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3400000046

第46章 诗圣

“诗圣”是杜甫的另一顶桂冠,但如果我们以“古圣先贤”的惯常思路来理解“诗圣”,这是不合历史上杜甫的面目的。《旧唐书·卷第二百》载:“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夫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新唐书·卷二百一》云:“(甫)性褊躁傲诞……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那么据史书记载,杜甫是一个类于“竹林七贤”似的狂放不羁的狂士形象,他不是“文质彬彬”的谦谦君子,更不是获“中庸”之道的圣贤,那么究竟该怎样理解“诗圣”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本身丰富复杂的古代社会在现代人的记忆中被过滤的只剩下人们想当然认为的最主要的东西,这种传承历史的方法可能是必要的、简捷的,但也有可能是错误的,至少它是片面的。由于我们无限制的夸大儒家思想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一提到圣人,我们自然会想到“尧舜禹汤文武周孔”等儒家推崇的圣人形象。然而,事实上圣人却并非儒家独有的“专名”,圣人或者圣在古代的内涵和外延是丰富的、广大的。儒道两家虽势同水火,但圣人却是他们给予代表各自思想领域内最高境界的人的光荣称号。孔子虽在后世被成为“圣人”,但他自己是不敢以圣人自居的,并认为他的时代没有圣人。他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其可矣。”孔子心目中的圣人是尧舜禹汤一样的贤明君主。《尚书·洪范》云:“睿作圣。”孔传:“于事无不通谓之圣。”《礼记·乐记》云:“故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孔疏:“圣者,通达物理。”孔传对圣人的解释无疑是深得孔子用心的,圣人是能够洞悉社会人事,运天下于孤掌中的人。但道家所树立的圣人典范却不是如此。《老子》一书八十一章中就有二十二章共二十六句出现“圣人”一词。《庄子·逍遥游》云:“圣人无名”,《齐物论》曰:“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老庄所构想的道家的“圣人”是指摆脱了事俗利害以及仁义礼乐的功利和伦理束缚,超越了自然、社会、个人的种种制约,达到精神的绝对自由,实现形而上的无所待的逍遥之游。同号“圣人”,其内涵却大相径庭,所以老庄在神游于自家的“圣人”之境的同时,也对孔儒的“圣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谓“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神仙家葛洪似乎认识到“圣”的外延是儒家包容不下的,“仲尼虽圣于世事,而非能沉静玄默,自守无为者也。”而且葛洪并不把圣人的外延仅仅局限于儒道两家,而是推广至社会的许多领域,在此基础之上,他得出了“圣”的内涵“世人以人所优长,众人所不及者便谓之圣。……圣者,人事之极号也。”葛洪带有较强的学术气息的定义也得到了民间的认可,或者葛洪的定义本身就考虑了民间的情况。《梁书·王志传》云:“志善草书,当时以为楷法。齐游击将军徐希秀亦号能书,常谓志为书圣。”葛洪对“圣”的定义经受了历史的检验,到宋代王观国的《学林·圣》仍谓:“古之人精通一事者,亦或谓之圣。汉张芝精草书,谓之草圣;宋傅琰仕武康、山阴令,咸能著名,谓之傅圣;梁王志善书,卫协、张墨皆善史书,皆谓之书圣;隋刘臻精两《汉书》,谓之汉圣;唐卫大经邃于《易》,谓之易圣;严子卿、马绥明皆善围棋,谓之棋圣;张衡、马忠皆善刻削,谓之木圣。盖言精通其事,而他人莫能及之也。”明朝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一》云:“大约百工技艺,俱有至极,造其极者谓之圣。”圣的内涵仍承葛洪之说,但只有他算是把圣的外延给说透说尽了,前人多把圣的外延局限在士这个特定的阶层,而谢氏则把其下放到“百工技艺”,这就使我们更加清楚的明白“圣”的内涵侧重于“技”,尤其是对于那些思想领域诸如儒、道、释之外的行业就更是如此了。这样我们可以把圣的外延划分为思想领域和技术领域两大部分,内涵也各有侧重,前者重在对理论深度的把握,往往内化为自己人生观的一部分,如儒、释、道等思想领域;后者重在对技术的掌握和实际的操作,常常成为自己谋生的一种手段,如书法、绘画、木工、医术等技艺行业。那么古人眼中的诗歌属于思想领域还是技艺行业呢?不但那些儒士、道学家、理学家斥诗赋是雕虫小技,就是诗人们自己也贬低诗赋是小道末技,杜甫本人也是如此,他在《贻华阳柳少府》中云“文章一小技,于道未为尊”。因此当人们开始推举杜甫为诗中之圣时,往往便不自觉地着眼于杜甫诗歌技艺的无可比拟。

在杜甫获取诗圣的历程中,秦观有首功。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引苏东坡的话:“子美之诗,退之之文,鲁公之书,皆集大成者也。”秦观承继了师说:“杜子美之于诗,实集众家之长,适其时而已。昔苏武、李陵之诗,长于高妙;曹植、刘公干之诗,长于豪逸;陶潜、阮籍之诗,长于冲淡;谢灵运、鲍昭之诗,长于峻洁;徐陵、庾信之诗,长于藻丽。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峻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作所不及焉。然不集诸家之长,杜氏亦不能独至于斯也。岂非适当其时故耶?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呜呼,杜氏韩氏,亦集诗文之大成者欤!”这里秦观把儒家集大成的孔子和诗家集大成的杜甫相比附,意在说明承继前人经验的重要性,他并没有尊杜甫为诗圣的意思,但却无意中引导其他人把圣与杜甫、杜诗相联系。当然秦观论中集大成的杜甫只是指杜甫诗艺技巧的集大成,无人可及,并不含道德思想因素。杨万里是明确地把圣与杜甫连在一起的第一人。“然唐之李杜,宋言苏黄,将四家之外,举无其人乎?门固有伐也,固有承也。虽然,四家者流,一其形,二其味;二其味,一其法者也。盖尝观乎列御寇、楚灵均之所以行天下者乎?行地以舆,行波以舟,古也。而子列子独御风而行,十有五日而后反。彼其于舟车,且乌乎待哉?然则舟车可废乎?灵均则不然,吟兰之露,餐菊之英,去食乎哉?芙蓉其裳,宝璐其佩,去饰乎哉?乘吾桂舟,驾吾玉车,去器乎哉?然朝阆风,夕不周,出入乎宇宙之间,忽然耳。盖有待乎舟车,而未始有待乎舟车者也。今夫四家者流,苏似李,黄似杜。苏李之诗,子列子之御风也;杜黄之诗,灵均之乘桂舟、驾玉车也。无待者,神于诗者欤?有待而未尝有待者,圣于诗者欤?嗟乎?离神与圣,苏李苏李乎尔,杜黄杜黄乎尔;合神与圣,苏李不杜黄,杜黄不苏李乎?然则诗可以易而言之哉!”杨氏采用对举的方法首次提出李白、苏轼“神于诗”,杜甫、黄庭坚“圣于诗”,这种提法在李白诗仙、杜甫诗圣的称号史上的意义非同一般。杨说突出杜诗技巧运用的炉火纯青、出神入化,已经达到了无所束缚而又在规矩之中的自由自在的境界。其后明朝王稚登在《合刻李杜诗集序》中则直接以“诗圣”称杜甫:“余曷敢言诗?问诸言诗者有云,供奉之诗仙,拾遗之诗圣。圣可学,仙不可学,亦犹禅人所谓顿渐,李顿而杜乃渐也。”王氏在此以诗仙诗圣并举深受杨万里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以顿渐的比附说明李杜诗歌的艺术技巧和风貌的差别与杨万里是一致的,但王氏强调的是“圣可学,仙不可学”,即诗圣杜甫会成为与孔子一样的“万世之师”,而李白虽诗艺妙绝,但不会对后世产生如杜甫一样的巨大影响,这又杂和了陈师道“有规矩故可学”的意见。诗圣自明代正式形成后,后人对其所蕴含的诗艺技巧的发挥、阐释常不脱秦观、杨万里和王稚登三人的观点:集大成、出规矩之外又在规矩之中的化工之笔、后世诗人们学习的宗师。清代黄子云曰:“孔子兼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而成圣者也;杜陵兼风、骚、汉、魏、六朝而成诗圣者也”。清人沈德潜云:“王右军作字,不肯雷同,《黄庭经》、《乐毅论》、《东方画像赞》无一相肖处,笔有化工也。杜诗复然,一千四百余篇中,求其词意犯复,了不可得,所以推诗中之圣。”两说分别强调了诗圣的集大成和出神入化的诗艺。叶燮曰:“杜甫之诗,包源流,综正变,自甫以前,如汉、魏之浑朴古雅,六朝之藻丽秾纤,澹远韶秀,甫诗无一不备。然出于甫,皆甫之诗,无一字句为前人之诗也。自甫以后,在唐如韩愈、李贺之奇戞,刘禹锡、杜牧之雄杰,刘长卿之流利,温庭筠、李商隐之轻艳;以至宋、金、元、明之诗家,称巨擘者无虑数十百人,各自炫奇翻异,而甫无一不为之开先。此其巧无不到,力无不举,长盛于千古,不能衰,不可衰者也。今之人固群然宗杜矣,亦知杜之为杜,乃合汉魏六朝并后代千百年之诗人而陶铸之者乎?”叶说认为杜甫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他既是一个集大成的诗人,又是一个代代诗人向之学习的宗师,而且他诗艺的高超、诗歌所取得的成就是古往今来无人可比的。这样的诗人当然是名副其实的诗中之圣人了。叶说是对古人称杜甫为“诗圣”的最好总结,也是在艺术技巧的内涵中进行的。其实诗圣的内涵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也仅此而已,后想当然的认为诗圣一开始就含有道德伦理的意义,乃是一个误会。

清代潘德舆曰:“微之、少游尊杜至极,无以复加,而其所以尊之之由,则徒以其包众家之体势姿态而已,于其本性情、厚伦纪、达六义、绍三百者,未尝一发明也,则又何足以表洙、泗‘无邪’之旨,而允为列代诗人之称首哉?”潘说以为“集大成”不仅应包含诗歌的技艺,同时还应包括儒家的伦理道义。这是对“集大成”内涵的丰富。又曰:“惟子美以志士仁人之节,阐诗人比兴之旨,遂足为古今冠。”两段话旨在强调杜甫因“发乎情性止乎忠孝”的伦理教化的诗歌功用才被前人尊为历代诗人之首、古今诗人之冠。我们很容易把潘氏所言的历代诗人之首、古今诗人之冠理解为诗圣的同义词,这样诗圣就自然含有伦理道德之意了。其实潘氏心中的“诗圣”并不是独一无二的。“两汉以后,必求诗圣,得四人焉:子建如文、武,文质适中;陶公如夷、惠,独开风教;太白如伊、吕,气举一世;子美如周、孔,统括千秋。”他同时立了曹植、陶渊明、李白、杜甫四个诗圣。又引蔡絛语:“诗家识陶渊明,犹孔门视伯夷。集大成手,当终还子美。”并说:“三代以下之诗圣,子建、元亮、太白、子美而已。……蔡氏比元亮于伯夷,是以诗圣品之,极得分际;惟脱漏子建为不精密。”又引敖器之语:“子美如周公制作,后世莫能拟议。”并评价曰:“几矣,终不如杜诗‘集大成’语为尤的实耳。”这两段话表明他坚持自己四圣并立的提法,并且认为“集大成”是杜诗异于其他三圣诗的独特之处,才是杜诗最合适的评价。综合几点来看,潘氏对杜诗称誉的阐释是比较严密而成体系的。他给集大成赋予了伦理道德的成分,并反复强调只有集大成的称誉才是最切合杜诗的,并认为杜诗正是因此才被称为诗人之冠的。他并列四诗圣,不分高下,似乎认为诗圣的内涵只是指诗艺,只有他加入了儒家思想道义的集大成的称誉才能使杜诗成为四圣之首,古今诗人之冠。这也说明了诗圣在潘氏和古人的观念中只是指诗艺并没有道义的成分,所以潘氏才费尽周折提出用新加了儒家道义成分的集大成来代替诗圣的称号。如果诗圣原本含有思想道德的内涵,那么潘氏就大可不必如此费事了。所以在古代,诗圣主要是指诗歌技巧、风貌等艺术方面所达到的成就,并不含伦理思想的成分。正因如此,古人根据不同的喜好以及不同的诗风可以推举出不同的诗人来做诗圣。朱熹曰:“李白诗非无法度,乃从容于法度之中,盖圣于诗者也”。杨慎在《周受庵诗选序》中云:“陈子昂为海内文宗,李太白为古今诗圣。”朱熹和杨慎都不喜杜诗而推崇李诗,故他们尊李白为诗圣。黄子云曰:“古来称诗圣者,惟陶、杜二公而已!陶以己之天真,运汉之风格,词意又加烹炼,故能度越前人;若杜兼众善而有之者也。余以为靖节如老子,少陵如孔子。”黄子云依据诗歌风貌的不同比附儒、道二家,举陶渊明与杜甫为并列的二诗圣。上举的潘氏则并列四诗圣。

但多数人认为诗圣是杜甫唯一的称誉,具有排他性,这是优胜劣汰的原则在众多的诗圣誉称发展史上的一种体现。诗圣必须具备几点内涵。首先,诗圣的诗歌技艺必须是一流的,达到无所束缚而又在法度之中的自由境界,这是诗圣的内在含义,却也最易理解。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曹植、陶渊明、李白、杜甫都有资格获得诗圣的美誉。潘德舆就曾明确地表示这四人在诗艺层面上是不分高低的。第二,诗圣是一个集大成的诗人,不广泛借鉴吸收前辈的创作经验就无法成为成就最高的诗人,因此第一个诗人是不可能成为诗圣的。诗圣只有在诗歌史成熟期的到来时才有可能出现,因为诗圣只有站在许多前辈诗人的肩膀上才能清楚看到诗歌创作多方面的成败得失,学习多种写作技巧,深刻地领悟诗歌创作的精髓。所以诗圣只可能在诸种诗体基本完备的唐诗中产生,魏晋南北朝诗歌在诗歌史上正出于探索、发展阶段,集大成的诗圣是不会产生的。上引秦观的杜诗集大成论正含此意,而潘德舆却驳斥到:“顾少游谓子美‘集众家之长’可,谓由于‘适当其时’则不可。假令子美生于六朝,生于宋、元,将不能‘集众家之长耶?’”的确,杜甫若生于六朝是不可能集大成的,生于宋、元倒是有可能的。据此则曹植、陶渊明的诗圣称号是不稳固的。其三,诗圣必须是后世诗人的宗师,他所创立的诗歌典范是人人都必须遵守的,而且是不得不如此。集大成主要强调继承,而为后世师则强调影响。自前引的诸多诗论来看,诗论家都注意到杜诗“有规矩故可学”、“群然宗杜”的现象,也提到李白诗“不可学”的现象。这样,杜甫就成了诗人们的万世之师了,弟子众多,门庭广大;而李白却是门可罗雀、追随者甚少。诗圣既是后人赐予的头衔,就含有论功封赏的味道了。杜诗泽被后世之功比李诗多矣,则诗圣的称号就与李白无缘而非杜甫莫属了。因此多数人接受杜甫是诗圣的称号并从诸多方面对其进行阐释,而对其他诗人被尊为诗圣的提法虽没有表示明确反对,但响应者甚少。杜诗具备了诗圣三个必备条件,而曹植、陶渊明只符合第一条,李白符合前两条却不具备第三条,故在诗圣史的发展过程中,这三个伟大的诗人渐渐出局,只剩下名副其实的杜甫独戴诗圣的桂冠了。

同类推荐
  • 橡皮:中国先锋文学

    橡皮:中国先锋文学

    13个先锋小说家、43个先锋诗人、11个先锋评论家——共278篇各种题材的先锋作品凝结成这吓人的《橡皮(中国先锋文学)》读本。这是中国当前最有写作才华的作者队伍,每一个人都那样特立独行、不拘常规、又敏锐多情。翻开杨黎主编的《橡皮(中国先锋文学)》,您将由他们带领,走进中国先锋文学大本营,领略目前中国文学最前沿的动态,关于当下中国先锋文学 ,无论是题材、文本结构,还是语言才华和思想张力,您都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获得一次丰富的精神滋养。
  • 丘东平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丘东平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赛娥出世的时候,那将一切陈旧的经验都神圣化了的催产婆,把耳朵里的痛苦的呻吟声搁在一边,冷静地吩咐着:“尾审仔,来啦!……”
  • 机智老爸机灵儿

    机智老爸机灵儿

    爸爸课实用读本《机智老爸机灵儿》主要呈现的是一个作家父亲的生活体验和教育体验。在表现形式上,刻意选用较自由的手记体,似小说,似散文,似随笔。初看似乎杂乱,但在这似那似中,充分展示出其独具的文学才华以及极富参考价值的教育思考。幽默机智当然是《机智老爸机灵儿》的最大特点之一。不管从何页开始,读者获得的最鲜明印象都是:这家伙,挺机智,很幽默。不管碰到什么样的情况,这位老爸总可以“机智”起来或“幽默”一嘴,使事情具有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和作用,从而使老爸嘴里的“少爷”也“机灵”起来,长此以往,“少爷”想不是“机灵儿”都不成了。
  • 青春1968

    青春1968

    到目前为止,这是我接触的知青题材作品中史料容量、思想深度、作者评述最具历史价值的作品。翻开这部书,犹如推开一道沉重的历史之门,扑面而来的,却是豪情满怀的鲜活人生:纯真的理想,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以及柔韧亮丽的人性之花……北大荒知青们可歌可泣的真实故事,读来无不为之动容。我们可以看看来自国内外的一些评论——美国的《世界日报》在报道中说:“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有2000万城市青年奔赴农村边疆,这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幕,在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贾宏图最新长篇纪实文学《我们的故事》中,完全呈现。”
  • 野菊花

    野菊花

    野菊花,经风雨,傲霜冻,鲜艳美丽,芳香迷人;花中强者,品质高洁,多好的野菊花!它是浓缩作者七十余年生活历程的真实写照,又是他们夫妻神圣而纯洁爱情的象征。作者以野菊花作书名,含义深刻。
热门推荐
  • 独身男女

    独身男女

    世界太美、诱惑太多,赵茗语以为,跟她相恋三年、堪称二十四孝的男友能够HOLD住,结果却被现实狠狠扇了一耳光。爱情观被颠覆,赵茗语准备一辈子不嫁,秦寰准备一辈子不娶,两人偶然邂逅,谁也没想到,居然负负得正、修成正果!
  • 溺宠到底:霸爱小娇妻

    溺宠到底:霸爱小娇妻

    “咚咚咚。。”“进来。”某女悄悄地露出自己的小脑袋鼓起勇气走进屋里“喂,顾默宸,我要出去和朋友吃饭!”顾默宸放下手中的东西抬头看向这个磨人的小妖精“和谁?男的女的?”“当然是男的啦!”“男的?不准去!”“为什么?你是我的谁啊?你凭什么不让我去!”“你说呢?嗯?我为什么不让你去?”某女浑身一打哆嗦:“我..我不知道!”“顾默宸一挑眉:“不知道,好吧,我现在就让你知道!”某只小白兔看着顾默宸的一步步靠近心里胆战心惊:“你...你想要做什么?”“嗯?当然是做床上的事情了!!”某女双眼瞪大,撒腿就跑:“啊!!不要啊!!!”
  • 唯美的夏季我遇见了最好的你们

    唯美的夏季我遇见了最好的你们

    奇特的幻想与现实串联,未知的旅程还在等待着我们。。
  • 爱神来临

    爱神来临

    在杂志社里只有方蓉对优然好,可是却觉得优然不适合做一个娱乐记者,太过干净的人不适合在娱乐圈里。可是优然想要做一个记者的心依旧,有些人看着非常的随意,好似别人说什么做什么都无所谓,可是当遇见有些坚定的信念的时候即使是在多的人反对也不会动摇她的决心的。娱乐圈里的人从来都是看着非常的美好,耀眼,可是站在顶峰的同时也是孤独,寂寞的。没有人懂得自己的真心。游乐站在所有艺人的顶峰,可是却也是最孤寂的,尤其是在五年前女朋友的背叛,让他觉得所有的感情都不过是一个玩笑而已,直到遇见了优然。虽然优然是天然呆,可是却干净纯粹,就是这种干净纯粹才让游乐死去的心才重新活了过来,重新学会去爱,懂得怎么去爱。
  • 心若相知无言也默契

    心若相知无言也默契

    一张嘴走遍天下,夺异宝,骗灵兽,纵横异界,凤逆天下!可是…她身边的这些无赖是怎么回事?美男缠身,桃花不断,将六界美男带回家!女主醒掌六界权,醉卧美男身一朝穿越,从此美男一个接一个接踵而来,她的生活吃醋的戏码天天上演。血祭:“羽蔷,你是不是最喜欢我?”某人正想回答,无极又问:“小妖儿,我好看吗?”“好……”拓跋雪妖还没说完,身子又被夜幕麟拉入怀中。某男二话不说,抱着某人走了,“雪妖,你说了今晚要和我一起睡的!”“可这会儿还早着呢!”“彭……”拓跋雪妖话音刚落,轩辕墨殇就踹门而入,夜幕麟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拓跋雪妖被抢走。没办法,打又打不过,骂又骂不赢,而且这地方还是人家的呢怎么抢?
  • 沧溟天师

    沧溟天师

    [PS:本书十八岁以下禁止观看]江海挪一笑,天地几沧溟。财富,权利,地位,女人。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强者可以拥有这一切!而弱者连死去都无法选择!这,也是天地沧溟间的真实。网友评论精选:天地沧溟这本小说,开创了这类型小说的新思维,新流派,无论是文字的精炼,还是情节安排,都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国学功底,引人入胜,让读者有一种代入感,情节起迭,处处有伏笔,当你认为故事的结果是某个之后,却反其道而行,让我诧异无比,情不自禁的想看下去,为主人公时而担心,时而高兴,时而哀愁,时而兴奋,可以说,这本:天地沧溟,是近来网络小说界中的精品,值得一看!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不朽庭园

    不朽庭园

    一个神秘来历的少年,在被整个王国当做猎物的情况下,他凭借一己之力打破一切规则,粉碎一切卑鄙。这是一个需要英雄的年代,他被称作恶魔,但他却又是名副其实的英雄!因为他来自远方,他在这个世界是孤独的行者。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