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家释《芣苢》之误
《周南·芣苢》是《诗经》中的名篇,诗中写先民们采收芣苢的劳动场景,“真情真景”,可谓千古绝唱。然自《毛诗》以来,《诗》家皆释“芣苢”为车前,或分释为车前子或车前草。对采芣苢的目的,或曰“宜怀妊”(即治不孕之症,使之怀孕),或曰“治产难”(即取车前泻下之力治难产之疾)。《毛传》云:“芣苢,车前也,宜怀妊。”《十三经注疏》征引郭瑛、陆机、王肃、王基驳等诸家之说,但最终还是认为芣苢即车前。《诗集传》云:“芣苢,车前也,大叶长穗,好生道旁……采之未详何用,或曰其子治产难。”后世《诗》家注释皆从上说。然细按诗意,这种解释尚未安妥。试析如下:
(一)从采集动作看,《芣苢》中采集的不会是车前子或车前草。《芣苢》中的动词展示了采集劳动的序列性动作,这组序列性动作的对象不会是车前子或车前草。“捋”是“以手握物,顺移脱取,或顺手抚摩”(《辞源》),即《说文》段注所谓“五指持而取之”之意;“掇”,“拾取也”,《说文》《辞源》释同;“袺”、“襭”,《说文》释“执衽谓之袺”,“以衽扱物谓之襭”,段注:“扱,收也。”《尔雅》《毛传》释同;高亨《诗经今注》释“袺”为“用手提衣襟兜东西”,释“襭”为“把衣襟插在腰带上兜东西”,王力主编《古代汉语》释同。如此,则《芣苢》中的“掇”、“捋”、“袺”、“襭”这组序列性的动词是不适用于采收车前子的。因为车前子太碎小,“长约2MM,宽约1MM”,“捋”取着实不易;加之外表呈黄棕色或黑褐色,落地与泥土色相混,“掇”拾简直不可能;至于说要将其采收到用衣襟盛放(“袺之”);且用手提着都很费劲,得将衣襟挽插在腰带上以盛其重(“襭之”),那就更是不可想象。中医药采收车前子的做法是:割取果穗,晒干,采集种子,筛去泥土,晒干籽粒,以备药用。
众所周知,《诗经》中动词的使用非常准确精当,仅表示手的不同动作的动词不下五十个,如采、流、芼、掇、捋、按、握、拾、抽、折、秉、指、搂、搴、投、搔、抱、揖、挹、携、拔、招、拊、执、捣、提、袺、襭等。因此,我们说《芣苢》中的这四个序列性采收动作的对象不会是车前子或车前草。对此,凡有过“捋”、“掇”、“袺”、“襭”的采集劳动实践的人,都应是清楚的。
(二)从采集目的看,《芣苢》中采收的也不会是车前子或车前草。纵观人类的采集劳动,凡是大型的公众性的采集劳动首先是为了解决人类生存中的温饱问题,即采集的首先是能吃的食物,而不是药材;采集活动首先是一种生产性劳动,而不是医疗性活动。《芣苢》所描绘的正是先民们大规模集体劳动的场景。但前人解释《芣苢》的采集目的是“宜怀妊”或“治产难”,即《芣苢》所写的采集劳动不是生产性活动而是医疗性活动,所采之物也不是食物而是药材。这样,《芣苢》所写的采集劳动的场面和采收车前的目的之间是隐含着矛盾的。对此,朱熹已经看出些许,并表示质疑,谨慎地说“采之未详何用”。高亨先生为解决这一矛盾,灵活地将芣苢释为“车轮菜”(即车前草),并将“捋”释为“用手扯下”,将“掇”释为“用手指摘取’,以求适用于采野菜的动作。因车轮菜是可吃的野菜,那时的“劳动人民用它做副食”,这似乎解决了采集目的的问题。但是,《芣苢》中的这组序列性动作构成的语义场使读者分明看到那是在采集籽实,而不是在挖捡野菜;“捋”、“掇”应有特定的语义,不能随意曲解,车轮菜也只是在嫩小时当“副食”的菜吃吃,或在饥荒之年充饥,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吃,更不会大规模采集当做食物的。
至于难产或不孕的情况,这在整个妇女人群中毕竟是极少数的,无须以采集劳动的规模去采集车前子来医治。且从人类采集劳动的目的和《芣苢》具体所写的劳动场面看,这样大规模的采集劳动一定是关涉群体利益,具有公众性、社会性、生产性的活动,而不会是只关涉个别人、少数人的。再者,先民是否具有采药医治不孕或难产的意识呢?即使有,车前子是否就是当时的首选良药呢?这都值得怀疑。《黄帝内经》中首选疗法是针灸;《内经十三方》中没有治疗不孕或难产的药方,也无车前一味;《神农本草经》也未载车前治不孕或难产的功效;罗元恺主编《中医妇科学·方剂索引》所载妇科方剂中用到车前子这味药的方剂约五个。或许有人说,妇人采“芣苢”(车前子)医治不孕或难产,不是实质性的采集药材,而是象征性的仪式活动,即在“图腾感生”意识支配下,象征性地采集多子的车前使自己获得多子的能力。此说有理,然查之史籍,进入中华图腾文化圈的植物有瓜瓠类和禹夏族的薏苡等,似未见有车前。我们认为,《芣苢》的确与图腾文化有关,芣苢应是薏苡,是禹夏族的图腾,《芣苢》或许就是禹夏族人的图腾祭歌。此说后文论述。
(三)从《芣苢》所展示的采集劳动的场面看,所采之物也不会是车前。涵咏此诗意境,诚如方玉润《诗经原始》所说:“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也如闻一多先生所说:“揣摩那一个夏天,芣苢都结子了,满山谷都是采芣苢的妇女,满山谷响着歌声。”(《匡斋尺牍》)那劳动的场面是宏大的。因为从《芣苢》的曲式结构看,这是一首群歌互答式的乐歌,它由“引歌”和“应歌”两大部分、四至六个乐调构成:
一、引歌:
一之1调: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一之2调: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二、应歌:
二之1调: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二之2调: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三之1调: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三之2调: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一人(一方)或两人(两方)“引歌”,两人(两方)或四人(四方)“应歌”。“引歌”中总说“采之”,“应歌”中分述采的具体动作“掇之”、“捋之”;“引歌”总说“有之”(持有、得到),“应歌”中分述“持有”的具体动作“袺之”、“襭之”。这种乐歌形式也存在于江南一带的采莲歌和采茶歌中,如《乐府诗集·相和歌辞·相和曲》中的《江南》便是。这种群歌互答式的乐歌所展现的劳动场面是宏阔的,它使我们仿佛看见满山遍野的芣苢,满山遍野的采集劳动者,满山遍野的歌声,满山遍野的欢愉之情。而车前只生长于路旁、车道上、牛马迹中,如果说芣苢就是车前,这与《芣苢》所描绘的广阔的劳动场面不符。试想妇女们只是在车迹道旁采收车前,会唱出有如此广阔欢愉的劳动场面的《芣苢》吗?
二、“芣苢,似木,实似李,食之宜子”,即薏苡
《辞源》“芣苢”条下注:“一说:‘芣苢,木也。实似李,食之宜子。出于西戎。’见《诗·芣苢·释文》引《周书·王会》。”《周书》即《逸周书》,约成书于公元前5世纪,盖早于《诗经》之成书?《逸周书·王会》载:“康民(西戎)以桴苡,桴苡者其实如李,食之宜人。”《说文》“苢”条下注:“‘苢’,芣苢,一名马舄。其实如李,令人宜子。从草,声。《周书》所说。”这就是说,“芣苢”尚存另一种解释。尤应注意的是许慎的释文。许慎并未将芣苢释为车前,想必另有见解。段玉裁说“不必致疑于许称《周书》也”,并对《十三经注疏》中《诗经》和《尔雅》部分将芣苢确定为“马舄之草,非西戎之木也”的观点表示异议,认为许说是可信的。段注云:“《释草》:‘芣苢,马舄。马舄,车前。’《说文》凡云‘一说’者,皆后人所改窜。《尔雅音义》引作‘芣苢,马舄也’,可证。其实如李’,徐锴谓其子亦似李,但微而小耳。按《韵会》所引‘李’作‘麦’,似近之,但未知其何本。陆德明、徐锴所据已作‘李’矣。令人宜子’,陆机所谓治妇人产难也。《王会》篇曰:‘康民以桴苡,桴苡者,其实如李,食之宜子。’《诗音义》云:‘《山海经》及《周书》皆云:‘芣苢,木也。’今《山海经》无芣苢之文,若《周书》正文未尝言桴苡为木。陶隐居又云:‘《韩诗》言芣苢是木,食其实宜子孙。’”从段注可知,芣苢不是车前,它似木,籽实像李果或麦粒,能吃,是食物,食之宜子或宜人。我们联系《芣苢》,认为这“芣苢”就是薏苡。试论证如下:
(一)“芣苢,木也”,“芣苢是木”。这就是说芣苢是木本植物或禾本植物中茎杆强坚如木者。从《芣苢》中的采集动作看,芣苢应是禾本植物。许慎和《逸周书》都未言芣苢是木,段玉裁也对芣苢是木的说法表示怀疑。这就提示我们,芣苢似木但不是木本植物,它可能是禾本植物中茎秆强坚如木者。再看薏苡,薏苡是禾本植物中茎秆最为强坚者。有学者称,薏苡是“原产中国的禾谷类作物中茎秆最为强坚的,栽培种株高1-1.7m,杆粗10mm左右,且其茎秆不像稻、麦、粟、黍等禾本科作物那样经秋冬的干燥风化后很容易折断粉碎,而是一直可挺立到来年夏秋,像干枯的灌木一样”。从薏苡与芣苢的外形特征看,芣苢应是薏苡。
(二)芣苢,“其实如李”,“似李,但微而小耳”。这是说芣苢的籽实大且外部特征与野李果相似。考之薏苡籽实,“体积几倍于稻、麦,几十倍于粟、黍;虽然比榛、栗要小,但比松、柏籽要大,跻身于木本粮食作物是顺理成章的,脱出谷类行列也不奇怪”;且其籽实“大粒圆形,种皮深红色与成熟李果形态极为相似”。从芣苢与薏苡籽实的外形看,二者实为一物,芣苢即薏苡。又,“《韵会》所引‘李’作‘麦’”,即是芣苢籽实又似麦粒,段注评曰“似近之,但未知其何本”。薏苡仁就很像麦粒,俗称“回回米”、“药玉米”(《辞海》)。从芣苢和薏苡的内仁看(都似麦粒),二者也实为一物。
(三)芣苢,“食之宜人”,“食之宜子”,“食其实,宜子孙”。可知芣苢是可食的粮食作物,且具有药用价值:“宜人”、“宜子”、“宜子孙”。考之薏苡,也是食药一体。“薏苡是原产我国禾本科作物中籽粒最大的”,它“易于采集贮藏,所以,它是中国远古最早被驯化的作物之一。在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薏苡种子已有六千年以上的历史。以后到汉代出土更多的薏苡材料,就是证明”;薏苡早在六千至一万年前就以粮食作物的身份进入了先民的生产劳动中,时至今日,“用薏苡籽实创造的食品因其具有食药结合的突出优良特征,在日本、东南亚大受欢迎,近年来又风靡中国”;作为食物,“薏苡营养价值高,含有粗蛋白、粗脂肪及淀粉和多种B族维生素,薏苡仁可以煮粥、磨粉制糕点、制糖、酿酒等”。作为药物,薏苡的根、叶、籽实都可入药,尤以薏苡仁为常用。薏苡仁类归“利水渗湿药”,有渗湿除热、利尿消肿、健胃补肺止泻等功效。《神农本草经》载:“薏苡仁,味甘,微寒,无毒,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久风、湿痹、下气。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久服轻身益气。”《本草纲目》也载:“久服,轻身益气……(治)孕中有痛。叶……初生小儿浴之,无病。”据现代药理学研究,薏苡仁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还有镇痛、抗炎、抗血栓形成和抗凝血等作用。药食一体的薏苡仁,确有“食之宜子”,“食之宜人”、“久服益气轻身”的作用。据载“禹母吞薏苡而生禹”,虽是“图腾感生”神话,但也应是历史的真实。芣苢籽实与薏苡仁功用相同,故而我们说芣苢即薏苡。
(四)从《芣苢》所写采集劳动的序列性动作看,芣苢应是薏苡。采、有、掇、捋、袺、襭的“芣苢”,应是:1.禾本科植物,且籽实较大易于“捋之”、“掇之”、“袺之”、“襭之”者;2.籽实的外表颜色能与泥土色相分辨,这样落地才易于捡拾(“掇之”);3.茎秆较高,采集者基本是直立着身子“捋之”、“袺之”、“襭之”的。薏苡正符合这组动作涉及对象的上述要求:1.薏苡是原产中国的禾本植物中籽粒最大者,而且其子实不像稻、麦、粟、黍的颖果那样“稃体因其边缘互相紧扣,很难与籽粒分离”,“薏苡籽粒在外形上非常像稻麦外稃的那种结构,实质上称为总苞,它与种子分离,在施加外力后,很容易脱落”。所以在先民的禾本科粮食作物中,唯有薏苡是易于“采”、“捋”、“掇”之的;2.薏苡茎高、杆粗、质地坚硬,“似木”,而先民的生产工具主要还是石刀、石斧、蚌镰等,加之薏苡籽粒大、易落粒,故收获薏苡不能像收割稻、麦、粟、黍那样;而只能是群体出动去“采之”、“有之”;3.薏苡籽实大,易于采满衣襟,故需“袺之”、“襭之”;4.薏苡仁外皮深红色(或淡褐色),落地易与泥土色分辨而捡拾(“掇之”);5.薏苡秆株高,采集者基本是直立着采集的,这与《芣苢》中的“捋”,“袺”、“襭”所写的采集动作相一致。总之,《芣苢》中所采之芣苢,既不是车前,也不会是禾本植物中的稻、麦、粟、黍等,它应是薏苡。
(五)从《芣苢》描写的采集劳动的场景看,芣苢也应是薏苡。《芣苢》描绘的是先民集体大规模采集劳动的场景。方玉润、闻一多所言,深得诗境。我们也已论说《芣苢》中所采之芣苢不会是生于道旁牛迹中的车前。而薏苡生长的适应性很强,遍布黄河、长江、珠江流域,且习生于屋旁、荒野、溪涧和阴湿的山谷中,而且具有禾本科其他谷类作物的单纯密集性,形成薏苡群落。加之薏苡的收获又不宜像收获稻、麦、粟、黍那样切茎割晒,只能是采集,所以,在收获薏苡时要求采集者集体出动、大规模采集,同时又需三三五五成群结队散到一片一片的薏苡群落中去采收,这就像《芣苢》所写的那样。所以,我们认为《芣苢》中群歌互答的采集场面描绘的正是先民采收薏苡时的情景。《芣苢》也即《薏苡》。
(六)“芣苢”、“薏苡”音近而同,“苡”本作“苢”,芣苢也作“芣苡”或“桴苡”。故已有学者直觉地将芣苢等同于薏苡。如李玄伯说:“禹之姓之姒,以‘薏苡’(芣苡)为图腾。”龚维英说:“夏族的准原生态图腾是薏苡。薏苡即芣苡。”赵晓明等的《薏苡名实考》则认为薏苡的别名之一是“芣苢”,并对薏苡的生物特性做了翔实的考论。
那么,为什么《诗经》注家又要误释“芣苢”为“车前”呢?“芣苢”会不会是同名两物,即“芣苢”既是车前又是薏苡呢?查《尔雅·释草》载:“芣苡马舄马舄车前。”造成误释芣苢为车前的根源正在于此,即后人将芣苢直接等同于车前了。然按之《尔雅》体例,此八字不应是一词一物,而应断句为四词两物,即:“芣苡,马舄。马舄,车前。”黄侃笺识、黄焯编次的《尔雅音训》、徐朝华《尔雅今注》《说文》段注均断为四词两句两物,即:“芣苢,一名马舄”,这是一物;“马舄,车前”又是一物。两物因其“马舄”之名同而造成混淆。这种物异名同或物同名异的现象在《尔雅·释草》以下七篇中屡屡皆是,王国维《尔雅草木虫鱼鸟兽释例》有详论,可参读。王氏就未将“芣苢”同之于“车前”,他直取“芣苡,马舄”之文,并认为“芣苡”一名“马舄”者,是就其“大者谓之”(即芣苢株杆高大故谓之“马舄”)。王氏此意与《说文》释“芣”为“华盛”之意合,即谓芣苢为高枝大株华盛之物,与依地而生的车前(一名“地衣”、“虾蟆衣”)不同。清·严元照《尔雅匡名》指出:“草木虫鸟之同名者多矣。莪罗,草也;罗,虫也……芣苢、马舄,草、木同名。草见《尔雅》,木见《逸周书》《说文》。”严氏此说可谓慧眼独照,但又谓“芣苢”是同名两物,则又失之千虑。芣苢并非同名两物,芣苢只有一种,即禾本科的、籽实似李果而小、茎秆粗硬似木的薏苡,它不叫车前。同样,车前也不叫芣苢。只是因为芣苢和车前都“一名马舄”而致误。所谓“马舄”,是说牛马吃食车前草和籽实会泄泻。现在民间治骡马“尿结”之症还用车前草及籽实。而芣苢(薏苡)也有使牛马泄遗的作用。《本草纲目》载薏苡草根就具有泻下的作用:“煮服,堕胎。”据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薏苡草根的确有加速内脏蠕动的效果,薏苡草并不是良好的饲料,它会造成马匹腹泻。大概先民发现芣苢(薏苡)草根会致骡马泄泻故“一名”(段注:“所谓‘一名’者,皆后人所改窜”)为“马舄”,也有人因车前草籽会使骡马泻泄也“一名”车前为“马舄”。《尔雅·释草》将两物放在一起以求辨别异同,后人不察,反将芣苢等同于车前了。《释草》中还有一处也是八字:“唐蒙女萝女萝菟丝。”王国维《尔雅草木虫鱼鸟兽释例》断为:“唐蒙,女萝。女萝,菟丝。”徐朝华《尔雅今注》断为“唐、蒙,女萝。女萝,菟丝。”这也是四词两句两物。“唐蒙,女萝为Usnea diffiacta Vaia或U。longissima Ach;女萝,菟丝为Cuscuta chinensisiam。”因“唐蒙”和“菟丝”都因“一名”“女萝”而被列在一起,其实唐蒙不是菟丝,菟丝也不是唐蒙。这种情况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如西北人说的“大豆”是指蚕豆(Vicia faba),而东北人的“大豆”却是黄豆(Glycine max),若按《尔雅》例释为“蚕豆大豆大豆黄豆”,后人不察,将蚕豆等于黄豆,那就错了。又如“金钱草”一名,“目前已知就有8科11种之多”。
找到了误释之源,又排除了一名两物之说,我们的结论已很明确:芣苢就是薏苡,是先民的粮食作物之一。《芣苢》所描绘的就是先民们采收薏苡时的劳动情景。
以上,我们论证了“芣苢”是“车前”的千年误释,并以《说文》和段注为据,从芣苢和薏苡的外形特征、药食功用、《芣苢》所描写的采收动作、劳动场景的互相比照中,确证芣苢即薏苡。下面,我们进一步从人类学的视角探寻《芣苢》的历史文化意蕴。
三、薏苡:禹夏族的图腾
考之典籍,薏苡与禹夏族有着某种特殊的联系。禹夏族“姒”姓,薏苡是他们的图腾。
何谓“姓”?《说文》释“姓”云:“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因生以为姓,从女生,生亦声。《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姓”标示着女性始祖是如何生人、人从何而生(即“生”人之物是什么)等内容,故姓“从女生”。
人最初从何而生?《说文》云“感天而生子”,即图腾感生。女性始祖生人的这个东西(图腾)即“姓”:“因生以为姓”,“因生以赐姓”。故,“姓”即图腾,图腾即姓。黄文山说:“中国古姓,多为图腾之遗留。”李玄伯说:“姓即图腾的结果。”吕振羽、孙作云、丁山、董家遵、何星亮等学者观点雷同。禹夏之姓“姒”,古传是禹母吞食薏苡的缘故。《史记·夏本纪》云:“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又:“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白虎通·姓名》:“禹姓姒氏,祖昌意以薏苡生;殷姓子氏,祖以玄鸟子也;周姓姬氏,祖以履大人迹生也。”王充《论衡·奇怪篇》:“禹母吞薏苡而生禹,故夏姓曰‘姒’。”又,《诘术篇》云:“古者,因生以赐姓,因其所生赐之姓也。若夏吞薏苡而生,则姓苡氏;商吞燕子而生,则姓子氏;周履大人迹,则姬氏。”龚维英说:“禹夏族的原生态图腾是太阳,准原生态图腾即母系图腾是薏苡。”何星亮说:“夏始祖系其母吞薏苡(一种植物籽,即其母之图腾)而生,所以夏族以‘姒’为姓。”
禹夏族为何要选择禾本植物的薏苡为其“生人之物”的图腾呢?据图腾文化学者的研究,“图腾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取决于该地区的动物群和植物群……植物图腾较动物图腾少得多。植物种类众多,但作为图腾的大多是可食或可用的……植物图腾的产生可能较晚,只有在万物有灵观念产生之后,人们才会把某种植物视为自己的亲属、祖先或神。”这就是说,天地间虽有千种万物,但被选为某个氏族、部落、民族的图腾的东西却是有限的几个。而这有限的几个是与这个氏族、部落、民族的生存、生活、生产、生育曾经有过特殊而密切的联系的。虽然这种联系是被神化了、或在历史的长河中被遗忘了,但在图腾崇拜发生的初期是清楚的。薏苡所以成为禹夏族的图腾,就是因它曾与禹夏族的生存、生活、生产、生育等有过某种特殊而密切的联系,即薏苡对禹夏族的“生”发生过重大的影响。而作为植物图腾的薏苡是以它的“可食”性与禹夏族发生联系从而进入其图腾文化丛的。这,我们仍可从其神话传说中找到一丝的信息:禹母“吞”薏苡而“生”禹;“食之”宜人;“食之”宜子;“食其实”宜子孙;乐“有子”矣;宜“怀妊”;治“产难”;等等。其信息重心是“食”和“生”——“食”了薏苡使禹夏族得“生”:生存、生产、生活、生育。后人虽误将芣苢释为车前,但关于薏苡(芣苢)的这些图腾文化性质的传说并未在历史长河中完全佚落,而是附会到车前的上面了。
四、薏苡是禹夏族遭受洪水之灾时得以生存的主要粮食作物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农业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发现了一万四千年以前的水稻植物蛋白石(硅酸体),说明江西当时已经食用稻米”;“湖南省澧县彭头山出土的8000年的炭化稻谷,比70年代发现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早1000多年”;“湖南道县玉蟾岩发现了1万年前的稻谷。河南也在淮海流域的舞阳县贾湖遗址发现了8000年前的炭化稻谷。江苏也在苏州市附近的草鞋山遗址发掘出6000年前的水田遗址”。而与稻约同时进入先民的生产、生活中的禾本粮食作物就有薏苡。有人推测,“大约1万年前黄帝族就开始栽培薏苡”了;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薏苡种子。问题是为什么原始农业已有相当发展的尧、禹时代,薏苡以其“可食”的特性与禹夏族的生存、生活、生产、生育发生了特殊而密切的联系,以致被禹夏族作为“生禹”之物而被崇奉为图腾,冠为己姓呢?我们认为,这,与尧、禹时代的洪涝之灾及薏苡的生长特性有关。
神话传说、史书记载和考古研究都证明,从炎黄至共工、尧、舜、禹时代,中国气候变暖,湿润多雨,确曾出现过长江、黄河等诸河全流域、持续性的大洪水,禹夏先民经历了一场前所未遇的灭顶之灾。《书·尧典》载:
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佥曰:“於,鲧哉!”
《益稷》云:
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予乘四载,随山刊木,暨益奏庶鲜食。予决九川,距四海,濬畎澮距川;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
这次洪水不仅水大、面广,而且历时长。据传鲧治水九年不见成效,禹又治水十三年。如此洪水,给禹夏先民造成的灾难是可想而知的。《孟子·滕文公》载: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汜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偪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当尧之时,水逆行,汜滥於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书》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吕氏春秋·开春论·爱类》:
昔上古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河出孟门,大溢逆流,无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尽皆灭之,名曰“鸿水”。禹於是疏河决江,为彭蠡之障,干东土,所活者千八百国。此禹之功也。勤劳为民,无苦乎禹者矣。
《淮南子·览冥训》: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苍天补,四极正,****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淮南子·本经训》:
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江、淮通流,四海溟涬,民皆上丘陵,赴树木。
《淮南子·齐俗训》:
禹之时,天下大雨,禹令民聚土积薪,择丘陵而处之。
《吴越春秋·吴太伯传》:
尧遭洪水,人民泛滥,遂高而居。尧聘弃,使教民山居,随地造区,研营种之术。三年余,行人无饥乏之色,乃拜弃为农师,封之台,号为后稷,姓姬氏。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
帝尧之时,遭洪水滔滔,天下沉渍,九州阏塞,四渎壅闭。
这使我们自然联想到1998年春夏之际长江、松花江、嫩江全流域历时60多天的大洪水和1999年春夏之际长江中下游的洪涝之灾。无须设想,我们完全能理解尧、禹先民所面临的这场前所未遇的洪水对他们的生存、生活、生产、生育构成的威胁和带来的困难。有学者说,尧时“洪水怀山襄陵”是中国历史的起点,这是卓异之识。可以说,尧、禹时代的洪水对我华夏文明、文化、历史乃至民族心理、性格都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那么,当尧、禹先民面对历时十多年的洪水涝灾时,他们是依靠什么存活了下来的呢?换言之,他们的主食是什么?可以设想,当他们迁居“高土”、“丘”、“山”而幸存下来时,面对“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的灾荒之景,他们不可能及时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种植中的稻、粟、稷、麦的生产,也不可能进行有效的狩猎活动以求生存,因为,大灾大荒之年,人反而是禽兽的“狩猎”对象,“禽兽逼人”,“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这是灾荒之年的常景。尧、禹灾民唯一可能的生存依靠仍是采集劳动。当然,他们除采集植物的茎、叶、根和果类以充饥外,他们更需要采集适宜于主食的植物的籽粒。而在洪水涝灾之后能成为尧、禹灾民主食的禾本植物,必须具有以下条件:1.粮食作物;2.如遇水涝,在淹水退后仍可恢复生长;3.宜于采收。依据农史学者的研究,认为尧禹灾民当时用以生存的主食就是薏苡。因为:1.“薏苡(Coix)是原产我国禾本科作物中籽粒最大者,营养价值高,品质优良。薏苡的籽粒富含有粗蛋白、粗脂肪以及淀粉等,还含有多种B族维生素。所以薏苡米可以煮粥、磨粉制糕点、制糖和酿酒。”因此,薏苡在上古是被作为仅次于稻、麦、粟、黍的禾本科粮食作物种植的。“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薏苡种子已有六千年以上的历史。以后到汉代出土更多的薏苡材料,就是证明。这些材料已被证实都属于薏苡栽培种(C。Lacryma-jobi L。)这一单一物种。”2.研究表明,“薏苡适应性强,具有抗涝、抗旱、抗风、分蘖力强、生长期长、有宿根蘖再生的特性,籽粒又大,是生产能力很强的作物。在易受旱涝灾害的江河两岸、湖沼浅水处都可栽培。更习生于屋旁、荒野、溪涧和阴湿的山谷中。薏苡如遇水涝,在淹水退后仍可恢复生长。由于其茎秆似玉米为近实心状,分蘖丛生,总状分枝,遇高水肥及大风时不易倒伏,病虫害较少,是适应集约化栽培的现代作物”,并且,它“由原产中国西南的野生薏苡沿四川盆地和长江(包括汉江)、淮海沿岸、湖岸、下湿沼泽、平原低地北上传播入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广布于黄河、长江、珠江流域。所以,当尧禹时代洪涝泛滥成灾时,薏苡便成为当时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的粮食作物。而像水稻、菰等其他沼生作物在水淹曝晒后就基本是绝收,薏苡却以它特有的抗水淹性、抗湿性、抗旱性、抗风性、抗虫性,使其在沼泽、河岸、湖边、下湿地及有适当降雨的旱地都可良好生长,并获得满意的收成,“因此薏苡便成为夏族发展低地农业的主要栽培物种”。3.薏苡是禾本植物中籽粒最大且易于采收者,因其籽实不像稻、麦、粟、黍的颖果那样“稃体因其边缘互相紧扣,很难与籽粒分离”,“薏苡籽粒在外形上非常像稻麦内外稃的那种结构,实质上称为总苞,它与种子分离,在施加外力后,很容易脱落”,加之薏苡具有禾本科其他谷类作物的单纯密集性,形成薏苡群落,因而,它是适宜于尧禹灾民集体出动、大规模采集的谷类作物。《芣苢》诗中描绘的就是先民们集体大规模采集薏苡的劳动场景。
要之,薏苡以它特殊的生长习性成为尧禹灾民的“救生粮”。正因为薏苡救了禹夏族人的命,使其生存繁衍,这才有“姒”(即“苡”)姓夏民。故而,在禹夏族人的历史记忆中,他们的生命是薏苡给的,他们是薏苡所“生”,薏苡自然也就成为他们的“生人之物”——图腾。因其所生而以之为姓,禹夏族人也就姓“姒”了。于是,有关崇祀“薏苡”(芣苢)图腾的仪轨、祭祀歌舞、神话故事也就衍生、传播开来。
五、有关禹夏族“吞”薏苡而“生”的文化信息
然而,禹夏族崇祀“薏苡”的有关仪轨、祭祀歌舞已不为人知,也少有人思考。现在所能见到的只是有关薏苡“生”人神话故事的零星片断。《史记·夏本纪》“正义”引《帝王世纪》云:“父鲧妻修己,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又吞神珠薏苡,胸坼而生禹。名文命,字密。”又,《集解》引《礼纬》云:“祖以吞薏苡生。”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言:“禹父鲧者,帝颛顼之后。鲧娶于有莘氏之女,名曰女嬉。年壮未孳。嬉于砥山得薏苡而吞之,意若为人所感,因而妊孕,剖胁而产高密。”“嬉”与“芣苢”同属“之部”,古音同。“嬉”拖音读之即“芣苢”、“修己”。女嬉生禹即芣苢“生”禹。这些神话传达出如下信息:1.洪水给尧禹部族的“生”构成了极大威胁(“年壮未孳”),尧禹部族避水患而登上了高土山丘(“砥山”),在此,他们饥不择食地采收薏苡而“吞之”,这才使其生存繁衍下来(“产高密”,“高密”急读之即“禹”)。所以,他们才将薏苡神化为“生”人之物;2.有莘氏“姒”姓,也是薏苡生养之族。“鲧娶有莘氏之女”而禹夏族“姒”姓,这是母权制社会从母居、从母姓的反映,龚维英、何星亮都认为“薏苡”是禹夏族的母系图腾。(但也不能排除血缘婚的可能,因洪水过后兄妹婚配再造人类是世界性的神话母题。)
芣苢(薏苡)“生”人的信息也凝结于文词言语中,故,也可从语言学分析中得以了解。“芣苢”之得名,在其具有“生”人的功能。“芣苢与胚胎(古读若‘以’)古音全同,这大约是芣苢之所以得名的缘由”。胚胎具有生人的功能,芣苢有“生”人的历史;薏苡外形是个总苞,内包着籽仁(薏米仁),这与人的胚胎极其相似——依照神话思维“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人体指喻物,以物喻指人身)的特点——“薏苡”与“胚胎”互喻取义而同音得名。黄季刚以音求义,一语中的:“芣苢之为言胚胎也。《说文》:‘胚,妇孕一月也;胎,妇孕三月也。’《诗传》:‘宜怀孕。’《说文》:‘令人宜子。’故得是名矣。”从字源看,“芣”、“胚”并“不”之孳乳字,“苡”、“胎”并“以”字孳乳字。芣苡即胚胎也。从形求义,“不”甲作、金作、篆作,“象植物胚芽,根块植地生根之形”。草木之生,花萼之始,由“不”(胚)。推而言之,生育人(和动物)者也“不”(胚)也。总之,禹夏族“吞”薏苡而“生”的史实,不仅流传为神话,也凝结为言语文词形式。
六、《芣苢》:禹夏族的图腾祭祀乐
禹夏“姒”姓是中国古姓(如姬、姜、妃、嬴、妘、姺、嫚、姒等)之显赫者,文献屡有记载。三代以来,禹夏“姒”姓绵绵不绝,对中华文明的影响极其深远。如此古姓大族,除上引有关薏苡图腾的神话片断之外,应该有一套完整的图腾崇祀仪轨(如歌舞演现、咒祝祷语、通灵祈愿等)。我们认为,《芣苢》大概是禹夏族人祭祀“薏苡”图腾的乐事活动中所用之“乐”(其中包含祭歌礼辞、祭祀仪轨)。理由有三:
1.周文王后妃太姒,应对禹夏“姒”姓崇祀“薏苡”图腾的仪轨、歌舞、咒祝等熟谙于心,甚或习之于形。《诗序》:“《芣苢》,后妃之美也。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芣苢》与后妃太姒的关系于此可见一斑。《芣苢》或就是后妃演现传习的。《芣苢》的意蕴与禹夏族在洪荒中“吞”薏苡而“生”的那段历史仍有联系,只是凸现了“生禹”特点。妇人“采采芣苢”以“乐有子矣”,这也是图腾崇祀中的“模拟巫术”,以之重现薏苡“生”人之象,祈愿氏族繁衍。学界或以为汉儒《诗》说,不足为凭,但我们以为,汉儒《诗》说,“讹误有理”,并非全为骋词滥说。
2.《诗经》所载之乐诗不完全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东西,应该说,很多乐诗在姬周之前就已流传了百年、千年,当宗周乐官“制礼作乐”、收纳方国乐典(祭歌礼辞)时,这些乐歌被纳入宗周礼乐文化体系之中,被宗周之乐典——《诗经》所保存。这些乐歌礼辞不会是一般所谓的“民歌”,也不会是民间一般的咒祝、祷歌,而是融含着先民们生存、生产、生活、生育重大事件在其中的、具有一定历史文化背景的乐之大典。学界已有人称“《诗经》中某些篇章有着原始社会的时代背景”,“为了要真正地欣赏《诗经》原素,我们不妨以原始社会为依据,不必处处拘泥于周代的社会史实”,“从国风到小雅、大雅和颂为我们提供了部族级、部族联盟级和天子级的不同层级、多种类型的仪式性礼辞”,“国风部分的多数诗篇,实际上是一些极为古老的祭礼仪式(包括图腾祭礼以及与之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祭祀仪式)中所使用的祭祀乐歌的歌辞,亦即祭祀的礼辞。这些礼辞的产生年代,有些可以直接追溯到尧舜之前”。故此,我们认为,《芣苢》作为禹夏族的图腾祭歌被纳入《诗经》之中,这是情理之事,何况周文王后妃就是禹夏“姒”姓之女呢。
3.《芣苢》具备祭歌祷词的语词形式。据叶舒宪的解析,《芣苢》“全诗三章共12句除了‘采采芣苢’之外,并没有其他意思,除了反复运用、不厌其烦的衬字,只有与‘采’相应的几个动词略有变化而已……作为咒语来看,却无可挑剔……初民以采摘芣苢作为咒术,旨在通过语音上的类似达到怀孕产子的目的……《芣苢》一诗之所以反复念诵‘采采芣苢’一句而不嫌罗苏,正是适应咒词的需要”。我们同意叶先生对《芣苢》语词结构的分析,却不同意他将《芣苢》认为是“情咒”、是一般的咒语祷歌的观点。我们认为,《芣苢》是“姒”姓禹夏族人对自己在洪荒中采收薏苡“食”而得“生”的那次历史性采集劳动的追忆演现,是对“薏苡”图腾的歌舞崇祀(模仿巫术),它艺术地“复现”了禹夏族人采收薏苡得以“生”人的采集劳动的历史性场景。
要之,将《芣苢》纳入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中来关照,我们发现,《芣苢》背后有一个很大的历史文化背景:那是在中国历史的起始处,洪水滔天,人为鱼鳖;帝尧、鲧、禹率民登高丘而避水患,采收薏苡而得“生”;堙河治水,划地成“州”;发展农业,重造文明。因薏苡“生”人,而作图腾崇祀:咒祝祷歌,歌舞演现,追忆历史,通灵祈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