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2200000021

第21章 延安情思

李屺阳

同志们都说,我太幸运了。刚到延安,就见到毛主席,聆听了他在边区参议会上的讲话,实现了多年来的梦想。

毛泽东一口浓重的湖南腔,比建国后的大会讲话速度快得多。我使劲听,才听懂80%。但我牢牢记住了演讲中的话:“共产党员决不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以为自己是什么都好,别人是什么都不好,决不可把自己关在小房子里,自吹自擂,称王称霸……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毛泽东讲话,声音洪亮,身子来回摆动,不断打着手势,他拿起桌上的茶杯,靠近自己,作为“小房子”,指着茶杯,好像里面有人在“称王称霸”。他有力的手势,大大加强了我的记忆。演讲通俗生动,引起会场阵阵掌声。

50多年过去了,他的讲话犹在耳边回旋。

早在1937年,我就想奔赴革命圣地延安。

1939年,我19岁,在西安西北临时大学北平大学医学院学习,不甘心于搞一般的抗日救亡活动,想去延安,但暴雨连绵,路被冲断。于是便响应学校民先队去前方的号召,和几个同学一起,乘上东去的铁甲列车,到山西临汾中共北方局办的八路军学兵队学习。在这里,我穿上了军装,由一个学生变成了八路军战士。学兵队过的是军事化生活,进行游击战的军事训练,站岗放哨,夜间紧急集合、实战演习……紧张活泼。延安的歌,我们都学会了。大队集合后互相拉唱习以为常。我在这儿第一次看到油印本毛泽东的《实践论》、《反对自由主义》。我们听刘少奇(当时叫陶尚行)讲“形势任务政策”,彭雪枫讲游击战术,区队长李伯钊教苏联集体舞。北方局宣传部长八路军留守处主任杨尚昆作形势报告,一二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给招募来的新兵讲话,丁玲领导的上海第五救亡演剧队成员贺绿汀教我们唱《游击队歌》。我们行军到侯马白石村八路军随营学校,第一次见到敬爱的朱德总司令:“城头上站着两位大将军,你要问他是哪个,朱德、毛泽东。”朱总司令给我们讲话:“你们是游击队,我是游击队的队长。”1938年2月初,彭雪枫、张震带了数十名队员将要出发去前线,我们列队欢送,队员于春领唱:“别了别了同志们,再见再见在前线!”同学们不怕牺牲,一心消灭日寇,不当亡国奴,此情此景,激起胸中燃烧的烈火,慷慨惜别,泪花夺眶而出。

我们被分配到阎锡山的卫队师政治工作队,全队百十来人,两位队领导都是共产党员。部队从蒲县开往隰县午城打日本鬼子时,不幸败北。政工队是非武装部队,住在战场20里外的村庄,可以听到大炮轰鸣,看到火海浓烟。

战斗失利了,队长带着我们渡过冰凌哗哗流去的黄河,来到阎锡山的后方陕西宜川。学兵队来的同志决意离队去延安。谁知沿路有河东逃出的散兵,到处打人抢人,只好调头西安,各奔前程。我回到三原家中,见到母亲,她一把搂住我,泪水如雨,以为我牺牲了。

我是陕西三原人。父亲刘润民是爱国军人。清朝末期考上了秀才,后来求学于保定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率部队驻陕北榆林,1937年他去延安,毛主席接见过他。因不愿打内战,1938年请长假赋闲家中(解放后任省政协委员)。我从西安到临汾后曾给父亲写一家信,他来信称赞我说:“好儿女志在四方,为国之将亡尽忠,为民族之存亡尽孝,堪称吾辈之先锋。”

回到三原家里后,不断有从胡乔木、冯文彬办的青训班回来的熟人看我,言谈中我表示,我要去延安找党。他们说,“咱这里就有党,农村没人做妇女工作,太需要你了。”当地党组织把我留了下来。从此开始了做地下党的工作。

1939年,反动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好几位已暴露的同志都去了延安。省委通知我去云阳一一五师留守处,也是陕西省委机关所在地。省委组织部长张德生独自在一个大庙里和我谈话,要我继续留下来,长期埋伏,利用自己和家里的各种社会关系,隐蔽地开展工作,万不得已,找交通员送我进边区。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陕西关中一片白色恐怖。国民党政府要逮捕的40人黑名单,第一个就是我。我的公开身份是教师,因为学校安进了钉子,宪兵队长任体育教员,我走出家门,常有特务跟踪。由此,我决心找交通员、石桥乡的老党员吴老三带我进边区。

进边区还要过封锁线,那一带碉堡林立,随时有被反动派抓住杀头的危险。林坚同志就是过封锁线时被敌军抓住活埋的。

我没有告诉家里任何人,带着要进边区的三个男党员,分别在吴老三家中集合,商量了口供:边区有我们家的老坟,快到清明了,一块儿去上坟。我事先已在城里买下纸线、几包点心,吴老三是我直接联络省委的交通员,经常在封锁线一带卖菜探路。我们在他家坐着迷糊了一阵儿,后半夜就起身了。次日中午,烈日当头,又渴又饿,任民手挽着提篮,装着点心和烧纸,陈兄拿着一根长竹竿,顶端挑着一缕黄纸条,微风吹着飘来飘去,真像要上坟的样子。赶到耀县牛村,一连串的碉堡已在眼前,我们都不言不语了,静静地瞪着碉堡,看里边是不是有敌兵。穿过碉堡旁边时,只听得几只麻雀唧唧喳喳叫,这才松了一口气。多荣开玩笑说:“国民党的伙计快来呵,我们拜望来了。”吴老三却喊:“别的碉堡有人,赶快跑步下坡。”我们刚走下十里深沟,接着又上十里坡,还是处于几个碉堡的视线圈内,大家拼命往上爬,个个上气不接下气,吴老三拉着我,终于上到坡顶,接着又是一个下坡,进入边区境内,好不高兴啊!我们问老乡要来开水,打开点心包,大口吃起来,和几个小娃娃逗乐。不料,山坡上有游击队员架起机枪,要收拾我们,说我们是国民党的保安队。我定神一想,便举起双手向机关枪走去,对方大喊:“你是女人,不要你,那四个男人上来。”于是,个个随我上来。我们说,我们是来找雷经理的(雷荣经理是省委派出的联络站的负责人),吴老三也再三解释,这是一场误会。对方问:“你们为什么不带路条?”我说:“通过封锁线,拿上共产党的路条,不是寻着倒霉吗?”对方听后,确认是一场误会,赶忙道歉:“不必不必。”大家哈哈大笑起来。老远还有农民带着刀矛,不断跑来,欢迎着我们。游击队的头头赶快带我们去区政府吃饭。饭后继续急行,直抵照金,正碰上陕西省委秘书长张中同志,一报名,党的关系就接上了。当时,陕西关中陕南,不断有地下党的同志回到照金,人员猛增,吃住都很困难,但是,大家心情是舒畅的,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多的共产党一起聚会。

到照金后我请交通吴老三回三原代我发一信给家中,说我到老师高舍梓先生(她当时已在延安)那里去了,这是我进边区后捎给家里的唯一的一封信。解放后,我从延安到西安,经过三原县武字区陵前乡,才知道母亲去世,母亲临死前还把我从边区捎回的这封信装在贴身口袋里。弟弟告诉我,我不辞而别去边区后,家里派他找了三天,都以为我被特务暗杀了,收到这封信后才放下心来。

在照金住了半年,省委通知,延安要成立西北局,先调黄葳、我、周盼去延安。我们省委书记欧阳钦也将调西北局。

多年想去延安的夙愿,将要成现实了。

我们一路翻山过岭,60里梁上没一家人烟;我们进入原始森林,每人拿着一根棍子,防止野兽袭击;我们光脚穿着草鞋,踏在寒露已经变成冰霜的羊肠小道上,从又粗又壮的树干夹缝中看到不远对面山上仍有敌人有碉堡。数日后到达张村驿,全是开阔地带,天气虽冷,太阳照在身上,心里却是热乎乎的。不久,便远远地看到了宝塔山,延安啊,我终于走进了你的怀抱。

我在西北局机关工作五年多后,西北局组织部长马文瑞同意了我到中央党校二部学习。学习结业,我被分配到边区妇联工作,带两名助产士,来到延安以东的李家渠蹲点调查。

到乡政府,我们三人挤在一个小窑洞里。谁知入党多年的卜乡长,重男轻女,看不起我们,好像说:“女人来了能干啥?给乡政府添麻烦。”我们到底能不能为乡政府分忧解愁,为老百姓办实事,看行动吧。

从12月到次年2月,我们走遍全乡的大小村庄,宣传妇幼卫生、新法接生,还进行形势教育。

农村的接生婆十有八九野蛮得很,搞不好,母婴双亡,有的顺生下来,剪脐带不讲卫生,四到六天就夭折了,这叫“四六风”。因而,老太太、小媳妇、大肚子妇女都爱听我们宣传,热情地留下助产士给临产的媳妇接生。妇女们把我们当贵客看待。

不久,乡政府接到通知,从山西调来的三五八旅八团将进驻姚店、李家渠一带。胡宗南数十万大军已云集边区南端。为此,我们参加了动员会,动员老乡腾房子,按性别几户住一起,借老乡的锅碗瓢盆等灶具一一造册,又动员老乡把房子院落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解放军的到来。

部队进村后,我们动员妇女给战士洗被褥、缝补衣服、纳袜底。一个战士的棉衣又破又脏,我把自己的棉袄借给他,第二天他的棉衣缝洗好了又穿上了。另一个战士,棉裤里子的腿部破了,棉花中钻进数不清的虱子,我们干脆用一块新粗布把烂处补了起来,虱子跑不出来了。这种种活动,得到八团领导的称赞,八团召开战斗英雄命名大会邀请我们参加。我记得一位在山西战斗中打死鬼子最多的战斗英雄丁丑娃,大个子,脸黑黝黝的,真叫人敬佩。他们的战斗口号是“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非常激动人心。

我们的种种活动,卜乡长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完全改变了过去那种冷漠态度,感激我们给乡政府帮了大忙,有什么工作,常常和我们商量。乡政府天天人来人往,整天吃小米饭、熬酸菜,有一天夜里12点,我们睡下了,有人敲门,我们爬起开门一看,原来是卜乡长和炊事员端来了三大碗煮羊肉,酬谢我们。

1947年2月,我回到机关。西北局机关人员正忙着清理文件,在防空洞里埋藏书籍,准备转移,离开延安。

十年和平生活,对机关工作人员来说,迎接残酷的侵略战争,思想准备是很不够的。很多小孩子还留在机关。于是党组织发动干部背小孩,我有个不到三岁的女孩子小兰,干部科长李万春自告奋勇要我把小兰交给他,他背起背包,把小兰架在背包上,离开了延安。后来万春告诉我:“你们小兰乖得很,就是给我尿了一脖子。”

陕北战争是打蘑菇战,敌人在陕北转圈儿,我们也打转转,基本上走遍了陕北各县的村村峁峁。

我军在蟠龙、青化砭、羊马河三战三捷,在安塞真武洞召开了盛况空前的祝捷大会,周总理作了鼓舞士气的报告。敌军自北向南被牵引过来,竟把我们党群系统的家属队当成了主力军,相距不过一两天的路程。女同志不少带着孩子,一天行军几十里,特别是那些十一二岁的孩子,背不起,又走不动,哭叫着“妈妈,我走不动了”。我们给孩子鼓劲儿:要像小八路,战胜疲劳,前进!……

大伙儿一会儿爬山,一会儿进沟,孩子很累,背孩子的更累,歇一会儿吧,还要给婴儿喂奶。一位女同志由于绷带把孩子绑得太紧,只有八个月的婴儿窒息了,母亲在山上号啕大哭起来。我走近一看,抱着孩子领着她,赶紧找卫生队抢救孩子,同志们也为她伤心落泪,在山上高喊:“打倒蒋介石,为孩子报仇!”

我们这个小队,走啊,走啊,看到大路上的脚印,全是朝北的,没一个向南的。途中忽然传来消息:毛主席住的离我们不远。大家狂欢起来,毛主席真的没过黄河,和陕北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大家精神抖擞,信心百倍:胡宗南必败,解放军必胜!

战火中,我生了第二个孩子,不到十天,敌人来了。老乡抬担架送我数十里之后,又骑了一匹没有备鞍的马,接着步行。虚弱的身子,汗直往下淌,住在白庙岔,和丈夫商量,用两丈布二斗米让他把不满月的婴儿安置在老乡家里(西北局机关有八九个孩子寄养在白庙岔一带,解放后一个也没有找回来)。我的心碎了……想在这里多休息几天。

一天,我刚走出窑门,忽然看到边区政府主席、我们尊敬的林老(林伯渠)骑着骡子从南面上来了。他问我:“你们还不快走,敌人来了。”我们立刻踏上北去的大路。雨,下个不停,丈夫背着小兰,在泥泞打滑的路上行进。我们的背包、衣物越背越重,都湿透了。我紧跟着丈夫,路太滑,上坡时他还要拉我一把。小兰也是全身湿漉漉的,由于整天背着,悬空吊着的两只小腿,肿得打起了一个个水泡……

1947年,陕北绥德、米脂,沿着黄河各县,群众口粮都大成问题,靠山西支援。我的丈夫去陇东征粮,经常见不上面,我带着小兰和赵守一同志的小孩子农农,请老乡用两个筐子担上,随我前进。在山坳间,两个筐子转悠着,终于送到山西临县延安保育院。送罢,我一身轻松,背着20多斤的行李,参加了边区政府收复区工作团。

工作团九人,只我一个女同志,从临县出发来到陕北佳县,县城在山顶上,下坡八里,就是佳沪河。10月下旬,冰冷的河水深到大腿,我挽起裤腿,望着上游,听着哗啦啦的流水,和男同志一块,过来了。

黄河岸边,是望不透的枣树林,南边正是著名的白云山,我们欢快地登上数不清的台阶,来到大庙前。老道说,毛主席前几天刚刚来过。多高兴啊,沙家店战役胜利了,毛主席悠悠然逛了白云山,战争从此由内线转入外线,毛泽东那“李德胜”的名字,也改叫真名了。

我们一路上动员老乡返回家园,生产劳动,动员青壮年参军上前线,翻了几架大山,来到高家庄附近的一个村庄,见不到几个人,窑里空空荡荡,便走上山峁,在山坳里找老乡,老乡像惊弓之鸟,老远看到我们就跑。我脱下军帽,叫喊那些抱娃娃走得慢的妇女:“你们看,我是女人,是咱政府回来了。敌军已经走远了!”老乡仔细看看我们才恍然大悟,回到村里。我们召集群众大会,说明时局,安定人心,要少数拿了别家东西的交出来,让大家认领;把敌人杀猪宰羊扔下的肠肚、死人骨头掩埋好,免得发生传染病。还一再告诉群众,我军打了胜仗,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再也回不来了,要大家尽快恢复生产,亲邻互助,重建家园。

到了鸟龙铺大镇子,看到发射台高耸的电线,肯定毛泽东到了这里。不久,中央在米脂杨家沟召开了重要会议,之后,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放心地离开了陕北,去河北平山,更加神速地指挥全国解放战争。

陕北形势大好,1948年3月,延安光复。我们进城住在王家坪,那几天到处走走看看。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只剩下一堵墙,西北局山上和党校二部山上的窑洞门窗全没有了,王家坪后面的“四八”烈士墓(王若飞、秦博古、叶挺、邓发)杂草丛生……恢复生产、重建延安的任务是繁重的。我又被分配到边妇联宣传部长。

8月,西北局决定:白茜(中央妇委委员)、张子芳(边区妇联主任)、我和关中分区家属队负责人刘蓟四人去平山,参加党中央召开的解放区妇女工作会议。

我们渡过黄河,到了刚解放的汾阳,城内还是反动派的标语,城外几十里地属敌人制造的无人区,赤红色的棉花秆上长满白花花的棉桃,无人收获。到了榆次,听到徐沟战斗非常激烈,天刚下过大雨,逃窜敌军的足迹留在泥泞的大路上,丢失的草帽、鞋子、花名册等等,死尸的腥味扑面而来,我们在这儿坐了一辆刚缴获的火车,太原正处于我军包围之中;从奉阳到阳泉,我第一次见到大煤矿,想进坑道看看,管事的人说:“解放前不准女人进去,进去就要塌方。现在解放了,进去吧。”

我们整整走了43天,到达石家庄,市委书记兼市长柯庆施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乘上新缴获的美国吉普车,过了滹沱河,到达了平山。

参加会议的100多个女同志,欢聚一堂,晋冀鲁豫的女县委书记杨蕴玉英姿飒爽;晋察冀边区妇联主任田秀娟,身穿军装腰束皮带,还插着一支小手枪;各解放边的妇女代表,云集党中央所在地,盛况空前。

周总理作了三年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政治报告,当他讲到蔡大姐、邓大姐领导中央妇委工作情况时,听众都笑了起来,邓大姐在台下也笑了。总理说:“你们笑什么?蔡大姐、邓大姐是大革命时参加工作的,你们在座的都是二姐、三姐……”可不是吗,大家心服口服。总理这时称自己的妻子是“邓大姐”,其他场合他总是称“小超”。

这次会议为进北平做准备,制定了新中国婚姻法的初稿,作出了党中央关于解放区妇女工作的决定。这是中国妇女运动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结束,我们又回到延安。

1949年5月,西安解放了,我和大队人马,风尘仆仆,在解放西安的第二天列队步行进城了,我们个个都换上了新军装,街道两旁站满了欢迎的人群,不断欢呼歌唱……

我们这一群延安哺育的儿女,是永远不会忘记延安的。

同类推荐
  • 月下客

    月下客

    本书作者是新世纪以来涌现于网络上的有才华的女诗人之一,这是她的首部诗集,收录了精美短诗80余首。
  • 忆往抒怀

    忆往抒怀

    著名作家程树榛是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的重要作家,曾任黑龙江省作协主席和《人民文学》杂志主编。2008年推出汇总其近60年创作精华的十卷《程树榛文集》,文集包括小说、报告文学、电影文学、散文、诗歌及评论。2008年后散文创作成为作家创作的主要题材,近日八十高龄的老作家程树榛将其2008年至2014年间创作的散文结集成册。散文分以追忆旧友、域外感受、生活感悟等分六辑,其中多篇在《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报纸刊发。
  • 最美不过诗经

    最美不过诗经

    两千年前的爱情在田园牧歌里生根发芽。当个手摇木铎的彩诗官,夺走于千顷沃野,弯下腰,采摘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忧伤,生活的每一个片段,不加修饰,都能吟出动人的乐章。
  • 一本没有书名的书

    一本没有书名的书

    当一本书充满故事的时候,你是不需要给它取书名的。这是一本没有书名的书,也是一本不试图给任何人打鸡血的书,28篇文章,30个人,30个故事,30个人的喜怒哀乐。
  • 无语江山有人物

    无语江山有人物

    本书为“百家小集”之一种,是作者傅国涌最新文史作品小集,书中所写人和事,上至清末,下止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作者通过大量的史料阅读,爬梳考证期间的人事,写成此书。书中写了慈禧的垂帘时代,写了名人政要的读书生活,写了鲁迅的讲演,写了胡适的“得寸进寸”思路,写了报人邵飘萍,写了傅斯年对抗战进程的判断;还写了郁达夫、王云五、竺可桢、胡政之等知识人的在旧时代的心路旅程。
热门推荐
  • 葬龙棺:古神疑冢

    葬龙棺:古神疑冢

    举国哗然的双圣庙被发现,一张有数百年历史的人皮画轴上出现了双蛇相交古怪图纹,这个秘密在暗地流传,引出1982年内蒙古挖掘的8具巨人遗骸的诡秘往事,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东西都掩盖在了历史的帷幕之中,更何况有些被极力掩盖的事情真相...........PS:申明一点《葬龙棺》前后两部都是以山海经为背景的盗墓、神话悬疑为题材。
  • 夕离

    夕离

    楼兰最早是“娄人”的地方,“楼”即“娄”,“兰”即“人”,后来辗转演变,成了“楼兰”——一个梦幻而美丽的名字。众称楼兰边陲小国,不知楼兰乃兴于自然之大。荒漠甘泉,耕植富庶,偏居繁华,遗落文昌,一切皆为矛盾神奇,只因固守自然,成就了楼兰。楼兰国国都在楼兰城,孔雀河自西而东穿城过,润泽楼兰城的血脉,一百多年潜移默化,沉淀了纯朴之自然风格——“楼兰风”。“楼兰风”庇护了楼兰国的安静祥和,歌谣传唱:“静静孔雀河,密密红柳林,苍苍胡杨木,青青芦苇丛,甜甜沙里果……”永远是楼兰的自然底色。没有自然,便没有楼兰,与自然的亲疏归离,演绎了悲欢沉浮,从微到盛,由盛转衰,谁曾知,此间几多悲壮情怀,几多血泪乾坤。
  • 相见,不如怀念(全本)

    相见,不如怀念(全本)

    曾经的情感不再,遥远到无从追忆。如今的情感早步入正轨,大石坠顶都起不了浪。当有一天一个曾经熟悉的陌生人从茫茫人海中蓦然出现,情感的天平失衡了……继“七年之痒”之后,高克芳又提炼出“旧情复萌”的情感范式。都说“新鲜旧情人”,我们如此念旧是否只是因为曾经失去?内外煎熬,左右为难,每个人都在做出自己的选择。《相见,不如怀念》近日由河南文艺出版社改名《亲人爱人》出版上市,请喜欢的朋友们关注。
  • 向敌人敬礼(原创经典作品)

    向敌人敬礼(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苏落落

    苏落落

    阳光腹黑大少爷VS温柔冷漠帅校草,谁能获得毒舌面瘫女的心呢?一个是她爱的男生,一个是爱她的男生,她到底情归何处。十年了,她爱他十年了,那十年是她最重要的回忆......如果某天,你消失了,我该怎么办?------《苏落落》看是没心没肺的人,其实他们都是受过伤害的。------《苏落落》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真心爱你的。------《苏落落》我和你,就这样结束了吗?------《苏落落》我庆幸,在我16岁的孤独世界里遇到了阳光的你。------《苏落落》
  • 百级外星人

    百级外星人

    空间之间的大战,见证科技和修炼谁是正道。
  • 云之史诗

    云之史诗

    云域,一个【上位界面】,这里生活着各种各样从【下位界面】死亡后升华来的【魂体】,而在这【上位界面】中,【魂体】也分为三六九等,这些【魂体】被统称为,【云侍】......
  • 醉茶志怪

    醉茶志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冰封纪元

    冰封纪元

    战争,延续了千年;希望,燃起又破灭久经洗礼的大陆早已不堪重负,饱受摧残的生灵疲惫而又麻木伤痕累累的世界,支离破碎的灵魂活着只是心中还有未曾熄灭的些许眷恋
  • 无限轮回系统

    无限轮回系统

    重生?那太OUT了吧!穿越?我也会啊!系统?谁有我这个好?随身带着老爷爷?一边去!老头子有啥用?!智商高人一等?我千百万遍还通关不了?!生来就无敌?让你看到我就手软!董浩走到哪就祸害到哪,他的至理名言就是:或许现在比不过你,但是结果始终比你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