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2000000015

第15章 隋朝兴替

隋朝(581~618)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短暂的统一王朝。公元581年由杨坚(隋文帝)建立。隋的统一,结束了自西晋灭亡以来,南北270余年的分裂局面。

隋朝历史虽然仅有38年,但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隋文帝统治时期以及隋炀帝杨广统治前期,隋朝进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改革,建立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中央任命地方官制度,改革府兵制、赋役制和户籍管理法,并制定《开皇律》和铸造新五铢钱,对后世王朝产生了巨大影响。

隋朝初年疆域辽阔,经济繁荣,全国人口增加到4600万,仓库充实,手工业、商业发达。隋炀帝即位后,开凿沟通中国南北的大运河,兴建举世闻名的首都大兴城(后为唐代都城长安)。

隋代的对外贸易分海陆两路,西北陆上贸易尤为发达,远及欧洲东部。海路可通南洋、日本等国,与日本的贸易和友好关系尤为密切。

隋炀帝统治中后期荒淫无度,政治腐败,对外连年征战,赋税繁重,刑罚严酷,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下灭亡。

隋朝的统一推动了文化科学的发展,哲学、文学、音乐、美术等出现南北交流,共同发展的局面。隋朝工匠李春在赵州河上修建赵州桥,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单孔弧券大石桥,并采用空腔式拱式结构,比欧洲同类桥梁的出现要早700多年,显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隋文帝励精图治

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短命但又影响深远的朝代,隋朝的建立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它是继承北周而建立的。北周武帝是一个英明的君主,他在历史上以灭佛而闻名,然而继他之后的宣帝、静帝没什么本事,军政大权掌握在左大丞相杨坚手中。

杨坚是北周的皇亲国戚。他的妻子是鲜卑大家族柱国大将军独孤信的女儿。杨坚祖父为汉族人杨元寿,是北魏武川镇的司马,杨坚的父亲杨忠是鲜卑大贵族独孤信的得力部下,后从宇文泰起兵,以战功封隋国公,任宰相,掌握军政大权,声名显赫。杨坚的女儿嫁给周宣帝为妻,成了皇后,所生之子成为后来的周静帝,所以,杨坚既是周宣帝的岳父,又是周静帝的外公,在北周的身份很不一般,身为宰相,权倾北周朝野。

杨坚总揽国家大权后,在汉族官僚们的支持下,积极布置夺取帝位,周静帝形同傀儡。

杨坚篡位之心渐渐被人识破,亲近北周皇族的势力纷纷起兵反对杨坚。首先发难的是相州(今河南安阳)总管尉迟迥,同时,郧州(今湖北安乐)总管司马消难,益州(今四川成都)总管王廉也相应起兵,杨坚针锋相对,毫不示弱。部将高挺身而出,主动要求率兵前去镇压,他与众军团结一致,浴血奋战,很快就把尉迟迥的部队镇压下去了。

尉迟迥是北周旧势力最有力的代表,他一垮,其它几股反杨势力也就相继衰败。接着,羽翼已丰的杨坚开始大杀北周的皇族,北周宗室子孙死亡殆尽,周静帝成了孤家寡人,彻底无助。公元580年,杨坚自称隋王。次年2月,周静帝被迫让位,杨坚称帝,即隋文帝,改国号为隋,年号开皇。公元589年,隋军平定南陈,结束了中国历史上400多年的长期分裂局面,隋文帝统一了全国。

作为开国之君,隋文帝吸取了历代因奢侈而亡国之帝王们的教训,他以节俭著称于世,与民同甘共苦。有一年,关中闹饥荒,他得知百姓吃糠拌豆粉,就命人拿给大臣们看,责备自己没有治理好国家,下令饥荒期间,百官一律禁吃酒肉,包括他自己。他平时的生活也很俭朴,他的车马用具坏了,从不让换新的,派人修补之后接着再用。有一次,他配止泻药,要用一两胡粉,找遍宫中也没有;还有一次,他的衣领实在是破旧得无法再穿,他想找一条织成的衣领,宫中也没有。可见,他平素是不允许宫中为他储备许多日常用品的。

严于律己的隋文帝同样也不允许皇后与皇子们有任何奢侈的举动。皇后有一次去库中领一条绣带被他发现,毫不留情地训斥了皇后一通,皇后愧然地将绣带又交还库中。

太子杨勇喜好奢华,有一次,他又大摆宴席,歌舞弹唱,美姬如云,隋文帝得知以后,断然废除了杨勇的太子之位,立了平素总是显得异常俭朴的晋王杨广为太子。杨广攻于心计,知晓隋文帝的喜好,所以将自己装扮成朴素的样子。

三儿子秦王杨俊自恃灭陈时立下战功,生活也越来越奢侈。他模仿皇宫建造自己的宫殿,还从民间搜罗许多美女,日夜寻欢作乐。隋文帝知道以后,毫不留情地下令罢免了杨俊的官职,并将他幽禁起来。许多大臣都为杨俊说情,觉得杨俊不过是将房屋修饰得稍微华丽了一些,文帝的处罚未免太重了,隋文帝根本不听大臣们的求情。又悔又怕的杨俊没过几天竟然病死了。有人请求为他立个石碑,隋文帝不允,并且命令将杨俊府中奢侈豪华的装饰全部拆毁。

对待自己以及皇室成员、文武百官如此严格的隋文帝,却废除了过去严苛的法律,制定了新律,即开皇律,减轻了刑罚,取消了宫刑、辕刑、枭首、鞭刑和孥戮连坐等酷刑。新律“以轻代重,化死为生”,比以前的法律和缓许多。在法律讼诉程序上面,也作了有利于百姓的改动。即使对待罪犯,他也赞成用感化的方式教育他们。

勤政爱民的隋文帝深知暴虐的统治不得人心的道理,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减轻人民的负担。首先,他减轻封建剥削,缩短农民服兵役和徭役的年限。原来18岁的男子就要服兵役或徭役,被隋文帝改为21岁。并且50岁的男子可以用交纳绢帛来免除徭役。其次,他减少了农民的服役时间,以前成年男子每年必须服役30天到45天,隋文帝减为20天,比北朝的减少了一半左右。

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朝廷府库堆满了粮食,文帝下诏,令河北、山东当年的田租减收一份。5年以后,全国的府库无不盈积谷粮,文帝再次下诏,令全国当年的赋税全免,以奖赐黎民百姓。在封建社会里,一般逢到灾年荒岁,政府才会减免赋税,而隋文帝却能在平时减税,充分说明了在他的统治之下,全国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以及国库的充盈。

农业的发展使隋朝的粮食储备大增,设在各地的官仓,仓仓粮满。库藏之多,亘古未有,直到隋炀帝初年,洛阳的布帛,已堆积如山,太原的粮储可支10年,而全国所有的粮食储备可应五六十年之久。隋朝灭亡了20年,他们所储备的粮食、布帛还没被用完。

居安思危,开皇五年(公元585年),隋文帝下令在全国设置义仓,作为救灾之用。在风调雨顺的年份,农民交纳一些粮食,放在义仓,由本地官员管理,一旦灾荒出现,便开仓放粮,这样,无论年景的好坏,百姓的生活都有保障。

在实施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的同时,隋文帝还统一了货币与度量衡。南北分裂之时,钱币轻重极端紊乱,文帝即位后,还渐废除了各种标准不一的旧钱,新铸一种五铢钱,作为标准货币,流通全国。南北朝时期的度量衡混乱不堪,隋文帝规定以古尺的一尺二寸为一尺,以古斗的三升为一升,以古秤的三斤为一斤,统一了度量衡。这两项措施促使商业进一步发展,城市更加繁荣。

隋文帝还有一项重大的贡献,就是创立了科举制度。隋以前一直奉行汉代的九品中正制,开皇年间,取消了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即用分科考试方式选拔官员,而不像以前那样推荐的方式选取官员。这项伟大的创举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中国奉行了1000余年,直到清末才被废止。科举制决定了封建社会文人的命运。

经过隋文帝的励精图治,隋朝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全国人口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国库充盈,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另外,隋文帝制定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确立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后世的许多制度都是由此沿袭而来。隋朝的社会发展为此后我国的封建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一点上,隋文帝杨坚可谓功不可没。

隋文帝虽然极会治国,却不善于治家,他去世后不久,由于隋炀帝的****,隋朝很快便灭亡了。

陈后主亡国

陈武帝建立南陈王朝的时候,北方的东魏,西魏已经分别被北齐、北周代替。公元550年,宇文觉建立了北周。北齐和北周互相攻战,到北周武帝时,灭掉了北齐,统一了北方。在北方政治上****的时候,南陈王朝获得了一个暂时的安定局面。经济渐渐恢复起来。

南朝陈自公元557年陈霸先登基开国,只当了三年皇帝便病故,皇位传给侄子陈茜,陈茜在位7年去世,儿子陈伯宗继位,仅二年,又被他叔叔陈顼篡位。14年后,公元583年。传到第五个皇帝,却是一个荒唐得出奇的陈后主。

陈后主名叫陈叔宝,他不懂国事,只知道喝酒享乐。他大兴土木,造起了三座豪华的楼阁,让他的宠妃们住在里面。宰相江总、尚书孔范等,都是腐朽的文人。陈后主和宠妃经常在宫里举行酒宴,宴会的时候,让他们一起参加,大家通宵达旦地喝酒赋诗,你唱他和,还把他们的诗配上曲子,挑选了一千多个宫女,为他们演唱。

陈后主穷奢极侈,他对百姓的搜乱当然非常残酷。百姓被逼得妻离子散,流离失所,到处可见倒毙的尸体。有个大臣傅宰上奏章说:“现在已经到了天怒人怨、众叛亲离的田地了。这样下去,恐怕东南的王朝就要完了。”陈后主一看奏章就火了,派人对傅宰说:“你能改过认错吗?如果愿意改过,我就宽怒你。”傅宰说:“我的心同我的面貌一样。如果我的面貌可以改,我的心才可以改。”陈后主就把傅宰杀了。

陈后主过了五年的荒淫生活。这时候,北方的隋朝渐渐强大起来,决心灭掉南方的陈朝。

隋文帝听从谋士的计策,每逢江南将要收割庄稼的季节,就在两国边界上集结人马,扬言要进攻陈朝,使得南陈的百姓没法收割。等南陈把人马集中起来,准备抵抗隋兵,隋兵又不进攻了。这样一连几年,南陈的农业生产受了很大影响,守军的士气也松懈下来。隋兵还经常派出小股人马袭击陈军粮仓,放火烧粮食,使陈朝遭到很大损失。

公元588年,隋文帝造了大批大小战船,派他的儿子晋王杨广、丞相杨素担任元帅,贺若弼、韩擒虎为大将,率领五十一万大军,分兵八路,准备渡江进攻陈朝。

隋文帝亲自下了讨伐陈朝的诏书,宣布陈后主二十条罪状,还把诏书抄写了三十万张,派人带到江南各地去散发。陈朝的百姓本来恨透陈后主,看到了隋文帝的诏书,人心更加动摇起来。

杨素率领的水军从永安出发,乘几千艘黄龙大船沿着长江东下,满江都是旌旗,战士的盔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南陈的江防守兵看了,都吓得呆了,哪里还有抵抗的勇气。其他几路隋军也都顺利地开到江边。北路的贺若弼的人马到了京口,韩擒虎的人马到了姑孰。江边陈军守将告急的警报接连不断地送到建康。

陈后主正跟宠妃、文人们聚会取乐,他收到警报,连拆都没有拆,就往桌下一丢了事。后来,警报越来越紧了。有的大臣一再请求商议抵抗隋兵的事,陈后主才召集大臣商议。陈后主说:“东南是个福地,从前北齐来攻过三次,北周也来了两次,都失败了。这次隋兵来,没有什么可怕的。”

陈后主这么一说,大臣们也随和着。然后,继续玩乐。公元589年正月,贺若弼的人马从广陵渡江,攻克京口;韩擒虎的人马从横江渡江到采石,两路隋军逼近建康。到了这个时候,陈后主才有些惊醒过来。城里的陈军还有十几万人,但是宠臣江总、孔范一伙都不懂得怎么指挥。陈后主急得手足无措。隋军顺利地攻进建康城,陈军将士只好投降。

隋军打进皇宫,到处找不到陈后主。后来,捉住了几个太监,才知道陈后主逃到后殿投井了。隋军兵士找到后殿,果然有一口井。往下一望,是个枯井,隐约看到井里有人,就高声呼喊。井里没人答应。兵士们威吓着叫喊说:“再不回答,我们要扔石头了。”说着,真的拿起一块大石头放在井口,装出要扔的样子。

井里的陈后主吓得尖叫了起来。兵士把绳索丢到井里,好几个人一起用力去拉,才把陈后主和两个宠妃拉了上来。这口井原名景阳井,自从陈后主跳了这口井,它就被改称胭脂井了,人们借此嘲笑荒淫无道的陈后主。陈朝的遗老们称此井为“辱井”。

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灭亡了。中国自从公元316年西晋灭亡起,经过270多年的分袭局面,重新获得了统一。

那位荒淫无道的陈后主,被掳到长安之后,隋文帝赐了他一个官职,过了一段日子,他厌倦了,请求隋文帝赐给他一个闲职,隋主恩准了。于是,他日日无所事事,浑浑噩噩,直到604年客死于洛阳,才结束了他荒唐的一生。

“奇妒”皇后

中国历代皇帝,都是妻妾成群,因有“后宫三千佳丽”之说。但是,也有例外,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就只有一位老婆,即皇后独孤氏。独孤氏为人厉害,而且嫉妒心特别强,有“奇妒”之称。为了避免杨坚与别的宫女有染,几乎寸步不离丈夫身边,上朝同乘一辇,散朝双回后宫。

有的大臣提出选妃之事,杨坚却说,我这样更好,一个母亲生的儿子好团结,将来不能互相迫害。有一天独孤皇后患病卧床,没法监督皇帝。杨坚趁此机会,独自出宫散步。文帝沿着一条青石小路西行,走着走着,发现一座二层小楼,门额牌匾上书“珠玑楼”三字。杨坚听说过珠机楼是藏书楼,便想进去看看书。刚走到门口,一位宫女走了出来,向皇帝下跪施礼。

杨坚没见过这位宫女,她长得非常俏丽,不觉心动。随口问她姓氏,宫女回答叫尉迟珠儿。这尉迟珠儿也有些来历,她的爷爷尉迟迥在北周时期与杨坚同在朝廷任宫,杨坚想篡位时,被尉迟迥发觉,起兵讨伐,但被高打败,自杀而死。尉迟迥死后,其眷属收入宫中,此事至今已19年,尉迟珠儿当时还在襁褓之中。19年来,她是以奴隶的身份度过的。

尉迟珠儿掀起门帘,请皇帝进屋。杨坚进去,随便拿下几本书翻看,但心不在焉,始终打量尉迟珠儿。尉迟珠儿发现皇帝总看她,脸倏然红了,越发显得妩媚动人。杨坚控制不住自己,当时就把尉迟珠儿宠幸了。事毕,杨坚表示,要好好赏赐她。第二天赏了尉迟珠儿许多珍珠。

不料,皇帝光顾珠玑楼的事,被皇后的侍女发现,向独孤皇后告了密。皇后一听,怒不可遏,病似乎一下子好了,爬起床,同宫女、太监一行人,奔向珠玑楼。独孤皇后见了尉迟珠儿,妒火中烧,命令太监用竹杖往死里打。太监把她摔倒在地,便举杖狠打,独孤皇后站在一旁边看边骂,仍不解气。文帝杨坚去仁寿宫回来,不见了皇后,听说皇后出宫门向西走了,不禁又吃一惊,担心珠儿,慌忙往珠玑楼跑。杨坚三步并做两步,一脚踢开门,只见尉迟珠儿已经血肉模糊,早就死了。杨坚怒火直蹿,但还是忍住,一跺脚离开珠玑楼,信步走到马棚边,要了一匹马,骑着出了宫门。

独孤皇后让太监把尉迟珠儿的尸体丢在山谷喂狼,才算出了口气。她回到后宫,不见皇帝,命令宫女、太监到处寻找也没找到,不禁慌了,忙报告了高和杨素。

隋文帝一气之下,骑着马往山上走了20多里,天渐渐黑了,也不理会,高一行追了上来,劝他回去,杨坚说:“朕枉为天子,不能保护一区区宫女,真没意思。”高安慰道:“陛下乃万乘之尊,岂能为一妇人而不顾江山社稷呢?”

杨坚一听,觉得有理,调转马头,慢慢往回走。文帝杨坚赌气出走,高把他劝回来,当时说过一句话:岂能为一妇人而不顾江山社稷。此话并无恶意,但传到独孤皇后耳中,立时来了火,认为用“一妇人”来指皇后,是对自己极大的侮辱,发恨非报负高不可。高与独孤皇后两家是世交,独孤氏小时候,她父亲去世以后,高家对她家曾多方照顾,她也常去高家玩耍,她当皇后以来,对高也不错,这句话应该无所谓。可今非昔比,皇后的脾气见长,不管是谁,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还有一件事,独孤皇后也对高不满。她想废掉太子杨勇,改立次子杨广为太子,但高不同意,他认为长幼有序,杨勇是长子,应该为太子,不能随便废掉。

这两件事和在一起,使独孤皇后对高很憎恨,总想寻找个报负的机会。不久,高的夫人去世,独孤皇后想:何不将自己亲戚的女儿嫁给高,套上亲戚关系,把他拉过来,为己所用,岂不更好?皇后把自己的想法对文帝说了,当然只是说续娶之事,以示关心。皇帝自然同意,一天,皇帝亲自对高说:“皇后听说你最近丧偶,非常关心,特意让朕给你提媒说亲,你看如何?”高含泪推辞道:“臣已老矣!退朝之后,只能在家里读读佛经而已。对‘二圣’(指皇帝和皇后)的垂爱,臣铭记在心。至于续娶,臣已不想。”皇帝一听,也就把续娶之事放下。

几天之后,高的妾生了男孩,文帝很替高高兴,并对皇后说了。独孤皇后一听,更来了气,她对妾、妃、嫔之类本来就反感,又放在高身上,焉能不气?于是说:“前几天,陛下亲口为高提亲,他却用一套好听的话来敷衍,现在明白了吧,他是钟爱小妾,所以用假话来欺骗皇上,按说是欺君之罪。这样的人不治他的罪,也不能信任他了。”

文帝觉得皇后说得似乎有理,于是也对高有了看法,渐渐地开始对他疏远了。

开皇十九年(公元600年),凉州(今甘肃武威)总管王世积被人密告,王世积是高原来的部下,文帝杀了王世积,借机撤了高仆射的职务,让他闲居。一些大臣知道高受了冤枉,便上表求情,然而,不仅没求下来,反而连他们也受了处罚。给高讲情不起作用,但对高落井下石的,却立竿见影。有人见高落了威,便想揭发他,好立功受奖,于是向皇帝密告。这样,高被送进狱中受刑审讯。有司判高死刑,皇帝心里明白,高没什么罪过,就给了点面子,贬为庶民,免去一死。

高出狱,高高兴兴地搬出齐公府,没有半点怨恨情绪。因为,他常想着母亲说过的一句话,那是他刚当上仆射时,母亲说:“你的富贵已达到顶点,再往前一步,就要杀头了,可千万小心呀!”现在,已经下了大狱,又顶着脑袋出来,岂不万幸?

到仁寿年间,文帝杨坚想起了高许多好处,又把他封为太常寺卿重新任用。可是,杨广即位以后,在大业三年,编了个罪名,把高杀害。她母亲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

杨广为什么要杀高呢?那还是隋军刚攻进南朝陈国都城建康时,捉住了陈朝皇帝陈叔宝和贵妃张丽华,杨广见她长得漂亮,便捎信给高,不要杀她。高想,张丽华乃妲己一样的人物,留着后患无穷,便下令把她杀死了,杨广闻听,便说:“我将来一定要报答高公的!”心胸狭窄的杨广一旦得势,又怎能放过对他嗜好于不顾的高呢?

杨广弑父夺皇位

隋文帝的长子杨勇因为生活奢侈,渐渐失去隋文帝的欢心。又因为他不听独孤皇后的话,宠爱一个叫云昭训的姬妾,因此也受到皇后的冷落,他的太子地位越来越不稳固了。这时候,隋文帝的儿子晋王杨广加紧活动起来,想取代杨勇的地位。

杨广为了得到隋文帝的欢心,就处处投其所好。每当隋文帝要到他的王府来,他就把那些花枝招展的姬妾们锁在屋里,只留下几个又老又丑的女人,穿着粗布衣服,在左右侍候。他故意把乐器的弦弄断,乐器上的尘土也不让人擦掉,摆在惹人注意的地方。隋文帝看到这种情景,以为杨广不好声色,非常满意。

有一次,杨广外出打猎,遇到大雨,侍从给他送上油衣(雨衣),他说:“士兵们都被大雨淋着,我怎么能一个人穿呢?”坚持和士兵们一样淋雨。隋文帝听说以后更加高兴,认为杨广有仁爱之心,可以成大事。

杨广知道皇后不喜欢杨勇,对皇后更加恭敬。凡是皇后派来的人,不论地位高低,他都和妻子亲自设宴招待;凡是执掌权力的大臣,杨广都去结交;他还笼络了一大批人材。这样,大臣们都说晋王仁义厚道,皇后对他更是宠爱有加。

有一次,杨广要离开长安回扬州,去辞别皇后的时候,他故意装出难舍难分的样子,哭哭啼啼地说太子要害他,他怕再也见不到母后了。皇后非常气愤,越发地恨杨勇。

杨广回到扬州,就开始秘密策划谋取太子地位。他的部下宇文述对杨广说:“废立太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皇上最信任杨素,如果这事有杨素支持,定能成功。杨素最信任他的弟弟杨约,我和杨约有交情,愿到长安去办这件事。”杨广非常高兴,就派宇文述到长安去找杨约。

宇文述到了长安,就请杨约喝酒。他知道杨约最爱古董,事先把各种珍宝摆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杨约一见就被吸引住了,摸摸这件,看看那件,赞不绝口。宇文述乘机说:“这些珍宝都是晋王特地让我送给您的。”杨约十分惊讶,问:“这是为什么?”宇文述笑了笑说:“这点小礼物算什么,晋王还要送大富大贵给您和越国公(杨素)呢!”杨约更加吃惊了,他说:“我杨约虽然谈不上富贵,可是家兄却是富贵已极,哪里还要人送呢?”宇文述说:“虽然你和越国公富贵已极,可还很难说能永保富贵。越国公执掌大权多年,不知得罪了多少人。太子做事,越国公又常常反对,太子能高兴吗?一旦皇上去世,太子登了基能饶过他吗?”杨约忙问:“您有什么高见?”宇文述贴在杨约耳边说:“皇上皇后有意要废除太子,改立晋王,这全仗您一句话了。事成之后,晋王一定感激您,您的富贵还愁不长久吗?”杨约连连点头。

杨约见了杨素转告了宇文述的话,把杨素也说动心了。杨素答应马上行动。过了几天,杨素便对皇后说:“晋王对父母很孝顺,平时非常节俭,很像皇上。”接着又说了一通太子的坏话。杨素的话正合皇后的心思,皇后便给了杨素很多金银,让他想办法废太子,立晋王。隋文帝派杨素去看望太子时,杨素故意拖延着不进去,想激怒太子。太子果然大怒。杨素回去对隋文帝说:“太子怨恨陛下,我去的时候他正在发脾气,恐怕会发生意外,陛下得多加防范。”隋文帝信以为真,派人监视杨勇。

杨广又收买了太子的亲信姬威,姬威写表揭发太子说:“太子经常找人算卦,然后高兴地说,十八年(开皇十八年)皇上必死,眼看就到了。”隋文帝看了之后,流着眼泪说:“想不到杨勇心肠这样狠毒!”于是下令把杨勇抓起来。

公元600年,隋文帝宣布杨勇为庶人,立杨广为太子。4年以后,隋文帝得了重病。杨广以为时机已到,就写信给杨素,询问应该怎样处理隋文帝的后事。想不到,杨素的回信被送信人错送了隋文帝。隋文帝看了,勃然大怒,立即召杨广责问。

这时候,隋文帝的妃子陈夫人慌慌张张跑了进来,哭着向隋文帝说:“太子无礼!”原来杨广见陈夫人长得漂亮,趁陈夫人换衣服的时候跑去调戏。隋文帝拍着床大骂:“这畜生怎能担当治国的大任哪!快把我儿子叫来。”身边大臣柳述、元岩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正要派人去叫太子杨广。隋文帝脸气得通红,好半天才说出两个字:“杨勇!”柳述、元岩这才明白隋文帝要重新立杨勇为太子,就急忙去写诏书。

谁知杨广和杨素已经得到消息,带着军队,拿着假造的诏书,包围了仁寿宫。他们宣布皇帝命令逮捕柳述和元岩。随后,又用东宫的卫士代替了仁寿宫隋文帝的卫士,把守住宫殿的各个出入口,并命令照顾隋文帝的人一律离开,由右庶子(东宫官员)张衡负责一切。大家刚刚走开,只听见殿内一声喊叫,过了一会儿,张衡出来说:“皇上早已死了,你们为什么不及时禀报?”宫内外的人大惊失色,可是谁也不敢说什么。就这样,隋文帝被杨广、杨素一伙害死了。随后,杨广派人给杨勇送信,说皇上有遗嘱,要杨勇自尽。还没等杨勇回答,派去的人就把杨勇拉出去杀了。

这年7月,杨广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他就是隋炀帝。

隋炀帝游江都

公元604年7月,杨广指使亲信杀害了自己的父亲隋文帝,又杀掉了自己的哥哥杨勇,当上了皇帝。杨广就是我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隋炀帝。

荒淫无耻的隋炀帝在位期间,曾经先后3次乘舟南下,游历江都(今扬州),这种远出巡游,既是为了炫耀武功,以达到政治和军事的目的,同时也是为了满足游玩享乐的欲望。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8月,通济渠刚告竣工,隋炀帝就迫不及待地带着皇后、嫔妃以及百官出游的龙舟以及杂船几万艘,乘轻舟从洛阳显仁宫出发,到河南洛口(今巩县)换乘龙舟。

隋炀帝所乘龙舟,高45尺,宽50尺,长200尺。船上共分四层,上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两层有房间120间,每间都是雕梁画栋、玲珑剔透,金玉装饰、满壁生辉。下层是宦官和内侍住的底舱。这艘巨大的龙舟就像一座水中的宫殿,如此庞大的身躯,在水面上篙撑不动,橹摇不动,桨划不动,2000多里的路途是怎样走完的呢?早有大臣王弘献计,命人用七彩缎匹制成锦帆挂在船上,遇风时,龙舟可乘风张帆,顺风而行,无风时,就用五色锦缎拴住龙舟上的殿柱让人牵着往前拉。拉船的人叫做殿脚,龙舟有殿脚1080人,所选的全是吴越之地的民女。岸上有郭衍带领的前军骑兵20多万人,沿两岸护送。这支绵延200余里的船队见首不见尾,浩浩荡荡地向江都行去。

隋炀帝与皇后、嫔妃坐在舟中,一边饮酒作乐,一边观赏着沿途风光,不禁心旷神怡。船队所过州县500里地以内的,皆令百姓贡献食物,多者每州100抬,少的也得数10抬,所献山珍海味、美馔佳肴,皇上与嫔妃们吃不完的就丢弃,出发的时候就地埋掉。走了1个多月,才到达江南繁华胜地江都。隋炀帝住在豪华的江都宫里,宫中以金玉为饰,富丽堂皇。

留居江都的日子,隋炀帝邀约了一批当地的文人学士,带领着嫔妃,每日游山玩水,春赏琼花,夏观长江,无边美景使隋炀帝乐不思蜀,一直流连到第2年3月,才恋恋不舍地起驾回东都洛阳。回程改走陆路,自然又免不了一路的招摇,沿途百姓再被搜刮了一次。隋炀帝畅游一次江都,耗费财物不计其数,隋炀帝一路欢歌,百姓怨声载道。

隋炀帝回到洛阳,住不多久,又思念起江南的游乐生活,决定再次巡幸江都。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大运河全程通航,隋炀帝高兴万分,随即乘龙舟出发,沿途百姓再次遭殃,贪官污吏拼命搜刮民脂民膏,争着向皇上敬献厚礼,以换得升官晋爵。

隋炀帝在第3次准备下江都时,隋朝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对内残酷剥削人民,建东都、挖运河,百姓徭役繁重,死伤无数;对外3次出兵高丽,穷兵黜武。为造战船,民夫们昼夜在水中劳作,腰部以下都腐烂生蛆,死者十之三四。人民再也忍受不了他的暴虐统治,全国各地,农民起义的烈火此起伏彼,尤其是北方的农民起义已成燎原之势,住在东都洛阳的隋炀帝惊恐万分,随时都在担心起义军会杀入宫中。

隋炀帝预感到自己的末日来临。一次,东都大业殿的西院失火,火光冲天,宫中慌作一团,隋炀帝以为是起义军杀进宫中,吓得逃出宫殿,直奔后院,躲在草丛中。当大火扑灭以后,人们四处找寻隋炀帝,终于找到了蹲在草丛里的他,拉他出来,他全身仍在瑟瑟发抖,颤声问宫人叛军走了没有。

住在洛阳的隋炀帝为保全他的性命,企图在南方维持半壁河山。于是隋炀帝在公元616年决意三下江都。前两次游江都的船只已被起义军烧毁,隋炀帝下令重新造龙舟和随行船只几千艘,龙舟的规模丝毫不减,反而越发奢华,排场也丝毫不比前两次逊色。一意孤行的隋炀帝带着一群佞臣出发了。当他的车驾走到建国门时,奉信郎崔民象拦驾上表,请求皇上不要抛弃北方的百姓,隋炀帝大怒,命人将他拉下去斩首。

隋炀帝的龙舟行到汜水时,奉信郎王受仁冒死拦驾上表,试图劝他回心转意,留在洛阳。隋炀帝不等王受仁说完,就派人将他斩首示众,至此,谁也不敢再上书劝阻他下江都。

几千艘制作精美的船只跟随着豪华的龙舟,最后一次向江都行去。一路上隋炀帝继续强令各地贡献食物,永济渠沿岸的村落,几乎找不到男丁,劳力缺乏,田园荒芜,加之洪水泛滥,政府横征暴敛,人民只能靠树皮野菜充饥,而荒淫的隋炀帝根本不顾人民死活,仍然加紧搜刮百姓,过着挥霍奢侈的生活。舟中宴饮不断,笙歌不停,一路载歌载舞地前往江都。

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冬天,隋炀帝到了江都,住在江都宫,一面连忙命人修建丹阳宫(在今南京市),准备将都城南迁。同时,还命令王世充在江淮地区大肆选取美女进宫,他偏安江南,继续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每日醉生梦死,虽然全国农民起义已风起云涌,但他平日不许一个人在他面前提及当前纷乱的局势,过着自欺欺人的歌舞升平的日子。

江淮地区的农民起义势力日趋强大,而卫护隋炀帝的禁军多是关中人,他们思念家乡,想要逃回北方,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利用兵士的不满情绪,发动兵变。这天夜里,只听得外面杀声震天,内监急报叛军已杀到内殿来了,隋炀帝与萧后并坐而泣,束手无策,宇文化及领兵前来,武士们一齐动手,用一条白绢勒死了隋炀帝,这位荒淫之君死时才29岁。隋朝的统治就此结束,三下江都的隋炀帝最终死于江南。历史无情,14年前,隋炀帝对亡国的陈后主极力嘲弄,在陈后主病死后,赐给陈后主“炀”的溢号。他连陈后主都不如,不仅被自己的部下所杀,而且戴上自己制造的“炀帝”的丑名。隋朝就这样葬送在隋炀帝手里。

李春与赵州桥

隋朝虽然短暂,但是科学技术方面却有不少卓越的成就。比如,保留至今的赵州桥和历史上曾经繁荣一时的著名城市——东都洛阳,在工程设计、技巧和建筑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河北省赵县城南的河上有座雄伟的石桥,叫做赵州桥。这座桥的设计和监造者,是隋朝时候的一个名叫李春的石匠。尽管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和无数次的洪水冲击,赵州桥依然挺立在河面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据一些研究者介绍,赵州桥不仅是我国、也是全世界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关于赵州桥的建造者李春,可惜史书上对他并没有什么记载。虽然我们已无从了解他的生平事迹,但是我们可以断定,他既是心灵手巧、不畏辛劳的工匠,也是一位才智出众、富于创造精神的建筑大师。他默默地劳动一生,没有人知道他的历史;但他的劳动成果却在我国的建筑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千千万万人所津津乐道。

赵州桥也叫“安济桥”,整个桥身只有一个弧形桥洞。这种弧形桥洞以及门洞之类的建筑,在我国历来习称为“券”。石桥的券,一般都是半圆形,而赵州桥却是小于半圆的一段弧,样子十分美观。券的两肩叫做“撞”。一般石桥的“撞”都用石料砌实。赵州桥却与众不同,券的两肩还有两个弧形小券。人们把这种形式的桥叫做“空撞券桥”。

原来,这样的设计符合科学原理。首先,节省了大量石料。科学家曾作过估算,不把撞砌实而砌成四个小券,节省的石料约为180立方米,使桥身的重量减轻500吨左右。其次,减轻了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在洪水季节,河暴涨,流量很大,如果把桥的撞砌实了,水流不畅,上游的水就会漫上岸来,石桥可能会承受不了洪水的冲击而倒榻。有了四个小券,增加了桥洞的过水量,自然大大减轻了洪水对桥身的冲击,保证了石桥的安全。这种空撞券桥,在欧洲直到十四世纪才出现于法国,也就是法国太克河上的赛雷桥。算起来,赛雷桥比赵州桥晚了700多年,却早就毁坏了(不是因为战争的破坏)。从这个比较中,我们更能看出李春设计的高明与卓越。

赵州桥的设计,除了采用“空撞券桥”这种形式外,还有许多别致而值得称道的地方。例如,赵州桥的桥洞跨度很大,两端的距离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这样长的跨度,按照通常的设计,采用半圆形,券的高度一般是长度的一半。这样算来,赵州桥的桥洞就有18.7米高,车马行人过桥,像是翻过一座小山,吃力而不方便。因此,跨度较长的桥,只好多造几个桥洞,以减低桥的高度,这样做,又会导致另一不足,既费石料又费工时。赵州桥的高度比通常的设计低出很多,只有7.23米,克服了两方面的缺陷,而这主要归功于李春独特的创造,他设计的桥洞不是半圆形,而是小于半圆的弧形,像一张弓。因此,赵州桥的桥面没有陡坡,比较平缓,便于车马上下,路人行走,而且省工省料,实是一举多得,超逸绝伦的设计。

赵州桥设计的别致之处,还在于桥洞的砌法也是一反常规的。桥洞的砌法,常用的是“纵联式”,就像砌墙那样,一层一层往上砌,各层石块相互交错,最后形成的桥洞是一个整体,比较坚固。另一种砌法,叫做“并列式”。这种方式是先并排砌成许多道窄券,最终合成一个整券。由于各道窄券的石块之间没有联系,因此不如纵联式坚固,一般也就不为人们所乐于采用。然而李春的设计却恰恰选择了后一种。整个赵州桥的宽度是9.6米,这么宽的大券,就是由28道小券并列而成。

李春之所以采用并列式而不用纵联式,是因为他看到了纵联式的缺点,发挥了并列式的长处。纵联式虽然坚固,但是只要有一块石块坏了,修补起来十分困难,就会牵连整个桥洞,以致造成全部的倒塌。恰恰相反,并列式的桥券,坏了一块石块,只不过是坏了一个窄券,在整个大券中是微不足道的,根本不会影响全局,而且坏了的石块,修补起来也并不困难,即使在修补的时候,桥的交通也用不着中断。正是因为李春看到了一般人所没有看到的两种方式的优短点,所以他大胆地采用了并列式,同时又吸取了纵联式的优点,即在各道窄券的石块之间加了铁丁,把各道窄券拴连在一起,成为整体,从而形成一个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独特结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坚固效果。

一千三百多年的漫长岁月,正是这种效果的最好体现与检验。

杨玄感造反李密献策

隋炀帝第一次进攻高丽,被打得大败。一百万隋军兵士,逃回来的不到三千人。沉重的惨败,这个暴君仍不死心。大业九年(公元613年),他又发动第二次对高丽的进攻。他亲自率领大军攻打辽东,派大臣杨玄感在后方黎阳督运粮草。

杨玄感的父亲杨素,原是隋炀帝的亲信,帮助炀帝夺取皇位。因杨素功高盖主,杨广想除掉他,便设宴同杨素太子杨昭一起喝酒。有一杯毒酒是给杨素准备的。但宫人弄错了,毒酒被太子喝了。三天之后,毒性发作,太子临死前说:“想不到我替杨素死了。”杨素知道后,郁郁不乐地死去。杨玄感恨透了隋炀帝,这一回看到局势混乱,就想利用这个时机推翻隋炀帝。

杨玄感用督运粮草的名义,征发了年轻力壮的民伕、船工八千多人,要他们运粮到辽东前线。那些年轻人怨透了劳役,听说叫他们远离家乡去干苦差使,更加气愤。

有一天,杨玄感把民伕集合在一起,说:“当今皇上不顾百姓的死活,让成千上万的父老兄弟死在辽东,这种情况不能再忍受下去。我也是被逼来干这件事的。现在我决心跟大伙一起,推翻暴君。你们愿意跟我一块起兵造反吗?”

大伙儿一听有人带头反对朝廷,怎么不愿意,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杨玄感见状,深受鼓舞,当下同王仲伯、赵怀义一起商议整编队伍。

杨玄感把八千民伕编成队伍,发给武器,准备进攻隋军。他发现他身边缺少一个谋士帮他出谋划策,不禁想起了正在长安的好朋友李密。

李密的上代是北周和隋朝的贵族,父亲是隋朝有名的武将,被封为薄山公。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

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正好宰相杨素坐着马车在后面赶上来,看到前面有个少年在牛背上读书,暗暗奇怪。

杨素在车上招呼说:“哪个书生,这么用功啊?”李密回过头来一看,认得是宰相,慌忙跳下牛背,向杨素作了一个揖,报了自己的名字。杨素跟李密亲切地谈了一会儿,觉得这个少年人很有抱负。回家以后,杨素跟他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这孩子的学识、才能,比你们几个兄弟强得多。将来你们有什么紧要的事,可以找他商量。”从那以后,杨玄感就跟李密交上了朋友。

杨玄感想起他父亲的叮嘱,就派人到长安,把李密接到黎阳来。李密到了黎阳,杨玄感向他请教:要推翻隋炀帝,这个仗该怎么打法。李密说:“要打败官军,有三种办法。第一,皇上现在在辽东,我们带兵北上,截断昏君退路。他前有高丽,后无退路,不出十天,军粮接济不上,我们不用打也能取胜,这是上策。第二是向西夺取长安,抄他们的老巢。官军如果想退军,我们就拿关中地区做根据地,凭险坚守,这是中策。第三是就近攻东都洛阳。不过这可是一条下策。因为朝廷在东都还留着一部分守兵,不一定能很快攻得下来。”

杨玄感听完这三种计策,却认为李密说的下策是上策,以为攻下洛阳,可以动摇东征的军心。当即决定进兵洛阳,让他弟弟杨玄挺为先锋。杨玄感的反朝廷队伍,迅速得到拥护,很多士兵和百姓来投奔,短时间便达到5万人。但是,洛阳守军听到消息,加强防守,而且洛阳城本身修得非常坚固,杨玄感久攻不下,造成僵局。在这种形势下,杨玄感采取了李密的中策,放弃洛阳,去攻长安。

不久,杨玄感的队伍已发展到10万人。他率领10万人马,向长安进军,路过弘农(今河南省灵宝)时,弘农太守杨智积(杨广叔兄弟)站在城楼上大骂杨玄感。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想拖住杨玄感,不让他攻占长安。杨玄感不知是缓兵之计,命令兵士攻城,李密看出问题,说:“我军目的是西进长安,兵贵神速。追兵就在后面不远,怎能在此逗留?如果不能迅速占领潼关,追兵赶到时,退无可守,就非常危险了。”

杨玄感不听李密的劝阻仍下令攻城。就在这时,追兵赶到,杨玄感这才命令撤军西进,可惜已经来不及了。追兵数量多出好几倍,把杨玄感的队伍切割成小块包围,以多胜少,杨玄感大败。他和弟弟杨积善逃到一个小地方叫葭芦戍,面对荒凉的景色,杨玄感悔恨交加,对弟弟说:“我后悔没听李密的话,落到今天这一步。我不能让他们杀戮,你把我杀了吧!”

杨积善无奈,举刀刺死杨玄感,然后自杀。但未杀死,追兵赶到,将他抓获。

隋炀帝从辽宁省东返回后,下令焚毁杨玄感的尸体,又把杨玄感的弟弟全部杀死。杨广怒气未消,对御史大夫裴蕴说:“杨玄感造反,随从者达十万之众,看来天下人太多了,如不多杀一些,就不能惩戒后人!”斐蕴等人疯狂的大开杀戒,凡是与杨玄感沾点边的,全部处死,累计有3万人;还有6000人被发配边境。

这次杨玄感造反失败,战斗中死伤的和受株连被杀被流配的人数远远超过十万之众,损失惨重。作为隋朝高官,杨玄感无论是出自个人的恩怨,还是国家的前途,他率民众奋起反隋的精神都是难能可贵的。在此之后,各地的起义军不断攻打隋军,隋王朝处于摇摇欲坠之中了。

李世民雁门解围

隋炀帝杨广两次征讨高丽未果,觉得脸上无光,于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又带领几十万人马,第三次讨伐高丽。

大队人马赶到辽水西岸时,已经没有刚出发时人多了,有一些兵士在途中偷着开小差跑了。水军船队登上平壤西海岸,准备进攻平壤。实际上隋军将士已无斗志,如果高丽兵还像头两次那样勇敢抗击隋军,很有可能再次获胜。但经过两次战争,高丽国大臣不愿再交战,大多要求讲和。高丽王同意了多数人的意见,押解着以前逃到高丽的隋将兵部侍郎解斯政,过辽水去见炀帝,表示愿意归降。

杨广很高兴,因为他内心也没有把握是否能打赢这一仗,更怕第三次再输,现在高丽求和,正合他意,这就等于他胜利了,挽回了已经丢过两次的面子。于是下令退兵返朝。

班师路上,杨广让士兵们大唱凯旋歌,他自己不在车辇里坐着,而是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显出神采飞扬、不可一世的样子。不料,大军走到邯郸境内时,突然杀来一伙农民军,带头的是杨公卿,一马当先扑向杨广。杨广大吃一惊,幸亏有勇敢的禁卫军保护,才算保住了命,杨公卿一伙义军抢走40多匹好马飞奔而去。杨广没了威风,从马背上爬下来,钻进车辇里,不敢露面了。

十月份,杨广回到长安,把押回来的叛将斛斯政处死了,然后让高丽国使臣回去捎信,说大隋皇帝宣高丽王来朝,当然是要显示一下他的威风。然而,高丽王不买他的帐,推辞不去,这又使杨广丢了面子,下令做好第四次东征高丽的准备。

事后杨广冷静一想,时值冬季,辽东寒冷,不宜作战,于是决定推迟到来年再做计较。

这期间,各地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但大臣们都知道杨广愿听好消息不愿听坏消息,所以谁也不报告义军的事,杨广则以为天下太平无事,他可尽情享乐了。长安住腻了又移居洛阳,第二年夏天,杨广又带领百官到北方避暑。

杨广在各地都修了行宫,宫中都有妃嫔宫女太监。他们一行首先来到太原郡晋阳宫,宫中两位贵人不知空等了多少年,才算见到了皇上。杨广在这里住了几天,觉得太原不算凉快,又继续北走,来到汾阳宫(山西阳曲)。这里气温凉爽,适合避暑,但行宫小,百官和兵士住不下,只好在野外山谷搭草棚子住,杨广却不理会这些,只管自己凉快。

转眼到了秋天,杨广心血来潮,要到边塞去视察。这一天,杨广一行过了雁门关(今山西省代县)往北走进入牧区,正放眼欣赏草原风光,远处急驰而来的两匹快马,眨眼间来到杨广面前,从马上跳下一位突厥打扮的人,呈给杨广一封密信。

杨广展开书信,见是义成公主亲笔写的。义成公主是杨坚宗室的女儿,当年文帝杨坚把她许配给突厥酋长启民可汗,结成亲戚关系。大为五年,启民可汗病亡,他儿子咄吉即位,称始毕可汗,按风俗,义成公主成为始毕可汗的可贺敦(即妻子)。如此以来,杨广与突厥酋长始毕可汗也是亲戚了。但是,杨广竟无事生非,鼓动始毕可汗的弟弟叱吉没与他哥哥作对。叱吉没告诉了哥哥,始毕可汗大怒,遂与隋朝断绝往来。

始毕可汗听说杨广只带领2万禁卫军,便召集几十万兵马,进攻隋炀帝。义成公主担心隋朝没有防备会吃亏,便写信密报这个消息。

杨广看罢义成公主的信,吓得立即往回返,刚进入雁门关,始毕可汗率突厥大军追过来了。突厥大军全是骑兵,进军的速度快,烟尘滚滚而来,刹那间将小城雁门关包围起来。

杨广胆战心惊地登上北城楼,察看敌情,突厥骑兵之多,一眼望不到边,吓得他冷汗直流,就在这时,突厥兵一齐往城楼上射箭,一支箭射中杨广头上的皇冠,吓得他扑通一声坐在地上,竟失声大哭起来。杨广哭够了,才想起召集大臣们商量退兵之计。有人提出让皇帝带3000骑兵突围,但大部分人反对,认为3000骑兵要突破几十万大军非常危险,应该派人到四方调兵救援,再派人去突厥让义成公主帮忙。

杨广采纳了后一种意见,然后又亲自对守城的士兵许愿,只要守住城,以后不再征辽,而且论功予以重赏。士兵们增添了勇气,前赴后继,坚持战斗。

山西、河东抚慰大使李渊,接到皇帝的救援信,忙派二儿子李世民带1000亲兵奔赴雁门关。

李世民路经五台山时,发现一支隋朝人马驻扎在这里,原来是屯卫将军云定兴带领的2万救援部队,他们见突厥兵太多,没敢交战,在这里待候其它援军。李世民虽然只有18岁,却很有头脑,他对云定兴说:“突厥可汗始毕因为我军离雁门关遥远,才敢发兵攻击大隋天子。如果等援兵到齐,雁门我军就危险了。不如采取虚张声势迷惑敌人之策,白天在几十里山林中插满旌旗,夜半击打钲(行军用的铜制打击乐器)鼓遥相呼应,突厥则误以为我援军汇齐,便会自行撤兵。”

云定兴认为是好计,立即制做旗帜筹集钲鼓,短短三天时间,五台山脚下处处飘扬着隋军旌旗,夜里钲鼓声阵阵,不绝于耳。始毕可汗果然以为隋朝来了大量援军,不禁心虚起来。义成公主也派人报告始毕可汗,说突厥有紧急战事,让他立即返回。于是,始毕撤兵而走。

隋炀帝终于转危为安,急忙赶回洛阳,但对守城将士论功奖赏的诺言,早忘得无影无踪,对于立了大功的李世民,也没有半点儿封赏。

瓦岗军大败张须陀

从大业七年到大业十年(公元611年到614年),隋炀帝曾接连三次发动侵略高丽的战争。这又给人民带来一次大灾难。一次征兵就是三百万人,还征调民工在东莱(今山东省莱州市)、海口造船三百艘。不仅如此,隋炀帝还征发民夫运军粮,两个人推一辆小车,车上只能装三石粮,道路遥远,三石粮仅够民夫一路的口粮,运到指定地点,米已吃光,民夫无力缴纳,只好逃亡。百姓为了逃避兵役、徭役,甚至把自己的手脚砍掉,还起名叫“福手”、“福足”。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农民起义终于爆发了。

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王薄首先在山东长白山(今章立、邹平、长山等县交界处)起义,活跃在齐郡(今济南)、济北郡(今茌平)一带。隋炀帝调集大军进行镇压,更加激起了广大农民的愤怒。不久,各地起义军汇合成三支强大的队伍,一支是由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一支是由翟让领导的瓦岗军,一支是由杜仗威领导的江淮起义军。其中瓦岗军力量最强大。

瓦岗军的首领翟让,是韦城(今河南省滑县)人,在东郡(今河南省濮阳县)衙门做法曹(管理监狱的小官)。后来,因为犯了一点小过,被关进监狱,判了死刑。狱卒黄君汉平日很敬佩翟让,看到翟让突遭横祸,非常同情他。一天夜里,趁天黑无人,黄君汉打开翟让身上的枷锁,让他逃跑。翟让一边道谢,一边哭着说:“蒙您救助,我得以死里逃生。可是,我走了以后,您怎么办呢?”黄君汉生气地说:“你这是什么话!我看你是个有抱负的人,将来能干出一番拯救百姓的事业,才不顾个人安危放了你,你只管去干大事业吧,不要为我担心。”说完,两个人就分手了。翟让逃出东郡,回到韦城老家。这时候,他家乡的农民正在酝酿起义,他和哥哥翟弘、侄儿翟摩侯,还有同郡的青年勇士徐世绩(后来改名李绩,绩(音jī))、单雄信等人一起上了瓦岗寨,举起了起义的大旗。起义军活跃在南北河之间二百多里的广大地区,杀富济贫,队伍不断壮大。

一天,瓦岗寨门口突然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人,要见翟让,卫兵把他带到翟让那里。原来他就是远近闻名的李密。原来李密在构定感起义失败之后,也被捉去。在押送的路上,李密逃了出来。他在外面流浪了两三年,穷到吃草根、树皮的地步。隋朝官府到处追捕他,最后,他终于上了瓦岗寨。

李密是个很有才干的人,他做过隋朝的官,政治斗争经验和指挥作战的本领比翟让这些人高明。他看到瓦岗军力量越来越大,可只是袭击来往官兵、抢劫运河上运货的船只,没有远大政治目标,便给起义军的将领们分析形势。他对翟让说:“如今杨广昏庸残暴,老百姓怨声载道,这和秦朝末年刘邦、项羽起兵时候的形势完全一样。凭你的才干,又有精锐的兵马,完全可以席卷洛阳和长安,推翻隋朝!”李密的分析,使农民军的首领大开眼界,他们对李密十分钦佩和信任。接着,李密又去说服瓦岗军周围的小股农民起义军和瓦岗军组成联军,共同作战。这样,瓦岗军越来越壮大,成为一股强大的反隋力量。

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瓦岗军在翟让、李密的指挥下,打下金堤关(今河南省滑县南)。拿下荥阳附近的几个县城,直逼荥阳城下。荥阳地势险要,是通洛渠入黄河的枢纽,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瓦岗军围困荥阳,吓坏了荥阳太守杨庆,他急忙向隋炀帝告急。隋炀帝任命张须陀为荥阳通守(一个郡的副长官),带领二万精兵,去援救杨庆。

张须陀是隋朝有名的猛将,十分阴险狡猾,王薄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就是被他镇压下去的。过去,他曾几次打败过翟让,所以,翟让听说张须陀带兵来救荥阳,很紧张。李密和他研究,决定“智取”,由翟让带领部分兵力迎击张须陀,李密把大部分兵力埋伏在荥阳大海寺北边的树林里,徐世绩和王伯当分别埋伏在大海寺的两侧,摆成口袋形的阵势,等着张须陀的到来。

翟让按照计划行动,边战边退,把张须陀引入埋伏圈。只听咚、咚、咚三声鼓响,左边徐世绩,右边王伯当,背后李密,一起杀出,把张须陀团团围住。张须陀急忙下令撤退。可是,退路早被截断。隋军乱成一团,被瓦岗军杀得尸横遍野,溃不成军。张须陀也送了命。从此,瓦岗军声威大振。

第二年春天,李密又率领七千精兵,攻下了隋朝设在东都洛阳附近最大的一个粮食仓库洛口仓(又叫兴洛仓),打开仓库,把粮食分给老百姓。人们奔走相告,感谢瓦岗军,纷纷送自己的子弟参加起义军。瓦岗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发展到几十万人。

翟让看到李密很有政治眼光,又屡建战功,就把瓦岗军的领导权让给了他。瓦岗军发布了讨伐隋炀帝的檄文,列举了隋炀帝十大罪状,指出:“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号召人民起来共同推翻隋王朝。

李密咎由自取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2月,强大的瓦岗军正式建立统一的政权。屡建战功的李密担任了魏公兼行军元帅,翟让任司徒。建立政权后的瓦岗军,吸引了南北许多小股起义军,他们纷纷前来归附,李密成了中原起义军的领袖。

李密、翟让领导的瓦岗军,杀富济贫,纵横千里,与腐败的朝廷对抗,使隋朝皇帝害怕,老百姓欢迎,其中名将程咬金、秦琼、单雄信等一些脍灸人口的故事至今还在民间流传。

占据中原的瓦岗军,极有可能夺取全国的胜利。但是起义军内部发生了一起流血事件,动摇了瓦岗军的基础。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11月,瓦岗军与王世充带领的隋兵交战,取得胜利,李密设宴为主将们庆功,将翟让、翟弘、单雄信、徐世绩等人请至帅营。几位将领刚刚坐下,卫士们站在身后,李密就让自己的卫士下去喝酒,只留下一名叫蔡建德的随从,左长史房彦藻建议翟让的卫士也到外面去喝酒,翟让同意了。

营帐内,酒喝到高潮之处,李密让翟让鉴赏一下新买的弓。翟让站起身,接过弓,两臂用力将弓拉圆,就在此时,蔡建德突然挥刀向翟让砍去,翟让惨叫一声,倒地而亡。李密埋伏在帐后的杀手一拥而出,将翟弘、王儒信等人杀死,对单雄信、徐世绩等将领予以保留。

翟让等高级将领被杀以后,从表面看,李密的统治地位更牢固了,实际却相反,一些将士心灰意冷,同他离心离德了。

隋朝皇帝杨广被杀死以后,朝廷大权落在禁军统领宇文化及手中,他将皇室宗亲不管老弱妇孺,统统追杀,又借肖皇后名义立杨浩为皇帝,他自己任仆射,下令江者的朝廷官员、兵士全部出动,奔赴长安。

宇文化及一行5万人马,走到滑台(今河南省滑县),所带粮食快没了,正在着急之时,得到消息,滑台附近的黎阳有个粮仓,但被瓦岗军占据,宇文化及当即决定,带领3万人马去打黎阳。

他来到黎阳,才知粮食不在黎阳而在黎阳附近的仓城,他立即率大军直赴仓城。黎阳守军由瓦岗军大将徐世绩统领,他原本属于翟让麾下,李密杀翟让时,没有杀他。此时听到宇文化及要来夺粮,徐世绩考虑兵马不多,便放弃黎阳,全力保卫仓城,又派人去向主帅李密报告,李密派秦琼、程咬金为先头部队,自己随后,共有两万兵马,来仓城救援。

宇文化及来到仓城下,指挥禁军攻城,禁军个个武艺超众,作战勇敢,很快冲上城头。但瓦岗军毫无惧色,拼力抵抗,将扑上城头的禁军打下城去。

就在宇文化及指挥攻城之际,远处杀来一支人马,在宇文化及大军的背后开战,为首的两员大将,一个是手执长槊的秦叔宝,一个是手舞双斧的程咬金。宇文化及见状,急忙迎上去与二将厮杀,大战数十回合,渐渐力不能支,幸亏禁军人多,才没有吃大亏。此时天色已晚,双方只好休战。

第二天,宇文化及继续指挥禁军攻城,几乎同时,瓦岗军又在背后杀来,宇文化及无奈,再回过头来迎战秦叔宝和程咬金。李密大军这时也赶到澌水河边。李密和宇文化及都不愿恋战,怕被夹击。宇文化及怕李密大军和仓城之中徐民绩大军夹击;李密怕宇文化及和洛阳城内隋军的夹击。

洛阳城由越王杨侗和王世充留守,王世充与李密多次交锋,胜少负多。他听到杨广被杀的消息,便立越王杨侗为皇帝,改元皇泰,王世充为郑国公。

洛阳城中官员也人心惶惶,害怕李密与宇文化及联合起来攻打洛阳,一位叫盖宗的出了个主意:招降李密,让李密继续与宇文化及斗,等到一方败退、一方疲惫时,再乘虚而入,定可取胜。官员们都赞成这个计策,所谓的皇帝杨侗派盖琮带着他的诏书去招降李密。

李密见到诏书非常高兴,认为这样就解除了后顾之忧,马上表示同意。于是,他专心对付宇文化及了,他知道宇文化及缺粮,便假装与他讲和,并说送他3500车粮食。

宇文化及对李密的建议正求之不得,立即答应讲和退兵。想到马上就有了粮食,便让将士们吃顿饱饭,将剩余的粮食一扫而光。但是,预定交粮的时间过了,粮食不见送来,派使者催问,使者一去不返,宇文化及这才知道上当,不由大怒,命令全军与李密决斗。

战斗在童山下展开,从清晨打到下午,双方伤亡惨重,李密被一箭射中,倒在马上,大将秦叔宝挥舞一支长槊,像无数长蛇,击败李密身边的禁军,将昏迷的李密到自己马上,杀出重围。

战斗结束以后,真正是两败俱伤,宇文化及只剩五分之一(一万)人马,逃往魏郡(今河南省安阳)。李密则率领疲惫不堪的瓦岗军,去归顺洛阳皇泰帝杨侗。走到半路,得到洛阳发生宫廷政变的消息:王世充杀死几位重臣,软禁了杨侗,自己主持朝政。李密这才有所醒悟,不能去洛阳,返回金镛城,准备休息整顿之后再说。但是,王世充不给李密喘息的机会,按照盖琮的计策趁瓦岗军刚进行完一场恶战需要补充与休整之际,发兵讨伐。

李密召集军事会议,研究抗敌之策。老将裴仁基说:“王世充率大军离开洛阳,洛城必然空虚,我军可兵分两路,一路守在他进军的重要通路;一路绕道去攻洛阳。当王世充回军救助洛阳时,我军刚撤兵;王世充再来进攻时,我军又去攻打洛阳……如此三番两次,王世充两头奔命,这时我军全面出击,便可获胜。”

这是一条非常英明的计策,然而,多数将领却不同意,认为王世充如在城内不出,难以攻下,如今倾城而出,正是歼灭的好机会。单雄信积极要求出战,投降瓦岗军的禁军陈智略、樊文超也要求当先锋。在这种情形之下,李密决定亲率大军,与隋军正面决战。

这天,隋军赶来,王世充派几百骑兵先去攻打先头部队单雄信。李密让裴行俨、程咬金去支援单雄信。二人走到途中,遇到隋军,一箭射中裴行俨,掉在马下。隋军冲过来,程咬金抡起两把大斧,杀开隋军,把裴行俨救到马上便往回撤。就在此时,一名隋将追来,猛刺一槊。程咬金不慌不忙,躲过长槊,左手顺势抓住槊杆,一用力,居然将槊杆折断,右手大斧一掠,隋将惨叫一声掉到马下。其余隋军惊得目瞪口呆,不敢再追,程咬金平安地救回裴行俨。

以前李密多次战胜王世充,所以这次相遇,仍不把他放在眼里,不认真思考战略战术,认为正面决战便可获胜;而王世充做了充分准备,又设伏兵用巧计,首先在战略上胜出一筹。

第二天,王世充带着一位面貌酷似李密的兵士,向瓦岗军进攻,李密指挥大军与隋军展开激烈交战,你来我往,杀声震天,正在这时,隋军大喊:“李密被抓住啦!”瓦岗军循声一看,果然有一人被绑在马上,很像李密,便信以为真,顿时慌乱起来。就在这时,隋军号炮大响,伏兵出击,进攻瓦岗军的后阵,并放火烧了李密大营。李密指挥不灵,只好率军退到路口,当初积极请战的陈智略等却投降了。

洛口守将是瓦岗军邴元真,他对李密杀翟让一向很不满,此时见李密兵败来到洛口,便悄悄派人与王世充联络,里应外和。

王世充大军渡过洛水,直逼洛口李密。单雄信见李密有难也不去救,因为他也对李密杀翟让心怀愤恨。此时此刻,李密才意识到,当初杀翟让是不应该的。

瓦岗军两年多时间,发展到数十万人,威震四方,使隋朝统治者恐惧。然而北邙山一仗,竟然彻底瓦解。李密还想重整旗鼓,但所剩将士心灰意冷,他只好带领两万人马去投奔李渊。从此,做为独立的瓦岗军,已经不复存在了。

李密带领剩余的二万瓦岗军,投奔李渊,受到热烈欢迎,李渊封他为刑国公,开口则以兄弟相称,还把表妹独孤氏嫁给他。但是,却不给兵权,仅让他作光禄卿,属于从三品的官,李密心中不满,因为以前李渊与他通信,都称李密为盟主,那时李渊才3万人马,而李密在瓦岗寨已有十几万兵马。今非昔比,李密心中很不是滋味儿。不由得对昔日副将王伯当说:“唉!想不到我会落到今天这种地步!”王伯当也为李密感到不平。

在唐朝时最出名的敢于直谏皇帝的魏征,当时随同李密一起来长安投奔李渊,他心怀坦荡,处处为公。刚到长安就向李渊上书,应该招抚仍守在黎阳的瓦岗军大将徐世绩。李渊觉得魏征的建议很对,便封他为秘书丞,带着诏书去招降徐世绩。徐世绩也有投靠李渊的意思,得知魏征的来意,就与长史郭孝恪商议。郭孝恪问徐世绩是怎么想的,徐世绩说:“黎阳的民众和土地,当初均为魏公李密所辖,我不愿直接将其献给李渊皇帝而讨功受赏。还是将这里的土地人口、兵马等登记造册,送给魏公,让他自己去献吧!”

郭孝恪很赞成这种做法,带着图册来长安,交给李密。

李密与郭孝恪带着图册,来见李渊,讲明徐世绩的态度,李渊十分佩服徐世绩这种义举,封他为国公,任其为黎阳总管,并赐“李”姓,即与皇帝同姓。此后,徐世绩就变成李世绩了。郭孝恪也得到好处,被任命为京州(今河北省商丘市)刺史。

然而,唯独那亲自献出图册的李密,没有得到封赏,他越想越觉得受了侮辱,于心不甘,决定离开长安。

这天,李密去见李渊,说:“臣虚蒙恩宠,安坐京都,无法报效朝廷,心中不忍,今闻山东臣旧时部下大多对王世充不服,臣愿去山东收抚他们,共同征讨王世充。”

李渊也不多想就同意了,还答应贾闰甫和王伯当做李密的副将。李密率领李渊给的一万人马,离开长安东去。这一万人马,是两个月前李密投李渊时所带的两万人马的一半。其中有一位李密的亲信部下叫张宝德,最了解李密的为人,他认为李密此去山东,肯定有个野心,非重新开辟地盘与李渊做对不可。张宝德怕跟着李密弄不好要掉脑袋,于是离开长安不久,又偷着跑回来,向李渊密报。李渊大惊,忙下令招回李密。

李密离开长安,犹如困龙挣脱了羁绊,确实不想再回长安,在李渊手下称臣。可是,刚走到稠桑(今河南省灵宝以北),御史从后面快马追来,传达皇帝旨意,让李密自己回京,说有要事商量,兵马交给王伯当,继续东行。

李密的确精明,一猜就知有人在李渊身边说了他的坏话。当即与王伯当、贾闰甫商量对策。

李密说:“此事突然生变,肯定有人跟皇上说了我的坏话,如若回去凶多吉少。”王伯当说:“皇上没召回大军,可能是有要事同您商议。”李密说:“我了解李渊的为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好像对我挺亲热,却只让我作个光禄卿,没有一点实权。此次中途变卦,是怕我不甘臣服,要加害与我。这里是桃林县(今河南省灵宝县)境内,我们干脆攻破桃林,夺取粮食,然后去黎阳,在山东地区重整旗鼓。”

贾闰甫却不同意李密的意见,认为一旦举事,区区一万兵马,不堪一击。李密对贾闰甫很恼火,竟然声称再有二心便杀之。贾闰甫流着泪说:“眼下是强者为雄,败者为寇。明公处于流亡之中,谁还肯驯服?况且自从翟让被害之后,很多人都认为明公忘恩负义,恐怕再无人将兵权拱手相送了……今直言相告,望明公三思。”

杀翟让的事,是李密的一块心病。今贾闰甫旧事重提,使其恼羞成怒,拔刀要砍贾闰甫,被王伯当拉住。贾闰甫愤愤出了营帐,独自骑马奔熊州去了。

王伯当也不赞成起事,但李密已鬼迷心窍,听不进反面意见,王伯当无奈,只好说:“我王伯当既与你以义相交,则生死不变,将来同归于尽不足惜,只是没有价值呀!”

李密带人攻进桃林县城,杀死县令,消息传到熊州,唐右翊卫将军史万宝和行军总管盛彦师商量对付李密的办法,他怕李密来攻打熊州。盛彦师仿佛胸有成竹地说:“您尽管放心,李密志在占据山东,攻熊州没有用,给我5000兵马,就可取下他的头来!”史万宝半信半疑,询问盛彦师有什么妙计,盛彦师一笑了之,认为现在还不能说破。

盛彦师率5000人进入熊州城南熊耳山,在一处峡谷两侧埋伏下来。一位部下不解用意,问道:“李密声称要去黎阳投徐世绩,我们不在通往黎阳的大路上阻截他,反而钻进深山老林里,有什么用呢?”

盛彦师答道:“李密要去黎阳不假,但走大路去黎阳需经洛阳,洛阳守将王世充与李密是老对手,岂能让他过去?而襄城守将张善相是李密的老部下,李密肯定先去襄城,而后绕道去黎阳。去襄城必然要走熊耳山,所以我们在这里埋伏,正好以逸待劳,居高临下,战而胜之。”

果然不出盛彦师所料,第二天,李密、王伯当率领一万人马到了熊耳山。进入埋伏圈后,盛彦师一声令下,谷上乱箭齐发,杀声震彻山谷,李密的兵士猝不及防,慌做一团,纷纷中箭倒下,没中箭的只顾逃命,失去了战斗力。

李密万没想到这里会有伏兵,想组织反抗,身中数箭,落马而亡,年仅三十七岁。可怜王伯当,也中箭身亡,陪着他同赴黄泉,正如王伯当所说:死得毫无意义。

在黎阳的李世绩(即徐世绩),虽然归顺李渊,但念在旧情份上,将李密和王伯当安葬在黎阳山上,而且举行了规模盛大的殡葬仪式,亲自为李密戴孝。

窦建德起义

隋炀帝杨广做皇帝期间,对内实行残酷的剥削压迫,对外实行侵略扩张,其结果是民不聊生,起义者、造反者层出不穷。其中窦建德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影响比较大,深受当地百姓欢迎。

窦建德是漳南县(今山东省德州西南部)农民,有一副侠义心肠,愿意助人,他的这种性格,使广大起义者愿意投奔他;但是,他最终的失败,也是因为这种性格。

窦建德起义时间不长,很快就把山东、河北一带零散的小股义军归顺到自己麾下,成为力量最强的起义军。窦建德的驻地在乐寿(今河北省献县),有一天,乐寿境内突然飞来五只大鸟,后面跟随着成千上万只小鸟,足足停留一天才飞走。窦建德认为这是吉祥的预兆,是上天有意让他称王,所以在乐寿建立了夏国,年号为“五凤”,定当年为五凤元年(唐武德元年)。

窦建德称王的消息,被挟持肖后、百官、宫人逃到黄河以北魏县的宇文化及听到,他想连窦建德这样一位农夫都能称王,我堂堂朝廷大将为何不能称帝?想到此,心一横,把所谓的皇帝杨浩毒杀了,自己当了皇帝,定国号为“许”,把当年定为天寿元年。宇文化及原来的禁军,已逃跑了许多,现在他没有多少兵马,为了扩大兵力,用金银珠宝把农民起义军王薄收买。然后与王薄一起攻占聊城(今山东省聊城)。

窦建德的地盘也在黄河以北,宇文化及攻占聊城,是对他的威胁,所以,窦建德亲自带领大军进攻聊城。宇文化及出城迎战,连战连败,只好退回城内坚守。但是,那位被收买不久的王薄,却打开城门,迎进窦建德率领的夏军,将宇文化及活捉。

窦建德将宇文化及和他的死党斩首示众,却把1000多名隋朝宫女全部送回家,并发给路费。禁军还剩一万人,去留随便,一个不杀。这种举动,立时得到宫女们和禁军官兵的热烈欢迎,众口齐赞夏王的恩德。

窦建德攻占聊城以后,不久便班师回乐寿,但不等休整,又听说易州(今河北省易县)的宋金刚带领一万人来捣乱。窦建德立即率军赶往易州,把宋金刚打败。宋金刚带着剩余的4000兵,狼狈不堪地逃往山西,投奔刘武周。

李渊建唐称帝几年,天下并不太平,还有王世充、窦建德等与其对立。王世充原是拥立杨侗为皇帝,不久废了杨侗,自称皇帝,改国号为“郑”。按照李世民的建议,李渊与窦建德讲和,共同对付王世充,并要回妹妹同安公主和堂弟李神通,他俩是在黎阳时被窦建德抓去的。窦建德非常爽快地答应与唐朝讲和,把同安公主、李神通、魏征等人全部送还。

这期间,李世民率领唐军攻打王世充,不断取得胜利。

王世充连吃败仗,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派使者向窦建德求救。窦建德因与李渊和好,没有马上答应。中书侍郎刘彬却说:“现在天下呈鼎足之势,唐李渊占据关西,郑王世充占据河南,我们夏国占据河北。可现在唐军讨伐郑国,连连得胜,郑国地盘越来越小,一旦唐兵灭郑,乘胜北进,夏国就危险了。不如跟王世充联合,共同对付唐兵,也许取胜不难。当王世充疲惫时,我们可见机夺取他……那时,天下不就是大王的了吗?”

窦建德被说得动了心,决定亲率大军救援洛阳王世充。

李世民率军与夏军交锋,打了几仗,大多获胜,并切断了夏军的粮道。窦建德开始怀疑自己与唐对抗,是一步错棋,想撤离洛阳,谋士凌敬献出一计:不直接救洛阳,而绕道山西,进攻唐境河东州郡,如唐兵来救河东,洛阳之围便解了。

窦建德觉得这个建议不错,正要采纳,王世充派来的使者却向他苦苦哀求,不要去河东,直接与唐兵交战以救洛阳。窦建德便义气用事,不去考虑后果,答应了王世充使者的请求,继续与唐军作战。

五月的一天,窦建德拒绝了部下和妻子的劝阻,一意孤行,令夏军主动进攻唐军,唐军开始坚守不出,等夏军饥饿疲惫时,突然出击,获得全胜,窦建德也受伤被俘,李渊下令将他斩杀了。

窦建德是一位正直的农民起义军领袖,为老百姓做过许多好事,给隋朝统治者以沉重打击,攻不可没。但关键时刻未把握住,决策失误导致失败,令人惋惜。他的部将刘黑闼率领河北夏军,继续和唐作战。唐军又花三年时间,才把河北稳定下来。公元623年,唐统一中国的战争基本结束。但是,唐朝皇室内部的矛盾却尖锐起来。

李渊太原起兵

隋末农民起义峰起云涌,席卷全国,极大地动摇了隋朝的统治基础,隋朝的崩溃已成定局。但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被李渊为首的地主集团所利用,从而为重建封建政权奠定了基础。

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隋炀帝任命唐国公李渊为河东宣慰大使,留守太原,赴山西镇压农民起义。李渊,字叔德,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他出身在一个大贵族家庭,其祖父李虎曾帮助宇文泰在关中建立政权,是西魏、北周的府兵八柱国之一,死后被追封为唐国公。李渊8岁时继袭唐国公的封爵。李渊升任太原留守后,一些关东世族子弟为逃避辽东兵役,纷纷投靠李渊,河东的一些官吏看到隋朝大势已去,也和隋朝统治者貌合神离,不断劝李渊乘机起兵,建立新王朝。

李渊次子李世民是太原起兵的主要策划者,晋阳县令刘文静向李世民分析当时的形势说:“现在隋炀帝远在江淮,李密围攻洛阳,各地起义军不下数万,在这种形势下如果有人起来倡呼,取天下易如反掌。现在乘虚进入关中,号令天下,就可以成就帝业。”于是李世民开始秘密进行起兵准备。

当时,李渊与突厥作战失败,隋炀帝准备把他招到江都(今江苏扬州市)治罪,李世民乘机劝说李渊起兵。“现在隋炀帝荒淫无道,百姓困穷,太原城外已是烽烟四起,如果你只知道效忠隋朝,那么既有不能平定农民起义的忧虑,又有被隋炀帝治罪的恐惧,恐怕要大祸临头了。不如顺民心,兴义兵,就能够转祸为福了。”听了世民的主张,再加上其他谋士的劝说,李渊渐渐地坚定了起兵反隋的决心。公元617年6月,李渊命刘文静假造隋炀帝的诏书,伪称要征发太原、西河(今山西汾阳县)、雁门(今山西代县北)等地,派李世民、刘文静等到各地募兵,召集到1万余人。另一方面隋炀帝为了东征高丽,搞得人心惶惶的,更加深了反抗隋朝的情绪。

太原的两位副留守,其实是隋炀帝派到太原来的耳目,专门监视李渊等人的行动。现在看到李渊招兵买马,就心存疑虑,准备告发。正巧这年太原大旱,一天,李渊要前往晋祠,为民求雨。于是两位副留守准备借晋祠祈雨之际,捉拿李渊父子及其亲信。没想到竟弄巧成拙,李渊先发制人,伪称二人与突厥暗中勾结,结果,两人反而成了冤死鬼,史称“晋阳事变”。这次事变,是李渊集团公开起兵的开始,然后,他们联合突厥势力,依靠关陇、河东地主集团的力量,宣尊称隋炀帝为太上皇,拥立代守长安的杨侑为帝。李渊令长子建成为左军大都督,次子为右军大都督,率领招募的“义兵”,从太原誓师出发,进军长安,四儿子元吉则留守太原。

同年7月,李渊和长子建成、次子世民率3万人马,沿汾水河谷南下,到达霍邑(今山西霍县)。适逢大雨,大军不得不停下来。另据探子报告,隋炀帝已急派虎牙郎将宋老生率2万精兵镇守霍邑,又遣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屯驻河东,一起阻止唐军的前进。此时,军中又流言四起,说原隋将刘武周勾结突厥,乘太原空虚,想要偷袭。

李渊被这些凶信搅得心神不宁,进退两难,于是急忙召集众将商量对策。长史裴寂建议道:“大将军,看来只有撤军了。”但建成和世民二人坚决反对。李渊一时拿不定主意,紧锁双眉,摆摆手说:“那么都回去吧,这件事要从长计议。”过了两天,中军传出命令:撤回太原,左军先行,右军过两个时辰跟上。于是,李建成无可奈何地准备率兵先撤。

李世民望着没精打采的士兵,想着前途,不禁一阵酸楚,忍不住放声大哭。哭声惊动了李渊,于是,世民又把利害关系向李渊仔细分析,一步一步地打消了他的疑虑。李世民的意思是,现在正是收获的季节,何必担心粮食不够;霍邑的守将只是一个武夫,有勇无谋,不足挂齿;如果不尽快攻下长安,夜长梦多,妄图攻取长安的人马会越来越多,今后就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了。听了世民的哭谏,李渊也恍然大悟,又决定继续作战。

8月初,天气转晴,军粮也运到了,李渊亲自带兵逼近霍邑城下,向宋老生挑战,守城的隋将纷纷要求出战,宋老生拿不定主意。而霍邑县令建议他守为上策。宋老生看见李世民与一帮人围着城墙指手划脚,仿佛在商量围城对策时,他冲着县令叫道:“我留1万人马让你‘守为上策’吧,我要活捉李世民!”县令来不及阻拦,宋老生已带着1万人马冲出城门。没想到,到了城外,却不见了李世民。

城外统领唐军的李渊和李建成,见宋老生出城应战,便率领大队人马,杀向宋老生,刚一开战,就败下阵来,往城南退去。这时侯,李世民已带领一支人马,埋伏在城南的一座高土城的后面。看见宋老生的军队一路追来,李世民发号出击,于是拦腰斩断了隋军队伍。隋军大乱,李渊、李建成和李世民两头夹击,杀得隋军落花流水,宋老生也惨死战场。守城隋军见主将已死,顿时弃城逃散。就这样,唐军轻松地攻下了霍邑城。随后势如破竹,连续攻下临汾、绛郡、龙门。

之后又开始进攻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在河东,由于隋将屈突通的坚固防守,久攻不克。裴寂认为应该不惜任何代价攻下河东,然后再进入关中,李世民则认为兵贵神速,应该直捣关中。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如果不消灭屈突通,可能会前有长安隋军,后面有屈突通的隋军,李渊就会腹背受敌;如果一直围攻河东,关中隋军就有可能做好充分准备,李渊又会失去战机。李渊权衡两种意见,各取其长,兵分两路,留部分将士转攻河东,牵制屈突通,自己率领李建成、李世民大军攻取长安。

11月,李渊汇合李建成、李世民的兵马20多万攻打长安。李渊下令,不许侵犯隋朝的宗祠和代王宗室,违令者一律灭杀三族。很快,长安被攻克,为了争取和拉拢隋朝的一些地方势力,减少敌对力量,李渊立隋炀帝长子杨昭之子、代王杨侑为帝,就是隋恭帝。恭帝即位,改年号为义宁。并且,遥尊逃到江都的隋炀帝为太上皇。这充分表明李渊具有老谋深算的政治经验。因为立恭帝,既承认了隋朝仍然存在,又等于取消了隋炀帝的皇帝的合法地位。为推翻隋室江山,建立唐朝打下了基础。

同类推荐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枭雄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枭雄篇

    本套书系时空纵横,气势磅礴,非常具有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史事详尽,图文并茂,非常具有阅读和收藏价值,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很好总结和隆重纪念!
  • 春秋那些话儿

    春秋那些话儿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有着泱泱五千年的文化,历经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十二个朝代,纵横四千余年。四千年来,有多少人,多少事,犹如一个又一个翻腾的浪花,在那个时代咆哮而过,最终都湮没在滚滚前行的历史长河之中。从周平王东迁开始,历史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篇章,长达三百年的春秋时期,便由此开始......
  • 新兴帝国

    新兴帝国

    孤儿龙宇轩是公元4550年银河联邦新人类计划的唯一例成功者,在被装上智能芯片时意外穿越到了1885年的南洋。看龙宇轩如何在这个世界战乱分飞的世界打造一个远离战火的新兴帝国。本文故事人名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万物为刍狗

    万物为刍狗

    一个平凡的公司司机,一断离奇的车祸,让他重生于东汉末年。在人命如草芥的乱世注定了他无法平凡度日,是拉起大旗主宰乱世还是辅佐明主平定天下?一切都是命运使然。
  • 寰宇星魂记

    寰宇星魂记

    烜朝先帝驾崩,瀛洲风雨飘摇。少年苏星生于乱世,少小离家经历世事浮沉,洗尽铅华,悟道于轮回!繁华如流云,起坐不能平!世事皆由心,轮回梦浮生!
热门推荐
  • 命运之风暴骑士

    命运之风暴骑士

    李暮生两世为人,前世的悲惨际遇在重生后依然摆脱不掉身世凄惨的命运,然而世事茫茫难自料,重生后的李暮生决定不在顺从命运的安排,要自己操控其一生,既然世界不尽人意,那么,活着,就要改变这个世界。
  • 生死在时空

    生死在时空

    起来吧少年!懦弱的叶峰没有强大的天赋但是得到上天的眷顾得到时间域神的时空神奇—时空之笔。屌丝逆袭不是一时,叶峰想的是一方霸主但是强大的神器容不得他停滞不前...懦弱的他是前是后看大家的支持咯!!
  • 穿越西汉当妖妃系统

    穿越西汉当妖妃系统

    夏不古作为一枚双重人格女神经,有幸得以参与考古研究所的“X”计划。计划锁定的目标是汉成帝。穿越之前导师对她千叮咛万嘱咐:记住,无论如何你只是对西汉历史人物作跟踪考察,绝不可以改变历史。然而一朝不慎穿成赵合德,不古欲哭无泪,为什么偏偏是大魔头赵合德,简直不能再萌萌哒。
  • 昔日里的我和你

    昔日里的我和你

    她-----花痴女一个,他-----校草一枚!!!女追男变为男追女。。。校园里的甜蜜爱情故事立即上演,在不看,你就out了!!!
  • 英雄联盟之中华龙

    英雄联盟之中华龙

    英雄诞生于瓦洛兰,他的到来赋予了英雄新的意义!……“尔等的薇恩是AD,我的薇恩是刺客!尔等的劫是儿童节,我的劫才是影流之主!卡牌大师从不弱鸡!瑞文在我手中断剑重铸!”在他手中,英雄才是正确的使用方法!苑子生带着世界亚军的头衔,重生成为瓦洛兰的召唤师。他就是一本英雄教科书!“我是来给英雄正名的!”
  • 玄诗

    玄诗

    本诗是部旷世古今的大作,不为钱不会利,只会了心中的理想。本诗内涵丰富,构思精巧,通上古到往来,是个文化大观园世界会为之动容,未来的人会赞叹不已,而现在的人会骂我疯子疯子就疯子吧!各位读者诸君啊!你们为了我笔下的世界而感叹万分,但你们却无法明白书中一字一句的隐义,无法明白此书的真正意义。那就这样好了,我只写心中事,你们能不能理解就看个人造化了——象征大师
  • 魔法夏天

    魔法夏天

    一颗漂亮的流星划过天空落在史上第一渣的少年夏天旁边“嘭”发生了爆炸一旁被惊醒的夏天小心翼翼的走过去坑里有一本看似十分古老的书夏天轻轻的碰了一下……一段神奇的冒险开始了本作者只是个新人写的不好望指点
  • 八年迷茫

    八年迷茫

    八年,多少恩怨,多少迷茫,本无意再回到那段痛苦之中,但似乎上天早已安排好,既然这样,那就一战到底。冷漠的公主,还是卑贱的舞妓,一样可以让人沉沦。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你不可不知的人脉投资课

    你不可不知的人脉投资课

    本书内容包括:投资不如投人、魅力赢得人脉、赢在第一印象、积累人脉资本、经营人脉网络、拓展人脉方略、轻松维护人脉、谨慎人脉沼泽等。