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出门时,年老的爷爷蹲在地上给孙子换鞋子,而孙子却心安理得,连一声“谢谢”也没有;在幼儿园里,孩子玩耍不小弄脏了衣服,老师毫无怨言地帮孩子换上干净的衣服,孩子却认为理所当然,没有任何表示;生日到了,妈妈为孩子准备了精美的蛋糕,老师和小朋友准备了生日礼物,当生日快乐的歌声响起时,孩子高兴地接受着这一切,而没有想到要感谢妈妈的养育,感谢老师和同学的那一份情谊……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不难看出,有些孩子对家长、老师的爱,熟视无睹,一种“感受爱的缺失”在幼儿身上成为常见行为。我们看得多了,也习惯了,习惯为孩子把每件事做得又快又好,那么孩子就没有机会插手帮忙。久而久之,孩子便习惯了接受,他所有的需要都被家长无条件地满足了,理所当然地认为什么事情都应该先满足他,别人的给予都是应该的。如此一来,孩子心里感恩的种子等不到萌芽便悄无声息地泯灭了,于是,我们又反过来责怪孩子不懂事,不理解父母,不懂得感恩。
感恩,是一个人人性光辉的体现,是一种美好的情愫与品质。一个人如果学会感恩,才能拥有幸福指数,才能理解生活的真谛。人是社会的人,任何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大家庭,离不开父母的哺育。而对父母亲朋的关爱和恩惠,有的孩子懂得感恩戴德,有的孩子却理所当然,漠然处之。这里面固然有孩子自身的素养问题,但根本原因还是父母从小不注重孩子的感恩教育。
前段时间,一篇有关中学生用刀捅伤母亲的报道,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和震撼。这位妈妈从小对孩子万般呵护,有求必应,什么事都以孩子为中心,好吃好喝好穿的都先紧着孩子。现在孩子长大了,长得比妈妈还高,可是这位母亲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一手带她的儿子只是因为她没及时提供儿子所需的学费,就被儿子无情地用刀捅伤,险些送命。此事件一经媒体披露,立即引发了一场关于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思考。
当孩子长大成人了,如果不懂得对父母及家人感激,那么这种养育一定是失败的。其实,感恩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人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美德,且能够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这对孩子成人后走向社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教会孩子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并常怀感恩之心。
感恩,应该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必须让孩子知道,并非大恩大德才叫报恩,对父母点滴孝行、对他人看似微不足道的关心和帮助都是报恩。要知道,孩子的好品质、好行为是不断培养出来的,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懂得主动尊敬他人,感恩他人,妈妈就要从细微入手,从小做起,简单地说就是从“谢谢”开始培养。
我们知道,幼儿期是情感培养的重要时期,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知识经验贫乏,思维具体形象,情感的感染作用大,可塑性较强。而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应该从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孩子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学会感恩。比如:主动问候父母,让孩子给下班的妈妈拿拖鞋,把好吃的东西留给加夜班的爸爸,帮助家人招待客人,与小朋友分享食品、玩具、图书等等。作为家庭教育的主导者,妈妈要引导、教育孩子将感恩意识转为行动,通过生活中的小事,让孩子知道人与人之间要友好相待,懂得付出和服务。而当别人有恩于自己时,要懂得感恩,也只有懂得感恩的孩子,才能学会感激亲人给予他的一切,懂得感激在他成长过程中支持和帮助过他的每个人。
同时,父母也应该发挥其在家庭中的示范作用。在我们中国,有很多带有感恩色彩的重大节日,比如中秋节、母亲节、春节……无论多忙,也要在这些日子带上孩子一起去看望双方的老人。让孩子为长辈做一些事,说声“我爱你”、唱首歌、说句祝福,或者给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从而激发孩子对生活的美好情感和感激之情。与孩子一起为长辈庆祝生日,对于帮助自己的人要表示由衷的感激,对于没有帮助自己的人要善于谅解,做好感恩教育的表率,只要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使幼儿成为一个富有爱心、至情至性的孩子。
而父母学习在孩子面前“示弱”也是感恩教育的一个“妙招”。孩子能够做的事情就让孩子去做,让孩子去吃苦就是让他懂得父母和别人的给予与帮助是一种“恩惠”,而不是理所当然或者欠他的。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良好行为的习惯是进行感恩的基础,妈妈可以让孩子逐步独立进餐、收拾碗筷、自己脱衣、扫地、擦桌子等等,培养孩子独自生活的能力和乐于助人的习惯。妈妈要学会做“弱者”,告诉孩子自己工作的烦恼、辛苦,创造机会让孩子表达他们对你的爱。
让孩子从小就要懂得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不是平白无故得来的,优越生活环境要通过劳动才能享受的,理解爸爸妈妈的苦衷,这一切都要有一个感恩的心态。我认为,让孩子学会感恩,并不难,只要引导孩子从身边的人和事一点一滴地做起,他就一定会成长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感恩教育,是决定一个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一环,而感恩,也绝不是简单的“谢谢”,它应该是饱含爱与感动,无论帮助别人还是得到别人的帮助,都是心存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