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就总听老人说:男人是耧钱的耙子,女人是装钱的匣子。意思就是说,男人负责挣钱,挣来钱交给女人,女人负责积攒。
老话都是一代一代人智慧的结晶,一句话道出了男人需要“内当家”的精髓:男人挣钱是行家里手,但理财远不如女人。前文也详尽历数了女人先天具备理财的优势,很多优势是男人所不具备的。所以,男人要让自己辛苦赚来的钱产生更高的收益,要让钱有更稳妥的存放方式,就该把钱交给女人来打理。这样的话,夫妻双方的长处就都得到最大的发挥,小家庭的日子也会如芝麻开花般,越过越殷实。
我的一小闺蜜,恋爱时候着实苦恼了很久,因为男朋友小郑人品好、工作能力强,而且人长得也很帅,就是很清贫,不但没有存款,而且财政经常出现赤字。两个人约会,吃饭啊看电影什么的,有时候都要我这小闺蜜付钱。女孩子倒不是心疼自己付出的钱,她是对两个人婚后的生活发愁,总不能要她来担负养家的重担,甚至养老公的重担吧?所以,她一直在犹豫。放手吧,舍不得;继续吧,心里又没底。她跑来跟我讨教,何去何从?我问:你了解过他为什么经济上这么紧张吗?是工资太少根本不够花,还是用来做什么事情,手里没有结余?女孩子一脸困惑:他工资不少啊,单身一人又没什么事,足够他花了啊。我说,这样吧,你留心好好了解一下具体情况,然后再做结论。
三个月后,女孩子再次找到我:姐姐,他每月工资加奖金收入有5000多元,但拿到工资的头10天,花钱那叫如流水,买各种电子产品,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和哥们出去喝酒,去的都是星级酒店,点的都是昂贵的酒,且每次都是他抢着埋单;因为一个人过日子,所有的衣物统统拿出去干洗,尤其让她觉得心疼的是,他的内衣裤都是价钱不菲的品牌货,可是因为懒得洗,穿一段时间觉得脏了,就直接扔掉,再买新的,袜子短裤更是直接变成一次性的消费品……如此过日子,到月中,口袋里的钱就开始见底。这时候他开始收敛大手大脚的习惯,但为时已晚。只能靠拆东墙补西墙,艰难熬到下月发工资的日子。然后,又是新一轮的花钱如流水。
我听后沉思了片刻,说出自己的想法:小郑不是没有赚钱的能力,之所以没有钱,问题就出在他不会管理自己的钱。如果你有信心做好他的财政部长,帮他把钱管好,相信他很快 就能“脱贫”,而且开始有自己的积蓄。就看你有没有这个能力,改变小郑的生活。
小姑娘点头,如果真如您所说,我倒愿意试试。如果他真能改变经济困窘的状态,我就不再犹豫,会尽快和他结婚。
小姑娘回头和小郑认真谈过,小伙子倒也爽快,直接就把工资卡交给了女孩子。两个月实验下来,居然存下2000元。小伙子很激动,工作好几年了,这还是他第一次有自己的存款。小姑娘说,其实她也没怎么费心,无非是尽可能多地亲手做饭,和小郑两个人在家里吃,减少了他和哥们到酒店挥霍的次数;尽量限制他买那些更新换代太快的电子产品,手里能用的就坚持用;帮他在家里用洗衣机洗衣服,内衣更是手洗了之后再接着穿。只这三项坚持下来,就节省了不少钱。
两个人很快举行了婚礼。婚后,女孩子自然而然做了家里的钱匣子,小伙子因为佩服女孩子的理财能力,也甘心情愿把自己挣来的钱交给她管。小两口精打细算,日子过得是蒸蒸日上,不出三年,就用小郑工资卡上的余款买了一辆车。我这小闺蜜每每说起当年的迟疑,就肯定我的“功绩”:“还是您慧眼识真人啊,不然我可能真就放弃这支潜力股了。”
其实,男人大多如此。单身时候没有家庭负担和责任,加之本身也没有理财意识,所以挣多少花多少,丝毫不算计,常常弄得入不敷出,仿佛生存能力欠缺。而一旦结婚成家,本身有了约束感和责任感,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有了收敛,再如果老婆是个善于理财的管家婆,那男人的钱从此就有了妥帖的安置,也就很快集腋成裘,数目日渐可观。所以,女孩子找对象,有时候也不必过多看重男孩子存折上的数字,相反,要多考察他的工作能力,未来发展的空间有多大。只要有金刚钻,就能揽来瓷器活,何愁没有钱?
不过,目前大部分家庭虽然是男挣钱女管钱的模式,但女人管钱的这个“管”还只是停留在“管”支出,“管”账目的意思,而非“理财”的意思。也就是说,男人把钱交给女人,女人只是用来支付家里日常开支,打点上上下下,该省的省,该存的存,保证家庭生活顺顺当当的同时,做到收入支出账目清楚,不像老公单身时候日子过成一本糊涂账。
所以,女人要改变观念,要学习理财知识,提高理财能力,让自己的思维升级,不只是做那个装钱的匣子,而是要让钱动起来,要学会投资,学会让小钱变大钱,让没钱变有钱。要争取做一个CFO,也就是首席财务官,而非做一个只知道支付钱的“出纳”,尽最大努力把丈夫交给自己的钱管好,让它们升值,更让婚姻稳固度、幸福度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