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5000000087

第87章

◎神道碑

“赠司空兼侍中文元贾魏公神道碑”

魏公既薨之明年,皇帝篆其墓碑之首,曰《大儒元老之碑》,有诏造文赐公子使之并刻。臣某昧死序列,再拜稽首以闻。曰:

公讳昌朝,字子明,姓贾氏。皇秘书省著作佐郎、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晋国公讳注子,皇太子左赞善大夫、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齐国公讳琏之孙,晋中书舍人、史馆修撰、皇赠太师、中书令、鲁国公讳纬之曾孙。其先南皮人,中徙获鹿,今葬开封而为其县人者,自公皇考始。公少则庄重谨密,治经章解句达,老师宿学誉叹以为贤已。天禧元年,献文章,召试,赐同进士出身,除常州晋陵县主簿、国子监说书,又以江州德化县令兼颍川郡王院伴读。当是时,孙宣公领国子,一见听语,待以公相,数举公学问当在人主左右。大臣有以亲嫌者,故久弗用。以知常州宜兴、开封府东明两县,监在京广济、永济两仓,又召置国子监说书。景?元年,积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乃始置崇政殿说书,而以公为之。公于传注训诂,不为曲释,至先王治心守身经理天下之意,指物譬事,析毫解缕,言则感心。自仁宗即位,大臣或操法令断天下事,稽古不至秦、汉以上,以儒术为疏阔。然上常独意向尧、舜三代,得公以经开说,则慨然皆以为善,而公由此显矣。于是上所质问,多道德之要,公请悉记录,岁终归之太史。诏以章献太后故,为彭城郡王讳其名,公言母之讳,礼不得以于宫。太平兴国寺灾,公以《易》、《春秋》进戒,因言近岁屡灾寺观,天意盖有所在,独可勿缮治,以称陛下畏天威、爱人力之意。西域僧以佛骨铜像来献,公请加赐遣还,毋以所献示外。上皆从之。以直集贤院、天章阁侍讲、史馆修撰、判尚书礼部、判太府寺。天章置侍讲自公始。故事,亲祠郊庙,燕游慢戏之物,皆在仪卫,公奏除之。无几,遂以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权知通进银台司,兼门下封驳事、权判吏部流内铨,权知开封府。又以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兼判国子监,而侍讲如初。公之为铨也,河北虫旱,以公安抚,公举能诎奸,于利害多所兴除。异时县令奉钱满万二千乃举令,公以为法如此则小县终不得善治,乃请概举令,而与其奉如大县。其在御史,刘平为赵元昊所得,边吏以降敌告,议收其族。公言:“汉杀李陵母妻子,陵不归而汉悔。真宗抚王继忠家,后赖其力,且平事固未可知。”乃不果收。侍讲林?者言:“天子即位,当步其日,占所得卦,以知吉凶。”公奏?所言不经,不可用。上即为公罢。又奏劾驸马都尉柴恭僖公,夺其州,人以为宜。初元昊反,公言:“兵事起,财不赡,宜及今度经费,罢减诸不急。”至是,诏与三司合议,一岁所省,率缗钱百万。庆历二年,契丹来求地请婚,公主其使,责以信义,告之利害,客诎服不能发口。执政议使契丹攻元昊,公曰:“契丹许我而有功,则必骄以弱我,而责报无穷已,不且以我市于元昊矣。

且唐中极衰时,听吐蕃击朱Г,陆贽尚以为不可,后乃知吐蕃阴与Г合,而阳言助国,今独安知契丹计不出此?”乃言所以待夷狄者凡六事,上皆行其策。三年,遂以本官参知政事。四年,以尚书工部侍郎、检校太傅为枢密使。五年,以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居两月,拜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议?章惠太后太庙,公言其非礼。及?献、懿二后,密敕迁文武位一等,赐外内诸军特支优给,公又独奏罢之。既而敕迁两府官,公又不从,乃已。元昊归石元孙,议赐死,公争言自古将帅被执归多不死,元孙以不死。七年,上以旱避正殿,贬食自责,公因稽首逊位,章六七入,乃除武胜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兼北京留守、河北安抚使。妖人王则谋举大名,反河南、北,使其党挟书妄言,冀得近公。公疑为奸,考问具服,则惶恐不及会,独婴贝州以反。公即使部将王信、孟元、郝质驰兵操攻具往,且请自出搏贼,不许,终贼所以擒灭,功居多。移镇山南东道,检校太师,赐爵安国公。公因请宽诸吏民为则所胁者,而捕河南北妖人治杀之,无所漏。河决商胡,方暑,公暴堤上,躬亲指画,出仓廪与被水百姓,舍其流弃,接以医药,所活九十馀万口。契丹诱亡卒,号为南军,以战夏人,而边法卒亡自归者死。公变其法,有归者故拔擢超其任,于是归者众。因以知契丹国事,契丹亦因拒亡卒,黜南军不用。边人以地外质,公请重禁绝,主不时赎,人得赎而有之,地则尽归,边以不争。皇?元年,徙郑州,从公求也。至见,留为祥源观使,既而以尚书右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判尚书都省,朝会班宰相,视其仪物。岁中又求任外,除山南东道节度使、右仆射、检校太师兼侍中、判郑州,固辞仆射、侍中,乃改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欲迁公四子各一官,亦以公辞而止。二年,母燕国太夫人薨,命以故官,不起,赐书宠慰,从之。公事燕国以孝闻,上尝赐银饰肩舆,士大夫以为荣。及薨,自郑归葬,扶舁苍然,肩足皆胝,行路瞻望,悲哀叹息。四年,除故官侍讲。居顷,出治许州,将行矣,仁宗问《易》之《乾》卦,公既讲解,又作书以亢龙为戒,手诏褒答,以公所献藏太史。五年,又莅大名,安抚河北,中书议塞商胡决,以公异论,故使建言者专其事,公犹争不已。河果不可塞,建言者得罪,而澶、魏、滨、棣、德、博多水死,公乃请使抚巡赈救,人用归息。嘉?元年,进封许国公,又兼侍中,方避未听,而以枢密使召,卒罢侍中,而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枢密使。三年,以镇安军节、右仆射、检校太师兼侍中充景灵宫使,又出许州。七年,以保平军节陕州大都督府长史移大名,兼安抚。公凡三至魏及许、郑,皆以宽惠为治,人安乐之。它将相赐公使钱多使牟利,公度所赐为用,故在所尤不扰。

今皇帝即位,改节度凤翔,加左仆射、凤翔尹,进封魏国。治平元年,求还使、侍中守许州,至六七,终不许。二年,乃授许州,入见又辞,不许,使抚谕,须秋乃发。六月告疾,中人、太医问视相属,又力求解将相,乃以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判尚书都省。七月戊寅,薨。上亲临哭,发涕,为不听朝二日。赐龙脑、水银以敛,制服,出司宾祭吊,别赐黄金给葬。赠司空兼侍中,谥曰文元。以九月甲申,葬开封汴阳里晋公墓次。公年六十八,散官开府仪同三司,勋上柱国,号“推诚保德崇仁守正忠亮佐运翊戴功臣”,邑户万五千,实封五千六百。公所著书,有《春秋要论》十卷、《群经音辨》十卷、《通纪》八十卷、《本朝时令》十二卷,又奏议、文集各三十卷。元配王氏,尚书兵部郎中、集贤殿修撰轸之女,追封莒国夫人。继配陈氏,武信军节度使康肃公尧咨之女,封魏国夫人。六男子:章,太常博士、集贤校理,早卒;圭,尚书比部员外郎;田,尚书驾部员外郎;青,尚书司门员外郎;齐,大理寺丞;炎,未仕。三女子,国子博士程嗣弼、大理寺丞宋惠国、太常博士庞元英,公婿也。其后天子以炎守将作监丞,又官公内外族亲凡九人。贾氏自谊及耽,傅王相帝,皆以儒学。至公又以经术致将相,出入文武,有谋有功。当中国治安,四夷集附,宠禄光大,始终褒荣。君臣相遭,于是为盛。铭曰:

於皇仁宗,时宋之隆。奠此中国,四夷来同。孰夹孰承,有宰魏公。帝曰:“询尔群公卿士,朕欲考古,以求乱治,有博六艺,使熙朕志。”魏公乃来,锡帝之求。进于殿中,登阐沈幽。乃尹开封,治民不纟求。乃丞御史,督制庶尤。膏泽在下,熏?在上。参国政事,遂都将相。帝巡大途,公帝之车。帝御广宫,之屏之墉。文条武鬯,具献肤功。终徂在天,公则随迈。廷丧元老,隐加问赉。有铭太史,有谥太常。次诗不诬,斫石墓旁。

初,卜葬公汴阳里,以水故,改卜。熙宁元年八月庚申,葬许州阳翟县三峰乡支流村。奉敕改乡名曰大儒,村名曰元老里。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太原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一百户,赐紫金鱼袋臣王某谨记。

“检校太尉赠侍中正惠马公神道碑”

推忠保顺同德翊戴功臣、彰德军节度观察留后、特进、检校太尉、使持节相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扶风郡开国公,食邑六千六百户,食实封二千二百户,谥曰正惠马公,以天禧三年十月戊戌葬开封祥符县某乡某里,至嘉?七年,公孙庆崇,始来请铭,以作公碑。序曰:

马氏故扶风人,至公高祖而徙处云中。赠太师讳某者,于公为曾祖。赠太师、中书令讳某者,于公为祖。龙捷左厢都指挥使、江州防御使,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蔡公讳某者,于公为父。蔡公从太祖定天下,力战有功。当是时,云中已为契丹所得,故马氏又徙处浚仪,今开封府祥符也。公讳某,字子元。蔡公之终也,年七岁,太祖召见禁中,有司言例当补殿直,诏特授西头供奉官,而赐以名。开宝五年,年十八,监彭州兵马,以严饬见惮如老将。太平兴国三年,领兵戍秦州清水,奸人李飞雄乘驿称诏捕公及秦陇巡检刘文裕等,将系之秦州,因盗库兵以反。公辨其诈,与文裕执飞雄治杀之。五年,监潭州兵马,改东头供奉官。雍熙二年,又监博州兵马。刘延让败于君子驿,而契丹归矣。公方料丁壮,集刍粮,缮城治械如寇至。吏民初不悦其生事也,已而契丹果至,度不可攻,乃去。四年,改西京作坊副使,将屯于冀州。端拱元年,移知定远军。时议发河南十三州之民转饣襄河北,公告转运使樊知古,此军聚兵少而积粟多,簸其腐尚可得十七。知古用此得粟五十万斛,以罢河南之役,事闻朝廷,太宗嘉之。二年,深州新蹂于契丹,城郭庐舍多坏,而流民众,乃移公知深州。公至数月,则坏者完,流者复,举州忘其寇戎之故,而以公为能抚我。会保州不治,移往代之。淳化二年,又移知庆州。羌万人以怨程德元来寇,公诱其渠帅,谕以威信,即皆引去。四年,迁西京作坊使,知梓州。五年,李顺为乱于蜀之西川,以公往讨,又以为先锋,平剑州。召还,至三泉,而复以公与王继恩讨贼。继恩怒公抗直,使守彭州,尽收其军,而与之羸卒三百。贼率其众至,号十万,公力战一日,亡其卒太半,乃夜独出,招救兵复入,贼终不能得城而以败去。除成都府兵马钤辖,迁洛苑使。五年,除蜀、汉九州都巡检使,已而又兼成都府兵马钤辖。真宗即位,改内苑使。蜀卒刘旰聚党数千人为乱,所攻数州,至辄取之。公以卒三百追至蜀州,与战,旰走邛州,而招安使上官正召公归成都计事,公为正画曰:“贼破邛州,必乘胜劫掠,度江薄我,既息而战,我军虽倍,未易敌也,不如迎其弊急击,破之必矣。”

遂行,次方井,与正合,杀旰等无噍类。真宗赐书奖谕,赏以锦袍金带。咸平元年,加澄州刺史,知秦州。诸羌质子,有三十年不释者,公悉归之,诸羌德公,讫公去无一人犯塞。小泉银坑久不发,掌吏尽产以偿岁课,而责之不已,公奏得释而归其产。四年,就除西上阁门使,知成都府兼本州兵马钤辖。有告龙骑士谋为变者,所引以千数,公捕杀其首七人,而置其馀无所问。自乾德后,岁漕蜀物,以富人为送吏,多坐漂失籍其家。公奏择三班使臣及三司军大将代之,而课其漕事为赏罚,至今便之。六年,移?延路驻泊兵马都总管,兼知延州。蜀人于公去,皆环以泣。公至延州,羌方以兵觑边,会上元,开门张灯,视以无为,而羌卒不能为寇。又移知镇州,兼本州兵马都总管。景德元年,契丹入边,民入保城,公与之约:盗一钱者死。有盗钱二百者,公即杀之。于是自澶以北,城郭皆昼闭。诏使过,公辄留之,而募人间行送诏,皆得其报以闻。又以便宜使所至受诸漕挽给边之物,故契丹欲虏掠,无所得。车驾次澶州,大将王超提卒数十万逗留不赴,公屡趣之不为动,称书谯让,乃始出师,犹辞以中渡无桥,则公先已度材,一夕而桥就。上闻,手诏褒之,且知公果可以属大事也。二年,移知定州,又除东上阁门使、枢密院都承旨。三年,遂以检校太保签书枢密院事。祥符元年,东封泰山,以为行宫都总管。自此行幸必以公为都总管,而皆许之专杀。公部分明,约束审,出入肃然,而未尝辄戮一人。于是边将言契丹近塞,大臣议皆请发兵以备,公独议使边将移书问状,从之,契丹解去。迁检校太傅。四年,加宣徽北院使。五年,除枢密副使。当是时,契丹已盟,中国无为,大臣方言符瑞,而公每不然之,独常从容极言天下虽安、不可忘战去兵之意,及它争议甚众,真宗多以公言为是。七年,除颍州防御使,知潞州。州之税赋常移以输边,公为论其害,自是所输不过邻州而已。天禧元年,移知大名府,兼驻泊兵马都总管。使中贵人劳问,赐白金二千两,居顷之,遂以为宣徽南院使,知枢密院事、检校太尉。有足疾,时诏内朝别为一班,免其蹈舞。二年,疾病赐告,求去位,真宗不许,而数使中贵人劳问,又幸其第,赐白金三千两。已而度公实病,不可强以事,乃罢以为彰德军节度观察留后,而公固求外镇,终不许。居久之,稍间入谒,真宗辄使阁门祗候二人,伺公至即扶以入,因掖其拜起。数屏左右问事,常听用。三年,又求外镇,乃以公知贝州,兼本州兵马都总管。将行矣,召见,又将付以政,固辞谢,久之乃已,而更以公为本镇。至五月,公疾作,诏使公子洵美将太医往视,而魏、潞二镇之人亦皆奔走来问,为公请祷。已而公疾革,真宗又使公弟之子成美驰驿召公归京师,而公以八月壬寅不起矣,享年六十五。真宗为之震悼罢朝,诏赠侍中,录其子孙,赙赐皆加等。公前夫人丁氏,某郡君;后夫人沈氏,某郡夫人。子男二人:洵美,终西京作坊使、英州刺史;之美,终内殿承制、阁门祗候。孙十六人,其十四人皆已卒,而庆宗今为右班殿直,庆崇今为文思院,知恩州。公少忄亢慨,以武力智谋自喜,又能好书,宾友儒者,所与善,必一时豪杰。有集二十卷,其文长于议谕。自始仕以至登用,遇事謇謇,未尝有所顾惮。王冀公、丁晋公用事,每廷议得其不直,辄面诋之。真宗初或甚忤,然终以此知公,而天下至今称其正直。铭曰:

在浚西南,谁封谁树?有宋正惠,马公之墓。公当太宗、真宗之时,暨暨谔谔,谋行计施。以羸击强,以少捕众,以贱抗贵,维公之勇。虽贵虽众,虽强必克,维公之敏,亦维公直。帝曰:“直哉,汝予良弼。见国而已,不知家室。内朝十年,典掌机密。暨予一心,纲纪庶物。元功宗谋,莫汝敢匹。”公曰:“孤臣,敢旷于荣?谗说不用,是维帝明。”士或困穷,莫知其有。既荣以位,正或见丑。公于可愿,两得其尤。不讫大耄,天为不谋。德歉于年,孰云?老?有赉后世,公为寿考。刻趺篆首,作此铭诗。陈之隧道,永矣其诒。

同类推荐
  • 白垩纪文学备忘录

    白垩纪文学备忘录

    本书为作者对外国文学作家作品、外国理论书籍的评论文章。全书共分五辑,内容涉及近20年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评价,其他世界著名作家及其作品评论,近年来流行的国外文学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书籍的评论;俄罗斯白银时代作家的评论;以及古典俄罗斯文学大师的评论。作者根据近20年来中国读者对外国文学的关注热点,选择评论对象,既有总体性评价,也有具体的作家作品评论。
  • 韩愈文集2

    韩愈文集2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郡望昌黎,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郞,称"韩吏部";又谥曰"文",称"韩文公"。韩愈一生追求仕进,早年求举不利,仕途生涯曲折、坎壈。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一文认为韩愈"卒开后来赵宋新儒学新古文之文化运动",成了"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倡导"古文",起八代之衰而取八代之髓,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根本革新。以文为诗,奇崛高古,独创新境,"山立霆碎,自成一法"(蔡绦《西清诗话》),与孟郊诗一起创中唐诗坛的韩孟诗派;从诗歌的发展历史看,与杜甫、白居易、孟郊等一并被认为"实唐人之开宋调者"
  • 马克·吐温幽默与创作的故事

    马克·吐温幽默与创作的故事

    名人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自有许多特别之处。我们在追溯名人的成长历程时可以发现,虽然他们的成长背景各不相同,但或多或少都具有影响他们人生的重要事件,成为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契机,使他们从此走上追求真正人生的道路,并获得人生的成功。
  • 文学经典导读

    文学经典导读

    本书精选了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辅以作家介绍、注释、阅读提示,以方便学生学习。在篇目选择上既立足经典,同时又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文化需求。在“阅读提示”上,力求点到为止,不做全面分析,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大学语文”课程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文学爱好者学习的教科书。
  • 燕台随笔

    燕台随笔

    这是一本别具一格又不同凡响的随笔。它只有八章、六十篇短文,但它的题材是多样的,有政治随笔、思想随笔、研究随笔,也有传统的游记和亲情文章。它的写法是多变的,有的是一泻千里的滔滔政论,有的是心思缜密的论说,有的又是潺潺流淌的美文。而不论是何种题材和笔法都是照亮人心的一束阳光。
热门推荐
  • 野猴混天下

    野猴混天下

    一只来自峨眉山的灰毛野猴,一根长棍,一支旱烟杆。没有逆天功法,没有超级法宝,没有无敌丹药,有的只是一颗猴心。路,就在脚下。灰毛野猴走过历史,走过魔法世界,走过仙侠世界,凡事讲道理,而道理就是手中长棍!
  • 刺杀骑士团长(试读本)

    刺杀骑士团长(试读本)

    2018年3月8日平台首发!敬请期待。《刺杀骑士团长》是村上春树七年磨一剑的突破之作。一幅藏匿于阁楼的惊世画作串起战争年代挥之不去的伤痛经历和现实生活中超脱想象的意外离奇。“我”36岁,是一名肖像画家,妻子毫无征兆地提出离婚,于是“我”没带什么东西就离开了家,开车在外游荡了一个半月,经过山形到达北海道,又折回东北地区,最终在五月份厌倦了游荡,车也濒临报废。接受朋友的好意,在小田原郊外山间朋友父亲的旧居兼画室住下,算是帮朋友看房子,也期待着通过环境的改变调整心情。朋友还给我介绍了山下绘画班任教的工作,“我”和那里的两名成年学生(都是有夫之妇)先后成了情人。奇妙的事件就发生在搬家后的九个月间。
  • 绝色冥妻

    绝色冥妻

    岁那年,我和死人配了骨,从此打开了一个神奇的大门......
  • 逆神传说

    逆神传说

    魔幻大陆,风起云涌。各种势力,明争暗斗。天界诸神,再起纠葛。异界群魔,暗中操纵。好一个乱世年代,英雄辈出。
  • 金帛簿

    金帛簿

    以一卷金帛簿,搅弄江湖风云。持三尺青锋剑,护得一方平安。
  • 私营公司管人智慧

    私营公司管人智慧

    不论你是一位阅历丰富的老板,还是正准备创业的青年,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那就必须把管人的铁则吃透嚼碎,并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私人公司管人智慧》立足中国私营公司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就一些问题进行了实战分析;同时也展望国外,引进国外公司管理的先进理念,并以生动的例子说明理论。使人读后能学,学后能用。读过此书后,相信私营公司老板们能够大幅度强化自己的管人之道,使自己的公司进入一个在市场竞争中“跑步向前”的状态。
  • 乱世殇之倾尽天下

    乱世殇之倾尽天下

    【作者改编原著小说】她是黑道界人人惧怕的“蔷薇血祭”出生时右肩带有蔷薇胎记,至此,她失去至亲,沦落乱世烟火,为了复仇,变成冷血无情嗜血之人,最后也敌不过——情。只是最后的归属却变得支离破碎,在匕首刺入心脏的一刹,她笑颜如花。却未想竟穿越它国得以重生,拥有同样身世不同容貌的女子身上,面对它国乱世之争以及帝王至死不渝的纠缠,她该如何选择,倾尽天下,散尽红尘,看一代圣女手虐三代帝王……
  • 只尺仙涯

    只尺仙涯

    一部偷盗天地气运的法诀,一方聚集无数武技的玉尺,一个孤独修行的少年……郑禹在被逼上绝路的时候选择接受了这样的传承,在拥有了无与伦比的修炼速度的同时,他也渐渐的发现了这部法诀的弊端!父亲的叛军之谜,蛊教的出身之谜,仙兽的化身之谜。一个越来越复杂的世界呈现在了他的面前,而他,却在强大与孤独的夹缝中煎熬着……他到底会怎样抉择???!!!
  • 韩影在韩娱

    韩影在韩娱

    他是个黑道家族的太子爷,却因为父亲的贪婪,只身一人来到韩国.走上一条通往聚光灯下的路,一条血腥的路..............书友群:227557865(请多多支持啊)
  • 轮椅上的英雄

    轮椅上的英雄

    作者以其丰富的人生体验做积累,精心编织出一幕幕浮世绘式的精彩故事,主题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作品常以情节的大起大落、大开大合来写人生的大喜大悲。故事谋篇布局以严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