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哪个成功者不重视时间的力量。
巴菲特是在5岁就想成为有钱人;6岁开始贩卖可口可乐;10岁的时候就要求父亲带他去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以及股票交易所参观;11岁时除了在家中附近的哈里斯证劵交易所帮助做一些股票的浮动标记外,还投身真正的相关证券工作——研究股票与炒股;19岁在哥伦比亚商学院学习证券;27岁就创业拥有了自己的投资公司;30岁的时候就已成为有钱人,身价达到百万美元。
即使如此,巴菲特还是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在5岁的时候就开始投资活动,否则,现在一定可以比当下更成功。巴菲特明白经验的重要性,他清楚经验需要时间去经历,而只有经历所增加的阅历,通过思考得到的东西才能转化为成功!
黑格尔也说过,“没有经验就没有认识”。而经历作为经验的基础,更不能被人忽视。也就是说,年轻人当确定自己的兴趣时,也要重视丰富自己的相关经历。
常常听到身边的年轻人,特别是应届毕业生抱怨,说企业招聘时偏见太重,几乎所有的岗位都要求需有相关工作经验几年以上,这也就是很多人在选择一个行业以后再也难跳出该行业的原因。
其实,这种现状情有可原。经历就等于经验,相比之下,有经验的人必然比没有经验的人会做得更好。而企业要找的是能在短时间内给公司创造最大利益的人才,在这方面当然会有这个要求。
因此,当你对某件事感兴趣时,起步是越早越好。假如,你也像巴菲特一样,很小的时候就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且一直在为此努力着,那么,恭喜你,只要你继续坚持,你成功的几率已经超过了同步者的好几倍。
假如,你已到20多岁才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那也没有关系。纪伯伦说过,“在每个开始中都有过去,在每个过去中,都有开始。”所以,从现在开始加油,尽力倾注时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也能获得你的成功。
有专业的职业分析师得出过这样一个结论,只要你专注一个行业长达39年之久,你就一定会成为这个行业的大师。如此推算,在你已经明确了目标,并一直在为之奋斗的前提下,当你10岁就行动时,你49岁就可以获得成功,而当你20岁才开始行动时,要到59岁才能有所成……因此,想要成功,起步越早越对自己才越有利。
可是,许多年轻人都养成了一种拖拉的习惯,空想而不奋斗的现象普遍存在。殊不知,很多事情当你决心想要去做而没有立即行动的时候,你就会错过那个将其做成个的最好时机。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列出一个单子,里面有你想要做的却与自己的学习、工作无关的事情,比如旅行,比如你要去看望故人,比如你需要去寻找的一本书。
写完了,你就把它放在一边,你总想着等到自己有时间了就一定去做。可事隔一年或十年之后你再拿出来翻看,发现你要做的事情还是在那里。而你要旅行的地方或许已被拆迁,你要看望的故人去了更远的地方,你要找的那本书已经绝版……你再想去完成这些事情,都难以如愿,因为你的一味拖拉与等待让你失去了去做好这件事情得机会。
《战胜拖拉》的作者尼尔?奥菲里在书中写过,“我们真正的痛苦,来自于因耽误而产生的持续焦虑,来自于因最后时刻所完成项目质量之低劣而产生的负罪感,还来自于因为失去人生中许多机会而产生的深深的悔恨。”
趁早起步,战胜拖拉之后,还有一点就是要确定自己的兴趣不是一时兴起。相信你的周边也不乏头脑发热的朋友,做出的决定总是一时一分的在改变。
我的朋友思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是一家外企的行政主管,前一段时间在一次外贸商会聚餐中结识了翻译林灵,看着这位对英语、法语、意大利语都很精通的女子,在会餐中帮助老总有条不紊的应对各国来者的交流提问,她佩服得五体投地。事后立即打电话给我,宣布自己以后也要像林灵一样,并要我帮忙购买相关语言学习的资料。培训班,录音带、各种课程书籍一样都不能少。
两个月之后,我问她英语或是法语学得怎么样了。她坦然,因为其他的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学习,只能不断推后了。而之后你也能够猜到,没有以后……显然,这种一时兴起的决定绝对不会是你确定终生职业的确定,这样的兴起只会让你变成一个在职场上朝三暮四的人。
因此,在你打算起步的时候,一定得确定你的起步是否能一走到底,也就是说你所兴起的一定得为你真正的兴趣所在。
那么,如何来判断自己是真正对某个行业感兴趣呢?首先就是平静你激动的心绪。在美国有这样一个约会原则,那就是在社交场合认识的男孩女孩,在拿到对方的电话号码的72小时之内,都不会给对方打电话,这被认为是一种尊重。心理学证明,72小时之内,你对对方的感情都只是生理冲动和激情。但是如果三天以后,你还是情不自禁,那么就该好好投入这段感情。
对感情如此,对工作也是如此。当你感到了自己有兴趣的行业,在起步之前请先冷静三天,三天之后你还拥有抑制不住的热情与激动想去把这件事情做好,那你就勇敢去吧!因为,那一定是你真正想要从事的行业。
只要你趁早地努力朝着一条道路上走下去,你学到的知识与经验会为你加分,在不久的未来,你就是这条路上的人中龙凤!很多人都标榜自己很现实,其实此“现实”非彼“现实”,太偏激的人看不清真相,就像总在说着“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的女孩子,反而是最好骗的。也有一些人想问题太深入,思维一复杂,反而离正确答案越来越远。巴菲特一生都是个现实主义者,关注现实,从不沉溺幻想,总能抓住事物的关键,以简单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在他的世界里,理性永远占上风,绝不会被个人情绪影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