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2000000020

第20章 宋朝

宋朝(960~1279)是继分袭割据的五代十国之后出现的以汉族为主体的封建王朝。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建立了宋王朝,定都于开封。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

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厉行中央集权,消灭各地分裂割据势力,统一全国。鉴于五代十国的军阀拥兵割据,赵匡胤削夺将帅兵权,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并设立中央禁军,将各地精兵收归京城禁军管辖,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中央集权。

宋代经济十分繁荣,耕地扩大,水利兴修,农业产量增加。手工业进步显著,瓷器、造纸、纺织、印刷等部门极为兴盛。城市兴起,商业发达,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绵纺织业的发展是手工业发展史上的大事。

宋代科技与文化艺术极为辉煌,科技上最主要的成就是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三大发明的开发应用。南宋时的造船业极为发达。此外,沈括的《梦溪笔谈》为公认的古代科技名著。在哲学领域,以程颢、程颐和朱熹为代表的理学体系的形成,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宋代词的创作达到高峰,苏轼、柳永等人被称作一代词宗。宋代绘画造诣极高,出现了赵佶、张择端、米芾、李公麟等大画家。

宋朝分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宋徽宗统治时,是宋代政治最为腐朽、黑暗的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公元1126年,金兵攻破宋朝都城开封,宋朝政权倾覆,史称北宋。公元1127年,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即皇帝位,后又建都临安,史称南宋。南宋经济发达,但政治腐败,苛捐杂税繁重,阶级矛盾尖锐,人民的反抗连绵不断。公元1279年,南宋终于被元军消灭。

赵匡胤陈桥兵变

公元960年正月,周朝大将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夺取周朝大权,改周为宋,做了宋朝皇帝。

赵匡胤祖籍河北涿州,出身于武官家庭,祖父当过营、蓟、涿等州的刺史。父亲赵弘殷,是后唐的一名禁军军官。赵匡胤生于洛阳,并在那里度过了他的童年。

赵匡胤生长在动荡不安、群雄角逐的五代十国时期。那时,武功往往是人们往上爬的最好阶梯,也是人们建功立业的唯一途径。赵匡胤受家庭的熏陶和社会的影响,孩童时就喜欢摆弄刀枪,做打仗的游戏。长大后,年轻的赵匡胤毅然选择了精练武艺以求功名的道路。因此,他对刀枪剑斧、骑马射箭都比较熟悉。少年时期,他曾驯服一匹烈马,声名远扬。

公元948年,22岁的赵匡胤离家出走。起初,他曾去投奔与他父亲有旧交的防御使王彦超。但未被王彦超收留;后来,他又投奔随州刺史董本,因为董本的儿子瞧不起他而离开随州。这时,赵匡胤已身无分文,连住宿的地方都找不到了。

一天,赵匡胤投宿在一所庙中,庙中和尚见他如此贫困潦倒,但举止谈吐又颇具雄才大略,便开导他说:“我给你一点路费,你向北走,会有好运的。”传说,当赵匡胤走到河南商丘的高辛庙时,见到一个占卜者,便凑上去,问讯自己的前程。他先问能否当一名小兵,卜显示“不吉”;又问能否当一名刺史,卜又显示“不吉”。他不解,再问能否当皇帝,卜上显示:“吉”!于是,他向南投到后汉枢密史郭威的帐下,郭威见赵匡胤气质不凡,便留在军中。

公元951年,赵匡胤与一批将领拥立郭威,夺取后汉政权,建立后周。在推翻后汉的过程中,赵匡胤因为作战有功,后来被提拔为禁军军官,这激发了他继续往上发展的勇气。公元954年,周世宗柴荣即位,赵匡胤又因智勇双全、连战连胜,先后被提升为“殿前都御侯”、“殿前都指挥使”,成为禁卫军的高级将官。

显德三年(公元956年)春,周世宗柴荣亲征淮南,赵匡胤随驾南征,又立下大功,占领了南唐的滁州。在滁州,赵匡胤部下捉到100多名百姓,指认他们为盗匪,准备斩首示众。新来滁州上任的军事判官赵普却不同意全杀,他说:“你不审问清楚就一律处死,如有被诬陷者,岂不误伤人命?”赵匡胤说:“这里的百姓,都是俘虏,我将他们全都赦免无罪,已经够仁义了。可他们这些人还要做盗匪,不动刑罚,就不能儆戒他人。”

赵普不同意赵匡胤的说法,反驳道:“南唐虽属敌国,但百姓有什么错?你既然想一统中原,为何要把这里百姓看作俘虏?”赵匡胤无言争辩,只好说:“你若不怕辛苦,就烦请代为审理这些人吧!”赵普对这100多平民认真查问,绝大多数没有作盗匪的证据,除个别有物证定罪外,其余无罪释放。百姓们非常高兴,称赞赵普英明。赵匡胤由此对赵普格外信任,凡有大事,必同他商量。

周兵攻占滁州,南唐国主李害怕了,向柴荣求和未果,便命齐王李景达为帅带6万兵马直奔扬州。扬州当时的守将是韩令坤,忙向滁州求援。赵匡胤率兵来到六合,准备去支援扬州,但韩令坤已撤出扬州,赵匡胤闻讯,捎信批评了韩令坤。韩令坤立即下令回兵扬州,与唐将张孟俊遭遇。周兵各个勇敢善战,唐兵大败,张孟俊被活捉。

过了几天,唐兵主帅李景达发兵攻周。赵匡胤率兵迎战。赵匡胤发现有几位兵士畏惧不前,便用剑在他们的皮笠上砍出痕迹,做为记号。这一仗,双方不分胜负。收兵后,赵匡胤将皮笠上有剑痕的兵士斩了,通报全军。第二天再战,周兵以一当十,杀得唐兵一败涂地,最终平定南唐。

周军节节胜利,直逼幽州,但柴荣大病卧床,不能继续指挥作战,只好撤军。赵匡胤随柴荣皇帝征辽有功,被任命为殿前都点检掌管禁卫军,兼检校太傅,不久又增加了归德(今河南商丘市)军节度使一职,权力越来越大。

公元959年,后周周世宗病亡,周恭帝柴宗训年幼。这时的赵匡胤由于屡建战功,声望日高,他除了典掌禁军外,还兼宋州归德节度使(今河南商丘),负责防守京师。于是,当年占卜时得来的一颗当皇帝的心愿,便开始萌发,并很快膨胀起来。

此时,赵匡胤得到率兵出征的命令后,便有条不紊地行动起来。赵匡胤立即调兵遣将,大造声势,像是真要去抵御大敌。其实,这是赵匡胤等人设下的圈套。当大队人马开进到大梁城北40里的陈桥驿时,天色已晚,便驻扎下来。夜里,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谋士赵普,按照赵匡胤的预先部署,进行了紧张的活动。他们派人到将士中鼓动兵变,拥立赵匡胤当皇帝。将士们很快地议论开了。大家说:“现在皇上年幼力弱,未能亲理政事,我们为国出生入死,有谁知道?不如先立点检为天子,再北征不迟。”赵匡义和赵普见将士们行动起来,立即派飞骑回京,与留在汴梁的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秘密约定,待赵匡胤回师时作为内应。这天夜里,在陈桥驿的将士们都没有入睡,赵匡胤假装酒醉不醒,躺在床上。黎明时分,赵匡义、赵普和诸将闯进卧室,个个手拿兵器说:“诸将无主,我们愿立太尉(赵匡胤)做天子!”众将士一边叫喊着,一边团团围住正打着哈欠的赵匡胤,并把早准备好的龙袍强行披到赵匡胤身上,随后叩头便拜,高呼:“万岁!”这就是历史上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一说的来由。这一年,赵匡胤34岁。

赵匡胤黄袍加身后,率领大军回师京城。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阻挡,大军很快便进入开封。进城的军队对人民秋毫无犯,市面秩序井然,人心安定。后周百官大臣听说赵匡胤拥兵自立,已经回到开封,慌作一团。有人把皇宫大门关起来,企图抵抗。赵匡胤来到通往殿前都点检官署的左掖门时,作内应的石守信立即把宫门打开,赵匡胤顺利地回到殿前都点检官署。

这时,一群将士把宰相范质、王溥拉到官署门前,赵匡胤看见,立即往前假装慈悲地哭着对范质说:“我赵匡胤受世宗柴荣厚恩,今天,大家把我逼到这步田地,真有负天地啊!有什么办法呢?”范质正想说话,站在一帝的军校罗彦瑰立即高声吆喝道:“我们无主,今日必须有一个天子!”赵匡胤假装叱退他,但罗彦瑰一动也不动。范质、王溥看到这般情景,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停了片刻,王溥首先退到阶下,跪倒下拜,范质也只好跟着下拜,口呼“万岁!”朝中大臣见大势已定,一个个都对赵匡胤表示屈服,小皇帝柴宗训和符太后被迫让位。

当天在皇宫崇元殿上,百官齐集,按班次站定,举行了隆重的禅位仪式。翰林学士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禅位制书,以柴宗训的名义宣读,赵匡胤跪倒在龙阶上,面向北受拜。

制书读完,宰相扶赵匡胤升殿,换过皇帝穿的御袍,即皇帝位。群臣朝贺,高呼“万岁”。因为赵匡胤原来所领的归德军在宋州(今河南商丘),所以该国号叫宋,仍以开封为都城,称东京。这就是历史上的北宋。

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用计夺了周朝江山,自己做了宋朝开国皇帝之时,正是重重矛盾交加之际。赵匡胤胸有成竹,勇敢地面对各种矛盾。潞州节度使李筠和扬州的淮南节度使李重进,不服赵匡胤,也想当皇帝。赵匡胤就派大将石守信率领勇猛的宋军打败了他们。灭了二李,其他想反抗的看到这种局面也不敢动了,这时候,宋朝的政局才稍稍安定。

为了防止后周残余势力东山再起,他采取安抚策略,对周世宗的符皇后、刚做不几天皇帝的柴宗训迁往西宫,进行封赏,命令有关人照顾好他们的生活;对后周文武大臣仍旧留用。对拥护他称帝有功的人予以重赏:石守信为归德军节度使,高怀德为义成军节度使,张令铎为镇安军节度使,王审琦为泰宁军节度使,慕容延钊为殿前都点检,赐皇弟赵匡义为殿前虞侯,改名光义。

宋太祖对有功人员做了两手准备:一是大加封赏,二是防范他们居功自傲。一位跟随赵匡胤打天下立了战功位居京城巡检官的王彦升,半夜三更到宰相王溥家胡闹,王溥系后周留用官员,王彦升没把他放在眼里。第二天,王溥向赵匡胤反映了此事,赵匡胤豪不留情,撤了王彦升的职,使后周留用的大臣,很受感动,从心里拥护这位宋朝开国皇帝。

对于不愿归顺宋朝的几个节度使,赵匡胤不慌不忙,一个个把他们制服。

赵匡胤为了了解民间实情,经常微服私访,赵普劝他小心,防止大臣生变。赵匡胤说:“这些重臣,都与朕故交,不致生变,卿不用多虑。”赵普说:“臣不是疑虑这些人不忠,而是看他们不是帅才,难以统帅部下。一旦军中有人胁迫他们谋反,恐怕不得不听啊!”这句话,说到赵匡胤的心里,他也担心将来发生这件事。赵普建议他把一切权力都收归自己,赵匡胤暗暗点头。

第二年秋天,太祖赵匡胤召赵普入殿推心置腹谈话。他说:“自唐(后唐)以来,几十年间,帝王换了8姓、12人,战乱不止,百姓遭殃,是什么原因?我拟平息兵患,定出长治久安计策,你看应怎么办?”赵普说:“唐以来战乱不止的原因,是地方权势太大,君弱臣强。陛下要寻治国之计,只要削夺节镇之权,将地方精兵归于中央,天下则必然安宁……”赵匡胤原来也有这种想法,与赵普不谋而合,于是想出一条既文明又能达到目的的计策。

一天,赵匡胤让有司在便殿设宴,款待石守信、王审琦、张令铎等结义兄弟。酒宴气氛十分融洽热烈,逐渐达到高潮,赵匡胤说:“我能有今天,全仰仗诸位鼎力相助,你们功德无量,我心中有数。可是,做皇帝太难了,一年多来,我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啊!”众人听皇上的头半截话时,都很高兴,听后半截话时,觉得有点不对劲。石守信问道:“陛下现在还忧虑什么呢?”赵匡胤说:“我与你们都是故交,话就直说了。这皇帝的宝座,谁不想坐呢?”大家一听,慌忙离席叩头。石守信说:“陛下何出此言?如今天下平定,谁还敢有二心?”

赵匡胤说:“我知道你们不会有二心。可谁能保证你们的部下没有异心呢?如果有人把皇袍穿在你们身上,你们怎么办?”这一番话,竟把石守信等人吓哭了,让皇上指示一条明路。赵匡胤说:“人生短暂,转瞬即过。诸位不如释去兵权,到地方做官,多置田地房屋,为子孙后代立下不动之产业。再多买些歌女,每日饮酒作乐,平平安安过好后半辈子,君臣之间,两相无猜,岂不更好?”众人立即明白皇上之意,连忙拜谢。大家接着喝酒,在友好的氛围中结束酒宴。酒虽进了肚,众武将心里不是滋味。

第二天,这些将帅们一起上表称病,不能入朝。赵匡胤很高兴,收回了他们的兵权,解除了后顾之忧,全部兵权集在自己手中,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的典故。

宋太祖又把禁卫军两司之一的侍卫司分成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两部分,与殿前司统称“三衙”。任命资历浅的低级军官为三衙使。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扫除了历代禁卫军专横跋扈的风气。宋太祖还经常调动军队,将领也不固定统帅一支军队。这就造成了“兵无常帅,帅无常师”,也就是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

赵匡胤经过一杯酒释兵权等一系列的改革,自己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为维护国家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这些措施也造成了宋朝军队战斗力低下,致使后来军队打仗经常失败。同时,宋太祖注重京城的防守,而忽视边防,宋军只是挨打,而不能主动出击进攻。

李后主亡国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后,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依然持续着。除了北宋政权以外,北方的辽对中原虎视眈眈,另外还有北汉、吴越、后蜀、南汉、南唐、南平等7个并存的割据政权。其中,占据江淮地区,以金陵(今江苏南京市)为都的南唐算是一个江南大国。

南唐,由十国之一的吴将李于公元937年灭吴所建。李在位时,鼓励生产,功课农桑,实行“民与休息”的政策。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南唐经过励精图治一度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均处于10国的领先地位。李死后,王位由其长子李继承,史称中主。李嗜好诗词书法,不懂治理国家,又听信谗言出兵闽、楚而屡遭败绩。南唐国势渐弱,从公元955年起,前后三次遭到强盛起来的后周的袭击,皆兵败。公元961年,李撒手归西,将一个支离破碎的南唐交给了儿子李煜。

李煜,字重光,初名李从嘉。他继位以后,十分畏惧北宋的强大,亲自撰写奉表向宋太祖进贡大批金银财宝,表明“惟坚臣节,上奉天朝”,意思是说一定臣服于北宋。而宋太祖却从没有放弃过统一全国的打算。他和大臣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商议着出兵的策略。

一天深夜,宋太祖与其弟赵匡义一起来到了有智有谋的宰相赵普府上,共同计议。宋太祖先说:“朕难以入睡啊!一榻之外,都是别人的地盘。”接着又讲了自己有意先攻打北汉。赵普连忙阻止:“如果打下北汉,边陲强大的辽国就要由我们独挡了。不如留着北汉替我们挡住辽国,等我们平定南方诸国之后再转过头来攻打北方。”宋太祖听此言笑着说正合朕意,原先说的话不过是在试探赵普。就这样,君臣定下了“先南后北”统一中国的策略,也就是要先弱后强,先攻下宣庶的南方地区以后,再集中力量对付北方的强敌。

由于战略方针的正确,南下的北宋大军迅速灭了南平,攻下后蜀、南汉,对南唐形成了三面包围之势。

公元971年,当宋灭南汉以后,李煜被吓坏了。他急忙上表宋太祖,主动要求去掉国号,改称自己为“江南国主”,各级官员依次普遍降级。宋太祖同意了李煜的请求。他这样做绝不是受了感化要放南唐一条生路,而不过是采用“羁縻”手段,稳住南唐,实行分化瓦解,以便日后各个击破,全歼对手。在治国和谋略上,李煜和宋太祖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李煜通晓音律,喜爱歌舞,尤擅诗词,他的大部分精力也都是放在这些事情上,无暇顾及朝政。为了逃避南唐即亡的恐惧和内心压力,李煜还笃信了佛教。他大修佛寺,自己穿上袈裟,跪拜诵经,显得十分虔诚。大臣们对李煜的这种消极无能的作法十分气愤,但没有人能阻止皇上继续昏昏噩噩地混下去。

在北宋方面,征伐南唐的时刻就在眼前了。开始,宋太祖还在为找一个出兵的借口伤脑筋,因为南唐自俯首称臣后一直百依百顺,且贡献了许多宝物。公元974年,宋太祖召李煜入朝。李煜因害怕被扣留托病未去,没想到却让宋太祖给他加了个“倔强不朝”的罪名,同时也给宋兵南下找到了借口。就在这一年,宋太祖命曹彬、潘美率兵10万向南唐攻打过来。

大兵压境,南唐马上乱了阵脚。几年来李煜一直抱着得过且过的侥幸心理,根本没做必要的防备。南唐士兵见到宋兵到来,一开始以为他们不过是和以往一样在江上巡逻一下而已,还上前去犒劳宋军,待明白是大难临头时都吓得仓惶弃城而逃。

李煜此时龟缩在金陵城内,紧闭城门,也不询问战局和派兵应战,反而把统兵大权都交给都指挥使皇甫继勋,自己仍在一旁不忘享乐之事。

宋兵来到了长江边,开始渡江。长江宽险难渡,自古是一道天险。有一个在南唐考进士未果,心怀不满的人叫樊若水,为了归顺北宋,在采石矶附近(今安徽当涂附近)为宋兵搭浮桥。他先在石牌口(今安徽怀宁)试验,而后移至采石江面,结果搭起的浮桥尺寸正合适,并且十分稳当。宋兵利用浮桥大举过江,飞速向金陵进发。

搭浮桥的消息传入金陵,大臣们竟认为这种事以前从未有过,没准儿是军中谣传。李煜也觉得不过是儿戏罢了。而实际上,宋兵此时早已到了金陵城下。

都指挥使皇甫继勋贪生怕死,隐匿军情不报。李煜整天召集一帮和尚念经拜佛,祈求神灵保佑自己。直到有一天他亲自巡城,才发现城下已是遍布北宋的旌旗,金陵已被宋兵围作铁桶一般。他一气之下斩了皇甫继勋,急令朱由从湖口发15万兵救援。没想到援兵被宋军打得落花流水。金陵已完全孤立无援,李煜无奈之下只好做最后的挣扎。他派遣学士徐铉到宋太祖那里替自己求情。

徐铉是江南名士,他见到宋太祖果真讲出一番道理:“陛下,李煜一直臣服于您,并未有什么过失,像儿子侍奉父亲那样,您就不要再出兵讨伐他了。”没想到宋太祖不急不慢地回答:“李煜既然视我如儿子对父亲,就是一家人,哪有南北而分恃的道理?”徐铉又道:“李煜多年进贡给陛下您,可您强加罪名而出兵,这未免太说不过去了罢。”

大祖勃然大怒:“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你不要再多言了!”徐铉只得退下,他没能替李煜求下情来。宋太祖统一中国的心愿怎能改变呢?

公元975年,宋军攻克金陵。当时由于长时间的被困,金陵城内缺吃少用,斗米万钱,死者无数。而据说当李煜被抓时,还正在写长短句,正写到“樱桃落尽”一阙,来不及写完,便跪下投降了。亡国后的李后主被押解着乘船离开金陵,来到汴京,被辱为“违命侯”,开始了三年阶下囚的生活。

昔日江南国主之身,如今倍尝寄人篱下的亡国之苦,终日以泪水洗面。宋太祖死后,继位的宋太宗霸占了李煜钟爱的皇后,李煜为此痛不欲生。受尽屈辱的李后主,回想起往日的荣华富贵和自己的昏庸,只有无限地感慨人世无常。因为看够了人间沧桑,这个软弱无能的李后主写下了许多情真意切,千古流唱的佳句: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思念故土,哀悼亡国的诗引起了宋太宗的不满。公元977年,李煜42岁生日时被太宗毒酒赐死,结束了他软弱、昏庸、纵情而又悲惨的一生。

宋太祖任贤用能

赵匡胤在少儿时期,母亲让他好好读书,他提出了“治世用文,乱世用武”的论点,偏重习武,以学习唐太宗李世民打天下。母亲嫌他口出狂言,很不高兴。后来的事实证明,他并没有说大话,的确靠非凡的武艺,创立了宋朝大业。

赵匡胤从公元963年发兵荆湖算起,至公元976年13年间,平定了南方割据势力,结束了这一地区的连年战争,使老百姓逐步过上安定的生活。

宋朝建立以后,需要“治世”了,赵匡胤并不因为自己文化水平不高而轻视读书,反而愿意读书,重视知书有学问的人。在赵匡胤跟随周世宗讨伐南唐时,攻下寿州城后,有人告状说,赵匡胤抢掠好几车财宝。周世宗派人检查,发现车里装的全是书籍,不禁感到奇怪,周世宗问他要这些书干什么,赵匡胤说:“臣无智谋大才帮助皇上,却受重任,深感惭愧。所以广购书籍以长知识增智慧。”周世宗听了很高兴。

宋太祖建宋不久,就设立儒馆,请有学问的人办教育培养人才。把他的启蒙老师辛文悦请到朝廷中当官。下令增修最高学府国子监学舍,经常派内侍官代表皇上到国子监看望学生,并赐酒菜。老百姓见皇帝重视有学问的文人,非常高兴,常常议论:如此一来,天下可以太平了!

赵匡胤在任用宰相这样的高官时,原则是:必须是读书人。如赵普、卢多逊等都是因有学问而当了宰相。枢密使、三司使也由文臣担任。赵匡胤还说过,用文臣做事,即使贪污腐败也不及武臣的十分之一。

赵匡胤对科举制度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规定不论出身贫富都可以应举;设立复试、殿试制度,杜绝舞弊和走后门行为。

有一年科举考进士,十位合格者中,有一人是户部尚书陶谷的儿子。赵匡胤听说过陶谷教子无方,怀疑他做了弊,于是下诏:“从今以后,凡出身官宦家庭之人参加科举考试,统统要经过中书复试。”赵匡胤还说:“以前考中的人,多为官僚世家子弟,使出身贫寒的读书人难有做官机会。如今朕要亲自临试,以标准定进退。”

赵匡胤说到做到,从开宝八年(公元975年)起,亲自主持殿试。宋朝经过改革后的科举制度,深得人心,这时期儿童学的《神童诗》中有“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诗句,是赵匡胤称帝时期重视文化教育的真实写照。

赵匡胤重视选拔人才,不看资历重水平。只要有能力,则破格提拔。如中牟县令李鹤一步升为国子监丞;莱芜县令刘琪直接升任朝中拾遗;郑州防御判官升迁为中央监察御史等等,不胜枚举。赵匡胤对过去有旧怨的武臣,也不打击报复。例如以前他曾去投靠王彦超、董遵海,他俩将赵匡胤拒之门外。赵匡胤做了皇帝,不计前嫌,将王彦超任命为中书令。

一次,赵匡胤随便问王彦超:“当年你在复州时我去投奔,为什么不收留我?”王彦超顿时面红耳赤,无言以对,吓得第二天竟不敢上朝了。赵匡胤对他进行抚慰,才使他放下心来。

董遵海不止一件事得罪过赵匡胤,赵匡胤当皇帝以后,召见他入朝。非但没治他的罪,反而封赏他,之后赵匡胤又派人把董遵海的母亲从幽州接来,使董遵海感激涕零。赵匡胤这样做,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致使董遵海在以后的保卫边境平叛中,立了大功。

赵匡胤性格质朴而不事矫饰,他的日常生活十分俭朴,宫中所用苇帘,以青布镶边,身上穿的衣服,都浣洗过很多次。到了晚年,仍保持清醒头脑,从而体现出他政治上的高瞻远瞩。

宋太宗征北

赵匡胤建立宋朝称帝以来,对内巩固了统治地位,对外灭掉了一些割据小国,使宋朝国土面积扩大,中原驱于统一。但正在他大展宏图、统一全国之际,却病倒了。

这次患病,是在他和弟弟赵光义饮酒以后,旧病复发,卧床不起的。朝廷大事只好由赵光义代理。赵匡胤与赵光义兄弟俩,多年来一直相处得很好。赵光义从小好学,喜欢读书,赵匡胤跟随柴荣征伐淮南,所过州县都不取财物,但却要搜寻书籍,拿回来送给赵光义。赵匡胤甚至没有立自己儿子德昭为太子,准备驾崩之时传位给光义。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病世,年五十岁,谥号太祖。

按照皇太后杜氏的遗嘱和皇帝赵匡胤的遗愿,皇弟赵光义继承皇位,即宋太宗。改年号为太平兴国元年。

光义即位第三年(公元978年)五月,吴越国国王钱镠进京朝见新皇帝,想继续讨好宋朝,因吴越国太小了,不堪一击。太宗光义竟把吴越王留在京城。占据泉州、漳州的陈洪进,害怕大宋的势力,主动献出二州于宋。钱镠在这种形势下,也把吴越所辖州县送给宋朝。吴越共州十三、县八十六,户五十五万、兵十一万。至此,宋朝统一了南方。

宋太宗赵光义继承宋太祖赵匡胤的遗志,把统一中国当做头等大事。在南方统一的第二年,又把矛头指向北方的北汉和辽朝。

太宗做好了北伐准备,任命潘美为北路招讨使,带领崔彦进、李汉琼、米信、田重进、刘遇、曹翰等人四路进兵,攻打太原;命令邢州(今河北邢治)判官郭进为太原石岭关都部署,阻截辽朝援军。

北汉主刘继元,得到宋朝大举犯汉的消息,忙向辽朝求救。辽朝派大将耶律沙率军前往北汉救援。走到白马岭附近,听说宋军已占领白马岭,耶律沙命令大军停止前进,等待战机。但监军耶律敌烈依仗自己是辽太宗的四儿子,反对耶律沙驻军的命令,认为辽军从未有过遇敌不前的先例,要率兵去攻为白马岭。

耶律沙无奈,只好命令辽军继续前进。耶律敌烈为先锋,率兵冲进白马岭山涧。宋军居高临下,从山上杀入山涧辽兵阵内。辽兵地势不利,立足未稳受到包围,顿时大乱。宋军大将郭进与耶律敌烈刚战几个回合,一宋兵用长枪将耶律敌烈战马刺倒,耶律敌烈摔到地上,郭进随即一刀劈下,斩了这位骄横的辽朝王爷。

敌烈一死,辽兵更乱,耶律沙见状不妙,组织部分残兵败将逃走。

打败援军,宋军将士全力以赴进攻太原,潘美也取得几次胜利。五月初一,捉住北汉大臣范超斩首示众;五月初四,北汉守将郭万超派人出城与宋太宗秘密约定投降之事。北汉主刘继元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被迫同意投降。

第二天,宋太宗率大军来到太原城北,刘继元带领北汉文武百官恭恭敬敬迎候宋朝皇帝一行,听候发落。不料,就在受降仪式将结束之时,城上有一员金甲银盔大将大声喊道:“主子投降,我不投降,非与宋军战个你死我活不可!”

双方将士寻声望去,有人认出,他是北汉建雄节度使刘继业。刘继业本姓杨,因跟随北汉主崇而赐姓刘。刘继业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名震南北。宋太宗也知道他,不忍伤害,派人进城好言相劝,指出为保全城中百姓生命,不要再争战了,刘继业这才大哭一场,开城门迎宋军入城。

宋太宗进城后,立即召见刘继业,授予右领军卫大将军,并给予厚厚的赏赐。从此以后,他恢复了原姓,叫杨业,后人称之为杨令公。

北汉就这样被宋朝灭掉了。宋太宗没有休整军队,而要一鼓作气夺回被辽朝占领的十六州。这时,有人建议应先把北汉主刘继元杀掉,说他曾残杀臣民。宋太宗说:“凡亡国之君,不是懦弱,就是残暴。这种人,只要投降不再做恶,放过他就算了。”于是,刘继元得以活命。

宋太宗妥善安排好刘继元及其部属以后,又率大军北进,陆续攻下被辽朝占领的易州、蓟州、顺州,然后又向幽州发起攻击。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80年)六月,由宋太宗亲率的宋军直取幽州城下。

王小波李顺起义

宋朝消灭了后蜀,宋将王全斌等人指使宋兵对当地居民进行无法无天地抢掠活动,使受害的蜀民强烈不满。尽管王全斌等多位将领,因此受到处罚,仍时常有一些蜀兵和蜀民自发组织起来反抗宋兵。

淳化四年(公元993年),爆发了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给宋朝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

王小波是青城县(今四川省灌南县南部)农民。青城县除出产粮食外,还盛产茶叶。茶农以种茶为生。宋太宗时期推行“榷茶”法,由朝廷专门强行收购茶叶,致使许多茶农失业,而朝廷官员和地主商人却趁机牟利。贫富差距拉大,许多种茶的人和种庄稼的人难以生活。淳化四年二月,王小波在青城县领导一百多号破产的农民和失业的茶农起义,他号召说:“现在的人穷的穷、富的富,太不合理!今天我们起义,就是要均贫富!”

起义军的行动,立即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短短几天时间发展到一万多人。王小波指挥大家攻下青城后,又用棍子抽打的尸体。起义军队伍迅速扩大,接着又打下邛州(今四川省邛崃)、蜀州(今四川崇庆)、眉州(今四川眉山)的彭山。随后攻取永康、双流、新津、温江、郫县等地。起义队伍增加到几万人。

彭山县令齐元振,是被朝廷赐予玺书奖励的清官。起义农民从这个所谓的清官家中搜出一大批金帛。起义军把县令齐元振和一些土豪劣绅处死,为民除了害,参加起义的农民就更多了。可是,在十二月份进攻江原县(今四川省崇庆东南)时,王小波中箭,不治身亡。起义者并没有因王小波牺牲而气馁,又推举他的内弟李顺为首领,继续与官府斗争。

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初,李顺带领义军在两天内攻下汉州(今四川广汉)、彭州(今四川彭县),对成都构成了威胁。起义军乘胜前进,只用十多天时间便攻克成都。李顺在成都建立了农民政权,号称“大蜀”,自己称为“大蜀王”,立年号“应运”。

大蜀政府最高长官为“中书令”,军事最大官职为“枢密使”。李顺没有贪图享受,仍继续指挥义军扩大成果。农民军占领的地盘越来越大,北至剑关,南至巫峡,全归于义军手中。义军发展到几十万人之多。

起义军的壮举,使宋太宗又恨又怕,派宦官王继恩率兵镇压起义军。起义军的主要力量放在进攻上,忽视了防守。所以,当朝廷军队打来时,防线很快被攻破,农民军成千上万人牺牲,李顺也在战斗中英勇地牺牲了。李顺牺牲后,张仓余领导剩下的几十万义军坚持战斗,先后攻下嘉州(今四川乐山)、戎州(今四川宜宾)、泸州、渝州(今重庆市)、涪州(今四川涪陵)、万州(今四川万县市)等地。

宦官王继恩没有镇压住农民起义,宋太宗又派白继斌带兵入川对付义军。农民军受到宋兵前后夹击,损失惨重,两万多人战死。张仓余只好率一万来人退守嘉州。但宋军追至嘉州时,大蜀嘉州知州王文操叛离义军投降朝廷,张仓余被捕,英勇就义。时值公元995年。

后来,民间传说在成都陷落的时候,李顺并没有死,他化装成一个和尚,秘密逃出成都,继续率领农民军战斗。宋军进城时,抓到一个胡子很长的人,外貌很像李顺,就把他杀掉了。又过了四十年,在广州街上出现一个老翁,有人认出他是李顺,官府把他抓起来,在监狱里秘密杀死了。这些传说虽然不一定可靠,但是说明李顺在群众中影响是很大的。

王小波、李顺、张仓余领导的农民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却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杨无敌高梁河救驾

太平兴国四年五月,宋太宗灭掉北汉,要继续北伐时,潘美等大将认为部队应该休整,补充粮饷,然后再派兵攻辽,收复幽云16州。但总侍卫崔翰却说:“乘胜北伐,机不可失,取胜不难”。太宗急于求成,采纳了崔翰的意见,连续北进。

宋军进攻幽州时,遇到耶律学古的顽强抵抗,一时难以取胜。宋太宗正在考虑对策,忽然得到辽朝宰相耶律沙率兵救援幽州已到高梁河的消息,于是决定,先迎战援兵,获胜后再来攻打幽州城。宋军放弃幽州,转向高梁河进军。来到河边,与辽军遭遇。耶律沙指挥辽兵与宋军大战两个多小时,渐渐不敌,往后撤退。宋太宗立即命令宋军乘胜追击。

宋军正全力以赴追杀辽兵,忽然几声炮响,辽朝大将耶律斜轸从左方杀来,耶律休哥从右侧杀出。宋军连续作战,已经疲惫不堪,而两支辽军以逸待劳,以一抵十,冲入宋军阵中,如入无人之境。耶律休哥直奔宋朝皇帝而来,宋太宗见状不妙,命令各将护驾,然而诸将应付辽将已力不从心,无法接近皇上。太宗正在着急,幸亏大将辅超、呼延赞赶到,掩护着皇帝逃走。

皇帝逃走,将士们也无心恋战,纷纷败逃,天将傍晚,宋军要进城休息,但辽兵又由耶律休哥率领追了过来。宋军此时已损失一万多人,溃不成军,各奔生路去了。连皇帝的卫队也四散而逃。宋太宗无奈,打马再逃。天越来越黑,后面追杀声不断,太宗慌不择路,马掉进沼泽之中,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就在这危难的关头,见前面影影绰绰跑来一队人马,太宗以为是辽军追兵,暗忖今命休矣!军队来到近前,看清旗上有一“杨”字,才知是杨业的队伍,不禁狂喜。说来也巧,杨业押运粮草回来,路过此地,听见皇上呼救,忙奔过来,跃马跳进泥坑,将太宗拽起,再递交岸上的小将,然后又将御马拉上岸。

宋太宗绝路逢生,非常感激杨业,问他身边的小将是谁,杨业告讨他是自己的儿子延昭。太宗很高兴,把这父子俩夸赞一番。正在这时,有一股辽军追来,太宗又慌了,问道:“敌军又追来了,怎么办?”杨业非常冷静地说:“请陛下骑马先行,我父子去退敌兵。”可是,皇上骑的御马趴在地上,站不起来了。杨业让皇上骑自己的战马,太宗不肯,说:“卿要退敌,不能没有坐骑。朕看有驴车,可腾出一乘,由朕坐着吧!”杨业立即命令部下找来一辆驴车,让太宗入座,由兵士们护卫着往回撤。

潘美一听,羞愧难当,命令杨业组织残兵迎敌。时间不长,有一队辽兵追到,为首的两位大将是兀环奴、兀里奚。杨业催马上前,挥刀大战二将。杨延昭怕父亲不敌二将,也打马出阵,挺枪相助,直逼兀里奚。

仅几个回合,便把兀环奴一刀劈死。兀里奚见兀环奴被杀,不免心慌,杨延昭趁机一枪,将他刺死落马。宋将见杨家父子斩了辽军两员大将,顿受鼓舞,纷纷上前助阵,辽军退走,宋军追杀一阵,抢回许多军用物资,才收兵。宋军回到定州(今河北定县),与皇上相遇。太宗命令几位大臣驻守河北几个州镇,自己带部分兵士返回国都汴京。

辽军获胜以后,辽主非高兴,命令南京留守韩匡嗣和耶律沙、耶律休哥率5万兵马再次南下,扩大战果。辽兵攻至镇州(今河北正定),驻守真定的刘延翰得报,忙请来崔彦进、李汉琼几位守将商量御敌计策。崔彦进和李汉琼想出一个“献粮饷假意投降,诱敌深入而围歼”的办法,韩匡嗣以为宋军刚刚吃了败仗,损伤十万兵马害怕了,便信以为真;但耶律休哥不相信,怕其中有诈,命令自己的部下按兵不动。

韩匡嗣和耶律沙按商定入真定城授降,走到城门口没发现一人,这才怀疑有问题,然而为时已晚,一声炮响之后,城西杀出刘廷,城东杀出李汉琼。接着炮声再次响起,崔彦进率军杀出,阻住辽军退路,辽军大败。正在这时,耶律休哥带兵杀来,帮助耶律沙和韩匡嗣逃出重围,但损兵逾万。

宋太宗得到捷报,很高兴,派杨业驻守重镇代州(今山西代县),以阻止辽军南下。

陈家裕杨业被俘

杨继业归顺大宋后,宋太宗也十分喜爱杨业,仍然派他守卫边关。杨业任代州的刺史,是当地的最高长官。他带领着军队日夜不停地训练,以防止北边辽国的军队南下。

高梁河一战,辽军打败了宋军,辽景宗得意洋洋并扬言:“朕要发兵,乘胜追击,一举灭掉大宋。”公元980年3月,辽景宗不顾萧皇后以及其他人的阻拦,发兵10万直向雁门关扑来。

雁门关在代州的北面,杨业知道如果雁门关失守,代州肯定就保不住了。辽军10万大军,杨业才几千人马,他和手下的将领们商量,硬拼是不行的,应用计谋取胜。

辽兵到雁门关驻扎下来。天黑了,伸手不见五指,这时杨业带领几百士兵,骑着马绕到敌人后面,突然向辽兵杀了过来。宋兵边冲边喊,辽兵一个个睡得正香,听到外面喊杀声惊天动地,他们连东西南北都找不到了。辽兵只顾逃命,所以杨业没费多少人马就取得重大胜利。

宋太宗在京城听到消息,也兴奋地睡不着觉,太宗下令封赏杨业和其他将领。从此杨无敌的美名叫得更响,传得更远了。

杨业的胜利也引起宋朝中有些人的不满。潘美还偷偷上书给宋太宗,说了杨业的不少坏话。宋太宗也不在意,还把这些书信给杨业看了,杨业心里很感激宋太宗。

公元982年,35岁的辽景宗死了。他的12岁的大儿子耶律隆诸继位,他就是辽代历史上有名的辽圣宗。30岁的萧绰现在成了皇太后,因为辽圣宗还小,国家一切事务都由她处理。

宋朝得知辽朝小皇帝登基,就认为攻打辽朝的机会到了。

公元986年年初,宋军兵分3路向北进发。曹彬在东边,目标是幽州;田重进领中路兵,攻打河北西北部和山西东北部;西路军,由潘美为元帅,杨业为副帅,从雁门关出兵,攻占辽的西京——云州(今山西大同)。3路兵马一起出发,向辽国发动了全面的进攻。

开始的时候,东中西3路都节节胜利。杨业为先锋的西路军更是厉害,很快就打下寰(音huán)、朔、应、云四个州,山西北部大部分地区包括大同府都被收复了。西京大同府一丢,辽圣宗也十分着慌了,杨业继续前进,准备和中路、东路宋军合兵一处共同打下幽州城。

曹彬率领的东路军曾经打到幽州城下,但是辽大将耶律休哥用计谋在涿州把曹彬打败了。东路军是主力部队,它一败,中西路宋军受到很大影响,宋太宗害怕宋军被全部吃掉,就急忙命令退兵。潘美在飞狐关(今河北涞源北)被辽将耶律斜轸打败,宋军被迫退出了寰、朔、应、云四州。但这四州百姓都是中原人,因此宋太宗命令把这四州百姓迁回内地。

杨业的军队掩护着百姓向后撤退,速度就更慢了。这个时候耶律斜轸和手下的副将萧挞凛已经派兵把宋兵的退路截断了。

这时的潘美只想冲出一条血路,马上回到雁门关。他对杨业说:“杨副帅,看来我们只能拼命了,你带领精锐部队在前开道。”杨业一听,他摇摇头,想了一会儿,说:“辽兵现在士气很盛,我们不能硬拼,再说我们还有这么多百姓,我们应该避开辽兵的主力,绕道走碣谷,然后再到雁门关。”

军中的监军王侁冷冷地一笑,“杨副帅,你可是杨无敌呀,怎么现在你都这么胆小啊。”潘美因为和杨业有矛盾,知道杨业说得有道理,他就支持王侁。

杨业一听王侁、潘美说这话,知道今天自己不打这一仗是不行了。他一边流泪一边说:“愿主帅派兵在陈家谷口接应我。”说完头也不回,领兵向朔州方向走去。在队伍中有杨业的儿子杨廷玉和岳州(今湖南岳州)刺史王贵。

在路上,杨业就和萧挞凛的部队交成起来。杨业尽管快60岁了,仍然勇猛无比,宋军也一个个拼命杀敌,辽兵死伤无数。但是辽兵越杀越多,而宋兵一个个倒下了。杨业浑身上下都是血,只好领兵一边打一边后退,这一仗从天亮一直杀到天黑。

杨业领着100多名宋兵杀到了陈家谷口,那里静悄悄的,一个宋兵都没有。原来,潘美、王侁预先在谷口等着,等了大半天,也没有见杨业领兵回来,王侁对潘美说:“看来杨副帅旗开得胜了,我们不能在这里等着。”他的意思是不能让杨业得头功。王侁领兵走了,潘美也拦不住,他也跟着走了。当他们得知杨业战败时,头也不回地逃跑了。杨业一看陈家谷口没有宋兵,就大叫一声:“苍天啊!”眼泪哗哗地往下流。“各位将士,看来今天,我们只有一死了,大家拼吧!”大家一听,也都流下眼泪,“杨副帅,带我们杀吧!”杨业一举大刀“杀!”

杨业带兵左冲右杀,他身上也负伤了,最后这百十人来到了一片小树林中,他们本想休息一会,不料辽兵又冲上来了,小树林已经被团团围住了。70多岁的老将王贵用箭射死了几十个敌人,最后壮烈牺牲。杨廷玉也杀死了许多辽兵,也献出了生命。杨业力尽被俘。

杨业被俘以后,辽将劝他投降,他一口回绝:“我生是汉人,死是汉鬼,何来投降!”杨业不吃不喝,绝食3日壮烈牺牲。

杨业虽然牺牲了,他的后代继续守边关、抗敌兵。杨延昭早年跟随父亲杨业打仗,常常为先锋。后来他镇守河北边关,长达20多年,他的军队纪律严明,多次打败了辽国军队,立下赫赫战功。

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也是将门虎子。他后来跟随范仲淹在西北同西夏国作战,立下战功。杨文广在河北做地方官时,曾经出谋划策攻取幽云等州,但宋统治者没有采纳。杨家祖孙三代英勇杀敌的事迹,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民所敬仰。

萧太后的功劳

辽国皇帝兀欲的次子耶律贤即位,即辽景宗。景宗幼年时经历过一次致命的遭遇,公元951年,察割发动政变,率众闯入宫帐杀死辽世宗和太后,年幼的景宗被深明大义的御厨用毛毡藏在柴禾堆中,这次劫难后景宗落下顽症,做皇帝力不从心。但他的夫人萧绰皇后,却是个杰出的女强人。

萧绰字燕燕,应年三年(公元953年)出生,父亲是宰相萧思温。父亲非常喜欢燕燕这个女儿,曾把她许配给汉族重臣韩知古的孙子、韩匡嗣的儿子韩德让,但女儿17岁时被景宗耶律贤选为贵妃,不久立为皇后,与韩家亲事自然取消,但两家关系仍然和睦融洽。

乾亨元年(公元979年),宋赵匡胤去世,赵光义继位,出兵北汉。辽朝得到消息,派使臣去宋朝,询问为何攻击北汉,宋朝皇帝太宗说:“北汉不服大宋之命而割据,理该讨伐。如辽朝不援北汉,我们仍可保持友好关系;否则,那就只好开战了。”

辽朝使者回国报告这一情况,景宗犹豫不决,找萧皇后商量。皇后说:“北汉与我朝修好多年,汉主还是我朝册立。宋朝进攻北汉,下一步就该攻我幽、云各州了,我们应即刻备战。”

二月,宋朝大军进攻北汉都城太原,萧皇后让耶律沙为帅救北汉,但由于监军耶律敌烈狂傲轻敌,招致兵败白马岭,阵亡大将五员,士兵无数。景宗闻讯大怒,要处置耶律沙,萧皇后说:“兵败不全怪耶律沙,冀王敌烈只知冒进,不虑地形,强行开战,导致失败。”景宗听皇后这样说,觉得有理,不再坚持治耶律沙的罪,而让他带罪立功。

宋太宗赵光义打败辽军,急于求成,不顾将士劳累,继续指挥北进,攻打辽朝战领的幽州。景宗得报非常害怕,萧皇后却镇定自若,说:“宋朝攻幽燕本在意料之中,皇上不必担心,我已命令耶律去幽州,命耶律休哥和斜轸增援。南京城坚池固,韩德让智勇双全,而宋军系孤军深入,南京一定能守住。”

萧皇后分析得很正确,这一仗,果然宋军大败,宋朝皇帝险些丧生,逃回汴京。

萧皇后又下令让韩匡嗣为都元帅,率耶律休哥军南伐宋朝,但韩匡嗣中了宋朝假投降诱敌深入之计,吃了败仗。景宗要责罚这些败将,萧皇后为之讲情,没有加罪。

又过了两年,景宗皇帝去世,他12岁的长子耶律隆绪即位,是为昭圣皇帝。萧皇后被尊为“承天皇太后”,摄政军国大事。

萧太后是年30岁,整个辽朝的重担,压在她的肩上。她表现出成竹在胸,大智大勇的气魄,首先任贤用能,注意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她把韩德让、耶律斜轸召入宫中,让他俩辅佐朝政。他俩一一表示尽忠。萧太后则命令耶律休哥坐镇南京,总管南面军务。以后又任命韩德让为政事令、宰相等职。

为了让小皇帝学习政务,萧太后让隆绪亲自审理囚犯,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一天,小皇帝要从臣跟他去赤山狩猎,萧太后自然一起去了。在路上,小皇帝见斜轸的青花马与他的银鬃马个头一样高,就说:“你的马和朕的马大小一样,不知谁的马跑得快,咱们比赛如何?”

斜轸却说:“陛下是君,臣怎敢和君赛马呢?臣若赢了皇上,岂不是失大礼了?”小皇帝点了点头,说:“不过在战场上和打猎时,君臣的马跑来驰去,就难说什么失礼不失礼的啦!”

萧太后听见儿子和大臣的对话,笑着说:“论国礼,你们是君臣。今天咱们按契丹风俗,好朋友以交换马、弓为盟。你们俩就在我的面前,互换弓和马,结交朋友吧!”

斜轸听了,虽然心中高兴,但嘴上却说:“臣不敢。”小皇帝拉着他的手说:“怕什么,太后已经下旨,不遵旨才是失礼呢!”

小皇帝命人将两匹马互换了,又把自己的弓送给耶律斜轸,斜轸忙跪下接弓,然后把自己的弓矢送给皇上。在场的官兵一阵欢呼,敬佩萧太后这种热忱待臣的做法。皇帝和耶德斜轸成了真正的朋友,耶律斜轸在以后的征战中,冲锋陷阵,立下了许多大功。

萧太后善于用人,而且肯吸收良臣们治国的好经验、好办法,如减轻百姓赋税、奖励生产、颁布禁止官吏受贿枉法的法令,不得敲榨百姓等等,深受广大平民百姓欢迎。辽朝的政治经济形势、社会秩序等,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比景宗在位时,有明显好转。这其中主要功劳,当然属于摄政的萧太后。她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位了不起的军事家。

元昊建立西夏

大宋朝没有能够统一整个中国,在它的北面有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在它的西北面还有一个国家,这就是西夏国。

西夏国是由党项族建立的。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羌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直到现在羌族还是我国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党项族原来居住在青海东南部和四川西北部,唐朝以后党项族人逐步向东北迁移。党项族也是一个以游牧为生的民族,在同汉人的交往中,他们的生产才有了发展。

党项族分为很多部落,有东山部落、平夏部落等等。平夏部居住在夏州(现在陕西横山县)一带,属于拓拔氏。唐后期黄巢大起义的时候,平夏部曾经派兵帮助唐政府镇压起义,因此算是立了功。唐僖宗就任命平夏部的首领为难军节度使,册封为夏国公。从此后拓拔氏就改姓李氏。

五代时期,夏州党项李氏占领了西北,开始发展自己的力量。宋朝一建立,就想剥夺党项族的力量。宋太宗的时候,平夏部部落内部有了矛盾,一个叫李继迁的头目不想投靠宋朝。李继迁率领着部众逃往夏州东北300里的地斤泽(现在内蒙古伊克昭盟巴彦淖尔),开始不断地向宋边境侵扰。公元984年,李继迁的部落被宋军偷袭了一次,被杀了500人,李继迁的母亲妻子也被俘虏了。但是李继迁并没有灰心,他积极号召党项族同宋进行斗争。公元985年李继迁一举攻下银州,力量开始强大起来。当宋和辽战乱不休的时候,李继迁投靠了辽,向辽称臣,公元990年,封李继迁为“夏国王”。

宋真宗继位以后,李继迁仍然不断发兵攻打宋朝,公元1002年,李继迁打下了灵州(现在宁夏灵武县),把它改为西平府,这就成了党项族的根据地。公元1004年,李继迁攻打吐蕃人的时候,中箭死亡。他的儿子李德明继位。宋朝封李德明为平西王,每年赐给他不少金帛和茶叶。在李德明统治的30多年里,党项族的经济发展很快。

李德明的儿子元昊,他看到父亲甘作宋臣,唯唯诺诺,很不高兴。他对李德明说:“我们应该有骨气,不应向宋称臣,离开了它们,我们照样能活。我们虽然很穷,但我们可以训练兵马,等我们力量强大了,我们可以去夺取地盘,那时我们什么都会有的。”李德明被儿子的一席话感动了,但他是个稳重的人,虽然他有当皇帝的想法,但终究没有胆量。

李德明死后,元昊做了首领。元昊精通汉文和佛学,他希望自己成为至高无上的皇帝。元昊的叔父山遇看出了元昊的野心,对元昊说:“大宋待咱们可不薄呀,咱们说什么也不能忘恩负义。”元昊看着山遇,点了点头,山遇以为元昊听进去自己的话呢,其实他是想办法治山遇呢。

元昊派手下人诬告山遇,说他要谋反。山遇一听,知道自己在元昊手下呆不住了,就趁夜逃往宋朝。山遇逃到延州(现在陕西延安市),宋朝的官员没有收留山遇,为了对元昊表示友好,竟把山遇抓起来送给元昊,元昊以谋反的罪名把山遇杀了。元昊不仅把亲叔叔杀了,而且把反对自己的人都毫不留情地杀了。

公元1038年元昊正式宣布自己为皇帝。国号为大夏。因为大夏国在宋朝的西北方向,历史就被称为西夏。元昊就是夏景宗,都城在兴庆(现在宁夏银川)。西夏控制着甘肃、宁夏、清海和陕西、内蒙古的一部分地方。

元昊仿照宋朝的制度建立了西夏的官制,另外在汉字的基础上,元昊发明了西夏文字。元昊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在他的统治下,西夏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西夏国建立的时候,宋朝的皇帝是宋仁宗。元昊上书要求宁仁宗承认西夏国,宋仁宗听罢勃然大怒。下令撤了元昊的官职,还命令边关贴下告示捉拿元昊。元昊一听此消息,就在公元1040年领兵攻打延州。

这时候宋在西北有军队三四十万,但这些军队很分散,驻扎在五路二十四州的几百个寨堡之中,他们互相都不联系,打起仗来根本不合作。守卫延州的是宋将范雍,范雍不敢出战,结果元昊用诈骗的办法使范雍放松了警惕,元昊派兵猛攻延州,宋军被打死了1万多人。延州的失败使宋仁宗很生气,他把范雍撤了职,命韩琦和范仲淹到西北指挥抗辽。

范仲淹是北宋有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到了延州以后,日夜操练兵马,宋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了。在西夏营中有这样的说法:“小范老子(指范仲淹)胸中有几万军兵,可不像老范老子(范雍)那么好欺负了。”元昊看到延州防守严密,知道不好攻打,他就不碰这个硬钉子了。

公元1041年2月,元昊亲自领兵攻打渭州(现在甘肃平凉县)。宋朝大臣韩琦在那里指挥。范仲淹劝告韩琦以守为主,但韩琦却主张主动出击。

当西夏军将要逼近怀远城(现在甘肃平凉县)的时候,韩琦组织了一支1万人的军队,派大将任福指挥,前去迎敌。不料中了埋伏,宋军大败。元昊取得了胜利,还不罢休,他继续领兵攻打北宋,并取得一系列的胜利。

宋朝既然和辽作战,又不得不和西夏作战,并且都打了败仗。因此宋仁宗派人到西夏求和。由于元昊连年不断地打仗,党项族的生活也很困难,再加上闹灾荒,西夏人民不愿打仗了。元昊看到自己的力量灭不了北宋,也就同意议和了。

公元1044年12月,宋和西夏立下盟约,西夏对宋称臣,但宋每年要给西夏绢15万匹,银7万两,茶3万斤。元昊名义上是宋朝封的国王,而实际上就是西夏的皇帝。宋通过这种赏赐的办法来维护政权,而人民的生活则更加困苦了。

元昊建立的西夏国从宋朝得到不少东西,两国议和以后,在边境上开设了许多市场,西夏人通过市场和内地人做买卖,西夏的政权不断稳固。公元1227年,西夏被蒙古军队所灭,前后共统治了90年。

澶渊之盟

宋太宗时,辽朝从石敬瑭手中得到幽云十六州,此后,辽、宋两朝打打停停,战事不断。至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时,两朝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辽朝大将耶律休哥、耶律斜轸等相继去世,韩德让已升任大丞相,萧挞凛为南京(幽州)统军使;宋朝太宗皇帝已死,其次子赵恒继承皇位,史称宋真宗,寇准、毕士安为宰相。

这年秋天,萧太后为了结束长期战乱,决定发动一次大规模战争,迫使宋朝求和。出兵之前,她和皇帝隆绪又指挥了传统的“射鬼箭”仪式。然后命令大军向南进发。

辽军攻势迅猛,宋军难以抵挡。辽兵所向无敌,连续攻下唐州、瀛州、祁州,十一月到达洛州(今河北永年县),然后向澶州(今河南濮阳西南)进兵。

辽朝大举南下,宋朝一片恐慌。皇帝赵恒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大臣王钦若说:“辽军来势凶猛,已逼近澶州,威胁汴京。不如避其锋芒,迁都金陵(今南京市)。”陈尧叟也同意迁都,但认为迁往四川更好。因为四川易守难攻,适合做京都。王钦若的家在金陵附近,就建议迁都金陵;皇上不知按谁的意见办才对,征求宰相寇准的意见,寇准说:“应该把建议迁都的人杀了,用他们的血祭鼓,然后击鼓出征,抵抗敌军!”寇准是我国历史上著名人物之一,对抵御外敌入侵态度坚决。在当时,寇准在人民群众中的声望是很高的。

皇上赵恒问寇准,大敌当前,有什么办法退敌。寇准说:“如果陛下御驾亲征,文臣武将必合力以赴,则不难退敌;如果坚守要地,辽兵孤军深入,不宜久战,亦能自行撤退;但是,一旦迁都,军民之心必乱,江山社稷将难保了。”皇上觉得寇准的话有道理,就否定了迁都的建议。一面命人去找王继忠,让他向辽朝转述宋朝求和之意,一面征求具体御敌之计。王继忠原为宋将,去年战败降辽。辽朝仍然起用他,宋朝有什么事也通过他向辽转达。

寇准向皇帝建议,应当派兵先守住天雄(今河北大名),王钦若带兵驻守天雄。皇上同意,使王钦若去要地天雄,王钦若吓得像丢了魂似的,但又不敢抗旨,只好硬着头皮接受了任务。

萧太后在逼近澶州途中,得到王继忠转达宋朝的求和之意,当即表示同意讲和。但命令辽军继续进兵,以增加和谈的份量。不久,辽军占据澶渊。

宋朝皇帝赵恒听说这个消息,忙派大臣曹利用到辽营议和,同时下诏宣告天下:他要御驾亲证。就在宋朝使臣曹利用来到辽营之际,萧太后得报:大将萧挞凛中箭身亡!萧太后大惊,眼泪涌上眼眶,但很快镇定了情绪,与宋朝使臣谈判。

萧太后是个了不起的女人,她也想让边界两朝人民过安定的生活。倘若为了争夺这几个州城,战争何时才会平息?于是,萧太后又命令韩杞为使臣随曹利用去见宋朝皇帝,商谈议和条件。

宋朝皇帝赵恒已率大军到达澶州。他听说辽军就在附近驻营,吓得又提起迁都之事,寇准只得再次给皇上打气壮胆。赵恒勉强答应不迁都了,但坚持议和。

辽朝使臣韩杞来到澶州行宫谈判,赵恒皇帝让寇准负责和谈,可以贡钱百万。寇准对具体参加谈判的曹利用说:“皇上虽然说可给辽百万,但你与韩杞谈判如答应给财帛过30万,我就立即杀你!”曹利用害怕寇准的权威,自然不敢多给,最后达成协议:宋朝每年送给辽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辽不再追索关南数州;辽帝称宋帝为兄,宋帝称辽萧太后为叔母。

澶渊之盟终于签订,辽朝与宋朝自此结束了多年的相互征战。统和二十七年(公元1009年)十二月初五,辽朝承天皇太后萧绰在南巡路上病逝,是年57岁。从17岁嫁给景宗皇帝为贵妃算起,整整40年。这40年来,她显示出非凡的政治、军事才能。在治理国家方面功绩卓著,使辽朝的农业、畜牧业、文化、冶金、纺织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澶渊之盟”揭开了辽宋历史的新篇章,从此结束了双方兵戈相见的敌对局面,建立了睦邻友好,边境无干戈之忧。在此后的120多年间,双方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民间互市,政府友好往来。

范仲淹实行新政

范仲淹,字希文,原籍陕西邠(音bīn)州(今陕西彬县),后迁徙到苏州吴县。他不仅是个军事家,而且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从小失去了父亲,因为家里贫穷,母亲不得不带着他另嫁到一个姓朱的人家。范仲淹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成长,他住在一个庙宇里读书,穷得连三餐饭都吃不上,天天只得熬点薄粥充饥,但是他仍能刻苦自学。有时候,读书到深更半夜,实在倦得张不开眼,就用冷水泼在脸上,等倦意消失了,继续攻读。这样苦读了五六年,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他以进士及第进入仕途。

范仲淹在朝廷当过谏官,宋仁宗对他比较信任。后来,仁宗赵祯下诏废郭皇后,范仲淹因率谏官、御史极力谏阻,被罢免职务,调去做了睦州知州,干了一年多,转任苏州知州。他在苏州时,恰值发大水,农民有田耕不得,他曾组织民众疏通五河,把太湖里的水疏导入海。后来,范仲淹被召还朝,任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看到吕夷简滥用职权,任用私人,就向仁宗大胆揭发。这件事触犯了吕夷简,吕夷简反而说范仲淹交结朋党,挑拨君臣关系。宋仁宗听信吕夷简的话,把范仲淹贬谪到南方做了饶州知州,直到西夏战争发生以后,才把他调到陕西去。

范仲淹在陕西军中任职三年,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国防,颇有成效。宋仁宗觉得他的确是个人才。这时候,因为宋王朝腐败,加上在跟辽朝和西夏战争中军费和索赔支出浩大,财政发生恐慌。宋仁宗就把范仲淹从陕西调回京城,宋仁宗是位不错的皇帝,他看到国力衰弱的局面,也很着急,更想有所作为。派他担任参政知事(副宰相)。

范仲淹一回到京城,宋仁宗马上召见,要他提出治国的方案。范仲淹知道朝廷弊病大多,要一下子都改掉不可能,准备一步一步来。但是,禁不住宋仁宗一再催促,就提出了十条改革措施,它的主要内容是:

一、对官吏一定要定期考核,按他们的政绩好坏提拔或者降职;

二、严格限制大臣子弟靠父亲的关系得官;

三、改革科举制度;

四、慎重选择任用地方长官。

还有几条是提倡农桑,减轻劳役,加强军备,严格法令等等。范仲淹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说得很中肯。

宋仁宗看了范仲淹的改革方案,立刻批准在全国推行这十条改革措施。历史上把这次改革称为“庆历新政”(“庆历”是宋仁宗的字号)。

范仲淹为了推行新政,先跟韩琦、富弼(音bǐ)等大臣审查分派到各路(路是宋朝行政区划的名称)担任监司(监察官)的人选。有一次,范仲淹在官署里审查一份监司的名单,发现有贪赃枉法行为的人员,就提起笔来把名字划去,准备撤换。

在他旁边的富弼看了心里不忍,就对范仲淹说:“范公呀,你这笔一勾,可害得一家子哭了。”范仲淹严肃地说:“要不让一家子哭,那就害了一路(路是北宋政区名称)的百姓都要哭了。”富粥听了这话,心里顿时亮堂了,佩服范仲淹的见识高明。

范仲淹的新政刚一推行,就像捅了马蜂窝一样。一些皇亲国戚,权贵大臣,贪官污吏,纷纷闹了起来,散布谣言,攻击新政。有些原来就对范仲淹不满的大臣,不停地在宋仁宗面前范仲淹一些人交结朋党,滥用职权,别有用心。为此欧阳修还专门写了一篇《朋党论》支持范仲淹。

宋仁宗看到反对的人多,就动摇起来。范仲淹被逼得在京城呆不下去,就自动要求回到陕西防守边境,宋仁宗只好应允了。

范仲淹一走,反对派便对改革派发动猛攻。宋仁宗碍于当时的阻力,就下命令把新政全部废止。

范仲淹为了改革政治,受了很大打击,但是他并不因为个人的遭遇感到懊恼。隔了一年,他的一位在岳州(治所在今湖南岳阳)做官的老朋友滕宗谅,修建当地的名胜岳阳楼,请范仲淹写篇纪念文章。滕宗谅与范仲淹一起在泰州治水,又在宋夏战争中共同抵抗西夏军入侵,两人感情很深。范仲淹挥笔写下了《岳阳楼记》。在那篇著名的文章里,范仲淹提到,一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他的思想感情应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是“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这两句名言一直被后人所传诵,而岳阳楼也由于范仲淹的文章而更加出名了。

范仲淹一生多次被贬,但他的正直高尚的性格却从来没有改变过。他为人善良,在家里孝敬自己的母亲,生活简单朴素;在外面,他家乡的族人和他做官任职的地方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在民间,关于范仲淹乐善好施、宽宏待人的故事很多,老百姓爱戴这位正真忠厚的好官。公元1052年,64岁的范仲淹去世时,数百名羌族首领痛哭流涕,为之斋戒三天。

狄青不怕出身低

宋仁宗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党项族在我国西北部建立了西夏政权,并在首领元昊的统领之下,势力逐渐强盛起来。元昊撕毁了他父亲德明在宋真宗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与宋朝订立的接受宋朝册封的和议,公开称帝,不断进犯北宋疆土。宋朝因为军政腐败,屡吃败仗,不得不大量增兵支援,一部分宫廷卫士也被派到前线。宫廷卫兵狄青在这时被派到延州(今陕西延安)担任指挥使,指挥一支大约有五百人的军队。

狄青精于骑射,骁勇善战。从军西征后,他与畏敌避战的大多数将士不同,每次临阵作战,都披头散发,戴着狰狞的铜面具,只露出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身先士卒,出入敌阵,所向披靡,被西夏兵称为“天使”。他在延州共四年,前后共参加大小战斗二十五次,其中有八次负伤,但仍坚持战斗。狄青勇猛顽强的作战精神深受当时主持陕西对西夏防御战争的大臣们的赞赏。有一次,陕西经略判官尹洙召见狄青,同他谈论兵事。狄青讲起带兵打仗来头头是道,得到尹洙的好评。尹洙便向经略使韩琦、范仲淹推荐,说:“狄青乃良将之材”。韩琦、范仲淹遂召见狄青,询问战略,狄青对答如流,韩、范二人非常高兴,认为他是位难得的人才。范仲淹送给狄青一部《左氏春秋》,对他说:“为将若不知古今,不过是匹夫之勇而已”,劝他认真读书。狄青深受感动,从此便经常利用战争的间歇时间刻苦攻读兵书,悉心研究秦、汉以来的将帅兵法,终于成为一位既能勇猛地冲锋陷阵,又精通兵法的将领。

狄青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他因功累升为西上阁门副使、秦州(今甘肃天水)刺使、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副使、都指挥使。后来西夏称臣,西部平静,狄青奉召为侍卫步军殿前虞侯。这时狄青虽身为大将,但脸上仍留着当士卒时刺下的字(目的是防止士兵逃亡)。有一次,宋仁宗对他说:“你身为大将,脸上还有刺字,这很不体面,你还是想法敷药除去”。狄青说:“皇上不嫌臣出身卑微,按战功提拔臣为大将。臣如果没有脸上这两行字,怎么能到达这样的高位呢?臣愿意留着刺字,以激励士卒上进。”仁宗说:“你说得有道理,随你自便吧。”狄青被授为彰化军节度使,兼知延州后又擢升为枢密副使。

宋仁宗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广源州部族首领侬智高叛命自立,僭称南天国,并率兵功破邕州(今广西南宁南),又沿江东下,连陷数州,且一度包围宋朝最重要的海外贸易港广州,岭南地区为之震动。宋仁宗屡派中文世前往负责讨伐,但均无成效。刚刚升任枢密副使的狄青毅然挺身而出,自请披甲出征。狄青满怀信心地对宋仁宗说:“臣起于行伍,若不从事战伐就无以报国。臣愿得蕃落(陕西边境少数民族)骑兵数百骑,再增禁兵万人,足可破敌。”仁宗听后,格外高兴,立即委派他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经制广南盗贼事,让他率军讨伐侬智高。宋仁宗还打破宋朝以往不专任武将掌兵、以文官牵制武将的惯例,没有给狄青配备副手,授予狄青统一指挥岭南宋军讨伐侬智高的全权,并下令岭南诸军将领都受狄青统辖节制。

狄青受命启程后,一方面先令前线各将士,不得妄与敌军作战,要占据要地,等候命令,一面率军驰赴岭南。狄青到宾州(今广西宾阳),会集孙沔、余靖各军,设立营栅,驻扎下来。在狄青未至之前,广西宋将陈曙,不顾狄青之命,擅自率兵出击,结果在昆仑关(今广西南宁西北昆仑山上)大败,部将袁用等人都狼狈逃遁。狄青闻陈曙溃败,勃然说道:“号令不齐,怎得不败?”皇佑五年(公元1053年)正月初八清晨,他召集诸将,当场把陈曙、袁用等三十名对兵败负有直接责任的大小将官抓了起来,按军法论罪,推出军门处斩。诸将相顾失色,不敢仰视,军中肃然。从此军中令必行,禁必止,昼夜戒备,壁垒一新。

在诛杀陈曙等败军之将后,狄青并没有急于向敌军发动进攻,而是下令休息十日,兵士们都挺纳闷,敌方探子以为宋军不能进发,便报告了侬智高。其实,这是狄青迷惑敌军之计。正月十五日清晨,狄青下令全军迅速向昆仑关挺进,他亲自率领前军,让孙沔率次军,余靖率末军殿后,在当天晚上就全军抵达昆仑关下,并连夜夺取了昆仑关。侬智高听说宋军已向邕州扑来,一时乱了阵脚,慌忙派兵迎战。

先锋孙节与敌军先遇,展开搏斗。敌军来势凶猛,孙节不敌,中枪殒命。孙沔、余靖已率军赶到,遥见孙节阵亡,不觉大惊失色。正在这时,突然鼓声大震,只见狄青银盔铜面,手执白旗,指挥骑兵从两翼迅猛杀出,冲入敌阵,犹如蛟龙,忽纵忽横,忽开忽合,队伍井然有序,杀得敌军东倒西歪,作鸟兽散。孙沔、余靖见之,慨叹说:“狄青真乃名将,名不虚传,你看他的部下将士,生龙活虎,奋勇杀敌,我等赶快上去。”他们率军兵加入战阵。敌军大溃,狄青挥军追奔五十余里,斩首数千级,杀敌将及官属一百五十七人,生擒敌人五百余人。侬智高见大势已去,也不得不乘夜纵火焚城,逃出邕州,直奔大理(今属云南)。当时狄青不知侬智高已逃往大理,下令在邕州城查觅其下落。宋兵发现有一具着金龙衣的敌尸,众人认为是侬智高,准备上报朝廷。狄青却说:“怎么知道这不是诈谋呢?我宁可失去杀死侬智高之功,也不能贪功而欺骗朝廷。”于是便如实上报。

在广南肆横达一年之久的侬智高侵扰事件,因狄青善于用兵,很快便平息了。宋仁宗为了表彰狄青的功绩,不顾朝中一些大臣的反对,擢升他为枢密使,掌管全国军事。

铁面无私的包拯

范仲淹是一个正直无私的人,和他同一时期,有一个著名的清官。这个人常常在各种戏剧里出现,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子都知道他。京剧里为了表现他断案大公无私的精神,专门给他画了一个大黑脸。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就是包公。

包公,真名叫包拯,字希仁,是北宋庐州合肥(现在的安徽省合肥市)人,生于公元999年。他和范仲淹一样,一生做过许多官,小到县令大到枢密副使。不管是做什么官,他都认真处理政事,执法如山,铁面无私。

包公曾经在天长县做过县官,处理过一个“牛舌案”。一天,一个农民急急忙忙地赶着一头牛到县衙门来告状,说那头牛的舌头被人割掉了。包公听完他的话,想了一会儿,说:“既然你的牛的舌头已经被割掉了,你就把它杀了做成熟牛肉卖了吧。”

农民听了很生气,心里想,包公是不是糊涂了,他不久前不是贴出告示不准百姓私自宰杀耕牛吗?怎么现在春耕农忙的时候怎么又要我杀牛呢?于是他回答:“老爷,我怎么能杀掉呢?我是来求您抓住那个割了牛舌头的人的呀。”

“啪”,包公一拍惊堂木,气呼呼地说:“叫你杀牛你就杀,一个牛舌头算得了什么?”

农民抹着眼泪走了,回家以后果真把牛杀了。

第二天,有一个人兴冲冲地跑来向包公告那个农民的状,说那个农民杀了牛,应该受到处罚。包公盯着那个人,眼睛一眨也不眨,直到他把话说完,然后大喝一声:“你为什么要割掉他家牛的舌头,又来陷害他?”

那人听包公这么一问,吓得瘫倒在地上,乖乖地认罪了。

从此,老百姓都知道包公是个断案如神的官。

公元1041年,包公调到端州(现在的广东省高要县)作知州。端州是当时每年进献给皇帝的精美贡品之一端砚的产地,因为有利可图,以前的知州,都要趁机向老百姓征收多几十倍的端砚,送给朝里的大官们,换得升官发财的机会。

包公到端州以后,不但没有贪污一块端砚,而且立刻派人查清楚以前官吏贪污端砚的情况,然后规定要严格按每年20块的数量制造端砚,官员贪污的端砚一律交公,百姓制砚的工钱由官府付给等等。这些规定,解除了老百姓沉重的负担,同时也使官吏们失去了靠端砚发财升官的机会。

一个官,如果清廉正直,肯定会得罪其他的有权有势的贪官污吏的。包公知道这一点,但他一点也不害怕。他后来被调到京城御史台,范仲淹那时正在推行“庆历新政”,打击了许多皇亲国戚和大官吏的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攻击。包公对范仲淹非常敬佩,对新政也很赞成,曾经写过文章表示支持新政,并且向范仲淹提了许多建议。

不久,包公当了监察御史。当时北宋朝廷积极与契丹妥协投降,文武官吏贪污腐化成风,包公对此很不满,不断向皇帝提意见。

有一个叫张尧佐的人,因为他的侄女得到仁宗的宠爱而做官直做到了三司使的高位,管理了全国的贡赋和财政事务。他贪婪得很,对老百姓大加搜刮,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有许多官员向仁宗告张尧佐的状,都被扣住了。

包公知道了这些情况,亲自去拜见仁宗,并且和几个大官联名上书,要求撤掉张尧佐的三司使的官位。在包公等人的强烈要求下,尽管心里不愿意,宋仁宗还是照办了。对权贵,包公从来都敢于站出来和他们作坚决的斗争,经他手处理的贪婪无能的官吏不计其数;对自己的亲戚,一旦有人犯了法,包公照样不会轻易饶恕。

在庐州做官的时候,包公的一个舅舅依仗包公的权势干违法的事了。横行霸道,抢占农田,告发他的状纸叠起来就有厚厚的一大摞。包公六亲不认,亲自审问舅舅,在大堂上重打了40大板。看到包公执法如山,对亲戚犯罪不留丝毫情面,老百姓就更敬重他了。包公为民请命,洁廉无私的清官形象越来越高大,百姓似乎看到了天下有公理的希望。

有关包公的各种传说中,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流传得很广。故事说包公奉旨到陈州放粮,途中遇一盲丐妇拄着拐杖拦路告状,向包公讲述了当年发生在宫中的一个秘密。真宗赵恒时,刘妃与内监郭槐合谋,用狸猫之皮换掉李宸妃所生的婴儿,并将婴儿丢弃。弃婴幸被宫人寇珠救起,在内监陈琳的帮助下,送与八贤王扶养,取名赵祯。而李妃被打入冷宫,刘妃册立为后。刘妃仍不甘心,她火烧了冷宫,李妃逃出,流落民间。

包公听盲丐妇讲得真真切切,凄凄惨惨,知其定是李宸妃,便将她带回朝辨冤。回朝后,包公借元宵节请已做了皇帝的仁宗赵祯观灯,并安排了雷劈不孝之子张继宝的演出。随后包公说出当年刘后、郭槐狸猫换太子,谋害皇帝生母李妃的实情。赵祯恍然大悟,斩了郭槐,并亲迎李后还朝。李后经多年磨难,见到赵祯又爱又恨,要包公替自己打他。包公想出一个两全之策,他脱下皇帝龙袍,用打龙袍表示治皇帝的不孝之罪。

类似这样的关于包公的传说还十分多,比如“盆儿鬼”、“灰阑记”、“三勘蝴蝶梦”等。在这些传说中,包公逐渐被塑造成一位能够日断阳、夜断阴的人神合一的人物,老百姓把他们对于清官形象的各种幻想附会在包公身上,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善良愿望。

欧阳修改革文风

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他的散文、诗、词都写得很好,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一生写了大量的著作,除了诗文集《欧阳文忠》集一百五十多卷外,还编写了《新唐书》、《新五代史》两部史书。这两部史书,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今江西永丰)人。他四岁的时候,父亲病死,母亲带着他到随州(今湖北随县)依靠他叔父生活。欧阳修的母亲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家里穷,买不起纸笔。她看到屋前的池塘边长着荻草,就用荻草秆儿在泥地上划着字,教欧阳修认字。幼小的欧阳修在母亲的教育下,很早就爱上了书本。

欧阳修十岁时候,经常到附近藏书多的人家去借书读,有时候还把借来的书抄录下来。一次,他在一家姓李的人家借书,从那家的一只废纸篓里发现一本旧书,他翻了一下,知道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文集,就向主人要了来,带回家里细细阅读。

宋朝初年的时候,社会上流行的文风讲求华丽,内容空洞。欧阳修读了韩愈的散文,觉得它文笔流畅,说理透彻,跟流行的文章完全不一样。他就认真琢磨,学习韩愈的文风。长大以后,他到东京参加进士考试,连考三场,都得到第一名。

欧阳修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在文学上的声誉已经很大了。他官职不高,但是十分关心朝政,正直敢谏。当范仲淹得罪吕夷简被贬谪到南方去的时候,许多大臣都同情范仲淹,只有谏官高若讷认为范仲淹应该被贬。欧阳修十分气愤,写信责备高若讷不知道人间有羞耻事。为了这件事,他被降职到外地,过了四年,才回到京城。欧阳修仍然支持范仲淹新政。此后不久,韩琦、范仲淹、富弼等人相继罢去。一些权贵诬陷欧阳修罗织罪名,朝廷又把欧阳修贬谪到滁州(今安徽滁县)。

滁州四面环山,风景优美。欧阳修到滁州后,除了处理政事之外,常常游览山水。当地有个和尚在滁州琅琊山上造了一座亭子供游人休息。欧阳修登山游览的时候,常在这座亭上喝酒。他自称“醉翁”,给亭子起个名字叫醉翁亭。他写的散文《醉翁亭记》,成为人们传诵的杰作。

欧阳修当了十多年地方官,宋仁宗想起他的文才,才把他调回京城,担任翰林学士。

欧阳修担任翰林学士以后,积极提倡改革文风。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京城举行进士考试,朝廷派他担任主考官。他认为这正是他选拔人才、改革文风的好机会,在阅卷的时候,发现华而不实的文章,一概不录取。考试结束以后,有一批人落了选,对欧阳修十分不满。一天,欧阳修骑马出门,半路上被一群落选的人拦住,吵吵嚷嚷地辱骂他。后来,巡逻的兵士过来,才把这批人赶跑。经过这场风波,欧阳修虽然受到了一些压力,但是考场的文风却发生了变化,大家都学着写内容充实和朴素的文章了。

欧阳修在当时的文坛上,声望很高,但他并不骄傲。欧阳修不但大力改革文风,还十分注意发现和提拔人才。许多原来并不那么出名的人才,经过他的赏识和提拔推荐,一个个都成了名家。最出名的有曾巩、王安石、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在文学史上,人们把欧阳修等六个人和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合起来,称为“唐宋八大家”。

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

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司马光是作为反对派出现的。司马光是个有名的政治家,同时又是一个在历史方面很有成就的学者。他写过许多有份量的书,《资治通鉴》是就其中最有名的一部。

实际上,他和王安石在变法以前就是好朋友。司马光为人很朴素,而且耿直,他在仁宗的时候,京城里面他和王安石、韩维、吕公著四个人最合得来了。后来王安石搞变法,司马光却采取了反对的态度,那是因为他看到范仲淹的改革在大官僚的打击下失败了。

司马光是陕州夏县(现在的山西省夏县)人,字君实。司马光小时候特别聪明。在他7岁的时候,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玩捉迷藏,大家打闹着追来追去玩得很起劲。忽然,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院子里的大水缸里。那个水缸比小伙伴还高,他在水缸里挣扎,大声呼救。小伙伴们急得很,却一点办法也没有。这时,司马光跑到院墙下,从墙角里搬来一块大石头,“哐”的一下把水缸砸破了。于是小伙伴得救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司马光喜欢读历史书,五六岁的时候就能熟练地背诵《论语》、《孟子》了。7岁那年,他熟读了《左传》,并且经常讲给家里人听。《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徒弟的言行的书,《孟子》则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主张。《左传》记载了春秋时期鲁国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54年的历史。这些书籍深深吸引了小司马光,以后他能写出《资治通鉴》来,和这些书对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由于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司观光在考中进士作了官以后,继续钻研历史。在长期的研究中,司马光发现中国的历史书虽然很多,但记载从远古一直到当代的历史的书籍却一本也没有。为了让人们完整地了解历史,司马光决定自己动手编写一部。司马光给这本书取了个名字叫《通志》。

有一次,宋英宗召见司马光,问他编写得怎么样了。司马光回答说:“皇上,我已经编完了八卷《通志》,写了从周烈王二十三年起(公元前403年)到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共195年的历史,请皇上看看吧。”

英宗翻了一会儿《通志》,看了一些目录和章节内容,很高兴,鼓励司马光继续写下去,并且建议司马光可以找一些熟悉历史的人合作。司马光听了英宗的指示,回去后马上组织书局,请了刘伊攽、刘絮、范祖禹等人,由他自己担任主编,其他人按朝代一人写一段历史。

不久,英宗病死,继位的神宗对《通志》的编写也很重视。神宗看到书里记载了不少前人的治国处事的经验,觉得十分有用,就建议司马光不如把《通志》改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高兴地答应了。这就是《资治通鉴》名字的由来。

从神宗即位到神宗去世前一年,司马光出任西京御史台,在洛阳继续编写《资治通鉴》,这个时期正好也是王安石搞变法维新的时期。和拥护变法的“新党”相反,司马光是“旧党”,他极力反对变法,认为祖宗的法规不可以改变,攻击王安石搞改革是为了夺取富人们的利益。他曾经对皇帝说:“我和王安石两个,就像冰块和火炭不能在一起,冬天和夏天不可能同时出现一样。”就说明他和王安石的关系是极端对立的。

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司马光把他的看法用历史资料表达出来,所以《资治通鉴》是为大地主大官僚说话的。这本书花费了司马光几乎全部的精力和心血,他每天不分白天黑夜地写,常常顾不上吃饭和睡觉。他害怕自己睡得过了头,动手设计了一个圆木枕头,只要脑袋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到一边,把他惊醒。司马光这种刻苦做学问的态度一直被后人所称赞。

《资治通鉴》的编写经历了英宗、神宗两代皇帝,前后共用了19年的时间。它根据丰富的历史资料,论述了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史实,按照事情发生的时间先后,编写了一部294卷的编年史(按年月日顺序记载历史的一种体裁)。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各个朝代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各种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状况,对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和言语也作了记录。司马光很耿直,在写书时也是这样。他在《资治通鉴》里面,不仅赞扬了每个皇帝做了好事的一面,也指出了他们残酷镇压老百性、迷信荒唐的一面,这部书参考了300多种参考书,并且作了认真的考证,具有很高的历史资料价值,因此,后来的历史学家研究宋代以前的历史,都喜欢把《资治通鉴》拿来作参考。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著作,人们因此把司马光和写《史记》的汉朝史学家司马迁,合在一起叫做“两司马”。

王安石变法

宋朝建立以来经过太宗、真宗、仁宗、英宗,到神宗,是第6代皇帝了。宋朝的政治已经很腐朽,封建豪绅大地主阶级是政权的支柱。北宋为了保护这些人的利益,在政治上、经济上给予了畸形的优惠。比如,豪绅大地主占有国家半数以上的农田,但却不必向政府缴租税、服徭役。广大的农民和中小地主承担了全部的租税义务。这种政策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许多农民破产,经济发展停滞。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另外,北宋在辽和后来建国的西夏的入侵面前一直反击无力,却年年扩充军队和增加岁币,国家的财政危机日益明显。

日益窘迫的处境使宋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人开始意识到需要推行一些革新的政策。但朝中保守派的势力非常强大,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于是形成了长期的尖锐交锋。围绕着王安石变法,两种势力的斗争达到了高潮。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出身于一个地方官吏家庭里,他聪敏而好学,经由科举而踏上仕途。王安石是个饱读诗书、政治思想十分活跃的人,他一直有学以致用的愿望。从他考中进士,被派往扬州作幕僚开始,到从江东被召入朝,王安石一共在外路州县做了十六七年的官。这些年的为官使王安石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对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等方面的认识更为深入,同时,革新的思想也更清晰和具体了。

到京城后,王安石被任命为三司度支判官,任务是替国家理财。他当时曾给在位的宋仁宗呈上一份近万言的奏折,提出变法的主张,却未引起重视。王安石觉得孤掌难鸣。

实际上,在王安石以前朝中也有一些人提出了改革图新的尝试,最著名的是范仲淹、富弼等人主持的“庆历新政”,主要是以整治腐败的官僚制度为内容。但是“庆历新政”触犯了权贵的利益,遭到势力很强的保守派的联手反对,实施一年多后,范仲淹和富弼就被迫离开了朝廷。

公元1067年,年方20岁的赵顼继位,这就是宋神宗。他是一个很希望有作为的皇帝,想通过推行新法来扭转宋朝当时内忧外患的局面。宋神宗还是太子的时候,就素闻王安石之名,即位后便把变法的希望寄托在王安石身上。宋神宗起用王安石为翰林学士,允许他直接向自己陈述意见。而后按照王安石的建议,设置了主持变法的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由王安石亲自负责。公元1070年,宋神宗再任王安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久已有志于改革的王安石得到了宋神宗的信任,更是以兴天下为己任,全力进行变法改革。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主要分为理财、整顿军备和加强治安、培养选拔人才三大项。其中的措施有:

均输法:北宋设置了东南6路(淮南路、江南东、西路、两浙路、荆州南、北路)发运司,负责运送东南物产,供应京城及军队的需要。但长期以来,有关官吏不问实际情况,只按“簿书”催各地上交物产,极大地造成了物资的浪费。“均输法”对此进行改革。具体表现在设置发运使官,统筹安排东南6路赋入,将上贡物资“徒贵就贱、用近易远”,并且可将所需物资“从便变易蓄买”,存储备用,从而达到“国用可足,民财不匮”的作用。

青苗法:各地常平、广惠仓以现有的储存,遇粮价高时出粜存粮,遇粮价贱时收籴。所积本钱在每年春天青黄不接时,以较低利息贷款或借谷物给农民,秋收以后加二分或三分息偿还。青苗法的用意在于使农民避免遭受地主豪绅高利贷的盘剥。

农田水利法:鼓励各州官吏提出兴修农田水利的具体措施。如工程浩大,可依青苗法由官府借钱;官府借钱不足,允许当地富户出钱借贷按利付息。农田水利法对推动生产的发展比较有益。

免役法:废除乡村各户轮流服役的旧制,改为由政府出钱雇人服役。原来承担差役的人户按产业多少被分为等级而出钱代役,称免役钱。原来不承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未成丁户等也要按定额的半数上交役钱,称为“助役钱”。免役法使各种人户都要出役钱,官僚、地主要出更多的钱,这就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

方田、均税法:政府出面重新丈量土地,查清以前官僚大地主大量兼并土地而又隐瞒田产、逃避税收的问题。政府根据土地情况收税,官僚、地主不得例外。

保甲法:乡村民户10家组成1保,50家为1大保,10大保为1都保,民户中财富最多的人充当保长、大保长和都副保正。主客户有两丁以上者均要抽一人作保丁,习艺练功,战时编入军队。各大保每夜差保卫巡逻,发现“盗贼”立即追捕。同保犯罪必须检举,否则株连。

改革科举:废除以前只考背诵经文的考试制度,改为以考经义论策和殿时策(时论)为主,这比起死记硬背的旧法在当时无疑是一个进步。旧太学为保守派把持,改革派因此对太学加以整顿,把反对变法的学官赶走,代之以拥护新法的人。

王安石实施的新法经过一段时间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农业得到了发展,人民得到了一些实惠,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增加了。

新法在许多方面触及了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认为祖宗之法更改不得,纷纷对王安石的新法加以攻击。

一天,宋神宗把王安石找来,告诉他现在人们说朝廷以为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该如何应对。王安石回答说:“陛下亲管朝政,没有沉溺于享乐,就是惧天变。人言固有不足恤,但如果给予义理,又怎么样呢?仁宗皇帝在位时数次修改宋朝法令,如果祖宗之法当世代遵守,为什么还会去屡次更改祖宗传下来的法令呢?”这几句话的意思充分显示了王安石坚定的变法态度,同时也得到了宋神宗的认可。

变法就这样在王安石的坚决和宋神宗的支持下不断推进,一度达到高潮。但保守派的反对从来都没有停止,他们寻找一切机会阻止变法,甚至把有的地方发生旱灾也归咎于变法触犯了天条。保守派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对新法形成围攻之势。两个太后——仁宗的曹后和英宗的高后也站出来支持废除新法。同时,随着变法的继续,改革派内部发生了分裂,一些人站到了对立的立场上,还有一些人一开始就是抱着投机的企图,为自己捞一把利益,然后看哪边势力大了就投靠哪边。在这种局面下,宋神宗逐渐发生了动摇,他不再像以往那样支持王安石了。

王安石的变法步履维艰。尤其是皇室后族的大力攻击,使王安石陷入空前的困难境地之中。王安石先后两次被罢相,第二次以后再没有回朝。改革派的力量终于没有敌过保守势力的围攻,变法随着王安石的罢相而失败。宋神宗死后,高太后执政,反对派的代表司马光上台,把新法一项项废掉了。至此,王安石变法结束了。

王安石变法是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行为,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北宋社会存在的种种危机,所以,他的变法遭到失败是必然的。

苏东坡诗词绝伦

宋代的诗、词和散文,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特别是词,具有独特的时代特色。唐朝五代时期,词的创作已经很成熟,到了宋代词的创作达到高峰。诗,以唐诗成就最大;词,以宋词成就最大,所以,史有“唐诗宋词”之美称。开创宋词新局面的是宋代文学家苏轼。

苏轼(1036-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眉山是个文化很发达的地区,南宋大诗人陆游称眉山为“千载诗书城”。苏轼出生在书香门第,祖父苏序是一位诗人,父亲是有名的文章大家苏洵。

宋仁宗嘉佑三年(1058年)苏洵率领21岁的大儿子苏轼和19岁的小儿子苏辙上京参加进士考试。

主考官欧阳修,特别注意从考生中物色有才华的人。第一场考试结束以后,他在阅卷的时候,看到一篇文章,高兴得拍案叫绝。那时也和现在一样,考卷都是密封着的,上面没有考生的名字。欧阳修心里想,能写出这样好的文章,一定是文坛上的能手。他反复看文章,觉得从文章的风格看,很可能是他的学生曾巩所做。他本来应该把这篇文章评为第一,但因为他怕人们说偏袒自己的学生,于是从严要求,把这篇文章评为第二。发榜那天,欧阳修才知道写精彩文章的不是学生曾巩,而是苏轼。

苏轼考取以后,按当时的规矩,要去拜见主考官欧阳修。欧阳修跟他谈了一阵子,觉得他气度不凡,才华出众,从心眼里喜欢,后悔自己有顾虑未把他的文章评为第一。苏轼走了以后,欧阳修同他的老朋友说:“像苏轼这样出众的人才的确难得,我真应该让他高出一头。”

欧阳修这番话一传出去,一些读书人听了都不服气。京城里人才济济,难道比不上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后来,人们读了苏轼才气横溢的诗歌文章,才不得不服气。

这次考试,弟弟苏辙也考取了进士。兄弟二人双双得中,他们的父亲苏洵的高兴劲就不用说了。他知道欧阳修是最重视文才,就把自己几年来写的20多篇文章托人送给欧阳修,请他指教。欧阳修一看苏洵的文章老练、别具风格,就向宰相韩琦推荐,宰相看了以后非常赞赏。后来,没经过考试,破格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这样,苏洵父子在京城出了名。后来人们把他们合起来称为“三苏”。

宋神宗执政时,有许多大官在攻击王安石搞变法,说王安石改革改得太快了,苏东坡也是这么认为。他从“庆历新政”中吸取了经验教训,认为改革不能急于求成。于是,他有一次在神宗召见他的时候说:“皇上,任命文武官员,不怕他们不聪明、不勤奋、不果断,而是怕他们处理公事太急躁,听取太多的劝告,用人容易激动。希望您能使他们镇静下来,自然轻松处理政事。”他话里提到的“他们”,指的是以王安石为代表的变法派。

神宗看到苏东坡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心里很高兴,就对他说:“我要好好想一想。”

就在这一年7月,苏东坡离开京城去杭州做通判,帮助杭州的长官处理职务。

杭州的西湖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名胜,可是在苏东坡那时却不是这样。西湖水经常在暴雨过后涌出来,淹没附近的农田。苏东坡到任之后,召集当地老百姓,在西湖上修了一条堤,控制了西湖水的泛滥。为了纪念他,人们把这条堤称为“苏堤”。

有一次,苏东坡到山上游玩,来到了一座道观。观里有一个道士,看见苏东坡穿得很朴素,态度就很冷淡。他指着一张椅子,冷冷地说:“坐!”又对小童说:“茶!”在随便交谈了几句话以后,道人发现这个人不像普通人,为了表示尊敬,他亲自摆下一张椅子,说:“请坐!”接着又叫道“敬茶”。苏东坡一点也不生气,继续和道士说话。道士又问苏东坡的名字,苏东坡说:“我是杭州通判苏轼。”道士听后大吃一惊,连忙站起身来,请苏东坡到他的客厅去,十分恭敬地说:“请上座!”又吩咐小童:“敬香茶!”苏东坡看到这个道士很势利,心里想要骂他一下。临走前,道士让苏东坡写字留念,苏东坡想也不想写了一副对联:

坐请坐请上座

茶敬茶敬香茶

看了这副对联,道士的脸“腾”的一下红了。

后来,有一次苏东坡在给皇帝的答谢表里说了一些反对新法的话,遭到变法派和一些仇人的弹劾,神宗下令把苏东坡抓到京城关起来。仁宗活着的时候曾说过:我今天得到了苏轼、苏辙两个文人,可惜我已经用不上他们了,那么我把他们留给我后代,不是很好的事情吗?因此,神宗决定免去苏东坡的死罪。把他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

在黄州,苏东坡一家生活过得很清苦,靠种一个朋友送给他的几十亩地养活一家老小。他把这块地取名为“东坡”,自己取号为“东坡居士”,这就是“苏东坡”的名字的由来。

苏东坡一生受到的打击和遭遇的挫折很多了,但他生来就是个乐观风趣的人。当时宋朝写词的人大都喜欢写一些清秀的词,主要描绘朋友之间的依依不舍的离别,还有悲伤或者欢乐的男女之间的爱情,而且常常受到音乐方面的限制。苏东坡却不是这样,他的词写得一点也不哀婉,而是雄浑、豪迈、奔放,很有男子汉的气概。苏东坡是宋代豪放派词人的先驱,他的词对后世影响很大。

苏轼的散文,在唐宋八大家中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并称,文章佳作甚多。苏轼的诗歌数量多达2700多首。对他来说,简直是无事不可入诗,凡是世间大事小情,街谈巷议,鄙俚之言,一经其手,就像神仙点石成金一样,自有妙处,成为好诗。

苏轼的词在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他扩大词境,改变词风,技巧称绝,开创了宋词创作的新阶段。在苏轼以前的词作,意境较窄,风格缠绵,摆脱不了绮罗香泽之态。苏轼开拓了词的意境,描写了博大的场面,抒发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忧国忧民的情感,词风极为豪放。

苏轼词最突出的代表作是《赤壁怀古·念奴娇》。词句如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词气魄宏大,非常豪放,绮罗香泽之旧态一扫而光。

苏轼多年在地方做官,接触到社会下层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关心人民的疾苦,使他的创作触及到比较广泛的社会生活,写下了一些反映人民生活,思想和感情的优秀诗词,他对后来诗词写作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沈括与《梦溪笔谈》

沈括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也是世界上著名的自然科学家之一。他博学多才,精通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他的名著《梦溪笔谈》共26卷,内容包括故事、辩证、艺文、技艺、器用等17类。沈括通过长期研究,在科学技术、历史、考古和文学艺术等方面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沈括出生于浙江钱塘(今杭州),其父考中进士后,在许多地方当过地方官。少年的沈括跟随父亲到过四川、福建、河南、江苏等许多地方,领略了各地风土人情,接触到社会矛盾的许多方面,这些对他的成长和世界观的形成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1055年,25岁的沈括参加了地方行政工作,当上了沐阳县(今江苏沐阳)的主簿,他亲自主持了修治沐水工程,完成了治理任务。以治河为起点,他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始了。1063年,33岁的沈括,考中了进士,留在京城,被派到昭文馆参加编校图书工作,同时他对数学、天文学发生了兴趣,开始了研究。

1072年,沈括被提举为主管天文历法的长官司天监。在任时期,他深入研究天文、历法,两次去浙江一带考察水利、差役情况。这年,他又接受了治理汴河的艰巨任务。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推行王安石新法中的“农田水利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获得了水利方面的科研成果,他的《圩田王说》就是农田水利方面的科学著作。

沈括被提举为司天监时,司天监原来的人员,大多是市井平民,根本不懂得天文、地理,对法象图器缺乏起码的知识,一问三不知,沈括到任后,创置了浑天、景表、五壶浮漏等天文仪器,并招引卫朴撰造新历书,均为后世所采用。

1075年,宋神宗皇帝派沈括出使辽国上京(辽朝京城,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进行边界谈判。出使前,沈括首先收集了许多地理资料,自己做了很好的研究,并且叫随从的官员都背得烂熟。到了上京,辽朝派宰相杨益戒跟沈括谈论边界,辽方提出的问题,沈括和官员对答如流,有凭有据。沈括不失尊严地完成了出使任务。沈括带着随员从辽朝回来,一路上,每经过一个地方,就把那里的大山河流、险要关口,画成地图,还把当地的风俗人情,也调查得清清楚楚。回到汴京,把整理的资料献给神宗皇帝。宋神宗认为沈括立了大功。

在出使辽国前前后后,沈括对军事学、物理学、数学、地理学、地图学等做了深入的研究。这期间,他完成军事科学著作《边州阵法》的写作,制造了铁甲,研究了熟铁和钢铁的性能。根据军事工程计算的需要,创造了求积的新方法和等差级数的求和方法。

沈括为了实行社会改革而从事各种学科研究活动,并且在所涉及的各个领域里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但是,由于北宋封建政权的腐朽,他与王安石一样,政治革新的活动也失败了。1082年,沈括离开政界,晚年定居润州造梦溪园(今镇江市东部),开始从事著书立说,举平生见闻和科研成果,完成了《梦溪笔谈》30卷的写作。

《梦溪笔谈》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范围很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共有609条。其中有关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包括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质、地理、物理、化学、农业、水利、建筑、医学、药物学等。这部书除了记载作者自己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之外,大部分是反映11世纪我国劳动人民在科技方面的巨大成果的。

在地质学方面,他研究华北平原的成因是由黄河等许多河流夹带泥沙的冲积而形成的。这是对冲积平原成因的最早科学解释。另外,沈括断言我国的石油分布地区非常广,藏量非常多。在物理学上,沈括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研究了声学的共振现象和光学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各种反光镜的成象、月亮的盈亏以及虹的成因。在磁学范围,提出了地磁偏角的理论,他在《梦溪笔谈》里论证说,用磁石磨针尖,针尖就自动拐向南方,但是常常稍微偏东,不是完全正南。这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地磁偏角的记录,比欧洲哥伦布的发现要早400多年。

《梦溪笔谈》记录了沈括一生的科研成果,囊括了自然科学许多领域内的科研结晶,有许多论述和制作在当时的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

《梦溪笔谈》在世界科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中,称赞《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座标”。

《清明上河图》

北宋时候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画家,例如宋初的范宽画山水,下笔雄健老硬,山峰折落有势,与他齐名的有李成、郭熙。北宋中晚期的米芾和米友仁父子,运用泼墨法画山岚树木,独创一格。而北宋中的李公麟,以画佛道和人物故事著名。这些大画家有不少出自当时的宫廷画院。

早在五代时候,西蜀和南唐统治者曾经设立宫廷画院,集中一些画家,专门在画院中作画。北宋王朝一建立,就仿照这种做法,也设立了宫廷画院——翰林图画院,搜罗了很多画家,还授予他们各种职称,由于政府大力提倡,宋代的宫廷绘画有很大的发展。在中国绘画史上,把宋代画院以及后来一些宫廷画家的作品,称为“院体画”,又称“院画”。

宋代院画在宋徽宗时达到极盛,一批杰出画家各领风骚。宋徽宗的作画造诣很深,他的《柳鸦卢雁图》和《鞭蓉锦鸡图》等,笔墨精炼,形神俱备。宋代的绘画,题材内容相当广泛。除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外,还出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描写城乡生活和社会风俗画,其中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最为优秀,最为出名。

张择端是东武(今山东省诸城县)人,曾在汴京学习绘画,后来在翰林图画院任职。他擅长画舟车、街市、城郭、桥梁,他的画自成一家,别具风格。

张择端的画大都散失了,只有《清明上河图》完好地留存下来,现在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里。这幅画高25.5厘米,长525厘米,整幅画描绘了清明时节汴京的繁荣景象。

北宋时候的汴京,不仅是当时的政治中心,也是一座繁荣的商业城市。城中有许多热闹的街市,街市上开设着各种店铺,营业的时候很长,甚至出现了夜市。逢年过节,城中更加热闹,为了突出清明时节汴京的繁荣情景,这幅画着重描绘了汴京水陆运输和市面繁忙的景象。呈现的画面,是从汴京新城东水门7里外的郊区,经过热闹的城区,一直到西水门外皇家花园金明池的汴河两岸风光。

画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组成,这里大概是汴京当年最热闹的地方。随意看去,只见人头攒动,杂乱地挤在一起。再仔细辨认,就可以看出,这些人从事着各种不同的行业,各有各的活动,是经过画家精心安排的。

大桥两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游客,货摊上有卖刀剪的,有卖杂货的,有卖茶水的,还有看相算命的。游客大都凭着桥侧的栏杆,指指点点,在观看河上来往的船只。大桥当中是行人来往的通道: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赶着毛驴运货的,还有推独轮车的……形成一条熙来攘往的人流。

大桥的南面和大街相连,街道两边各种商号店铺林立,茶楼、酒馆、当铺、作坊、屋宇相接,显示着汴京工商业的兴盛。街旁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小贩,他们给人们提供歇脚和饮食的方便。街道向东西两面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比较冷静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着东西赶路的,有驾着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的,还有停车路旁观赏汴河景色的。

汴河是汴京的水运要道,河上来往的船只很多。有的停泊在码头附近,有的正在河中行驶。有的大船由于载负过重,雇了很多纤夫吃力地拉着纤绳行进。有只满载货物的大船,已驶近大桥桥下,很快就要穿过桥洞。全船的船夫显得十分忙乱,有的站在船篷顶上,落下风帆,放倒桅杆;有的在船舷上使劲撑槁,有的用长竿顶住桥洞的洞顶,使船能顺着水势,安全通过。这一紧张的场面,吸引了桥上游客和邻舟船夫的关注,他们也从旁呼喊帮忙。情景十分逼真,更增添了画面的生活气息。

《清明上河图》把北宋的都市生活形象地再现在我们的面前。它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同时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北宋的城市面貌,而且还可以了解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所以,它有很大的史料价值。

这幅画的艺术水平很高。内容丰富,人物众多都集中在一个画卷上面,规模之大,可以说是空前的。画面疏密相间,有条不紊,从宁静的郊区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内街市,处处引人入胜,充分显示了张择端的高度概括能力。

在北宋以前,我国的人物画主要以宗教和贵族生活为题材。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突破了这一范围,画了大量各式各样的人物。而且,对每个人的动作和神情,都刻画得非常逼真生动,这充分说明他观察的细致和技巧的熟练。《清明上河图》还反映了宋代商业、运输和阶级关系的侧面,张择端开创了现实主义作品的先河。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平民出身的伟大发明家毕昇发明了先进的活字印刷术。据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毕昇是一位平民,多年来在印刷作坊做工,他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常年从事雕刻书籍的工作,使他对印刷业工作有着丰富的经验。自从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以来,我国出现了雕版印刷业。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分制字、排版、印刷、回收活字等四道工序。

关于制字很有意思。毕昇曾经试验过用木头做活字,但是发现用木头做的活字因受木纹疏密的影响,沾水以后就会膨胀,以致版面高低不平,后来他就用胶泥来作活字。毕昇用胶泥刻成如铜线一样薄的单字,然后用火烧硬。一般常用的字,要制若干个同样的活字。像“之”、“也”之类的常用字,就刻几十个,以便在排版遇到重复字时应用。平时用木头贮藏活字,按照古代韵的次序排列,并且贴上标签。

排版很别致。首先弄一块具有一定规格的铁板,在铁板上敷上松脂、蜡和纸灰等合制而成粘胶物,作为固着剂,然后再把铁制的框放在铁板上,在框中间排胶泥活字,这就是排版。排成一页书版之后,用火烘烤,待固着剂稍稍熔化时,就用平板按压版面,使之平整。到此,排版这道工序结束。

印刷比较简单,把排好的版印在纸上就可以了。通常要准备两块铁板,一板在印刷时,另一板就已排好字,两板交替使用,印刷的速度就加快了。

最后一道工序是收回泥活字。当印完了页书后,再用火把固着剂烤化,用手轻轻指动,泥活字就会自行从铁板上脱落,然后按韵放回原来的木格保存。

这就是活字印刷术的新工艺,它比起雕版印刷术来进步很多,节省了原材料和大量雕刻的劳动量,泥活字可以重复使用,少数冷僻字可以临时刻好烘成,印书的数量又多又快。

毕昇创造的泥活字原物和印成的书籍虽然未能流传下来,但是他的这套活字印刷方法却对后代发生了很大的影响。后人曾根据他的经验,先后制成过陶活字、木活字、锡活字、直到铅活字。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在印刷事业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技术创新,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受毕昇的影响,朝鲜在12世纪时铸成了铜活字,15世纪时又铸成了铁活字。日本又从朝鲜传入活字印刷术,我国的活字印刷术又经由新疆传到波斯和埃及,再传入欧洲。欧洲最早的活字版制造者是德国人谷腾堡。他于1444-1448年期间,用铅、锡、锑的合金制成了欧洲拼音字母的活字,但他的创造比毕昇晚了400年。

同类推荐
  • 汉书

    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的史事。
  • 司马家族

    司马家族

    苦难与血腥的西晋,是我们民族无法抹掉的曾经的时光,它牢牢地镶嵌在历史的链条上。无论它多么冷,多么丑,多么血腥,我们就像对着一张祖先发黄变霉的老照片,正视它。不正视它,把它毁掉,把它秘藏在重重铁门后永不开启的图书馆里,它还是一种强大坚实的存在。它用阴谋、吞噬、血腥、谬杀,讲述着权力的实质,人性的实质。《司马家族》视角独特,取材精当,文笔犀利、深邃、诗性、幽默,即细致入微又风生水起地再现了这个五十一年短命王朝的真相。
  • 大唐兵痞

    大唐兵痞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755年安禄山叛乱,惊破了大唐的盛世美梦。与此同时,一个唤作张夜的男子横空出世,震惊大唐。
  • 穿越三国之逐鹿中原

    穿越三国之逐鹿中原

    生为21世纪的小学生钟俊,虽然是学霸,每天总是为学习的压力而烦恼。结果神不知鬼不觉地穿越到了东汉末年。且看学霸穿越三国,创造不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三国。
  • 害羞传

    害羞传

    这是神界的克林闭包,元素和标签都需要读者定义。从众神到海底人类,从现实到折叠空间,从大秦铁骑到世界大战,从马航到碰瓷,我想努力写实,将人类历史重新洗牌。最后,永远不要小看人类,他是一种可以把神化为乌有的怪东西!
热门推荐
  • 棺域

    棺域

    如海洋般浩瀚的鲜血,如尘土般散落的尸体。一枚龙鳞化作蔚蓝花海,一滴泪水化作汪洋大海,一抹笑容绽放黑夜里的太阳。光阴似船,一载万年,眨眼间沧海化为桑田。亿万神魔为兵,百万仙佛为将,以龙为盾,以身为刃。万龙齐聚,苍龙叼棺,万龙齐聚为何人?苍龙叼棺而棺中是何人?演奏一曲万年情仇,喝上一壶孤独岁月,下一盘万载棋局,一座小小的棺材却见证了世界万年的变化,陪周辰走过沧海化桑田......。
  • 吃货主母

    吃货主母

    陈秋莹作为陈家四千金,美貌、才华、宠爱样样都有,就是太好吃了一点。为了美食,可以弃节操于不顾,只为美食而折腰。因此,在那一年春天,萧亦白仅用了五个厨子将人拐到手,好吃好喝的供着给自己当媳妇儿~
  • 学会感恩

    学会感恩

    本书内容包括:感恩亲情——血浓于水骨肉情深、感恩友情——好汉全靠朋友帮扶、师恩难忘——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爱情永驻——最暖人心的是爱情等。
  • 剑术

    剑术

    本丛书以统一的体例、创新的形式,讲解各项目的起源与发展、运动保健、基本技术、运动技巧、比赛规则等,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使读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会运动健身的方法,同时还能够学到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
  • 幻想中的彼方

    幻想中的彼方

    乐弦很悲惨的穿越了,然而,他并没有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先天因素,有的,只是对这些动漫中剧情的了解。乐弦对此表示:”坑爹!“
  • 金刚顶经毗卢遮那一百八尊法身契印

    金刚顶经毗卢遮那一百八尊法身契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爱你是我不悔的选择

    爱你是我不悔的选择

    他是众人眼中高高在上的少爷,不善言辞,把对她的爱都埋在心里,却为了她一次次违背自己的原则。还好她终于读懂他眼底的柔情,还好一切不算太晚……
  • EXO之复仇天使归来

    EXO之复仇天使归来

    我—韩妍熙,原本我拥有着完美的人生,和我生命里最重要的12位少年,可是我妹妹的出现,让这一切都变了,三年后,我又重新回来了。我亲爱的妹妹,三年前你施压我身上的痛苦,我会加倍的还给你。
  • 寻之神路

    寻之神路

    从来没有想过,做一场梦竟然也能那么真实,就像真正度过了一生,不,是度过了二十三年。当初那个被家人细心呵护的单纯的他已经死了,就在他三岁、一切发生时开始。五岁醒来,儿时的空白记忆让他走向成神的道路,神挡弑神,魔阻杀魔,一切都不可阻挡他的脚步,因为……他要寻找真相!这是一个冷漠少年的成神之路。
  • 开向星际

    开向星际

    外星人的到来到底带来了什么呢,灾难还是技术,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刘呈亮搅在其中,希望宇宙给地球人带来的是福音,而不是灾难,但是那里都有好都有坏,所以刘呈亮一步一步的前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