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时期有一个人叫朱云,侠义心肠,年少云游四方时,经常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以武力闻名于世。时间飞快,转眼他已经40岁了。一天,他心血来潮,拿起一面铜镜自照,猛然发现脸上刻满了风霜。回想过去的日子,他不禁感叹自己的碌碌无为,心里突然萌生了一个非常强烈的念头:我要改变命运,不能让一生都这么浑浑噩噩地度过。
于是,他开始四处访求名师,希望后半生能做一个有所作为的人。他先拜白子友先生为师,学习《易经》,研习宇宙万物的自然道理,又追随萧望之将军学习《论语》,学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髓。他非常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发愤图强,废寝忘食,最后得到两位老师的真传。几年后,朱云因为好的德行和侠义心肠,为当时的人所传颂。
汉成帝时期,他在槐里当上了县令,官位虽小,但他抚恤民情,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爱戴。但当时,在朝廷上有一个奸臣叫张禹,位居高官,欺上瞒下,为非作歹。朱云心中便燃起了为国除害的决心。
他上书朝廷,希望面见皇上,谈论朝野上下的政治局面。见到皇上之后,朱云慷慨激昂地说:“当今朝廷上有一位大臣,上不能辅佐君主,下不能体恤民情,只想着多拿俸禄。微臣愿借陛下的尚方宝剑,把这个佞臣当众斩首,这个人就是安昌侯张禹。”
汉成帝听了,觉得他好大的口气,顿时龙颜大怒,怒斥道:“小小县令如此大胆,竟然诋毁本朝上官,罪死不赦,拉出去斩首。”朱云愤然不平,被强行推到了金銮殿外。在过门槛时,他死死抓住门上的栏杆不放,以至于把栏杆都折断了。他嘴里还大声高呼:“我能与关龙逢、比干地下相逢,没有什么遗憾了,但不知陛下和朝廷的未来会怎样?”
此时,汉成帝坐在龙椅上,非常生气。一位武将卸下战袍、冠冕,在地上连连叩头,希望皇上收回成命,他说道:“皇上,朱云性情狂直,早已天下闻名。如果他说得对,您不能杀他。他若说得不对,您也应该饶恕他。假如您今天把他杀了,您岂不就成了和桀、纣一样的暴君了吗?臣请求您免他一死。”
听了这一番话,汉成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把朱云放了。后来,有人要修曾被朱云折断的栏杆时,被汉成帝制止了。他希望这个栏杆能够提醒自己不要被佞官迷惑,也能勉励像朱云一样直言不讳的忠臣。
美德感悟
朱云身为地方县令,虽人微言轻,但他忠心耿耿,忧国忧民,看到张禹这样祸国殃民的佞臣,他不顾生死,直言上谏,直到要被拖出去斩首时,心里还想着国家的安危。可见,他对君主的这份忠心,以及这份爱国之心非常诚恳。而汉成帝能在大臣的劝谏下醒悟过来,最后以折断的栏杆表彰朱云,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也许有人会说,那样的故事发生在古代,在当今的这个世界,不存在君臣关系了。其实,在当今的这个时代,老板与员工就是这样一种关系的延伸,一个忠心的员工一定会得到老板的器重,同时一个能够倾听员工建议的老板也能留得住人才,企业才会欣欣向荣,气氛更加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