93倍,年均增长9.77%,2007年的工业增加值比1978年增长23.6倍,年均增长11.5%。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多位居世界前列。2007年与1978年比较,原煤产量增长2.84倍,原油增长77.6%,发电量增长10.16倍,钢材增长21.64倍,水泥增长20.23倍,汽车产量增长52.6倍,乙烯增长23.7倍,化学纤维增长72倍,集成电路增长1103倍,彩色电视机、家用电冰箱和洗衣机分别增长22039倍、1260倍和89000倍。从生产资料到生活消费品,告别了严重短缺,基本保证了国内生产、建设和13亿人口的消费需求。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的出口额由1978年的约50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11500亿美元,增长了229倍,年均增长20.6%。中国已成为工业生产大国,并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工业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在工业增加值的构成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重工业的比重由1978年的57%上升到2007年的70%,其中以电子通信设备制造、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传统产业的增长速度,高附加值制造业的比重显著提高。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由1978年的20年以上缩小到目前的10年左右。石油开采、钢铁和有色金属、航天、发电设备等重型机械制造、电子通信设备制造、数控机床等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正在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在企业组织结构方面,资源、资本密集型行业呈现生产集中化的趋势。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工业企业的数量逐步增加,竞争力不断增强。我国工业正在由工业生产大国向工业生产强国迈进。
30年来,我国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是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方针。这条道路既汲取了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也借鉴了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实现工业现代化的成功做法。这条道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改革不适应经济基础要求的上层建筑,调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第一,推进所有制改革。在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和国有经济主导地位的同时,鼓励各种类型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把所有经济主体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调动起来。1978年,我国国有和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数量占100%。2007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8.27%。国有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77.63%下降到2007年的31%。1978年国有和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约5300万人,从事个体工业生产的人员只有3万人。2007年在规模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就业的职工973万人,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13.2%。如果包括大量规模以下的小企业,90%以上的工业从业人员在非公有工业企业就业。目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要集中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资本密集型大企业和国防科技工业。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就业和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
第二,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就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从1979年春天开始,进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主导的国有工业企业改革试验。1982年明确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1984年提出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是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987年提出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改革思路。1992年以后,在邓小平南方谈话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经过30年的改革,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基本建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作用。我国企业已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价格杠杆调节市场供求关系,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市场规则,纠正市场失灵,进行宏观调控,不再参与企业的微观生产经营活动。虽然说市场经济新体制还不够完善,但中国已成为市场经济国家是毋庸置疑的。
第三,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为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体制改革是从农村改革开始的。人民公社体制的终结,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对农村劳动力的束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权利。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为乡镇工业和城市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产业大军,促进了我国工业化进程。农村人口的比重1978年为82.08%,2007年下降到55.06%。在人口总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农村人口比重的下降表明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以及非农业部门,其中在工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有8000万人左右。农村劳动力进入工业部门,大大增加了工业劳动力的供给,是我国制造业长期保持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的根本原因。
第四,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地参与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1979年7月全国人大批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允许外国及境外资本与中国企业合资经营。1980年底我国累计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项目为20项,投资总额只有2.1亿美元。到2007年外商直接投资项目累计已达632298个,投资金额累计为14858.7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2007年为12549.27亿美元,占当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的57.7%。
1978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国有外贸企业一律与政府主管部门脱钩,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具备进出口资质的企业享有自营进出口权;关税税率逐年下调,平均税率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50%以上降到目前的10%左右。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不断促进开放贸易体制的形成和完善,扩大了国际资本、商品和服务进入中国市场的范围,修改或取消了一系列不符合市场开放原则的法规和政策。中国经济已经全面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第五,积极推进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1979年进行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开始,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就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其结果:一是推进了所有制结构的战略性改组,大量中小国有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通过承包、租赁、股权有偿转让、整体拍卖等方式,已改制为民营企业;二是推进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主体,政府不再干预企业微观的生产经营活动;三是对国有大企业在坚持国有控股的前提下实行股份制改造,并按照产权明晰、政企分开、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四是理顺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委员会,代表国家行使出资人的职能;五是改革企业劳动用工制度,在破除“铁饭碗”的同时,逐步建立起失业、养老和医疗的社会保障体系。经过30年的改革,企业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
第六,依靠技术进步,推进产业升级。改革开放不仅使我国工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产量持续增长,而且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也显著提高。通过引进技术和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在制造业领域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并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例如,三峡电站大型发电机组、现代化大型钢铁企业成套装备、大型船用曲轴、高性能数控机床、电子程控交换机、大型计算机、载人航天器、绕月工程、歼10飞机等高新技术产品和工程的突破,标志着我国工业研发和生产技术水平登上了一个新台阶。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我国出口产品结构逐步升级。在出口商品总量增长125倍的情况下,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由1978年的30%上升到2007年的95%。由于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我国单位工业产出消耗的能源大幅度下降。按可比价格计算,每亿元工业增加值消耗的标准煤由1978年的24.8万吨下降到2007年的4.54万吨。技术进步正在成为推动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七,完善区域经济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1978年以来,我国工业布局出现了新的变化,即工业生产要素和工业品市场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1980年,设立了深圳、珠海等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进一步开放从大连到湛江的14个沿海城市;20世纪90年代初大力推进上海浦东开发;新世纪初,决定建设天津滨海新区。在对外开放政策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东部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工业基础优势得到了发挥,使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东部沿海省市的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比重超过了60%。东部地区的率先发展,为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中央政府对经济落后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问题。为了解决区域经济差距过大的矛盾,1998年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2002年开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十一五”时期开始实行中部崛起战略。我国的区域经济政策不断完善,不同区域的发展战略有序推进。区域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已经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开始减缓。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工业化进程显著加快。但是伴随着工业的持续快速增长,也暴露出诸多矛盾和问题,如能源、原材料、土地和水等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生产经营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工业与农业、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不协调。要实现工业的持续、协调和快速增长,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深化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吕政
200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