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2200000034

第34章 回顾革命路

李玉成

我1919年9月27日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城南的晁寺村。因本县之中学高中部不招女生,就到河南开封考入静宜女中高中部读书。原想高中毕业后再升大学,大学毕业找个工作,经济上能独立生活,组织个满意的小家庭就行了。

父亲曾在冯玉祥部队工作,是个中将。他不断接我们全家随他居住,到过内蒙古、张家口、北京、郑州等地。因母亲在外生活不习惯,住一段时间就带我们回家。1929年冯玉祥被蒋介石打败,部队解散,他带着一个小老婆、一个丫环、两个警卫员回家了,他宠爱小妾,虐待母亲,把200亩地、一所房子、存款数千元都供小妾挥霍光了。

我在开封静宜女中上了一年多高中,就爆发了抗日战争,学校解散的解散,搬迁的搬迁,我校解散了,学生各奔前程。我没有门路,回了一趟家,父亲说:“日本鬼子要坚决打,我国人民决不能当亡国奴,你们都出去找共产党八路军去吧。”哥哥和我商量要参加抗日,我向母亲要了点钱作路费,急忙收拾了一下衣物、被子,打了个小行李卷,哥哥帮我扛着行李,他在前边走,我在后边跟,在明亮的月光下离开了家园。

第二天我们约了七八个女同学一块儿乘一辆大卡车开往河南开封。哥哥也不知往哪里去好,他说,谁有亲戚、朋友、熟人就各自想办法吧!哥哥想去延安参加抗日,他的一些同学劝他说:“你还有几个月就大学毕业,不管怎样得拿个文凭再去。”他犹豫了几天,最后决定先到母校河南大学上学。这时河大已搬到河南与湖北交界处的鸡公山上,我和女同学何思玉却发愁了。我们到哪里去呢?听说李宗仁、白崇禧在河南汉川办了个抗敌训练班,先到那里去吧,我们三人乘火车南下,至许昌我和何思玉下车,暂找一个小旅店住下,何愁得没睡着觉,我睡了一会儿,听着门外有人喊:“思玉——思玉——开门!”我们听出是赵青平大哥,他是我哥的好同学,他说你们暂时不要去汉川,不了解那里的情况,先跟我到我们河大住下再说吧!我们赶快收拾好东西,立刻跟赵大哥去鸡公山了。他们给我俩租了一间房子,每天给我们打饭吃,他们去上课,我俩无事,看点书,到山上走走、街上看看。我俩在鸡公山住了一个多月,哥哥和赵大哥为我们四处打听去向,听说有个山东联合中学在河南方城,他们建议我们先随母校转移,之后再设法去延安。我俩离开鸡公山,路经驻马店,何说,驻马店有她一个叔伯哥哥开照相馆,咱们先到他处落落脚。我俩便雇了两辆手推车,走到驻马店,找到了何的叔伯哥哥,他很热情地接待我们,住了几天,我俩又走到方城,打听到母校,大多是熟悉老师,我们问学校负责人,要我们不?我们出来抗日哩!校方热情地说:“要!”学校转移经内乡、淅川到湖北郧阳,要乘小帆船过汉水,听说,前几天已翻了两船女学生,我们都十分害怕,但没有别的路,冒险也得这样走。我们提心吊胆地上了船,两岸是悬崖、峭壁,山高水急,一个大浪起来比小船高几丈,小船随着大浪忽上忽下,我们心中都万分紧张。到了湖北邵县一个偏僻的山区住下了,整天下大雨,大家都拉肚子,大多数同学病了一场就好了,唯有我的学友何思玉病故了。她体质差,好学用功,常考100分,名列第一,她病故了,很多同学都号啕大哭,我也大哭了一场,给她穿上衣服,装进了棺材,埋在一个小土山脚下,校领导把同学集合起来开了个追悼会。她家只有她一个女儿,她母亲接到电报,哭得死去活来。我每逢思及,心中十分难过,她若不死,一定能和我一块去延安参加抗日、参加革命。

在校的同学们大多数想找个地方参加抗日,苦于没有门路。这时哥哥已到延安,经常给我写信介绍延安情况,动员我一定到延安去参加抗日、参加革命,并叫我多约几个同学一块去,先到洛阳找丁肇碧(她是河大赵清平的好友),一起到西安办事处报到。我动员了两个同学,路经洛阳找丁肇碧,有一负责人说:她等了你好几天,你没来,她昨天才走了。我失望地自己乘火车到西安,先到八路军办事处,经过谈话,暂住招待所。集中男同志15人、女同志5人,编好队,组织上指定一位年纪较大(约30多岁)的同志当队长,他不干。周志成是安徽桐城人,自愿当队长,组织好队伍,带领着20人徒步走向延安。时值中秋佳节,队伍在明亮的月光下行军,我心中暗想,这恰似古代的穆桂英、花木兰……高兴压倒了思乡念头。中秋天气,早晚有些凉,我穿的棉袍,中午有些热,就脱下来拿着,周志成看我有些困难,就主动帮我,他拿着一把雨伞,用雨伞挑着棉袍走。有一位女同志陆斐文,休息时同周开玩笑说:“周同志你也帮我们拿拿大衣吧!”他窘迫地一笑,我真感到不好意思,也不知说什么好。走到一个县城,住在小卖店二层楼上,没想到地板有个大窟窿,用一个破席掩盖着,我一走“哗啦”一声漏下去了,我惊慌万分,扒住了破地板边缘,吊在空中,大家都喊叫起来,周同志急忙用尽全力把我拉了上来,他焦急得大声呼喊,我惊吓得说不出话来,大家都惊慌了一阵,才勉强缓过来,略为放心。第二天早晨我们仍然一起行军,有的同志说:“你昨晚如果掉下楼去,我们今天就不能在一起行军了,现在给你开追悼会呢!”

我们的路费是大家凑起来的,半途没钱了,晚上周同志召集大家开会说:“咱们没钱了,谁有钱就慷慨解囊,无论如何咱们得走到延安啊!”我摸了摸口袋,一下把所有的10元钱都交给他,别人也陆续拿了点钱,凑起来差不多够了。我们有一次住宿在一个破庙里,没有门窗,男女分住,离得相当远,当地老乡说,这里狼多,你们要注意点。有位女同志说:来两个男同志住在门口,给我们看狼吧!我们一共走了13天,终于来到久仰的革命圣地,大家都手舞足蹈,高兴得都跳起来了。这是1938年10月20日。路费还剩了点钱,给每人买了两个饭碗。

组织就把我们女同志安排在老百姓家住下,晚上到街上看看玩玩。同志们见面互相敬礼致意,异常亲热。没几天,我们又搬到清凉山上的窑洞里了。

我在去延路上走坏了腿,左腿发炎化脓,剧烈疼痛,发高烧不能动,石雷川、炭丁照顾我,哥哥由瓦窑堡走到延安来看我,他为我到处找医生,医生用吸脓器把脓吸出来,变成了一个大窟窿,我感觉轻松了。组织派同志们用担架把我送进医院,石雷川经常去看我,他说:“疮口很深,血管看得很清楚,真吓人啊!你可不要看。”

我要求出院后,就和石雷川一块儿到抗大见了大队长张琴秋,她热情地告诉我,我被编入八大队(女生队),不久又改到抗大女生一队(高中以上的),不久又上山开荒种地,干了几个月,谷子长得很好,秆粗粒大,吃起来格外香甜。

1938年末,队长丁雪松找我谈话,问我是否愿意入党。我当然愿意,当即填写了入党志愿书,介绍人是队长丁雪松、副指导员丁芬二人。一天深夜,有人把我悄悄地叫起来说:“赶快到队部屋里去。”我急忙穿上衣服去了,才知是举行入党宣誓,约有十来个同学,庄严地读了誓词,读完后又让回去睡觉。我兴奋得一夜没有入睡。

我转入女子大学前,一天指导员召集开支部大会,讨论我的转正问题,全体通过,我很高兴,好像一块石头落了地,决心更要努力学习、生产、工作,积极向上。不久又开始收割庄稼,有的捻线,有的用缝纫机做衣服,要把全校的军衣在三八节前都做好,以便在纪念会上都能穿上新衣服。全校都参加了唱歌跳舞,冼星海同志教我们《黄河大合唱》等歌曲。歌声清脆嘹亮,雄壮动听,三八节过得空前隆重、空前热闹。

1939年夏组织决定调一大队(在瓦窑堡)去前方打仗,女大全校排队欢送。我哥哥走了,以后何时能回来呢?我看着队伍,哥哥在哪里,人多没有看见。一大队的同志们以整齐的步伐、饱满的热情向东走去,我们一直等到看不见影子才回去。

不久又调三大队(在潘龙)部分学员去前方,有周志成等。周通知我,我和石雷川二人去送行,周说:现在路上已不好走了,大队人马不能通行,女同志也不能去,我听了,真有说不出来的滋味,心想很可能是诀别。我的心激烈地跳动着,忐忑不安,不知说什么好。他到达南行店给我来信说:我很相信你……从此再无音信了。不知他是光荣牺牲了呢?还是过着美满的晚年生活?

1941年我被调到延安中央医院学习产妇科,星期天我到沙晓鲁处玩,她问我,你那个朋友有信吗?我说,没有。她就给我介绍陶明做朋友,经过一段的了解,我们于五一结婚,有十几个人参加,周扬同志讲话。12月7日,正是周六,我回鲁艺陶明处,不料晚间生了个女孩(怀孕七个月)。临时请卫生所的医生接生,从棉衣里撕出点棉花破布把小孩包起来,露着上半身,放在我脚头,后来,打开一看,人和冰结成一块,早已死了,我痛哭了一场,北风凛冽,雪很大,孩子没有棉衣棉被……

1942年调我到延安市政府工作,我们一共四人,刘是小组长,每天深入群众,宣传抗日救国,为妇女接生,群众非常感激。1943年,为了照顾我们的夫妻生活,我又被调到延安鲁艺工作。1943年4月22日,我又生了一个女孩,每天除照顾孩子外,还有生产任务,抱着孩子纺线、织毛衣,三天一件。每天天刚亮就起来织毛衣、纺棉线,一直干到深夜。整风运动开始,我就抱着孩子爬山开会。

1945年日寇投降,夜间传来了这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大家高兴极了,从床上跳下来,把棉衣棉被里的棉花撕了扎成火把,蘸上油,高举火把狂欢了一夜。

我们准备去东北工作,要把小孩安排好,我和陶明用马驮着孩子送到保育院,这个两岁零四个月的小女儿是我亲自带的,把孩子放下,我心里真如刀割,回到家里痛哭了一场,看见孩子的衣物就难过,把她的衣物尿片洗干净、整理好送人后,我们又去看了她一趟,她睡着了,我们偷偷地看了她一眼,就赶快走了,怕她醒来看见我们哭闹,不让我们走。

我们9月2日离开延安往东北出发,徒步走了整整两个月,于11月2日到达沈阳,参加了解放战争和经济建设工作……

同类推荐
  • 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

    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

    本书作者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关怀近百位八十岁以上的老奶奶,他发现:高龄奶奶的精神世界异常丰富;她们的烦恼与痛苦非常复杂;她们身上的人性温情与生命力量让人震撼。本书将大量实用关怀技巧融入到生动的故事中,把“高龄老人关怀”这一涉及每个家庭的艰难事情变成了“人人皆可做好”的事情,是每个家庭必备的教科书般的关怀宝典。
  • 高适集

    高适集

    《高适集》主要内容:高适是盛唐边塞诗的杰出代表,边塞诗的创作,开拓了诗歌的广阔视野,尤其表现了那种长期戎边浴血苦战中昂扬向上的精神。高适的边塞诗有的抒发保国安边的豪情,有的歌颂边塞将士的英勇,有的更是多方面地描绘了边疆奇特风光及当地的生活习俗。在反映民生疾苦方面,高适是盛唐诗人中较突出的一个,他以极大的同情写出戍卒所遭受的苦难境遇,表现久戍思归的哀怨。
  • 月下客

    月下客

    本书作者是新世纪以来涌现于网络上的有才华的女诗人之一,这是她的首部诗集,收录了精美短诗80余首。
  • 水样的春愁:郁达夫散文

    水样的春愁:郁达夫散文

    这里,有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练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这里,有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世纪的人生感悟;这里,有最具有代表性的或伤感或甜蜜或浪漫或纯情的爱的故事;这里,有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论说……如果你正青春,或者你曾经青春,《郁达夫散文》你怎能错过!郁达夫散文的思想倾向,确实是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他对于旧中国那种阴暗发霉的生活,充满着一种强烈的愤懑情绪,用一种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的心态,大声疾呼地去痛斥它,揭露它。
  • 文学欣赏

    文学欣赏

    本书以“文学欣赏”为主线,精选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中外名家名篇,分为绪论、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四部分。
热门推荐
  • 一指变天下

    一指变天下

    这是一个以“成长”为主题的故事。从最初少年的怯懦和逃避到后来的辅佐君主的成熟。这其中历经了诸多磨难。白羊星神落难,并在莫川未了解事实的情况下召唤他来到另一个世界......作为这本书的开场,它有些许单薄和青涩,并非以人物的塑造取胜,也未见得先入为主。然而做为一个引子,它很完善地交代了庞大的世界观。
  • 直死魔眼

    直死魔眼

    生死之间,直死魔眼觉醒,时空之门打开,空间之力诉说归途。只要是活着的东西,就算神也杀给你看
  • 爱恨风雨雪

    爱恨风雨雪

    张馨紋常年与父亲在西域经商,认识了贵霜的好友,周君卿。并与他结为好友。但她不知道,西域都护林箫烦却爱着她。
  • 灵破

    灵破

    比仙术更带劲,比魔法更炫,比灵气更狂暴。破灵大陆,是与灵意有很大关联,从古至今,已不知过去多久,破灵大陆流传着这样的流言:欲纵灵武修千年,却难脱凡化天神,待得黑莲显世时,灵意大劫近眼前!霖天后天生出黑莲,受族唾弃,举世皆敌.....举望天穹怒沧桑,不留今昔化悲恸。欲问灵意亦何物,手指苍穹灵破天。
  • 那一场错爱毁灭了谁

    那一场错爱毁灭了谁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一次不经意的邂逅,却催生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当已经把身和心都交出去时,才心痛地发现你原来并不能属于我,虽然心不甘,情不愿,可爱已如覆水难收,是该逃离,还是抢夺……
  • 穿越之无心成妃

    穿越之无心成妃

    一次意外让她穿越到一个历史从未记载的年代,时代和身份的变迁却未能让她走出这段阴影,穿越后的她成了皇帝极力想要得到的女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都市女子,如何在吃人不吐骨头的后宫中脱颖而出,让皇帝又爱又恨,如何运用自身的智慧让太后也对她刮目相。
  • 神龙傲宇

    神龙傲宇

    鼎盛皇朝一夜之间被灭,千年前的被灭的原因是什么?背叛?夺位?还是皇朝万年守护的秘密?沉寂千年的皇朝将国家的命运赌在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身上,是否会按照控制的路线成长,我不是你们手中的提线木偶……
  • 时空密码游行记

    时空密码游行记

    本作品借助易经学中的知识和天文学现象,一行六人历经艰难险阻寻找穿越回来的玄机。整剧意在阐述在繁忙的生活中人们所忽略的五德,通过词曲作家董朋人物性格的描写意在帮助人们如何看待亲情、友情、和爱情。
  • 死亡画廊

    死亡画廊

    天才少年柯银楚,在一次去参观3d画展时却意外进入异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每一个人都要定期参加一幅画的冒险,他能成为最强者,成功逃出这个世界吗……
  • 末日之希望之城

    末日之希望之城

    我是实力高绝的修仙者,我是单兵机甲的开发者,我是科幻武器的发行者,我是无上神器的铸造者,我是众多美女的守护者,我是惊天阴谋的破坏者,我是人类进化的解读者。我是全人类的领导者,我是机械工程师,我是外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