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有一位贤人叫做郭原平,不但有一种纯孝的品质,还能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劳动来奉养父母。他在外面替人做工赚钱,有的时候主人家供应的饭食很好,但他因为自己家贫穷,父母吃不到好东西,所以自己也只吃些咸菜拌饭。而有时自己家没有粮食,他在外面也不吃饭,一定要等到拿了工钱买吃的回家和父母一起吃,绝不一个人独食。
后来,他的父亲生病,躺在床上整整一年,他衣不解带地在床边伺候,十分尽心。父亲死后,他痛哭失声,甚至哭得晕了过去。
郭原平认为,无论从感情还是礼节上,儿子都应该亲自为父母修墓。因为他不会造墓,所以当别人家办丧事时,他总是去帮忙,暗中学习。时间一长,他也学会了造墓这门手艺。他给父亲造的墓很俭省但是合乎礼节。他并没有专门学过这些礼节,只是凭着一颗诚挚的心自然而然地这么做了。
郭原平父亲的墓前是一片几十亩的田地,经常有人光着膀子在田里劳作。郭原平认为这是对他父母坟墓的一种亵渎,于是变卖了家中所有的财产,用很高的价格将那几十亩地买了下来,自己亲自去种地。他种地的时候总是将衣服穿好,一边哭泣一边耕田。他将田里出产的东西拿到市集上去卖,标价总是那东西价值的一半。后来附近的乡亲都知道了,都将价钱加倍给他,而他总是谦让,一直到比市价稍微贱一些,他才将钱收下。
美德感悟
在父母生前,郭原平总是和父母同甘苦,父母吃咸菜,他在外面即使有机会吃好的,也绝对不吃。父母没饭吃,他在外面也要饿一天,不在雇主家吃东西,坚持要等买到食物后和父母一起吃。
而且就像前面提到的臧荣绪一样,郭原平的礼也延续到了死者身上。为了守礼,他想亲自为父母修墓,甚至为此去给造墓的人家打工,而当有人在他父母坟前袒露胸膛种田时,他便觉得这是对父母的不敬。于是不惜代价买了那块地,自己耕种。这种对“礼”的坚守是多么的难得!
郭原平对乡亲也十分谦和有礼,自己种的蔬菜宁愿半价出售,而乡亲想给他全价,他却执意推辞,真不愧是一位谦谦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