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满竞争的职场,即便不是工作狂,工作任务压下来的时候,也是要加班加点紧张忙碌的。为了一个大的项目,有的人甚至半年甚至一年不休假,白天黑夜地连轴转。就算是机器,也要有停工保养的时候,更何况是人呢。长时间紧张忙碌地工作而没有休息时间,从精神到身体肯定都吃不消。工作不能不做,大块休息的时间又挤不出来,怎么办?四个字:忙里偷闲。
“忙里偷闲”首先是偷得身体方面的放松。长时间紧张地工作,人自然会感觉到疲倦。如果在感觉疲倦的时候还继续强迫自己工作,势必降低工作效率。理智地做法是抽出点时间休息一下,让自己身体放松。三五分钟的闲暇可以让自己闭一闭眼,起身活动一下僵硬的四肢,喝杯水;十几分钟的空闲,可以听一听音乐,到办公室外散散步,读几则笑话。午饭后可以睡一会,半下午的时候,停下来喝杯果汁,吃点点心。
可不要小看了这零碎时间的小憩,它有助于恢复精力,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助于保养身体,不至于出现过度疲劳的状态。尤其是打盹,白居易有诗曰:“暖床斜卧日曛腰,一觉闲眠百病消。”说的就是闲暇小睡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医学研究表明,打盹在恢复精力方面效果非凡。别看只是十几分钟的小睡,它能让人的心率减慢,紧张感消除,心境平静,精力得意迅速恢复。小时候总听老人讲,周总理有两个大脑,一个大脑工作,另一个大脑休息,所以他可以几十个小时一直在工作,却能保持旺盛的精力。那时候觉得周总理实在太神奇了。长大后才明白,不是他有两个大脑,而是他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休息,也就是说,他会“忙里偷闲”。比如乘车时,接见外宾前,或者会议中间休息时,他都会打一个盹休息一下。有时工作到半夜,实在感觉困倦了,躺下睡1个小时,又能精神抖擞地投入工作,直到凌晨。
如此忙里偷闲,可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休息之后精神饱满地进行工作,效率提高,做事自然事半功倍。
“忙里偷闲”还要偷得心灵的悠闲。工作紧张而又压力重重,神经一直紧绷着,久之会感到枯燥无味,会对工作产生厌倦和浮躁情绪。这时候,要学会在重压之下偷偷放松心境。有句话叫“闲时吃紧,忙里偷闲”,这在《菜根谭》中有具体的阐述:“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昼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时要有悠闲的趣味。”意思是说,天地看起来好像很安宁没有什么变动,其实充盈在里面的阴阳之气时时在运动,没有一刻会停歇;太阳和月亮白天黑夜不停地运转,但它的光明自古以来没有改变。所以君子在闲散时要有紧迫感,在忙碌时要有悠闲的情趣。
闲时吃紧,也就是我们前文中所说的,不能让自己太闲,闲暇时要适度约束自己。忙里偷闲,则强调忙碌时不要让自己的神经太过于紧张,要懂得放松,保持悠闲的情趣。让心悠闲,可以让我们在繁杂的工作中保持来自心灵的从容和淡然,可以让我们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中感受到忙碌的乐趣。而要偷得心灵的悠闲,最重要的是学会让心沉静、徐缓、释然,哪怕在熬通宵赶一份文案,在紧张匆促地工作中,一颗心也要保持从容的节奏跳跃。
说到此,我们知道,忙里偷闲,偷得身体的放松很容易做到,而要偷得心灵的悠闲,需要修炼。但如果不想让自己变成工作的奴隶,不想让漫长的工作生涯充斥着烦躁和疲倦的情绪,就必须学会让自己的心在忙碌中保持闲适、自在的状态,如此方能缓冲工作压力,感受工作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